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_第1頁
第六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_第2頁
第六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_第3頁
第六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_第4頁
第六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6章多媒體技術概述本章要點多媒體技術概述音頻處理圖形圖像處理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動畫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1媒體的分類

媒體(Medium)指的是一種信息傳播和交流的方式。在現代科技領域,媒體泛指用來獲取和傳遞信息的一切工具、渠道、載體或技術手段。簡而言之,媒體是承載或傳遞信息的載體。

何謂“媒體”、“多媒體”和“多媒體技術”?常見的“媒體類型”和“媒體元素”有哪些?多媒體技術有哪些典型特征?這是學習多媒體技術課程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

媒質(mediator):即承載、存儲和傳遞信息的物理實體,如書刊、磁盤、光盤、雙絞線、光纖等。媒介(media):即信息的表現或傳播形式,也即表述信息的邏輯載體,如文字、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和動畫等。

媒體的分類

媒體表達和反映了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的各種信息??煞譃楦杏X媒體、表示媒體、顯示媒體、存儲媒體和傳輸媒體5類。

感覺媒體(PerceptionMedium)

指通過感覺器官(如聽覺、視覺、味覺等),能產生直接感受的媒體,如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表示媒體(RepresentationMedium)

指用于數據交換的編碼形式,其目的是有效地加工、處理和傳輸感覺媒體。如ASCII編碼、MP3音頻編碼、JPEG圖像編碼、MPEG視頻編碼等。6.1多媒體技術概述

媒體的分類顯示媒體(PresentationMedium)

指感覺媒體與用于通信的電信號之間的轉換媒體,是用于表達信息的物理設備,分為輸入媒體和輸出媒體兩種。

存儲媒體(StorageMedium)

指用于信息存儲的媒體,即用來存放表示媒體的物理介質。如硬盤、光盤、磁盤、優(yōu)盤、ROM和RAM等。

傳輸媒體(TransmissionMedium)

指用來傳輸表示媒體的物理載體。具體表現為各種信息傳輸的網絡介質,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6.1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多媒體(Multimedia)

多種媒體信息的綜合體,指各種感覺媒體的有機組合,即文本、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動畫等各種媒體形式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綜合媒體。

多媒體技術(MultimediaTechnology)

指將文本、音頻、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數字化采集、編碼、存儲、編輯、傳輸、解碼和再現等,使多種媒體信息進行有機融合并建立邏輯連接,以形成交互性系統(tǒng)的一體化技術。即指利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各種媒體信息的相關技術。

涉及:計算機技術、音視頻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6.1多媒體技術概述多媒體中的媒體元素文本(Text)

指各種字符,包括數字、字母和文字等

聲音(Audio)

包括:波形聲音、語音和音樂圖形(Graphic)

矢量圖,指由計算機繪制的各種形狀,如直線、圓等圖像(Image)

位圖,由每個像素點的顏色信息構成的畫面動畫(Animation)

活動的畫面,實質是一幅幅靜態(tài)圖像以一定的速度連續(xù)播放視頻(Video)

原理類似動畫,來源更為豐富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2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性多樣性

多媒體信息系統(tǒng)一般由多種媒體元素組成。多媒體技術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計算機處理的信息多樣化或多維化,以豐富信息的表現力。

集成性

多媒體技術的集成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需將各種多媒體元素有機地進行同步組合,以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媒體信息;二是指在以計算機為信息處理核心的多媒體應用系統(tǒng)中,各種硬件設備、軟件工具需有機集成在一起,以完成信息處理工作。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2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性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體技術最為典型的特征。所謂交互性,是指用戶能夠與多媒體應用系統(tǒng)中的多種媒體信息進行交互操作,從而更為有效地使用和控制信息。

實時性

多媒體信息系統(tǒng)中集成的許多媒體元素大多與時間有關,例如聲音、視頻和動畫等,這就決定了多媒體技術必須支持實時處理,才能滿足多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的時序和同步要求。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3多媒體技術研究的主要內容1.多媒體數據壓縮解壓技術未壓縮信息數據量較大,不利于存儲、處理和傳輸

1024×768,24位真彩色圖像,數據量約為2.25MB;組成25fps的運動視頻,傳輸率為56.25MB/s。采樣頻率為44.1kHz、量化位數為16位的立體聲音樂,每分鐘的數據量也達到10.584MB。

