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9(上海專用)(學生版)_第1頁
2021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9(上海專用)(學生版)_第2頁
2021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9(上海專用)(學生版)_第3頁
2021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9(上海專用)(學生版)_第4頁
2021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9(上海專用)(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贏在中考?黃金20卷】備戰(zhàn)2021中考化學

上海市中考化學全真模擬卷09

一、單選題

1.(2021?上海浦東新區(qū)?九年級一模)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氯氣:填充飛艇B.金剛石:制鉛筆芯

C.氧氣:供給呼吸D.活性炭:吸附異味

2.(2021?上海金山區(qū)?九年級一模)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點燃點燃

====

A.P+O2^P2O5B.2C+O22CO

點燃點燃

====

C.Mg+O2MgO2D.CO2+C2CO

3.(2021?上海浦東新區(qū)?九年級一模)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

A.水和雙氧水B.氧氣和液氧C.銀和水銀D.金剛石和石墨

4.(2021?上海黃浦區(qū)?九年級一模)以下實驗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灼熱的碳B.硫酸銅粉末中滴入水

C.高溫加熱木炭與氧化銅的混合粉末D.雙氧水與二氧化鎬混合

5.(2021?上海黃浦區(qū)?九年級一模)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氫氣:產生濃厚的白煙B.鎂帶:生成氧化鎂

C.硫: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D.鐵絲:發(fā)出紅光,生成黑色固體

6.(2021?上海閔行區(qū)?九年級一模)加碘食鹽含有碘酸鉀(KI。?),其中碘元素⑴化合價為

A.+2B.+3C.+5D.-5

7.(2021?上海黃浦區(qū)?九年級一模)自來水生產中通入氯氣的作用是

A.除去異味B.殺菌消毒C.凝聚懸浮物D.沉降顆粒物

8.(2021?上海金山區(qū)?九年級一模)對實驗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分析不合理的是

A.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液面高過了濾紙邊緣

B.點燃氫氣時發(fā)生爆炸—在點燃前可能沒有檢驗氣體純度

C.加熱試管中固體時,試管破裂——試管口未向下傾斜

D.用紅磷測定空氣中。2體積分數,實驗誤差較大——紅磷足量

9.(2020?上海九年級期中)有關“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多加水,讓粗鹽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鹽經過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純

D.當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濾液蒸干

10.(2020?上海九年級期中)粗鹽提純實驗包含稱量,溶解、過濾和蒸發(fā),下列裝置和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11.(2021?上海嘉定區(qū)?九年級一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Imo[氧氣的摩爾質量為32g

B.Imol任何物質都約含有6.02x1023個分子

C.2gH2中含有Imol氫

D.質量相等的和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一定條件

12.(2021?上海虹口區(qū)?九年級一模)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z+3丫2-....."2Z,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沒有氣體生成

B.每個Z分子中含有1個X原子

C.mgX2和ngY2充分反應后生成(m+n)gZ

D.若X2sY2的摩爾質量分別為Mg/moKNg/mol,則Z的摩爾質量為(M+N)g/mol

13.(2020?上海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飽和溶液的濃度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大

C.醫(yī)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質是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14.(2017?上海寶山區(qū)?九年級期中)如圖是“用雙氧水制取一瓶氧氣''實驗的主要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收集干燥的氧氣

15.(2020?上海九年級單元測試)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無固體剩余),用于緩解運動后出現的低血糖癥狀,

之后他結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數據,歸納出以下問題,其中正確的是

溫度/℃0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82191204238287362487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層比上層甜

B.降溫,糖水中一定有晶體析出

C.20℃時、蔗糖飽和溶液質量一定為304g

D.升溫,糖水中蔗糖的質量分數不變

16.(2019?上海)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強同學按如圖所示進行家庭小實驗.以下關于此實驗現象的描

述中錯誤的是

內壁蘸有澄清石

灰水的玻璃片

—醋精(主要成分是酬酸)

£^^^潔凈的鮮雞蛋殼

A.有氣泡產生

B.玻璃片內壁有渾濁出現

C.雞蛋殼逐漸溶解

D.燒杯中溶液的質量不變

17.(2020?上海九年級單元測試)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如圖所示。說法錯誤的是

