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_第1頁
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_第2頁
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_第3頁
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_第4頁
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與柏拉圖思想比較研究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立高中——濟夏學校宮的積極參與者。著名的濟夏先生長期活躍在濟夏的舞臺上。截至公元前1377年和公元前347年,白俄羅斯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高級學校,即優(yōu)雅學院(本科學校),長期以來一直在學院開展教育活動。他們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著名教育家、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更是人類精神大覺醒時代的偉大思想家。近幾十年來,在東、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較研究中,孟子與柏拉圖思想理論的異同一直是中國學者感興趣的問題之一。大家根據(jù)各自的學術興趣、知識背景、價值取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依據(jù)文化比較的共時性、對等性這里想要討論的問題是:為什么相隔萬水千山,相距萬里之遙,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下,沒有任何心靈交通與碰撞的兩位思想家會有許許多多相同、相通的思想?怎樣認識這種“心之所同然”的文化現(xiàn)象?一、“同上”與“理想國”在東、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較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學者關于“孟子與柏拉圖倫理政治觀比較”“孟子與柏拉圖政治哲學比較”“孟子與柏拉圖‘善’觀念的對比”“善的問題:柏拉圖和孟子”“求善與體善:柏拉圖與孟子”“柏拉圖的‘四德說’和孟子的‘四德說’之比較”“柏拉圖與孟子美論之比較”“孟子與柏拉圖財富觀比較”,等等,這樣一些比較研究的學術討論。在討論中,一個普遍關切的問題就是二者思想的異同,人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孟子和柏拉圖在很多問題上確有許多“心之所同然”的認識、主張、見解、構想。我們看到,孟子和柏拉圖都注意并討論了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柏拉圖有“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二元世界論,前者是由理念組成的、不可被人感知但可被人的理性所把握的理念世界,后者是由個別事物組成、可以為人的感官感知的現(xiàn)象世界,現(xiàn)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分有”“模仿”。這有點像中國哲學家老子、莊子的“道論”、王弼的“以無為本”論以及宋明理學中的“理事”關系論。顯然,柏拉圖兩個世界之分的理論是從人與世界關系的角度、站在人的立場上看世界的。孟子則有“萬物皆備于我”(《孟子·盡心上》)論,認為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上下與天地同流”即上合天道、下配地德的天人合一之境,其路徑乃是“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同上)。這也是從人與世界關系的角度、站在人的立場上看世界的。他們都深入思考了人的情感與理性、感性與理性、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問題,都主張知識不假外求。孟子有“良知”天賦論、“求放心”論,柏拉圖有“一切研究,一切學習都只不過是回憶”的“回憶”說。他們都認為人的感官認識和情感欲望不足依憑,而崇尚心靈的最高認識作用,追求精神的無上快樂。孟子有“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孟子·告子上》)和“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說;柏拉圖有“靈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體以外存在著,并且有著知識”,只是在靈魂投生到人體時受到肉體的玷污暫時忘記了;人出生后通過使用各種感覺官能并在與其他事物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啟發(fā),便逐漸回憶起和這些事物相類似的知識。因此,知識是先在的,學習的過程就是“恢復我們固有的知識”(《斐多篇》)。柏拉圖認為,雖然感覺可以喚起人們心中已經(jīng)忘記了的理念知識,但感覺不是知識,并且心靈在利用感官時會陷入混亂迷惑的狀態(tài),只有擺脫感官的干擾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叭绻覀円氆@得關于某事物的純粹的知識,我們就必須擺脫肉體,由靈魂本身來對事物本身進行沉思。”(同上)真正的快樂不是肉體、情感欲望的滿足,而是對理念世界的把握。他們都注意并討論了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合理性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國家的構想。孟子有“五畝之宅,樹之桑,五十者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斑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社會藍圖。