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橈骨骨折的護理課件整理_第1頁
尺橈骨骨折的護理課件整理_第2頁
尺橈骨骨折的護理課件整理_第3頁
尺橈骨骨折的護理課件整理_第4頁
尺橈骨骨折的護理課件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尺橈骨骨折的護理ppt時間:地點:參加人員:1.概述2.病因3.臨床表現4.診斷與治療5.護理6.健康教育一、概述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前臂骨骼由尺、橈骨組成,尺骨輕度向后突出,橈骨輕度向橈側突出。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尺、橈骨由上、下尺橈關節(jié)及骨間膜緊密相連。骨間膜是一種堅韌的纖維組織膜,起自橈骨,斜向內下至尺骨,附著于橈、尺骨間嵴,幾乎與尺、橈骨等長。二病因直接暴力間接暴力扭轉暴力特點為兩骨的骨折線在同一平面,呈橫行、粉碎性或多段骨折,組織損傷較嚴重,整復對位不穩(wěn)定。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時應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若患肢腫脹、膚色變暗、小腿腓腸肌被壓時應注意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若引流液量大于沖洗液量且顏色鮮紅切口敷料滲血較多,患者脈搏細速、血壓升高、脈壓差增大,術后72h后引流液仍為持續(xù)淡紅色,則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報告醫(yī)師,行加壓包扎,遵囑給予止血、補液等治療,必要時行再次手術止血。3.3患肢腫脹若沖洗液量大于引流液量,沖洗液滲入皮下組織引起患肢腫脹;3無論是石膏固定還是夾板固定,患肢必須保持在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此時骨間隙最大,骨周圍肌肉及上下骨間隙及斜索均處于等張位,有利于骨折的穩(wěn)定,是理想的固定體位。3強調功能鍛煉的意義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會造成患肢手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強調功能鍛煉對恢復的重要性,克服焦慮和煩躁情緒,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患肢末梢血運良好,遵醫(yī)囑治療予以預防感染,消腫止痛,補液對癥處理。3沖洗方法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骨折部位壓痛、明顯畸形、有骨擦音和反常活動。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18床王根鳳,女,73歲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西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X線片檢查包括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可確定骨折的準確部位、類型和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橈骨小頭脫位或尺骨小頭脫位。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3.4髓腔內感染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引流管放置時間長,長期應用抗生素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醫(yī)務人員無菌觀念不強、操作不熟練,引流瓶裝置中液體過滿而未及時傾倒或引流瓶高于患肢平面使污染的引流液逆流入髓腔內感染。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1、直接暴力多為重物直接打擊或刀砍傷等。特點為兩骨的骨折線在同一平面,呈橫行、粉碎性或多段骨折,組織損傷較嚴重,整復對位不穩(wěn)定。2、間接暴力常為跌倒時手掌著地,地面的反作用力沿腕及橈骨下段上傳,致橈骨中1/3部骨折;暴力又通過骨間膜斜行向遠端,造成尺骨低位骨折。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4有切口引流的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并記錄引流量。3.1出血因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大、切口敷料滲血較多、術中血管接扎不牢靠接扎線脫落、髓腔或創(chuàng)面滲血多、引流液持續(xù)為淡紅色未及時處理或患者凝血機制差等引起術后出血。因此,術者在選擇引流裝置時應使引流管徑大于沖洗管徑,術中應將沖洗管和引管平行放置,不可在切口內打彎且深度要夠;西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72h后可根據感染程度、引流液顏色、有無渾濁及絮狀物等逐漸減少沖洗液量,1周后每日沖洗液量可維持在2000~3000mL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應向病人做好安撫工作,并協(xié)助生活料理。前臂骨骼由尺、橈骨組成,尺骨輕度向后突出,橈骨輕度向橈側突出。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1、直接暴力多為重物直接打擊或刀砍傷等。3、扭轉暴力遭受扭轉暴力作用時,尺橈骨在極度旋前或旋后位互相扭轉,出現骨折線方向一致、成角相反、平面不同的螺旋或斜行骨折,尺骨的骨折線多高于橈骨的骨折線。肱骨干骨折易傷及此神經,致使①運動障礙:前臂旋后困難、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出現“垂腕”畸形②感覺障礙:“虎口”區(qū)皮膚感覺喪失如患者出現持續(xù)疼痛,應進行檢查。在固定最初4周內每周應用X線檢查。(2)復位2~4周期間,可指導患者屈肘聳肩、肩部擺動、肩內收、外展等練習,與之同時,應指導患者在骨折端無痛前提下用健側肢體協(xié)助患肢肘關節(jié)屈伸訓練。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橈骨小頭脫位,稱為孟氏骨折。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3、扭轉暴力遭受扭轉暴力作用時,尺橈骨在極度旋前或旋后位互相扭轉,出現骨折線方向一致、成角相反、平面不同的螺旋或斜行骨折,尺骨的骨折線多高于橈骨的骨折線。三分型:1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2按部位分近段骨折,中段骨折,遠段骨折;3單純骨折或粉碎骨折。四臨床表現

