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癤疔有頭疽發(fā)丹毒瘰疬走陷詳解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優(yōu)選癤疔有頭疽發(fā)丹毒瘰疬走陷當前第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轉(zhuǎn)移性:流注(轉(zhuǎn)移性膿腫);淋巴性:丹毒、紅絲疔傷筋骨:螻蛄癤、無頭疽、蛇腹疔;全身性:走黃、內(nèi)陷;后遺癥:褥瘡、竇道、瘺管。當前第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瘡瘍各論:癤一、概述:1、概念:單個毛囊及皮脂腺化膿性化膿感染。
當前第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2、好發(fā)因素:全身:疲勞、消渴、貧血、飲食不節(jié);局部:不潔、摩擦。當前第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3、特點:色紅熱痛腫勢小,突起根淺數(shù)目少,易消易潰出膿好。好發(fā)毛囊皮脂腺部位。4、分類:暑癤、螻蛄癤、癤病。
當前第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二、病因病機1、暑癤:內(nèi)郁濕火,外受風邪--蘊阻肌膚;或暑濕熱蘊蒸--搔抓染毒。2、螻蛄癤:患癤處理不當--瘡口小膿毒潴留,旁竄蔓延。3、癤?。后w虛不固,外邪侵膚,消渴,脾虛染毒,反復難愈。
當前第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三、診斷(一)共性:(二)不同點:1、有頭癤:毛囊及皮脂腺為核心硬結(jié),紅腫疼痛,3cm大小,突起根淺,頂端黃白,潰后少量膿液。區(qū)域淋巴結(jié)腫大。
當前第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生在大腿部和小腿部的有頭癤,若擠壓或碰撞可以轉(zhuǎn)變成發(fā)。
癤當前第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診斷2、無頭癤;
皮膚紅色腫塊,無膿頭或有簇生,破流膿水,潮紅脹痛。生面部者--擠壓或碰撞--疔瘡。
當前第1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生在頭頂者:如膿成未切,或切口過小,引流不暢—頭皮竄空—螻蛄癤。當前第1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診斷3.螻蛄癤(膿腫性穿拙性毛周炎)多生兒童頭部。堅硬型:瘡形腫勢雖小,但根腳堅硬,潰破出膿,愈合復發(fā)。
當前第1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螻蛄癤多發(fā)型:大如梅李,三五相聯(lián),潰破頭皮竄空,如螻蛄串穴之狀。重者顱骨損傷。當前第1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診斷4.癤病
全身多處同時或反復生癤。好發(fā):項后、背、臀等處幾個到數(shù)十個,反復、纏綿不愈。亦可各處散發(fā)。當前第1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治療四、治療(一)內(nèi)治熱毒蘊結(jié):五味消毒飲或黃連解毒湯加減。暑熱浸淫:清暑湯加減。陰虛內(nèi)熱:消瘡飲合增液湯加減。脾胃虛弱:五神湯合參術(shù)散加減。
當前第1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治療(二)外治初起:千錘膏或三黃洗劑;成膿:切開、摻九一膏,太乙膏蓋貼。膿盡:生肌散摻白玉膏。螻蛄癤:抗生素局部封閉,十字形切開。
當前第1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癤(三)其它:
中成藥:單驗方:西藥:當前第1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疔瘡
一、概述:1、
概念:指發(fā)病速、危險性、急性感染。2、好發(fā)部位:顏面/手足等處。3、特點:瘡形如粟,堅硬根深。變化迅速,易毒邪走散變證:顏面者―走黃危證,手足者―損筋傷骨。當前第1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疔瘡5、分類:顏面疔瘡、手足疔瘡、一般性感染紅絲疔爛疔(氣性壞疽)特異性感染疫疔(皮膚炭疽)當前第1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
顏面部疔瘡
一、概述:
1、定義:指顏面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西醫(yī):面癤、癰。
當前第2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2.特點:來勢急、變化快、病情重。瘡形如粟,堅硬根深,如釘之狀,易成走黃危證。當前第2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疔3、命名:部位不同,名稱各異。如眉心疔、眼胞疔、鼻疔、迎香疔、人中疔、承漿疔等。當前第2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人中兩旁--虎須疔;生口角--鎖口疔;唇部--唇疔;當前第2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4、顏面解剖與疔關(guān)系:1)皮膚簿,皮下脂肪少,含皮脂腺、汗腺、毛囊等。2)有豐富血管、淋巴管網(wǎng)
入腦感染擴散。