柏拉圖有“理想國”的預設。他們都強調(diào)社會分工的必要性、合理性、重要性。在他們看來,單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同時兼具百工之能,然而人的生存卻有著各種各樣的需要,為解決多樣需求和個人能力有限之間的矛盾,社會的分工和交換不可避免?!坝写笕酥?,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具。如必自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在我看來,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城邦,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單靠自己一個人達到自足,我們需要許多東西……”“因此我們每個人為了各種需要,招來各種各樣的人,由于需要許多東西,我們邀集許多人住在一起,作為伙伴和助手,這個公共住宅區(qū),我們叫它城邦……”“城邦中的勞動者必須有明確的分工,并且一人擅長一種技能,勞動者應積極工作,工作必須認認真真,不能馬虎從事?!?《理想國》)他們都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是天經(jīng)地義?!肮试?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當神在鑄造人的時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因而是最可貴的,是統(tǒng)治者。在輔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公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但是又由于同屬一類,雖則父子天賦相承,有時不免金父生銀子,銀父生金子,錯綜變化,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給統(tǒng)治者的第一條乃至最重要的命令就是要他們更好地守衛(wèi)好后代且極端注意在后代靈魂深處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種金屬。如果他們自己的后代靈魂摻雜了銅鐵,他們不應憐憫他,而應給與他符合其天賦的位置,將他逐出護國者行列,讓其進入技工或是公民的行列。反之,如果銅鐵的父母生出了金銀的后代,統(tǒng)治者們必須給予他榮譽并將他提升上來,讓其加入統(tǒng)治者或者護國者的行列。須知,神諭曾經(jīng)說過‘銅鐵當?shù)溃瑖萍彝觥?。?《理想國》)他們都注重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都高度重視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問題,理想人格的塑造問題;都討論了人與動物的差別(人禽之辨)問題,真、善、美的關系問題。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即真),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這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將真善美并提的理論。柏拉圖說:“真理和知識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這兩者更美?!?《理想國》)“凡善的事物都是美的?!?《蒂邁歐》)什么是真、善、美?三者的關系如何?顯然,他們對此都進行了深入地思考,所以人們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孟子和柏拉圖之所思、所想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有鑒于本文所求解的是孟子和柏拉圖何以“心之所同然”,因此,這里不擬對于他們“心之所同然者”作更為詳盡地分殊。二、理想政治是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產(chǎn)物一位著名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和一位著名的西方古代思想家在思想理論上有差異一點也不令人感到奇怪,讓人感到驚異的是他們在思想認識上為什么會有許許多多相同、相通之處?怎樣認識這種“心之所同然”的文化現(xiàn)象?他們在思想理論上“有意義的巧合”是純屬偶然的嗎?在我看來,孟子和柏拉圖之所以有許多“心之所同然者”,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既有純屬偶然的“巧合”,也有內(nèi)在的、思想發(fā)展的必然。孟子和柏拉圖之所以有“心之所同然者”,從根本上說是時代使然,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首先,孟子和柏拉圖在“軸心時代”面對了人類共同性、普遍性問題。人類在其發(fā)展中始終存在著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問題———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追求、情感與理性、知與行、現(xiàn)實與理想的問題,社會的治亂安危、戰(zhàn)爭與和平、公平與正義、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歷史與未來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不分東西南北、古今中外,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后所面對的一些具有共同性、普遍性的問題,是任何思想家所必須面對、思考的問題。孟子與柏拉圖當然也須面對、思考這些問題。因而,我們看到他們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理論自覺,對這些問題都做出了自己深入地思考和理論說明。