可以利用其間冗余性,對多媒體數據進行有效壓縮

數據與信息具有不同的含義。存在各種數據冗余,可采用特定方法對數據進行壓縮。壓縮處理包括編碼和解碼兩個過程。6.1多媒體技術概述2.多媒體信息的存儲技術光存儲技術為解決多媒體信息的存儲和發(fā)行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原理:激光束進行數據讀寫主要優(yōu)點:容量大,價格低,壽命長,攜帶方便等主要分類:CD,DVD,BD

主要技術指標區(qū)別(表1-1):

6.1多媒體技術概述2.多媒體信息的存儲技術基于網絡的多媒體信息系統(tǒng)成了人們部署多媒體應用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形式

磁盤陣列(Redunda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RAID)網絡附加存儲(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存儲局域網(StorageAreaNetwork,SAN)云存儲技術(CloudStorageTechnology,CST)思維訓練:通過“百度云”服務,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和分享等操作,并簡要總結其優(yōu)缺點。

6.1多媒體技術概述3.多媒體輸入/輸出技術

多媒體輸入/輸出技術即是解決各種媒體外設和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問題的技術

媒體轉換技術是指改變媒體表現形式的技術。例如,音頻卡和視頻卡等。

媒體識別技術是對信息進行一對一映像操作的技術。例如,語音識別技術,觸摸屏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媒體理解技術是對信息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并理解信息內容的技術。如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圖像理解技術等。

媒體綜合技術是將低維表示的信息高維化,從而實現模式空間變換的技術。例如,語音合成技術。6.1多媒體技術概述4.多媒體通信技術

多媒體系統(tǒng)要滿足實時性要求,對網絡帶寬構成了巨大的壓力。數據的突發(fā)性,網絡數據流量的控制失當,節(jié)點或線路的故障等都容易造成網絡擁塞甚至癱瘓,使多媒體應用系統(tǒng)失控。多媒體通信的業(yè)務要求將急劇膨脹:

視頻會議、視頻點播、多媒體電子郵件、遠程教學、遠程醫(yī)療等等

6.1多媒體技術概述5.多媒體軟件技術

多媒體軟件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多媒體數據處理軟件、多媒體創(chuàng)作軟件、多媒體數據庫管理技術等

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是多媒體軟件的核心。

多媒體數據處理軟件是幫助用戶完成各種媒體數據采集、編輯處理的工具軟件。

多媒體創(chuàng)作軟件可以對各種媒體元素進行控制、管理和綜合處理,以支持開發(fā)人員創(chuàng)作多媒體應用軟件和系統(tǒng)。

多媒體數據庫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高效地組織和管理好各種媒體數據。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VR)技術又稱為靈境技術,代表了多媒體技術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虛擬現實的本質是人機交互界面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講求“身臨其境”。

四個特征:臨場感、多感知性、交互性和自主性。思維訓練:虛擬現實是多媒體技術的最高境界?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教育培訓

教育領域是應用多媒體技術最早的領域。多媒體豐富的表現形式及傳播信息的巨大能力賦予現代教育技術以嶄新的面目。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式課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s,MOOC)、Web3D遠程教學、虛擬網絡課堂等許多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教學系統(tǒng),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遠隔千山萬水的各類人員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及時進行交流和討論。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過程模擬

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或再現一些難以描述或再現的自然現象、事件過程以及操作環(huán)境,以幫助人們洞察其中的規(guī)律,增強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進行交互式模擬訓練等。例如,化學反應、火山噴發(fā)、海水流動等。

采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模擬犯罪過程、車禍現場等,以便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還原事件的原貌。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商業(yè)展示

商業(yè)一直是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

以音/視頻、動畫等形式為主的多媒體商業(yè)廣告更能全方位地對商品進行展示,讓消費者充分了解各種商業(yè)信息和服務信息,達到了更好的宣傳效果,也更易于讓大眾接受。

各種具備交互功能的商業(yè)展示和信息咨詢系統(tǒng)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體驗,拉近了商家和客戶的距離。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影視娛樂

影視特效和三維逼真動畫,網絡游戲等。多媒體通信多媒體通信技術將多媒體的表現能力、網絡通信能力、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相結合,使用信息壓縮編碼技術,確保多媒體信息能夠高速傳輸并進行交互處理。例如,可視電話、視頻會議、信息點播、遠程醫(yī)療等。電子出版光盤出版,網絡出版。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多媒體通信

