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語文(有答案)_第1頁
河南省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語文(有答案)_第2頁
河南省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語文(有答案)_第3頁
河南省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語文(有答案)_第4頁
河南省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語文(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鄭州市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

語文試題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在浪漫型藝術(shù)里,無限的心靈發(fā)現(xiàn)有限的物質(zhì)不能完滿地表現(xiàn)

自己,就從物質(zhì)世界退回它本身。詩歌是最高的浪漫型藝術(shù),比繪畫、音樂更多地脫離物質(zhì)

的束縛,反求于內(nèi)的傾向尤為突出。中國古代詩學所謂“言志”緣情”之說,都觸及詩歌的

這一特點。因而,“唐音”與“宋調(diào)”在反求于內(nèi)方面,更主要表現(xiàn)為程度的不同,并非實

質(zhì)的區(qū)別。不過,唐詩人之心多為激情與想象,宋詩人之心多為理智與思索。如果說唐詩人

的心靈世界是一條動蕩的河流,那么宋詩人的壺中天地卻是一片靜穆的土壤。所以,后人評

價說,“唐人詩主言情”宋人詩主言理”(楊慎《升庵詩話》)。

宋詩的理性精神是時代風尚的產(chǎn)物。科舉策論之登場,儒學思想之復興,政治意識之強

化,理學派別之出現(xiàn),使宋人形成根深蒂固的理性思維特征。宋代詩人無法超越時代的理性

文化心態(tài)的制約,逐漸形成理智的、形而上的思維習慣。不光是理學家能從自然山水中悟出

“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直與水相通”的道理,也不光是禪師能從蠅鉆窗紙的現(xiàn)象中悟出“忽

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的禪理,就是一般詩人,也往往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由格物而入,由悟道而出,由感興而入,由思辨而出,連宋代最提倡感興、接近自然的詩人

楊萬里,也常常用形象述說哲理,顯露出智心思考的痕跡。

在詩歌理論方面,宋人拈出“理”這一重要概念,打出了“尚理”的旗幟,以“理”字

作為創(chuàng)作的指南和批評的標尺。宋詩學中的“理”,大致可分為“天理”“事理”“物理”“文

理”四種。所謂“天理”,是指宇宙的哲學精神,既包括本體論的實有,又包括宇宙論的創(chuàng)

生活動。所謂“事理”包括倫理規(guī)范、歷史規(guī)律、政治準則和生活常識等。比如,宋人特別

注意道德理性對詩歌內(nèi)容的制約,而李白這樣具有浪漫情懷、叛逆性格的詩人,難免遭致宋

人的不滿。所謂‘'物理",即客觀事物的特性規(guī)律及其哲理性內(nèi)涵。宋詩人提倡“求物之妙”,

欣賞“寫物之工”,客觀事物在宋詩中扮演的角色常常是表現(xiàn)哲理的中介。所謂“文理”,是

指“意脈”的暢通和“語序”的日常化。為了凸現(xiàn)“義理”,詩歌的語言需“文從字順就

是以生新瘦硬詩風著稱的黃庭堅,也一樣主張“辭順”,以表現(xiàn)義理為旨歸。當有人稱贊黃

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句為極至之時,他自己卻認為“此猶砌合”,

另一首“石吾甚愛之,勿使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斗殘我竹”,才稱得上極至。顯然,黃

庭堅不滿意唐詩那種意象疊加式的句法,而欣賞散文式的有推理過程的句法??梢?,所謂“以

文為詩”不僅是宋人面對唐詩藝術(shù)力求新變的要求,也是理性內(nèi)容對詩歌語言形式的必然選

擇。

理性精神無疑使宋詩雖減退了感性的魅力,卻煥發(fā)出智慧的光芒;雖損失了部分形象的

美感,卻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然而,理性精神也常使宋人作詩或評詩迂腐不堪。蘇軾這

樣的藝術(shù)天才也不免有“兩手欲遮瓶里雀,四條深怕井中蛇”之類的句子,意盡句中,言外

索然。有時持理評詩也難免大煞風景。如沈括《夢溪筆談》評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

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之句,以為四十圍是七尺,而長二千尺,“無乃太細長而黃朝英

