古代文學自考資料_第1頁
古代文學自考資料_第2頁
古代文學自考資料_第3頁
古代文學自考資料_第4頁
古代文學自考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頁腳--1、(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較大,他在詩和文兩個方面的創(chuàng)作都較為突出,促進了宋初詩風,文風的變革。2、宋初詩壇派林立,據方回《送羅壽司可詩序》所說,主要有“白詩””昆詩”“晚唐詩”三派的分別。3,王禹偁白體詩代表詩人兼各種文體、而以詩歌較為著名、他的五言古詩、在反映現(xiàn)實方面是頗為真切的,他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詩風、近體詩,絕句則不乏平淡清遠的格調。4、宋初的晚唐體詩派中,林浦最受時時人推崇,人稱“梅妻鶴子”。5、西昆體由來,《西昆酬唱集》共收詩人十七位,5以楊億等人為代表的西昆體,是宋初影響極大皆西昆健將。6、西昆體由來,《西昆酬唱集》共收詩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將,而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魁首。西昆體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詩歌流派,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西昆酬唱集》的編撰結集。7、歐陽修在這場運動中起著文壇盟主領袖作用,他對梅堯臣與蘇舜欽的推崇、對王安石,平易婉轉的風格作為宋代古文運動的基本目標。8、歐陽修創(chuàng)作特點:以文為詩、平易特色、語言清晰9、歐陽修詩歌創(chuàng)作散文化傾向主要表現(xiàn)為:用古文的章法寫詩、講究轉折頓頓挫、虛實正反、句子徹底散行,長短句雜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做得以對非對、造成散文調而非詩調。再就是詩中常用語助詞、散文式的介詞。10、梅堯臣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類:(1)是干預政治的,反對社會現(xiàn)實和民生疾苦的作品(2)是寫個人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其創(chuàng)作特點“平淡非平庸”。11、王令是受到王安石極為賞識的詩人,被稱為“奇才”。12、蘇軾:無論從哪方面衡量他都是文學發(fā)展到巔峰時期偉大代表作家。遭新人陷害引發(fā)“烏臺詩案”。他所提倡的蜀學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雜學。13、元祐詩人,以蘇軾享命最盛,黃庭堅、秦觀、張來、晃補之均出其門、時稱“蘇門四學士”。14、山谷體詩歌的題材內容:一類是用于日常交際應酬的贈答詩、次韻詩,以及詠物詩等。其次是反映民生疾苦和時事政治的詩。第三類詩歌為能表現(xiàn)自我人格和襟懷的抒情寫意作品。15、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他由著作佐郎遷著佐郎,再遷太常博士,轉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著有《樂章集》。16宴機道是宴殊的第七字,字叔原,著有《小山詞》世稱“小宴”。他用詞抒發(fā)生活中切身體驗到得真正哀愁,有一種出于不能自已的真實情感。17、周邦彥1056~1121,字沒成,號清真居士。18、南宋中期是宋代文學發(fā)展的又一個高峰期,涌現(xiàn)出“中興四大詩人”是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19、范成大晚年辭官閑居家中達十年之久,愛國之心雖未泯滅,但詩中多牢騷語,不過這時他同情人民疾苦的詩顯著增加,寫了一些農家詩和風土節(jié)序詩,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20、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21、白石詞的格調與詞境:姜夔詞以文人士大夫那種高潔清雅的意趣為主很少有世俗的香艷嫵媚語,也沒有豪壯激烈的情懷,對追求言外之意,詞采偏向于淡雅素凈,故詞境以疏朗開闊居多。22、吳文英詞的題材內容:在南宋詞壇,吳文英屬于作品數(shù)量較多的詞人,其《夢窗詞》有三百四十余首,在數(shù)量上除辛棄疾外幾乎無人與之抗衡。23、劉克莊,號后村。后村詩畫。24、馮西在《宋六十一家詞選列言》中説“后村詞”,與放翁,稼軒猶鼎三無足。