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城市市政管網運行安全風險評估規(guī)程目次TOC\o"1-2"\h\z\u1 總則 12 術語 23 基本規(guī)定 44 檢測與試驗 54.1 一般規(guī)定 54.2 現場檢測與試驗 54.3 檢測與試驗方法 75 風險評估 75.1 一般規(guī)定 75.2 評估單元劃分 85.3 初步風險評估 85.4 詳細風險評估 86 合規(guī)性評估法 96.1 一般規(guī)定 96.2 資料收集 96.3 一般性檢測 96.4 合規(guī)性風險評估方法 106.5 評估結果分析 117 剩余能力風險評估 147.1 一般規(guī)定 147.2 一般性檢查 147.3 腐蝕防護系統(tǒng)檢測 167.4 開挖直接檢測 197.5 剩余能力評估 227.6 剩余能力預測 258 多因素耦合作用風險評估 268.1一般規(guī)定 268.2 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268.3 資料收集 268.4 風險評估計算 279 組合賦權法 309.1 一般規(guī)定 309.2 風險評估 309.3 燃氣管道安全風險評估 319.4 供水管道安全風險評估 349.5 排水管道安全風險評估 3610 風險評估等級 3910.1 一般規(guī)定 3910.2 管線風險等級 3910.3 區(qū)域管網風險等級 4011 風險控制措施 4112 風險評估報告 42附錄A在用鋼質管道風險評估 42附錄B在用混凝土類管道風險評估? 47附錄C在用塑料類管道風險評估 52附錄D在用鑄鐵管道風險評估 57附錄E風險因素的等級劃分 62附錄F 72附錄G 79附錄H 84附錄I 89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91引用標準目錄 92附條文說明 92ContentsTOC\o"1-2"\h\z\u1 GeneralProvisions 12 Definitions 23 BasicRequirements 44 InspectionandTest 54.1 GeneralRequirements 54.2 FieldInspectionandTest 54.3 InspectionandTestMethod 75 RiskAssessment 75.1 GeneralRequirements 75.2 AssessmentUnitsDivision 85.3 PreliminaryRiskAssessment 85.4 DetailedRiskAssessment 86 ComplianceAssessmentMethod 96.1 GeneralRequirement 96.2 DataCollection 96.3 GeneralInspection 96.4 ComplianceRiskAssessmentMethod 106.5 AssessmentResultsAnalysis 117 ResidualCapacityRiskAssessment 147.1 GeneralRequirements 147.2 GeneralInspection 147.3 CorrosionProtectionSystemTest 167.4 ExcavationDirectTest 197.5 ResidualCapacityRiskAssessment 227.6ResidualCapacityForecast 228 MultiFactorsCouplingRiskAssessment 268.1GeneralRequirements 268.2 RiskAssessmentIndexSystem 268.3 DataCollection 268.4 RiskAssessmentCalculation 279 CombinationWeightingMethod 309.1 GeneralRequirements 309.2 RiskAssessment 309.3 GasPipeSafetyRiskAssessment 319.4 WaterSupplyPipeSafetyRiskAssessment 349.5 DrainagePipeSafetyRiskAssessment 3610 RiskAssessmentLevel 3910.1 GeneralRequirements 3910.2 PipelineRiskLevel 3910.3 RegionalPipeNetworkRiskLevel 4011 RiskControlMeasures 4112 RiskAssessmentReport 42AppendixARiskAssessmentofSteelPipeinUse 42AppendixBRiskAssessmentofConcretePipeinUse.....? 47AppendixCRiskAssessmentofPlasticPipeinUse 52AppendixDRiskAssessmentofCastIronPipeinUse 57AppendixEClassificationofRiskFactors 62AppendixF 72AppendixG 79AppendixH 84AppendixI 8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91CitedStandards 92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92PAGE2總則為使城鎮(zhèn)市政管道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做到方法適用、技術先進、結果可信,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適用于在用和既有直埋敷設的城鎮(zhèn)市政給水、排水、燃氣和供熱熱水管道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城鎮(zhèn)市政管道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術語在用城鎮(zhèn)市政管道urbanmunicipalpipelineinuse城鎮(zhèn)范圍內正在運行的市政管道。本規(guī)程市政管道特指給水、排水、燃氣和供熱熱水管道。既有城鎮(zhèn)市政管道existingurbanmunicipalpipe城鎮(zhèn)范圍內尚未運行的已建管道,或目前停用的市政管道。評估單元evaluationmodule對城鎮(zhèn)市政管道進行結構安全風險評估時,根據其特征和設定參數等而劃分的最小管線長度。初步風險評估preliminaryriskassessment對城鎮(zhèn)市政管道是否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相關要求所進行的符合性工作。詳細風險評估detailedriskassessment對城鎮(zhèn)市政管道因設定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后所進行的驗證活動。剩余能力residualcapacity城鎮(zhèn)市政管道具有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的富裕程度,包括剩余承載能力和剩余變形能力。剩余承載能力residualbearingcapacity管道運行到某一時間點所具有的承載能力和整體穩(wěn)定能力,指管道本體設計值扣除耗損值的差值。剩余變形能力residualdeformationcapacity管道剩余豎向變形、接口軸向位移和轉角的允許能力。風險因素riskfactor管道結構運行過程中因自身缺陷、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介質、運維產生的潛在不利影響。事故等級accidentlevel以事故的影響范圍、持續(xù)時間和泄漏量等限值而分出的級別。失效可能性failureprobability管道風險因素發(fā)生失效的概率。失效后果failureconsequence由管道失效所引發(fā)的人員傷害、環(huán)境破壞、經濟損失以及社會影響等。基本規(guī)定在用城鎮(zhèn)市政管道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宜進行初步風險評估和詳細風險評估,既有城鎮(zhèn)市政管道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宜進行詳細評估法。市政管道風險評估單元應根據不同種類市政管網的特點,及其管材、管徑、壓力和環(huán)境等因素確定。市政管道風險評估結果分為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和高風險4級。給水管道按照組成管網的作用分為干管、次干管、支管和配水管。排水管道按照組成管網的作用分為干管、次干管、支管和匯水管,各類管中包括設置的沉泥井、疊水井和檢查井等。燃氣管道按照設計壓力P(單位:MPa)分為以下級別:高壓管道A級(2.5<P≤4.0),B級(1.6<P≤2.5);次高壓管道A級(0.8<P≤1.6),B級(0.4<P≤0.8);中壓管道A級(0.2<P≤0.4),B級(0.1≤P≤0.2);低壓管道(P<0.1)。供熱熱水管道按照組成管網的作用分為干管、支干管、支管。現場評估時應執(zhí)行國家現行的相關安全法規(guī)及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管道詳細風險評估前應按照本規(guī)程第4章進行檢測與試驗。評估單位應編制風險評估報告。城鎮(zhèn)市政管道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結構運行安全風險評估:1超出原有運行參數范圍;2所處環(huán)境發(fā)生潛在不利變化;3相關法規(guī)、制度修改之后對設施影響較大;4政府相關部門或運行管理單位提出要求時。