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_第1頁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_第2頁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_第3頁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_第4頁
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2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高中組)珍惜心底的不安姓名:勞怡楠學校名稱:紹興縣魯迅中學柯橋校區(qū)指導教師:彭玉華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珍惜心底的不安

清晨醒來,推開窗戶,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涼風習習,鳥語花香。你浸潤在舒適之中。你覺得整個世界都浸潤在舒適之中,一切并無不妥,可就在你醒來之時,在你的思緒與記憶接軌之時,你心里便有一塊區(qū)域教你明明白白地記得,萬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蒙受著饑惡的折磨;越過千山萬水,必然有一群人因著戰(zhàn)爭暴動顛肺流離;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必然有人在醞釀著惡的陰謀。它們時時發(fā)生,卻與你相去甚遠,可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們始終留在你的腦海里,只是暫時被掩埋。

它們雖遙遠,你卻不乏感知它們的途徑?;蚴峭ㄟ^普及式的大眾傳媒,或是通過隱秘性的口口相傳。因為遙遠,它們都被罩上了一層模糊不確定的色彩,阻礙著你的細細尋覓。你有眾多理由拒絕置身室內,可它們不可否認的存在仍為你帶來不安與憂懼,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負罪感與贖罪欲,也不一定是佛教普渡眾生的慈悲心懷,或是士大夫一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從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任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惡,只有多少的區(qū)別。而這不安便是從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種本能,一點帶著正義色彩的善。

面對著不安,一些人選擇了直面。它們不辭千辛萬苦的尋找,不逾萬水千山地流浪,只為一片心安。正如當年在水門事件中堅持揭開冰山一角的新聞記者,遠赴硝煙民滿的戰(zhàn)場只為心中人道主義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遙遠并非空間概念,而只在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徹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遙遠的。在至今仍感動于垂垂老矣的馬寅初面對攻擊所說的話:“我雖年屆八十,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應戰(zhàn)直到戰(zhàn)死為止!”這樣的傲骨,如何配不止勇士之名?

然而這一選擇卻有著及大的危險,更非常人所及。若論不安,如能直面,只怕難以數盡,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僅為杯水車薪。勇士往往過早逝去,又有幾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對不安,物理承受,便選擇公布于他的小社會,以求稀釋自己的不安,平坦自己的責任。此時若無人又應,便可從于大流,生活如常。而被告知知者亦可公布于他的小社會,來加倍釋這不安,幾釋,不安便越來越淡,只成為心底上無關痛癢的一繞,在大勢所趨的保護下被永久掩蓋幾近無形。隨著牽扯人員越來越多,社會便成了平鋪而無力的社會,縱使再有人憤起,也可仰仗著社會冷眼旁觀,憑著所謂法不責眾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是”,“善”的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塵。無力再次閃光。所以依然有涼風習習,鳥語花香,惡與災難仍在上演,仍被呈現(xiàn)于眼皮底下,可舒適也仍在延續(xù)。而當著惰性加倍,我們沖淡不安的速度也愈發(fā)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來越少。直至我們已無法置身事外之時,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靜謐的心靈的無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暗中隊萌芽的扼殺,這樣平鋪而無力,和諧而無聲地社會,如何指望它沖出有力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為沖在前面的勇士,抑不愿在無形中泯滅自己的善的靈光,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不安事實上無處不在,我們便該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在壓抑時,將它噴薄而出,縱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抑可激起小小的火燭。用行舍藏,便是智慧。若沒有這種智慧,我寧可偏向前者。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魯迅說:“相比于國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賞個人的自大者?!毕啾扔谄戒仧o力的社會,我更希望有一個參差多態(tài)的社會,即使過于偏激,即使有時蠻不講理,至少也有眾說紛蕓的聲音,至少也有站起來的人,至少也有頂起太難的力量,已時時洗刷心靈的蒙塵。與其選擇完美的寂靜,不如選擇小小的拙劣的沖擊,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以在置身事內的事件中又向善的勇氣??v使瘋狂,縱使可能受傷,依然很美。

