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_第1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_第2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_第3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_第4頁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多彩的光》教學教案4.1光的反射課時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2.過程與方法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閱讀“科學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觀察、實驗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繼學習打基礎。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教學重點光源、光的直線傳播、光速。教學難點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現(xiàn)象。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美麗的城市夜景視頻教師:是誰將城市的夜晚裝點的如此美麗多彩?從今天開始,我將和大家一起探索光的奧秘?。ㄔO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美麗的光,陶冶情操,激發(fā)求知的欲望。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二、進行新課1、光源師:我們生活中除燈光外還有哪些發(fā)光的物體呢?(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板書學生所舉實例(板書時有意按一定的分類書寫)并利用多媒體展示預設的發(fā)光體的圖片(如:煙花、極光等學生不易想到的)。師:通過分析上述發(fā)光體的特點來定義光源:我們把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板書)。師:發(fā)揮你的智慧,你能將它們進行分類嗎?(學生根據(jù)板書光源實例分析并回答)學生至少能說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師補充依據(jù)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冷光源和熱光源等。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請你思考:下列是光源的有哪些()月亮、流星、火把、反光鏡、熒光棒、電池(設計意圖:從物理走向生活,增強學生的實際分析判斷能力。加深對概念的理解。)2、光是如何傳播的師演示:用激光手電發(fā)出的光照在墻上。它可以發(fā)光,是一個光源。那么,從光源發(fā)出的光會沿著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呢?(提示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情況下看到過光的傳播路徑?)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并回答。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可能聯(lián)想到:漆黑的夜晚,汽車、摩托車或者手電筒發(fā)出的光是直的;屋里有飛塵的時候看到太陽的光是直的等。師:鼓勵學生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大膽的去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實驗器材有:可樂瓶、燒杯、玻璃磚、檀香、激光手電、蜂蜜、茶水、火柴。教師通過幻燈片出示探究問題一:如何觀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二:如何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徑?三:如何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徑?小組根據(jù)成員的喜好安排實驗順序進行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典型實驗小組并進行課堂展示。小組展示實驗成果(教師主要圍繞上述三問題依次讓小組展示。)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光在三種不同的介質(zhì)中的傳播特點:光是沿直線傳播。(板書)師:演示實驗:將檀香點燃伸入到可樂瓶中一會,擰緊蓋子。讓光從可樂瓶的煙霧中斜射入茶水中。學生觀察、回答:光的傳播路徑發(fā)生了偏折或光不再沿直線傳播了。師:引導學生對比以上實驗思考光的直線傳播需要怎樣的條件?學生思考回答:同種介質(zhì)中。(設計意圖:1、依據(jù)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歸納并得出結(jié)論。完成光的傳播特點。2、根據(jù)小組的喜好展開學生實驗,然后師生互動進行整體交流得出普遍規(guī)律。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便于更深入的研究知識。)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理解了光必須在同種物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但是,光在同種物質(zhì)中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師演示實驗:將4瓶濃度不同的糖水,用自制的漏斗將它們按濃度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緩慢地倒入水槽中。水槽內(nèi)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讓光從透明水槽側(cè)面,斜射入不均勻糖水中,讓學生仔細觀察。師: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學生能回答出:光的路徑發(fā)生彎曲。師:演示——光在均勻的糖水中的傳播路經(jīng)。再請同學們對比剛才觀察的兩實驗的現(xiàn)象有何不同?學生能回答出:一個是均勻的糖水,一個是不均勻的糖水;一個是沿直線傳播的,一個是曲線傳播的。師:結(jié)合剛才的探究實驗,請你思考:光在什么條件下才能沿直線傳播?出示幻燈片: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板書)師;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板畫)解釋:這樣的光線是不存在的,只是為了更好的描述光的傳播特點而虛假的一種模型。(設計意圖:對于有學生不易做成的實驗由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展開師生互動的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3、光沿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師: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能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學生舉例: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戲、立竿見影等等。師:(1)影子的成因演示:將一籃球置于投影儀前使影子呈現(xiàn)在幕布上。