檢測與試驗一般規(guī)定現場檢測與試驗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1檢測與試驗的任務、目的、范圍和工期;2檢測與試驗管道的概況(包括現場交通條件和歷史資料);3檢測與試驗方法的選擇及實施過程的控制;4作業(yè)質量、健康、安全、交通組織、環(huán)保等保證體系與具體措施;5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對策;6工作量估算及工作進度計劃;7人員組織、設備、材料計劃;提交的成果資料?,F場檢測與試驗程序應包括下列內容:檢測與試驗前應根據檢測與試驗方法的要求對管道進行預處理;應進行管道檢測與試驗的初步判斷;3檢測與試驗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現場?,F場檢測與試驗影像和數字記錄應連續(xù)、完整,錄像畫面上方宜含有“任務名稱、起始點和終止點編號、管徑、管道材質、檢測與試驗時間”等內容?,F場檢測與試驗時,應有對管體結構、防腐層、附件造成損傷后的修復措施?,F場檢測與試驗時的現場作業(yè)應符合國家現行安全、運維等相關標準,現場檢測試驗人員的數量不得少于2人?,F場檢測與試驗完畢后,應由相關人員對檢測與試驗資料進行復核并簽名確認?,F場檢測與試驗時間宜結合檢修計劃進行?,F場檢測與試驗鋼質和鑄鐵管道腐蝕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管道內側由介質中的雜質或產生的侵蝕性物質引起的腐蝕;2管道外側防腐層的完整程度;3管道的陰極保護裝置運行情況;4管道周圍水土的腐蝕性發(fā)展狀況;5管道附近新增地鐵等產生的雜散電流;6管壁的實際厚度。鋼筋混凝土和聚乙烯塑料類管道老化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管道周圍新增熱源對管道的影響情況;2管道周圍新增化學污染源對管道的影響情況;3管道內介質的溫度變化情況;4管道的碳化程度;5管道的凍融情況;6管道的裂縫寬度。不均勻沉降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整體管道的不均勻沉降情況;2非整體管道的軸向位移和轉角情況;3管道接口滲漏或密封材料有無脫落;固定墩處管道的水平位移情況。變形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管道側向回填土的綜合彈性模量;2管頂覆土厚度和堆載增減情況;3管頂車輛荷載等級和頻率增加情況;管道的實際豎向變形。溫度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管內介質溫度高于設計參數的度數和頻率;2周圍新增熱源引起的溫差超過管道閉合溫差;3氣溫的變化幅度引起的溫差超過管道閉合溫差。介質壓力因素檢測應包括下列內容:1介質的實際運行壓力情況;2介質發(fā)生的最大壓力和頻率情況。再次使用前的重力流排水管道應進行管道內部嚴密性試驗。再次使用前的給水、壓力排水、燃氣和熱力管道宜進行管道內部壓力試驗和嚴密性試驗。檢測與試驗方法檢測儀器量程和精度應滿足檢測與試驗項目的要求。管道的內檢測宜采用CCTV和漏磁等方法。鋼質管道的厚度檢測可采用激光測厚等方法。管道的不均勻沉降檢測可采用探地雷達和激光測距等方法。管道的變形可采用斷面激光掃描等方法。管道內外的溫度檢測宜采用紅外線等方法。管道內介質的壓力可讀取監(jiān)測系統(tǒng)數據。現場檢測與試驗完成后,應整理資料和記錄,并應編寫檢測報告。檢測和試驗成果資料檔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風險評估一般規(guī)定風險評估方法包括合規(guī)性評估、剩余能力評估、多因素耦合作用評估和組合賦權法。評估單元應做為管線和管網風險評估的基本單位。風險評估分為初步風險評估和詳細風險評估。評估單元劃分按照管線的建設年代進行劃分。在5.2.1的基礎上按照管線材質進行管段劃分。在5.2.2按照管線工作壓力進行管段劃分。在5.2.3按照管線連接形式進行管段劃分。在5.2.4按照管線沿線地基不同土層進行管段劃分。在5.2.5按照管線上部車輛荷載的等級和頻率進行管段劃分。初步風險評估管道設定參數未發(fā)生變化時宜進行初步風險評估。初步風險評估可采用合規(guī)性評估法、多因素耦合作用評估法和組合賦權評估法。詳細風險評估管道設定參數發(fā)生不利變化時宜進行詳細風險評估。詳細風險評估宜采用剩余能力評估法。合規(guī)性評估法一般規(guī)定合規(guī)性風險評估包括資料收集、一般性檢測、符合性評估和評估結果分析。必要時宜按照本規(guī)程第5章進行檢測與試驗。資料收集技術檔案資料應包括規(guī)劃、勘察、設計、施工安裝、竣工驗收等資料。安全管理資料應包括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與安全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運行狀況資料應包括管道運行記錄、潛在風險因素排查治理記錄、管道維修或改造資料、管道事故或失效資料、管道周邊環(huán)境變化及其他施工活動、管道電法保護日常檢查記錄、輸送介質分析報告等。開展合規(guī)性風險評估工作所需要的其他資料。一般性檢測一般性檢測宜包括泄漏、位置和走向、地面標志、管道附件和地表環(huán)境。泄漏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1管道宜采用泄漏檢測儀進行地面不開挖檢測或者地面鉆孔檢測;2檢查管道附件及附屬構筑物等是否存在滲漏情況;3對輸送介質可能泄漏擴散到的地溝、窨井、地下建(構)筑物內宜進行檢測。管道位置和標識檢測應包括以下內容:1管道平面位置、埋深和走向,有條件時宜對照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2標志樁、測試樁、里程樁、標志牌以及錨固墩、圍欄等設施情況。應檢查管道附件是否滿足使用工況和設計要求。管道沿線地表環(huán)境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1管道占壓情況;2與其他管線之間及其與建(構)筑物之間凈距;3地質災害情況。合規(guī)性風險評估方法市政管道的評估風險值應按下式計算:R=S×C?(6.4.1)式中:—評估風險值;—評估市政管道失效可能性得分,應按本規(guī)程6.4.2取值;—評估市政管道失效后果得分,應按本規(guī)程6.4.3取值。失效可能性評分應按?下式計算(6.4.2)式中:S1-資料審查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2-宏觀檢查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3-敷設環(huán)境調查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4-管道示蹤系統(tǒng)完整性檢查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5-直接檢驗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6-安裝及驗收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7-使用年限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S8-安全管理得分,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失效后果評分應按?下式計算(6.4.3)式中:C1-介質燃燒性,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2-介質毒性,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3-最高工作壓力,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4-最大泄漏量,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5-地形,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6-風速,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7-人口密度,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8-沿線環(huán)境(財產密度),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9-泄漏原因,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10-搶修時間,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11-供應中斷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C12-用戶對管道所輸送介質的依賴性,應按附錄A~附錄D取值。風險等級劃分應按照表6.4.4:表6.4.4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風險值RR?[0,3600)R?[3600,7800)R?[7800.12600)R?[12600.15000)風險等級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鋼質管道應按照本規(guī)程附錄A進行符合性風險評估。混凝土類管道應按照本規(guī)程附錄B進行符合性風險評估。塑料類管道應按照本規(guī)程附錄C進行符合性風險評估。鑄鐵類管道應按照本規(guī)程附錄D進行符合性風險評估。評估結果分析初步風險評估等級為較高風險或高風險時,應進行詳細風險評估。初步風險評估等級為中風險時,宜進行詳細風險評估。初步風險評估等級為低風險時,當出現表6.5.3中較大潛在風險時,宜進行詳細風險評估。表6.5.3潛在風險因素級別劃分判據潛在風險類別潛在風險級別一級類別二級類別一般潛在風險較大潛在風險管道設施管道周邊有可燃氣體、高溫氣體泄漏——均視為較大潛在風險管道位置、埋深和走向與設計圖紙不符——均視為較大潛在風險管道地面標志錯誤或缺失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管道地面標志錯誤或缺失,但可通過探管儀等檢測工具確認走向;(2)經委托單位現場勘查,管道實際走向與竣工驗收圖紙相符。