一位德國說過一段著名的話,大意是:當他們抓猶太人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抓心教徒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是天主教徒。當他們抓我時,沒有人再能為我說話了。平淡的話中透出一股凄涼。我們或許會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無能為力,但我們不該將其忘卻,更不該將那一份不安忘卻。若沒有當初一次次地爭取,如何能換來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們當初選擇爭取最初的動力,它是激憤與悲憫的源泉,造就善的故事。

當黑幕籠罩大地,萬物無聲之時,我們至少該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便是正義的希望!愿得心安姓名:李子卓學校名稱:北京四中指導教師:袁海萍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愿得心安大腦先生: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臟,您知道那三個漁人后來如何了嗎?因為沒有任何線索,第一個、第二個漁人都放棄尋找。他們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訴自己:太晚了,太遲了。但沒有什么效果,打從他們撿到瓶子那一日起,他們開始每晚做著同樣的夢:一個看不清模樣的人孤獨地坐在一座孤島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雙黑亮的眼直直地盯著他們。他們每天都被嚇醒。后來,因為精神衰弱,第一個漁人每每出海都昏昏沉沉,一次小小的風浪丟掉了性命。第二個漁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就來那人,但仍舊噩夢不斷。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夢中終于看清了那人的臉——赫然是他自己。只有第三個漁人堅信“既不會太晚也不會太遠”踏上了尋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北,每個角落都不放過,但直到他白發(fā)蒼蒼、垂垂老矣,也一無所獲??善娈惖氖?,他躺在病榻上,臉上卻浮顯隱約的微笑。望著身邊的親人,他喃喃自語:“那么現(xiàn)在我可以說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獲救了?!彪S即,他咽了氣。

當然,相信大腦先生您必定是看出來了,以上純屬我虛構。但我絕么有戲弄您的意思,只是為了對您說一句想了很久的話:無論您做與不做,只愿得心安。前兩個漁人想得很細,考慮很多,沒有像第三個漁人那樣做了一輩子無用功。但他們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終將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島上。而第三個漁人雖勞無所救,可他求了心安。我知道您聰明,每每遇到什么情況總能想到一堆好點子,一堆顧慮。最后的最后,您總說算了,您說有別人,您說做了或許更糟;您說忘了吧。但您真的忘了嗎?上次學校組織去了江西支教,您很是興奮。想帶著小孩子做手工,想知道他們平日的生活,想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可是立刻地,您又時對自己說,不可以。萬一讓他們學會了享受物質怎么辦?萬一他們是留守兒童怎么辦?萬一他們用一雙天真的大眼睛看著我,告訴我他們走不出去呢?于是,您幾乎什么也沒說,只教了半節(jié)美術課。最后走的時候,看著孩子們去擁抱最受歡迎的小老師,您站在一邊,懷疑自己連名字都沒好好告訴孩子。后來孩子寄來了信,收信人里竟有您的名字;您反復得看那封錯字滿篇的信,好長時間不放手。我也為您高興,呼呼地越跳越快。連我還是知道,您又多么后悔那些沒做餓事,每次您想著它們,我也跟著向下沉。您考慮得多,未必是好的。如果最后非但什么也沒做,還每每想起都胸悶難過,那些考慮就太多余了。您又想過,或許做了,就不一樣嗎?

這回換個例子,您還記得為老人讓座的事嗎?從初中時,您坐公交就不再坐下來了。因為太過內向說不出“奶奶您坐”,也不想做裝睡視而不見的事兒。后來上了高中,一次車子無人,您坐下,結果后來人卻多了起來。一位老奶奶拄著拐杖,一步三晃地上來,看著就讓人擔心。間周圍無人讓座,您控制著四肢僵硬地站起來,臉部也平肅異常。值得開心的是,老人和您道謝,您也抿著嘴角笑了,我也高興地狂跳了好一陣。

瞧,您怕了那么久,做了,才知道并不可怕,還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氣。

我和您同事出生,我從出生起就只負責無盡地跳動,您從開始的一片空白到現(xiàn)在我眼中幾乎是無所不知的存在。但不論是再多久之后,您最深處的悸動都無法瞞過我,您壓抑再久的愿望一旦想起,我都狂跳不止。我是多么懷念小時候地你,想到什么做什么,從不會后悔。當然,您現(xiàn)在也不說后悔。