25、江湖詩派是繼永嘉四靈而興起的一個詩派,因陳起刊的《江湖集》而得名。26、江湖詩派特點:多效四靈之體。亦崇尚晚唐體的清巧之思,他們多屬于苦吟,反對江西派。運用典故成語的賢書以為詩,要捐書以為詩。27、移民作家。除文天祥外,在宋末的遺民作家:汪元量,就辰翁,鄭思肖。28、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29、元好是今代文壇最杰出的大家,在他身上兼?zhèn)浔狈矫褡宓暮澜∮⒔艿臍赓|和深厚的漢民族文化底蘊??胺Q金代史上的一代偉人,標志著金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和獨特價值,編成了《中州集》。30、歷史劇《梧桐雨》白樸,此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白居易《長恨歌》。31、馬致遠,元初著名劇作家,他在梨園享有盛譽“曲狀員”《漢宮秋》。32、《西廂記》是一部情、采并茂的詩劇,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盛贊其唱詞的文辭之美,并以此斷言:“北曲故當以《西鄉(xiāng)》”壓卷。33、鐘嗣成的《錄鬼薄》一書,記錄了元代戲曲作家一百五十二人,劇目名稱四百四十余種,保存了元代無戲曲的許多第一手的珍貴歷史資料。34、被稱為“元詩四家”的虞集,、楊載、范稕和揭溪斯。35、“四大傳奇”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36、《琵琶記》的問世,標志著南戲文創(chuàng)作在藝術上的成熟,對后來南戲諸腔的發(fā)現(xiàn)有深遠影響,所以《琵琶記》又有“南曲之祖”的說法。37、《琵琶記》的戲劇結構和詞采:雙線交錯的結構手法。38、章去打落回小說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唯一體裁。39、馮夢龍編撰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40、《二拍》是凌濛初編撰的擬話本小說集《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41、《四聲猿》是《漁陽弄》、《雌欄》、《女狀元》、《五禪師》四個雜劇合稱?!端穆曉场分薪艹龅膭”臼恰稘O陽弄》,全名《狂鼓史漁陽三弄》。42、清初遺民代表:顧炎武、吳嘉紀和屈大均。43、清初入仕詩人有:錢謙益,吳偉業(yè)和被稱為“南施北宋”的施閏章和宋琬。44、吳傳業(yè):故有“一代詩史”之譽,《圓圓曲》為其代表作,有“梅村體”之稱。45、與錢謙益、吳偉業(yè)并稱“江左三大家”的還有龔鼎孳。46、以沈德潛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調説”和以厲鶚、翁方綱為代表的宗法詩派便是其中重要角色。沈德潛著有《沈歸愚詩文集》,并選編《古詩源》、《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等。47、開創(chuàng)清代壇風氣的是以陳維崧為首的陽羨派和以朱彝(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尊為首的浙西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納蘭性德。48、宜興古地名稱“陽羨”,所以陳維崧為代表的詩派被稱之為“陽羨派”,屬于這一詞作家的還有曹貞吉、蔣士銓、沈雄、陳鶚等。他們互相唱和,并編輯過《今詞苑》和《瑤華集》等。但除了陳維崧之外,其他詞人的成就都很有限。49、清初散文家可分為兩派:一派以清初啟蒙主義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為代表,主要從文章內容上抨擊晚明散文的空疏,強調文章的社會功能;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為代表,主要從文章風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纖佻,提出恢復唐宋散文的傳統(tǒng)。前者稱為“學人之文”,后者稱為“文人之文”。50、汪中代表了清代駢文的最高成就。51、梁啟超與“新文體”比起提出文界革命口號影響更大的是梁啟超本人的散文創(chuàng)作。52、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李寶嘉;《二十年目睹之乖現(xiàn)狀》吳沃堯;《老殘游記》劉鶚;《孽?;ā吩鴺?。名詞解釋(1)六一風神,是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他的散文措辭平易,用當時通行的語言寫,不用古奧的文字,但用詞造句精煉而有變化,顯得條達舒暢,切近自然。