啟發(fā)學生用所學知識解釋影子的成因。(2)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用三球儀演示日、月食的形成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并分別說出日、月食的成因。日食的成因: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太陽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當?shù)厍蜻\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時,并且三球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光沿直線傳播過程中,被不透明的地球擋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要有善于觀察身邊事物及生活現(xiàn)象的意識,樹立通過所看到的現(xiàn)象思考其隱藏的科學道理的意識。)4、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師:小實驗:如何將三個礦泉水瓶排成一條直線?學生思考并回答師:除此之外,在實際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實例還有哪些?學生會想到種樹,射擊時瞄準、排隊、極光準直等。(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體驗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學生聯(lián)想到種樹,射擊時瞄準、排隊等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的實例)通過多媒體出示當堂練習題①木工師傅常用一只眼睛查看板面是否平直,這是應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的規(guī)律。②解釋下列成語:立竿見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井底之蛙,所見甚小。5、光的傳播速度師:出示太陽光斜照森林的情景,這說明了什么?(承上啟下)生:太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師:我們知道太陽離地球很遠的,那么太陽光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到達地球上呢?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問題:(1)光在真空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到達地球大約需要_____秒鐘。光從水中射向玻璃中時速度變大還是變小了?(2)解釋: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原因?小明聽到頭頂正上方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抬頭望去,卻發(fā)現(xiàn)飛機在自己前方很遠的地方了,這又是為什么呢?三、本課小結(jié):師: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小組內(nèi)交流、展示。(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jié),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示自己,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總結(jié)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人收獲不同但都有成功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之更愛學習物理。)課時2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2)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3)理解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xiàn)象。(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的。(3)經(jīng)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guān)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jié)探究的結(jié)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4)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2)密切聯(lián)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shù)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教學重點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教學難點畫光路圖。教學過程一、課題引入師: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生: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zhì)中是直線傳播的。師:光在傳播過程中若遇到另一種物質(zhì)時情況又會怎樣呢?生猜想:反射回來?!緦嶒炋骄俊堪淹婢呒す夤P打開,讓光斜射到平面鏡上。師:剛才的演示實驗同學們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生:光被平面鏡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現(xiàn)一紅色小光斑?!緦嶒炋骄俊看蜷_玩具激光筆,讓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筆上方放一張白紙。師:這次同學們又觀察了什么現(xiàn)象?生:一束光射到平靜的水面上時,有一部分光射入了水中,有一部分光被反射了回來,因為上方的白紙上呈現(xiàn)了一紅色光斑。【實驗探究】用一幻燈機將幻燈片的圖像投射到粗糙的屏幕上。師:同學們?yōu)槭裁茨軓膲ι峡吹綀D像?生:屏幕將幻燈機投射出來的光,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師:以上實驗說明,光射到物體表面時,總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本身是不發(fā)光的,你們?yōu)槭裁茨軓牟煌较蚩吹轿遥侩娪?、幻燈的幕布為什么總是用粗糙的白布來制作?為什么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且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呢?【設置疑問,激勵思維?!浚▽W生思考,議論)(教師不作定論)師:這些問題都跟光的反射有關(guān),學習和研究了光的反射規(guī)律,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景鍟n題】光的反射二、新課教學師:從上面的實驗中,你是否可以總結(jié)一下,什么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生: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反射。