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反思_第1頁
幼兒園教育反思_第2頁
幼兒園教育反思_第3頁
幼兒園教育反思_第4頁
幼兒園教育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教育反思

在戶外活動中,我聽到了張智豪的哭聲,原來是寧其順打了他。我立即走過去詢問,寧其順承認了錯誤并道歉了。但不久后,又有其他孩子抱怨寧其順打了他們。這件事讓我深思,孩子們似乎把“對不起”當成了避免懲罰的法寶,只要說一聲就可以了事。然而,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在行動之前要多想想后果,學會自律,減少侵犯他人的行為。在處理幼兒矛盾時,我們通常只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批評錯誤行為,讓有錯的孩子道歉。但這樣做只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沒有教給他們解決矛盾的能力。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說了“對不起”并不代表事情就結束了,接下來需要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例如,讓孩子幫助受害者揉揉被打的部位或擦擦眼淚,讓孩子通過行動負責任,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fā)生。對于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精神上的安慰,需要我們通過具體的行動讓他們明白。這樣,孩子們可以負責任地處理自己的行為,釋放內心的愧疚,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后果,從而避免矛盾的發(fā)生。在美術活動《漂亮的魚鱗》中,我過于強調了孩子們畫魚鱗的技能方面,要求他們畫出均勻的魚鱗,使整張紙被填滿。但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把他們花了一節(jié)課時間完成的作品交給我,我卻指出了畫得不太好的地方,導致很多幼兒沒有得到我的表揚,這次美術活動以失敗告終。我開始思考:一次成功的美術活動應該以什么為標準?是追求技能上的完善,還是以孩子們內心的快樂為主要評判標準?我意識到,每個孩子的天賦和興趣都不同,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我們不能過高地要求他們的繪畫技能。只要孩子們能用色彩和線條表達他們心中的畫面,就已經(jīng)足夠了。片面地追求技能,只會本末倒置。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對幼兒嚴格要求他們作品的形狀和輪廓。在下一堂課中,我盡量使用形態(tài)各異的物體來開拓幼兒的思路。只要幼兒圍繞主題,形狀和顏色都可以不同。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我以參與者的身份來對待孩子們的作品,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變得更加輕松,我也變得更加輕松。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比我們大人還要可愛和美麗。漸漸地,我們班的作品秀欄中孩子們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他們對畫畫的興趣也越來越高。對于現(xiàn)在小班繪畫活動的反思,我們一直困惑著應該培養(yǎng)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自從上了兩個繪畫活動后,很多老師提出這樣的活動太注重技能的培養(yǎng),而缺少了最可貴的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回顧這學期的繪畫活動,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點、線和圓,但這些活動中最注重的還是繪畫技能的培養(yǎng)。雖然這些活動的游戲性也很強,但游戲似乎只是一種形式,游戲的背后還是在學習如何畫線,如何畫圓。這導致一些孩子不愿意動手,有些孩子則以“我不會”來搪塞,壓抑了兒童學習繪畫的興趣。實際上,繪畫活動不僅僅是兒童對一種技能的練習,更重要的是兒童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兒童的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是兒童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的過程。在這個星期的《紙版樂》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們大膽地玩版、剪剪、貼貼,通過自己的意愿大膽地裝飾圖案,用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畫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大膽地表現(xiàn),每一幅作品都有他們的想法。當作品印好后,孩子們的臉上都呈現(xiàn)出了滿意的笑容。小班幼兒不會折紙,主要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老師使用的專業(yè)術語。因此,在每次活動前,我會與幼兒一起拿起紙張,通過手指指向每個角和邊緣的方式,幫助幼兒認識紙張的形狀,然后再教他們如何對角折和對邊折,這樣就容易多了。在教育活動中,我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傾聽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也是學習的基礎。為了讓幼兒更愉快、更順利地參與活動,我會在每個環(huán)節(jié)提醒幼兒認真傾聽,要求他們在聽完老師的講解后再行動。