《細素雜記》則以古代尺律為據(jù),以為四十圍是百二十尺,與長二千尺正相配。如此將藝術(shù)

作品繩之以數(shù)學計算,完全置詩的形象思維特征于不顧,真可謂膠柱鼓瑟,令人啼笑皆非。

(摘編自周裕借《月印萬川的理性精神》)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古代詩學的“言志”說,體現(xiàn)了詩歌作為浪漫型藝術(shù),具有脫離物質(zhì)束縛、返

歸心靈的特點。

B.在宋代,與禪師用詩歌傳達禪理相比,一般詩人用作品表現(xiàn)哲理更能體現(xiàn)理性精神

對宋詩人的影響。

C.宋代詩人常常用形象述說哲理,其“理”涉及哲學、政治、歷史、倫理、自然、文

學等諸多方面。

D.李白之所以令宋人不滿,是因為其詩歌內(nèi)容突破了倫理規(guī)范、歷史規(guī)律、生活常識

等事理的制約。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簡述楊萬里的創(chuàng)作情況,意在論證詩人只有接近自然,才能使作品產(chǎn)生寓哲理

于形象之中的藝術(shù)效果。

B.文章以黃庭堅評價自己的作品為例,論證了宋人“以文為詩”既是出于對唐詩的創(chuàng)

新,也是為了凸現(xiàn)“義理”。

C.文章主體部分從產(chǎn)生、內(nèi)涵、利弊三個方面,對宋詩的理性精神進行了具體的論述,

邏輯上是逐層推進的。

D.除了舉例論證,文章還使用了引用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方法,將宋詩的理

性精神論述得深入透徹。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面對同樣的景物,唐代詩人與宋代詩人的心靈走向往往會大異其趣,前者注重感性,

后者注重理趣。

B.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可體現(xiàn)詩人

對“天理”的領悟。

C.若論作品的思辨性和文化內(nèi)涵,宋詩超越了唐詩;若論作品的情感濃度和形象美感,

宋詩又不及唐詩。

D.蘇轍對《大雅?綿》的評論“氣象聯(lián)絡,觀者知其脈理之為一也”,可作為本文論述

“文理”的論據(jù)。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1970年在南京象山東晉王氏家族墓葬區(qū)出土一枚金質(zhì)指環(huán),上面鑲嵌著半個八面體金剛

石。金銀指環(huán)在六朝貴族墓葬中并不少見,但鑲嵌金剛石的指環(huán)目前僅見此一例,它距今已

有17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鉆石戒指。根據(jù)戒指的造型及一些資料來

分析,這件金剛石金指環(huán)可能是西晉年間自西域流入中國的飾品?!侗静菥V目》引《十洲記》

提到;“西海流砂有昆吾石,冶之作劍如鐵,光明如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剛之大者?!睆?/p>

這些記述可以看出,古人對金剛石的硬度、透明度、顏色等物理性狀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了解。

(摘編自互聯(lián)網(wǎng))

材料二:

人類雖然在五千年前就從自然界獲取了金剛石,但一直不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構(gòu)成的。

直到1704年,英國科學家牛頓才證明了金剛石具有可燃性。后來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和英國

科學家騰南脫用實驗證明了金剛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1799年,法國化學家摩爾沃把

一顆金剛石轉(zhuǎn)變?yōu)槭?。這激發(fā)了人們的逆向思維,能不能把石墨轉(zhuǎn)化成金剛石呢?從此,

制備人造金剛石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光榮與夢想。1893年2月6日,法國化學家莫瓦桑通過

實驗宣布“人造金剛石成功”,然而那顆“人造金剛石”實際上是他的助手偷偷放進去的“天

然金剛石”。直到1955年,美國科學家霍爾等在1650℃和95000個大氣壓下,合成了金剛石,

并在類似的條件下重復多次均獲成功。產(chǎn)品經(jīng)各種物理的、化學的檢測,確證為金剛石,人

類歷史上第一次合成人造金剛石宣告成功。

(摘編自互聯(lián)網(wǎng))

