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課件_第1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課件_第2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課件_第3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課件_第4頁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鑒賞表達方式描寫與記敘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

I表達方式概述

我們常說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

寫作方法,以及這種方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形式

特點。就文章的寫作方法而言,主要有5種表達

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家抒情。

近三年來,表達方式是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

的必考也,尤其是描寫和抒情這兩種最重要的表

L達方式:在,高考卷中更是屢見不鮮。這兩種表達

方式與塞現(xiàn)手法有交叉、重合之處。

1.側(cè)面描寫?

/「1.白描\

2.細節(jié)描寫tX

/一----1|2.止面描寫一.

月三繪聲繪色三繪形;殿,,

7.抑揚結合總=:?

8.以小見大j

1.借情抒情/

\■情」“一間接抒情2.寓情于景/

3.托物己志,

4用.典/

5.借古諷今

薊設問方式磔

1.(2016?天津高考)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lián)采用

一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2.(2015?安徽高考)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

,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

3.(2015?浙江高考)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

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

4.(2014?全國卷H)韋莊在詩中是用什么方

法表現(xiàn)感情的?請簡要分析。

5.(2014?浙江高考)簡要分析這兩首詩抒情

手法的差異。

什么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tài)具體地描繪出來。

分類:

1.常規(guī)技巧:

(1)寫人技巧:正面描寫(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來刻

畫人物形象傳達情感),細節(jié)描寫、側(cè)面描寫。

(2)寫景技巧:運用層次(遠景、近景、高景、低景)(空間),色彩(顏色、

光影)(明暗),角度包括視角變換(仰視、平視、俯視),感官角度(視、

聽、嗅、味、觸),時間角度(晨昏、冬夏、古今)等來寫景。

2.特殊技巧

(1)白描

(2)細節(jié)描寫

(3)動靜描寫

(4)虛實描寫

(5)正側(cè)描寫

(6)點面結合

一、側(cè)面描寫

(一)側(cè)面描寫:側(cè)面描寫是對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包括人物)

進行描寫。[教材溯源]

烘托、襯托、反襯;使形象更加鮮明豐滿;使感情抒發(fā)更加充分

作用

;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教材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

示例夜雪》)

整首詩句句寫入,卻處處從側(cè)面表現(xiàn)夜雪之大。第一句通過“冷

”不僅點出有雪,而且從側(cè)面暗示雪大。第二句進一步從視覺角

賞析度側(cè)面寫夜雪,“窗戶明”說明雪下得大。第三、四句又從聽覺

角度側(cè)面表現(xiàn)雪勢漸大,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也透露出詩人

謫居江州(今江西九江)時孤寂的心情。

[針對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姜楚公畫角鷹歌

杜甫

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

觀者貪愁掣臂飛,畫師不是無心學。

此鷹寫真在左綿,卻嗟真骨遂虛傳。

梁間燕雀休驚怕,亦未抽空上九天。

[注]左綿:地名,代指綿州。杜甫此詩寫于此。

這首詩是如何從側(cè)面表現(xiàn)姜楚公所畫之鷹生動逼真的特

點的?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①通過看畫的人擔心鷹飛走的角度來表現(xiàn);

②通過其他畫師想學但是學不到這種技巧的角度來表現(xiàn);

③通過和真鷹作比較,感覺真鷹反而不如畫上的鷹的角度

來表現(xiàn);④通過燕雀見了畫上的鷹會害怕的角度來表現(xiàn)。

(二)正面描寫

1.白描

白描指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飾,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

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與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的手法。[教材溯源]

作用具有傳神和突出主體的作用。語言簡潔洗練,真切自然,毫無做作之嫌。

教材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榭葉落山路

示例,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頸聯(lián)用白描手法,六個名詞(即六種景物)的組合,沒有任何修飾語

賞析。它集中地表現(xiàn)了早行的辛苦。在雞鳴聲起,殘月未落之時,冒著

寒霜上路,可見早行辛苦。

包1、

[針對訓練]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這首詩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溪居生活?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首詩純用白描,展現(xiàn)出一幅素淡的水鄉(xiāng)風景畫:

臨水的村莊,掩著的柴門,疏疏落落的籬笆,碧波粼粼的溪水,

飄蕩的小船,奔走的兒童……靜中寓動,動中見靜,和諧而富有

詩意,使人感受到水鄉(xiāng)寧靜、優(yōu)美的景色,濃郁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

2.細節(jié)描寫

是對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環(huán)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可以

是一個動作、一種情景、一個特點或一種景物等。[教材溯源]

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題思

作用

想等。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

教材示例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

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頸聯(lián)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

賞析”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云厚雨足,而且

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完成后面的題目。

柳絮二闕(其二)

