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淋巴結分區(qū)學習_第1頁
縱隔淋巴結分區(qū)學習_第2頁
縱隔淋巴結分區(qū)學習_第3頁
縱隔淋巴結分區(qū)學習_第4頁
縱隔淋巴結分區(qū)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癌分期

縱隔淋巴轉移的CT展示

(根據(jù)1996AJCC-UICC區(qū)域淋巴結分類標準)張雁山MD甘肅武威腫瘤醫(yī)院甘肅重離子醫(yī)院當前第1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2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在過去的10年里,肺癌分期的區(qū)域淋巴結分組標準一直是兩套系統(tǒng)共用:AJCC(美國癌癥協(xié)會)標準ATS(美國胸科學會)標準一、背景材料當前第3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一)、AJCC分類法1978年,Naruke按照胸部淋巴引流將淋巴結分為13組,并繪制了淋巴結群位置圖。1979年的AJCC采納了該分類法,并進一步將其分為上縱隔區(qū)和下縱隔區(qū)。當前第4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AJCC分類法上縱隔區(qū)包括:1、最上縱隔組2、上氣管旁組3、血管前氣管后組4、下氣管旁組5、主動脈窗組6、主動脈旁組(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膈神經(jīng))當前第5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AJCC分類法下縱隔區(qū)包括:7、隆突下組8、食管旁組9、肺韌帶組(包括雙側肺靜脈)10、肺門組11、葉間組12、肺葉組13、肺段組當前第6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二)、ATS分類法1983年,ATS在AJCC分類法的基礎上作了改進,提出新的胸內(nèi)淋巴結分類法,即ATS標準。當前第7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ATS法與AJCC法的主要不同點1、取消最上縱隔組和肺門組,前者并入氣管旁組,后者改名為氣管支氣管組和支氣管周圍組2、增加鎖骨上組3、明確第4組和第10組的界限4、取消了肺韌帶組,將其納入食管旁組5、將12、13組取消,與11組總稱為肺內(nèi)淋巴結組當前第8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三)、1996JACC-UICC標準的誕生長期以來,JACC和ATS標準同時使用,在影像學及臨床診斷中有時不免會產(chǎn)生混亂。1996年,AJCC參照ATS標準,對原來的JACC標準進行修改,提出胸內(nèi)淋巴結的14組新分類法,該標準同年在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大會通過,此即1996JACC-UICC分類標準。1997年,獲得國際TNM分期委員會正式確認,成為國際權威標準。當前第9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1996年新標準由于使用了CT上較明顯的解剖結構作為分界標記,因而在橫斷面的CT圖像上淋巴結的定位更為容易和準確。當前第10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本文的目的:使放射科醫(yī)師熟悉肺癌區(qū)域淋巴結分類新標準重點:如何將新標準應用于肺癌的螺旋CT評價當前第11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二、1996JACC-UICC

胸部淋巴結分組標準當前第12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一)1996AJCC-UICC淋巴結分組上縱隔淋巴結1最上縱隔2上氣管旁3血管前和氣管后4下氣管旁(包括奇靜脈淋巴結)主動脈淋巴結

5主動脈下(主-肺動脈窗)6主動脈旁(升主動脈或膈神經(jīng)旁)下縱隔淋巴結7隆突下8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9肺韌帶N1淋巴結10肺門11葉間12葉13段14亞段當前第13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上述淋巴結中,上縱隔淋巴結(第1-4組)、下縱隔淋巴結(第7-9組)和主動脈淋巴結(第5-6組)屬N2淋巴結第10-14組屬N1淋巴結以縱隔胸膜反折點作為N1淋巴結、N2淋巴結的分界當前第14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二)、1996標準淋巴結分組示意圖當前第15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CT判斷胸部淋巴結的位置CT在判斷淋巴結所在位置及大小上有重要作用,在CT圖象上可根據(jù)假定的6條解剖上的水平線,方便地把所見到的淋巴結歸入胸部淋巴結圖中的14個區(qū)中。1,左頭臂靜脈上緣;2,主動脈弓上緣;3,右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4,左上葉支氣管開口上緣;5,氣管隆突角;6,右中葉支氣管開口上緣。