材料三:

人造金剛石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高溫高壓法(HTHP)和化學氣相沉積法(CVD),HTHP合

成原理是模擬天然金剛石的生長環(huán)境,將石墨粉放置在壓機底部,將壓機內(nèi)部設置為恒定的

條件[通常壓力為5.4GPa(lGPa=1000000kPa),溫度為1400℃],石墨粉熔化后得到高純

度碳源,輸送至底部進行沉淀,得到人造金剛石。CVD合成原理是通過創(chuàng)造溫度1000℃左右、

壓力27kPa以下的環(huán)境,將氣體中的碳原子以結(jié)晶形式沉積在基材上交互生長成金剛石晶體,

主要為片裝金剛石膜。HTHP生產(chǎn)成本較低、培育速度較快、純凈度較低,多用于工業(yè)領域。

CVD生產(chǎn)成本較高、培育速度較慢、純凈度高,適合合成大克拉鉆石,多作為功能性材料用

于光、電、聲等領域。

(摘編自《人造金剛石的合成方法對比分析》)

4.下列圖解,最符合材料三相關內(nèi)容的一項是(3分)

6

特點特點

周期長

AB

CD

5.下列對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孤品“鉆戒”,是我國最早的鉆石戒指,據(jù)考證,它很可能是

西晉年間自西域流入中國的“舶來品

B.拉瓦錫和騰南脫用實驗證明了金剛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這為后來制備人造

金剛石提供了可靠的科學基礎。

C.莫瓦桑通過作弊的手段,公然宣稱“人造金剛石成功”,這無疑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

樁“丑聞”,為世人所不齒。

D.高溫高壓法(HTHP)與化學氣相沉積法(CVD)綜合比較,前者比后者優(yōu)勢更為明

顯,是更值得推廣的一種制備方法。

6.“人造金剛石”制備的歷史過程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妝匣秘密王瓊?cè)A

這并不是什么秘密,劉婆婆有一只名匠所制的妝匣。小抽屜拉手還是什么老琉璃做成的。

盒頂用銀箔和玉片鑲成牡丹朝鳳圖案。解放前夕,劉家老小匆匆離開裕后街。剛從省城女子

學校回到裕后街的劉婆婆卻躲進茅廁里,沒隨家人前往香港。這只妝匣也隨劉婆婆留在了裕

后街。見過劉婆婆那只妝匣的街坊,都說它很貴氣。劉婆婆做大小姐時,匣中置放過化妝品

及珠寶等小物件。她用過的胭脂、香粉都是爺爺從上海灘帶回來的洋貨。據(jù)說她爺爺跟上海

灘大佬一塊喝過洋酒。所以,劉婆婆在搬出劉家大院時,被幾名荷槍實彈的人員詢問過。她

一問三不知。最后,她僅僅抱著一只妝匣離開了劉家大院。

她的養(yǎng)子李布谷記得,養(yǎng)母因這只妝匣吃過不少虧。養(yǎng)母一輩子未嫁,引來不少猜測,

但劉婆婆當年長得如花似玉,知書達禮,仍然有不少人上門說親。

“不嫁!”劉婆婆很干脆。

說親的又來了?!巴跫铱墒呛萌思?。只有老三沒結(jié)婚,人家已經(jīng)做了警察J

“不嫁!”

“怎么不嫁一一"

“不嫁?!眲⑵牌叛劬ν鶌y匣上看了看。

說親的似乎從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什么,便起身上前向妝匣走去。劉婆婆當即喝了一聲:

“別動!”