顏面疔瘡當前第2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疔3)面靜V無靜脈瓣(呈網(wǎng)狀交通),感染時毒素通過面肌收縮--隨血液逆流感染。當前第2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如鼻疔、唇疔:病菌經(jīng)面前V內(nèi)眥V顱內(nèi)海綿竇致海綿竇血栓或化膿性腦膜炎(鼻周血管與內(nèi)眥V直接相通--入腦走黃)。當前第2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病因病機二、病因病機:火熱之毒:膏粱厚味、辛辣,臟腑蘊熱,火毒結(jié)聚;感受火熱之氣,昆蟲咬傷、抓膚染毒而成。當前第2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疔現(xiàn)代: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經(jīng)外傷等感染。
當前第2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三、診斷:1、初起:粟米膿頭,或麻癢,漸紅腫熱痛,范圍3~6cm,根深堅硬。約5~7天,腫勢增大,浸潤痛劇,膿頭破潰。約7~10天,腫勢局限,頂高根軟潰膿,膿栓出,腫消痛止,身熱減退。
3、病程:10~14天。重者惡寒,發(fā)熱。
當前第2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4、轉(zhuǎn)歸:若頂陷色黑無膿,四周暗紅,腫勢擴散,頭面耳項俱腫,伴壯熱煩躁,神昏譫語等,此乃疔毒越出局限范圍--走黃。當前第3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若疔毒竄絡,軀干或四肢明顯痛-并發(fā)流注;毒傳臟腑-內(nèi)臟轉(zhuǎn)移性膿腫(內(nèi)癰);毒竄--附著于四肢長骨-附骨疽。當前第3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四、鑒別診斷:1.癤病位表淺,范圍小,無根腳。2.有頭疽初起粟米樣瘡頭,漸成多頭,潰后蜂窩狀,紅腫超過9cm,多發(fā)項背,發(fā)展緩慢、病程較長。當前第3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治療一、辨證論治(一)熱毒蘊結(jié):治法:清熱解毒。方藥:五味消毒飲加減。惡寒發(fā)熱者,加服蟾酥丸3粒;毒盛腫甚者,加大青葉,重用黃連。當前第3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顏面疔瘡:治療(二)火毒熾盛:治法:瀉火解毒。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壯熱口渴,加生石膏、知母清熱瀉火;大便秘結(jié)者,加生大黃瀉熱通腑。當前第3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面疔治療二、外治法初起:箍毒消腫,用玉露散,膿成則提膿去腐,膿出不暢,用藥線引流;若膿熟中軟,有波動感,應切開排膿。膿盡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當前第3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面疔治療【常用西藥】抗菌素、支持療法【轉(zhuǎn)診原則】顏面疔瘡,面腫走黃即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需及時轉(zhuǎn)診。當前第3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面疔治法-預防調(diào)攝六、預防調(diào)攝:1.勿過食膏粱厚味,辛辣之品。2.全身癥狀明顯者,宜臥床休息。3.發(fā)生在“危險三角區(qū)”者,切忌擠壓碰撞,以防“走黃”。4.忌內(nèi)服發(fā)散藥,忌灸法。當前第3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部疔瘡一、概述:1、概念:發(fā)于手足部急性化膿性疾患。2、手部感染特點:發(fā)病率高―勞動的主要器官,易損傷病情重、蔓延迅速、易損筋傷骨。3、手部解剖與疔瘡的關(guān)系當前第3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4.命名:病位、形態(tài)及預后不同,病名各異:常見有:蛇眼疔(甲溝炎)、蛇頭疔(膿性指頭炎)、蛇腹疔(化膿性腱鞘炎)、托盤疔(掌中間隙感染)、足底疔(足底皮下膿腫)等,
手足疔瘡當前第3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外因:外傷/昆蟲咬傷等染毒;內(nèi)因:臟腑蘊熱蓄積,阻于皮肉間,致氣血凝滯,經(jīng)絡阻隔而發(fā)。毒聚甲旁―蛇眼疔毒注指端―蛇頭疔毒竄指腹―蛇肚疔毒攻掌心―托盤疔濕熱下注―足底疔
二、病因病機當前第4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三、診斷:1.蛇眼疔甲溝炎--周圍炎—甲下膿腫--胬肉—指(趾)甲脫落。當前第4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診斷2、蛇頭疔指端麻痛,腫如蛇頭,搏動性痛,約l~2周成膿,伴惡寒,發(fā)熱等。膿出黃稠,腫退痛止趨愈。若潰后膿水臭穢,經(jīng)久不盡--損骨征象,必待死骨取出方愈。當前第4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診斷3.蛇腹疔患指紅腫圓柱狀,皮紅光亮屈伸痛。約7~10天成膿。指腹皮厚,不易測出波動感,難自潰。潰后膿出黃稠,約2周左右愈合。若損筋脈,則愈合緩慢--影響手指功能。當前第4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4.托盤疔掌腫高突,失去掌凹,形如托盤之狀,手背腫勢更顯--延及手臂---痛劇。
