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河南省洛陽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tài)學基礎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僅由樹木構成的防護林帶,風可以從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過,這種林帶的結構是()。A.疏選結構B.緊密結構C.稀疏結構D.通風結構
2.自然種群最常見的內分布型是()
A.隨機型B.均勻型C.成群型D.均勻集群型
3.下列動物中,不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A.老鼠B.麻雀C.魚D.熊貓
4.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較甜,其主要原因是()
A.干旱缺水B.光周期現象C.溫周期現象D.化肥用量低
5.邏輯斯蒂方程式中K是
A.種群數量B.環(huán)境容納量C.內稟增長率D.周限增長率
6.在一些水域中,由于氧、磷等礦物質過多引起一些浮游生物的突然增殖,引起水色異常,即赤潮現象。這一現象屬于()。
A.生態(tài)入侵B.種群平衡C.種群爆發(fā)D.季節(jié)消長
7.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和轉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不屬于這些定律的是()
A.熱力學第一定律B.熱力學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傳遞定律
8.分布在寒冷地區(qū)的內溫動物比生活在溫暖地區(qū)的同種個體大,這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A.阿倫規(guī)律B.貝格曼規(guī)律C.謝爾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9.有效積溫法則公式K=N(T-C)中,N和C分別代表()。
A.發(fā)育歷期,平均溫度B.生物學零度,有效積溫C.有效積溫,平均溫度D.發(fā)育歷期,生物學零度
10.下列概念中,由德國科學家海克爾首次提出的是()
A.生態(tài)學B.生物圈C.生物群落D.生態(tài)系統(tǒng)
11.高爾基體中,寡糖鏈的合成與加工非常像一條裝水線,N-連接和O-連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要加上唾液酸此可推測催化唾液酸轉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爾基體的()。
A.(;GNB.順面膜囊C.中間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
12.下面屬于非密度制約的因素是()
A.營養(yǎng)狀況B.寄生C.食物D.競爭
13.生物圈內最大、層次最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
A.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B.森林生態(tài)系C.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D.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
14.下列屬于人工輔助能的是()
A.種苗和有機肥料中的化學潛能B.風C.潮汐能D.太陽能
15.相同的群落類型()
A.可重復出現在相同生境中B.不會重復出現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現在同一地區(qū)D.只能出現在不同氣候區(qū)
16.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分析,主要采用()
A.白箱方法B.灰箱方法C.黑箱方法D.遙感方法
17.下列氣體中,對全球溫室效應加劇貢獻最大的是()
A.N2B.O2C.C02D.S02
18.生物群落發(fā)生的進程有幾個階段,分別是()。
A.世紀演替、長期演替、快速演替B.裸地形成、物種傳播、物種定居C.水生演替、旱生演替D.自養(yǎng)性演替、異養(yǎng)性演替
19.下列農業(yè)生產模式中不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態(tài)平衡失調D.土地沙化
20.有效積溫法則公式K=N(T-C)中,N為()。A.發(fā)育歷期B.生物學零度C.有效積溫D.平均溫度
21.將環(huán)境分成自然環(huán)境、半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三類,是按()。
A.環(huán)境的性質分類的B.環(huán)境的范圍大小分類的C.環(huán)境的主體分類的D.環(huán)境的質量分類的
22.動物斗毆的行為屬于()。A.干擾競爭B.共生C.利用競爭D.競爭排除
23.生態(tài)學鞏固時期,生態(tài)學發(fā)展達到第一個高峰,主要是指()。A.生態(tài)學概念的提出B.生態(tài)系統(tǒng)概念的提出C.生態(tài)學的廣泛應用D.生態(tài)學同其他學科的滲透交叉
24.從裸巖開始的旱生演替又屬于()。A.內因性演替B.快速演替C.次生演替D.外因性演替
25.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平均溫度B.月平均溫度C.極端溫度(最高、最低溫度)D.大氣溫度
26.實驗表明,有利于蛋白質合成的是()。A.藍光B.青光C.紫光D.紅光
2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屬于氣相型的是()
A.磷B.鈣C.氮D.鐵
28.美國密執(zhí)安湖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為()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周期性演替D.異養(yǎng)性演替
29.首次提出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一概念的是()。A.奧德姆B.林德曼C.達爾文D.坦斯利