“我看看一一”

“別看

之后,這只妝匣被賦予不少說法。街坊都猜測,劉婆婆當年從家里帶出不少好寶貝,裝

在匣中。后有一個猜測更離譜,說這只妝匣是一臺特殊的發(fā)報機。跟誰發(fā)報呢?也許一猜就

曉得了。所以,那天突然來了一班人要收繳這臺妝匣。劉婆婆抱著這只妝匣就跑。結(jié)果,她

被堵到犀牛井旁邊。她嚷道,你們再上來,我就跳井。這時,一位警察匆匆趕來一一他就是

王家老三。即便被劉婆婆拒婚,王家老三平時仍很照顧她。她哪會不懂王家老三的心思?何

況,她對王家老三也有些好感,只是婚嫁這事,她始終沒松口。這時,王家老三心平氣和地

說了幾句話,劉婆婆也看見了他依然如故的目光,便將妝匣交給王家老三。妝匣被打開,王

家老三見里面沒什么東西,便還給劉婆婆。據(jù)說,王家老三跟領導打了包票,如果有問題,

他寧愿被開除。這句話傳到劉婆婆耳朵里,她當即流了淚水。

但王家說親的再來劉家時,劉婆婆仍沒松口。

李布谷當然認識王家老三。王家老三執(zhí)行任務時,救下一個半歲小男孩。劉婆婆見到這

小男孩,立刻有了眼緣,便將他抱回自家,之后收為養(yǎng)子。上戶口時,他被取名叫李布谷,

這引起街坊一番好奇。怎么不姓劉,而姓李呢?哪怕姓王,街坊也能接受這個姓氏,畢竟小

男孩從小將王家老三叫成“王爸爸聽到這個名字,王家老三也是一聲嘆息。年底,他跟

一女子結(jié)了婚。

王家老三娶親時,劉婆婆整天沒出門。

李布谷讀書,王家老三幫他買了書包。哪怕李布谷不停跟劉婆婆說:“書包是王爸爸買

的。”但劉婆婆始終沒吭一聲。

王家老三平時在街頭巷尾和她打招呼時,她也會忽地把頭撇開。

但有一次王家老三牽著他的一個孩子路過巷口時,劉婆婆遠遠望著那孩子的背影,望了

很久。回到家里,她一遍又一遍抹妝匣。

過了好些年,有人露著笑臉上門,跟劉婆婆說:“我想買下你這只妝匣?!?/p>

“呵,還動這念頭?”

“那當然,它是一只寶物?!?/p>

劉婆婆笑道;“你眼不拙。它當然是一只價值連城的寶物?!?/p>

報價不菲。而且,給出的價越抬越高,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中了這只妝匣。但劉婆婆始

終沒動心。

這年,劉婆婆得了一場重病。哪怕李布谷將家里積蓄幾乎花了個精光,也沒見劉婆婆的

病有所好轉(zhuǎn)。又有收藏家上門,稱愿意用二十萬塊錢買下妝匣。李布谷真有點動心,他想挽

留養(yǎng)母的生命。但劉婆婆一口拒絕,她警告養(yǎng)子說:“我死了,這妝匣也不得賣給別人,否

則我變成鬼,也會回來刮你兩個耳光?!崩畈脊戎缓冒l(fā)了毒誓。清明節(jié)這天,劉婆婆去世了。

那只古色古香的妝匣就放在劉婆婆腰旁。她的一只手緊緊抓在妝匣上面??吹竭@情景,李布

谷與王家老三愣了好久。

“王爸爸,母親對這只妝匣一往情深,怕是母親有什么牽掛。我偷偷查過幾次,卻沒發(fā)

現(xiàn)什么蹊蹺?!?/p>

“這秘密一定會有,它就在妝匣里。”

王家老三終于在妝匣中發(fā)現(xiàn)一個隔層,里面藏著一個發(fā)黃的小本本。王家老三翻了又翻,

覺得它非凡物。

很快得到證實,這是一本密電碼,曾為一位當年潛伏省城的中共地下黨員所持有。這位

代號為“布谷鳥”的諜報人員犧牲前,將密電碼交給一位進步學生,也就是他的未婚妻。但

一直未能查明她的去向。

李布谷問;''烈士姓李嗎?”

“是的?!苯M織上回答。

李布谷熱淚盈眶。這時,他明白了一切。

他又問:“密電碼我能留下嗎?”