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管道元件不滿足使用工況或設計要求——均視為較大潛在風險占壓建(構)筑物占壓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無人員經常滯留的建(構)筑物占壓管道;(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大型物料或設備堆壓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可移除且非易燃易爆物品;(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間距不足與人口密集區(qū)間距不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存在10人以下經常滯留的場所與管道間距不足(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與建(構)筑物間距不足與易燃易爆場所間距不足——均視為較大潛在風險特殊作業(yè)間距不足管道使用單位有效實施監(jiān)管,并設有防護措施的。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不滿足標準規(guī)范要求的交叉并行(含穿跨越)與管線交叉、并行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與線纜交叉凈距小于0.5m;(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不滿足標準規(guī)范要的交叉、并行(含穿跨越)與鐵路或公路交叉、并行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管道與二級及以下等級的公路并行且安全距離不足,或與國鐵Ⅲ級以下鐵路并行且安全距離不足,或管道受交直流干擾且未采取排流措施及措施未達標的;(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與河流或水源地交叉、并行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1)埋深不符合設計要求值,各種支護、水工保護破損,架空段腐蝕嚴重的;(2)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可實施檢測,且管道警示、防護設施有效。除一般潛在風險以外的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塌陷凍土影響——均視為較大潛在風險崩塌、水毀、黃土失陷影響地震影響增加管道本體及附屬設施缺陷剩余能力風險評估一般規(guī)定城鎮(zhèn)市政給水、排水、燃氣和熱力管道剩余能力風險評估項目包括一般性檢查、腐蝕防護系統(tǒng)檢測、開挖直接檢測、管道剩余能力評估和剩余能力預測。壓力流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道風險評估內容包括管、配件、接口和附件。重力流排水管道風險評估內容包括管、接口及各類檢查井。評估單元的風險評估等級由剩余承載能力或剩余變形能力,及其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等級確定。風險評估時事故等級應以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公布的為準,未公布的應按照本規(guī)程執(zhí)行。評估單元分為低風險、較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和高風險5級,管網中分別用綠、藍、黃、橘和紅色標識。條件具備時連接智能平臺,進行管道動態(tài)風險評估。一般性檢查防腐層檢查應檢查入土端、出土端、露管段、閥室內管道防腐層的完好情況,必要時可對事故后果嚴重區(qū)或風險較高地段管道采用檢測設備進行地面不開挖檢測和內檢測。管體老化檢查應檢查入土端、出土端、露管段、閥室內管道本體的老化程度,以及檢測入土端、出土端、露管段、閥室內管道本體的碳化和凍融情況。有條件時進行試驗室檢測。有陰極保護的管道電性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測試絕緣法蘭、絕緣接頭、絕緣短管、絕緣套、絕緣固定支墩和絕緣墊塊等電絕緣裝置的絕緣性能;2對采用法蘭和螺紋等非焊接件連接的閥門等管道附件的跨接電纜或者其他電連接設施,測試其電連續(xù)性;3測試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和《埋地鋼質管道陰極保護參數測量方法》GB/T21246進行。管道陰極保護系統(tǒng)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道沿線保護電位,測量時應考慮IR降的影響;2犧牲陽極輸出電流、開路電位(管道保護電位異常時測試);3管內電流(當管道保護電位異常時測試);4輔助陽極床和犧牲陽極接地電阻(犧牲陽極接地電阻應在管道保護電位異常時測試);5陰極保護系統(tǒng)運行狀況,檢查管道陰極保護率和運行率、排流效果,以及陰極保護系統(tǒng)設備和排流設施;6測試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和《埋地鋼質管道陰極保護參數測量方法》GB/T21246進行。壁厚測定當閥門井具備作業(yè)空間時,利用閥門井對燃氣、給水、熱力和壓力排水管道或者有明顯腐蝕和沖刷減薄的彎頭、三通、管徑突變部位,以及相鄰直管部位進行壁厚抽樣測定;利用各類檢查井對重力排水管道進行壁厚抽樣測定。介質腐蝕性調查按照《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和《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CJJ34的要求,對管輸介質成分測試報告進行分析,開展介質腐蝕性調查。安全保護裝置檢查各類閥門井和檢查井主體結構、爬梯和井蓋等安全檢查,應符合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地質條件調查按照現行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對有危險的礦產地下采空區(qū)、黃土濕陷區(qū)、潛在崩塌滑坡區(qū)、泥石流區(qū)、地質沉降區(qū)、風蝕沙埋區(qū)、膨脹土和鹽漬土、活動斷層等地質災害進行地質條件調查。管道之間距離檢查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線之間的平行和交叉距離,及其與建(構)筑物等設施的距離應符合各自標準的規(guī)定。當標準無規(guī)定時應符合按照《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guī)劃規(guī)范》GB50289的規(guī)定。穿越管段應檢查穿越管道錨固墩、套管檢查孔的完好情況以及河流沖刷侵蝕情況,穿越處保護工程的穩(wěn)固性、河道變遷等情況。燃氣用凝水缸檢查,應檢查定期排放積水情況,護蓋、排水裝置的泄漏、腐蝕和堵塞情況。應檢查水工保護設施情況。評估人員認為應進行的其他檢查。腐蝕防護系統(tǒng)檢測水土腐蝕性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土腐蝕性檢測項目宜包括水土電阻率、管道自然腐蝕電位、氧化還原電位、水土pH值、土體質地、水土含鹽率、水土Cl-含量、水土溫度、化學污染、硫酸根離子等參數的測試。2水土腐蝕性檢測項目和檢測比例,應根據風險預評估的結果,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附錄A.1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選取,測試方法和評價等級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雜散電流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直流雜散電流干擾采用管道附近水土表面電位梯度來進行評估,當具備測試條件時,也可采用未施加陰極保護時管道任意點上的管地電位較自然腐蝕電位的偏移量來進行測量和評估,測試和評價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2交流雜散電流干擾采用交流干擾電壓進行評估,當具備測試條件時,也可測量交流電流密度,測試和評價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3當款1和款2的測試與評估方法難以進行時,可采用靜態(tài)或動態(tài)雜散電流測試法,測試管地電位波動值或感應電流波動值,測試與評價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防腐層狀況不開挖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防腐層采用不開挖方法進行檢測,主要檢測方法有直流(交流)電位梯度法、直流電位(交流電流)衰減法、皮爾遜(人體電容)法等。2防腐層不開挖檢測的項目和比例,燃氣管道應根據《城鎮(zhèn)燃氣埋地鋼質管道腐蝕控制技術規(guī)程》CJJ95-2013和《城鎮(zhèn)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guī)程》CJJ51-2016進行選取,無標準規(guī)范的應根據《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附錄A.2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選取,測試方法和評價等級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3防腐層狀況等級分為4個等級,可采用電流衰減率Y(dB/m)、防腐層絕緣電阻率(kΩ?m2)、電導率(μS/m2)或破損點密度(處/100m)等指標進行分析,分級評估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附錄K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當采用電流衰減率或防腐層絕緣電阻率作為評估指標時,可在實際土壤電阻率和試驗分析的基礎上,對《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附錄K評價表中的分界點進行適當調整。