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入侵1.含義2.入侵案例3.入侵原因4.入侵情勢5.入侵渠道6.后果7.防護措施8.情況總結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含義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后成為野生狀態(tài),并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tài)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tài)系統(tǒng)來定義的。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入侵案例入侵植物:
主要是指在農業(yè)、林業(yè)、濕地、草原、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帶來危害與威脅的有害植物,如草本、藤本、灌木、藻類等植物及部分有明顯危害性的喬木。入侵動物:
主要是指對農林牧漁業(yè)生產帶來危害的有害昆蟲、螨、魚、兩棲爬行類等。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鳳眼蓮鳳眼蓮浮水植物。根生于節(jié)上,根系發(fā)達,靠毛根吸收養(yǎng)分,根莖分蘗下一代。葉單生,直立,葉片卵形至腎圓形,頂端微凹,光滑;葉柄處有泡囊承擔葉花的重量,懸浮于水面生長。稈(莖)灰色,泡囊稍帶點紅色,嫩根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狀花序,花為淺藍色,呈多棱喇叭狀,上方的花瓣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形如鳳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點,非常耀眼、靚麗。蒴果卵形,有種子多數。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加拿大一枝黃花加拿大一枝黃花(學名:SolidagocanadensisL.)是桔梗目/url菊科的植物,又名黃鶯、麒麟草。這種花色澤亮麗,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黃花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是外來生物。引種后逸生成雜草,并且是惡性雜草。主要生長在河灘、荒地、公路兩旁、農田邊、農村住宅四周,植株高1.5米—3米。它是多年生植物,根狀莖發(fā)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快,生長優(yōu)勢明顯,生態(tài)適應性廣闊,與周圍植物爭陽光、爭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從而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芍^是黃花過處寸草不生,故被稱為生態(tài)殺手、霸王花。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葛藤葛藤(學名:Puerarialobata)薔薇目、豆科、葛屬的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又名野葛。塊根肥厚,富含淀粉,全株有黃色長硬毛。莖長10余米,常鋪于地面或纏于它物而向上生長。總狀花序腋生,長20厘米;花藍紫色或紫色;花萼鐘狀,莢果條形,扁平;種子長橢圓形,紅褐色。飼用價值:對多數牲畜的適口性中等,以馬較為喜吃;舍飼時,用葛葉與其它粗料混合,有增進食欲之效。四川盆地山區(qū),廣泛葉曬干,作為冬季飼料,豬很喜吃。福建曾推薦葛葉作為兔的飼料。分布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生境為山地疏,密林中。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大米草大米草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株叢高20一l50厘米,叢徑1—3米。C4植物,陽性,濕生,不耐蔭蔽與干旱,氣溫在5℃以上,營養(yǎng)體即能進行光合作用。春季返青,12—13℃以上生長迅速,花期長,5—11月陸續(xù)開花,10—11月種子成熟(江蘇啟東)。入冬葉逐漸變?yōu)樽虾稚?,最后枯死。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紫莖澤蘭紫莖澤蘭(CroftonWeed),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界里的“殺手”,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牛羊中毒??蛇M行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極強,無論在干旱貧瘠的荒坡隙地、墻頭、巖坎,在石縫里也能生長。在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后瘋長蔓延,威脅到農作物的生長。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空心蓮子草空心蓮子草原產于巴西,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蓮子草。1930年傳入中國,是危害性極大的入侵物種。生長于海拔50米~2,7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于池沼和水溝內。有藥用價值,被列為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豚草豚草英文名稱:ragweed定義: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短株豚草和巨株豚草最為常見,其花粉含過敏原,是引起過敏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薇甘菊薇甘菊((學名:Mikaniamicrantha),也稱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原產于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qū),如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印度洋圣誕島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包括斐濟、西薩摩亞、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地區(qū),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大約在1919年薇甘菊作為雜草在中國香港出現,1984年在深圳發(fā)現,2008年來已廣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該種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福壽螺福壽螺,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是餐桌上的佳肴。1981年引入中國,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