“它早已解密。先烈也應該活在人間。”

很快,在劉婆婆遺像旁,并排掛上一個新的玻璃框,框里鑲著那一本陳舊的密電碼???/p>

下,放著那一只被抹得鋒亮的妝匣。匣蓋上的牡丹朝鳳圖案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反復寫到街坊對“妝匣”的猜測,這一方面渲染了“妝匣”的神秘色彩,另一

方面襯托了劉婆婆始終守護“妝匣”的決心和艱難。

B.對于上門說親,劉婆婆一律用“不嫁”回應,語氣不完全相同;第三次回應語氣平

靜,體現(xiàn)了她的堅定態(tài)度和對嫁人一事的漠然心理。

C.“劉婆婆遠遠望著那孩子的背影,望了很久”,這處描寫透露出劉婆婆對幸福家庭生

活的渴望,含蓄表現(xiàn)了她對王家老三的愛慕。

D.本文在塑造劉婆婆這一主要人物形象時,既采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正面描寫

手法,又用次要人物從側(cè)面進行襯托,手法多樣。

8.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王家老三的形象。(6分)

9.小說用大量筆墨敘寫劉婆婆守護妝匣的一系列情節(jié),而把妝匣的秘密放到文末簡短交代,

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二、古詩文閱讀(34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武德九年冬,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以其眾二十萬,至渭水便橋之北。太宗曰:“頡利

聞我國家新有內(nèi)難,又聞朕初即位,所以率其兵眾直至于此,謂我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自守,

虜必縱兵大掠。強弱之勢,在今一策。朕將獨出,以示輕之,且耀軍容,使知必戰(zhàn)。事出不

意,乖其本圖,制服匈奴,在茲學矣?!彼靻务R而進,隔津與語,頡利莫能測。俄而六軍繼

至,頡利見軍容大盛,由是大懼,請盟而退。

貞觀十四年,兵部尚書侯君集伐高昌,及師次柳谷,候騎言:“高昌王麴文泰死,克日

將葬,國人咸集,以二千輕騎襲之,可盡得也?!备睂⒀θf均、姜行本皆以為然。君集曰「'天

子以高昌驕慢,使吾恭行天誅。乃于墟墓間以襲其葬,不足稱武,此非問罪之師也。”遂按

兵以待葬畢,然后進軍,遂平其國。

貞觀十九年,太宗將親征高麗,尉遲敬德奏言;''車駕若自往遼左,皇太子又監(jiān)國定州,

東西二京,府庫所在,雖有鎮(zhèn)守,終是空虛,遼東路遙,恐有玄感之變。且邊隅小國,不足

親勞萬乘。若克勝,不足為武;倘不勝,翻為所笑。優(yōu)請委之良將,自可應時摧滅?!碧?/p>

雖不從其諫,而識者差之。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國家兇器也。土地雖廣,好戰(zhàn)則民凋;中國雖安,忘戰(zhàn)

則民冷。凋非保全之術(shù),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效農(nóng)膜進武且感必抵W

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yè)徐偃棄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孔子

日:'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手∈钢?,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職也。”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征伐》)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農(nóng)隙講武/習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yè)/徐偃棄

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

B.故農(nóng)隙講武習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yè)/徐偃棄

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

C.故農(nóng)隙講武習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yè)/徐偃棄

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

D.故農(nóng)隙講武/習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yè)/徐偃棄

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茲舉矣”與“殺人如不能舉”(《鴻門宴》)兩句中的“舉”字含義不同.

B.“及師次柳谷”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兩句中的“次”字

含義相同。

C.“而識者是之”與“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是”字含義不同。

D.”忘戰(zhàn)則民殆”與“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兩句中的“殆”字含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突厥趁唐朝政局不穩(wěn)之時,出動大軍進逼長安城,唐太宗統(tǒng)率六軍與突厥隔河對峙,

頡利可汗被唐朝盛大的軍容震懾,最終達成盟約后撤軍。

B.侯君集奉命討伐驕橫輕慢的高昌國,他拒絕了候騎和副將等人的建議,認為襲擊參

加葬禮的人非問罪之師所為,葬禮結(jié)束后他才進軍平定高昌。

C.唐太宗要親征高麗,尉遲敬德上奏勸阻,認為皇太子在定州代理朝政,而兩京是府

庫重地,雖有人鎮(zhèn)守,但終究兵力空虛,擔心有人趁機生亂。

D.唐太宗對戰(zhàn)爭有清醒的認識,認為唐王朝雖然土地廣闊,中原安定,但既不可窮兵

跋武,也不能休兵忘戰(zhàn),否則將難以保全國家和抵御賊寇。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克日將葬,國人咸集,以二千輕騎襲之,可盡得也。