管道陰極保護有效性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采用外加電流陰極保護或者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的管道,應采用相應檢測技術測試管道的真實陰極保護極化電位,陰極保護準則依據《鋼質管道外腐蝕控制規(guī)范》GB/T21447—2018或其他相關標準,檢測比例和要求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2陰極保護有效性可通過測試陰保系統(tǒng)的管地保護電位、計算陰保系統(tǒng)的保護率、保護度、運行率等指標進行評價,檢測和評估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排流效果檢測排流效果檢測評價包括直流排流保護效果檢測評價和交流排流效果檢測評價,檢測方法和評價指標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鋼質管道腐蝕防護系統(tǒng)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根據上述水土腐蝕性、雜散電流、防腐層狀況、陰極保護有效性、排流效果等各項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腐蝕防護系統(tǒng)分為4個等級,可采用模糊數學綜合評估方法或由相關專業(yè)機構認可的其他可行方法進行。模糊數學綜合評估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附錄L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1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功能完好,滿足設計要求,不減少管壁厚度;2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基本完好,但存在一些不影響防護效果的缺陷,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可不減少管壁厚度;3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整體狀況較差,存在缺陷而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應檢測管壁厚度,在使用單位采取適當措施后,可在限定條件下使用;4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缺陷嚴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檢測管壁厚度,當不能有效防止金屬管體腐蝕,使用單位應立即采取重大維修?;炷令惞艿栏g防護系統(tǒng)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根據上述水土腐蝕性檢測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估,腐蝕防護系統(tǒng)的綜合評估分為4個等級,評價方法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進行。1級:水土腐蝕等級未超過設定參數,滿足設計要求,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2級:水土腐蝕等級超過設定參數且為弱腐蝕,核對后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可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3級:水土腐蝕等級超過設定參數且為中腐蝕,腐蝕防護系統(tǒng)整體狀況較差,核對后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應檢測腐蝕厚度,在使用單位采取適當措施后,可在限定條件下使用;4級:水土腐蝕等級超過設定參數且為強腐蝕,腐蝕防護系統(tǒng)缺陷嚴重,核對后不滿足設計要求,當不能有效防止鋼筋混凝土管體腐蝕,使用單位應立即采取重大維修。聚乙烯管道老化防護系統(tǒng)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根據上述土壤老化性檢測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估,老化防護系統(tǒng)的綜合評價分為4個等級,分級方法可按照《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老化性能試驗方法》GB/T2573—2008方法進行。1級:老化防護系統(tǒng)功能完好,滿足設計要求,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2級:老化防護系統(tǒng)基本完好,但存在一些不影響防護效果的缺陷,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可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3級:老化防護系統(tǒng)整體狀況較差,存在缺陷而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應降低管壁材料強度,在使用單位采取適當措施后,可在限定條件下使用;4級:老化防護系統(tǒng)缺陷嚴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降低管壁材料強度,當不能有效防止聚乙烯管體老化,使用單位應立即采取重大維修。鑄鐵管道腐蝕防護系統(tǒng)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根據上述水土腐蝕性檢測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估,腐蝕防護系統(tǒng)分為4個等級,分級方法可按照《球墨鑄鐵管外表面鋅涂層第1部分帶終飾層的金屬鋅涂層》GBT17456.1-2009和《球墨鑄鐵管外表面鋅涂層第2部分帶終飾層的富鋅涂料涂層》GBT17456.2-2010進行。1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功能完好,滿足設計要求,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2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基本完好,但存在一些不影響防護效果的缺陷,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可不降低管壁材料強度;3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整體狀況較差,存在缺陷而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應降低管壁材料強度,在使用單位采取適當措施后,可在限定條件下使用;4級:腐蝕防護系統(tǒng)缺陷嚴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降低管壁材料強度,當不能有效防球墨管體腐蝕,使用單位應立即采取重大維修。開挖直接檢測開挖點確定原則開挖數量應按照表7.4.1和《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第6.3.3條進行確定。開挖點選取應結合資料調查中整體管道的錯邊和咬邊嚴重的焊接接頭、碰口與連頭焊口,風險較高管段,使用中發(fā)生過泄漏、第三方破壞;非整體管道的接口插入深度、轉角和膠圈位置,管道沉降,管道交叉實際距離,以及經防腐層不開挖檢測判定為疑似破損點的位置。評估人員應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的要求,確定開挖檢驗順序。表7.4.1開挖點數量確定管道種類壓力等級或重要程度腐蝕(老化)防護系統(tǒng)等級1234燃氣管道高壓(處/km)0.10.22.0?2.43.6?4.0次高壓(處/km)0.10.21.2?1.62.4?3.0中壓(處/km)0.050.10.61.2?1.6給水管道主干管0.10.22.0~2.43.6?4.0次干管0.10.21.2~1.62.42?3.0支管0.050.10.61.2?1.6排水管道主干管0.10.22.0~2.43.6?4.0次干管0.10.21.2~1.62.42?3.0支管0.050.10.61.2?1.6熱力管道一次網管0.10.22.0~2.43.6?4.0二次網管0.10.21.2~1.6?3.0開挖檢測方法和內容1水土腐蝕性檢測應根據風險預評估的結果,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附錄A.1或其他相關標準確定探坑處土壤腐蝕性檢測項目和檢測比例,測試方法和評價等級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2防腐層檢查和探坑處管地電位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探坑處管道防腐層進行外觀檢查、厚度檢測和漏點檢測,必要時進行粘結力檢測,檢測和評價方法按照《埋地鋼質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285—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2)采用飽和硫酸銅參比電極,檢測探坑處近參比管地電位;(3)評估人員應依據開挖檢測結果,對不開挖檢測中防腐層分級評價結果和陰極保護有效性評價結果進行修正。3管道狀況檢測目應包括腐蝕和老化部位外觀檢查、腐蝕產物分析、腐蝕尺寸檢測、管道壁厚測定、老化檢測、裂縫檢測、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凹陷、變形、機械破壞等損傷檢查,檢測方法和要求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或其他相關標準進行。4管道焊縫無損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開挖處管道,如有對接焊縫時,應對對接環(huán)焊縫進行無損檢測,必要時還應對焊接鋼管焊縫進行無損檢測;(2)對于宏觀檢查存在裂紋或者可疑情況的管道,以及檢驗人員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對管道對接環(huán)焊縫、管道碰口與連頭、管道螺旋焊縫或者對接直焊縫以及焊縫返修處等部位進行無損檢測;(3)檢測方法和要求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所有部分)NB/T47013及其他相關標準進行。