我說了,一開始的故事純屬我虛構,第三個漁人如果放在現(xiàn)實里也不會心安的?,F(xiàn)實要殘酷更多,您們縱使看重結果——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您要知道,現(xiàn)實里也難遇上故事里這種奇怪事兒,再難的事也會有結果的,再糟的結果而回讓您得到些什么東西,而臥相信您會甘之如怡。

我也知道您總說這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這社會發(fā)生的事總讓您望而卻步??晌疫€聽您說,看清這世界,然后愛它。您又那么多朋友,我相信您能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做一些您之前總顧慮太多又每每后悔沒做的事。

當然我說了這么多,只想告訴您:您還年輕,想到了就去做,現(xiàn)在就那么多不安,以后力不能及了難道要在后悔中虛度一生嗎?您想做哪個漁人呢,將自己困在心的荒島里,還是即使徒勞無功也能笑著和自己說“不虛此行”呢?

還有,我這個心臟可要陪您一生呢,您每每后悔我都膽戰(zhàn)心驚地猛跳一陣,您不在乎自己思考太多占去太所腦容量,我可是會得心臟病的。

大腦先生,做與不做,愿得己心安。

另:您回去再遇到乞討的老奶奶,不妨考慮一下給她零錢,我知道您又一陣不安了。

愿陪您心安一生的心臟

2013年8月3日宇宙大問,解在人間姓名:樊問朔學校名稱: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指導教師:李宏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宇宙大問,解在人間

幾個漁人,一個瓶子,一張紙片,幾行文字,直逼人類思維的盡頭。

救助或不救助?理性判斷或感性體悟?入世的知力解釋不了的,宗教的機鋒就能明斷了?

漁人面對的問題太嚴重,困惑和迷茫壓得他們欲辨而動不得。從人性與知欲本能出發(fā),他們想象著這位未曾謀面的人類兄弟在荒島上市怎樣謀生存,怎樣墜入絕望,怎樣非人地死亡。這種推測必將勾連起對同胞的憐憫。而對別人命運的揣測之后便是對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懼。極其合理大拿黑暗慘絕的經歷既然會發(fā)生在他者身上,本為什么不會成為自己的終結方式?徹骨的冷意從齒根摹地彈出,生命之侗著對非理性非常識的恐懼。

再從理性知識去認知,全部的信息就收納在一個漂流瓶與一張小紙片中,甚至都不能復原真相最簡單的輪廓。身份未知、地點未知、時間未知、生死未知。沒有邏輯,不能判斷,超越了可知?;蛘呦竦谌齻€漁人一樣跳脫常識,用哲學推衍,不不會太晚,因為何時都有可能;不會太遠,因為沒處都在發(fā)生。不知那人的方位,其實亦何嘗知道自己的方位?甚至可能,呼救的人就是自己因為精神盲點而不曾認識到的自身一次偶然,勾出看漁人,不,是人類骨子里的沖突。自幼時便確定形成的分明絕對的認識秩序被打破了。徹底地模糊讓他們洞見自己的無知蒼白。走到思維的盡頭,漁人不安,讀者悚然,寂靜落下,混亂開始。

那么干脆脫離此間,以彼此的高度來俯仰人世。該去拯救嗎?該選擇無聲嗎?末法時代,人人迷茫??萍检铟鹊默F(xiàn)代世界,上帝已死,信仰崩塌,天下承平,人們信奉超自任來消遣無趣的光陰。世教凌矣,暴力恣肆,想、氣橫行。佛教凈土早已布滿灰塵,銅佛、木佛、泥佛;梵音、佛樂、法帖欺漫世人。真佛從精神世界里消失,小乘佛法依稀殘留在俗人對前代大師隱士的記憶里。度已力無,何談度人?天荊地悚,個體尚不能開悟得救,又怎能茍求其人,撐一葉小舟,尋一片孤島、載回一顆或許早已枯槁無救的心靈?此岸諸事無了,彼岸一片蒼茫。

夠了罷!在思想的極路上,我們已經走了太久。漁人的故事,只是無數引人困頓的寓言中的一個。有太多的謎團,我們太想解開,卻發(fā)現(xiàn)未知的事情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苦厄,卻仍舊是一無所知。