前臂疼痛、腫脹,功能障礙,尤其是不能旋轉活動。骨折部位壓痛、明顯畸形、有骨擦音和反常活動。嚴重者可出現疼痛進行性加劇、肢體腫脹、手指呈屈曲狀態(tài)、皮膚蒼白或發(fā)涼、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等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臨床表現。五輔助檢查:X線和CT檢查X線片檢查包括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可確定骨折的準確部位、類型和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橈骨小頭脫位或尺骨小頭脫位。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橈骨小頭脫位,稱為孟氏骨折。橈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頭脫位,稱為蓋氏骨折。六治療手法復位,石膏和夾板外固定骨筋膜注意室綜合征的發(fā)生和治療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最好在損傷開始24—48小時內進行。非手術手術(一)非手術手法復位外固定重點在于矯正旋轉移位。使骨間膜恢復其緊張度,骨間隙正常;復位后用小夾板或石膏托固定。(1)石膏與夾板外固定注意:1.如肢體腫脹、疼痛、溫度下降、顏色紫暗、麻木、屈伸活動障礙并伴有劇痛者,應及時處理,切勿認為是骨折引起的疼痛,否則發(fā)生缺血壞死的危險。2.石膏固定容易發(fā)生壓瘡,應注意骨突出有無灼痛感。如患者出現持續(xù)疼痛,應進行檢查。3.固定期間;應注意松緊度,防止腫脹消退后固定失效導致骨折移位。4.在固定最初4周內每周應用X線檢查。如果骨折移位,應進行手術。(2)石膏與夾板外固定的康復功能鍛煉(1)復位1周以內進行患肢手指張手握拳練習,每組100~200次,每天2~3組。(2)復位2~4周期間,可指導患者屈肘聳肩、肩部擺動、肩內收、外展等練習,與之同時,應指導患者在骨折端無痛前提下用健側肢體協(xié)助患肢肘關節(jié)屈伸訓練。3周內禁止做前臂旋轉活動,以免干擾骨折的固定,影響骨折的愈合。(3)復位4~6周期間,繼續(xù)第二階段并加大活動量,并指導患者患者輕度旋轉活動,活動度為骨折端無痛。(4)復位6周以后,可拆除石膏,并在夾板固定情況下加大活動量。(二)手術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難以手法復位或復位后不穩(wěn)定的尺橈骨干雙骨折,可行切開復位,用鋼板螺絲釘或髓內針內固定。病情介紹18床王根鳳,女,73歲中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證型:血瘀氣滯西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主訴:左腕部疼痛,活動受限伴出血2小時入院體檢:T:36.6P:76,R:18,BP:190/110,入院后予以清創(chuàng)縫合,于9月31日予以石膏外固定。抬高患肢制動,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及術前準備。于10月14日08:45在臂叢麻醉下行左尺橈骨開放性骨折伴尺神經損傷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于12:20由平車返回病房,精神欠佳,切口處接傷口引流管和沖洗管各一根,用生理鹽水500+慶大霉素8萬單位持續(xù)沖洗,抬高患肢制動。患肢末梢血運良好,遵醫(yī)囑治療予以預防感染,消腫止痛,補液對癥處理。七常見的護理問題