當前第4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伴惡寒發(fā)熱,頭痛等。約2周成膿,因手掌皮韌,膿不易透出、可向周圍蔓延,損傷筋骨。當前第4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診斷5.足底疔足底疼痛,不能著地,按之堅硬。3~5天搏動疼,修去老皮后,可見到膿點,重者腫延足背,痛連小腿,不能活動。潰后膿出黃稠,偶可并發(fā)紅絲疔。當前第4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部疔瘡
診斷要點:1、常有創(chuàng)傷史。若處理不當,易損筋蝕骨。
2、辨膿--透光驗膿法。
3、辨有無死骨--用藥線或探針從潰口探入,如能觸及粗糙的骨質(zhì),即有死骨。
4、輔助檢查:X線攝片。當前第4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鑒別類丹毒與手指部疔瘡相鑒別,發(fā)病前多有豬骨,魚蝦刺等刺傷皮膚,或破損皮膚接觸豬肉、魚蝦史。紅腫不顯,常表現(xiàn)為游走性的紅紫色斑片,一般不會化膿。當前第4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療四、治療一、辨證施治:(一)火毒蘊結(jié)治法:清熱解毒。方藥:五味消毒飲或黃連解毒湯加減。(二)膿毒蘊結(jié)治法:清熱解毒透膿。方藥:五味消毒飲合透膿散加減。當前第4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法二、外治法(一)初期:用金黃膏外敷。蛇眼疔用10%黃柏溶液濕敷。蛇頭疔用鮮豬膽1枚套住患指,每日1次。(二)成膿期:應切開排膿,一般循經(jīng)切開,根據(jù)病位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切口。
當前第5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法
蛇眼疔:甲旁切開排膿.如甲周有膿,應在甲根兩側(cè)近端各作一切口,并用一橫切口將其連接。甲下積膿應切除部分指甲,重者如指甲潰空,需拔除指甲。當前第5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法蛇頭疔:應及早切開,在指掌側(cè)面作一縱形切口,貫穿指端直至對側(cè),保持引流。當前第5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法蛇腹疔:手指側(cè)面縱形切口,其長度不得超越上下指關(guān)節(jié)面。托盤疔:依掌橫紋切開。用藥線蘸八二丹或九一丹插入瘡口,外敷金黃膏。當前第5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治法(三)收口期:膿盡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胬肉高突難愈,修剪胬肉后,用平胬丹。若潰爛久不收口,是為損骨,可用黃柏溶液浸泡患指。如有死骨,用鑷子鉗出,方可愈合。當前第5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足疔預防調(diào)攝1.手部易受外傷,應注意防護。2.患肢忌持重物,以三角巾懸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使膿毒易泄。3.早期功能鍛煉,以防影響手指屈伸功能。當前第5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癰外癰:癰:是氣血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內(nèi)癰”生在臟腑,如腸癰.“外癰”生于體表。當前第5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癰分類:淺表癰:體表膿腫。一般癰:頸、腋、臍癰、委中毒。特殊癰:囊、子、肛、乳癰。當前第5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癰-概述1.含義:指皮肉間急化膿性病。2.相當于:皮膚淺表膿腫、急性化膿性淋巴結(jié)炎等。3、特點: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熱痛,結(jié)塊范圍6~9cm,易腫膿潰斂,伴惡寒,發(fā)熱等,不損筋傷骨,不會造成陷證。當前第5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癰-概述5、命名:發(fā)病部位不同,而有許多名稱,生于頸部,稱頸癰;生于腋下,稱腋癰;生于臍部,稱臍癰;生于胯腹,稱胯腹癰;生于委中穴,稱委中毒。當前第5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一.概述:頸癰:發(fā)生在頸部兩側(cè)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頸部急性化膿性淋巴結(jié)炎。特點:局部腫脹,皮色不變,灼熱疼痛,腫塊邊界清楚。
當前第6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病因病機二.病因病機:
外感風溫、風熱,挾痰蘊結(jié)少陽、陽明之絡所致;亦有因乳蛾、口疳、齲齒或頭面瘡癤等染毒誘發(fā)。當前第6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診斷三.診斷:1.多見于兒童,冬春易發(fā)。2.生于頸旁,頜下、耳后、頰下。病前多有頭面癤腫/皮膚黏膜破損史。3.初起結(jié)塊,形如雞卵,皮色不變,腫痛,約7~10天成膿,皮色轉(zhuǎn)紅,腫勢高突,疼如雞啄狀,按有波動感;潰后膿出黃稠,約10天左右愈合。當前第6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診斷4.伴輕重不同的全身癥狀,5.血白細胞總數(shù)可顯著增高。當前第6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四.鑒別診斷:1.痄腮:
多發(fā)于腮部,常雙側(cè)發(fā)病,色白濡腫,酸脹少痛,不化膿。有傳染性。2.臖核頸部慢性淋巴結(jié)炎。多由頭面瘡癤、口腔感染引起;一般不會化膿。當前第6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治法一.辨證論治:(一)風熱痰毒:治法:祛風清熱,化痰消腫。方藥:牛蒡解肌湯加減。(二)肝胃火毒治法:清熱解毒,化痰消腫。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當前第6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頸癰治法二.外治:三.預防調(diào)攝:1.積極治療原發(fā)病。2.飲食宜清淡,忌食魚腥、辛辣、炙博之品。當前第6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一.概述:1、概念:腋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化膿性淋巴結(jié)炎。2.特點:腋下腫脹熱痛,皮色不紅,上肢活動不利,潰后容易袋膿。一.概述:1、概念:
當前第6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二.病因病機:多由上肢皮膚破損染毒,或有瘡瘍等感染病灶,毒邪循經(jīng)流竄所致;或因肝脾血熱兼忿怒氣郁,導致氣血凝滯,經(jīng)脈壅阻而成。
當前第6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三.診斷:1.多有手、臂皮膚破傷或瘡瘍史。2.初起腫痛,上肢活動不利。經(jīng)l0~14天中軟色紅,按之波動;潰后膿出稠厚,腫消痛止,易斂;若潰膿不盡,腫勢不退--多因潰口太小,或位置偏高--袋膿。血白C及中性粒C增多。當前第6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鑒別1.化膿性汗腺炎2、腋疽:
初起結(jié)塊,推之可動,約3個月化膿,潰后膿稀夾敗絮樣物質(zhì),收口慢。當前第7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治療一、辨證施治:肝郁痰火:治法:清肝解郁,解毒消腫。方藥:柴胡清肝湯加減。當前第7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腋癰二、外治法膿成:切開時宜循經(jīng)直開,低位引流。膿盡:可摻生肌散,外蓋生肌玉紅膏,加蓋棉墊,緊壓瘡口,以加速愈合。當前第7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胯腹癰概述概念:腹股溝淺部急性淋巴結(jié)炎。特點:當前第7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胯腹癰病因病機多由濕熱內(nèi)蘊,氣滯挾痰凝結(jié)而成;下肢、陰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經(jīng)繼發(fā)。
當前第7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胯腹癰診斷1、病前多有下肢、陰部破傷或瘡瘍史。2、胯腹部結(jié)塊,形如雞卵,腫脹疼痛。3、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當前第7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胯腹癰辨證論治一、內(nèi)治法濕熱蘊結(jié):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方藥: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湯加減。二、外治法當前第7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委中毒概述是發(fā)生在腘窩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腘窩急性化膿性淋巴結(jié)炎)特點:腘窩部木硬疼痛,皮色不紅,小腿屈伸不利,愈合后可有短期屈曲難伸。當前第7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委中毒病因病機多由濕熱下注,壅而不行,阻于脈絡所致;或因患肢破傷、足跟皸裂;凍瘡潰爛、腳濕氣、濕瘡等染毒,致濕熱蘊阻,經(jīng)絡阻隔,氣血凝滯而成。當前第7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委中毒診斷1、病史:2、初起疼痛,皮色微紅,小腿屈伸困難,行動不便。約2~3周成膿。潰后約2周瘡口愈合。3、血白C及中粒C增多。
當前第7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委中毒論治濕熱蘊阻: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消腫。方藥:活血散瘀湯合五神湯加減。濕熱重者,加萆薢、生苡仁;膿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等。當前第8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概述
