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斑巖型銅礦的選礦工藝研究_第1頁
低品位斑巖型銅礦的選礦工藝研究_第2頁
低品位斑巖型銅礦的選礦工藝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品位斑巖型銅礦的選礦工藝研究

銅在建筑材料中僅次于鋼鐵和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對銅的需求仍在不斷增加1.3%。由于我國銅礦資源具有富礦少、貧礦和復雜難選冶礦多等特點,尤其是近年來高品位硫化礦資源日益減少,加強貧、細、雜銅礦石的選別技術研究,提高其綜合利用率,對于保證我國銅工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4-5]。對于硫化銅礦石,大多采用單一浮選法,其中以優(yōu)先浮選和混合—優(yōu)先浮選流程為主[6]。云南某礦探明銅金屬量10余萬t,伴生金金屬量約7.3t,屬于低品位斑巖型硫化銅礦。礦山擬新建一日處理量3000t的選礦廠,本次試驗旨在制定出合理的選礦工藝流程、工藝參數(shù)、選礦指標及產(chǎn)品方案。該礦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有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和赤鐵礦,還有少量斑銅礦,其它金屬礦物甚微;脈石礦物以絹云母和石英為主,其次是長石和碳酸鹽礦物。銅礦物絕大部分以黃銅礦形式存在,大部分以浸染狀分布在脈石礦物中,小部分與磁鐵礦、赤鐵礦構成連晶,少數(shù)與黃鐵礦構成連晶,還有少量黃銅礦被黃鐵礦及磁鐵礦、赤鐵礦包裹。銅礦物嵌布粒度微細,其中-0.04mm粒級占有率為72.43%,其中-0.01mm粒級占有率為23.41%;黃鐵礦一部分呈單體形式產(chǎn)出,另一部分被脈石包裹或與脈石連生,少數(shù)黃鐵礦中包裹黃銅礦,偶見黃鐵礦被赤鐵礦交代。金礦物以被硫化礦包裹或連生的銀金礦為主,其次為單體銀金礦,少量石英包裹自然金。包裹金或者連生金主要被黃鐵礦或黃銅礦包裹,或與其連生。金嵌布粒度很細,大部分在0.8~10μm。1原礦性質(zhì)1.1礦原礦石主要回收銅、金的礦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該礦原礦石含銅0.45%、金0.34g/t、銀2.1g/t、硫(主要為黃鐵礦)2.20%,銅和金是主要的回收對象,銀和硫可附帶回收。1.2學物相分析結果原礦石中銅、金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瘜W物相分析結果表明,硫化銅占有率為95.65%;單體+連生金占有率為77.14%,脈石包裹金占17.15%。2浮選工藝分析原礦工藝礦物學研究結果表明,該礦屬于細粒嵌布低品位斑巖型硫化銅礦,金和銅是主要的回收對象,銀和硫可附帶回收。該類型礦石主要采用優(yōu)先浮選和混合浮選兩種工藝方案。實驗室對兩種工藝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采用混合浮選工藝存在以下3個主要問題:(1)金、銅礦物嵌布粒度微細,必須細磨目的礦物才能與脈石較好解離,若采用“粗磨混合浮選—粗精礦再磨分離”工藝,銅、金損失率均較高;(2)混合浮選采用的藥劑選擇性較差,藥劑作用后造成銅硫難以高效分離;(3)“混合浮選—銅硫分離”在高堿度條件下進行,金受到較強抑制作用,金回收率受到影響。綜合以上原因,優(yōu)先浮選工藝更適宜該礦。此外,該礦石中銅礦物上浮速率較慢,浮選時間需延長,藥劑需分段添加,粗選采用兩次作業(yè)。下面僅對優(yōu)先浮選工藝主要條件的優(yōu)化試驗結果進行介紹。2.1銅、金不同用量試驗通過調(diào)整礦漿pH,可改變礦物的表面性質(zhì)及可浮性差異,同時還可提高礦物與藥劑之間相互作用的選擇性。石灰是硫化礦中最常見的pH調(diào)整劑,因為其來源廣、價格低而被廣泛應用[7]。由于該礦礦物嵌布粒度微細,石灰用量試驗先在磨礦細度-75μm占80%條件下進行,后續(xù)再對磨礦細度進行優(yōu)化和驗證。