師:請同學們來舉一些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是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生:水中的倒影,潛望鏡,凹面鏡,凸面鏡。師:以上的實驗,我們都可以用光路圖來表示。(板書畫圖,并講解)反射面:MM’入射點: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交點法線:過入射點和鏡面垂直的直線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狙菔緦嶒灐繉⒓す夤P發(fā)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鏡上,讓學生觀察入射光束、反射光束、鏡面三者間的位置關(guān)系。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在鏡面的同一側(cè),反射光束,入射光束在法線的兩側(cè)。師:猜想一下,入射光束向法線靠攏時,反射光束會有什么變化?生:反射光束也會向法線靠攏。師:對不對呢?實驗探究?!狙菔緦嶒灐繉⒓す夤P發(fā)出的光束向法線靠攏,學生通過觀察現(xiàn)象,來證明猜想的正確性。師:根據(jù)上面實驗的現(xiàn)象,我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準備怎樣來回答:當入射光束逐步偏離法線位置時,反射光束與法線的夾角如何變化?生:變大。(演示實驗,證明其正確)師:猜想一下,在光的反射中,會不會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生:會。師:誰來上講臺,演示一下。(學生上講臺演示,存在重合)師:入射光束與反射光束重合是在什么情況下?生通過觀察:入射光束與反射面垂直時。師:這時入射角等于多少度?生:(1)0°(2)90°(教師強調(diào)入射角的定義,明確當入射光束垂直于反射面時,即與法線重合無夾角,故i=0°,此時反射角r=0°)師:在剛剛的實驗中,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怎樣變化?生:也變大。師:(提出猜想),即么光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會有什么關(guān)系呢?生:猜想:可能會相等吧。師:如何來證實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生:做實驗來探究。師:如何實驗,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實驗方案?!狙菔緦嶒灐科鞑模航虒W激光演示儀步驟:(1)在激光儀的分度盤上,讀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2)改變?nèi)肷涔饩€的方向,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將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師:根據(jù)實驗情況,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說明了什么?生: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師:同學們總結(jié)的很好,這就是光反射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板書)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指導學生看課本“漫反射”內(nèi)容)師:光不僅射到平面鏡上會反射,射到所有的物體上都會反射。如光射到平靜的水面、玻璃面、光滑的金屬面上都會反射;光射到墻壁、衣服上都會反射。反射時都遵循我們總結(jié)的反射規(guī)律,所不同的是反射情況不一樣。這種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叫漫反射。師布置課后實驗:試一試在家里,晚上關(guān)燈,將一小平面鏡平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電筒的光正對著鏡面照射,從側(cè)面看上去哪個顯得亮?(讓猜想一下,教師不作定論,明天課前交流。)三、課堂總結(jié)1.光的反射定律2.鏡面反射3.漫反射4.2平面鏡成像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道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重視實驗和歸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探究物、像和鏡面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領略平面鏡成像中的簡潔對稱之美,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增進學生探索自然奧妙的好奇和欲望。教學重點探究并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難點知識方面:虛像概念是一個難點。探究設計中的難點: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做實驗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教學過程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鏡(課件顯示倒影),同學們平時觀察過這些美景嗎?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面對手中的平面鏡,我們能夠看到什么?生答:自己的像。面對著自己的像請同學們完成預習檢測,進行猜想與假設,引入探究課題:一、預先檢測:觀察平面鏡中的像:請同學們用平面鏡觀察自己的臉,思考下列問題:(1)臉和臉的像大小相等嗎?臉和臉的像大小相等(2)眨右眼時,平面鏡中的像也眨右眼嗎?平面鏡中的像是眨左眼二、猜想與假設:同學們,我們經(jīng)常使用平面鏡,對平面鏡成像問題有許多感性的認識,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呢?(教師不做任何暗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學生討論、歸納: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許有不正確的猜想)(1)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2)像與物等大;三、探究課題:非常好!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探究:平面鏡中成像時,像的大小、形狀、及位置與物體的大小、形狀及位置有什么關(guān)系?平面鏡所成像能否呈現(xiàn)在光屏上?四、設計實驗: 驗證猜想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是否相等(1)如何確定像的位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點燃的蠟燭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與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像的位置。(2)怎樣判斷后面的蠟燭與像已經(jīng)完全重合?在玻璃板的前面左右移動頭部,直到從不同位置看起來后面的蠟燭和像完全重合為止。(如果學生課前做好預習,這些問題學生能自己找到答案,并能設計出驗證猜想1的實驗方案)如何來探究像與物體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確探究目的)。老師給學生思考空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驗證猜想2:像是“近大遠小”的;還是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學生方案1:把點燃的蠟燭放在離玻璃板遠近不同的位置,觀察像的大?。