稱之原因,將實事與虛空中摩蕩盤旋,而情韻頓生,此乃歐陽修平生擅長之技,所謂風神也。(2)后山體:同為“瘦硬”詩風,黃庭堅、陳師道卻有些不同,如果說“山谷體”是疏影橫斜尚有暗香浮動。那么后山體則是枯株棺爍只見瘦骨棱增了,雖瘦硬而不通神。(3)誠齋體: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南宋詩風轉變的一個關鍵。他創(chuàng)作的誠齋體詩,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為題,寫得活潑自然,風趣詼諧,是他超越了江西的最好說明?!罢\齋體”詩以絕句最為出色,楊萬里主要是學習借鑒王安石的“半仙體”和唐人的晚唐體。(4)宋元話本:話本小說是經過文人編纂整理的小說話本。所謂“話本”,“記錄”,是“說話人”說話所依據的底本,原只是師徒相傳的說話是書面記錄,并不是讓人看到的書面著述。它原為口頭文學,所以是口語體,而且口氣是針對聽眾的。(5)前七子:是指以李夢陽、何景明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邊貢,王廷相,徐禎卿等人的文學群體,他們提出的口號“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目的在于掃蕩臺閣體的無聊文風。活動范圍主要在北方,他們所提倡的反對宋代文風和重視文學價值的觀點在南方也得到了響應,“吳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禎卿。(6)后七子:指嘉靖、隆慶時期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包括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在內的文學群體。他們一方面繼承了前七子關于重視自身價值的觀點。后七子成員之間的文學主張和創(chuàng)作風格具有較大的差異,并不是一個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完全統(tǒng)一的文學流派。(7)公安三袁:以袁宏道為首的公安派是李贄文學的,三袁指袁中道,袁宏道和袁宗道兄弟三人。所以公安派又稱公安三袁,其中袁宏道提出“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8),童心說:李贄的思想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他肯定人的世俗愿望的合理性,指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之理,所謂“童心”即“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強調其應不受任何外在的“聞見道理”的遮蔽,應該真實坦率的表露內心的情感和欲望,將儒學經典視為與“童心”對應的偽道學存在的依據在晚明時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占有重要地位。(8)臨川四夢:湯顯祖的傳奇有《紫簫記》《紫釵記》《牡丹亭還魂記》《南柯夢記》《邯鄲夢記》五種,其中《紫簫記》為《紫釵記》的前身。因后四種代表了湯顯祖戲劇創(chuàng)作的全貌,其中又均與夢有關,故而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9)神韻說:王士稹提出的。所謂“神韻說”就是企圖擺脫政治等社會性因素對詩歌藝術的干擾而更地注重詩歌本身的淡遠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蘊籍的語言從而加強調詩歌排閑解愁的消遣娛樂功能,為此他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韋,柳一派的詩風,作品也描寫山水景色和個人情懷為主,其中多以七言絕句。(10)才子佳人小說:是一青年男女愛情婚姻為題材的小說,但又有特殊的狹義所指,他與前帶此類題材的不同是,它在情節(jié)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見鐘情,死定終身,撥亂離散。及弟團圓。代表作:《玉嬌犁》《平山冷燕》《好逑作》(11)蘇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際活動在蘇州一帶的重要戲劇流派。它以李玉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畢巍,葉時章,陳二白,丘園,張大復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號稱“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種曲》。