捕收劑Z-200用量36g/t,起泡劑松醇油用量36g/t,石灰用量變化。銅粗選石灰用量與銅、金品位及回收率的關系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石灰用量的增加,銅粗精礦銅品位和金品位均呈上升趨勢;銅回收率和金回收率先大幅度提高,當石灰用量超過2000g/t后小幅度降低,故選擇石灰用量2000g/t。2.2捕收能力和穩(wěn)定性捕收劑的選擇性和捕收能力是影響選別指標的最關鍵因素之一。試驗分別對Z-200、乙基黃藥、丁基黃藥、Y89黃藥等多種捕收劑進行了對比篩選,試驗表明Y89黃藥捕收力最強,丁基黃藥次之,Z-200和乙基黃藥捕收能力相當;Z-200選擇性最好,乙基黃藥次之,但乙基黃藥和Y89黃藥泡沫層較薄,穩(wěn)定性稍差,不利于操作控制。捕收劑種類及用量試驗磨礦細度-75μm占80%,石灰用量2000g/t,松醇油用量36g/t,捕收劑變化。此處僅列出了Z-200用量與銅、金品位及回收率的關系曲線(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Z-200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銅品位基本不變,金品位、金回收率和銅回收率先增加,當Z-200用量超過48g/t后基本不變,綜合考慮,選擇Z-200總用量為48g/t。2.3磨礦細度對銅、金工藝的影響單體解離是實現(xiàn)礦物分選的先決條件,磨礦細度直接決定礦物單體解離的好壞[8]。磨礦細度與銅、金品位及回收率的關系曲線見圖3。由圖3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銅粗精礦產(chǎn)率變化不大,銅回收率和金回收率均呈上升趨勢,銅、金品位先增加后略有降低。此外,尾礦銅、金品位均呈降低趨勢,故選擇磨礦細度-75μm占92%。2.4硫化銅礦物的運硫酸銅是活化黃鐵礦廣泛應用的活化劑之一。礦漿中的銅離子可在黃鐵礦表面生成硫化銅的薄膜,穩(wěn)定且難以解吸排除,具有硫化銅礦物的浮游性能。試驗發(fā)現(xiàn),硫粗選作業(yè)隨著硫酸銅用量的增加,硫粗精礦硫品位呈增加趨勢,硫回收率增加,尾礦中硫品位降低,當硫酸銅用量超過100g/t時,硫粗精礦硫品位略有增加,回收率降低,尾礦硫品位增加,故選擇硫酸銅用量100g/t。2.5丁基黃藥用量對硫粗指標的影響選硫捕收劑選擇常規(guī)藥劑丁基黃原酸鈉,硫粗選作業(yè)隨著丁基黃藥用量的增加,硫粗精礦硫品位呈上升趨勢,當丁基黃藥用量超過100g/t時增幅很小,此時硫回收率最高,故選擇丁基黃藥用量為100g/t。3磨礦細度對金金金金區(qū)位及回收率的影響在條件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磨礦細度下的閉路流程試驗,再次驗證了該礦必須細磨才能獲得更好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銅、金品位及回收率在磨礦細度-75μm占92%時最佳,其試驗流程見圖4,試驗結果見表3。閉路流程試驗在磨礦細度-75μm占92%時獲得產(chǎn)率1.99%、銅品位20.97%、金品位12.18g/t、銅回收率92.35%、金回收率73.87%的銅精礦和產(chǎn)率2.58%、硫品位46.16%、硫回收率60.77%的硫精礦,高效綜合回收了礦石中的有價元素。4金礦物組成1)云南某低品位斑巖型硫化銅礦原礦含銅0.45%、金0.34g/t、銀2.1g/t、硫2.20%,屬于低品位斑巖型硫化銅礦。該礦銅礦物嵌布粒度微細,其中-0.04mm粒級占有率為72.43%,-0.01mm粒級占有率為23.41%;金礦物以被硫化礦包裹或連生的銀金礦為主,其次為單體銀金礦,少量石英包裹自然金。包裹金或者連生金主要被黃鐵礦或黃銅礦包裹,或與其連生。金嵌布粒度很細,大部分在0.8~10μm。硫化銅占有率為95.65%;單體+連生金占有率為77.14%,脈石包裹金占17.15%。2)針對云南某低品位斑巖型硫化銅礦的礦石性質(zhì)和有用礦物的嵌布特征制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