(2)且邊隅小國,不足親勞萬乘。若克勝,不足為武;倘不勝,翻為所笑。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算山陸龜蒙②

水繞蒼山固護來,當時盤踞實雄才。

周郎計策清宵定,曾氏樓船白晝灰。

五十八年爭虎視,三千馀騎騁龍媒氣

何如今日家天下,閶闔④門臨萬國開。

[注]①算山:位于今浙江寧波附近。②陸龜蒙;晚唐詩人,一生都處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

風雨飄搖的時局中。③龍媒:駿馬。④閶闔:指宮門或京都城門,借指京城、朝廷等。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先寫算山一帶險固的地理形勢,接著點出唐末的藩鎮(zhèn)借此有利地勢割據(jù)一方的

時局。

B.頷聯(lián)敘述周瑜用計謀大敗曹軍的史實,“清宵定”與“白晝灰”對舉,表現(xiàn)了曹軍覆

滅之快。

C.頸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寫東吳政權(quán)從三千騎起家、延續(xù)五十八年的歷史,為結(jié)尾抒發(fā)感慨

作鋪墊。

D.尾聯(lián)卒章顯志,期盼唐王朝再次出現(xiàn)萬國來朝的繁榮局面,表達了對國家安定統(tǒng)一

的渴望。

15.本詩與李白《蜀道難》都有對山川險固的描寫,請分析這兩首詩相關描寫的意圖有何異

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批判男子對待感情反復多變、沒有準則的兩句是“

(2)《阿房宮賦》中“,”兩句,描

繪出阿房宮中的建筑布局繁復,讓人置身其中辨不清方向。

(3)秋天的風常常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產(chǎn)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句,這在唐詩宋詞中

屢見不鮮,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終日當窗作文。低頭寫幾行,就抬頭看窗外。窗外是坡,坡平緩。坡根有泉,泉長流。

泉邊生草,草茂密。草間長樹,樹高大。樹那邊是林。林是青青綠綠①,分不清這棵那

棵。以人作比,樹是個人,林是群眾;群眾是萬頭攢動,能認出誰?千萬個人擠在一起,不

是好風景;千萬棵樹匯集一起,越發(fā)引人愛。林后是山,山色淺絳,如黃公望的畫。山后是

藍天,天上飄白云;藍得很凈,白得很凈,這才是藍天白云……窗外是靜悄悄的世界,活生

生的自然??创巴猓苁娣?,越看神越清,越看心越靜,隱隱感到來自山野的脈脈關愛。清

靜中作文,文思忒順暢,語言也本錄,那么多美妙的句子②。不是我一下子③,而

是山水草木釀就的無邊清靜感染了我,浸潤了我,一時間消釋了我的浮躁和庸俗。忽地憬然

有悟,世間的好文章,大都是清靜的產(chǎn)物。清靜中,才宜于品察人情物理、世事滄桑,才能

夠字斟句酌、從容經(jīng)營。終日等在官場、商場、情場、歌舞場、名利場、是非場,即使才高

八斗,也會銷鉛殆盡;若硬寫,只能弄些粗鄙文字,斷然寫不出精粹、雋永之作。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8.文中加點詞的運用生動形象,請加以分析。(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人工智能繪畫是一個從文本到圖像的生成過程。簡單地說,就是輸入一段話,人工智能

程序在收到“語言描述”指令后,根據(jù)自身的算法生成一幅畫,其本質(zhì)是計算。

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藝術(shù)家設定計算機程序作畫。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①,往往只是一些模糊的圖像元素的組合,還稱不上是真正的畫。近年來,隨著技

術(shù)的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畫技迅速“進化”,有的人工智能繪畫語言嫻熟,甚至包含細膩的