1疼痛與骨折創(chuàng)傷有關2焦慮與擔心疾病預后有關3知識缺乏與缺乏相關功能鍛煉知識有

關4潛在并發(fā)癥骨筋膜室綜合征,前臂缺血性肌攣縮,有周圍神經血管功能障礙的危險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3無論是石膏固定還是夾板固定,患肢必須保持在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此時骨間隙最大,骨周圍肌肉及上下骨間隙及斜索均處于等張位,有利于骨折的穩(wěn)定,是理想的固定體位。72h后可根據感染程度、引流液顏色、有無渾濁及絮狀物等逐漸減少沖洗液量,1周后每日沖洗液量可維持在2000~3000mL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1)復位1周以內進行患肢手指張手握拳練習,每組100~200次,每天2~3組。(4)復位6周以后,可拆除石膏,并在夾板固定情況下加大活動量。(1)保持正確的體位,維持有效的固定。臂叢神經的分支: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沖洗液配置(1)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1、直接暴力多為重物直接打擊或刀砍傷等。5保持有效固定,注意石膏或夾板有無松動和移位等情況。(3)5%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6完善術前的各項化驗或檢查。3周內禁止做前臂旋轉活動,以免干擾骨折的固定,影響骨折的愈合。3沖洗方法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西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難以手法復位或復位后不穩(wěn)定的尺橈骨干雙骨折,可行切開復位,用鋼板螺絲釘或髓內針內固定。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6P:76,R:18,BP:190/110,入院后予以清創(chuàng)縫合,于9月31日予以石膏外固定。(3)5%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八護理措施1.術前護理1.心理護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病人易產生焦慮和煩躁情緒。應向病人做好安撫工作,并協(xié)助生活料理。2飲食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飲食,促進生長發(fā)育及骨質愈合。3無論是石膏固定還是夾板固定,患肢必須保持在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此時骨間隙最大,骨周圍肌肉及上下骨間隙及斜索均處于等張位,有利于骨折的穩(wěn)定,是理想的固定體位。術前護理4患肢抬高位,以利于靜脈和淋巴的回流減腫脹,嚴密觀察末梢血供、運動及感覺功能同時指導患者做手掌的伸手與握拳運動。5保持有效固定,注意石膏或夾板有無松動和移位等情況。6完善術前的各項化驗或檢查。

2.術后護理1根據麻醉方式指導臥位與飲食2抬高患肢,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3對石膏固定者,患肢擺放應舒適,并注意石膏護理,保持石膏外觀清潔、干燥、密切觀察指端皮溫、色澤、感覺及運動功能。4有切口引流的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并記錄引流量。5待麻醉蘇醒后固定牢固者可指導病人功能鍛煉。術后護理61、骨筋膜室綜合征:持續(xù)性劇烈的疼痛,皮膚蒼白,皮溫升高,腫脹明顯,感覺麻痹,不能活動,被動伸指時疼痛加劇,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2、前臂缺血性肌攣縮3、交叉愈合4、骨不連九健康教育1休息與體位:長臂石膏托固定后,臥床時頭肩部抬高,患肢墊枕與軀干平行,離床活動時,患肘用三角巾懸吊與胸前。2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含鈣豐富且易消化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3強調功能鍛煉的意義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會造成患肢手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強調功能鍛煉對恢復的重要性,克服焦慮和煩躁情緒,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健康教育4(1)復位固定后,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2)兩周后局部腫脹消退,開始練習肩、肘、腕等關節(jié)活動,頻率和范圍逐漸增加。但禁忌做前臂旋轉活動。(3)4周后練習前臂旋轉及用手推墻動作,是骨折斷端之間產生縱軸擠壓力。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