ù朔桨附處熞o予否定,利用人眼對同一架飛機在高空和跟前的不同視覺感受,說明僅憑眼睛觀察來判斷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并不可靠)。學生方案2:把一根中等高度的蠟燭放在離玻璃板較近的位置,拿另一根較高的蠟燭移到成像的位置處,觀察它們能否完全重合,從而驗證“近大”是否正確;同理去驗證“遠小”是否正確。學生方案3: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點燃其中一支放在離玻璃板遠近不同的位置,拿另一支移到成像的位置,比較像與后面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ǔ鍪菊n件:展示疏理后的設計方案)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像與物體是否大小相等呢?學生自由回答。比較像與物體的大?。鞔_探究方法)。找一個跟鏡前物體完全相同的物體與像比較。(替代物)1)、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同學們2人為一小組,用桌子上的平面鏡和其它器材做實驗試試看,行不行。(玻璃板暫不取出)同學們成功了嗎?有什么問題?學生自由發(fā)言。我們只能在平面鏡的前面看見物體的像,在背面看不見像了,沒辦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鏡背面的像的位置上。老師引導:大家在后面放一張白紙(作光屏),屏上會出現(xiàn)物體的像嗎?為什么像不見了呢?(學生思考、討論)平面鏡成的像不是真實存在的。鏡子后面的漆擋住了光線,無法透過。(學生自由發(fā)言)(課件顯示)師問:怎樣才能同時看見像和“替代物”?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尋找像的位置?用什么辦法比較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的關(guān)系?(學生思考、分析、討論,得出解決辦法)學生紛紛換用平板玻璃繼續(xù)完成實驗。(1)實驗器材:有平面鏡、兩支相同的筆、有顏色的紙板、兩只相同的棋子、(2)實驗步驟:a、將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側(cè)立一三角塊支架,透過玻璃板觀察其另一側(cè)面的三角塊支架的像。b、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像。c、將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放在像的位置,觀察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d、移到蠟燭的位置,觀察其像的大小有無變化。e、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玻璃板一定要豎直;后面的蠟燭與像完全重合;別忘記錄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時要注意玻璃板輕拿輕放,不要讓蠟油燙到手,實驗完畢要及時熄滅蠟燭。)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學生主動積極探索實驗,并采集實驗數(shù)據(jù),完成探究報告單。2)、分析和論證:學生分析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討論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歸納結(jié)論。(課件顯示)師小結(jié):可認為像與物體是關(guān)于鏡面對稱。上課時,我們看了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產(chǎn)生的美景,現(xiàn)在能不能用我們剛才探究的規(guī)律解釋一下,水中的美景為什么看上去是倒立的呢?(課件顯示)選取自然界和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讓學生領略物理現(xiàn)象的美妙與和諧。并討論、分析形成的原因。要點主要是:水面相當一平面鏡;物體在水中的每一個像點都與物點“等距”;從水面上看是倒的了。引導學生分析所成的像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是虛像。平面鏡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物理學把這種像叫虛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叫實像。(課件顯示: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叫實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就是虛像。)那么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生:虛像。(課件顯示)通過作圖來認識平面鏡成虛像的含意,知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鞏固光的反射規(guī)律知識。3)、評估與交流:實驗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處?測量的結(jié)果是不是可靠?各組的探究結(jié)果是否相同?對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還有哪些猜想?課后同學們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左右是相反的嗎?五、課堂小結(jié)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大、等距、垂直;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只能用眼睛觀察。4.3光的折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的現(xiàn)象。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的偏折規(guī)律。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xiàn)象。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初步領略折射現(xiàn)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xiàn)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教學重點知道光的折射規(guī)律教學難點解釋簡單的折射現(xiàn)象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觀看兩個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實驗1]在碗中盛滿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從側(cè)面斜視水面,會發(fā)現(xiàn)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彎折了[實驗2]在空的盆子里放一枚硬幣,移動杯子,使眼睛剛剛看不到硬幣,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隨著水面的升高,觀察者看到了硬幣,還會發(fā)現(xiàn)硬幣升高了。上述實驗中,學生能看見水中“彎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幣,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氣的界面上發(fā)生了一種光現(xiàn)象,這就是本節(jié)要學習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課。