(12)詩界革命:1899年的《夏威夷游記》中,梁啟超首次標示“詩界革命”,提出詩界革命應“新意境”、“新語句”、“古風格”、“三者具備”的衡量標準。(13)。山谷體:黃挺堅強調脫俗,落實于詩歌創(chuàng)作上,他提倡以故為新,變俗為雅,有“點鐵成金”和“脫胎換骨”之說,造語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創(chuàng)制拗句,拗律。對宋詩的發(fā)展和江西詩派的創(chuàng)作直接的影響,山谷體被江西詩人奉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二法門。(14)、辛派詞人:指的是南渡前后詞風與辛棄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張元幹、張孝祥、陳亮和劉過等人,他們在南渡后的創(chuàng)作,以其濃郁的愛國激情和慷慨悲壯的風格,成為詞史上一次寶貴的精神財富。(15)、諸宮調:指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lián)系成首尾一韻的短套,在用不同宮調的短套聯(lián)結成長篇的說唱體文學形式,它的韻文和散文兩部分組成的,采用歌唱與說白的相同的的方式演說故事,基本上屬于敘事體,但它的唱詞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對戲劇藝術發(fā)展有重要的的影響。(17)唐宋派:唐宋派是出現(xiàn)在明代嘉靖年間以反駁李夢陽,向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的復古理論為主要目標的文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和歸有光等。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反對以文采取代“道統(tǒng)”。主張恢復唐宋時期以理學為主導的“文道合一”傳統(tǒng)。(18)、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鼎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稱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論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學為思想基礎,以清王朝政權為服務目的,以先秦兩漢和唐宋八大家得古文為楷模,在文章體制和作法上有細致規(guī)則的系統(tǒng)化的散文理論。(19)、世情小說:明代以《金瓶梅》為代表的世情小說發(fā)展到清代,形成了多元化的發(fā)展格局。有的不滿于《金瓶梅》中露骨的肉欲描寫。主張封建禮教去克服個人欲望,這就是明末清初以來才子佳人小說的用意。(20)、永嘉四靈:是當時的永嘉的四位詩人,即徐璣,字致中,又字文源號靈淵。徐照,又字靈暉,翁卷,字靈舒,趙師繡,字紫芝,又字靈秀,又稱靈芝,由于四位的字號中都有一個靈字,故謂之四靈,他們又都是永嘉人,詩風故其為相近,而且都是由于葉適的鼓吹而聞名于世,所以,被視為同一流派。21.南戲,也稱戲文,是南曲戲文的簡稱。所謂南曲,是與北曲雜劇相對而言的。南戲早期的中心在浙江溫州雜劇。蘇軾的藝術特點:a.以文為詩是蘇詩的顯著特色之一。詩的散文化并非詩歌創(chuàng)作的正直,可蘇軾才橫絕無施無可意成為他矜才使氣,翻新出奇的手段。b.由博喻體現(xiàn)的生動豐富的想象力,是蘇軾“才氣”為詩的重要方面,此處敏銳細致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xiàn)力,也是詩人才氣的表征。c.蘇軾的另一特色是以才學為詩,體現(xiàn)為好議論,善于使用典故。d.蘇軾的詩在宋代即被稱為“東坡體”成為宋詩的一種風格范式。2.論述山谷體的藝術特點:a.黃庭堅作詩喜歡用拗句,就是從杜甫那里學來的,但是杜甫只是偶然為之,黃則是專意于此。b.黃論詩喜言“無一字來處”講“點石成金”和“脫胎換骨”落實于具體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就是一個用典的問題。c.求生避熟和追求雅脫。3.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辛棄疾把蘇軾已解放的詞和開拓了新的詞境,再進一步加以解放和開拓,即能用詞來抒情,詠物,也可用它鋪陳事實或兩說道理。即以文為詞,東坡詞是典型的文人詞,而稼軒詞乃英雄之詞,辛棄疾以豪爽的英雄本色和充沛的創(chuàng)作才力。