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微復習 54 音體美中的物理中考問題_第1頁
2021年中考物理微復習 54 音體美中的物理中考問題_第2頁
2021年中考物理微復習 54 音體美中的物理中考問題_第3頁
2021年中考物理微復習 54 音體美中的物理中考問題_第4頁
2021年中考物理微復習 54 音體美中的物理中考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54音體美中的物理問題

知識點1:音樂與物理

娛樂活動用到樂器,這里涉及聲音的特性等知識。

知識點2:體育和物理

體育賽事中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鉛秋、網球、舉重、跳高、跳遠、冰壺、滑冰滑

雪、短跑長跑等等,這些比賽過程中用到的力和運動、能量、做功等物理知識;

知識點3:美術與物理

美術中繪畫色彩,涉及光學里物體的顏色等知識。

三原色由三種基本構成。原色是指不能通過其他顏色的混合調配而得到的“基本色紅、綠、藍

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這也是我們把紅、綠、藍這三色光叫做

三原色的原因。三原色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三原色,就是紅、綠、藍;另一類是三原色(品紅、

黃、青),但在美術上又把紅,黃,藍定義為色彩三原色。像我們書上,三原色也有無數(shù)體現(xiàn)在

我們的生活當中,像我們的彩色電視機就是應用了三原色而產生不同色彩圖像的。

例題解析與對點練習

【例題0(2021天津)在國慶七十周年聯(lián)歡會上,師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國》,以抒發(fā)濃濃的愛

國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

A.響度B.音調C.音色D.速度

【答案解析】A

【試題解答】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聲音的響度大。

【對點練習】如圖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多個孔,其中一個是吹孔。嘴對著吹孔

吹,由于吸管內空氣柱發(fā)生產生笛聲。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

這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N

【答案解析】振動;音調

【試題解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笛子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柱的

振動產生的: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變了空氣柱的長短,空氣柱短振動的快,頻率大音調高,空氣柱長

振動的慢,頻率小音調低.

【例題2】(2021河北模擬)第24屆冬奧會將于2022年在北京一張家口舉辦。當運動員穿著滑雪板在水

平雪地上進行滑行訓練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滑雪板為參照物,運動員是運動的

B,穿滑雪板是為了減小對雪地的壓力

C.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解析】C

【試題解答】A以滑雪板為參照物,運動員是靜止的:B不論穿不穿滑雪板,壓力不變;D滑雪板與人一起

的重力和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雪地對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力是相

互作用力,選項C正確。

【對點練習】小明參加校運動會百米賽跑,站在起跑線上靜止時所受重力與—是一對平衡力:鞋底上

有許多花紋是為了—摩擦;起跑時用力蹬地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跑完全程用時13.5s,他的

平均速度是—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答案解析】支持力;增大;相互的;7.4.

【試題解答】(1)小明站在起跑線上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

大小相等;

(2)鞋底上有許多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

(3)起跑時用力蹬地的同時,地對小明也有力的作用,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他的平均速度v=~^~=l00m7.4m/s.

t13.5s

【例題3】(2021蘇州)在光學實驗室內,將一輛玩具汽車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簾,打開光源

A,讓一束白光照向汽車,發(fā)現(xiàn)汽車呈現(xiàn)黃色,這是由于汽車(吸收/反射)了黃色光。若將另外

一束紅光照向汽車的影子,則影子區(qū)域此時呈現(xiàn)_______色。

光源/

【答案解析】反射;紅。

【試題解答】發(fā)現(xiàn)汽車呈現(xiàn)黃色,這是由于汽車反射黃色光。

將另外一束紅光照向汽車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紅光,故區(qū)域呈現(xiàn)紅色。

【對點練習】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水彩顏料的調配

兩種以上的顏料加在一起調勻就是顏料的混合。這是一般畫種共同使用的方法之一?;旌虾?/p>

的顏料出現(xiàn)一些新的顏色,如藍與黃混合后產生新的顏色——綠色。通常情況是鄰近色混合后新的

顏色接近原來的顏色,如深藍與普藍混合后新的顏色具有原兩色的性質。所以混合后的顏料色相有的

變了,有的接近原來的顏料色相,同時新顏色的明度和純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橙+綠=棕;黑+白=灰。

紅多+黃少=橙紅色;橙紅色+白=淺橘色;

橙紅色+黑=暗橘色;橙紅色+黑+白=桔灰色;

紅少+黃多=橘黃色;黃多+藍少=嫩綠色;

黃少+藍多=翠綠色;藍多+紅少=藍紫色;

藍少+紅多=紫羅蘭色;黑多+白少=深灰色;黑少+白多=淺灰色.

(1)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2)顏料的三原色是什么?