應該知道,我們一定會遇見的問題未必不可回避。不可回避的問題未必一定能解答。人類一思考,上帝便發(fā)笑。人太驕傲了,總以為理智之劍能夠破除一切魔障,邏輯的刀鋒能戰(zhàn)勝迷幻的妖魔,認真對待生命的人定會省察生命。但是省察生命不等于窮盡生命。

當我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而走遍了世界,卻發(fā)現(xiàn)自己竟從走出腳上的一雙鞋。既然精神必須依附著形骸否則將灰飛煙滅;既然我們必須向塵世吸取資源否則將從云霄落入深淵;為什么還要用痛苦的淚水去洗刷人家人必須沾染的凡世塵煙?為什么要用熬干生命得到的鮮血去澆灌永恒的死忙空間?為什么如此執(zhí)著,寧愿讓此岸的無比真實與彼岸的虛幻夢境將自己撕裂!

我也是一個嚴肅地對待生命的人,我也備嘗思慮的困擾與辛酸。我也沒想去拋棄肉體,讓靈魂自由弛娉在天際云端。

為了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我的人生發(fā)問,由我救誰退至誰救我,再至救已度人。退而再三,仍未有正解。為了解決生命的意義,為了參透宇宙的不變真理,我進入文字,又從文字隱偱到哲思,由修悟人事隱偱到歷史之觀,自覺已經隱無可隱,逃無可逃,痛苦煎心,卻仍未得到答案。

所幸由于某種屬人亦屬靈的特性,我們最終定會與這個世界和解,就像由土壤的是在溫厚中誕生的孩子,在一定時刻一定會渴望天的浩瀚輕盈。用死亡矯正人生,用宇宙洞察人生,是思想者跨越不了的宿劫。然而如果為了迎接最后的虛無,為了滿足本質自私的求知欲,便對世界無動于衷,棄子女丈夫的家庭責任不管,拋憂患書生的社會擔當不顧。這就不配叫作對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對生命客觀實在性的逃避。

所以迷失的漁人必定會在寂靜中任水波載他們回到岸旁的茅房。屋里莼菜地清香撲面而來化解了今日沉重與勞碌。妻子溫情的眼神使他們回到真實,回到人間,自己的意義,自己的價值,自己的堅守,應在這屋,這船,這家之中。偶踏歧途,他認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

于是詩人也不再沉默,低低的苦吟變成了高亢的歌聲。我走出思想耳朵泯潭,誦著啟悟后以熱愛寫就的詩篇:

末法無端意躊躇,殷勤問道傷心苦。

心血枯焦天不語,酣愁萬緒散西風。

拋卻詩心清云上,熱腸憂嘆老書生。

狼狽辛酸為那端?性本不忍茍想全。

別竹辭花亦何憾?只恨平生志高遠。

筆重神滯文章瘦,漫步卷犢自誤久。

應縱四合卷九州,俯仰人世任自由。

五蘊皆空我不轉,一力移山救末俗!良知未泯姓名:盧宇學校: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中學指導教師:張永威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良知未泯

看漁人三辨而置呼救于不顧,說實話這樣的情節(jié)沒有給我的心弦予重擊,雖然理由仍有牽強晦澀。但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但最后刺人的字眼是一個“不安”,至少良心還在撕扯他們的靈魂。我把不安歸為良心未泯,說不上褒貶,只是讓我關于這種不安想到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會泥潭,想到人面具下善惡紛爭,想到媒體網絡上的世風日下,還有自己內心中微小但饒人的良心質問:問自我堅信良知未泯,問人善的哲學理論會在摩登中崩潰。清允許我說這會是一篇沒有沒有引用,沒有題記的文字,因為我無法尋求任何一個特殊的國度或時期相比擬,也不會再有名人至理一語中的,之因為這僅是生活于當下之我所經歷的。