多媒體通信技術既是多媒體的核心關鍵技術,又是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多媒體通信網絡已成為通信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必將成為繼電報、電話、傳真之后的第四代通信手段。

存在的問題:需進一步提高網絡的傳輸速度和服務質量,研究高效的信息編碼和解碼方案,研究多媒體信息的分布式和交互式處理以及信息的存儲、檢索技術等。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虛擬現實

多媒體技術的最終目標是能讓用戶完全進入到多感覺的虛擬空間,使人們能通過最為接近自然的方式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互。

存在的問題:三維空間建模技術,提高模擬環(huán)境的逼真度、臨場感和交互性;多傳感技術和傳感設備,使用戶盡可能地以自然的方式與虛擬實體進行交互;有關虛擬物體的運動形式建模方法;交互反饋的實時性等。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計算可視化

計算可視化(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ViSC)就是將科學計算的中間數據和結果數據,轉換為人們容易理解的圖形、圖像或動畫形式,使得隨時間或空間變化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量形象直觀地呈現在研究者面前。

存在的問題:計算可視化是復雜科學計算和“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的有效工具。為了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需進一步對可視化過程中涉及的數據預處理、模型構造、繪圖和顯示、實時交互式處理等技術加以深入研究。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智能多媒體

智能多媒體技術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具有廣泛交叉性的前沿技術,旨在使未來的多媒體系統(tǒng)具有越來越高的智能性。例如,圖像理解,智能多媒體數據庫等。

存在的問題:如何把人工智能領域的某些研究成果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很好地結合,將是多媒體計算機長遠的發(fā)展方向。

6.1多媒體技術概述6.1.4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計算機協同工作

計算機協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CSCW)是指在計算機支持的環(huán)境中,一個群體協同工作以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

存在的問題:對于多媒體信息空間的組合方法,要解決多媒體信息交換、信息格式的轉換以及組合策略;由于網絡延遲、存儲器的存儲等待、傳輸中的不同步以及多媒體時效性的要求等,還需要解決多媒體信息的時空組合問題、系統(tǒng)對時間同步的描述方法以及在動態(tài)環(huán)境下實現同步的策略和方法。

6.2音頻處理6.2.1聲音的本質和分類機械震動激發(fā)周圍彈性介質(如空氣、水、固體)內部的壓力波動就形成了聲波。聲波作用于人的聽覺系統(tǒng)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聲音和聽覺有什么關系?數字音頻的質量標準以及文件格式有哪些?聲音(Sound)的物理特征:頻率:描述振動的快慢(Hz);頻率越高,聲音越尖銳。振幅:描述振動的強弱;振動越強,引起的聲壓變化越大,音量就越大。聲波分類(按頻率):次聲波(頻率在20Hz以下)音頻波(頻率在20~20kHz):人耳聽到音頻(Audio)超聲波(頻率超過20kHz)6.2音頻處理--聲音的本質和分類純音和復合音

:純音:振幅隨時間作正弦波變化的聲音,音調單一。(電子警報聲)復合音:由包含多種不同頻率和振幅的正弦波疊加形成,其中頻率最低的成分稱為基音,其余比基音頻率高的成分稱為泛音。(樂器聲、語音、歌聲)6.2音頻處理--聲音的本質和分類音頻三要素:音調(Tone):指人耳聽覺對聲音高、低的主觀感覺,也稱為音高(Pitch)。由基音頻率決定?;纛l率越低,聲音越低沉。

響度(Loudness):也稱為音量(Volume),指人耳聽覺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與聲波的聲壓級有關。音色(Timbre):聲波中各種泛音的成分和比例不同,它們隨時間衰減的程度不同導致音色差異,體現了聲音的優(yōu)美程度。聽覺特征:頻率: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敏感程度是不一樣,中頻段(3k~5kHz)最敏感;隨著年齡增大,對高頻的聽力會逐漸下降。響度:響度適中人耳辨音才靈敏;還與周圍環(huán)境聲以及聽眾的年齡、身體健康狀況有關。人類對聲音強弱變化的察覺能力是有限的(3dB差異難辨)

