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中華書局)課件_第1頁
《戊戌變法》(中華書局)課件_第2頁
《戊戌變法》(中華書局)課件_第3頁
《戊戌變法》(中華書局)課件_第4頁
《戊戌變法》(中華書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列強侵略和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第6課戊戌變法本課時編寫:淮南謝六中石麗惠老師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第一單元·列強侵略和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第6課戊戌變法你在漫畫中讀到了哪些歷史信息?列強掀起瓜分狂潮,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導入新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面臨怎樣的局勢?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你在漫畫中讀到了哪些歷史信息?列強掀起瓜分狂潮,中國面臨空前一、公車上書

內(nèi)容:原因:在北京參加應(yīng)試的舉子,在康、梁的組織下,聯(lián)名上書,要求拒簽條約,請求變法圖強。1895年4月,《馬關(guān)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國內(nèi)。朝野震驚,群情激憤。上書者:康有為、梁啟超等1300多人簽名上書。史稱“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的序幕新課講授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一、公車上書內(nèi)容:原因:在北京參加應(yīng)試的舉子,在康、康有為,廣東南海人自幼熟讀經(jīng)史,有志圣賢之學。20多歲時到香港和上海的兩次游歷,使他對西方資本主義治理下的社會有了親身感受。此后,他廣泛閱讀了當時能夠搜集到的西學書籍、報刊,鉆研西學知識。1888年,他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圖強,受到頑固派的阻撓。后來,回到廣州萬木草堂講學、著書,宣傳變法思想,培養(yǎng)維新人才。學生有梁啟超等。康有為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康有為,廣東南海人自幼熟讀經(jīng)史,有志圣賢之學。20多歲時到香梁啟超,廣東新會人。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18歲入萬木草堂,跟康有為學習。公車上書后,到上海任《時務(wù)報》主筆,撰寫《變法通議》等文章,宣傳變法思想。25歲時,到長沙主講時務(wù)學堂。梁啟超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梁啟超,廣東新會人。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11歲中秀1、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

宣傳維新變法。2、組織強學會

定期集會講演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了后改名為《中外紀聞》康梁為推動變法做了哪些準備?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1、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2、組織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了后改名宣傳思想

梁啟超(1873~1929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變法而強大,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

—《變法通議》只有變法才能救中國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宣傳思想梁啟超(1873~1929年)萬木草堂時務(wù)學堂強學會中外紀聞國聞報時務(wù)報南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培養(yǎng)人才《時務(wù)報》《國聞報》………強學會南學會時務(wù)學堂宣傳維新思想的措施維新思潮的傳播

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萬木草堂時務(wù)學堂強學會中外紀聞國聞報時務(wù)報南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維新派在各地創(chuàng)辦的報刊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維新派在各地創(chuàng)辦的報刊中華書局八年級|上冊學會和報刊主要宣傳了什么觀點?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情況,宣傳維新變法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維新變法思想得到廣泛傳播。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學會和報刊主要宣傳了什么觀點?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康有為與頑固派論戰(zhàn)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康有為與頑固派論戰(zhàn)中華書局八年級|上冊時間:1898年6月11號,農(nóng)歷戊戌年標志:光緒帝下詔“明定國是”,宣布變法。背景:列強掀起瓜分狂潮;德國強租膠州灣?!抖▏窃t》二、百日維新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時間:1898年6月11號,農(nóng)歷戊戌年標志:光緒帝下詔“明定1898年夏,在康有為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做亡國之君”,認為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頒布“明定國是詔”,變法開始。光緒帝與康有為、梁啟超在一起《明定國是詔》“戊戌變法”開始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1898年夏,在康有為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做亡光緒帝(1871—1908),1875年至1908年在位。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19歲駕崩,由當時年僅四歲的光緒帝即位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1887年親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訓政”。1889年,太后“撤簾歸政”。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光緒帝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光緒帝(1871—1908),1875年至190類別內(nèi)容影響政治栽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經(jīng)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yù)算文化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有利于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參與政權(quán)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有利于西方科學技術(shù)的傳播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百日維新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類別內(nèi)容影響政變法有利于哪個階級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擁護?變法觸動哪些人的利益?資產(chǎn)階級資產(chǎn)階級、先進知識分子等地主階級頑固派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變法有利于哪個階級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擁護?變法觸動哪些人的“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袊詮?,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李鴻章

西方勝過中國的地方,不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國只有實行變法維新,在能“自強保種”?!獓缽妥x材料說說維新派與洋務(wù)派的思想主要區(qū)別是什么?洋務(wù)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工業(yè)。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段煨缱兎ā?中華書局)課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囚光緒于瀛臺,下令逮捕維新人士。戊戌變法前后僅歷時103天,因此又被稱為“百日維新”中南海瀛臺戊戌政變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囚光緒于瀛臺,下令逮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譚嗣同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譚嗣同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中華書局八年級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臨刑前有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各國如果戊戌變法是維新派精心培育的一棵幼苗,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它能不能茁壯成長?光緒帝資產(chǎn)階級老百姓頑固派無實權(quán)未發(fā)動軟弱破壞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枯萎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如果戊戌變法是維新派精心培育的一光緒帝資產(chǎn)階級老百姓頑固派無維新運動興起時聲勢浩大,變法運動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卻只持續(xù)了短短的103天,它失敗的原因是什么?(1)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勢力過于強大;(2)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xié)性;(3)沒有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4)依靠一個沒有實權(quán)的皇帝。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維新運動興起時聲勢浩大,變法運動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卻只戊戌變法的意義與教訓

歷史意義1.在帝國主義侵略日益加深的緊要關(guān)頭,要求挽救民族危亡,發(fā)展資本主義,具有愛國和進步的作用。

2.傳播了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3.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教訓:資本主義的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戊戌變法的意義與教訓歷史意義教訓:資本主義的改良主義道路敲響了民族危亡的警鐘,喚起了民族意識的復蘇,使更多國人覺醒,投身于愛國斗爭之中,致力于救國方案的探索;憂國憂民、敢為天下先的愛國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戊戌變法給后人留下了什么?敲響了民族危亡的警鐘,喚起了民族意識的復蘇,使本課小結(jié):維新變法運動大事年表1895年春公車上書1895年《萬國公報》強學會1898年6月百日維新1898年9月戊戌政變序幕:發(fā)展:高潮:失敗:中華書局

八年級

|

上冊

本課小結(jié):維新變法運動大事年表1895年春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機嚴重

維新變法

公車上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