概念:臍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臍炎)潰后不斂---成瘺(臍腸管、臍尿管異常繼發(fā)感染)。特點:臍部腫如瓜,膿稠無臭易斂,膿穢則成漏。
當前第8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病因病機先天不足,臍部發(fā)育不全,復因心脾濕熱,火毒下移小腸,結(jié)聚臍部,致血凝毒滯而成。亦有先患臍中出水,復因搔抓染毒引起。
當前第8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診斷1、病史;臍部濕瘡,或臍孔排尿/糞史。2、初起臍腫,高突如鈴,皮紅觸痛。3、釀膿時伴全身癥狀。4、潰后膿出稠厚--易收口。膿出臭穢/夾糞便,久不收口,臍孔下條狀硬結(jié)--臍漏。5、血白C及中粒C增多。當前第8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
鑒別診斷:
臍部分泌物:漿液、膿性,有臭味—炎癥水樣有尿味—臍尿管未閉臍部潰爛膿浠—結(jié)核臍部潰瘍、堅硬、固定突出—癌當前第8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辯證論治一、內(nèi)治法(一)濕熱火毒: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方藥:黃連解毒湯合四苓散加減。(二)氣虛挾濕:治法:健脾益氣。方藥:四君子湯加黃連、魚腥草解毒利濕。當前第8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二、外治法初起:金黃膏/玉露膏外敷;潰后:紅油膏/青黛膏摻九一丹外敷;膿盡:白玉膏摻生肌散。臍漏:可插入七三丹藥線或白降丹藥捻,化管提膿--瘺管切除及修補術(shù)。當前第8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臍癰-預防調(diào)攝1.積極治療臍部先天性疾病。2.經(jīng)常用75%酒精擦洗臍孔,保持臍部清潔、干燥。當前第8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發(fā)-概述概念::“癰之大者曰發(fā)”。西醫(yī):癤、癰并發(fā)蜂窩組織炎,急性蜂窩組織炎。特點:皮膚疏松部突然紅腫,灼痛,紅腫中心顯,四周淡,邊緣不清,3~5天皮膚濕爛腐潰,伴明顯全身癥狀。
當前第8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發(fā):蜂窩織炎當前第8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發(fā):文獻:常與癰、有頭疽共同命名。結(jié)喉處:鎖喉癰、臀部:臀癰、手背部:手發(fā)背、足背:足發(fā)背,當前第9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概述
鎖喉癰:指結(jié)喉處急性化膿性疾病。(口底部蜂窩織炎)。特點:來勢暴急,腫勢散漫,范圍較大,可并發(fā)喉風等險證。
當前第9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病因病機風溫毒邪,客于肺胃,積熱上蘊;或痧痘后,體虛余毒未清,熱毒挾痰凝結(jié)而成?;蛞蝮w弱,口唇齒齦生疳、咽喉糜爛感染邪毒。當前第9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診斷1、兒童多見。2、初起結(jié)喉處紅腫繞喉,根腳散漫,堅硬灼痛。經(jīng)2~3天后腫延兩頸。并發(fā)喉風、重舌--湯水難下。3、伴壯熱項強,氣喘痰壅--痙厥。4、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當前第9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治療(一)內(nèi)治1、痰熱蘊結(jié):治宜散風清熱,化痰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壯熱口渴,加鮮生地、天花粉、石膏;便秘加枳實、生大黃、芒硝;氣喘痰壅者,加鮮竹瀝、天竺黃、萊菔子;痙厥者,加安宮牛黃丸1?;?/p>
當前第9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治療2、熱勝肉腐:治宜清熱化痰,和營托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3、熱傷胃陰治宜清養(yǎng)胃陰,方用益胃湯加減。當前第9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治療(二)外治:
初起:用玉露散或雙柏散以金銀花露或菊花露調(diào)敷。膿成:宜循經(jīng)切開排膿,
九一丹藥線引流,外蓋金黃膏或紅油膏。膿盡: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當前第9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鎖喉癰預防與調(diào)攝1.及時處理原發(fā)病灶:2.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3.高熱時應臥床休息,氣喘氣促時應取半臥位。當前第9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臀癰概述是臀部肌肉豐厚處范圍較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西醫(yī):臀部蜂窩組織炎。特點:位置深,范圍大,來勢急,易腐潰,收口慢。當前第9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病因病機急性:濕熱火毒蘊結(jié),或注射染毒,瘡癤發(fā)展而來。