6.2音頻處理6.2.2模擬音頻和數字音頻模擬音頻:隨時間連續(xù)變化的電信號,具有消除噪聲困難、容易失真、復制轉儲信號會衰減、編輯修改困難等缺點。

數字音頻:二進制編碼表示的音頻信號,具有保真度高,動態(tài)范圍大,可無限次復制而不會損失信息,便于編輯和特效處理。

6.2音頻處理--數字音頻音頻數字化:對模擬音頻進行采樣、量化、編碼即轉換為數字音頻。數字音頻的質量主要由采樣頻率、量化位數、信噪比決定。采樣頻率(SamplingRate):每秒鐘的采樣次數(Hz),采樣頻率不低于聲音信號最高頻率的兩倍(奈奎斯特定律)。常用的采樣頻率8kHz、11.025kHz、22.05kHz、44.1kHz、48kHz、96kHz。

量化位數(BitPerSample):對每個采樣點的幅度值用相應的二進制編碼來表示。量化位數越多,聲音的質量越高,而需要的存儲空間也越大。常見的量化位數有8位、16位、24位、32位。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有用信號與噪聲的強度之比(dB),系統(tǒng)的分貝值越高干擾就越?。▽I(yè)聲卡110dB以上)。

音頻數據量:數據量=采樣頻率×量化位數×聲道數×時間秒數÷8(字節(jié))

6.2音頻處理--音頻質量與壓縮編碼音頻質量:從低到高依次為電話(Telephone)、調幅無線電廣播(AM)、調頻無線電廣播(FM)、數字激光唱盤(CD-DA)質量。壓縮編碼:音頻量化編碼常采用波形編碼與子帶編碼(PCM、DPCM、ADPCM、SB-ADPCM等);對數字音頻壓縮還可采用統(tǒng)計編碼、預測編碼、參數編碼、變換編碼、混合編碼等多種編碼算法壓縮數據。

6.2音頻處理6.2.4常用音頻文件格式數字音頻文件有兩類,一類是采集各種原始聲音數字化后得到的波形文件;另一類是專門記錄樂器演奏指令的MIDI文件。常見波形文件格式:

CD-A格式:存儲聲音信號軌道的標準CD格式,是目前音質最好的音頻格式。44.1kHz采樣、16位量化立體聲音頻,數據速率為88kbps。

WAV格式:Windows平臺的數字波形文件格式,由于保存的是PCM原始波形,能較好的體現音質,但占用磁盤空間大。44.1kHz采樣、16位量化立體聲,MacOS的AIFF格式,Unix的AU格式類似。APE格式:采用無損壓縮,文件大小約為CD-A的一半,解壓后能還原原始音頻而不損失音質。在線音樂愛好者喜愛的格式。MP3格式:采用有損壓縮(壓縮率1:10~1:12),通過犧牲12k~16kHz高音頻部分的質量來換取較小的文件尺寸。MP3文件尺寸小,音質卻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聲音文件,但不能保護音樂版權。WMA格式:音質強于MP3,壓縮率(可達到1:18)高于MP3,其內置的版權保護技術可以限制播放時間和播放次數,甚至限制播放機器等,支持音頻流技術,適合在網絡上在線播放。6.2音頻處理音樂創(chuàng)作軟件:Cakewalksonar、LogicAudio、Cubase等。音頻編輯合成軟件:AdobeAudition、SoundForge、Samplitude等。音頻轉換軟件:AmazingMIDI、音頻轉化大師、XilisoftVideoConverterUltimate等。

在數字音頻獲取和處理過程中,除了必備的通用計算機系統(tǒng)和音頻處理設備之外,還需要配備哪些軟件?數字音頻處理包含哪些基本方法和過程?6.2.5音頻處理軟件

6.2音頻處理

采集音頻素材:網絡下載音頻、影音產品中抓取音頻、錄制音頻、MIDI音樂創(chuàng)作等。

采集到的素材可能文件格式各異,必要時使用格式轉換軟件將其轉換成音頻處理軟件所支持的格式。音頻獲取與處理剪輯素材調整音量降噪標準化頻率均衡壓縮限制延時混響其他效果處理導入素材到音軌中調整各音軌素材播放時間添加各音軌的效果調整音量精細調整音軌素材的EQ、包絡線混縮導出音頻

編輯音頻和效果處理:音頻合成:

6.2音頻處理

AdobeAudition是一個專業(yè)音頻編輯和混縮軟件,具有操作便捷,編輯直觀,工作面板高效等特點,適合入門者使用;具有豐富的聲音處理手段、預設選項、預聽播放以及直觀的參數調節(jié)功能和卓越的動態(tài)處理能力。Audition的主要功能:音頻采集、單軌編輯、效果處理、多軌音頻混合、導出混縮音頻等。主要工作界面:波形編輯窗口、多軌混音窗口、浮動面板等。

Audition操作簡便直觀,功能完善,為音頻和視頻專業(yè)人員后期音樂制作提供得力工具。Audition具有哪些功能?如何操作Audition完成音頻的編輯和效果處理呢?AdobeAudition簡介6.2音頻處理用GoldWave制作個性化的手機鈴聲:新建聲音文件:錄制來自麥克風、線路輸入、聲卡內錄等不同設備的音頻。

編輯音頻:對音頻波形片段進行刪除、裁剪、拼接、混合等基本操作。(1)選取波形:在波形區(qū)中直接按住鼠標左鍵拖動一個區(qū)域

(2)剪切和裁剪波形:裁剪是保留選擇區(qū)波形,剪切正好相反。(3)調整音量(4)語音和音樂混音合成6.2.6音頻編輯案例6.3圖形圖像處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通過人的視覺觀察,在大腦中留下印記,就是圖像。隨著數碼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把圖像數字化并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已非常流行。數字圖像基礎涉及數字圖像的組成及特點、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顏色表達方式、圖像存儲格式等。那么,影響數字圖像質量及存儲空間的因素有哪些?本小節(jié)將對這些內容進行介紹,為數字圖像處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6.3.1圖像的顏色表示1.圖像的概念及特點圖像由像素(pixel)組成,圖像中像素的位置值和顏色值決定了一幅圖像的外觀。圖像的表現力強,層次和色彩豐富,適合表達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6.3圖形圖像處理(1)占用空間大圖像中的每個像素值都得要保存,在存儲高分辨率彩色圖像時,所占硬盤空間、內存都較大。(2)縮放會失真一幅圖像在成像后,其像素數量是固定的。圖像處理過程中增加或減少像素都會導致圖像失真,放大時圖像模糊、出現鋸齒;縮小時丟失細節(jié)。(3)細節(jié)表現更佳位圖圖像在色彩上的表現優(yōu)于矢量圖形,尤其在陰影過渡、色彩的細節(jié)方面效果更好。6.3圖形圖像處理

2.圖形的概念及特點

圖形也稱矢量圖。與圖像不同,在計算機圖形文件中只記錄生成圖的算法和圖上的某些特征點。用于表示線框型的圖畫、工程制圖等占用的存儲空間相對較小易移動、壓縮、旋轉和扭曲變換質量較高,縮放及打印不失真

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圖形可以被看作圖像的一個子類。圖形可以存儲為位圖文件,對圖像進行矢量化處理可將圖像處理成圖形??梢?,圖形和圖像既相互區(qū)別又具有密切的聯系6.3圖形圖像處理

3.顏色模式:

顏色模型是用簡單方法描述所有顏色的一套規(guī)則和定義,如RGB、HSB、CMYK、CIEXYZ、CIEL*A*B和顏色的光譜描述方法都是常用的顏色模式。(1)RGB顏色模式:用紅、綠、藍三種基本顏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RGB為加色模式,顯示器、投影儀等設備使用的是RGB模式。(2)CMYK顏色模式:用青色(Cyan)、品紅(Magenta)和黃色(Yellow)三種基本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種顏色,CMYK為減色模式,印刷、印染、打印、繪圖等均采用該模式。由于彩色墨水和顏料的化學特性,需要添加黑色才能得到純黑色效果。6.3圖形圖像處理6.3.2圖像數字化