其次,孟子與柏拉圖都生于亂世,面對了大致相同的現(xiàn)實社會問題。我們知道,柏拉圖所處的時代正是雅典盛極而衰的多事之秋。希波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雅典繁榮的基礎。希波戰(zhàn)爭以后,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戰(zhàn)后的雅典無論在經(jīng)濟、文化、軍事上都空前強盛。但是,這種強盛局面隨著曠日持久的伯羅奔尼撤戰(zhàn)爭而走向衰敗。伯羅奔尼撤戰(zhàn)爭打亂了希臘城邦原有的秩序,戰(zhàn)后的雅典經(jīng)濟衰退,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日趨激烈、尖銳,傳統(tǒng)的社會道德倫理準則和信仰都瀕于解體,整個社會處于動蕩不安之中。特別是社會政治領域,僭主制、寡頭制、民主制等統(tǒng)治形式在不斷更替中充分暴露出了各自的政治缺陷,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探尋社會發(fā)展的新出路,建構一種超越既有統(tǒng)治形式、正義和平等的“理想政治”,成為時代的課題和社會的理論需求。孟子所處的戰(zhàn)國中期,群雄割據(jù)、諸侯紛爭,“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并起。當此之時,雖有道德,不得施謀;有設之強,負阻而恃固,連與交質(zhì),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于世……”(劉向《戰(zhàn)國策書錄》)各國諸侯爭城奪地,“以攻伐為賢”,當權者們?yōu)闈M足自己的私欲“糜爛(毀傷;摧殘)其民而戰(zhàn)之”“驅(qū)其所愛子弟以殉之”(《孟子·盡心下》),以至于出現(xiàn)了“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悲慘景況。在那個戰(zhàn)亂不已的年代,庶民百姓“民有饑色,野有餓莩”(《孟子·滕文公下》),“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權貴們則“庖有肥肉,廄有肥馬”(同上),過著極度腐朽的生活。結束兼并戰(zhàn)爭,重建社會秩序,建立一個公平、公道、安定、祥和的社會,成為人民的強烈愿望。這種現(xiàn)實的社會狀況向人們提出了社會向何處發(fā)展?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實政治是否具有合理性?怎樣的社會才是理想的社會、理想的國家、理想的政體、理想的經(jīng)濟?人們應該具有怎樣的道德面貌、道德風尚、道德追求?領導國家的應該是什么樣的人?社會如何分工、國家如何治理、經(jīng)濟如何發(fā)展?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不同群體間、國家間的關系?等等一系列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柏拉圖的“理想國”和孟子的“王道”社會理想理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他們?yōu)榱私鉀Q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而發(fā)的。因此,我們可以說,他們的思想理論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產(chǎn)物,其間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相似性也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孟子和柏拉圖之所以“心之所同然”,與他們頗為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也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他們都是貴族的后裔。孟子本是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桓公的庶長子公子慶父的后代,其八世祖孟僖子與孔子同時,曾任春秋后期魯國的司空。齊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齊國攻破了孟孫氏的食邑郕城(春秋魯孟氏邑,在今山東寧陽東北),孟孫氏子孫遂分散開來。孟子的祖先從魯國遷居到臨近的鄒國,于是孟子也就成了鄒人。所以,認真追究起來,孟子也是貴族的后裔,只是他三歲喪父,家境貧寒,在孟母含辛茹苦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柏拉圖出生于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雅典歷史上最后一位君主科德羅斯的后裔;他母親的家族中曾經(jīng)有兩位先人擔任雅典的執(zhí)政官。不過,同孟子一樣,柏拉圖幼年時他的生父就去世了,只是柏拉圖的貴族式的家庭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依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柏拉圖之所以認可貴族制政體或許與其作為貴族的后裔有關,孟子的仁政學說、民貴君輕思想其實也是站在“君”的角度、貴族的立場上看問題的。其次,他們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孟子在青少年時期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母親仉氏知書達禮,以教子有方著稱,是孟子的第一任老師。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史書上說,孟母曾教導孟子說:“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心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所以恐見人過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袒而在內(nèi),踞而視之,是汝非禮也,非婦無禮也?!?