慢性:濕痰凝結(jié),營氣不從,逆于肉理,或注射藥液吸收不良引起。當前第9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臀癰-診斷1、病史:有注射或瘡癤史。2、急性:紅腫熱痛;
3、慢性:漫腫壓痛,4、血白C及中性粒C增多。當前第10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臀癰辨證論治(一)濕火蘊結(jié),治法:清熱解毒,和營化濕;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若膿腐不透,加皂角刺、炙山甲;局部紅熱不顯,加桃仁、紅花、澤蘭等。當前第10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臀癰辨證論治(二)濕痰凝滯治法:和營活血,利濕化痰。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等。(三)氣血兩虛治法:調(diào)補氣血。方藥:八珍湯加生黃芪、銀花。當前第10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臀癰辨證論治二、外治怯初起:紅腫灼熱者用玉露膏,膿成:宜切開排膿;外用紅油膏貼。膿腐漸凈,改用生肌散。如有空腔不愈,加用墊棉加壓固定。當前第10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概述概念:手背部皮下疏松結(jié)締組織化膿性炎癥。特點:手背漫腫熱痛,手心不腫,久可損筋傷骨。
當前第10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病因病機
風火濕熱結(jié)聚,氣血壅阻所致;外傷染毒而起。
當前第10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診斷1、初起手背漫腫無邊,脹痛不舒。7~l0天腫脹高突色紫,痛如雞啄。2、可有怕冷,發(fā)熱等3、血象白C總數(shù)與中性C增多。當前第10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鑒別托盤疔:病在手掌部,手掌部腫脹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并伴手背部腫脹。當前第10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辨證論治一、內(nèi)治法(一)熱毒蘊積:治法:清熱解毒,和營消腫:方藥:五味消毒飲合仙方活命飲加減。(二)氣血虧虛:治法:調(diào)補氣血。方藥:八珍湯加減。當前第10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手發(fā)背辯證論治二、外治法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成膿期:宜切開排膿;潰后:摻八二丹外蓋紅油膏,膿凈: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白玉膏。當前第10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概述足背部皮下疏松結(jié)締組織急性化膿性癥。特點:全足背高腫焮紅痛,足心不腫。當前第11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病因病機
多由濕熱下注,氣血凝結(jié),熱勝肉腐而成,或因外傷染毒,瘀熱互結(jié)所致。
當前第11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診斷1、足背紅腫熱痛,腫勢彌漫,邊界不清,影響活動,約5~7天增大化膿。潰后膿稀皮膚濕爛。2、伴寒戰(zhàn)高熱,納呆等。3、血白C及中性粒C增多。
當前第11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鑒別丹毒:皮色鮮紅,邊緣清楚,一般不會化膿,常有反復發(fā)作史。當前第11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治療1、內(nèi)治
濕熱下注:治宜清熱解毒,和營利濕,方用五神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當前第11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治療2、外治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膿成: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膿盡: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當前第11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足發(fā)背治療預防與調(diào)攝1.患足忌行走,以減少患肢負荷。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側(cè)位放置,以利膿液引流。當前第11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臨床體會診斷請,認證準。注意體質(zhì)、年齡、合并癥。掌握主方:五味-黃連-消瘡飲.(外科首方、瘡瘍要藥)功效。當前第11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臨床體會證型不同,治法各異,用藥有別。