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PAGE#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月跡》說課稿一、說教材《月跡》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24課課文,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在課文中作者描寫了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為了尋找月亮,一群孩子從堂屋追到院子,從院子追到河灘,充滿童真、童趣。課文以“月跡”為題,既是因為文章描述了孩子們追尋中秋月蹤跡的趣事,也是因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溫暖的痕跡,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根據(jù)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學習本課生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孩子們在哪些地方尋到了月亮;3、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定為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月亮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含義,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和對生活的熱愛;難點是體會作者在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時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本課我采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第二課時抓重點詞句賞讀品析體會情感。二、說教法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老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xiàn)自我構(gòu)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谝陨系恼J識,我在本課教學中以品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為主要教法,讓學生從靜態(tài)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躍的生命與涌動的激情,激發(fā)學生靈動的想象,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孩子們合作探究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童真童趣,極力創(chuàng)造一種充滿人文性、生活性的語文課堂,深深喚起孩子們對月下童年的美好回憶,和課文產(chǎn)生一種美妙和諧的共鳴。此外我還以情境教學法為輔助教法,運用遠程教學資源中的圖片和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震撼,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現(xiàn)實的體驗,使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三、說學法七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收集有關描寫月亮的詩句。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自讀質(zhì)疑,學生間互相交流討論,充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鋪設情境,展示圖片,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努力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新課程理念。四、說教學流程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設計了以下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
設置情境,導入新課1、觀看錄像2、交流有關詠月的詩文。(課件出示讓學生配樂讀背詩句)3、月亮向征著思念、團圓,代表著美好的事物,在孩子的眼中月亮又代表著什么呢?今天我們就隨著賈平凹先生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個中秋節(jié)的晚上,一起去尋找月亮,欣賞月下的美景吧!板書:月跡(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們對童年月下歡樂的美好回憶,通過配樂朗誦激發(fā)學生情感,這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從側(cè)面將文章的主題線索展示給學生。)(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做到把課文讀通讀順,掌握生字讀音。2、大屏幕出示詞語,集體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3、快速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在文中找一找,畫一畫,在小組中交流。(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課文講述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尋月這一主要內(nèi)容,為深入學習課文做好準備。)(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思考:孩子們先后在哪些地方尋到了月亮?他們又有怎樣的心理變化?2、
分小組交流討論。3、
集體交流,明確孩子們由失望到滿足的心理變化,教師歸納板書:中堂
院內(nèi)
沙灘(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相互啟迪,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四)
品讀課文,體會寓景之情1、聽錄音朗讀。2、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模仿讀。(優(yōu)美標準的朗讀錄音不僅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規(guī)范學生的朗讀。)3、默讀課文,畫出喜歡的語句,做好圈點勾畫,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同位交流優(yōu)美的語句,說感受;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情感。進行美讀。如:院中月下美景(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有感情的讀,體會疊詞的韻味,感受月光的美和對月亮的愛。當學生沒有找出“月亮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這句話時,老師可引導“同學們,月亮美不美啊?”“那么這么美的月亮屬于誰的呢?”讓學生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會說到“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月亮,所以它屬于我們每個人。”“即使有時候月亮沒有出來,但在晚上我們每個人心里會想到月亮?!苯處焼l(fā)情感“說得多好??!向征著美好愿望的月亮在我每個的心里,只要我們?nèi)釔鬯非笏?,它就屬于我們每個人的?!保?、結(jié)合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情感。指導感情朗讀。(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體現(xiàn)了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運用生動、精美的課件,將枯燥的語言文字具體化、形象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破了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6、質(zhì)疑、解疑,體會作者情感(1)“月亮是個好”這句話怎樣理解?(“好”——指的是美好的東西)教師相機質(zhì)疑:月亮的“好”體現(xiàn)在哪里?(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表明月亮的美麗和純潔,給人美的享受。)(2)課文為什么以“月跡”為題?(“月跡”可以理解為孩子們尋找月亮的蹤跡的趣事;也可以理解為月亮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的痕跡;還可以理解為“童年尋月”這件事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跡,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像只要說的合理就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不斷實現(xiàn)自我構(gòu)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通過質(zhì)疑文本,解讀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五)