澄清的

石灰水

A.實驗中觀察到a試管中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B.剛開始預熱,b試管中立即產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

C.碳在反應中表現出還原性

D.實驗結束后,應先停止加熱,再將導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8.(2020?上海九年級專題練習)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和硝酸鋼,為逐一分離其中的金屬元

素,所加試劑均過量,且理論上氫氧化鈉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試劑1-3順序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氯化鈉、硫酸鈉B.氯化鈉、氫氧化鈉、硫酸鈉

C.氯化鈉、稀硫酸、氫氧化鈉D.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

二、填空題

19.(2021?上海楊浦區(qū)?九年級一模)人類離不開空氣,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空氣。

①空氣屬于_______(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氧氣(O?)和臭氧(。3)互為。高空中兩種物質可發(fā)

紫外線

生轉化:20;、302,該變化屬于(填“物理”或“化學”)變化,O.lmol的中約含個氧原

子,質量是_______g,它與mol。2含氧量相當。

②鎂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催化還原法是消除大氣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藝,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說法正確的是(填序

號)。

丙丁底

A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D反應后丁、戊的分子個數比為2:1

④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生石灰是否已變質(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

20.(2021?上海浦東新區(qū)?九年級一模)從科學家認識物質的視角認識二氧化碳。

①組成角度:二氧化碳(CO?)是由______種元素組成的。

②分類角度:CO?屬于(選填“單質”或"化合物”)。

③性質角度:如圖,b處木條首先熄滅,說明CO2的密度比空氣(選填“大”或“小”)。

④應用角度:用CO2生成甲醇,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為:

碳原子

與一氧原子

O—氫原子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

⑤制取角度:實驗室用含0.2molCaCO3的大理石和足量稀鹽酸反應,可生成CO、.mol。(根據化學方程式列

式計算)

21.(2021?上海浦東新區(qū)?九年級一模)水和水溶液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關系緊密。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自來水的生產流程如下圖:

天然水

其中通入氯氣的作用是.

②電解水裝置如圖所示。玻璃管a端的電極連接電源的極,水通電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活塞

③己知KNO-3和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溫度/℃0204060

溶解度(g〃00gKNO313.331.663.9110

水)NaCl35.736.036.637.3

I.20℃時,NaCl的溶解度為g/lOOg水;

Il.如圖中表示KNC)3溶解度曲線的是—(選填“甲”或“乙”);

IILKNOj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用)_(選填“降溫結晶''或"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

1\;.20℃時打開碳酸飲料瓶,有大量氣泡冒出。飲料瓶打開前后,CO?的溶解度由圖中的a點變化到___(選填“b”、

"c”、"d"或"e")點。

三、實驗題

22.(2019?上海)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1)吃火鍋用的鍋體是由銅合金制造的,主要是因為銅合金具有很好的(填序號).

A導電性B導熱性C延展性

(2)金屬銹蝕造成浪費.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一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廢鋼鐵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節(jié)約金屬資源B合理開采礦物C防止鋼鐵生銹

(4)實驗室有鋅片、鐵片、銅片、稀硫酸、硫酸鋅溶液、硫酸亞鐵溶液和硫酸銅溶液7種物質,小紅選擇合適的物

質,設計了以下三種方法對鋅、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驗證.

①方法一所選用的3種物質是、硫酸鋅溶液和硫酸銅溶液.

②方法二所選用的3種物質是鋅片、銅片和.

③方法三所選用4種物質是鋅片、鐵片、銅片和稀硫酸.

(5)煉鐵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在實驗室里,可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玻璃管內的粉末

由_______色變黑色.

(6)某鋼鐵廠每天需消耗5OOOt含Fe2C)38O%的赤鐵礦石,該廠理論上可日產含Fe98%的生鐵t.(計算結果保

留1位小數)

23.(2020?上海九年級專題練習)過氧化鈉(Na?。?)可作為供氧劑。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fā)現過氧化鈉有如

下性質:

a.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b.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實驗目的:驗證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并檢驗生成的碳酸鈉和氧氣。興趣小組用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其中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