把詞從寫兒女柔情為主的藩籬中解放出來,引向此東坡詞更廣闊更激蕩的天地,使之具有英雄豪氣。4.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a.陸游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發(fā)展的高峰,在他的近萬首詩中貫穿著強烈的愛國精神。b,陸游的詩歌體皆備,不論古體詩,還是律詩,絕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藝術風格多樣。c.陸游是最顯著的特征是善為悲壯,或沉痛地表達了淪陷區(qū)人民渴望收復失地的愿望,或斥責主和派的大臣們出賣祖國土地的行徑或控訴投降派排斥戰(zhàn)將領,貽誤國事的罪惡勾當,或抒發(fā)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失地的夙愿。d.陸游完年寫了大量清談秀逸的閑適詩,許多日常習遇之事,處處常見之景,一經他的描寫和歌永,無不呈現(xiàn)出新鮮的獨特的味道。5.白石詞的藝術特色:a所謂‘清空’指風格而言,關鍵在一個‘清’字,清雅的人品清虛的情韻,無論是詠懷,酬應,詠物,還是戀情,都選擇與‘清’的情思相應的景象事物,取其神理而不著色相,呈現(xiàn)出‘以清虛為體’而空靈淡遠的風格特征。b.白石詞的‘清空’與‘騷雅’富有關聯(lián),張炎曾用“古雅峭撥”,四字來解釋,“清空”,認為姜夔作詞繼承了詩騷的比興寄托傳統(tǒng),能寓意見志,有空靈意趣。d.“清空,”“騷雅”,并可以進一步概括為“清雅”,二字,e,在精通音律和避俗求雅方面,姜夔作詞于周邦彥多所取法,但詞風的清剛疏巖則與辛棄疾聲氣相通,他的運質實于清空,在蘇,辛的“好奇詞”之外,別立“清雅詞”一宗。6,《水滸傳》的藝術成就。a,傳奇性與現(xiàn)實性,超人與凡人的結合。b,驚奇與逼真的結合。c,寓莊于諧的諷刺的藝術,d,巧妙曲折的藝術結構,e,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7,章回體的文本特征:情節(jié)連貫,故事完整,意向明朗,頭緒。量避免紛繁,盡量不使用倒敘手法,敘述角度上基本是第三人稱等,b,形式特征:章回小說在形式上采用散韻結合的方式,保留著早期講史的痕跡。c,在正文中,受變文,鼓子詞,話本的影響,也適當插入詩詞。8,《紅樓夢》的悲劇意義:a社會悲劇,(1)作者將封建官僚家族政治上的腐敗作為他們必然衰敗的根本原因,(2)作者從生活的窮奢極欲寫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潰的結局,(3)作者對賈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動描寫,掲示出封建家族必然枯萎的悲劇命運,b人生悲劇,王國維曾借用叔本華的悲劇理論,認為悲劇有三種,第一種是由壞人作惡造成,第二種是由偶然的以外的造成,第三種是普通之境遇,c,道德文化悲劇9、山谷體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追求雅脫其藝術特點有:一是以學杜為宗旨,重視句法,發(fā)現(xiàn)了拗句,拗律的體制;二是強調“無一字無來處”用典以故為新,變俗為雅,富有思致和機趣,是好奇尚硬造語洗凈鉛華,獨標攜旨風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劉亮芊綿的一面。10、柳永對宋詞發(fā)展作出的貢獻有哪些?答:1、他把賦體筆法引進到詞里來,增加了詞的敘事因素,將鋪排式的敘事與白描式的寫景抒情結合起來,層層鋪敘,情景交融,一筆到底,2、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賦法移植于長調慢詞后,便可用鋪敘遞進的方式,對事情發(fā)生場面和過程進行描寫,展現(xiàn)不同時空場景中人物的不同情感心態(tài),從而大大地進展了詞的敘事言情空間,3、創(chuàng)制和推動了慢詞藝術的發(fā)展是柳永對詞的特殊貢獻,他將賦體的鋪敘手法運用到體式開拓的長詞慢調上來,音律協(xié)婉,敘事祥盡,繪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語,為全詞全色。11、為什么說周邦彥是“集大成者”?答:1、從詞調的搜求,審定和考證方面說,他有集成和創(chuàng)制的功勞,就其寫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體悟言情,描繪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詩句,練字妥帖工穩(wěn)。2.、從創(chuàng)作風格方面說,清真詞能集北宋詞自柳永到秦觀,賀鑄人之成就而獨具特色。