其實路過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條。

小悅悅慘死車下無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為媒體報刊諷刺人心不古的佐證,圖片視頻輪回展出再伴有尖銳極端的評論更顯咄咄逼人,輿論就這樣用正義之劍挑傷公眾關于良知還未痊愈的痂。我不能完全否定仍有正義執(zhí)言的事實,但與此同時,我錯感媒體在帶領大眾掩藏下一個路人的不安,質疑那些義憤填庸卻空洞索味的聲討是否會喚醒良知之殤。路人過往而不問固然應受譴責,但其后更大的一群人卻是變相的下一個漁民。

有這我看到了范圍更廣的不安泛濫,和一種儼然成性的良知侵蝕,值得關注的是這種良知缺失逐漸演化為責任推脫,甚至轉化為語言的正義包裹下的原形。直接表露不安還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駐,而又些言論隱匿的不安令人生畏,其實他們只缺一句自警:我也曾在悅悅身邊走過。

其實他收到了車輪下女人呼救的信條。

藥家鑫案徹底突破了公眾已經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線,相比較悅悅身邊路人冷漠麻木,藥家鑫將關于良知漏洞的被動保護直接推向人性冰點的殘殺。至于鏡頭里希望減刑的不安,我再也不能強加于良知,從良知漏洞、缺乏縱然到泯滅,還有理由?沒有借口。

類似于此毫無良知可言的痛處時時隱發(fā),出來對罪人的口誅筆伐,真正不安的是我們。惱人性泯滅,怒社會不爭,還有一種難以擺脫突圍的不安全感。社會中某些作為基石的道理基礎一再顛覆,原先視若本然地真理卻被懸干風口浪尖遭人非議,總會擔心自己是下一個殃及池魚。換而言之,這些隱晦但穩(wěn)固的不安成為良知泯滅的副作用,在絲絲動搖現(xiàn)代化的大廈。

以上的社會聚焦點是關于良知多面鏡中的一個發(fā)射而已,微小但反射的刺光讓人無法直視。被強光瞬間掃過后地眩暈,眼前烏黑的我們也該撇去做正人君子的情理,想想光源為何,眩暈怎樣,到底良知是什么?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是否直視被視為美德而封存百年?良知漏洞是信心作鬼還是社會作崇?面對日益嚴峻的道德審判是否只是作壁上觀的冷酷,還是矯正、過往的唾棄?眩暈只是片刻,思考仍應繼續(xù)。

其實良知的出處來源已久,可以說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說是孔圣主仁的演變。若是妄想對其鞭辟入里的定義最后只會是片面主觀。這里不妨將文化相似的日本相較,日本文化中無善惡的清晰分別,也沒有良知的推崇盛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情理的強調和克已服禮的制約。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則是因為傳統(tǒng)要求使然,即我做因為外在情理要求。這樣我們并不會將同是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論,因為我們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自理性一方面使良知更顯高尚尊榮,同時也增加了不確定性喝隨機性。無法妄自揣度有無約束的優(yōu)劣好壞,但有一點是良知的自身屬性使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良知缺失埋下伏筆。

文化修養(yǎng)氛圍不會直接作用于摩登大樓下一塊磚瓦之上,但是它控制了各種非物質性的犯罪。良知亦然,社會中固然法制健全約束繁多,但良知的心里暗示和自覺服從才是一切制度規(guī)范行效之本。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撕裂,制度何用,人的主觀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產生,使人們暴露與強光之下任其灼燒,之后的社會會是怎樣也可估計。

說了很多良知歲歷史而綿延傳承,又作用于社會發(fā)展的穩(wěn)固,在我們這個時代卻陡然停步,徘徊不前,語言刻薄的評論家大淡是現(xiàn)代化發(fā)展使然,這是有理的,應該說是物質材料的大豐富使留戀于超炫科技的人們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實,物質勝于精神的信旨在人的大腦中存檔安裝。這種短暫的眩暈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個生產力爆發(fā)的時代都有掠影,是必然也不可怕,因為良知是天性而貪婪和占有欲亦然。所以暫且熄了對現(xiàn)代化地怒火,我們應當關注的是之后人們怎樣應對和媒體如何引導。顯然我們的應付倉促無力又蠻橫粗魯,一味地譴責而大揚正義風帆,無理地擔憂而無望于民眾精神文化復興,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語言偽裝也掩不了內心譴責。

