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岡陳考資料_第1頁
螺岡陳考資料_第2頁
螺岡陳考資料_第3頁
螺岡陳考資料_第4頁
螺岡陳考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吉州螺岡陳氏開基祖考源吉州螺岡是指現(xiàn)如今吉安市生態(tài)公園的螺子山。唐貞觀四年,陳重熙公攜兒帶妻從福建閩縣來到吉州任刺史。他任職期間看到螺子山一帶林茂山幽,東臨贛江,南鄰磨盤湖,景色迤邐,水光山色,相互交錯,于是改籍螺岡,開創(chuàng)螺岡陳氏。重熙公字舜光,公元570年2月初9日生于建康(今南京),歿于公元641年6月初2日,居福建福州閩縣,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任吉州刺史,卒于官,葬吉州螺子山,娶福建閩縣顏氏。先世臨海王廢帝的次子。螺岡陳氏族譜大清乾隆丙子年歲進(jìn)士雙溪嗣孫元龍撰寫的《陳氏原本世系分派圖序》中載道:“太皇太后廢文帝太子伯宗為臨海王,僅嗣位二年,遷徙福之閩中,生二子,長曰奇兒,次曰重熙。”又大宋紹興乾道舍人院校、書郎大學(xué)士西蜀眉川蘇老泉在乾道壬辰年(公元1172年),為螺岡陳氏族譜謄寫的《宋一修譜序》中寫道:“衍于潁川而大邱君實賢人之相會,德星之相聚蔓于福之閩中至。大唐貞觀四年有曰重熙公任吉州刺史,終于官,而子孫居其地之螺岡,其后裔繁衍至?!笨梢娭匚跏菑U帝陳伯宗的兒子,他是從福建閩縣遷徙過來的,陳伯宗乃有后裔,我們螺岡陳氏就是陳伯宗的唯一苗裔家族。那么為什么縱觀所有史料,我們只找到陳伯宗長子陳至澤的資料,而沒有記載次子舜光?其原因還是要從歷史事實上去找。先世臨海王廢帝----陳伯宗,小字藥王,字奉業(yè),陳文帝陳蒨的長子,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即554年)五月初五(也說生于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永定二年(即558年)二月初五,受封為臨川王世子。永定三年(559年),陳武帝去世,陳蒨即位,是為陳文帝。同年八月二十六日,陳文帝立陳伯宗為皇太子。天嘉元年(560年),《陳書·王固傳》也寫作天嘉四年(即563年)娶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陽太守王琳的孫女,金紫光祿大夫王固之女王少姬,后來王少姬為伯宗生下兒子,名叫至澤。天康元年(566年)四月文帝駕崩,皇太子伯宗繼位。文帝駕崩時遺詔安成王陳頊和仆射到仲舉、舍人劉師知等人輔佐朝政。光大二年(568年)春正月初三,陳頊晉位太傅,兼司徒,特許可以佩劍穿履上殿。陳頊在心腹毛喜等人的協(xié)助下,殺掉了劉師知等輔佐大臣。朝政大權(quán)越來越大了。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始興王陳伯茂因為皇叔安成王陳頊專政,心中十分不滿,多次散播安成王將要廢立的惡言。同月,陳頊以陳伯宗個性太軟弱,難以當(dāng)大任為由發(fā)動政變,太皇太后章要兒為了報陳蒨殺害陳昌的仇恨,下詔廢黜陳伯宗的帝位,將其降封為臨海王,遷到藩地居住。又下令廢黜始興王陳伯茂為溫麻侯,置諸別館,安成王派遣刺客在車內(nèi)殺掉了他。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陳頊自立為帝,是為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四月,陳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十九歲,史稱陳廢帝,葬于今南京西善橋。陳至澤,廢帝陳伯宗與皇后王少姬的嫡長子,生于公元566年5月13日。光大元年(567年)立為皇太子,光大二年(568年)跟父親一起被廢,襲封臨海王嗣王,尋為宣惠將軍,置佐史,陳國滅亡后入長安,不久被害。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陳舜光沒有載入史冊的原因,一方面當(dāng)時朝廷爭權(quán)奪勢特別厲害,陳伯宗的夫妻倆會擔(dān)心陳頊趕盡殺絕,所以遷徙異地隱姓埋名;另一方面陳伯宗被害,王少姬在朝廷中也沒有地位了,沒有哪個朝廷命官會去顧及他們母子倆;第三方面,皇太后沈妙容與陳頊爭斗失敗而被架空,伯宗被廢,伯茂被害,皇太后和臨海王妃王少姬都沒有心思去上報新生兒的事情。南朝陳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動蕩的時期,戰(zhàn)爭頻繁,朝廷王室爭權(quán)奪勢,人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受盡動亂折磨的中原民族,成批地向福建遷徙。南北朝“侯景之亂”,中原人更是紛紛入閩。據(jù)《豐澤田姓氏志》載,南朝陳霸先建立陳國后,陳氏宗室子弟封王封侯,聯(lián)翩入閩,均居留福建開基。據(jù)《永春縣志》、《永春周志》及族譜記載:隋朝開皇九年(589年),隋朝滅陳,陳后主的三個兒子領(lǐng)兵率族南奔入閩。隋朝仁壽四年(604年),他們奉隋文帝之旨,悉兵就地定居。陳后主的兒子陳敬泰(又作陳鏡臺)易知散軍為民。