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散文《月跡》是作家賈平凹記敘的童年時代一個中秋之夜,為了尋找月亮一群孩子從堂屋追到院子,從院子追到河灘,既欣賞到美麗的月色,又表達了純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同時也寄托了作家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完成板書:思念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六)
拓展延伸,加深理解1、
搜集描寫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詩歌、詞、故事,辦一期手抄報。2、
找出描寫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讀一讀,背一背。(設計意圖: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真正體現(xiàn)大語文教學觀。)(七)
板書設計(板書的設計,我采用學生感悟,教師歸納的方法達到既精練又直觀的效果,不僅突出了課文的重點,而且結(jié)構(gòu)合理,給人以美的享受。)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第八單元【教材分析】1.單元主題:本單元以“書山有路勤為徑”為主題,編排了《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3篇課文。其中,《古人談讀書》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古人談讀書的方法和益處,告訴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道理?!稇涀x書》一文記敘了作者自己親身的讀書經(jīng)歷,表達了自己熱愛讀書、以讀書為樂的情感以及對讀書的認識,希望我們少年兒童認識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我的“長生果”》一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到連環(huán)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范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擴展想象力,鍛煉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能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gòu)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gòu)思與寫作的經(jīng)歷。本單元的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閱讀時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2.單元重點:(1)閱讀時注意根據(jù)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古人談讀書》一文的課后選做題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梳理課文中古人積累的讀書方法等信息,并受到啟發(fā);《憶讀書》一文課后第一題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梳理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jīng)歷,及他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等信息;《我的“長生果”》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說說梳理作者讀過哪些類型的書,領悟作者對書的情感,她從童年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等信息;二是結(jié)合實際明白讀寫間的關系,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并繼續(xù)開展綜合性學習;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2)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推薦一本書”,在習作中能比較明確地表達自己所讀過的書的名字、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點介紹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如內(nèi)容新奇有趣、語言優(yōu)美生動、情節(jié)曲折離奇,人物個性鮮明,思想給人啟迪等。通過交際實踐,懂得什么是好書,并樂意把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清楚明白地把主要內(nèi)容、看法、體會介紹給他人;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可以分段表述,突出重點。同時注意內(nèi)容的連貫性和條理性。通過習作使學生明白讀書有益的道理。認識讀書的價值和意義,激發(fā)學生熱愛書籍、喜愛讀書的愿望?!緦W情分析】隨著語文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讀能力卻不盡人意。目前有的課堂上雖然經(jīng)常傳出朗朗的讀書聲,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學生靜悄悄地讀書、思考,以至于有的學生到了高年級還不會默讀文章。學生升入五年級后,要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默讀訓練,重視學生默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注意讀寫結(jié)合,引導學生學會分段表述,突出重點。【教法建議】1.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默讀的習慣,因為默讀沒有語音刺激,學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讀訓練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可加強學生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地默讀,能充分調(diào)動心智機能,提高默讀質(zhì)量和默讀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特別是閱讀課文的教學應著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于閱讀實踐,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自己的學習主人。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發(fā)揮自己語言和才能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發(fā)現(xiàn)、質(zhì)疑、創(chuàng)新。在這種師生互動的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的價值,把課堂學習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善學、樂學、愛學,讓課堂大放異彩。3.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菊n時安排】分類內(nèi)容課時課文25.古人談讀書226.憶讀書227.我的“長生果”2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1習作推薦一本書2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3合計1225古人談讀書(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認識“恥、識”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3.能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精辟的句子。5.在學文中知道讀書的益處,激發(fā)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中培養(yǎng)學生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窘虒W重點】1.借助注釋和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課文大意,引導學生用結(jié)合生活實踐、自主學習的方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2.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讀書方法對你有啟發(fā)?!窘虒W難點】1.理解課文大意,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用結(jié)合生活實踐、自主學習的方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2.在學文中知道讀書的益處,激發(fā)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中培養(yǎng)學生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窘虒W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恥、識”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精辟的句子?!窘叹邷蕚洹空n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建議使用小學課件)【教學過程】內(nèi)容課件頁碼一、導入新課導入類型:談話導入。