既然道德大壩已蛀蟻穴,大可不必毀大壩以覆蟻穴,我們需要的是理性與客觀,不煽動不滿情緒的同時多問自己而非物質問他人。每個人的生活雖卑微不足,但卻是自我道德檢驗的考場,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機,更是社會良知奠基的一呸呸硬土。而媒體人所說的不僅是傳統(tǒng)儒學中的三綱五常,更應該是作為社會責任人的真言直言,以彼切身實感和無畏箴言告誡民眾,這樣才可以使傳媒的作用為良知社會的構建生輝。

先前糾結應用“良知泯滅”為題,但思考長久仍以“未泯”為題眼。我還會做社會前景建設下一個十年的見證者,無論懷疑疊加,質疑重生,只有寄希望下會有希望。

良知泯滅?良知泯滅良知未泯!翻越“高墻”以道德立世姓名:陳婕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指導教師:徐華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高中組特等獎翻越“高墻”以道德立世

當康德讓“頭上的星空”與“心中耳朵道德律”扎根內心時,也暗含了道德為一種美好信仰的態(tài)度。然而在與發(fā)展愈復雜的社會中,道德,于很多人看來不甚美好。道德與良知在鋪天蓋地地德育宣傳中更像越磊越高的城墻,人被唾沫左右,也被內心左右,讓立世成為沒有答案,充滿掙扎的談思。

可惜的是,人們總記得星空很高,卻忘了仰望星空的那份親切感與觸手可得餓滿足。道德亦是如此。面對震耳欲聾的口號聲,人們忘記道德并不高大,作為人的初心,卑微而不卑賤;我們需要仰望和敬畏的,是法律道德則能成為安心立世之本。

在漁人的故事里,“未知”是他們實施救援的最大阻礙。前兩個漁民因日期和地點的未知卻步,也因此受到所謂“良心的譴責”。第三個漁民則一語道出本質,一切未知的阻礙不過是因種種顧慮想要逃避的借口,道德的施行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關鍵是人如何看待。他看見了社會的癥結,他的不安既是內心的掙扎,也是對于社會的憂思。

故事終究是故事,“這里”也僅僅是個喻體,象征著無處不在的道德抉擇。我們每日面臨的沖突,說到底不過是一個選擇的問題。胡塞爾畢生論述“理性”與“非理性”。仍身處二者的漩渦難以逃脫。他以“真理、定律”定義理性,那么何為真理?行善助人是否又是復古不變的絕對要求呢?因此道德藏身于二者之間,人們常??释幸粋€做與不做的標尺,輕松地左右自身的抉擇。然而,這個標尺是無法存在的,立于現(xiàn)實,有的只是純粹的行善,純粹的行惡與純粹的獨善其身。

小悅悅的事雖已時過境遷,也是國人不愿提起的傷疤,但作為透射世間百態(tài)亦具有普遍價值的例子,用于此以分析道德沖突的本質未嘗不可。社會眾多行善反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例子讓人面對求救者,第一反應即是保全自身。路人途徑鮮血淋漓的馬路,大抵是思索責任承擔、思索醫(yī)學費用,最終寬慰與固遭無人救援而默然走開。

馬爾道洛爾如此評價社會的心態(tài):“人們無法消除不公平,只好將公正淹沒與普遍的不公正之中?!比绱耍吮愎铝⑴c極端的罪惡,以求“多數人”的內心平靜?!岸鄶等恕笔莻€假象,有“大家都這這樣”的暫時安心,卻改變不了敗于冷漠的本質。

顯然,社會評價中爛俗餓“良知泯滅”已不再適用——對于闡述內心,絕對的否定過于單純。人們不是不懂道德為何物,而是糾結于如何使用道德。熊培暈多次強調的社會道德底線問題,也正是人們尚未解決的形而上學的命題?!暗拙€”雖基礎,于人心也是一道“高墻”。

我們有道德觀,卻更像隨意的個人行為指導。隨心所欲、模凌兩可,模糊不清,是許多人現(xiàn)有的搖搖欲墜的道德觀的弊病。沒有底線的道德觀必然是脆弱的,我們因此能夠容忍利用善心行惡的罪狀,也無法踏出施以援手的一步。在道德面前,人人都應劃開一條明確地界線,有執(zhí)著于心的原則,以此反抗黑暗。