30.磷循環(huán)屬于()。
A.氣相型循.B.沉積型循壞C.液相型循環(huán)D.混合型循環(huán)
31.下列不屬于森林群落物種組成成分的是()。A.動物B.植物C.微生物D.落葉
32.判斷下面多樣性指數最高的群落是()
A.低豐富度和低均勻度群落B.低豐富度和高均勻度群落C.高豐富度和低均勻度群落D.高豐富度和高均勻度群落
33.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溫度
D.氧氣
34.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哪種生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動物B.小型哺乳動物C.土壤動物D.木本植物
35.蜘蛛、蝸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______中。()
A.喬木層B.灌木層C.草本層D.地被層
36.諺語“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形象地說明了系統(tǒng)的()。A.有序性B.整體性C.整合性D.穩(wěn)定性
37.判斷下列關于多樣性指數的說法,正確的是()。A.低豐富度高均勻度的群落一定比高豐富度低均勻度群落的多樣性指數低
B.低豐富度高均勻度的群落一定比高豐富度低均勻度群落的多樣性指數高
C.高豐富度低均勻度的群落與低豐富度高均勻度的群落,可能出現同樣的多樣性指數
D.高豐富度和高均勻度群落的多樣性指數不一定高
38.當光合作用強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時,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其下降幅度,這表明生態(tài)因子的作用具有()。A.階段性B.限制性C.補償性D.不可替代性
39.下列選項中,對群落結構和群落環(huán)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種是()。A.伴生種B.建群種C.亞優(yōu)勢種D.罕見種
40.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活型為()。A.地上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高位芽植物D.隱芽植物
41.歐洲的石楠群落演替屬于()。A.世紀演替B.長期演替C.快速演替D.周期性演替
42.反映植物種在群落中分布均勻程度的指標是()。A.蓋度B.多度C.頻度D.高度
43.影響冬小麥春化的主導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溫度D.氧氣
44.苔蘚、蘑菇、白蟻、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為生,這些生物組成了()
A.種群B.群落C.生態(tài)系統(tǒng)D.食物鏈
45.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類型是()。A.針葉林B.闊葉林C.熱帶雨林D.草原
46.溫室效應的加劇不會導致()
A.全球氣候變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氣中CO2濃度降低D.冰川融化
47.從人類的食性來看,我們所處的營養(yǎng)級是()
A.第一、二級B.第二、三級C.第三、四級D.第二、三、四級
48.物質循環(huán)指的是()。
A.生物為維持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將這些元素在各個營養(yǎng)級之間傳遞,并合并起來構成物質流
B.物質存在于大氣、水域或土壤,通過以綠色植物為代表的生產者吸收進入食物鏈,然后轉移到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等消費者
C.物質被以微生物為代表的還原者分解轉化回到環(huán)境中
D.各種化學物質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循環(huán)運轉
49.碳循環(huán)是一種()。
A.液相型循環(huán)B.沉積型循環(huán)C.氣相型循環(huán)D.混合型循環(huán)
50.《物種起源》的作者是()
A.達爾文B.馬爾薩斯C.坦斯利D.洪堡德
二、填空題(20題)51.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補償點和飽和點都()。
52.解決生態(tài)失調要依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和______。
53.食物鏈是指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間通過取食與______關系聯結起來的鏈索結構。
54.根據降水量的不同,我國從東南到西北可以劃分三個等雨量區(qū),分別分布著不同的植被,這三個區(qū)是______、干旱區(qū)和荒漠區(qū)。
55.枝下莖高較短,樹皮通常較薄,葉色較深,生長較慢,壽命較長。這是______植物的植株結構。
56.群落發(fā)育初期的主要標志是植物______的良好發(fā)育。
57.大氣中CO2的濃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變暖,即______。
58.水生植物可分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______三大類。
59.根據降水量的不同,我國從東南到西北可以劃分三個等雨量區(qū),分別分布著不同的植被,這三個區(qū)是______、干旱區(qū)和荒漠區(qū)。
60.根據人工輔助能的來源和性質,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兩類。
6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是________。
62.某些細菌和藻類將大氣中的分子態(tài)氮轉化為氨的過程,稱為______。
63.次生演替過程中若群落被進一步破壞叫群落退化或__________。
64.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分氣相、液相和沉積三個基本類型,其中磷循環(huán)屬于典型的______型。
65.