情感。

不過,目前的②。比如,輸入“畫兩個蘋果,左邊紅色,右邊綠色”這樣的簡

單描述,生成的圖像可能有很大偏差;比如,對空間、透視和光影的表現(xiàn)還很不如意。不少

人工智能渲染出的畫作,初看很驚艷,認真觀察問題不少。

人工智能繪畫技術(shù)也引發(fā)了③。有人認為,未經(jīng)授權(quán)的人工智能畫作模仿原畫

的內(nèi)容、構(gòu)圖和風格等,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權(quán),有違法嫌疑。也有人認為,“機器學習”過

程是一種類人化的創(chuàng)作行為,同樣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者的思想和勞動,應當獲得版權(quán)保護。此外,

還有人擔憂,人工智能繪畫技術(shù)若被濫用,可能生成暴力等令人不適的圖像。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

我們有必要考慮潛在的風險,只要守住法律和倫理底線,技術(shù)進步就能更好地造福社會。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

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

改變原意。(3分)

21.請以問句的形式擬寫一個開頭段,使之與所給文段構(gòu)成總分關系。要求準確、簡潔,不

超過65個字。(4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一位騎師馴了一匹好馬,他認為給這樣的馬加上韁繩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騎馬出

去時,就把馬的韁繩解除了。馬在原野上飛奔,當它知道自己身上沒有任何束縛時,膽

子便越來越大,跑得越來越快。它把騎師掀了下去,不管不顧地加速往前狂奔,最后不

小心沖下一處深谷,摔得粉身碎骨。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與思考?請以“自由與約束”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

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中畢業(yè)年級第二次質(zhì)量預測

語文參考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1.<3分)D(曲解文意,“其詩歌內(nèi)容突破了倫理規(guī)范、歷史規(guī)律、生活常識等事理的

制約”有誤。根據(jù)第三段中的“宋人特別注意道德理性對詩歌內(nèi)容的制約,而李白這樣具有浪

漫情懷、叛逆性格的詩人,難免遭致宋人的不滿“可知,李白詩歌的內(nèi)容突破的是“道德理性”

即“倫理規(guī)范’'的制約。)

2.<3分)C(A項論證的觀點有誤,并非“意在論證詩人只有接近自然,才能使作品產(chǎn)

生寓哲理于形象之中的藝術(shù)效果”。根據(jù)第二段可知,文章簡述楊萬里的創(chuàng)作情況,是為了論

證“宋代詩人無法超越時代的理性文化心態(tài)的制約,逐漸形成理智的、形而上的思維習慣”。

B項論證的觀點有誤,并非“論證了宋人,以文為詩'既是出于對唐詩的創(chuàng)新,也是為了凸現(xiàn),義

理根據(jù)第三段可知,文章舉黃庭堅論詩的例子,是為了論證“為了凸現(xiàn)‘義理',詩歌的語

言需‘文從字順D項論證方法有誤,文章沒有使用“類比論證”。)

3.(3分)B(文內(nèi)文外關聯(lián)有誤。根據(jù)第三段可知,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兩句體現(xiàn)

的是對“物理”的領悟。)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3分)C(由原文HTHP“培育速度較快”可知周期短,排除A項;由原文CVD“培育

速度較慢”可知周期長,排除D項;根據(jù)二者壓強單位的差距,排除B項。)

5.(3分)B(A項表述不準確,原文是“我國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鉆石戒指C項表述

不嚴謹,作弊的是莫瓦桑的助手。D項表述絕對化,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劣。)

6.(6分)①“人造金剛石”的設想具有創(chuàng)新性,啟示我們做事業(yè)要大膽假設,敢于創(chuàng)新。

②“人造金剛石”制備的過程是探究和運用規(guī)律的過程,具有科學性,啟發(fā)我們做事業(yè)要尊重

科學規(guī)律。③“人造金剛石”的成功之路復雜曲折,啟示我們做事業(yè)要不畏坎坷與失敗,持之

以恒。④“人造金剛石”合成后,經(jīng)多次重復、各種檢測才得以確證,啟示我們做事業(yè)要有實

證精神,小心求證。⑤“人造金剛石”的制備成功,是建立在前人科學研究、科學實驗成果的

基礎之上的,啟示我們做事業(yè)要借鑒前人成功的經(jīng)驗。

(每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給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3分)C(“含蓄表現(xiàn)了她對王家老三的愛慕”說法錯誤,這處描寫沒有此意。)