韓琦

絮雪紛紛不自持,亂愁縈困滿春暉。

有時穿入花枝過,無限蜂兒作隊飛。

這首詩中的“有時穿入花枝過,無限蜂兒作隊飛”歷來為人稱

道,請賞析其妙處。

參考答案:詩歌第三、四句,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描繪柳絮。柳

絮穿過花枝,巧妙地借來了色香,引來無數(shù)蜂兒成隊追逐。將

柳絮的狡狹輕薄表現(xiàn)得極為形象。這兩句語言活潑有致,富有

意趣。

畫堂春秦觀

?落紅鋪徑水池平,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

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

此恨誰知?(捻:持?。?/p>

?”憑欄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運用了什

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一個女子惜春的情景,花落春走心傷,女子拿

花在手里舍不得放下的動作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詩人對春光逝去的惆悵

之情,包含著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情感。借女子惜春之情寫自己

落第的那種傷感無奈之情。

3,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即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

動。[教材溯源]

①使描寫的對象動者更動,靜者更靜,動一靜,相映成趣;②使

描寫的對象顯得更加有聲有色;③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

作用

其人,增強現(xiàn)場感;④使形象鮮明可感,更真實地表現(xiàn)事物的特點

;⑤能更好地讓環(huán)境渲染某種氣氛。

教材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

示例澗》)

第二句極寫春山月夜之靜,而“花落”“月出”“鳥鳴”則是以動

賞析寫靜,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形象地寫出了心境的閑適、夜晚的靜

謐及春山的空寂。

動靜結合

化動為靜,以靜寫動就是把運動的事物當作靜止的事物來寫,想

象并描寫出動態(tài)事物在靜止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如李白的《望廬山

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將流

動的水當作靜止的布,把瀑布當作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一

個“掛”字化動為靜,生動形象,活靈活現(xiàn)。

化靜為動,以動寫靜就是把靜止的事物當作運動的事物來寫,想

象并描寫出靜態(tài)事物在運動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如王安石《書湖陰

先生壁》中的“兩山排網(wǎng)送青來”,一個“送”字,把靜止的山

L給寫活了。

[針對訓練]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①

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②不見,竟夕自悲秋。

[注]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詩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書

記被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尉,寫下了《楚江懷古》三首。這

是其中的第一首。②云中君:云神?!霸浦芯睘椤冻o?九

歌》篇名,此處指代詩人屈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是晚唐詩中的名句,請從動、

靜角度分析這兩句詩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廣澤生明月”,“廣澤”即廣闊的洞庭湖面是靜

的,“明月”本來也是靜的,但一個“生”字,將月亮冉冉升起

的動感寫出來了;“蒼山夾亂流”,“蒼山”是靜的,“亂流”

是動的。兩句詩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了洞庭湖的闊大與靜

謐,賦予了明月以活潑的生命,還寫出了蒼茫的青山,喧鬧的滔

滔江流,構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圖,給人以無限

的遐想。工

(4)點面結合

所謂“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特征的

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

描寫。點面結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

描寫的有機結合。

“點”,可以突出重點,體現(xiàn)深度;“面”,可以顧及全局,

體現(xiàn)廣度。點面結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

形象狀態(tài),最充分地表現(xiàn)思想,抒發(fā)感情。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點面結合

“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非常顯眼,是詩的中心,是點的描

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面的鋪陳,

“鳥飛絕,,“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在“山”“徑”

前冠以數(shù)量詞“千”“萬”,突顯了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W(5)角度變化

角度變化: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

度不同,或由近而遠、由上而下、俯視、

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xiàn)千姿百

態(tài),變化萬千。

5.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題目。

塞鴻秋?潺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

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這首曲子的寫景視角是如何變化的?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是一首寫景的小令,作者選擇了獨特的視覺角

度,由遠而近,由水寫到山,由地寫到天,由靜寫到動,由晝

寫到夜,高低遠近天上地下,通過鋪墊,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一二

幅秋景圖。3

(6)繪聲繪色繪形

即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通過色彩

、聲音去描寫景物。凡是詩詞中出現(xiàn)了顏色詞,即

應考慮視覺(或繪色);出現(xiàn)了表聲音的詞,即應考

慮聽覺(或繪聲)或動靜結合;如有冷暖,須考慮觸覺

;如有花香之類,須考慮嗅覺。

[針對訓練]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村行①

王禹儲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②樹似吾鄉(xiāng)。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在

商州一年多的時間里,寫了不少山水詩,《村行》是其中的

一首。②原:原野。

請從形、聲、色的角度賞析詩歌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

參考答案:①頷聯(lián)前句寫傍晚秋聲萬壑起,后句寫數(shù)峰默默

佇立在夕陽里。這里“有聲”與“有形”,富有情趣。②頸聯(lián)