德國小蠊德國小蠊,雖以德國為名,但實際上它的原產地是非洲。因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輸入我國。由于其體態(tài)與常見的其它蟑螂極為相似,個體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蟲的四分之一,屬蟑螂的一個品種。德國小蠊對人們造成的危害與其它蟑螂類似,主要是它們在活動其間將許多有害物質及病菌等傳播到人們的食品及用具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蔗扁蛾蔗扁蛾又名香蕉蛾,是近年在我國發(fā)現的一個新記錄種。它是一種多食性的害蟲,目前已發(fā)現的寄主植物多達25科62種。主要以幼蟲蛀食寄主植物的皮層、莖稈,咬食新根,使植物逐漸衰弱、枯萎,乃至死亡。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
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為全國二類檢疫性害蟲,原產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中國唐山市唐??h發(fā)現,現已在全國11個省市相繼發(fā)生,2003年6月9日與河北省相鄰陜西留壩縣首次發(fā)現。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美洲斑潛蠅美洲斑潛蠅美洲斑潛蠅,成蟲體形較小,頭部黃色,眼后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中胸側板大部分黃色;足黃色;卵白色,半透明;幼蟲蛆狀,初孵時半透明,后為鮮橙黃色;蛹橢圓形,橙黃色,長1.3~2.3mm。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紅火蟻紅火蟻是火蟻的一種。它是一種農業(yè)及醫(yī)學害蟲,源自南美洲。它在在1930年代傳入美國,并于2001年及2002年透過貨柜箱及草皮從美國蔓延至澳大利亞及臺灣,然后又透過家居垃圾從臺灣再傳入中國廣東省吳川縣,繼而蔓延至省內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門。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美國白蛾美國白蛾Hlyphantriacunea(Drury)又名美國燈蛾、秋幕毛蟲、秋幕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對園林樹木、經濟林、農田防護林等造成嚴重的危害。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松材線蟲松材線蟲(NorthAmericanpinewoodnematode;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該線蟲屬蠕形動物門、線蟲綱、墊刃目、滑刃總科、傘刃屬。線蟲成蟲蟲體長約1毫米,雌蟲尾部近圓錐形,末端圓;雄蟲尾部似鳥爪,向腹面彎曲。松材線蟲病又稱松枯萎病,是一種毀滅性蟲害。它是通過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等媒介昆蟲傳播于松樹體內,從而引發(fā)松樹病害。被松材線蟲感染后的松樹,針葉黃褐色或紅褐色,萎蔫下垂,樹脂分泌停止,樹干可觀察到天牛侵入孔或產卵痕跡,病樹整株干枯死亡,最終腐爛。
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動物,學名Ranacatesbeiana。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為北美最大的蛙類。牛蛙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入侵原因學術界對外來種入侵發(fā)生的原因并不清楚,大致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是從入侵者的角度分析,二是從被入侵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去考察。生物入侵要經歷傳播、定居、生長繁衍幾個階段。外來物種通過人們的活動,被有意或無意地帶到以前沒有生存過的地方。一部分成功地扎下了根開始生長,而有些就因“水土不服”等原因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建立了根據地的物種漸漸適應了當地的環(huán)境,慢慢地開始利用其自身的優(yōu)勢不斷擴大占領區(qū),有效利用資源,排斥和驅逐本地物種。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一般說來入侵性強的物種都具有一些相應的特征,例如:繁殖能力強,植物能產生大量的種子,動物則產卵量大或產仔量大,這樣不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絕對數量,也提高了其傳播的幾率,在入侵的第一個階段就占有了優(yōu)勢。為了解釋這些現象,科學家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假說:生態(tài)位空缺假說、生物因子失控假說、群落物種豐富度假說、以及遷入前后干擾假說。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此外,在外來生物入侵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現象,那就是“時滯”。就是指入侵性外來生物從開始在新的環(huán)境里定居到種群開始快速增長和迅速擴大“占領區(qū)”之間的時間延遲期(潛伏期)。就是入侵者在最初的時間不會大量繁殖、擴展領域,它們安安靜靜地在新到達的地方生長。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生物因子失控假說生物因子失控假說的中心思想是,外來入侵種在新區(qū)域得以生存和繁殖,不是因為入侵種本身具有的特性所致,而是由于它們偶然到達了不具備天敵或其它生物限制的新環(huán)境,因而快速擴散造成災害。也就是說外來生物之所以在其原產地沒有什么危害,是因為在原產地有天敵或其它的生物因素限制了它的災難性爆發(fā),而在被入侵地恰恰少了這些討厭的克星,于是這些外來者不失時機地為所欲為了。該假說是解釋外來種成功入侵最直接的假說,并促使人們在入侵種原產地去尋找其天敵以進行生物控制。