同時,我還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傾聽興趣,如低聲神秘地說話、表情嚴肅地說話、夸張的語氣、開心的語氣等,還會與幼兒玩聽指令做相應動作的游戲,逐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缺乏手足之情的體驗,這導致他們存在很多性格弱點,比如不會謙讓、不懂容忍,更不會主動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他們無法感受到被需要的快樂,也沒有為他人著想的責任感。此外,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為他人考慮的意識。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沒有哥哥姐姐,他們就缺少了模仿榜樣。因此,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種親情,彼此承擔責任和義務,在與同齡孩子相處時往往沒有這種感覺。在我的教學中,我常帶領孩子們玩一些游戲,如“小孩小孩真愛玩”、“貓捉老鼠”、“老貓睡覺醒不了”等。其中,“老貓睡覺醒不了”這個游戲,孩子們需要邊念兒歌邊躲藏,當聽到貓媽媽的召喚要喵喵的走回來。雖然這個游戲兒歌朗朗上口,內容簡單易學,但總有幾個孩子不顧老貓的呼喚在自己的位子邊跑來跑去,自顧自的玩。因此,我進行了反思,看看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參與游戲,提高他們的興趣。一、小班孩子年齡小,游戲必須具有情節(jié)性和情景性。因此,老師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夸張的表情、語言、動作,以及適宜的游戲材料和完整的游戲情節(jié),來引導孩子進入游戲情景。在游戲前,老師應該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將游戲兒歌發(fā)揮成故事,讓孩子知道找不到“小貓”,“貓媽媽”會很著急;離開了“貓媽媽”,“小貓”會很危險。這樣的導入方式會更生動,也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需介紹游戲規(guī)則。二、小班孩子的游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為老師,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以應對突發(fā)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有一個孩子總喜歡橫沖直撞,聽到“貓媽媽”的召喚,總是跑回位子,不到媽媽身邊來。剛開始時,老師提醒他“輕一點”,但這種干涉并沒有起作用。于是,老師決定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現(xiàn)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只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媽媽面前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要求,又間接影響了他。當然,老師也可以用語言幫助孩子積累經(jīng)驗,引導孩子游戲的方向。例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說“不好啦,我丟了一只小貓,你們少了一個弟弟,讓我們一起把他喊出來吧!”于是大貓和小貓一起喊“貓弟弟,快出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在反思過程中,老師再次認識到:無論哪個活動和游戲,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要不斷挖掘活動和游戲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fā)展。在班上,老師發(fā)現(xiàn)幼兒經(jīng)常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到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馮思皓小朋友在區(qū)角活動里玩耍時,經(jīng)常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鬧一場,老師怎么調節(jié)他都不高興。老師問了和他在一起玩區(qū)角活動的小朋友,他們告訴老師說:“馮思皓搶玩具,他不給我們玩,東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們大家都玩不到了?!睂幤漤樃嬖V老師說:“老師,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給我玩還打我呢?!甭犃撕⒆舆@么一說,老師明白了,原來是馮思皓把玩具都攬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分享。這樣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了。我看了一下坐在旁邊小椅子上的馮思皓,輕聲地走到他跟前,蹲下來問道:“馮思皓,你看其他小朋友玩得高興嗎?”他回答:“不,他們都不跟我一起玩,還總是要我的玩具?!蔽依^續(xù)問道:“那幾個小朋友在那兒干什么呢?他們有東西玩嗎?”他回答:“沒有?!贝藭r,他低下頭看著自己口袋里的玩具,顯得很不高興。于是我建議:“馮思皓,你能把你口袋里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嗎?”他還是低著頭回答:“好吧?!敝?,我轉向其他小朋友說:“瞧,馮思皓現(xiàn)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們高興嗎?”其他幾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高興!”這時,他愿意把自己帶來的玩具分給其他小伙伴們一起玩了。事后,我給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