【答案解析】⑴紅、綠、藍⑵紅、黃、藍。

【試題解答】三原色由三種基本構成。原色是指不能通過其他顏色的混合調配而得到的“基本色”。紅、

綠、藍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這也是我們把紅、綠、藍這三色

光叫做三原色的原因。三原色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三原色,就是紅、綠、藍;另一類是三原

色(品紅、黃、青),但在美術上又把紅,黃,藍定義為色彩三原色。

專題點對點強化訓練

一、挑選題

I.(2021?淄博)音樂會上,小提琴曲讓人如癡如醉,鋼琴演奏讓人心曠神怡。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

是()

A.調節(jié)琴弦松緊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B.用力拉琴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

C.小提琴和鋼琴發(fā)出的聲音傳播速度一樣

D.禁止聽眾喧嘩是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答案解析】C

【試題解答】A.調節(jié)琴弦松緊可以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說法錯誤。

B.用力拉琴可以改變弦的振動幅度,從而改變聲音的響度,故B說法錯誤。

C.小提琴和鋼琴發(fā)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一樣的,故C說法正確。

D.禁止聽眾喧嘩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D說法錯誤。

2.東坡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在眉山市濕地公園隆重舉行,若甲、乙兩位運動員同時從起跑線起跑并做勻

速直線運動,他們的路程時間s-t圖象是如圖所示,a、b、c三條圖線中的兩條,甲的速度大于乙

的速度,運動5s甲、乙間的距離大于2m,則()

A.甲的s-t圖象一定為aB.乙的s-t圖象一定為c

C.甲的s-t圖象可能為bD.乙的s-t圖象可能為a

【答案解析】A

【試題解答】根據(jù)s-t圖象找出同一時刻a、b、c對應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斷三圖象對應速度的

大小關系;由圖象判斷5s內,三圖象的路程差;根據(jù)圖象a、b、c的速度及它們5s的路程差,根據(jù)

題意挑選答案。

⑴由圖象可知,一樣時間內(如t=4s)a、b、c的路程關系為sa>Sb>Sc,

由速度公式丫=且可知,Va>Vb>Vc;

t

(2)由圖象可知,t=5s時,sa-Sb>2m,Sa-Sc七4m>2m,Sb-s<:<2m;

(3)由題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運動5s甲、乙間的距離大于2m;結合前面解答可知,甲的s

-t圖象一定是圖線a;乙的s-t圖象可能是圖線b,也可能是圖線c。

3.如圖所示,在2021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一位坐輪椅的選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選手是運動的

B.輪椅坐墊做的比較寬大是為了增大壓強

C.停止用力后,輪椅仍能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輪椅輪胎上有較深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答案解析】A

【試題解答】(1)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

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

的;

(2)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面積有關;

(3)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是力;

(4)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據(jù)此判斷。

A.運動員是運動過程中,以路邊的樹為參照物,運動員相對于路邊的樹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故運

動員是運動的,故A正確;

B.輪椅坐墊做的比較寬大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B正確;

C.停止用力后,輪椅仍能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是因為輪椅具有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力,故C錯

誤;

D.輪椅輪胎上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使接觸面變粗糙從而增大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故D錯

誤。

4.運動員將靜止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正確的說法是()

A.腳對足球的力使足球由靜止開始運動

B.足球運動時重力對足球做了功

C.足球所受摩擦力不會改變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

D.足球最終停止運動是由于失去了腳的作用力

【答案解析】A.

【試題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理學中的做功的兩個必要條

件: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A.球由靜止到運動,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是因為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故A正確;

B.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距離與重力的方向垂直,所以足球運動時重力沒有對足球做

功.故B錯誤;

C.足球滾動過程中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慢慢停下來,故C錯誤;

D.足球最終停止運動是受到摩擦阻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不是因為失去了腳的作用力,故D

錯誤.

5.2022年冬奧會期間,延慶賽區(qū)將進行高山滑雪、雪車、雪橇3個大項的比賽。圖中是滑雪運動員

從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守恒

B.運動員弓著腰,是通過降低重心來增大慣性的

C.運動員在空中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越來越快

D.運動員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與雪地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大了壓強

【答案解析】C

【試題解答】本題綜合考查力學知識。運動員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部分機械能轉化

為內能,A錯誤;慣性的大小僅決定于質量,B錯誤;運動員在空中下落過程,向下的速度越來越快,

根據(jù)P=Fv=GvuJ"知,重力做功的功率越來越大,即重力做功越來越快,C正確;滑雪板增大了與雪地的

接觸面積,減小了壓強,D錯誤。

6.中國選手張湘祥在奧運會上獲得男子舉重62kg級冠軍,挺舉成績是176kg,圖為他比賽時的照

片。他在挺舉過程中對杠鈴做的功最接近()

A.600JB.1200JC.1800JD.3400J

【答案解析】D

【試題解答】根據(jù)G=mg求出杠鈴的重力,估測出舉高的高度,根據(jù)W=Gh求出對杠鈴做的功。

杠鈴的至力:

G=mg=176kgX10N/kg=1760N,

張湘祥的身高約為1.60m:

在挺舉過程中把杠鈴舉高的高度為張湘祥的身高加上0.4m,即:h=l.60m+0.4=2.0m.