寫山鄉(xiāng)的紅葉與養(yǎng)麥花:經(jīng)霜的棠梨葉隨風飄落,紅艷似火,

在山野間分外耀眼;成片的養(yǎng)麥花花開如雪,陣陣清香撲鼻而

來。“胭脂”與“白雪”對舉,令紅的更艷,白的更純,給讀

者帶來極唯美的視覺感受。一

虛實結合

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論述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把

眼前現(xiàn)實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教材溯源]

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內(nèi)容更加豐富;使作品描

作用

寫的意境既開闊又深邃,情感抒發(fā)既晴朗又含蓄。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

教材

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

示例

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

上片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片寫虛,通

賞析過設想“行人”想象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

寫愁思。虛實結合,將離愁別恨表達得蕩氣回腸、意味深長。

把抽象的論述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虬蜒矍艾F(xiàn)實的描寫與

回憶、想象結合起來。凡是寫想象和回憶、虛幻世界和夢境以及

設想之景的均為虛寫。實與虛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客觀

為實,主觀為虛;現(xiàn)實為實,抽象為虛;己方為實,對方為虛;當前為

實,過去與未來為虛;物質(zhì)為實,想象為虛。

鏈接:虛實結合Fppt

V記敘

中國古詩多是抒情詩,敘事詩很少,所以敘

述這一表達方式很少接觸到,只是在敘事詩中使

用,抒情詩也僅保留少量的敘述成分。賞析敘述

這一表達方式,同現(xiàn)代文中的敘述差不多,要從

以下角度展開:

【2017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試題。

采地黃者(1)本詩前八句敘寫,后六句寫

白居易友映了中唐時期悲慘的社會現(xiàn)實。(2分)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2)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作賞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①。析。(6分)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糧糧。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注】地英:玄變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藥。插:通“鑄”。鐵鍬。a

[h6u]糧:干糧;食糧。

【2017年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試題。

采地黃者聞)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作賞析

白居易。

敘述: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①以采地黃者的口吻敘述,雖無一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①。字怨語,讀來卻愈覺辛酸。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根糧。②以時間順序來敘述事情發(fā)展過程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層層深入,脈絡分明,給人以清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晰而深刻的印象。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③從頭到尾都是客觀敘述。詩人

寓情于事,貌似不動聲色卻滲透自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己的愛憎之情。

對比:

①朱門與農(nóng)家、白面郎與采地黃者、肥馬食地黃與采地

黃者饑腸無食等對比,揭露了貧富差距。

②著重突出“人不如馬”,加強了對比效果,揭露深刻,

批判的鋒芒更加犀利。

中國古詩多是抒情詩,敘事詩很少,所以敘述這一表達方式很少接觸到

,只是在敘事詩中使用,抒情詩也僅保留少量的敘述成分。賞析敘述這

一表達方式,同現(xiàn)代文中的敘述差不多,要從以下角度展開:

①敘事的線索;

②敘事的人稱(第一、二、三人稱),尤其看作者敘事還是詩中人物敘事

9

③敘事的順序,是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以及有無倒敘、插敘;

④敘事的客觀性與主觀性,是看似冷靜的敘述還是感情濃烈的敘述;

⑤敘事有無特別之處,如有無對比、抑揚等技巧。

賞析時應指明敘述的具體特點,并結合詩歌加以說明。

?北來人二首2016浙江

?(宋)劉克莊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fā)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禹△匕,今成獨雁飛。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2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3分)

?2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4分)

?21.運用對仗(對偶)、擬人的手法,借陵園、宮殿的荒

涼殘破之景,抒亡國之痛,情景交融。

?22.①以對比加強敘事的抒情效果。用權貴歌舞宴飲,不

問軍情與百姓心系故國作對比,表達憂國憂民之情;以

主人公一家亡國前后境沉的對比,表現(xiàn)百姓流離之苦。

②以“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

然。③敘事中流露出個人的情感。如“今成獨雁飛”流

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涼與孤獨。

請指出下列詩句的敘事特色:

1.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1.對比,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敘事中融入個人情感

2.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運用第一人稱,以女子的口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吻敘事,對比手法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

(唐)王建

?高樹蟬聲秋巷里,朱門冷靜似閑居。

?重裝墨畫數(shù)莖竹,長著香兼一架書。

?語笑侍兒知禮數(shù),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不如。

?4.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

獨特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①通過環(huán)境烘托,如“高樹蟬聲”“冷靜

似閑居”和“重裝墨畫”“香兼一架書”,

分別寫出了將軍住處的清幽安靜和書齋的

素凈雅致,表現(xiàn)了將軍的文人趣味(情趣

高雅)。

?②運用襯托,用“侍兒知禮數(shù)”襯托將軍

的文化修養(yǎng)(知禮有涵養(yǎng))。

?③通過“吟哦”“任狂疏”“愛讀英雄傳"