他發(fā)現(xiàn)了柳永以賦為詞的鋪敘手法,兼取秦詞的柔婉,賀詞的艷麗,綜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12、論述“易安體”的藝術特點:1、通俗易懂的文學語言和明白流暢的音律聲調作用。李清照的描寫本領,是能夠把那些用慣了和用舊了的而且淺而俗的文字綴成極清新鮮麗的詞句,以尋常語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意境,故其“易安體”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善用淺俗語,明白如話而清新工巧。2、融入了國家興亡的深悲巨痛,同時又不失委婉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愴的格調。3、倜儻有丈夫氣。李詞既有女性的溫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和開朗,能把委婉的情思與超脫的襟懷融合在一起,柔中帶剛,蘊含著激昂豪邁之氣。13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1、陸游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發(fā)展的一高峰,在他的近萬首詩中貫穿著強烈的愛國精神。2、陸游的詩歌體皆備,不論古體詩,還是律詩,絕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藝術風格多樣。3、陸游詩最顯著的特征是善為悲壯,或沉痛地表達了淪陷區(qū)人民渴望收復失地的渴望。4、陸游晚年寫了大量清淡秀逸的閑適詩,許多日常習遇之事,處處常見之景,一經他的描寫和歌詠,無不呈現(xiàn)出新鮮的獨特的味道。14《夢窗詞》的藝術特點:1、吳文英作詞講究用事和修飾字話,強調“音律欲其協(xié),不協(xié)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爽而深長之味。發(fā)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2、吳文英自制的宋詞里字數(shù)是最多慢詞長調,追憶其一生的難忘艷遇,同居,分離,以及美人逝去后的悵恨綿綿,著重寫佳期如夢的心理活動和夢斷魂飛的意識流程。3、由于過分注重格律和修辭求雅忌露,夢窗詞風有晦澀難曉的一面。4、在講究字面漂亮和章法綿密方面,吳文英是周邦彥詞的繼承者,就追求詞的典雅含蓄而言,姜夔影響較大,但他仍不為南宋后期富有獨創(chuàng)性的詞人。15、論述《水滸傳》的藝術成就。(1),傳奇性與現(xiàn)實性、超人與凡人的結合。(2)驚奇與逼真的結合(3粗淺條勾勒與工筆細描的結合。(4)穩(wěn)定與變化,單一與豐富的結合。16、《金瓶梅》在中國小說史上有什么意義?(1)題材的轉變及其意義(2)審美取向的趣味變異(3)人類型化人物到性格人物(4)網狀結構的高度成熟(5)口語化的市井語言。(17)《金瓶梅》的標志?標志著中國小說的描寫對象從遠離人間的神或魔開始走向世人,走向普通人的的生活,從而體現(xiàn)出文學向“人”自身的靠攏和文學本位的復歸。(18)龔自珍詩的藝術特點:多抒發(fā)主觀情感之作,想象豐富奇詭,語言璀璨瑰麗而又具有狂霸之氣,形成了“幽想雜奇悟”“哀艷雜其雄奇”“郁怒情深兩擅長”的迷人風格。名詞解釋(1)六一風神,是歐陽修散文的美學風格,他的散文措辭平易,用當時通行的語言寫,不用古奧的文字,但用詞造句精煉而有變化,顯得條達舒暢,切近自然。稱之原因,將實事與虛空中摩蕩盤旋,而情韻頓生,此乃歐陽修平生擅長之技,所謂風神也。(2)后山體:同為“瘦硬”詩風,黃庭堅、陳師道卻有些不同,如果說“山谷體”是疏影橫斜尚有暗香浮動。那么后山體則是枯株棺爍只見瘦骨棱增了,雖瘦硬而不通神。(3)誠齋體: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南宋詩風轉變的一個關鍵。他創(chuàng)作的誠齋體詩,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為題,寫得活潑自然,風趣詼諧,是他超越了江西的最好說明?!罢\齋體”詩以絕句最為出色,楊萬里主要是學習借鑒王安石的“半仙體”和唐人的晚唐體。(4)宋元話本:話本小說是經過文人編纂整理的小說話本。所謂“話本”,“記錄”,是“說話人”說話所依據的底本,原只是師徒相傳的說話是書面記錄,并不是讓人看到的書面著述。它原為口頭文學,所以是口語體,而且口氣是針對聽眾的。