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典中醫(yī)(漢代以前)四大經(jīng)典—1.《黃帝內經(jīng)》張仲景的《傷寒卒病論》現(xiàn)分為2.《傷寒論》和3.《金匱要略》4.《神農本草經(jīng)》代表了中醫(yī)的最高水平現(xiàn)代中醫(yī)(漢代以后)現(xiàn)代中醫(yī)主要是繼承了1.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寒涼派,李東垣-補土派,朱丹溪-滋陰派,張子和-攻下派)2.明代張介賓等補腎的學說3.明清時期的“溫病”學派,代表人物:葉天士(衛(wèi)氣營血辯證)和吳鞠通(三焦辯證)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上篇現(xiàn)代中醫(yī)概要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現(xiàn)代中醫(yī)主要傳承于金元四大家和明清溫病學派?,F(xiàn)在中醫(yī)專業(yè)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部分:1、《中醫(yī)基礎理論》2、《中醫(yī)診斷學》(包括四診和辯證)3、《中藥學》和《方劑學》4、中醫(yī)各科,包括內外婦兒各科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1、中醫(yī)基礎理論哲學基礎(道、陰陽、五行)對“人”的認識–身心合一、形神合一
臟腑(五臟、六腑、奇恒之腑)
經(jīng)絡
氣血津液對“疾病”的認識
六淫邪氣和疫癘(風寒暑濕燥火)
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飲食勞逸
氣滯痰飲瘀血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
陰陽是對宇宙中相互關聯(lián)的事物和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一、陰陽的概念及屬性“陰陽者,一分為二也”《素問.生氣通天論》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二、五行學說1、五行的特性《尚書·洪范》中箕子解釋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2、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3、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三、藏象學說“藏”,藏于體內的臟腑;“象”,外部的器官,或是征象的意思。包括結構功能五臟肝心脾肺腎多堅實化生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多中空受納和腐熟水谷,傳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似六腑,多中空似五臟,藏精氣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四、病因現(xiàn)在一般把病因分為四類:外感病因—六淫、疫癘內傷病因—七情、飲食、勞逸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氣滯、瘀血、痰飲其他病因—外傷、蟲獸傷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2、中醫(yī)診斷學診法望診望面色、局部望診、舌診
問診聽聲音、嗅氣味
問診問寒熱、問汗、問痛等
切診切脈等辨證總綱—八綱辨證外感—(溫熱邪氣)衛(wèi)氣營血
辨證、三焦辨證
(寒邪)六經(jīng)辨證
內傷—臟腑辨證
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病、證、癥的區(qū)別癥癥狀(主觀)病人的自我感覺疼痛體征(客觀)醫(yī)生對病人的診察。發(fā)熱惡寒證證候一系列有機癥狀的總稱。一證可見于多種病中腎陰虛證—腰膝酸軟,眩暈耳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病病名是對疾病全過程的概括。一病可以包括數(shù)證感冒分為風寒證和風熱證。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一、八綱辯證
概念:八綱是指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個辨證的綱領。
表里——辨別病位的淺深
寒熱——辨別疾病的性質
虛實——判斷邪正的盛衰
陰陽——劃分疾病的類別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二、衛(wèi)氣營血辯證葉天士汲取前人學術經(jīng)驗和運用傳統(tǒng)理論,分析、解決實踐中的診治問題,不斷總結、探索,提出新的思維,創(chuàng)建了衛(wèi)氣營血辯證。衛(wèi)分(初期階段)肺衛(wèi)氣分(中期)病位肺、胃、腸、膽、脾、膀胱等營分(嚴重階段)心與心包血分(晚期階段)心、肝、腎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衛(wèi)氣營血辯證治法衛(wèi)分證汗之---銀翹散氣分證治療大法清氣---白虎湯營分證透熱轉氣---清營湯血分證涼血散血---犀角地黃湯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三、臟腑辯證1、心病辯證2、肺病辯證3、脾病辯證4、肝病辯證5、腎病辯證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3、中藥學藥性理論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中藥應用配伍禁忌服用法煎煮法
妊娠期間,禁用或慎用劇毒類、有毒類、活血類、溫熱類等中藥。單個藥的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適應癥、使用方法和注意。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一、祛邪類中藥以祛除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為主要功效的藥物。1、解表藥(又分為祛風寒和疏散風熱藥)2、清熱藥3、溫里藥(祛寒藥)4、祛風濕、燥濕、芳香化濕類藥二、調理氣血津液的藥物1、理氣藥2、活血化瘀藥和止血藥3、止咳化痰平喘藥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三、補虛藥分為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補陽藥四、對癥治療的藥物1、開竅藥2、安神藥3、收澀藥4、外用藥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4、方劑和中成藥組方原則君臣佐使使用方法加減配伍、藥量變化、劑型變化常用方劑和中成藥的功效、主治、使用注意等。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