穿越和跨越段檢查應對穿越段進行重點檢查。對跨越段的檢查應分別滿足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道定期檢驗相關要求,并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標準對跨越段附屬設施進行檢查。其他位置的無損檢測除第7.4.2條第4款規(guī)定的位置進行無損檢測外,必要時對下述位置的裸露管段進行無損檢測抽查:1閥門、膨脹節(jié)連接的第一道焊接接頭;2跨越部位、出土與入土端的焊接接頭;3評估人員和使用單位認為需要抽查的其他焊接接頭。理化檢驗1管道理化檢驗包括化學成分分析、硬度測試、力學性能分析、金相分析。2對管道母材和焊縫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管道材質化學成分應滿足使用工況和設計要求。3對管道焊接接頭進行硬度測試,測試部位包括母材、焊縫及熱影響區(qū),測試結果應符合以下要求:(1)對輸送含硫化氫介質的管道,母材、焊縫及熱影響區(qū)最大硬度不應超過250HV10(22HRC);(2)碳鋼管焊縫硬度不宜超過母材最高硬度的120%;(3)合金鋼管的焊縫硬度不宜超過母材最高硬度的125%;(4)焊接頭硬度值超標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擴大焊接接頭內外部無損檢測抽查比例。4力學性能測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可能發(fā)生硫化氫腐蝕、材質劣化、材質不明的管道,或者使用年限已超過15年并且進行過與腐蝕、劣化、焊接缺陷有關的修理改造的管道,應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力學性能測試包括管道母材橫向、縱向與焊縫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和沖擊性能。具體測試要求和方法按照《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或其他標準進行;(2)對于輸送含硫化氫介質應力腐蝕傾向嚴重或低溫工況下的鋼管焊縫,避免延性斷裂的沖擊性能測試內容包括-10°C或更低溫度下的夏比沖擊功;避免脆性斷裂的沖擊性能測試內容包括設計溫度減10°C(公稱壁厚<20mm)、設計溫度減20°C(20mm<公稱壁厚<30mm)、設計溫度減30°C(公稱壁厚>30mm)下的夏比沖擊功;(3)對于輸送無水介質或者含水分較少的天然氣的鋼管焊縫,沖擊性能測試內容包括0°C下的夏比沖擊功。5對管道母材和焊縫的顯微組織、夾雜物進行金相分析。剩余能力評估管道竣工后應對危害其結構安全和完整性的缺陷進行剩余承載能力和剩余變形能力風險評估,管道運行階段應對其危害管道安全的環(huán)境影響潛在危險因素進行動態(tài)剩余承載能力預測和動態(tài)剩余變形能力預測。剩余承載能力風險評估模型計算剩余承載能力與荷載效應的比值,確定評估管線的風險等級,其剩余承載力風險系數按照式(7.5.2)計算:(7.5.2)式中:—剩余承載能力風險系數;—管道結構評估重要性系數;—管道結構實際抗力值;—作用效應組合的實際設計值。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道剩余承載能力計算公式分別詳見《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101、《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CJJ34或其他相關標準的要求進行。剩余承載能力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城鎮(zhèn)市政管線管線在腐蝕、老化、溫度變化和地基不均勻沉降等風險因素作用下剩余承載能力的評估等級劃分應符合表7.5.3的規(guī)定。表7.5.3剩余承載能力風險系數下的風險評估等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等級剩余能力風險系數范圍評估風險等級一級(主干管)(1.00,0.99]低風險(0.99,0.98]中風險(0.98,0.97]較高風險(0.97,0.96]高風險二級(次主干管)(1.00,0.98]低風險(0.98,0.96]中風險(0.96,0.94]較高風險(0.94,0.92]高風險三級(主支管)(1.00,0.97]低風險(0.97,0.94]中風險(0.94,0.91]較高風險(0.91,0.88]高風險四級(次支管)(1.00,0.96]低風險(0.96,0.92]中風險(0.92,0.88]較高風險(0.88,0.84]高風險剩余變形能力風險評估模型計算剩余變形能力與允許變形的比值,確定評估管線的風險等級,其剩余變形能力風險系數按式(7.5.4)計算:(7.5.4)式中:—剩余變形能力風險系數;—管道接口剩余變形值;—管道接口允許變形值。剩余變形能力計算公式宜按照《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或其他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剩余變形能力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非整體管線接口位移和轉角,以及管道豎向變形在腐蝕、老化、溫度變化和地基不均勻沉降風險風險因素作用下的剩余變形能力的評估等級劃分應符合表7.5.5的規(guī)定。表7.5.5剩余變形能力風險系數下的風險評估等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等級剩余變形風險系數范圍評估風險等級一級(主干管)(1.00,0.99]低風險(0.99,0.98]中風險(0.98,0.97]較高風險(0.97,0.96]高風險二級(次干管)(1.00,0.98]低風險(0.98,0.96]中風險(0.96,0.94]較高風險(0.94,0.92]高風險三級(主支管)(1.00,0.97]低風險(0.97,0.94]中風險(0.94,0.91]較高風險(0.91,0.88]高風險四級(次支管)(1.00,0.96]低風險(0.96,0.92]中風險(0.92,0.88]較高風險(0.88,0.84]高風險剩余能力預測剩余承載能力預測對檢測中發(fā)現的危害管道結構運行安全和完整性的缺陷等,應預測其發(fā)展的趨勢,以及腐蝕、老化、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化、地面荷載增加、介質壓力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進行剩余承載能力預測并提出運行維護意見。剩余承載能力預測工作按照《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guī)則-公用管道》TSGD7004、《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GB/T30582—2014附錄F或其他相關標準的要求進行。剩余變形能力預測對檢測中發(fā)現的引發(fā)管道滲漏的缺陷等,應預測其發(fā)展的趨勢,以及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化、地面荷載增加、介質壓力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進行剩余變形能力預測并提出運行維護意見。剩余變形能力預測應按照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多因素耦合作用風險評估8.1一般規(guī)定多因素耦合作用風險評估流程應包括:1資料收集與整理;2進行風險評估并給出評估結果;3形成評估報告并給出風險控制建議。風險評估指標耦合權重的確定和多因素耦合作用風險評估方法應按照本規(guī)程8.4節(jié)進行,并應結合數據資料確定風險評估等級,按照本規(guī)程第12章編制風險評估報告。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多因素耦合作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失效可能性指標體系和失效后果指標體系。失效可能性指標體系包括人為因素、管道因素、環(huán)境因素、運維因素,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F確定。失效后果評估指標體系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環(huán)境影響、政治影響、社會影響,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F確定。資料收集資料收集應包括以下內容:1人為因素數據收集包括運維人員培訓、考核、違章操作記錄等;2管道因素數據收集包括管道評估單元的管徑、埋深、管材、鋪設年代、介質屬性等;3環(huán)境因素數據收集包括管道評估單元的周邊環(huán)境情況、水文地質資料等;4運維因素數據收集包括管道評估單元的運維公司規(guī)模、規(guī)章制度及運行、維護、檢修、管理、安全的相關記錄等;5失效后果數據收集包括管道評估單元的周圍人口密度、服務用戶情況、經濟損失、環(huán)境影響、政治影響、社會影響等。收集的資料應按7.2節(jié)的風險指標體系進行分類整理,依據附錄F進行風險因素的等級劃分。風險評估計算風險指標耦合權重計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依據網絡層次分析法原理,分別建立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的網絡結構模型,示意圖見圖8.4.1;圖8.4.1網絡層次分析法結構示意圖2采用9標度方法分別建立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判斷矩陣和失效后果判斷矩陣,判斷矩陣量化值見條文說明中表8.4.2,判斷矩陣表的構建需由5名以上從事市政管道相關人員完成,有條件時可結合數值模擬進行修正;3歸一化每個子準則判斷矩陣,確定第i個因素的子判斷矩陣Wij;(8.4.1)式中:Xi——第i個子準則判斷矩陣歸一化得到的向量。