在挺舉過程中對杠鈴做的功:W=Gh=1760NX2.Om=352OJ。

7.劉菲芳同學利用周末時間到滑冰場滑冰。她站在滑冰場內的扶欄邊上用力推一下扶欄,扶欄未動,

她卻遠離扶欄而去。她離開扶欄后,并沒有用力蹬冰面,仍能滑很遠。這一過程不能說明的物理現(xiàn)象

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答案解析】B

【試題解答】運動員對扶攔施力時,我們看到運動員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這說明運動員一定是受力了;這

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扶欄,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運動員由靜止變?yōu)檫\動,這是運動

狀態(tài)的改變,不受力,仍能運動,體現(xiàn)了慣性的存在。

A.人用力推扶欄,扶欄給人一個作用力,體現(xiàn)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

B.動能的大小與速度和質量有關,但本題只是體現(xiàn)的速度的變化,故B錯誤;

C.人離扶欄而去,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C正確。

D.任何物體都有慣性,由于具有慣性,她才會遠離扶欄而去,故D正確。

8.甲、乙兩人進行100m賽跑,結果甲比乙超前10m到達終點.加入讓甲從原起跑線往后退10m起跑,乙

仍從原起跑線起跑,兩人都保持原來的速度重新比賽,則比賽結果是()

A.同時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確定

【答案解析】B.

【試題解答】設甲的百米成績?yōu)閠,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1()m到達終點,則甲在時間t內跑100m、乙

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讓甲將起點向后遠離原起點10m,乙仍在原起點處與甲同時起跑,因速

度不變,可分別求出二人所用時間,然后即可得到答案.

二、填空題

9.(2021天津)生活中做類似的事,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其目的往往不同。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要磨一

磨,在冰壺運動中,運動員對冰面也要磨一磨(圖所示)。前者的“磨”是為了增大,后者的

“磨”是為了減小冰壺與冰面之間的?

【答案解析】(1)壓強(2)摩擦

【試題解答】磨一磨剪刀或斧頭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而冰壺運動中,運動員磨地面是

為了增大冰面光滑程度,從而減小摩擦。

10.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fā)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fā)現(xiàn)在氣孔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

排銅片(如圖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fā)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

音的—;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

肺而漪孤[

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音調;響度.

【試題解答】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

音的品質與特色.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

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

身決定的一個特性.對不同氣孔吹氣,聲音的音調不同,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力度決定

聲音的振動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響度不一樣.

11.東營市是呂劇發(fā)源地。呂劇常見的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二胡等。觀眾可以根據(jù)樂器發(fā)出聲音

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種樂器;琴師調節(jié)琴弦的松緊是為

了改變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答案解析】音色;音調。

【試題解答】二胡和小提琴發(fā)聲的音色不同,可以通過音色區(qū)分不同的樂器;

調節(jié)琴弦的松緊,振動的頻率不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12.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為了打造舞臺效果,常用干冰(固態(tài)C02)在舞臺上產生淡淡的白霧,是由于干冰

的—吸熱,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

【答案解析】升華;液化。

【試題解答】升華是指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它需要吸熱;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

液化。干冰是一種非常容易升華的物質。當它升華時,會從周圍空氣吸收大量的熱,導致空氣溫度

急劇下降,使周圍水蒸氣放熱,液化成為小水滴。

13.彈鋼琴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利用超聲波清洗眼睛說明聲波能夠傳

遞,利用聲吶系統(tǒng)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2s后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

1531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m;利用此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

為?

【答案解析】音調;能量;1531;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地球到月亮之間是真空,所以超聲波不能傳

播.

【試題解答】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和物體振動頻率有關;聲音能夠傳遞信息,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從發(fā)射到接受的時間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弦樂的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跟松緊、長度、粗細有關,調節(jié)二胡的松緊程度,改變了弦的松緊,

改變了振動頻率,改變聲音的音調;

(2)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儀器,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

(3)聲音到達海底的時間為t=l/2X2s=ls,

由v=可得,海洋的深度為s=vt=1531m/sXls=1531m.

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因為地球到月亮之間是真空,所以超聲波不能傳播.不能用超聲波測量地月

距離.

14.在攀枝花市中考體育800m測試中,隨著發(fā)令槍聲響起,小睿如離弦之箭一般沖出起跑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