《列女傳·母儀傳》)從中可以看出,孟母對傳統(tǒng)的禮樂文化多有認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正是在這樣一位知識女性的精心呵護、教育下,使年少的孟子得以健康成長。后來,孟子受業(yè)于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學習儒家學說。孟子在談到自己的師承關系時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離婁下》)他告訴我們:自己雖然無緣入孔門聽孔子教誨,但就學于多位孔學傳人,讀了許多《論語》類的書,精研孔子之道。他曾立下宏愿:“乃所愿,則學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我們從《孟子》七篇中看到,孟子在論述自己的思想理論時,經(jīng)常引用“孔子曰”“仲尼曰”,致力于“述仲尼之意”(《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孔子之道不著”“邪說誣民,充塞仁義”的思想背景下高揚孔子的旗幟,勇于“閑先圣之道”“放淫辭,邪說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同時,他在建構思想體系的過程中,還大量引用《詩》《書》《春秋》等經(jīng)典文獻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jù)。顯然,熟悉經(jīng)典文獻,了悟孔子思想的精髓都得益于他所受到的良好教育,為其傳承孔子之道、對孔子思想做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建構適應時代需要的儒學思想體系,對新的社會和人生問題給予充分地理論說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柏拉圖在青少年時代也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特別是在文學和數(shù)學方面。他曾跟隨克拉底魯,鉆研過赫拉克利特的學說,又研究過愛利亞派和畢達哥拉派的學說,跟智者也有廣泛的交往。大約在20歲左右,他從師于蘇格拉底,忠實地跟隨蘇格拉底學習達8年之久。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處死后,柏拉圖和其他一些蘇氏子弟離開雅典,周游各地。他先投奔麥加拉城的歐克里德(Euclid)。后者也是蘇格拉底的子弟,在麥加拉創(chuàng)立學派,將蘇格拉底的學說和愛利亞派的學說結合起來。柏拉圖在這里又進一步接受了愛利亞派的影坰。不久,他又到非洲的昔勒尼,就教于昔勒尼派的著名數(shù)學家德奧多羅。據(jù)說他還到過埃及,在那里學習天文學,考察過埃及的制度和文物。后來,他又到意大利,結識了一批畢達哥拉派的學者,吸取了不少畢達哥拉派的思想。這樣的為學經(jīng)歷為他創(chuàng)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三,他們都周游列國,積極從事政治和教育活動。柏拉圖于公元前399年離開雅典,先后到過麥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到公元前387年才返回雅典。他在游歷中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研究了數(shù)學、天文、力學、音樂等理論和各種哲學學派的學說。在這樣廣博的知識基礎上,柏拉圖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學說,以及對改革社會制度的見解。他曾經(jīng)有三次西西里之行,渴望把自己政治理想付諸現(xiàn)實,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只好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著述立說中。成名后的孟子吸引了眾多門生弟子,在“諸侯并爭,厚招游學”的社會背景下,抱著“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的宏圖大愿,帶著一群學生,“后車數(shù)十乘,從者數(shù)百人”(《孟子·滕文公下》),游走在宋、魯、鄒、齊、楚、滕、魏等諸侯國之間,“上說下教”,積極推行他的“王道”理想。雖然各國君主給予孟子以很高的禮遇,但都認為他的主張“迂遠而闊于事情”,理想主義的色彩過于濃厚,不合“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現(xiàn)實要求,因而他始終也沒有得到施展“平治天下”抱負的機會。所以,四處奔波了一生的孟子,晚年又回歸故里,在學生的幫助下對自己的思想理論進行系統(tǒng)總結,著成《孟子》一書。第四,他們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意識和理論創(chuàng)新意識。孟子和柏拉圖都高度關注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問題,高度關注人類所面對的一般性、普遍性問題,包括社會的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理想國”的預設,“仁政”思想的提出,可以說既是孟子與柏拉圖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也是他們“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體現(xiàn)。同時,也充分反映了他們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意識和理論創(chuàng)新意識。孟子和柏拉圖既是理想主義者,也是現(xiàn)實主義者。