4對各個子判斷矩陣進行組合,分別建立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超矩陣和失效后果超矩陣Ws;(8.4.2)式中:Wij——第i個因素的子判斷矩陣歸一化組合后得到的矩陣。5分別建立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加權超矩陣和失效后果加權超矩陣;(8.4.3)式中:B——主準則判斷矩陣;Ws——超矩陣。6分別對加權超矩陣求極限,確定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耦合權重和失效后果耦合權重。(8.4.4)式中:——加權超矩陣。多因素耦合風險評估等級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依據7.2條建立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分別建立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指標集Up和失效后果指標集Ur;2建立風險評估的評語集V={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3按照附錄F風險因素等級劃分準則確定各風險因素的風險等級;4失效可能性風險等級和失效后果風險等級應按下式計算;(8.4.5)式中:——耦合權重向量;——單因素評價結果向量的集合;5風險評估等級應按表8.4.2確定。表8.4.2風險評估等級判別表風險事故后果IIIIIIIV風險事故可能性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VIVIIIIIIVIV
組合賦權法一般規(guī)定本方法適用于人口數在50萬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且管道每年的季度資料齊全,資料缺失率小于10%的管道安全風險評估。組合賦權法風險評估的流程應包括:1 資料收集與整理;2 進行風險評估并給出評估結果;3 形成評估報告并給出風險控制建議。資料收集應包括:管道的設計和檢測資料,管道的運行、監(jiān)測和管理資料。管道風險評估指標包括管道失效可能性指標和管道失效后果指標兩個方面。組合賦權法應采用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組合確定。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按下式計算:QUOTEG=V+R×γ(9.2.1-1)(9.2.1-2)QUOTEV=i=16Vi×viQUOTEV=i=16Vi×viQUOTER=T×r1+C×r2+I×r3+N×r4式中,—評估QUOTEG風險分值;—評估市政管道失效可能性分值;—易損性指標分值;—風險易損性指標分項權重;m—風險易損性指標個數;—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分值;—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分項權重;n—事故原因指標個數;—評估市政管道失效后果分值。風險易損性指標和事故原因指標中各分項指標權重采用組合賦權法確定,具體方法見附錄H。風險評估等級劃分見附錄F.1條。燃氣管道安全風險評估燃氣管道的風險易損性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1)式中,—易損性指標得分,滿分10分;—易損性指標分項指標得分,每項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9.3.2-9.3.7條;—易損性指標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F.2條??;管材分值按附錄F.3條取值。管壁厚度分值應按(8.3.3)計算。QUOTEV2=tdettdsn×10式中,—管壁厚度得分,計算結果超過10分則記為10分;—QUOTEtdsn設計壁厚,單位:mm;—QUOTEtdet檢測的平均壁厚,單位:mm。管道覆土高度的分值應按式(8.3.4)計算。管道外加設混凝土層、加鋼套管或設立醒目的警示措施均可以減小第三方損害的風險,在此項中視為增加了覆土高度(覆土高度增加值)覆土高度增加值按附錄F.4條取值。QUOTEV3(9.3.4)式中,—管道覆土高度的分值,計算結果超過10分則記為10分。;—管道最小覆土高度,單位:m;—覆土高度增加值,當管道外未采取任何警示措施時取為0,單位:m;管道內壓分值應按式(8.3.5)計算。(9.3.5)式中,—管道內壓分值,計算結果超過10分則記為10分—運行壓力,單位:MPa;—設計壓力,單位:MPa;—管道內壓修正系數,對于低壓管道,;對于中壓管道,;對于次高壓管道和高壓管道,。年度最大溫差的分值按附錄F.5條取值。管道使用年限分值應按式(8.3.7)計算。(9.3.7)式中,—管道使用年限分值,計算結果低于0分則記為0分;—管道實際使用年限,單位:年;—管道設計使用年限,單位:年;管道風險事故原因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8)式中,—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得分,滿分10分;—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3.9條;—腐蝕老化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3.10條;—誤操作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3.11條;—自然地質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3.12條;—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各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F.2條??;管道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9)式中,—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F.6條?。弧笤O道路等級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7條取值;—用地標識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8條取值;—建筑施工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9條取值;—公共教育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0條取值;管道腐蝕老化風險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10)式中,—腐蝕老化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腐蝕老化風險指標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F.11條??;—土壤酸堿度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2條取值;—土壤電阻率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3條取值;—地下水高度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4條取值;—管道防腐措施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5條取值;—陰極保護電位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6條取值;—土壤氯化物含量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7條取值;管道誤操作風險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11)式中,—誤操作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巡檢頻率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8條取值;—安裝施工工藝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9條取值;—規(guī)程制度完整性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20條取值;—歷史事故影響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21條取值;管道周邊自然地質風險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3.12)式中,—管道周邊自然地質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內澇與洪水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22條取值;—滑坡與泥石流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23條取值;燃氣管道失效后果指標主要對管道事故后果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包括:人口密度和斷供影響,分項指標每項評分滿分10分,管道失效后果指標計算公式為:(9.3.13)式中,—人口密度指標得分,按附錄F.24條取值;—斷供影響指標得分,按附錄F.25條取值;供水管道安全風險評估供水管道風險易損性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4.1)式中,—易損性指標得分,滿分10分;—易損性指標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G.1條?。