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_第1頁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_第2頁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_第3頁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_第4頁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的喜與憂

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現狀剖析與保護建議武漢歷史民居建筑的喜與憂湖北省文化廳古建筑保護中心方天宇

人們通常會從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來判斷它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淀?!俺鞘械牟季趾徒ㄖY構塑了城市的個性,……是城市的光輝歷史與滄桑歲月最寶貴的見證者,應該得到尊重。這首先是因為它們凝聚著歷史或情感價值;……它們是人類遺產的一部分”。(國際現代建筑協(xié)會《雅典憲章》1933)武漢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城市。長江中下游最古老的城市遺址——商代盤龍城就坐落在城市的北部。自三國筑城始到明清以至近現代,武漢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重鎮(zhèn)之一,既應有彰顯特色的歷史建筑,更就有各具風格的歷史民居。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和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中,似乎很難尋找這座城市歷史文明存在的蹤跡。為此在許多個周末,我騎著自行車,背著照相機,穿行在武漢的的大街小巷,以搜尋的目光捕捉這個城市的歷史記憶。在一次次的苦苦尋訪中,不斷的發(fā)現令人欣慰“在高樓大廈背后在街巷里份深處,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仍然保留著一些歷史建筑和民居建筑。一、武漢市的歷史民居建筑多以組群的格局,分布在幾個主要的區(qū)域,保留相對完整且有特色的歷史民居建筑主要有以下幾處:A、原漢口租界區(qū)域里分建筑——這些建筑采用中國傳統(tǒng)四合院與西方低層聯(lián)排住宅相結合的形式,多為磚木結構,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B、武昌曇華林——這里是外國人涉足武漢較早的地方。1861年漢口開埠后,大批西方教會、學校、醫(yī)院、教堂進入武昌,曇華林亦漸趨繁榮并逐步成為以外國人為主的聚居區(qū),此地集中了數十處百年以上的建筑,教堂、醫(yī)院、學校、民居、公寓、花園、領事管、城墻……形成了中西建筑相雜糅的風格;

C、武昌白沙洲——這里曾經是長江中游的竹木集散地和商貿碼頭,許多竹木富商因而在此筑房而居,形成近千米的白沙洲竹木商貿街,留存的三合院動工有明清的建筑風格,又有濃郁的武漢地域特色。然而,讓人十分痛心的是,這些建筑群體的完整性遭到嚴重威脅,其中不少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里份建筑起源于19世紀末,以漢口江岸區(qū)分布最為集中,至鼎盛時期,全市里份達208處。至70年代,許多里份仍然保存較為完整的狀態(tài)。但是,隨著舊城改選速度的加快,如今僅剩下同興里、延慶里、江漢村、洞庭村、桃源坊等為數不多的幾個里份?,F存里份居住密謀高,從前每棟是獨立住房,早已變?yōu)榘磿r間分戶的格局。巷道的上空晾著各色衣物我被子,凌亂的電線裸露在外,亂搭亂蓋的房子與建筑及環(huán)境極不協(xié)調;墻面表皮剝落,門窗玻璃破碎,里份人口處牌坊被各種廣告遮蓋,為了“保護”里份,許多破損的墻面被刷上毫無生氣的灰色涂料。白沙洲的百年老宅在2002年被開發(fā)商拆遷時尚剩20余棟,現在卻已所剩無幾,在丁公廟下街10號,一棟白墻黑瓦、磚木結構的房子,在一大片平房中顯得特別醒目。插栓木門開啟或關上時嘎吱嘎吱地作響聲,木梁優(yōu)美的雕花,西式風格的窗楣,透露出這座房子年代的悠久的家世的顯赫。果然,據房主介紹,這是祖上留下的房子,從前,長江常發(fā)洪水,江水一直淹到家中。百年江水的沖刷和浸泡,使房屋僅剩現在的一進。20世紀60年代,“文革”時期的沖擊使它受到了更加嚴重的破壞。房屋格局已經改動,原本二層的被廢棄,部分木板墻替代以紅磚或者糊滿報紙,雕花窗格扇大部散失,小窗洞。曇華林1.2公里長的老街上的百年建筑,許多已不見蹤影,有的審被拆掉一半,現存的如徐源泉故居、原瑞典領事館等,如同羸弱無援的老者在鋼鐵森林中瑟瑟而立。建筑內外被各種管線纏繞,抽沒煙機、外掛式空調、廢棄物品等雜亂無章地安置,墻壁表皮斑駁,墻角雜草叢生。近年來,歷史街區(qū)和歷史建筑的保護開始受到市區(qū)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曇華林不久前也開始進行綜合改造,有關部門旨在將其打造為武昌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日前,我再次來到改造中的曇華林,其現狀卻令人吃驚:街道