二、新課教學(一)光的折射定義[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反射現(xiàn)象。以及光在反射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光的反射定律。這些現(xiàn)象都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的現(xiàn)象。那么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又將如何傳播呢?教師利用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光的折射現(xiàn)象。實驗時用激光筆照射裝水的茶杯,學生觀察光斑位置移動情況。[師]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傳播方向是否改變呢?[生甲]傳播方向不改變,仍沿直線傳播。[生乙]傳播方向要發(fā)生改變。[師]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如果改變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還是向法線偏折?[生甲]向介面偏折。[生乙]向法線偏折。[師]上面問題的回答誰對誰錯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驗證一下。[演示1]讓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現(xiàn)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空氣中發(fā)生反射,同時在水面處改變方向進入水中,同時向法線偏折。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jié)論: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二)有關(guān)折射的幾個專用名詞1.教師把剛才光的折射現(xiàn)象在黑板上畫出光的折射光路圖。2.從圖中介紹,什么是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為了防止學生把折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誤認為折射角,所以,要特別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三)光的折射規(guī)律[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改變?nèi)肷浣?,再做兩?演示過程要讓學生觀察兩點:1.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個大?2.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小)折射角將如何改變?[現(xiàn)象]①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龃螅p?。?。[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別向前、向后折,讓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師]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線?[生]看不見。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jié)論: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②折射光線、入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兩側(cè)。[演示4]讓光垂直射向水面[師]大家觀察一下進入水中的光線沿什么方向前進?[生]光沿直線傳播,傳播方向不變。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師]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生]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入射角為0°,折射角也為0°。[師]利用圖提出問題:如果讓光線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從水或其他介質(zhì)射入空氣中,光線是否沿原入射光線射出呢?[演示5]①先讓光由空氣射入水中,記下入射光線、入射點、折射光線的位置。②再讓光線逆著折射光線方向射入,觀察光線是否逆著原入射光線方向射出。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jié)論: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四)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解釋一些簡單的現(xiàn)象1.盛水的碗中,筷子變彎2.放在杯底剛好看不見的硬幣,加上水又會看得見。3.海市蜃樓4.鉛筆錯位三、課堂小結(jié)1.光的折射現(xiàn)象。2.光的折射規(guī)律。3.用光的折射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4.4光的色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知道透明體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知道色光的三原色。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guān)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xiàn)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色散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教學難點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會區(qū)分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由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引入:陽光通過家庭內(nèi)的養(yǎng)魚缸,有時會在墻上出現(xiàn)彩色的光帶。在陽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會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人工噴泉在空中噴出的細小水珠,有時也能形成“人造彩虹”……這些美麗的色彩是從哪里來的呢?難道陽光是由這些美麗的色彩構(gòu)成的嗎?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引發(fā)他們的思考。二、新課學習1.光的色散演示實驗:讓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墻上形成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彩色光帶,學生觀察、討論。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2.光的三基色介紹光的三基色:紅、綠、藍。舉例:在彩色電視機的熒屏上,規(guī)則地密集排列著許多能發(fā)出紅、綠、藍光的熒光粉粒。