弧懿闹笜说梅?,滿分10分,按附錄G.2條取值;—管徑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3條取值;—管壁厚度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4條取值;—管道接頭形式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5條取值;—管道覆土高度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6條取值;—管道內壓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7條取值;—年度最大溫差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8條取值;—管道使用年限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4.2條;管道使用年限指標應按式(8.4.2)計算。(9.4.2)式中,—管道使用年限指標得分,當管道實際使用年限大于管道設計使用年限時取為0分;—管道實際使用年限,單位:年;—管道設計使用年限,單位:年。管道風險事故原因指標應按下式計算:QUOTER=D×r1+M×r2+E×r3式中,—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得分,滿分10分;—腐蝕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4.4條;—運維管理水平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4.5條;—周邊影響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4.6條;—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各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G.1條??;管道腐蝕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4.4)式中,—腐蝕指標得分,滿分10分;—土壤酸堿度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9條取值;—土壤電阻率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10條取值;—地下水高度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11條取值;—防腐措施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12條取值;管道運維管理水平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4.5)式中,—運維管理水平指標得分,滿分10分;—巡檢頻率分值,滿分10分,按附錄G.13條取值;—安裝施工工藝分值,滿分10分,按附錄G.14條取值;—誤操作分值,滿分10分,按附錄G.15條取值;—管道維護分值,滿分10分按附錄G.16條取值;—歷史事故分值,滿分10分,按附錄G.17條取值;管道周邊影響風險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4.6)式中,—周邊影響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敷設道路等級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7條取值;—用地標識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G.18條取值;—公共教育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F.10條取值;供水管道失效后果指標計算方法同8.3.13條。排水管道安全風險評估排水管道風險易損性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1)式中,—易損性指標得分,滿分10分;—易損性指標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H.1條取;—管材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H.2條取值;—管道使用年限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9.5.2條;—施工質量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H.3條取值;—接口形式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3條;—管道基礎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4條;管道使用年限分值應按式(8.5.2)計算。(9.5.2)式中,—管道使用年限指標得分,滿分10分,當管道實際使用年限大于管道設計使用年限時取為0分;—管道實際使用年限,單位:年;—管道設計使用年限,單位:年。接口形式指標應按式(8.5.3)計算。(9.5.3)式中,—接口形式指標得分,滿分10分;—接口評分,對于剛性接口QUOTEV40=8,柔性接口;—折減系數,若未進行閉氣或閉水實驗則在QUOTEV40基礎上乘以系數QUOTEδ41=0.95;管道基礎指標應按式(8.5.4)計算。管道外加設混凝土層、加鋼套管或設立醒目的警示措施均可以減小第三方損害的風險,在此項中視為增加了管道覆土高度(覆土高度增加值),覆土高度增加值按附錄F.4條取值。管道穿過江、河、湖泊時,評分方法區(qū)別于陸上管段,得分為管道位于水面以下深度的分數應加上位于河床以下深度評分,具體評分按附錄H.4條取值。QUOTEV3(9.5.4)式中,—管道基礎指標的分值,計算結果超過10分則記為10分;—管道最小埋深,單位:m;—覆土高度增加值,當管道外未采取任何警示措施時取為0,單位:m;管道風險事故原因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5)式中,—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得分,滿分10分;—腐蝕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6條;—管道運維管理水平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8條;—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9條;—不可抗力因素指標得分,滿分10分,計算方法見8.5.10條;—風險事故原因指標各分項指標權重,,當數據缺失而無法采用組合賦權法計算時可按附錄H.1條??;管道腐蝕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6)式中,—管道腐蝕指標得分,滿分10分;—污水腐蝕得分,見8.5.7條;—土壤腐蝕得分,按附錄H.5條取值;—折減系數,當鋼筋混凝土管和混凝土管沒有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防腐處理,取。污水腐蝕得分應按式(9.5.7)計算,式中系數按附錄H.4條取值。(9.5.7)管道運維管理水平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8)式中,—管道運維管理水平指標得分,滿分10分;—規(guī)章制度與行業(yè)資質評分,按附錄H.6條取值,為表中三項評分之和;—歷史事故影響評分,按附錄H.7條取值。管道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滿分為10分,主要對導致管線第三方破壞的情況進行評估,應按下式計算:(9.5.9)式中,—管道第三方破壞風險指標得分,滿分10分;—各類工程活動評分,按附錄H.8條取值;—車輛活動情況調整系數,按附錄H.8條取值。管道不可抗力因素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10)式中,—管道不可抗力因素指標得分,滿分10分;—內澇、洪水、強降雨評分,按附錄H.9條取值;—滑坡與泥石流等山體活動評分,按附錄H.9條取值;—溫度急劇變化評分,按附錄H.9條取值。排水管道失效后果指標應按下式計算:(9.5.11)式中,—管道失效后果指標得分,滿分5分;—泄漏危害性指標得分,滿分10分,按附錄H.10條取值;—事故影響指標得分,滿分10分,見9.5.12條;事故影響指標應按式(9.5.12)計算。(9.5.12)式中,—交通影響評分,按附錄H.11條取值;—人口密度評分,按附錄H.11條取值;風險評估等級一般規(guī)定城鎮(zhèn)市政管道進行初步風險評估時,風險等級宜以其結果為準。城鎮(zhèn)市政管道進行初步風險評估和詳細風險評估時,最終風險等級應以初步風險評估為輔,詳細評估為主。城鎮(zhèn)市政管道風險等級應綜合管道的風險評估結果,以及事故的發(fā)生頻次、損失程度和發(fā)展趨勢確定。管線風險評估等級由評估單元同風險評估等級的占比確定。管網風險評估等級由管線不同風險評估等級的占比確定。評估管網平面圖中應標識各評估單元的風險等級,并說明評估管網的風險等級。管線風險等級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線,應分別根據不同風險評估等級的評估單元長度占評估管線總長度的比例,或評估單元滲漏的接口數量占評估管線總接口數量的比例確定,計算公式見(8.2.1):?(10.2.1)式中:—不同風險評估等級管線長度的占比;i—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道中評估管道的級別;—每種級別管道不同風險等級評估單元的長度;j—評估單元的數量;—評估管線的總長度。管線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應符合表10.2.2的規(guī)定:表10.2.2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比例系數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髙風險0.0250.0500.0750.1000.0500.0750.1000.1250.0750.1000.1250.1500.1000.1250.1500.175區(qū)域管網風險等級燃氣、給水、排水和熱力管網,應分別根據可能發(fā)生不同事故等級的評估單元長度占評估管網中同類管線總長度的比例,或評估單元滲漏的接口數量占同類管線總接口數量的比例確定,計算公式見(10.3.1)?