(5)前七子:是指以李夢陽、何景明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邊貢,王廷相,徐禎卿等人的文學群體,他們提出的口號“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目的在于掃蕩臺閣體的無聊文風?;顒臃秶饕诒狈?,他們所提倡的反對宋代文風和重視文學價值的觀點在南方也得到了響應,“吳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禎卿。(6)后七子:指嘉靖、隆慶時期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包括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在內的文學群體。他們一方面繼承了前七子關于重視自身價值的觀點。后七子成員之間的文學主張和創(chuàng)作風格具有較大的差異,并不是一個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完全統(tǒng)一的文學流派。(7)公安三袁:以袁宏道為首的公安派是李贄文學的,三袁指袁中道,袁宏道和袁宗道兄弟三人。所以公安派又稱公安三袁,其中袁宏道提出“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8),童心說:李贄的思想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他肯定人的世俗愿望的合理性,指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之理,所謂“童心”即“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強調其應不受任何外在的“聞見道理”的遮蔽,應該真實坦率的表露內心的情感和欲望,將儒學經典視為與“童心”對應的偽道學存在的依據在晚明時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占有重要地位。(8)臨川四夢:湯顯祖的傳奇有《紫簫記》《紫釵記》《牡丹亭還魂記》《南柯夢記》《邯鄲夢記》五種,其中《紫簫記》為《紫釵記》的前身。因后四種代表了湯顯祖戲劇創(chuàng)作的全貌,其中又均與夢有關,故而稱“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9)神韻說:王士稹提出的。所謂“神韻說”就是企圖擺脫政治等社會性因素對詩歌藝術的干擾而更地注重詩歌本身的淡遠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蘊籍的語言從而加強調詩歌排閑解愁的消遣娛樂功能,為此他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韋,柳一派的詩風,作品也描寫山水景色和個人情懷為主,其中多以七言絕句。(10)才子佳人小說:是一青年男女愛情婚姻為題材的小說,但又有特殊的狹義所指,他與前帶此類題材的不同是,它在情節(jié)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見鐘情,死定終身,撥亂離散。及弟團圓。代表作:《玉嬌犁》《平山冷燕》《好逑作》(11)蘇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際活動在蘇州一帶的重要戲劇流派。它以李玉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畢巍,葉時章,陳二白,丘園,張大復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號稱“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種曲》。(12)詩界革命:1899年的《夏威夷游記》中,梁啟超首次標示“詩界革命”,提出詩界革命應“新意境”、“新語句”、“古風格”、“三者具備”的衡量標準。大題1蘇軾的藝術特點:a.以文為詩是蘇詩的顯著特色之一。詩的散文化并非詩歌創(chuàng)作的正直,可蘇軾才橫絕無施無可意成為他矜才使氣,翻新出奇的手段。b.由博喻體現(xiàn)的生動豐富的想象力,是蘇軾“才氣”為詩的重要方面,此處敏銳細致的觀察力與出色的文字表現(xiàn)力,也是詩人才氣的表征。c.蘇軾的另一特色是以才學為詩,體現(xiàn)為好議論,善于使用典故。d.蘇軾的詩在宋代即被稱為“東坡體”成為宋詩的一種風格范式。2.論述山谷體的藝術特點:a.黃庭堅作詩喜歡用拗句,就是從杜甫那里學來的,但是杜甫只是偶然為之,黃則是專意于此。b.黃論詩喜言“無一字來處”講“點石成金”和“脫胎換骨”落實于具體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就是一個用典的問題。c.求生避熟和追求雅脫。3.辛棄疾詞的藝術成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