8.(6分)①真摯深情:即便被劉婆婆拒婚,平時仍舊很照顧她;在劉婆婆抱著妝匣要

跳井時,跟領導打包票救下劉婆婆。②心地善良:執(zhí)行任務時救下半歲的李布谷,還給讀書

的李布谷買書包。③審慎細心: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妝匣隔層,并且意識到密電碼并非凡物。

(每答出一點給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6分)①這樣安排詳略得當,可使情節(jié)集中緊湊;②前文作了充足的鋪墊,文末才

揭開妝匣的秘密,這樣更能表現(xiàn)劉婆婆對愛情的忠貞,凸顯人物形象;③這樣安排強化了對

革命先烈犧牲精神的贊美,有助于更好地表達主題;④開篇設疑后不斷加深讀者的疑惑,可

維持并強化懸念,引人入勝,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每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給分。)

二、古詩文閱讀(34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3分)A(故農(nóng)隙講武,習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

業(yè);徐偃棄武,終以喪邦。何也?越習其威,徐忘其備也。)

11.(3分)D[A項,“在茲舉矣”中“舉”是名詞,為“舉動、舉措”之意;“殺人如不能舉”

中“舉,,為副詞,是“盡”之意。B項,“及師次柳谷”與“又問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中的“次”

均為動詞,譯作“(軍隊)駐扎、停留”。C項,“而識者是之"中“是''為動詞,譯作“贊同、認

為……正確”;“是寡人之過也''中的"是''為代詞,譯作“這D項,"忘戰(zhàn)則民殆"中"殆''為形

容詞,譯作“懈怠”;“殆有神護者”中“殆”為副詞,表推測,譯作“大概”。J

12.(3分)A(“唐太宗統(tǒng)率六軍與突厥隔河對峙”錯誤,原文中唐太宗單騎獨出,以顯

示對突厥軍隊的蔑視,不久六軍才相繼而至。)

13.(10分)

(1)(5分)定下日期將被安葬,高昌的國民將全都聚集在一起,用兩千騎兵去偷襲他

們,能夠全部擒獲。

譯出大意給3分;“克日”(定下日期)、“咸”(全,都)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況且高麗是邊遠小國,不值得勞煩陛下親自征討。如果能夠取勝,不足以

顯示威武;倘若不能取勝,反而被人恥笑。

譯出大意給3分;“萬乘”(陛下,皇帝,皇上)、“翻”(反而,去Q兩處,每譯對一處給

1分。

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復扣分;②“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

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3分)A(曲解詩意,“唐末的藩鎮(zhèn)借此有利地勢割據(jù)一方的時局”有誤,應指歷史

上的孫權(quán)割據(jù)。)

15.(6分)

相同點:兩詩寫險固山川,都意在表明其有軍事意義,可據(jù)險而守。(2分,意思答對即

可。)

不同點:①陸詩的描寫意在引出歷史上在此盤踞的孫吳政權(quán);李詩的意圖有警醒當朝統(tǒng)

治者提防有野心的軍閥割據(jù)作亂。②李詩寫山川之險還為了突出蜀道艱險難行,表達對奇險

自然的贊嘆,提醒友人早日還鄉(xiāng);陸詩無此意圖。(4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6分)

(1)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2)高低其迷不知西東

(3)示例: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楊柳岸曉風殘月/怎敵他晚來風急

(每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3分)

示例:①渾然一體②紛至沓來③文思泉涌

(每答出一處給1分,有錯別字該處不給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

分。)

18.(4分)①水靈,常用來形容女孩漂亮或水果新鮮,文中用比擬的修辭來形容“語言”,

把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寫出了語言的鮮活生動。②醬,本指一種糊狀粘稠的發(fā)酵食品,文中

將名詞活用作動詞,描繪了一個人終日混跡于各類喧囂浮華場合不能自拔的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