大業(yè)初年(公元605年)沈妙容從長安回到了江南。陳伯宗死后,王少姬帶著兒子陳重熙遷徙到福建閩縣居住。大宋紹興乾道舍人院校書郎大學(xué)士西蜀眉川蘇老泉在乾道壬辰年(公元1172年)為螺岡陳氏族譜謄寫的《宋一修譜序》中寫道:“大宋間有勝翁兄弟五人,勝一仍居螺岡,其余各徒永新諸地而居焉。”大明永樂二年歲甲孟冬月賜進(jìn)士翰林院文淵閣大學(xué)士解縉為螺岡陳氏家族撰寫《五勝族譜序》寫道:“……談先遞至宋時有五勝,分五大派,一螺岡、二張村、三永寧石陂、四高富、五牢溪,星羅棋布,散著更難?!惫?172年我們五勝進(jìn)行第一屆合修宗譜,然后分別在公元1404年和1490年進(jìn)行了二三屆合修宗譜。如今國家富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信息化時代中,我們找到了失散幾百年的重熙后裔,但苦苦尋找了幾十年,我們?nèi)詻]有找到勝一共后裔。今年開始四修宗譜,一方面從網(wǎng)絡(luò)上查找資料引證我們的開基祖陳重熙為陳伯宗兒子,為陳伯宗增添一筆色彩;另一方面想借這個平臺公示我們這個家族的世系信息,為研究中國陳氏姓氏的專家提供素材;第三方面就是想通過這個平臺尋找失聯(lián)近六百年的勝一后裔。同治八年《吉州螺岡勝五太坊塘族譜》記載螺岡陳氏世系如下:伯宗(至澤、重熙)---(螺岡世系)一世重熙----二世子昂---三世吉中---四世廣平---五世載輝---六世全曦---七世攸寧---八世永華---九世陶---十世洪進(jìn)---十一世(勝一、勝二、勝三、勝四、勝五)這個的世系表是螺岡陳氏所有支系老譜中記載的。讀老譜產(chǎn)生疑問如下:1,按照我們螺岡陳氏宗譜世系,從螺岡開基祖重熙到洪進(jìn)共有十代人,但從時間來算,這里面就出現(xiàn)問題了,陳重熙出生于公元570年,第十代孫洪進(jìn)公出生于公元914年。十代人相差344年,平均每代間隔34.4年,這樣匡算不符合傳代規(guī)律。單看他的兒子子昂公出生于公元661,父子之間相差91年。91年的時間,按照當(dāng)時古代20年為一代,這之間應(yīng)該有近五代人,。所以這個世系里至少少記了六代人。如果設(shè)想按如下世系排列,還說得合乎情理:伯宗(至澤、重熙)---一世重熙---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子昂---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吉中---十世廣平---十一世載輝---十二世全曦---十三世攸寧---十四世永華---十五世陶---十六世洪進(jìn)---十七世(勝一、勝二、勝三、勝四、勝五)。這樣從重熙到洪進(jìn)公共計十六世,平均每世間隔21.5年,這個匡算還是符合當(dāng)時年齡規(guī)律的。,2,螺岡陳氏族譜有譜序?qū)懙溃捍笏文觊g勝一公留居螺岡,其余四勝兄弟遷徙永新,寧岡各地開基繁衍子孫。大宋期間為公元960年到1279年,根據(jù)《勝五雙溪陳家三修譜》記載:“勝五,字玉琳,宋至道年(即公元995---997年)間適永新桃溪。”《勝三寧岡石陂族譜》記載“勝三,字廣琳,宋至道年間自螺岡徒居永寧石陂?!笨梢?,螺岡五勝兄弟是在宋至道年間分開的。按照重熙公公元630年在吉州任刺史到五勝最早的分開時間以公元995年計算,重熙后裔在吉州螺子山居住了365年。在這近四百年的時間里,重熙公后裔的繁衍不見得只有我們五勝兄弟,應(yīng)該還有許多。當(dāng)時留居在螺岡的也不只是勝一翁,遷徙的也不只是四勝兄弟到永寧。由此可以推斷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失聯(lián)的同宗同派的兄弟沒有找到。3,對族譜中陳子昂和洪進(jìn)公的疑問網(wǎng)絡(luò)《陳子昂生平》記載:陳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垂拱二年(668年)武則天授以麟臺正字官。24歲舉進(jìn)士,38歲解官還鄉(xiāng),在職16年?!秳俣偎奈鍖煤闲拮谧V》記載:“子昂,字伯玉,生于公元六六一年,公元六八六年丙戌唐武后為麟臺正字官,在職十六年。”這些內(nèi)容完全吻合,但不同處就大了。史料介紹陳子昂唐朝大詩人,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方輿勝覽》卷六十二:“陳元敬,子昂之父,瑰偉倜儻。弱冠豪俠。屬鄉(xiāng)人阻饑,散粟萬斛以濟(jì)民。年二十二,擢第。天后居攝,遂山棲餌木。”網(wǎng)絡(luò)《陳洪進(jìn)簡介》:“陳洪進(jìn)(914年-985年),字濟(jì)川,又字致先,祖籍仙游縣。武寧軍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薄疤脚d國三年,南唐后主李煜亡國中毒身亡,陳洪進(jìn)不得不獻(xiàn)出泉州、漳州兩郡一十四縣,結(jié)束割據(jù)歸順?biāo)纬??!薄吧遄樱何念?、文顥、文顗、文頊、文。”同治八年《吉州螺岡勝五太坊塘族譜》記載:“陳洪進(jìn),字恒榮,為南唐平海節(jié)度使,公元978年,即宋大宗太平天國三年,獻(xiàn)州入朝,共縣十四,有戶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