引導交流:中國有一句俗話,“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西方也有一句名言,說的是“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說話”。多年的生活中,一縷縷書香伴隨著我們成長,給我們許多的知識,許多的教義。一句句與讀書有關的經(jīng)典名句激勵著我們熱愛讀書、認真讀書、刻苦讀書。你最喜歡的與讀書有關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在這句名言里你學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導入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來進一步了解古人對讀書的看法。(板書:25古人談讀書)學生齊讀課題。二、交流資料《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縣楊樹坪(現(xiàn)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zhèn))。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晚清重臣,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清朝戰(zhàn)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xiāng)派”創(chuàng)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三、初讀感知1.教師導語: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使用過程中,有傳承,有變革,有創(chuàng)新,有些詞語的意思發(fā)生了變化,閱讀文言文或閱讀文言文名句要注意這些變化。2.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3.學生初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4.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恥辱默而知之足矣豈止(重點指導生字“恥”為翹舌音。)(2)學習多音字:練①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子中的多音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識(děidé)shí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xiàng)。識途老馬。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識。遠見卓識。zhì記?。翰┞剰娮R。標志,記號。(3)學習多音字:練①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子中的多音字。)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得(děidé)dé獲取,接受,如得到、得失、得益、得空、得便、得力、心得;適合,如得勁、得當、得法、得體;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完成,實現(xiàn),如得逞、得志;可以,許可,如不得隨地吐痰;děi必須,須要,如可得注意;極舒服,極適意,如這時要能洗上涼水澡,就得了。②讀一讀:小學生就得(děi)多讀書,這樣才能從書中得(dé)到更多的知識。(4)理解詞語。(5)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5.再讀課文,理清順序,了解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1)再讀課文,理清順序: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講了古人對讀書的看法。)(2)了解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①小組交流。②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師生交流,教師相機小結(jié):文言文是古代用來寫文章的一種文體,將日常說話的意思用簡短的文字表現(xiàn)出來,意思比較豐富;現(xiàn)代文是將日常我們說說的話直接記錄下來,直白干凈,意思明確簡單。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四、學習“會寫字”恥誨謂誦豈恒窺皆缺1.學生字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jié)構(gòu)、音序、部首,組詞,造句。2.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罢d、謂、誦、恒”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恥、缺”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基本同寬;“豈、皆、窺”上下結(jié)構(gòu),上下基本同寬。(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窺、皆”和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恥、誨”,學生練寫。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驹O計意圖:寫字指導對于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寫字指導時讓學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加深印象,到自己寫字的時候就能正確、美觀地把字寫在田字格里了?!课?、學習《論語》三則。1.自由閱讀,交流詞語的意思。(1)敏:勤勉。(2)好:喜好。(3)恥:以……為恥。(4)下問: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請教。(5)知:同“智”,智慧。(6)識:記住,這里讀zhì。(7)厭:滿足。(8)誨:教誨。2.小組交流,試著理解每句話。(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①譯文: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②出處《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③示例:真正的大學問家,在學術(shù)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斷完善認知,有時甚至不恥下問,全方位的汲取營養(yǎng)。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何意義?(“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一十五》。“敏”即是勤奮。在心里暗暗的下定決心,努力地去工作、學習,當然要付諸行動,嘴上空談又有什么意義呢?還要能堅持,有恒心和毅力。即使是受外界干擾,仍舊能繼續(xù)學習,那樣才能算是“敏而好學”。在學習過程中必有不懂的問題,向別人請教也是難免的,有何“恥”而言?通過勤奮好學,就會增長知識,提升自我;而當我們不恥下問時,就能持續(xù)地去升華自己。因此,實踐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還是非常重要的。)(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①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②出處《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雹邸爸疄橹?,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從哪一方面來講的?(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說明探求學問或了解事物,應采取極其誠實的態(tài)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切不可不懂裝懂,要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④示例:數(shù)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一道思考題,因為這道題比較復雜,而且有些步驟又比較難懂,所以老師講了兩遍,講完以后老師問我們懂了沒有,有很多同學都點頭試意,表示明白??晌疫€是有幾步不明白,可我看見那么多的同學都懂,便想混弄過去。當時我忽然想起: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于是又問了老師,老師又認認真真得給我講了一遍,這下我弄明了這道題的全過程。(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①譯文:默默地記?。ㄋ鶎W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②出處《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讀解: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nèi)容,繼續(xù)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cè)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于在今天,我們?nèi)栽谛麄魉倪@一教育學說。④怎樣理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意思呢?(要想理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意思,關鍵是要理解“識、厭、倦”這三個詞的意思。