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_第1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_第2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_第3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5例臨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討基底動脈尖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及診治.方法回顧分析我院確診的15例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結果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是以眼球運動障礙及瞳孔異常為主的中腦受損表現(xiàn),同時還有意識障礙,枕葉,顳葉,丘腦,小腦梗死的表現(xiàn)。頭MRI檢查顯示腦內多發(fā)部位的梗死灶,頭頸CTA檢查可發(fā)現(xiàn)病變血管。2例溶栓成功,2例死亡。余經治療好轉出院。結論結合臨床表現(xiàn),頭MRI可確診,早期溶栓效果好。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后循環(huán)缺血性腦血管病,由Caplan于1980年首次報道[1]。近年來,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關于本病的報道。由于本病起病急,累及病灶廣泛,臨床表現(xiàn)多樣,致殘率及致死率均高,故應引起廣大臨床醫(yī)師的高度重視?,F(xiàn)將本院2022~2022年收治的15例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病例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齡41~75歲,平均57.3歲。既往有高血壓病史9例,糖尿病史5例,冠心病史2例,有心房纖顫3例,吸煙,飲酒史9例。

1.2臨床表現(xiàn)全部急性起病,安靜狀態(tài)下起病11例,活動中起病4例。起病表現(xiàn)為眩暈,惡心,嘔吐7例,意識障礙7例,嗜睡4例,發(fā)病即昏迷3例,行為異常2例,眼球運動障礙10例,瞳孔異常8例,偏盲3例,偏癱4例,記憶障礙1例,感覺障礙3例。

1.3影像學檢查入院后均經頭CT或頭MRI檢查,顯示腦內多部位梗死灶。其中腦干梗死者中多為中腦梗死,占11例,橋腦2例,中腦和橋腦均有梗死灶2例,丘腦單側或雙側梗死8例,枕葉梗死7例,顳葉梗死5例,一側或雙側小腦梗死7例,其中,6例患者行頭頸CTA檢查,結果顯示,以基底動脈頂端為中心的5條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變。

2結果

患者入院后均按缺血性腦血管治療原則,符合溶栓條件的予以溶栓,輔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微循環(huán),清除自由基,腦保護及對癥治療,其中2例患者溶栓成功,預后良好,2例死亡,余好轉出院。

3討論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病變累及以雙基底動脈頂端為中心2cm范圍內的5條血管,即2條大腦后動脈,2條小腦上動脈,1條基底動脈頂端。由于基底動脈尖部的解剖特點導致幕上,幕下同時發(fā)生2個或2個以上的梗死。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本組患者平均年齡57.3歲,為腦血管病的好發(fā)年齡。主要病因為腦栓塞,栓子來源于心臟或基底動脈近心端的硬化斑塊[2,3]。其余為腦血栓形成?;讋用}尖綜合征的首要危險因素是高血壓,而糖尿病和心臟病次之[4]。本組中,高血壓史占60%,糖尿病史占33%,心臟病史占20%。

頭MRI和頭頸CTA檢查對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頭MRI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與臨床表現(xiàn)相符的幕上和幕下多發(fā)的新梗死灶,分布在雙側枕葉,顳葉,丘腦,小腦,及橋腦等部位。若同時發(fā)現(xiàn)兩個以上部位的病灶,對診斷有意義。中腦和丘腦的發(fā)生率最高,這是因為中腦和丘腦的血管為細小的深穿動脈,側枝循環(huán)建立困難[5]。頭頸CTA有助于臨床發(fā)現(xiàn)病變血管及其部位,以決定進一步治療。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的主要表現(xiàn)有意識障礙,眼球運動障礙及瞳孔異常。眩暈,眼震,嘔吐,共濟失調,運動障礙等。其中,眼球運動障礙及瞳孔異常為最常見癥狀。本組中有10例,占67%,它主要原因為中腦被蓋內側的動眼神經核或神經根缺血,導致一側或雙側動眼神經麻痹,內側縱束受損。亦可出現(xiàn)不同的眼征,瞳孔異常也是該病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本組中8例,占比53%,是因中腦EW核或中腦被蓋內側缺血,瞳孔對光反射傳入徑路受損,故出現(xiàn)瞳孔散大,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及瞳孔異位等表現(xiàn)?;讋用}尖綜合征的另一特征是意識障礙,本組7例,占47%,意識障礙可突然發(fā)生,主因中腦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tǒng),丘腦網狀核和下丘腦功能受損所致。本組有偏盲3例,記憶障礙1例,是由于大腦后動脈缺血致枕葉及顳葉內側受損所致。有3例出現(xiàn)感覺障礙,考慮與丘腦及其附近內囊缺血有關?;讋用}尖綜合征很少侵及錐體束,本組有4例偏癱是因病變累及到大腦腳,丘腦,內囊等部位。再有,本組有7例表現(xiàn)為眩暈,惡心,嘔吐,這是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缺血所致。臨床上不少見。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起病急,病情兇險,致死率高,應早期診斷,爭取6h內溶栓,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

參考文獻

[1]CaplanLR,etal.Topofthebasilarsyndrome.Neurlogy,1980,Jan,30:7279.

[2]MehlerMF.Reversiblerostralarterysyndrome.ArchInternMed,1988,148(1):166169.

[3]SatoM,TanakaS,KohamaA.Topofthebasilar”syndrome:clinicoradiologicalevaluation.Neuroradiology,1987,29(1):354359.

[4]BarkhofF,ValkF.Topofthebasilar”syndrome:AcomparisonofclinicalandMRf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