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時滯產生的原因由于外來種最初定植的生境并不適于其生存,需要時間擴散到適于其生長的環(huán)境由于道路、河流、山谷等天然屏障的阻擋,或人為的限制,使之不能擴散到其它有利于生長的地區(qū)因為種群太小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種群卻是一直在增長的。這與人們對外來種的認識程度、重視程度有關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潛在入侵者的數量和分布狀況。一個種群要想快速繁殖,需要達到一定的種群大小,在突破這個臨界點以前,入侵者不會大規(guī)模的爆發(fā)產生適應新環(huán)境的新基因型的遺傳變異所需的時間等待生境的變化。有的外來種在不利的生存條件下可以維持自身的生存,但不能爆發(fā),一旦生長條件適宜將迅速擴增,伺機爆發(fā)。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入侵情勢目前已有400多種外來物種“全面”入侵中國,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有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入侵中國的物種有50余種,其中11種主要外來生物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70億元。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大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外來生物入侵日益加劇,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破壞生物多樣性,導致農、林、牧、漁業(yè)損失嚴重,威脅全球的生態(tài)安全、經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外來生物入侵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的熱點問題。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中國已成為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10年來,新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20余種,平均每年新增約2種,外來生物入侵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頻率加快、蔓延范圍擴大、發(fā)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的趨勢。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入侵渠道自然入侵無意引進有意引進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自然入侵這種入侵不是人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使得植物種子或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fā)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來物種的入侵。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無意引進這種引進方式雖然是人為引進的,但在主觀上并沒有引進的意圖,而是伴隨著進出口貿易,海輪或入境旅游在無意間被引入的。此外,入境旅客攜帶的果蔬肉類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會成為外來生物無意入侵的渠道。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有意引進應當說,這是外來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國出于發(fā)展農業(yè)、林業(yè)和漁業(yè)的需要,往往會有意識引進優(yōu)良的動植物品種。這些入侵種由于被改變了物種的生存環(huán)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全世界大多數的有害生物都是通過這種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國的。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國際合作及他國的立法實踐外來物種入侵作為一種全球范圍的生態(tài)家現象已逐漸成為導致犧牲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后果加速物種滅絕破壞生態(tài)平衡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加速物種滅絕外來有害生物侵入適宜生長的新區(qū)后,其種群會迅速繁殖,并逐漸發(fā)展成為當地新的“優(yōu)勢種”,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tài)安全,具體而言,其導致的惡果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并加速物種的滅絕生物的多樣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種和它們的遺傳信息和生物體與生存環(huán)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級的復雜系統(tǒng)。雖然一個國家或區(qū)域的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但任何一個國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盡力維護該國生物的多樣性。而外來物種入侵卻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頭號敵人,入侵種被引入異地后,由于其新生環(huán)境缺乏能制約其繁殖的自然天敵及其他制約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擴張,形成優(yōu)勢種群,并與當地物種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和空間資源,直接導致當地物種的退化,甚至被滅絕。