代表紅、綠、藍的三束電子束按畫面的要求分別激發(fā)紅、綠、藍熒光粉粒,在熒光屏上產(chǎn)生一系列的紅、綠、藍發(fā)光點,它們同時刺激視網(wǎng)膜上的三種錐狀細胞時,由于視覺無法分辨三色刺激點,便在視覺上合成出總體的彩色圖像來。3.色光的混合:演示實驗:旋轉(zhuǎn)紅、綠、藍三色盤。(1)調(diào)整三色盤的紅、綠、藍比例,可看到灰白色。(2)紅、綠色光的混合:調(diào)整三色盤,只露出紅色和綠色部分,先使紅色占絕大部分,再逐漸增大綠色面積。每改變一次紅、綠比例,旋轉(zhuǎn)時,在盤上會依次出現(xiàn)紅、橙、黃和綠黃等幾種顏色。(3)綠、藍色光的混合:盤上只露出綠色和藍色,開始讓綠色占大部分,逐漸增加藍色,混合色就會由綠變成藍(出現(xiàn)靛、孔雀藍、藍等)。(4)紅、藍色光的混合:盤上只露出紅色和藍色,開始讓紅色占大部分,逐漸增加藍色,會看到紫紅、深紫等顏色??偨Y(jié)擴展:色光的混合遵從加色法原則:兩種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覺到產(chǎn)生了另一種顏色。因此旋轉(zhuǎn)的七色光盤是色光的加色法混合,所以顯白色。4.顏料的三原色介紹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提醒學生注意區(qū)分光的三基色與顏料的三原色。學生看“光的三基色與顏料的三原色”圖片顏料的混合顏料的混合是反射光的混合,遵從減色法原則:兩種顏料的混合色是它們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這兩種顏料吸收了。因此七種顏料的混合是減色法混合,所以顯黑色。學生用紅、黃、藍三種顏料調(diào)色,體會光的三基色與顏料的三原色各自混合后的不同。5.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實驗探究:讓一束太陽光通過狹縫從一側(cè)射到三棱鏡上,光通過三棱鏡后形成七色光帶。讓七色光帶打到綠色玻璃片上,綠玻璃片只讓綠光透過,而把其他顏色的光幾乎全部被吸收了。同樣,彩色光帶分別通過紅、藍玻璃片后,在白屏上也只分別呈現(xiàn)出紅色光帶和藍色光帶。實驗結(jié)論: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夠透過的色光決定的。學生觀察允許所有顏色的光都通過的物體,看上去就是無色透明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用不同色光分別照射白紙和黑紙,得出: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故呈白色;黑色的物體,它幾乎把所有的色光全都吸收了,故呈黑色。根據(jù)這個道理,紅光照在藍布上,藍布呈什么顏色?先請學生思考,再用實驗加以驗證。實驗結(jié)論: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學生先猜想結(jié)果,再動手做實驗加以驗證。三、課堂小結(jié)1.色散現(xiàn)象表明:陽光不是單色光,白光由單色光組成。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光決定。3.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第1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知道什么是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知道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2.通過探究活動和接受活動,體驗學習方式多樣性。3.培養(yǎng)學生善于使用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物理實驗的習慣,從中感受到物理學的真實性以及物理與生活的關(guān)系。教學重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教學難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啟發(fā)引導法、講授法、演示法等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引入新課(上課開始:教師拿起課本放到遠處看看,并皺皺眉、搖搖頭,表現(xiàn)出萬般無奈狀,然后戴上眼鏡,把課本移近,臉上露出笑容;再注視同學)師:好多同學和我一樣都不得戴上了眼鏡,大家年紀輕輕為什么要戴眼鏡?生:由于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患上近視眼。師:(與一位同學換一付眼鏡戴),問結(jié)果如何?為什么?生:不一樣,因為我的是近視眼鏡,老師的是遠視眼鏡。師:為什么近視眼鏡與遠視眼鏡的作用會不同呢?你們誰知道?想不想知道?師:(小結(jié))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都是透鏡,點明課題——透鏡。二、新課教學師:同學摸摸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有什么不同?生:近視眼鏡中央薄邊緣厚;遠視眼鏡中央厚邊緣薄。師:我們把中央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中央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顒右弧⒂^察凸透鏡和凹透鏡1、先請學生觀察下列透鏡的外形,判斷它們各屬于那類透鏡。(1)兩種透鏡中的每一種透鏡的兩個面,有的是由兩個球面的一部分組成的,有的是由一個球面和一個平面組成的,因此所有透鏡的共同特征是: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果透鏡本身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這種透鏡就叫做薄透鏡。我們目前學習的透鏡僅限于薄透鏡。透鏡。師:同學們仔細觀察桌子上的二個透鏡(注意透鏡不能用手直接摸,要用干凈的餐巾紙包著摸),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2、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觀看近處物體的成象情況(如書上的文字,透鏡距書較近).生甲:一個透鏡中央薄邊緣厚是凹透鏡;另一個透鏡中央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生乙:把二個透鏡分別近靠書本時,凸透鏡把字放大了;凹透鏡把字縮小了。師:(指導沒有觀察到的學生觀察。)生丙:物體靠近凸透鏡時,凸透鏡會放大物體,但如果物體離凸透鏡比較遠時,凸透鏡會使物體縮小并使物體顛倒。師: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3、觀察并比較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請同學猜想:一束平行光(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如果把凸透鏡換成凹透鏡,結(jié)果將會怎樣?在書上的圖中畫出你的猜想。試一試,你的猜想對嗎?(將結(jié)果用投影儀展現(xiàn))透鏡項目凸透鏡凹透鏡形狀中央_____,邊緣_______中央________,邊緣________通過透鏡觀察近處的物體看到的物體是、的看到的物體是、的對光的作用有作用有作用活動二、討論和交流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請學生來總結(jié)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簡易的實驗方法:①“摸”通過比較透鏡中央和邊緣的厚薄加以辨別。(注意:為避免鏡面磨損或弄臟,應先用很柔軟的面巾紙把透鏡包起來,再用手摸)②“看”通過透鏡去觀察近處物體,看它成的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加以辨別。③“照”通過透鏡對平行光線是會聚還是發(fā)散加以辨別。