(10.3.1)式中:—不同風險評估等級管線長度在管網中的占比;—第i級別管道第j個不同風險等級評估單元的長度;—第i經級別管道的總長度。管網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應符合表10.3.2的規(guī)定:表10.3.2風險等級劃分區(qū)間比例系數低風險中風險較高風險髙風險0.050.100.150.200.100.150.200.250.150.200.250.300.200.250.300.35樹狀管網的風險評估等級同表10.3.2;環(huán)狀管網的風險評估等級可比表10.3.2降低一級。風險控制措施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時宜采用正常維護方案。風險評估結果為較低風險時宜采用正常維護并增加巡檢方案。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時宜采用增加巡檢頻次方案,有條件時采用在線監(jiān)測方案。風險評估結果為較高風險時宜采用在線監(jiān)測方案,或采用加固方案。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時宜采用加固方案,或重建方案。根據評估的風險等級和預測,宜給出再評估的時間。根據風險評估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應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風險評估報告12.0.1市政管道風險評估報告應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內容:1總論(評估目的、評估背景、評估范圍、評估結論);2工程概況;3評估方法選取;4風險評估;5評估結果分析;6風險控制措施及建議。7附件12.0.2風險評估記錄應翔實、準確。風險評估項目負責人應由評估單位副高級職稱以上的相關人員擔任,評估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或者授權的技術負責人簽字,單位蓋章。評估單位的封面和扉頁見附錄I附錄A在用鋼質管道風險評估A.0.1風險評估所需數據的采集宜來源于以下四個方面,鋼質管道失效可能性評分詳見表A.1:1本次全面檢驗數據;2運行期數據:包括管道屬性數據、管道環(huán)境數據和管道檢測管理維護數據;3建設期數據:包括管道屬性數據、管道環(huán)境數據、施工過程中的重要過程及事件記錄、設計文件、施工記錄及評價報告等;4社會資源數據。表A.1在用鋼質管道失效可能性評分模型編號
分類評分項目分值評分內容失效可能性分數得分有/是無/否S1資料審查7安全管理資料2有無使用登記證01有無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與安全操作規(guī)則01技術檔案及運行狀況資料5作業(yè)人員是否持證上崗01有無定期檢驗報告01有無設計文件資料01日常運行及維修維護記錄齊全、無或欠缺02S2宏觀檢查20位置與走向2管道位置與走向是否清晰02地面標志2地面標志齊全、無或欠缺12管道裸露與變形1是否存在地面滑坡、沉降、洪澇水毀等造成管道裸露或變形10管道元件1閥門、法蘭、伸縮器等管道元件是否完好10穿越管道2穿越管道符合要求或存在隱患01閥門井1是否定期排放積水以及護蓋、排水裝置是否完好02管道埋深5小于0.4米或大于5.0米5/0.4(含0.4?1.0米(含1.0米)3/1.0?5.0米(含5.0米)1/地面泄漏檢查3有檢查且未發(fā)現泄露0/有檢查但發(fā)現泄露2/未檢查3/安全保護裝置2安裝保護裝置是否完好02地面保護設施1地面保護設施是否完好01S3敷設環(huán)境調查12地面活動頻繁程度4鐵路或公路主干道41普通公路3/人行路2/綠化帶、小區(qū)1/水平凈距2與建/構筑物及相鄰管道的水平凈距是否符合要求02騎壓2是否存在建(構)筑物騎壓20第三方施工活動2管道上方是否有第三方施工活動20地址條件2是否經過不良地質條件20S4管道示蹤系統(tǒng)完整性檢查4管道示蹤系統(tǒng)完整性4完整有效、無或部分缺失04S5直接檢驗12腐蝕及深根植物2是否存在腐蝕情況10是否存在深根植物破壞情況10管體狀況4管道保溫層表面有無破損或凹痕等缺陷10管道表面有無腐蝕跡象或凹痕等缺陷20壁厚是否符合要求01管道敷設質量2示蹤線(帶)、警示帶、管道的敷設質量是否符合要求02管道內介質溫度3<60℃0/60℃?90℃2/>90℃3/焊接接頭無損檢測1開挖檢驗時是否進行了焊接接頭無損檢測01S6安裝及驗收20安裝單位資質2安裝單位資質有無資質02管道元件控制4管道元件制造單位有無資質02管道元件有無質量證明文件01管道元件有無進貨檢驗01/管材質量檢驗是否合格0100焊接及其檢驗3焊接操作人員有無資質01有無焊接工藝評定01是否進行了焊接質量檢驗01/是否存在不可接受缺陷100/強度試驗2合格、無試驗或不合格02嚴密性試驗2合格、無試驗或不合格02監(jiān)理2監(jiān)理單位及人員有無資質01監(jiān)理結論是否合格01監(jiān)檢2監(jiān)檢單位及人員有無資質01監(jiān)檢結論是否合格01竣工資料2竣工資料齊全、無或不齊全02專家驗收1有無組織專家驗收01S7使用年限5管道使用年限50?10年(含10年)1/10?30年(含30年)3/30?50年(含50年)5/S8安全管理20巡線頻率4每天一次0/不定期2/不巡線4/巡線方式3沿線逐步0/只巡檢建設挖掘頻繁的管段2/不巡線3/巡線人員能力1是否能夠勝任01公眾教育2有資料且經常組織宣傳管道安全知識0/有資料且較少組織宣傳管道安全知識1/沒有宣傳資料、不組織宣傳2/安全責任制2有無安全機構和人員01是否落實到人01年度檢查和全面檢驗3按規(guī)范要求實施0/發(fā)現問題才實施2/不實施3/設備裝置的維護保養(yǎng)3有無維護保養(yǎng)計劃01是否定期維護保養(yǎng)及更換部件02信息管理系統(tǒng)2有無GIS、PIMS等信息管理系統(tǒng)02S合計100A.0.2鋼質管道失效后果評分詳見表A.2:表A.2在用鋼質管道失效后果評分模型編號評分項目分值評分內容失效后果分數得分C1介質污染性20如果介質污染性低5如果介質污染性中等10如果介質污染性高20C2介質流速10如果0.5m/s<最高流速≤1m/s4如果1m/s<最高流速≤2m/s7如果2m/s<最高流速≤3m/s10C3最高工作壓力6如果0.1MPa<最高工作壓力≤0.2MPa2如果0.2MPa<最高工作壓力≤0.4MPa4如果0.4MPa<最高工作壓力≤0.7MPa6C4最大泄漏量20可能的介質最大泄漏量≤1m31可能的介質最大泄漏量?(1m3,10m3]8可能的介質最大泄漏量?(10m3,100m3]12可能的介質最大泄漏量?(100m3,500m3]16可能的介質最大泄漏量≥500m320C5地形6可能的泄漏處地形閉塞1可能的泄漏處地形開闊6C6排泄能力9可能的泄漏處排泄能力強2可能的泄漏處排泄能力中等6可能的泄漏處排泄能力弱9C7人口密度20可能的泄漏處是荒蕪人煙地區(qū)0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人口數量?(1,100]6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人口數量?(100,300]12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人口數量?(300,500]16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人口數量≥50020C8沿線環(huán)境(財產密度)15可能泄露處是荒蕪人煙地區(qū)0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大多為農業(yè)生產區(qū)3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6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大多為商業(yè)區(qū)9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管道區(qū)段兩側各200m的范圍內,大多為倉庫、碼頭、車站12可能的泄漏處1.6km長度范圍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江門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老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石油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廣播影視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一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一)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入團考試練習試題(100題)附答案
- JGJ/T235-2011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鋼管和管件選用規(guī)定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 IEC61400-3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設計要求-中文版
- 2019變送器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doc
- 《多重PCR技術》PPT課件.ppt
- 【精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習作《他 了》優(yōu)秀范文
- 湖北省實驗幼兒園:淬礪教育園本課程探索與實踐
- 某企業(yè)網絡安全建設方案
- 實施SAPSD模塊自學筆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