借助書上的注釋我知道了“識”是記住的意思;“厭”是滿足的意思;“誨”是教誨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⑤“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從哪方面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要真正能靜下心來學得進去的人,都不會感到厭倦,反而會忘記了時間的流逝。這句話中“默而識之”,告訴我們是“學習”的方法;“學而不厭”,告訴我們的是“學習”的態(tài)度;“誨人不倦”,告訴我們的是“學習”的目的。)3.教師小結(jié):這三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善于向別人請教,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遇到不懂的問題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在今后的讀書和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4.自由朗讀,背誦積累。六、課堂小結(jié)初讀課文后,你了解到了什么?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了解到了古人對讀書的看法。七、當堂檢測(建議使用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八、課后作業(yè)(請課后完成本課的“基礎練習”板塊的習題。)(2)(3)(5)(6)(7)(8)(9)(10)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2.能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精辟的句子。4.引導學生用結(jié)合生活實踐、自主學習的方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讀書方法對你有啟發(fā)?!窘叹邷蕚洹空n件。【教學過程】內(nèi)容課件頁碼一、課前導入1.課件出示:25.古人談讀書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3.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二、再讀課文,整體把握。1.讀課文,想一想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2.學生帶著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初讀課文,教師強調(diào):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多讀幾遍。3.教師指名讀課文,強調(diào)學生注意傾聽,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4.教師范讀,指導朗讀,讀準節(jié)奏5.集中交流初讀課文后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6.請同學們自己再試著讀一讀課文。指名讀,齊讀。7.自由練習朗讀。(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自己試著讀一讀,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更好。)【設計意圖:朗讀是語文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方式。朗讀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課文內(nèi)容、故事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獲得充滿靈性的感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想象課文的情境。】三、品讀釋疑(一)參考注釋,自學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要求:將注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再次批注在文中,據(jù)此理解句子的意思。)(二)小組交流。(三)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自由閱讀,交流詞語的意思。①謂:說。②心不在此。此:這里。③漫浪誦讀。漫浪:隨隨便便。④決:一定。⑤心到最急。急:迫切、重要。(2)譯文: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絕對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經(jīng)集中了,眼睛、嘴巴還有不到的道理嗎?”(3)出處出自南宋·朱熹《訓學齋規(guī)》: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4)魯迅的讀書五到:魯迅先生能寫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讀。他讀書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腦到。心到是講讀書時要精力集中,專心致志;口到就是讀出聲來。有些文章還要大聲有感情地朗讀;眼到指目光專注,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手到指邊讀邊做筆記。⑥識:記住,這里讀zhì。⑦厭:滿足。⑧誨:教誨。(2)小組交流,試著理解每句話。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自由閱讀,交流詞語的意思。①士人:讀書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2)曾國藩提出的讀書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曾國藩提出的讀書的三有:第一要有志氣(或志向),第二要有知識(或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或毅力)。有了志向不會甘心做一個地位微賤的人;有了見識就能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才能有所成就。](2)譯文: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會甘心做一個地位微賤的人;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像河伯觀海,井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人;有恒心則沒有成不了的事情。這三件缺一不可。4.熟讀成誦。方法指導:借助注釋讀懂古文1.方法:讀懂古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結(jié)合課文中的注釋。在讀好、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對照課文中的注釋和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相結(jié)合來理解,自己嘗試弄懂每個詞、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實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外界的各種力量來進行理解。2.運用:比如文中的節(jié)選的《論語》中的三句話,就可以在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都市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建筑企業(yè)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學院《免疫學原理及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影視后期特效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科技職業(yè)學院《建筑工業(yè)化與裝配式建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中國當代文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生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都市型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大同大學《儀器分析(光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yè)學院《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民族大學《工程訓練(Ⅱ)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小型混凝土預制件標準化生產(chǎn)管理辦法》
- 六年級上冊英語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課時 廣東開心英語
- 警察叔叔是怎樣破案的演示文稿課件
- 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三課文翻譯
- 2022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真題
- 《網(wǎng)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打印版 《固體物理教程》課后答案王矜奉
- CAD術(shù)語對照表
- 中考《紅星照耀中國》各篇章練習題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壓電力線高速載波通信互聯(lián)互通技術(shù)規(guī)范 第4-3部分:應用層通信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