圖像由于在畫面和色彩上都是連續(xù)的,必須對其畫面離散化成為足夠小的點陣,形成一個像素陣列,然后再對每一個像素的顏色分量(R、G、B分量)或亮度值(灰度圖)進行量化。1.像素像素是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在同等的成像條件下,單位尺寸上的像素越多,圖像越清晰,效果越好。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單位長度上能表達的像素的數量。圖像分辨率使用PPI(PixelsperInch)作為單位;而另外一個分辨率DPI(DotsperInch)則用于打印或印刷行業(yè),用來描述打印機、掃描儀等設備的硬件性能。PPI和DPI是兩個概念,在實際中應加以區(qū)別。6.3圖形圖像處理3.顏色模式顏色摸式是用于描述顏色的方法。常見的有RGB模式、HSB模式、CMYK模式、位圖模式、灰度模式等。每種模式所能顯示的顏色數量(色域)不同,所以顏色模式之間轉換時,可能會產生偏色。4.顏色深度數字化圖像的顏色數量是有限的。圖像深度描述的是圖像中每個像素的數據所占的二進制位數,也稱為顏色深度,它決定了彩色圖像中可以出現的最多顏色數,或者灰度圖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級數。當顏色深度達到或高于24bit時,顏色數量已經足夠多。太高的顏色深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眼能識別的范圍,而且圖像的數據量也隨之大大增加。6.3圖形圖像處理6.3.3圖像的壓縮

對圖像、視頻數據的壓縮主要是消除圖像在空間、時間上的強相關性而產生的冗余數據。壓縮方法分為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兩類。

無損壓縮:利用數據統(tǒng)計特性來編碼,典型的編碼有Huffman編碼、算術編碼和LZ編碼,這類無損壓縮的壓縮比較小,一般在2:1~5:1之間。

有損壓縮:利用人的視覺特性和視覺心理壓縮圖像數據,主要的壓縮方法有變換編碼、子帶編碼、分形編碼、混合編碼等。如:JPEG壓縮比可以達到10:1~40:1。靜態(tài)圖像壓縮標準主要有JPEG、JPEG2000等6.3圖形圖像處理6.3.4常見的圖像格式數字化圖像以文件的形式存儲,確定理想的圖像格式,必須首先考慮圖像的使用方式,如用于網頁的圖像一般使用PNG、JPG和GIF格式,用于印刷的圖像一般要保存為TIFF格式。常見的圖像格式有PSD、BMP、PNG、JPEG、TIFF和GIF格式等。在用Photoshop等軟件處理數字圖像時,應先存儲一份軟件專用的格式,這樣可保留最大的可編輯性,之后再根據需要轉換為其他的格式。6.3圖形圖像處理6.3.5 常用圖像處理軟件圖像處理是指對已有的數字圖像進行再編輯,主要是對構成圖像的數據進行運算、處理和重新編碼,以此形成新的數字組合和描述,從而改變圖像的視覺效果。能夠實現圖像處理功能的軟件很多,常用的圖形圖像制作軟件有Photoshop、Fireworks、CorelDraw、Freehand等。它們的特長在于制作、修飾圖像,而不是分析、識別圖像。

一般來說,獲取的數字圖像需按照最終作品的要求編輯后,才能用于數字多媒體作品,比如平面設計領域、制作多媒體產品、廣告設計領域等。6.3圖形圖像處理圖像處理的基本過程如下,在實際處理時,可能只涉及其中的某一步或幾步,但圖像的主題和目標始終指導著圖像處理的每一步驟。另外,圖像處理是一個包含技術和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需要反復實踐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1.確定主題及構圖2.確定成品圖的尺寸及畫面基調3.獲取圖像素材4.對素材進行處理5.使用文字或繪制圖形6.整體效果調整7.輸出圖像6.3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Photoshop的關鍵技術Photoshop是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工具,圖像處理的過程是展示創(chuàng)意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除了要有好的構思之外,還需要掌握Photoshop的關鍵技術,才能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揮灑自如。(1)選區(qū)(2)圖層(3)路徑(4)通道(5)蒙版(6)濾鏡6.4數字視頻技術6.4.1視頻數字化

根據視覺暫留原理,當一組圖像以一定速度在眼前播放,人眼無法辨別單幅的靜態(tài)畫面而感覺是平滑連續(xù)的視覺效果,這樣連續(xù)的畫面就叫做視頻,有時也稱其為活動圖像或運動圖像。視頻是各種媒體中攜帶信息最豐富、表現力最強的一種媒體。計算機是如何表示和處理視頻信息的?什么是視頻數字化?常用的視頻文件格式有哪些?6.4數字視頻技術6.4.1視頻數字化

視頻(Video)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tài)圖像以電信號方式加以捕捉、記錄、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