健康教育

(4)7-9周后,如X線顯示骨折已臨床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鍛煉各關節(jié)功能。手法復位,石膏和夾板外固定若患肢腫脹、膚色變暗、小腿腓腸肌被壓時應注意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3沖洗方法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沖洗液配置(1)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心理護理由于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病人易產生焦慮和煩躁情緒。中醫(yī)診斷:左尺橈骨骨折證型:血瘀氣滯X線片檢查包括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可確定骨折的準確部位、類型和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橈骨小頭脫位或尺骨小頭脫位。(4)7-9周后,如X線顯示骨折已臨床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鍛煉各關節(jié)功能。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72h后可根據感染程度、引流液顏色、有無渾濁及絮狀物等逐漸減少沖洗液量,1周后每日沖洗液量可維持在2000~3000mL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時應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橈骨小頭脫位,稱為孟氏骨折。⑶復查指征和時間:當固定的肢體皮膚發(fā)紺或蒼白、感覺過敏或消退、腫脹和麻木等,應來院就診。18床王根鳳,女,73歲3無論是石膏固定還是夾板固定,患肢必須保持在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此時骨間隙最大,骨周圍肌肉及上下骨間隙及斜索均處于等張位,有利于骨折的穩(wěn)定,是理想的固定體位。(2)復位2~4周期間,可指導患者屈肘聳肩、肩部擺動、肩內收、外展等練習,與之同時,應指導患者在骨折端無痛前提下用健側肢體協(xié)助患肢肘關節(jié)屈伸訓練。臂叢神經的分支: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出院指導(1)保持正確的體位,維持有效的固定。⑵嚴格按鍛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⑶復查指征和時間:當固定的肢體皮膚發(fā)紺或蒼白、感覺過敏或消退、腫脹和麻木等,應來院就診。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維持在掌屈尺偏位,則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來復診,更換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過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以便早期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橈骨小頭脫位,稱為孟氏骨折。主訴:左腕部疼痛,活動受限伴出血2小時負壓吸引壓力過大使切口內正常組織貼敷于沖洗管的內側孔發(fā)生堵塞所致。特點為兩骨的骨折線在同一平面,呈橫行、粉碎性或多段骨折,組織損傷較嚴重,整復對位不穩(wěn)定。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負壓吸引壓力過大使切口內正常組織貼敷于沖洗管的內側孔發(fā)生堵塞所致。4.3嚴密觀察患肢的感覺、運動及腫脹情況,若沖洗液小洗液量,且患肢腫脹,提示沖洗液滲入皮的可能,此時應調整引流管的位置,抬高患肢20~30~,以減輕腫脹促進血運,疑有骨筋膜室綜合征應即行切開減壓。3沖洗方法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4(1)復位固定后,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特點為兩骨的骨折線在同一平面,呈橫行、粉碎性或多段骨折,組織損傷較嚴重,整復對位不穩(wěn)定。4.3嚴密觀察患肢的感覺、運動及腫脹情況,若沖洗液小洗液量,且患肢腫脹,提示沖洗液滲入皮的可能,此時應調整引流管的位置,抬高患肢20~30~,以減輕腫脹促進血運,疑有骨筋膜室綜合征應即行切開減壓。(1)保持正確的體位,維持有效的固定。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沖洗液配置(1)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橈骨小頭脫位,稱為孟氏骨折。(2)復位2~4周期間,可指導患者屈肘聳肩、肩部擺動、肩內收、外展等練習,與之同時,應指導患者在骨折端無痛前提下用健側肢體協(xié)助患肢肘關節(jié)屈伸訓練。②感覺障礙:手的尺側,小指的全部和環(huán)指的尺側感覺喪失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1.方法

手術方法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消毒后在切的病灶腔隙內將前端開有2~3個側孔的沖洗管和引流管平行放置,擺好兩端位置,使沖洗管置于高位,引流管置于低位且管徑大于沖洗管徑,進行沖洗。2.沖洗液配置

(1)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慶大霉素8萬單位;2)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卡那霉素0.5g;(3)5%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3種注射液可交替使用,也可根據藥敏實驗結果選用不同的沖洗液。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3沖洗方法

