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_第1頁
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_第2頁
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_第3頁
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_第4頁
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概論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檢測技術及儀表的地位與作用1.1.1檢測技術及儀表的地位與作用1.1.2檢測技術是儀器儀表的技術基礎1.2傳感器概述1.2.1傳感器的基本概念1.2.2傳感器的分類和命名法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檢測的兩個過程(圖1-1)變成與被測量成一定對應關系的電信號顯示儀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1什么是傳感器?在我們?nèi)粘I钪校褂弥鞣N各樣的傳感器,電冰箱、電飯煲中的溫度傳感器;空調中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煤氣灶中的煤氣泄漏傳感器;水表、電表、電視機和影碟機中的紅外遙控器;照相機中的光傳感器;汽車中燃料計和速度計等等,不勝枚舉。傳感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便利和幫助呢?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1什么是傳感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傳感器概述1.2.1什么是傳感器人體系統(tǒng)和機器系統(tǒng)比較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皮膚(觸覺)舌(味覺)感知外界信息—>大腦—>肌體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傳感器概述1.2.1什么是傳感器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通過感覺器官接收外界信號,將這些信號傳送給大腦,大腦把這些信號分析處理傳遞給肌體。如果用機器完成這一過程,計算機相當人的大腦,執(zhí)行機構相當人的肌體,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和皮膚。傳感器好比人體感官的延長,有人又稱“電五官”。外界信息官大腦肌體傳感器計算機執(zhí)行機構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傳感器概述什么是傳感器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信號檢出器件和信號處理部分總稱為傳感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傳感器的定義“能感受(或響應)規(guī)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這一定義包含了幾個方面的含義:①傳感器是測量裝置,能完成測量任務;②它的輸入量是某一被測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學量、生物量等;③它的輸出量是某一物理量,這種量要便于傳輸、轉換、處理和顯示等,這就是所謂的“可用信號”的含義;④輸出與輸入有一定的對應關系,這種關系要有一定的規(guī)律。根據(jù)字義可以理解傳感器為一感二傳,即感受信息并傳遞出去。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它是直接感受被測量,并輸出與被測量構成有確定關系、更易于轉換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被測非電量轉換元件電量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轉換電路將敏感元件感受把轉換元件輸出或響應的被測量電源的電信號變換為轉換成適于傳輸便于處理、顯示、或測量的電信號并不是所有的傳感器必須包括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記錄、控制和傳敏感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輸出的是電量,它就同時兼為轉換元件輸?shù)目捎秒娦盘栐绻D換元件能直接感受被測量而輸出與之成一定關系的電量,它就同時兼為敏感元件。例如壓電晶體、熱電偶、熱敏感電阻及光電器件等。敏感元件與轉換元件兩者合二為一的傳感器是很多的。返回本章目錄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被測量敏感元件輸出轉換元件轉換電路傳感器與檢測技術1.2.1什么是傳感器對于各種各樣的被測量,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下面請看幾個傳感器應用實例: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第1章傳感器概述車胎壓力監(jiān)測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需要量111110103815961472734313126212420147870551119376614736信電科設交輸機機家照汽飛船氣海環(huán)醫(yī)防光息信技備通電床器用相車機舶象洋境療火能人電機處電測控控系污利理話試制制統(tǒng)器染用熱能利用機械能利用土農(nóng)貨食木林幣品建金筑融傳感器技術對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汽車與傳感器傳統(tǒng):行駛速度、距離、發(fā)動機旋轉速度、燃料剩余量安全:安全氣囊系統(tǒng)、防盜裝置、防滑控制系統(tǒng)、防抱死裝置、電子變速控制裝置、汽車“黑匣子”環(huán)保:排氣循環(huán)裝置、電子燃料噴射裝置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常娥一號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在兵器領域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