當前第16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三)、1996JACC-UICC分組標準當前第17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CT判斷胸部淋巴結的位置第1線以上為1區(qū),第1、2線之間氣管旁為2區(qū),血管前、氣管后為3區(qū);第2、3線間之中線右側為4R區(qū);第2、4線間之中線左側為4L區(qū);第5線以下至中葉開口處之隆突下為7區(qū);第6線以下為8區(qū)。當前第18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CT判斷胸部淋巴結的位置第2線下方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無名動脈前、外側者為6區(qū);在主肺動脈窗內(nèi)靠外側者屬5區(qū)、靠內(nèi)側者屬L4區(qū);其余各區(qū)根據(jù)各別的解剖也很容易辨別。當前第19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1組最上縱隔淋巴結淋巴結位于左頭臂靜脈上緣水平線上方(左圖線1),即位于左無名靜脈向上、向左行走跨越氣管前方的中線處該靜脈上緣水平以上當前第20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2組上氣管旁組淋巴結淋巴結位于主動脈弓(線2)上緣水平線以上,前述線1以下,即線1和線2之間。當前第21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3組血管前(3A)氣管后(3P)組位于中線的淋巴結應屬于同側的淋巴結當前第22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4組下氣管旁組淋巴結右側:位于線2與線3(右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右主支氣管相交處水平線之間,氣管中線的右側左側:位于線1與線3(左上葉支氣管上緣和左主支氣管相交水平線),氣管中線之左側當前第23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5組主動脈弓下淋巴結(主肺動脈窗淋巴結)淋巴結位于動脈韌帶、主動脈和左肺動脈的外側,左肺動脈第一分支的近側,并位于胸膜反折點以內(nèi)。

當前第24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6組主動脈弓旁淋巴結(升主動脈、膈神經(jīng))淋巴結位于線1以下,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無名動脈的前方或外側。

當前第25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7組隆突下淋巴結淋巴結位于氣管隆突下方,但和肺內(nèi)的下葉支氣管和動脈不相連。當前第26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8組食管旁淋巴結隆突水平以下,淋巴結位于食道兩側,鄰近食道壁,不包括隆突下淋巴結。當前第27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9組肺韌帶淋巴結淋巴結位于肺韌帶內(nèi),包括位于下肺靜脈后壁和下部的淋巴結。當前第28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10組肺門淋巴結指葉近端部淋巴結,位于縱隔胸膜反摺外,右側還包括鄰近中間段支氣管的淋巴結。X線上,肺門和葉間淋巴結增大均可使肺門陰影增大。

當前第29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11組葉間淋巴結淋巴結位于葉支氣管之間。當前第30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第12組

葉淋巴結淋巴結鄰近遠側葉支氣管。第13組段淋巴結淋巴結鄰近段支氣管。第14組亞段淋巴結亞段支氣管周圍淋巴結當前第31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淋巴瘤:兩側內(nèi)乳淋巴結腫大當前第32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胸部淋巴結分布圖上述14區(qū)中的1至4區(qū)為上縱隔淋巴結,5、6區(qū)為主動脈淋巴結,7至9區(qū)為下縱隔淋巴結,它們均位于縱隔內(nèi),屬于N2淋巴結,當有對側或鎖骨上淋巴結時為N3淋巴結。10至14區(qū)淋巴結都位于縱隔胸膜反摺外,屬于N1淋巴結,當前第33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胸部淋巴結分布圖10區(qū)為肺門淋巴結,11至14區(qū)為肺內(nèi)淋巴結,當胸片上見到肺門增大時可能為10和11區(qū)淋巴結共同增大結果。除1、7、8、9區(qū)外,其它各區(qū)都要分為右(R)和左(L)側,位于中線上的不分側別的淋巴結(如3區(qū))則認為是與原發(fā)腫瘤同側的淋巴結。當前第34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三、1996AJCC-UICC胸內(nèi)淋巴結分組標準的CT實例當前第35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病例資料女性,75歲。直腸癌全身廣泛轉移左圖為CT掃描圖像層面示意圖當前第36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圖中英文縮寫Ao:主動脈(aorta)APB:尖后段支氣管(apicalpost.Bron.)AV:奇靜脈(azygosvein)BA:頭臂動脈(brachiocephalicartery)Es:食管(esophagus)LA:左心房(leftatrium)LAr:動脈韌帶(lig.arteriosum)LBV:左頭臂靜脈(L.brachiocephalicA)LCCA:左頸總動脈(LcommoncarotidA)LIPV:左下肺靜脈(L.inf.pulmonaryV)當前第37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圖中英文縮寫LMB:左主支氣管(L./mainbronchus)LPA:左肺動脈(leftpulmonaryA)LSA:左鎖骨下動脈(L.subclavianA)LSPV:左上肺靜脈(L.superiorPul.V.PA:肺動脈(pulmonaryartery)PM:肺內(nèi)轉移瘤(pul.Metastasis)RBV:右頭臂靜(R.BrachiocephalicVRCCA:右頸總動脈(commondcarotid)RIJV:右頸內(nèi)靜脈(internalcarotidV)RIPV:右下肺靜脈(inf.pulmonaryV當前第38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圖中英文縮寫RMB:右主支氣管RMB-BI:中間段支氣管RPA:右肺動脈RSIV:右上肋間靜脈RSPV:右上肺靜脈SPR:心包上隱窩SVC:上腔靜脈T:氣管TG:甲狀腺當前第39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0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1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2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3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4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5頁\共有50頁\編于星期四\10點當前第46頁\共有50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