[提問]1那么我們大家的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是什么透鏡?2你還有什么方法來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哪種方法最好?[說明:方法可用如:A用晃動的方法通過凸透鏡能夠看到物體正立,放大的像,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利用凸透鏡的這種本領的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所以凸透鏡又叫會聚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所以又叫發(fā)散透鏡。光心:透鏡的中心(O)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MN)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焦點。(F)焦距: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f叫焦距。(f)學生練習:作光路圖三條特殊的光線三、本課小結(jié)四、布置作業(yè) 第2課時教學目標1.會通過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知道凸透鏡所成虛實、倒正、大小像所滿足的條件。2.經(jīng)歷科學探究,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實驗操作、得出結(jié)論及交流合作的能力。3.設置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體驗探究樂趣,產(chǎn)生成功喜悅。。教學重點 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教學難點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啟發(fā)引導法、講授法、演示法等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提問:近視眼鏡和老花眼鏡的鏡片分別是用什么類型透鏡做的?怎樣識別近視鏡與老花鏡呢?活動:用凸透鏡來觀察物體成像的情況①用凸透鏡近距離的看書上的字②用凸透鏡遠距離的看屏幕同樣是凸透鏡,所成的像卻有如此大的差別。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問題,請把你的問題寫下來,然后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凸透鏡成像的不同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你這樣猜想的根據(jù)是什么?(將學生的五花八門的猜想板書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確定探究的問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介紹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專門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儀器)。問題:①凸透鏡、蠟燭、光屏應按什么順序擺放在光具座上?指出: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同一水平直線),以便能夠在光屏的中央看到清晰明亮的像。②什么是物距、像距和焦距?怎樣測量實驗所用的凸透鏡焦距?③如何操作使燭焰的像(清晰明亮)呈現(xiàn)于光屏上?(凸透鏡固定不動,先移動蠟燭,再移動光屏。)④怎樣改變物距來研究像的性質(zhì)與物距的關(guān)系?(先把物體放在u>2f處,然后放在f<u<2f處,最后放在u<f處。這樣,由遠到近,研究像的性質(zhì)與物距的關(guān)系。)⑤實驗過程中應記錄哪些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模擬演示:凸透鏡成像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器材:光具座、蠟燭、凸透鏡、光屏等實驗步驟:1、記下凸透鏡的焦距;f=10厘米2、在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放好蠟燭、凸透鏡、光屏。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移動凸透鏡位置,使物距分別為u>2f;f<u<2f;u<f再移動光屏找像,眼睛觀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為止;4、記下物距、像距和成像情況。實驗表格:物距像距正立/倒立像的大小實/虛同/異側(cè)U﹥2ff﹤v﹤2f倒立縮小實像異側(cè)U=2fv=2f倒立等大實像異側(cè)f﹤U﹤2fv﹥2f倒立放大實像異側(cè)U=f不成像U﹤fV>u正立放大虛像同側(cè)實驗要求:①多次實驗,觀察物體的成像;②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清晰明亮;③及時記錄像的性質(zhì)及物距和像距;④記錄其他方面的問題及發(fā)現(xiàn)。在實驗過程中,同學們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或疑問?(如:①凸透鏡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在哪兒?②凸透鏡成放大像與縮小像的分界點在哪兒?③當凸透鏡成實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距是怎樣變化的?像的大小怎樣變化?④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左右是什么關(guān)系?⑤當像成在光屏的下方或上方時,怎樣調(diào)整使其成在中央?…)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粚嵪癞悅?cè)倒,虛像同側(cè)正。實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虛像:物遠像遠像變大。 4.6神奇的眼睛第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有所了解。2.知道利用透鏡可以改變成像的位置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分析怎樣矯正近視眼與遠視眼。【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主題活動,使學生具有眼保健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眼睛成像的原理?!窘虒W難點】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課前準備課件、眼睛模型等。教學過程1、引入新課:學生觀看幻燈片上眼睛圖片,教師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雙眼睛,有關(guān)眼睛,你了解多少呢?下面請你提出幾個有關(guān)眼睛的問題。2、新課教學:互動1:眼睛就好似一架照相機,你知道是如何看物體的嗎?利用眼球模型(或多媒體課件、掛圖)觀察分析,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當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時,我們就看見物體了。眼睛與傳統(tǒng)照相機的比較:眼睛照相機結(jié)構(gòu)角膜和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瞳孔光圈視網(wǎng)膜(有感光細胞)底片(有感光材料)成像縮小、倒立、實像縮小、倒立、實像調(diào)節(jié)作用像距不變,當物距減小(或增大)時,增大(或減?。