兩旁豎立起仿古建筑,已修繕的老建筑的部分墻面被嶄新的涂料覆蓋,花園山山頂的小禮拜堂被安裝了防盜門窗,……如此的改造,已使曇華林失去了濃郁的的歷史厚重感和地域特色。市區(qū)還有一些有明顯特色的歷史民居現狀堪憂。如武昌復興路44號大院內有一座六開間的歐式石質三層樓建筑,拱形門券,兩門券間有漂亮的石雕花,外廊柱子的柱頭為多立克式和科斯林式,房間正中的水泥地面上淺刻有圓形花卉圖案。然而,小樓前院已成為飲料批發(fā)商品堆放處,院子兩邊搭蓋有倉庫,遮擋了一樓外廊兩側的開間,一樓左邊的的拱券被紅磚封住并隔成房間。由于長年失修,建筑外墻墻面已多處剝落并被污水腐蝕,紅磚和下水管暴露在外。綜上所述,武漢的歷史民居建筑的保護形勢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二、歷史民居建筑難以有效保護的原因歷史民居建筑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甚至遭到嚴重的破壞,陷于處境危急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城市規(guī)劃片面強調發(fā)展而忽視保護,導致歷史民居建筑保護工作的被動滯后。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難以協(xié)調,保護工作總是處于不利地位,這是城市歷史建筑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的重要因素。在舊城改造中,大片老街區(qū)、老建筑被夷為平地,快速消失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所剩無的幾少量歷史民居建筑在高樓大廈的夾縫之間,既失去原有的環(huán)境,也顯得岌岌可危。2、現存歷史民居建筑設施簡陋,使用不便,房型布局不合理,超負荷使用等等,已經不現代居住的要求。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口增加,居居的自發(fā)改造加速了建筑的毀壞。3、維護資金的缺乏,致使甕中保護部門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文物保護單位沿且因資金不足而得不到妥善的保護(如徐源泉故居1993年7月28日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優(yōu)秀歷史建筑”),更何況尚未納入名冊的“編外”歷史民居建筑了。

4、缺乏科學論證,保護方式不當,導致歷史建筑及其環(huán)境遭受“保護性”破壞。三、加強歷史民居建筑的對策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由于材料的局限,長期保存并非易事。歷史民居建筑的分布廣、疏、遠等特點,容易受到自然和人力的損壞,常年風雨洗刷、日曬雷擊、空氣污染、鼠蟻侵蝕,加上近年來的土地過度開發(fā)而被開粗暴地拆除等一系列摧殘。因此,歷史民居建筑的保護面臨嚴峻有形勢。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民居建筑,留住城市的記憶和痕跡,應該成為21世紀城市規(guī)劃和城市經營的要素之一。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民居建筑,符合科學發(fā)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首先,切實做文物普查是保護歷史民居的重要任務。只有找到那此致鮮為人知甚至不為人知的有價值的古民居建筑,才能針對其歷史、地理的現狀特點,采取正確的修復和保護措施,使其得到應有的身份及保護。其次,加強宣傳文物保護知識。只有廣泛向大眾普及文物保護知識,使更多人具有保護文物的意識,才能減少對文物建筑的人為破壞,這也是文物保護工作者必須擔負起的重任。第三,對于已經公布為“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保護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文物的保護需要持續(xù)不斷的資金和技術保障,除政府應增加保護經費外,還應多方募集資金,鼓勵境內外資本和民間資本的投入。第四,歷史建筑的“修復過程是一個高度專業(yè)性的工作,其目的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跡的美學與歷史價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確鑿文獻為依據”(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筑師及技師國際會議《關于古遺址保護與修復的國際憲章〈威尼斯憲章〉》1964),對歷史建筑的修復工作應堅持以科學的方法、專業(yè)手段去重現建筑的本來面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