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道德問題_第1頁
劉茂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道德問題_第2頁
劉茂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道德問題_第3頁
劉茂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道德問題_第4頁
劉茂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道德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新聞倫理問題的復雜性和個人選擇

●浙江傳媒學院傳播系劉茂華兩個問題和一個觀點1.媒體和金錢的關系(團體行動)2.媒體人和金錢的關系(個人選擇)3.中庸之道和公平正義(社會責任)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指出:新聞工作事實上是一種商業(yè)活動,但更是一種特殊的商業(yè)活動。新聞倫理問題的復雜性進入20世紀,新聞傳播業(yè)成為了龐大商業(yè)團體中的一員以來,也就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商業(yè)壓力。新聞理所當然要為公眾利益服務,但不可能不顧及媒體的經濟利益。也就是說,服務于公眾利益和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絕大多數(shù)時候是矛盾體。當公眾利益和媒體經濟利益之間成為因果關系時,道德問題就出現(xiàn)了,倫理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這就是所謂的一仆不事二主。幾乎所有的職業(yè)都面臨這樣的倫理和道德難題,尤其是政治和新聞職業(yè)。公眾利益和新聞自身利益成為因果關系

——媒體公權的尋租(團體行動)1.收取新聞刊播費用。表達形式:(1)新聞版面上的看似新聞報道實際卻是廣告。(2)新聞專版,實則廣告內容或者公關稿件。(3)經營性???,采用新聞報道形式,實則廣告,并且不標注為廣告。

2.廣告搭售。傳媒業(yè)中還有一種服務于廣告主的、隱性的媒體尋租,我們可以稱之為廣告搭售,即在某媒體上做廣告,配送一定數(shù)量的新聞,或者為拉到某企業(yè)的廣告,先用一兩篇新聞博取對方的好感,用新聞作為敲門磚。

3.公然創(chuàng)租。媒體與商家利用商業(yè)策劃、制造新聞事件的方式構筑利益共同體。比如媒體與企業(yè)通過評獎活動或者策劃XX排行榜(通常評選尚未開始前參賽者已經知曉最終的結果),換取巨額的廣告收入和參賽費。

4.有償不聞。付費刊登對企事業(yè)單位有利的新聞是“有償新聞”,付費不刊登對其不利的新聞即是“有償不聞”。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yè)在出現(xiàn)問題之后,不是去解決問題或者提高產品質量,而是習慣性地以收買媒體的方式進行所謂“封口”。

5.新聞敲詐。在有些媒體,新聞敲詐己經成為創(chuàng)收的重要路徑,而且是全體上下一盤棋,有計劃、有步驟、有獎懲措施、明目張膽地行動,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私人利用新聞公權勒索和收受賄絡

——謀取個人利益(個人選擇)1.個人敲詐2.私受賄絡3.車馬費和紅包在中國內地,約束媒體和媒體人的各種法規(guī)比比皆是,也就是說,他律的東西并不一定非常管用。(比如,紅包、車馬費,這個難道能依靠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嗎?顯然不能!中西對比,我們很容易看出,新聞的道德自律在我國的表現(xiàn)很差,究其原因,中國文化中就缺乏西方基督教中的一種“新教倫理”的因子。在我看來,我們應當以一種平常之心看待當前的各種有違新聞倫理的現(xiàn)象,我們要持之以恒地從根本做起,從大學新聞教育做起,一步步讓媒體人有良好的“自律”精神。媒體或者個人:五個倫理學原則1.亞里斯多德和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2.康德的道德法則3.穆勒的功利主義4.羅爾斯的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