瘡瘍陽證多,清熱解毒多,苦寒傷胃,中病即止。合理外治,循經(jīng)切開。注意防護,面疔禁擠,手足保功能。當前第11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謝謝!當前第11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疽(肌肉筋骨瘡瘍)分類有頭疽無頭疽部位皮肉肌肉筋骨病因濕熱火毒毒陷寒凝特點紅腫熱痛慢腫無頭粟粒膿頭損筋傷骨預后:易潰斂難潰斂當前第12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概述1、概念:是發(fā)生在肌膚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2、西醫(yī)即多個毛囊及相鄰皮脂腺或汗腺急性化膿性感染。當前第12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3、特點:局部粟粒樣膿頭,焮熱紅腫脹痛,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后狀如蓮蓬蜂窩。當前第12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概述4、發(fā)?。阂灾欣夏辏驶颊叨嘁姟?、命名:項部:名腦疽、對口疽、落頭疽;背部:名發(fā)背、搭手;胸部膻中穴處:名膻中疽,少腹部:名少腹疽。當前第12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病因病機外感風熱、濕熱、火毒之邪,內(nèi)有臟腑蘊毒,凝聚肌表,以致經(jīng)絡阻隔,營衛(wèi)不和,氣血凝滯而成。金葡菌感染。當前第12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診斷1、部位:皮膚厚韌處,以項后、背部最多見。2、多發(fā)于成年人,以中老年為多。3、發(fā)病一開始即伴全身癥狀,局部:分四候,每候7天左右。4、血白C及中粒C增高。當前第12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一候成形
1.局部紅腫結(jié)塊,上有多個膿頭。伴發(fā)熱,頭痛,食欲不振。當前第12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二候化膿
2.腫塊增大,化膿潰爛,狀如蜂窩,腫勢擴大,常超過l0cm。伴壯熱口渴,便秘溲赤等。當前第12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三候脫腐、四候生新
3.膿液暢泄,壞死漸脫,紅腫熱痛逐減,全身癥狀也漸減或消失。4.腐肉脫落,膿液減少,新肉生長,逐漸愈合。當前第12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鑒別1、癤:病小而位淺,易膿、易潰、易斂。2、脂瘤染毒結(jié)塊有擴大的毛囊口,可擠出皮脂栓,潰后膿中見豆渣樣物。
當前第12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辨證論治一、內(nèi)治法(一)火毒蘊滯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托毒。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便秘者,加大黃、枳實瀉熱通腑。(二)陰虛火熾治法:滋陰生津,清熱解毒。方藥:竹葉黃芪湯加減。當前第13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辯證論治(三)氣虛毒滯:治法:扶正托毒。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當前第13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外治法
二、外治法初起:用金黃膏加千捶膏外敷。潰膿期:用金黃膏摻八二丹外敷;如膿稀則改摻七三丹;收口期:用白玉膏摻生肌散外敷;如瘡口腐肉不粘,可用墊棉法,當前第13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若腐肉阻塞,膿液積蓄難出,按瘡形大小采用“十”字、雙“十”字縱切術(shù),原則:廣泛切開,清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當前第13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其他療法伴消渴者,根據(jù)血糖、尿糖情況,選擇有效的西藥控制血糖。青霉素、頭孢類、免疫調(diào)節(jié)劑0.9%鹽水250毫升先鋒Ⅴ5.0靜脈點滴當前第13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有頭疽預防調(diào)攝1.項、背部生癤,忌擠壓,消渴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2.高熱時臥床休息,多飲開水。3.患有頭疽之后,切忌擠壓、碰傷。頭部者,可用頭帶包扎;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懸吊;4.忌食腥發(fā)甜膩食物。當前第13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概述丹毒:皮膚突然發(fā)紅,色如涂丹急性感染病。西醫(yī):急性網(wǎng)狀淋巴管炎。