與道德相對的是法律的思考。社會法治完善的路上,人們也習慣于仰望法律,仰望那些白紙黑字、獎罰分明的文件,生怕觸犯“天條”。此時人們安于“被統(tǒng)治”,便缺乏忠誠的道德判斷。將最基礎的社會要求看作讓人崇高的戒律,無凝視危險的。單純的法律統(tǒng)治之下,社會只能在人性的底層徘徊。

所以不要忘記,在法律之上,是更具權威的道德。

道德,其實最終指向成“人”的問題。這一在現(xiàn)世作為較高要求的名詞存在于人的初心。人之初,無論善惡必然是道德先行的,只是社會帶來遺忘。如何為人,不必是多么高尚的節(jié)操,但必有純粹的道德理念。究竟是被世俗同化,為顧慮左右,還是棄絕社會的復雜,為“成人”忠于內心,在人存在于世的最初便有定奪。

“角色錯覺”的概念最初有曾德雄提出,四個簡明扼要的字足矣折射眾多忙碌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人的心態(tài)。我們可以是教師,是公務員,是丈夫旗妻子,卻忘記自己首先是個人。只有重拾人的本真,在為人中多一份義無反顧,才能最終放棄困于現(xiàn)實的“非我”。

常常羨慕尼采的出世復入世,能夠透看世俗,懂得如何立足世間。但對于道德抉擇,我們可以不必成為尼采那樣透徹的大師,順應社會的復雜,明辨自身的處境,又不失“出世”的警覺,很多兩難的選擇也許不再糾結。

正如康德所想,道德是一種信仰,優(yōu)于信奉神佛,因為道德在給人為人的慰籍之余指導人立世。而總是求神拜佛望神慈悲保佑,而無法對人慈悲的人永遠只是無神論者。

文章的開頭提到道德為安心立世之本,其實“安心”更多地指向自我,在社會的人,不妨以“安世”自勉,擁有一份低調不浮夸的使命感,不需要偉大的論調或口號,僅僅是讓人更圓滿的方式。

道德之所以“高墻”,不過是因為我們的視線被世俗蒙蔽,若是終于內心,也許會發(fā)現(xiàn)翻越高墻不過四兩撥千斤。我們追求的普世價值先從守住道德開始,以此立世。阿娃的眼淚姓名:劉冰學校:山東省文登新一中指導老師:刁云嶺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高中組特等獎第二名阿娃的眼淚

已是午后,天悶得讓人感覺是在蒸籠里。阿娃把電動車停到樓下,取出車上的最后一包快遞??爝f是方方正正的,單據上寫著里面的內容是書籍。阿娃摸了摸已被包裝遮住的書角,拭去面上的灰,豆大的汗珠啪啪地滴下來。

七年前,十八歲的阿娃懷抱著從鄰村借的高中課本,拖著蛇皮袋踏上了去縣城高中的路。課本被汗浸濕,黝黑的皮膚被書角扎得發(fā)癢,他始終沒有用課本扇風。中考放榜當天,阿娃家門口大白天地放起了紅炮仗——村子里好幾年才出一個高中生哩!鄰村一個上過高中的后生將自己的高中課本莊重地遞給阿娃:“娃,好好拿著,城里的孩子也快開始預習了?!卑⑼蘼牭鶍屨f,這后生高考后就把自己悶在家里,后來就拼命地干農活,哪也不去,問話也不回答。阿娃怔怔地望著他消瘦的背影,看著手中那已被翻過無數遍的課本,鼻子竟有點酸,差點掉下淚來。

“嘟——嘟——”打了兩遍電話,仍然無人接聽。大片烏云從天邊漫卷而來,壓得人心慌。敢情這快遞還送不出去了?阿娃捏著快遞單和筆,打量著不帶雨具就騎車趕任務的自己,頭微微有點疼,疼出一種莫名的擔憂。而這擔憂,竟莫名的熟悉。