66.土壤______對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響。
67.生態(tài)因子的綜合稱為______。
68.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是由______首先提出來的。
69.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改變的環(huán)境條件或人類干擾的情況下,通過自身內部的調整,保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總穩(wěn)定,又回到它原來的狀態(tài)。這種特性叫做______。
70.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著能流、物流和______。
三、判斷題(10題)71.種群的三種內分布型中最常見的是均勻型分布。()
A.否B.是
72.與K對策生物相比,r對策生物的內稟增長率低。()
73.全球變暖與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無關。()
A.否B.是
74.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群落+環(huán)境。()
A.正確B.錯誤
75.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屬耐酸性植物。[]
A.正確B.錯誤
76.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種達到最大量和最適量,但不排斥其他種生物的入侵,()
A.正確B.錯誤
77.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和結構越復雜,其穩(wěn)定性越強。()
78.向日葵、甜菜、高粱和棉花屬耐酸性植物。()
A.正確B.錯誤
79.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3個層次。[]
A.正確B.錯誤
80.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種人工馴化生態(tài)系統(tǒng)。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81.簡述種群、物種和群落間的關系。
82.簡述影響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83.試舉出五位在生態(tài)學發(fā)展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中外科學家,并說出他們的主要貢獻。
84.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
85.簡述種群對空間的利用方式。
五、論述題(2題)86.以DDT為例,說明物質富集的危害。
87.論述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傳遞與轉化的規(guī)律。
六、單選題(0題)88.種群的生境比較穩(wěn)定,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齡錐體呈()。A.金字塔形B.鐘形C.壺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參考答案
1.D
2.C
3.C解析:一般陸生動物是恒溫動物,而水生動物往往受水體溫度影響而變溫,故選C。
4.C
5.B
6.C
7.D
8.B
9.D
10.A
11.D
12.A
13.A
14.A
15.A
16.C
17.C
18.B
19.C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范疇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20.A
21.A
22.A競爭可分為資源利用性競爭和相互干涉性競爭。相互干涉性競爭如動物之間發(fā)生格斗。
23.D
24.A在裸巖上最先登陸的先鋒群落為地衣和苔蘚,以后又漸漸長出一年生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等。內因演替的顯著特點是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動首先是它的生境發(fā)生改變。
25.C
26.A藍光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紅光有利于糖類的合成,藍紫光與青光對植物伸長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7.C
28.A
29.D
30.B
31.D
32.D
33.C
34.D木本植物為主體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木本植物的生產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35.C
36.B
37.C
38.C
39.B
40.B
41.D
42.C
43.C
44.B
45.C
46.C
47.D
48.D
49.C
50.A
51.高高
52.重建
53.被取食
54.濕潤區(qū)
55.陰性陰性
56.建群種建群種
57.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58.挺水植物挺水植物
59.濕潤區(qū)
60.生物輔助能;工業(yè)輔助能
61.生物群落
62.固氮作用固氮作用
63.逆行演替
64.沉積沉積
65.光
66.pH值
67.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環(huán)境
68.奧德姆奧德姆
69.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70.信息流信息流
71.N
72.N
73.N
74.A
75.B
76.B
77.Y
78.B
79.A
80.A
81.種群是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群、是構成物種的基本單位也是構成群落的基本單位。任何一個種群在自然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同其他物種的種群一起形成群落。每一個物種包括幾個種群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群落中因此每一個群落都含有幾個屬于不同物種的種群。群落就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組成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種群是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群、是構成物種的基本單位,也是構成群落的基本單位。任何一個種群在自然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同其他物種的種群一起形成群落。每一個物種包括幾個種群,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群落中,因此,每一個群落都含有幾個屬于不同物種的種群。群落就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所有生物種群組成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