┚铙w的曲率以減?。ɑ蛟龃螅┙咕?,使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變,當物距增大(或減?。r,減?。ɑ蛟龃螅╃R頭到底片間的距離,使物體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教師總結(jié):人眼視物類似于照相機工作。思考:由凸透鏡成像可知,當物體在不同位置時,像的位置也發(fā)生變化,而人眼的視網(wǎng)膜與晶狀體的距離是一定的,那么人眼是怎樣看遠近不同的物體的?互動2:我們是如何看清遠處與近處的景物的?討論分析,看遠處與近處景物通過調(diào)節(jié)晶狀體形狀,使景物的像始終落在視網(wǎng)膜上就看清楚了。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結(jié)合幻燈片上的圖片,讓學生總結(jié)。結(jié)論:正常人眼視物,靠睫狀肌改變晶狀體的厚度,使像清晰地成在視網(wǎng)膜上?;?:實驗探究:模擬近視眼如圖所示,把凸透鏡看做是近視眼的晶狀體。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中間,相當于給眼睛戴上了近視眼鏡。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標出光屏的位置,相當于近視眼的視網(wǎng)膜位置。拿開眼鏡,屏上的像有什么變化?這時屏上的像就是近視眼不戴眼鏡時看到的物體的情形?;?:探究近視眼遠視眼及其矯正:1、近視眼成因及矯正師:近視眼大國,我國近視眼就有近4億人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初中生近視眼的發(fā)生率就有55.2%。那究竟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呢?大家看正常眼看遠處物體時視網(wǎng)膜上成了清晰的像,如果近視眼看同樣遠的物體,視網(wǎng)膜上沒有清晰的像,這時我們會想到怎么辦?生:把物體拿近些。師:哎,很好,大家看當物體移近了后視網(wǎng)膜上果然呈現(xiàn)了清晰的像。那大家想想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前還是后?生:前。師: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作圖分析一下。正常眼近視眼師:所以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就是因為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會聚能力增強,使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前面。那能不能驗證呢?生:能,將光屏向前移動看像能否清晰地成在光屏上?師:嗯,那我們看光屏上有沒有清晰的像呢?光屏上確實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那對于近視眼我們該如何矯正呢?生:加凹透鏡。師:因為近視眼是因為會聚能力增強,那我們就該想辦法使它的會聚程度減弱,所以我們就可以加一個凹透鏡,這樣就可以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了。所以近視眼的矯正方法就是:配戴合適的凹透鏡。2、遠視眼成因及矯正師:既然有近視眼那肯定也有。生:遠視眼。師:大家看這位老奶奶穿針時是不是拿的比較遠,因為老年人一般都是遠視眼,他們看不清近處的物體。那遠視眼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遠視眼的成因就是:晶狀體變薄,對光的會聚能力減弱,使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后面。那對于遠視眼又該如何矯正呢?遠視眼生:加凸透鏡。師:因為遠視眼是因為會聚能力減弱,所以我們就該想辦法使它的會聚程度增強,加了凸透鏡后像就可以成在視網(wǎng)膜上了。所以遠視眼的矯正方法就是:配戴合適的凸透鏡。3、用眼習慣師:現(xiàn)在大家來聽聽這段對話(甲:喲!老同學,怎么回事?一學期不見你就戴上一副眼鏡啦,可沒以前帥了?。∫遥喊?,都怪我原來沒有良好的用眼習慣,現(xiàn)在看書看黑板都不得不靠著副眼鏡了。)這位同學為什么會戴上眼鏡吶生:因為他沒有良好的用眼習慣。師:那怎樣才算是良好的用眼習慣呢?大家看下面幾幅圖片哪些對眼睛不好。生:B、D、F。師:所以我們平時應該做好眼保健操、書寫姿勢要端正、不要長期用眼。好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希望大家都有一雙美麗而健康的眼睛。小結(jié)(1)內(nèi)容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眼睛是怎樣看清物體的,了解了遠視眼與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2)方法歸納本節(jié)課通過了解眼睛結(jié)構(gòu)及成像原理,觀察了遠視眼與近視眼的矯正方法,運用了討論的探究方法。板書設計神奇的眼睛一、眼睛1.人眼視物類似于照相機工作2.正常人眼視物原理:靠改變晶狀體的凸度二、近視眼及其矯正1.近視眼的成因: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2.矯正方法:戴凹透鏡三、遠視眼及其矯正1.遠視眼的成因: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2.矯正方法:戴凸透鏡第2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結(jié)構(gòu)。2.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3.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的像教學重點望遠鏡顯微鏡的基本構(gòu)造及成像教學難點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征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啟發(fā)引導法、講授法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①當u>2f時,成、、的像;②當2f>u2f時,成、、的像;③當u<f時,成、、的像;二、新知識探究:探究點一放大鏡我們桌子上放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也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F(xiàn)在用它看書上的字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放大鏡能使書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說明放大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成像和照相機、投影儀不同,放大鏡成像是正立的,投影儀和照相機成像是倒立的。剛開始移動放大鏡,離書越遠,字越大,到了一定距離以后,字變模糊。伸直胳膊拿著放大鏡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縮小的。放大鏡成的像與物在凸透鏡同一側(cè)。放大鏡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探究點二望遠鏡和顯微鏡1、影響視角的因素(閱讀下列一則小故事,思考相關(guān)問題)小雞和媽媽在草地上捉蟲,突然天空盤旋著一只老鷹,媽媽趕緊拉著小雞躲在樹下。小雞很奇怪,說道:“媽媽,你怕什么?”(學生很專心聽老師講故事)媽媽指著天空上的老鷹說:“老鷹”。小雞抬頭一看,心想:“媽媽真膽小,這只小鳥還沒有我大呢,我不怕它?!彼脣寢尣蛔⒁?,跑了出來。老鷹發(fā)現(xiàn)了它,箭一般的沖了下來。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