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術后3d內尤其是24小時內,沖洗液量要大,約為5000~18000mL,沖洗速度約在100~180滴/min左右,且每隔2h直線沖洗約lmin,同時從上到下擠壓引流管,以防切口內膿栓、血塊、脫落壞死組織在引流管內沉積而堵塞引流管;72h后可根據感染程度、引流液顏色、有無渾濁及絮狀物等逐漸減少沖洗液量,1周后每日沖洗液量可維持在2000~3000mL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

3.異常情況原因分析3.1出血因患者手術創(chuàng)傷大、切口敷料滲血較多、術中血管接扎不牢靠接扎線脫落、髓腔或創(chuàng)面滲血多、引流液持續(xù)為淡紅色未及時處理或患者凝血機制差等引起術后出血。3.2引流管堵塞因術中管腔放置位置不當、深度不夠或管腔在切口內打折、引流管口徑小于或等于沖洗管徑術后引流管扭曲受壓折疊引流管口有凝血塊纖維蛋白脫落的壞死組織或膿栓未及時清理;負壓吸引壓力過大使切口內正常組織貼敷于沖洗管的內側孔發(fā)生堵塞所致。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3.3

患肢腫脹若沖洗液量大于引流液量,沖洗液滲入皮下組織引起患肢腫脹;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時應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若患肢腫脹、膚色變暗、小腿腓腸肌被壓時應注意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3.4

髓腔內感染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引流管放置時間長,長期應用抗生素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醫(yī)務人員無菌觀念不強、操作不熟練,引流瓶裝置中液體過滿而未及時傾倒或引流瓶高于患肢平面使污染的引流液逆流入髓腔內感染。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4護理4.1