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破壞生態(tài)平衡外來物種入侵,會對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營養(yǎng)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結構穩(wěn)定性及遺傳多樣性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破壞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防護措施建立統(tǒng)一協調的管理機構完善風險評估制度風險評估的主體建立跟蹤監(jiān)測制度建立綜合治理制度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建立統(tǒng)一協調的管理機構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做法值得借鑒。在1999年以前,美國也沒有設立專門機構領導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工作,但日益嚴重的入侵危機和堅決的反入侵的決心促成了美國入侵物種理事會的誕生,而此理事會的主要職責則是與不同級別、不同地區(qū)、不同種類的各個部門、機構、單位進行積極協作,并對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計劃的執(zhí)行進行監(jiān)督。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具體到中國,應成立包括檢疫、環(huán)保、海洋、農業(yè)、林業(yè)、貿易、科研機構等各部門在內的統(tǒng)一協調管理機構。此機構應從國家利益,而不是部門利益出發(fā),全面綜合開展外來物種的防治工作。在外來物種引進之前,應由農業(yè)或林業(yè)或海洋管理部門會同科研機構進行引進風險評估,由環(huán)保部門作出環(huán)境評價,再由檢疫部門進行嚴格的口岸把關,多方協調行動共同高效開展外來物種的防治工作。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完善風險評估制度要阻止外來物種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來物種風險評估制度就是力爭在第一時間,第一地區(qū)將危害性較大的生物堅決拒之門外。澳大利亞建立的雜草風險評價系統(tǒng)值得學習。該評價系統(tǒng)根據待引進物種的有關信息、生物學特征、繁殖和傳播方式以及氣候參數等情況,設計49個問題,通過問卷的方式回答每個問題,再對每一問題的回答給出得分,將所有問題的得分相加,根據最終的得分與標準值的比較來決定是否引進該物種。一般包括三種結果: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三種結果一是允許該物種進口二是不允許該物種進口三是需要對這一植物進行更多的評價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通過這樣一種雜草風險評價系統(tǒng)可以表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引進物種影響的可能性的大小,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危害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雜草被引進。中國長期以來對于有意引進的外來物種僅僅是由檢疫部門根據檢疫目錄進行病蟲害及疫種的一般性檢疫,如果外來物中本身沒有病蟲害,或本身不是疫蟲、疫草,則一般卻可以安全過關。因此,對于首次引進或短期內不能發(fā)現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導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進中國。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已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2000年12月19日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進境植物和植物產品風險分析管理規(guī)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設專章規(guī)定了“風險評估”制度,規(guī)定由國家質檢總局采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結合的立法開展風險評估制度。此項制度的建立無疑是中國抵御外來物種入侵的一項重大的制度進步。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風險評估的主體僅限于檢疫部門,缺乏與其他生產部門及科研機構的協調合作。毋庸置疑,科學的風險評估應當建立在對該項物種的生物學特征,繁殖和傳播能力,親緣關系各方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礎之上,而各部門各科研機構的合作是獲取充分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有關風險評估主體的規(guī)定不盡合理,應擴大合作范圍。本文檔共47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二\17點22分建立跟蹤監(jiān)測制度某一外來生物品種被引進后,如果不繼續(xù)跟蹤監(jiān)測,則一旦此種生物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而逐漸轉化為有害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鋁包木門窗行業(yè)運行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金融資產交易所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葡萄及深加工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色紡紗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羊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程控交換機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遼寧省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2025廣東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實驗儀器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進度安排表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國家安全主題教育PPT模板
- BowTieXP風險與管理軟件介紹
- 污水管網計算說明書
- 原子雜化軌道理論
- 充填開采之 矸石充填術
- 文化產業(yè)園項目建議書范文
- 互聯網銷售卷煙(煙草)案件的分析
- 公務員考察政審表樣本
- 白菜花生長過程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