他們都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孟子面對這種殘酷的你爭我奪,面對弱肉強食的互相兼并,沒有像“縱橫家”之流那樣熱衷個人名利,而是高揚孔子的仁學思想,背負起時代使命,奔走天下,反對兼并戰(zhàn)爭,揭露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廣泛宣傳其以“仁政”為本的“王道”理想。在孟子看來,只有行“仁政”、走“王道”之路才能解決當下的社會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柏拉圖激烈地抨擊當時希臘的各種政體,認為“一切現(xiàn)存的國家都治理得不好,他們的政制,若不采取劇烈的措施和很好的機遇是不能改革的?!?《第七封信》)通過對貴族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和僭主政體的考察研究,他以理念論為基礎,以正義為核心,勾畫了一幅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理想國家藍圖,認為只有在“理想國”中才能真正實現(xiàn)正義。概言之,孟子和柏拉圖面對了人類共同性、普遍性問題,面對了大致相同的現(xiàn)實社會問題,有著頗為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具有豐富的知識,都有著深刻的洞察力,都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社會批判意識,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都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些方面既是孟子與柏拉圖建構自己思想體系背景、條件,也是使他們在思想認識上有許許多多相同、相通之處的原因所在。三、明確了不同思想的發(fā)展階段和時代內(nèi)涵有學者認為,“我國學術界在對孟子與柏拉圖理想政治作比較時,識其相同者多,而窺其相異者稀。然筆者以為,相同乃表面現(xiàn)象,相異才是本質(zhì)所在”說到差異性,不僅不同的思想家之間的差異是無法否定的客觀存在,即便是同一個思想家在其思想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上也有前期和后期、早期和晚期的區(qū)別。孔子在談到自己的心路歷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我們將孔子的這一自述反推回去便是:他七十歲之前還未達到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的精神境界,六十歲之前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五十歲之前還沒有弄懂什么是天命、如何對待天命,四十歲之前還經(jīng)常被外界事物所迷惑……顯然,孔子的思想發(fā)展是分階段的,是隨著知識的增長、人生經(jīng)驗的豐富、認識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升華的,有前期和后期、早期和晚期的區(qū)別。不僅如此,即便是對同一個問題,孔子也會秉持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原則,因人、因事、因時、因地給以不同說明,如其關于“仁”的解釋就是如此。這體現(xiàn)了孔子思想認識的“理一分殊”性。在西方思想史的研究中,人們通常把柏拉圖的思想發(fā)展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早期的柏拉圖思想被稱為蘇格拉底對話時期,是柏拉圖思想的醞釀、形成階段,《申辯》《克里托》《李思》即是他這個時期的作品;《理想國》《非得羅》等是柏拉圖思想的成熟期(中期)的著作;后期則是他對自己前期思想進行修正和補充的時期,“理念結合論”即是對前期理念論的理念的絕對純粹性和不矛盾性思想的修正。孟子思想的發(fā)展也同樣是分階段的,其前期和后期思想也有一定的差異?!肮珜O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上》)這說明,孟子在四十歲之前對功名利祿還是很看重的,但四十歲之后他的人生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不只是抱著平常心來看待名利,而且完全不計個人名利得失,自覺背負起時代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推行他的“王道”理想和“道拯天下之溺”偉大事業(yè)中。所以,他在回答梁惠王“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問題時,明確指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這既是孟子對梁惠王的說辭,也是他人生價值理念的充分顯現(xiàn)。有趣的是,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也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意思:“你難道不曉得貪圖名利被視為可恥,事實上也的確可恥嗎?……一個真正的治國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薄霸谌魏握?,一個統(tǒng)治者,當他是統(tǒng)治者的時候,他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屬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理想國》)先賢的這種前、后思想的差異性,思想發(fā)展的階段性,是合乎人的認識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差異無人不有,無處不在。問題在于:不同思想家之間、同一思想家的不同思想發(fā)展階段之間,除了差異性還有非差異性嗎?孟子在談到人的心性問題時指出:“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孟子·告子上》)人的嘴巴對于味道,有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