82.(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布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1)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布和動物的活動性;(2)群落內部環(huán)境的變化;(3)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4)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5)人類的活動。
83.??枺禾岢錾鷳B(tài)學一詞并給予明確的定義;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坦斯利:提出生態(tài)系統(tǒng)觀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態(tài)金字塔定律;奧德姆:集生態(tài)學研究于大成寫出了《生態(tài)學基礎》一書系統(tǒng)精辟地論述了生物—環(huán)境—人的全部關系。??枺禾岢錾鷳B(tài)學一詞并給予明確的定義;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坦斯利:提出生態(tài)系統(tǒng)觀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態(tài)金字塔定律;奧德姆:集生態(tài)學研究于大成,寫出了《生態(tài)學基礎》一書,系統(tǒng)精辟地論述了生物—環(huán)境—人的全部關系。
84.①草食動物也稱一級消費者或初級消費者它們直接以植物為食例如馬、牛、羊、兔、鹿、象、蝸牛和某些昆蟲等等。②肉食動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動物為食的動物也稱為次級消費者。包括一級肉食動物、二級肉食動物、三級肉食動物等等。一級肉食動物也稱第二級消費者它們以草食動物為食如某些鳥類、蜘蛛、蝙蝠、肉食昆蟲等;二級肉食動物也稱第三級消費者是以一級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級肉食動物也稱第四級消費者是以二級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又稱為“頂部肉食動物”這類肉食動物都是一些兇禽猛獸例如鷹、鷲、虎、豹、獅等等。①草食動物也稱一級消費者或初級消費者,它們直接以植物為食,例如馬、牛、羊、兔、鹿、象、蝸牛和某些昆蟲等等。②肉食動物主要是指以其他動物為食的動物,也稱為次級消費者。包括一級肉食動物、二級肉食動物、三級肉食動物等等。一級肉食動物也稱第二級消費者,它們以草食動物為食,如某些鳥類、蜘蛛、蝙蝠、肉食昆蟲等;二級肉食動物也稱第三級消費者,是以一級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例如狼、狐、蛇等;三級肉食動物也稱第四級消費者,是以二級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又稱為“頂部肉食動物”,這類肉食動物都是一些兇禽猛獸,例如鷹、鷲、虎、豹、獅等等。
85.種群利用空間的方式分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兩大類。分散利用是以個體或家族生活方式的物種占有特定的空間并不允許同種的其他個體在其空間內生活的空間利用方式。共同利用指以集群為生活方式的種群對其空間資源的利用方式。這兩中空間利用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與物種的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遺傳等特征密切相關。種群利用空間的方式分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兩大類。分散利用是以個體或家族生活方式的物種,占有特定的空間,并不允許同種的其他個體在其空間內生活的空間利用方式。共同利用指,以集群為生活方式的種群對其空間資源的利用方式。這兩中空間利用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與物種的形態(tài)、生理、生態(tài)、遺傳等特征密切相關。
86.①DDT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氯殺蟲劑一旦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便會參與物質循環(huán)。②人類把DDT噴灑在植物上經過植物的莖和葉及根系進入植物體在植物體內積累起來被草食動物吃掉再被肉食動物所攝取逐級濃縮。③在循環(huán)過程中DDT的性質穩(wěn)定易被生物體吸收由于不能被生物消化與分解在生物體內的殘留濃度不斷升高并且沿著食物鏈逐級富集、濃縮。越是上面的營養(yǎng)級生物體內DDT的殘留濃度越高。因為排泄要求水溶性一旦進入人體內DDT就不能被排泄出去。因此大量使用DDT這類物質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構成了明顯的危害。①DDT是一種人工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博士后面試考核評分參考標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進度計劃表
- 2025中國農業(yè)銀行個人消費借款合同樣本
- 2025年淡水養(yǎng)殖產品種苗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4年3月專賣店無人收銀差錯率賠償計算標準協(xié)議
- 美術課程評價與反饋機制計劃
- 年度教育研究項目申報計劃
- 醫(yī)技部個人工作計劃
- 職業(yè)生涯中目標的動態(tài)調整計劃
- 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的計劃
- 《思想道德與法治》 課件 第四章 明確價值要求 踐行價值準則
- 船舶發(fā)展史課件
- 2022統(tǒng)計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天然藥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課件
- 通信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新)
- Unit15-The-necklace-reading-公開課一等獎課件-高中英語
- 《貝葉斯統(tǒng)計》課程教學大綱
- Q∕GDW 10202-202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規(guī)范
- 審計實施方案模板格式
- (高清版)民用建筑修繕工程施工標準JGJ_T 112-2019
- 工程測量報價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