密切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檢查患者的凝血機制是否正常,異常時及時治療;術中徹底止血;術后定時監(jiān)測脈搏、呼吸、血壓、脈壓差的變化,嚴密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若引流液量大于沖洗液量且顏色鮮紅切口敷料滲血較多,患者脈搏細速、血壓升高、脈壓差增大,術后72h后引流液仍為持續(xù)淡紅色,則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報告醫(yī)師,行加壓包扎,遵囑給予止血、補液等治療,必要時行再次手術止血。主訴:左腕部疼痛,活動受限伴出血2小時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時應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臂叢神經的分支: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4(1)復位固定后,即可開始功能鍛煉。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3知識缺乏與缺乏相關功能鍛煉知識有關應向病人做好安撫工作,并協(xié)助生活料理。②感覺障礙:手的尺側,小指的全部和環(huán)指的尺側感覺喪失補充上肢骨骨折常見的神經損傷(2)復位2~4周期間,可指導患者屈肘聳肩、肩部擺動、肩內收、外展等練習,與之同時,應指導患者在骨折端無痛前提下用健側肢體協(xié)助患肢肘關節(jié)屈伸訓練。手法復位外固定重點在于矯正旋轉移位。如患者出現持續(xù)疼痛,應進行檢查。3強調功能鍛煉的意義前臂具有旋轉功能,骨折后會造成患肢手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喪失,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強調功能鍛煉對恢復的重要性,克服焦慮和煩躁情緒,調動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前臂骨骼由尺、橈骨組成,尺骨輕度向后突出,橈骨輕度向橈側突出。3沖洗方法每日沖洗液量根據病情輕重、病灶面積、術后時間長短等不同而異,一般引流管放置時間為1~2周。(1)保持正確的體位,維持有效的固定。尺骨近端與肱骨構成肘關節(jié),橈骨遠端與近排腕骨構成橈腕關節(jié)。復位后用小夾板或石膏托固定。前臂有尺骨和橈骨組成,二者對前臂的旋轉及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尺橈骨雙骨骨折為前臂骨折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幼兒和青少年。術后3d內尤其是24小時內,沖洗液量要大,約為5000~18000mL,沖洗速度約在100~180滴/min左右,且每隔2h直線沖洗約lmin,同時從上到下擠壓引流管,以防切口內膿栓、血塊、脫落壞死組織在引流管內沉積而堵塞引流管;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4.2妥善管理,保持引流通暢可使關節(jié)囊得到間接膨脹,防止關節(jié)黏連,使關節(jié)得到有效減壓,減少骨骺及關節(jié)囊障礙,促進關節(jié)功能恢復及切口愈合。因此,術者在選擇引流裝置時應使引流管徑大于沖洗管徑,術中應將沖洗管和引管平行放置,不可在切口內打彎且深度要夠;術后妥善固定,隨時檢查管道有無打折、扭曲、受壓,每2h定時擠壓引流管并直線水柱沖洗,防止血凝塊堵塞,保持沖洗管通暢。若引流不暢應及時擠壓引流管并直線水柱沖洗,防止引流管堵塞,或用無菌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加壓沖洗,也可調整引流管位置,并用50mL注射器試抽,清除堵塞物,調整沖洗速度。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4.3嚴密觀察患肢的感覺、運動及腫脹情況,若沖洗液小洗液量,且患肢腫脹,提示沖洗液滲入皮的可能,此時應調整引流管的位置,抬高患肢20~30~,以減輕腫脹促進血運,疑有骨筋膜室綜合征應即行切開減壓。4.4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每次更換沖洗液時及時傾倒引流液,以防止引流瓶內液體過滿,污染的引流液逆流引起髓腔內感染或切口感染加重。補充上肢骨骨折常見的神經損傷臂叢神經的分支: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肱骨干骨折易傷及此神經,致使①運動障礙:前臂旋后困難、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出現“垂腕”畸形②感覺障礙:“虎口”區(qū)皮膚感覺喪失橈骨遠端骨折易傷及①運動障礙:拇指不能內收,其它各指不能內收與外展,環(huán)指與小指末節(jié)不能屈曲,骨間肌及蚓狀肌萎縮,掌骨間隙出現深溝,表現為“爪形手”。②感覺障礙:手的尺側,小指的全部和環(huán)指的尺側感覺喪失損傷多發(fā)生在腕部和肘部①運動障礙:前臂不能旋前,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對掌動作,魚際肌萎縮,手常變平坦稱為“猿手”②感覺障礙:皮膚分布區(qū)感覺障礙,尤以拇、食、中指遠節(jié)關節(jié)最為明顯。示意圖示意圖⑶復查指征和時間:當固定的肢體皮膚發(fā)紺或蒼白、感覺過敏或消退、腫脹和麻木等,應來院就診。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2、前臂缺血性肌攣縮主訴:左腕部疼痛,活動受限伴出血2小時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時應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初期可練習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縮活動,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手指的動作。臂叢神經的分支:胸長神經、胸背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腋神經復位后用小夾板或石膏托固定。石膏固定容易發(fā)生壓瘡,應注意骨突出有無灼痛感。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難以手法復位或復位后不穩(wěn)定的尺橈骨干雙骨折,可行切開復位,用鋼板螺絲釘或髓內針內固定。利用器械做旋轉活動練習使患者屈肘90°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練習等。經上述處理仍無效,須重新置入引流液引流管。72h后可根據感染程度、引流液顏色、有無渾濁及絮狀物等逐漸減少沖洗液量,1周后每日沖洗液量可維持在2000~3000mL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負壓吸引壓力過大使切口內正常組織貼敷于沖洗管的內側孔發(fā)生堵塞所致。2按部位分近段骨折,中段骨折,遠段骨折;骨折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況,以便早期發(fā)現異常及時調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骨折部位壓痛、明顯畸形、有骨擦音和反?;顒印锕歉上?/3骨折合并尺骨小頭脫位,稱為蓋氏骨折。五輔助檢查:X線和CT檢查負壓吸引壓力過大使切口內正常組織貼敷于沖洗管的內側孔發(fā)生堵塞所致。前臂骨骼由尺、橈骨組成,尺骨輕度向后突出,橈骨輕度向橈側突出。如肢體腫脹、疼痛、溫度下降、顏色紫暗、麻木、屈伸活動障礙并伴有劇痛者,應及時處理,切勿認為是骨折引起的疼痛,否則發(fā)生缺血壞死的危險。若患肢極度腫脹且張力高、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