下篇古典中醫(yī)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四大經(jīng)典的思路漢代以前的中醫(yī)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黃帝內經(jīng)》《神農本草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另一說是《內經(jīng)》、《神農本草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卒病論》)《內經(jīng)》分為《素問》和《靈樞》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扁鵲《難經(jīng)》張仲景《傷寒卒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河南南陽人,一說是山東東平人。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被稱為醫(yī)圣。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y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張仲景塑像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y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chuàng)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jīng)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y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yī)學專著,是中國醫(y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學者研習中醫(yī)必備的經(jīng)典著作,廣泛受到醫(y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南陽醫(yī)圣祠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傷寒雜病論》開始了它在人世間的旅行。在那個年代,書籍的傳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傳開來十分艱難。時光到了晉朝,《傷寒雜病論》命運中的第一個關鍵人物出現(xiàn)了。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醫(yī)令在偶然的機會中見到了這本書。書已是斷簡殘章,王叔和讀著這本斷斷續(xù)續(xù)的奇書,興奮難耐。利用太醫(yī)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傷寒雜病論》的各種抄本,并最終找全了關于傷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為《傷寒論》。《傷寒論》著論22篇,記述了397條治法,載方113首,總計5萬余字,但《傷寒雜病論》中雜病部分沒了蹤跡。王叔和的功勞,用清代名醫(yī)徐大椿的話說,就是“茍無叔和,焉有此書”。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漢族,西晉高平(今山東省微山縣,一說是山西高平縣)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yī)學家、醫(yī)書編纂家。在中醫(yī)學發(fā)展史上,他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傷寒論》,一是著述《脈經(jīng)》。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宋仁宗時,一個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在翰林院的書庫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蠹簡”,被蟲蛀了的竹簡,書名《金匱玉函要略方論》。這本書一部分內容與《傷寒論》相似,另一部分,是論述雜病的。后來,名醫(yī)林億、孫奇、高寶衡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訂《傷寒論》時,將之與《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對照,知為仲景所著,乃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于世,《金匱要略》共計25篇,載方262首。至此,《傷寒雜病論》命運中的幾個關鍵人物全部出場了。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傷寒卒病論》原序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赍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y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本文檔共27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三\12點33分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jīng)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yī),不念思求經(jīng)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shù)發(fā)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EP小學五年級英語實踐活動計劃
- 康復護理主管護師的職責
- 醫(yī)療行業(yè)技術部的核心職責
- 云存儲數(shù)據(jù)遷移方案-全面剖析
- 2025春季小學少先隊藝術展演計劃
- 模式識別在森林火災早期檢測中的作用-全面剖析
- 分布式能源存儲系統(tǒng)的預測模型與優(yōu)化-全面剖析
- 水利工程施工進度管理及確保措施
- 赴上海學習考察的旅游發(fā)展心得體會
- 硬件加速縮放-全面剖析
- 2025電工(高級技師)技能鑒定精練考試指導題庫及答案(濃縮500題)
- 患者隱私保護培訓課件
- 《校園安全教育(第二版)》 課件全套 項目1-8 走進安全教育 -確保實習安全
- 2025年人民法院信息技術服務中心招聘應屆高校畢業(yè)生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GB/T 45159.2-2024機械振動與沖擊黏彈性材料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表征第2部分:共振法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財務報表審計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浙江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考化學試卷(河北)(解析卷)
- 電力平安工作規(guī)程
- 2024年HSE關鍵崗位人員考試復習試題附答案
- 《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實時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