等動作、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豪放

和志趣。(灑脫豪放、志向高遠)

這首詞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

例【答案小例】

請你列舉兩種。

題①白描:這首詞以

行香子解白描的手法,如村莊、

秦觀析塘水、小園、各種花等,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

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

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

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

茅堂。闞青旗,流水橋旁。偶

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

燕兒舞,蝶兒忙。

這首詞運用了多種描寫方法,

【答案示例】

請你列舉兩種。

②動靜結合:

行香子“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秦觀倚東風、豪興徜徉”兩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句表現(xiàn)的是靜景,“偶

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然乘興,步過東岡。正

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鶯兒啼,燕兒舞,蝶兒

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忙”幾句則是動景;

茅堂。闞青旗,流水橋旁。偶動靜結合起來,便組成

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

燕兒舞,蝶兒忙。農(nóng)村畫卷。

正側(cè)面結合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一一一一_

山亭柳贈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賭②博藝隨身。花柳③上,斗尖新。

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

不負辛勤。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

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

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注]①本詞為作者知永興軍時所作,當時年已衰老,

政治失意。②賭:與人競賽。③花柳:借指歡場上的歌

舞技藝。

詞的上闋是運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表現(xiàn)歌者技藝

的?請簡要賞析。

期正側(cè)面結合

①運用正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明技巧)/

②詞的上闋從正面描寫了歌者的

多才多藝,對歌舞技藝的追求以(零

及高亢噴亮的歌聲,又從側(cè)面描\3

寫了歌者受人追捧的情景,(釋、

運用)

③表現(xiàn)了歌者的技藝高超。(析

作用)

二、抒情(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稱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對有關的

人物、事件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針對訓練]

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暮春游西湖北山

楊載①

愁耳偏工著雨聲,好懷常恐負山行。

未辭花事駿駿②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猶勤訪寺,幽棲吾欲厭歸城。

綠疇桑麥盤櫻筍,因憶離家恰歲更。[注]

①楊載:元代中期著名詩人,福建浦城人,晚年定居杭州。②

駿駿:原意是馬的疾行,引申為迅疾。

詩歌尾聯(lián)是怎樣抒發(fā)情感的?請聯(lián)系詩歌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尾聯(lián)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站在西湖北山

遠望,田野的莊稼、果樹被雨洗得蔥綠,也令詩人想起去年

離家時,家鄉(xiāng)正是這個景象,詩人情不能自己,率直道出離

別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解析:首先理解尾聯(lián)的意思,“綠疇桑麥盤櫻筍,因憶離家

恰歲更”意思是“桑林麥田中間夾雜著叢叢櫻桃樹和春筍,讓

人想起離家時家鄉(xiāng)也正是這個情景”O(jiān)結合詩歌標題“暮春游

西湖北山”,然后品味其中的情感。尾句中“憶”意思是"想

起”,流露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而“憶”是情感詞,

接傾吐情感,這屬于直抒胸臆。

(二)間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指的是詩人借助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主觀感情。1)以樂

景寫樂情

2)以哀景寫哀情

3)以哀景襯樂情

[針對訓練]

9.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菩薩蠻

李曄①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

萬丘。

野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nèi)②中。[

注]①李曄:唐昭宗。乾寧三年(896),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攻

長安,李曄逃奔華州,心緒煩亂郁悶?!捌咴录仔纾叟c學士、

親王登齊云樓,西望長安。令樂工唱御制《菩薩蠻》詞,奏畢,

皆泣下沾襟?!?《舊唐書?昭宗紀》)②大內(nèi):皇宮。

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賞析本詞上片。

參考答案:①以樂景寫哀情。詞人登上齊云樓,遙望長安

的宮室,目力不及,只見燕子快樂地雙飛。詞人用燕子的快樂

反襯自己的失意和痛苦。②寓情于景。遙望遠方,渭水長流,

千山阻隔,表達了詞人思念舊日宮殿卻欲歸不能的憂憤之情。

解析:題干明確考查“情景關系”,故思考的方向應為該詞

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本詞的上片寫詞人遙望遠方之景,長安宮

室,雙飛之燕,渭水長流,千山迢迢,借景物抒發(fā)憂憤之情,

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另外,詞人心懷國都

被破之悲,卻眼見雙飛之燕快樂飛翔的樂景,以樂襯哀,倍增

其哀。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詩人借自然界中

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

感。

[針對訓練]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驀山溪?梅

曹組

洗妝真態(tài),不作鉛花御。布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結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

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東陽[注]也,試問花知否?[注

]東陽:沈約,因其曾做過東陽太守,故稱。沈約暮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