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原腔動物門_第1頁
第七章原腔動物門_第2頁
第七章原腔動物門_第3頁
第七章原腔動物門_第4頁
第七章原腔動物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細胞動物起源多細胞動物出現(xiàn)雙胚層動物三胚層無體腔動物三胚層動物三胚層假體腔動物2第七章原腔動物線形動物假體腔動物3本章知識框架及重點棘頭輪蟲腹毛動吻線蟲線形內肛蛔蟲蟯蟲鉤蟲絲蟲七大類群原腔動物寄生線蟲假體腔自由線蟲————————————————4腹毛動物門(Gastrotricha)輪蟲動物門(Rotifero)動吻動物門(Kinorhyncha)線形動物門(Nematomorpha)棘頭動物門(Acanthocephala)內肛動物門(Entoprocta)線蟲動物門(Nematoda)七大類群;形態(tài)構造差異很大;親緣關系不甚密切但有一個共同特征:具有充滿液體的假體腔5第一節(jié)原腔動物的主要特征具假體腔體表有角質膜表皮層為合胞體原腎型排泄系統(tǒng)完全消化系統(tǒng)(肛門出現(xiàn))雌雄異體6雄蛔蟲的體腔7蚯蚓的體腔81.原體腔

是動物界最早出現(xiàn)的原始簡單的體腔,又稱假體腔或初生體腔,即體壁內側中胚層和腸壁外側內胚層之間的空腔,是囊胚腔的剩余部分。(注意和真體腔比較!)1)概念不是在中胚層內部的空腔!9囊胚腔原腸腔10112)特點①只有體壁中胚層,無腸壁中胚層。②無中胚層形成的體腔膜和腸系膜。③是一封閉的腔,充滿體腔液。腸壁上無肌肉裸露在腔內的體壁肌肉體壁體腔膜體內腔光滑腸壁體腔膜內臟外光滑123)意義①體腔的出現(xiàn),促進腸道與體壁獨立運動。②為體內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提供了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③體腔里充滿體腔液:可使蟲體保持形狀和一個硬度。體腔內的物質出現(xiàn)了簡單的流動循環(huán),調節(jié)體內水分平衡。使運動能力得到加強。

流體靜力

13第二節(jié)線蟲動物身體細線狀,圓柱形。最小0.2mm,最大1m,直徑不超過2mm。是假體腔動物中種類和數(shù)量最多,最主要的一個類群(已知有15000--50萬多種、上千萬條/m3)。分布廣泛,凡是陰濕或有水源的地方都有。(海洋、淡水、土壤、陰濕地帶、林區(qū)、及動、植物的體內均可分布)單寄生于人體就有100多種線蟲。

14一、代表動物——人蛔蟲(一)形態(tài)結構外形細長圓筒狀始終飽滿體表光滑

15雌雄異形

雌—粗長,兩頭直雄—細小,末端彎曲16具4條縱形體線???,體前端有感覺乳突。雌性:排泄孔、生殖孔。雄性:泄殖孔中交合刺可伸縮。17體壁皮肌囊構造,但不完整,被體線分為四列。由三層組成外層——角質層:厚且有彈性,起保護作用。中層——表皮層:合胞體(與多核細胞不同),背腹及兩側加厚形成體線。內層——肌肉層,僅一層縱肌。

收縮部原生質部?181920運動

只能拱曲、伸直、孑孓狀運動。只有縱肌,不含環(huán)肌。外被有彈性的角質層。體內充滿體腔液,處于封閉的體壁中,具有流體靜力骨骼的特征,能將縱肌收縮的壓力向各方傳遞,從而引起運動。不能任意伸縮???21孑孓:(拼音)jiejue(都是二聲調)

蚊的幼蟲。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體細長,游泳時身體屈伸蠕動,常翻跟頭,故亦稱為跟頭蟲。224.消化系統(tǒng)開始出現(xiàn)肛門!為完全消化避免了食物和糞便混合,提高了消化率。前腸消化道中腸后腸口→食道→中腸→直腸→肛門無消化腺2324排泄系統(tǒng)原腎管型,簡單。無焰細胞!僅有一個原細胞衍生而成的H型管狀結構。2條縱型排泄管+1橫管+1排泄孔。2526epAHeterorhabditidoideschongmingensisgen.nov.,sp.nov.27神經系統(tǒng)圓筒狀,仍屬梯形,但比扁形動物集中。圍咽神經環(huán)

+背神經1條

6條縱神經索側神經4條

+腹神經1條,最粗,有神經節(jié)。橫向神經感覺不發(fā)達,只有乳突。2829生殖系統(tǒng)雌雄異體、異形管狀生殖系統(tǒng)雌雙管狀“Y”雄單管狀30Fig.4.Femaleunderlightmicrocope.(A)Anterioroffemale,excretoryporeandexcretoryduct(ep).(B)Anterioroffemale.(C)and(D)Lateralviewofvulvaofamphimicticandhermaphroditicfemale,notethatvulvaofhermaphroditicfemaleslightlyprotrudingandvulvaofamphimicticfemalecoveredwithexudatesorcopulationplugaftermating.(E)Tailofhermaphroditicfemale.Scalebars:(A)40μm,(B)20μm,(C)40μm,(D)21μm,(E)20μm.DEBBBCABep31體腔液的流動起循環(huán)作用;體表呼吸,寄生種類厭氧呼吸。還未有專門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32(二)生活史33受精卵(20萬/天)幼蟲:十二指腸孵化腸壁肺泡氣管咽喉小腸

危害:①奪走營養(yǎng)②穿梭損傷③毒素作用④堵塞腸道

34二、人的寄生線蟲蟯蟲鉤蟲絲蟲線蟲分類略351、蟯蟲人蟯蟲體小,如白線頭。雄:5毫米長。雌:10毫米。蟲體寄生在大腸,食粘膜組織,引起蟯蟲病。危害:夜間雌蟲爬到肛門附近產卵,引起皮膚奇癢,并可產生炎癥,引起煩躁、失眠食欲減退、消瘦、夜間磨牙等,長期不愈,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卵的發(fā)育需要氧36372、鉤蟲人體小腸內寄生蟲,引起鉤蟲病。世界各地幾乎都有分布。人體鉤蟲有兩種: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我國不少地區(qū)存在兩種鉤蟲的混合感染。生活史:兩種鉤蟲大體相同。成蟲寄生人小腸,用口囊咬住小腸壁,吸食人血液,并且頭腺分泌抗凝血劑,使傷口不易凝血,并不斷轉移咬食部位。

38主要危害:患者癥狀表現(xiàn)為慢性失血、貧血、皮膚蠟黃、眩暈、乏力、浮腫,甚至心力衰竭等貧血性心臟病的癥狀,故鉤蟲病又稱黃腫病。感染方式:多從手指、足趾間等較薄處皮膚鉆入人體。絲狀蚴——皮膚——小靜脈,淋巴管——

右心——肺——氣管——會厭——胃——小腸——發(fā)育為成蟲3940413、絲蟲細長如絲,乳白色。雄:約4厘米長;雌:較大,長一倍。生活史:成蟲寄生于人淋巴系統(tǒng)內,周期性產出微絲蚴,進入周圍血液。中間宿主為蚊蟲,叮咬人時,微絲蚴進入蚊胃,發(fā)育為感染性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