當前第13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生于頭面,稱抱頭火丹生于下肢,稱流火;新生兒,多生于臀部,稱赤游丹。;當前第13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病因病機素體血熱,外受火毒,熱毒搏結(jié),郁阻肌膚而發(fā)。皮膚黏膜破碎,毒邪侵入而成。頭面--挾風熱,胸腹--挾肝火,下肢--挾濕熱,新生兒--胎熱火毒所致。當前第13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病因病機現(xiàn)代醫(yī)學:溶血性鏈菌:毒素--進入皮、粘膜內(nèi)網(wǎng)狀淋巴管,致血管、淋巴管擴張充血,紅腫。當前第13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診斷1.病史:2.局部灼熱腫脹,鮮紅界清,指壓褪色,時伴有水皰。病變向四周擴大迅速而中心漸退色,脫屑。當前第14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診斷3.好發(fā)部位:小腿、面部,新生兒,常為游走性。發(fā)于小腿,愈后易復發(fā),常因反復發(fā)作,下肢腫脹--象皮腿。4.可有畏寒、發(fā)熱、便秘溲赤等。5.血白C及中性粒C增多。
當前第14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鑒別1.接觸性皮炎:接觸史,皮損:腫脹、水皰、丘疹為主,焮熱,瘙癢。
當前第14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鑒別2.類丹毒:多發(fā)手部,與職業(yè)有關(guān),來勢慢,范圍小,癥狀輕,無明顯全身癥狀。當前第143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鑒別3.發(fā):紅腫以中央顯著,邊界不清,大多化膿潰爛。當前第144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鑒別當前第145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論治
一、內(nèi)治法(一)風熱毒蘊: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大便于結(jié)者,加生大黃、芒硝以瀉下通腑。當前第146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二)濕熱毒蘊: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方藥: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湯加減。腫脹甚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絲瓜絡、雞血藤以利濕通絡。當前第147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
(三)胎火蘊毒:治法:涼血清熱解毒。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神昏譫語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當前第148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二、外治法金黃散或玉露散冷開水調(diào)敷;或新鮮野菊花葉、鮮地丁、鮮蒲公英等搗爛外敷。當前第149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丹毒三、西醫(yī)治療1.治療原發(fā)病2.局部:50%硫酸鎂液熱敷。3.全身治療早用抗生素,首選青霉素。4.物理治療復發(fā)性可作紫外線照射。當前第150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瘰疬(頸淋巴結(jié)核)概述概念:指發(fā)生在頸部慢性炎癥疾病。(小者為瘰,大者為疬,三五成群為瘰疬)。西醫(yī):頸部淋巴結(jié)結(jié)核。當前第151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特點:體弱兒童或青年多見,好發(fā)于頸、耳后,病程緩慢。初起如豆,不痛不紅,增大成串,潰后膿稀,夾敗絮物,此愈彼潰,經(jīng)久難斂--竇道,愈后--凹陷疤痕。
當前第152頁\共有169頁\編于星期五\10點瘰疬
憂思郁怒,痰濕內(nèi)生,氣滯痰凝,阻經(jīng)脈,結(jié)頸項;肺腎陰虧,陰虛火旺,灼津為痰,病在頸部,與肝、脾、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樓擔保合同樣本
- 地推代理合同(2篇)
- 鄉(xiāng)鎮(zhèn)路燈安裝合同標準文本
- 公費醫(yī)學生合同標準文本
- 關(guān)于車輛出租合同樣本
- 中間費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賺差價合同標準文本
- 傭金合同標準文本標準文本
- 個人違約合同樣本
- 公對公供貨合同樣本
- 2X型真空泵說明書
- 中考化學備考復習策略【最新實用精品】課件
- 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guī)定(培訓)課件
-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 第18部分:用真空衰減法無損檢驗包裝泄漏
- 三下健康成長教案
- 編外人員錄用審批表
- 倪海廈《天紀》講義
- 執(zhí)行款收款賬戶確認書模版
- 機組DEH、ETS、FSSS、MEH、METS系統(tǒng)邏輯
- 教練技術(shù)一階段講義
- 好書推薦——《青銅葵花》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