“李娃!”班主任點到名字,阿娃騰地站起來,七尺黑漢在六十人的教室里很扎眼。底下傳來幾個女生的竊竊私語:“我還以為是個美女?!薄安皇菨h武帝的寵妃有叫這個名的嗎?”“那是野史!”“嗯,是夠野的?!币粋€女孩轉頭看了幾眼莊稼地里出來的李娃,點點頭,捂著嘴笑了。

李娃聽不太懂普通話,所以他不知道女孩們在談論什么。他只是覺得,她們交頭接耳的模樣有點像自己家的老鼠。后來的幾天,他發(fā)覺這些女孩一直說著他聽不太懂的“老鼠話”。教語文的班主任偶爾文縐縐地大發(fā)感慨:“啊,孩子們,你們正值青春啊,大好時光啊!”然后李娃偶然瞥了一眼別人的課桌,桌上有張小字條:青春是一場華麗的盛宴。

青春能吃?李娃想起這個月所剩無幾的飯票,憂心忡忡。從鄉(xiāng)下來的李娃年齡比同學們都大,飯也吃得多。他愣是不明白,家里人吃不完拿來喂雞的白菜,在學校也要這么多票。至于青春,難道是自己年齡大了,都吃完了?

說實話,阿娃從早上出來到現(xiàn)在不但沒有吃飯,連口水都沒喝。吃飯是怕多耽誤時間,喝水是怕路上找洗手間?,F(xiàn)在自己急急地趕過來,連個電話都打不通。阿娃一肚子的無名火燒到手指頭,狠狠地按下了撥號鍵?!笆裁雌乒ぷ?!”他開始怪起自己的工作來。

高中三年,李娃很少打電話,只有收學費的時候才不得不和爹媽說一聲。爹本要到學校給他送錢,他怕爹既受累又耽誤農活,執(zhí)意要自己回去取。幾十里的山路,夏有烈日冬有雪,李娃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回走,再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回去。

念了這么多年書,你他媽連個快遞都送不出去!阿娃突然間又開始怨恨起自己來。他有點頭暈,嘴干得難受,心里憋屈得直想掉淚。

沒有昂貴的輔導班,沒有優(yōu)質的課外輔導資料,沒有想都不敢想的加分政策,阿娃用盡全身力氣,像干農活一樣使勁,每晚挑燈夜戰(zhàn),終于換來在一所二本學校學習的機會。

家里的紅炮仗又響了,燦爛的火花映出了爹媽緊皺的眉??礋狒[的人很多,卻沒有人給他送來大學課本,沒有人能告訴他以后的路怎么走。高考前幾天,班里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開了次班會,讓大家談談自己的理想,憧憬自己的美好未來。同學們暢所欲言,或宏圖大展,或穩(wěn)中求勝,只有李娃一言不發(fā)。

談理想嗎?干啥呢?在城里找個工作把爹媽接來?那也得先考大學?。】寄哪??我怎么知道!好好的一次班會,竟把李娃攪得心煩意亂。臺上的同學還在滔滔不絕地發(fā)言,阿娃卻是真的想哭。

“喂,我是送快遞的!我都打好幾遍電話了!”阿娃心里有氣,聲音中帶著委屈?!拔覄偛旁谖缢?,馬上就來取。”是一個男人的聲音。沒過一會兒,樓梯上走下來一個中年男人。阿娃隔著幾步遠就把筆遞過去:“簽字!”沒有等待即將結束的欣喜,只有一腔怨氣憋在心里?!昂呛牵』镒拥燃绷?!多大了?看樣子和我女兒差不多!”男人也不生氣,一邊簽字一邊和阿娃說話?!昂⒆?,進去喝口水再走吧?!蹦腥宋⑿χ粗⑼?。阿娃被那一聲“孩子”弄得有點慌,也顧不得心中的怨氣了,手足無措地說:“您……您比我爹年輕?!蹦腥搜鲱^一笑,隨即望著阿娃的工作服,慢慢地開口:“其實,我小時候送過報紙,也很辛苦?!卑⑼蘼犚娮约旱男摹扳瘛钡靥艘幌?,他點點頭,卻不知該如何應答。好在男人適時地露出釋懷的笑:“那段日子都過去了?!?/p>

都過去了,都會過去的。幾個輕淺的字散在濕熱的空氣里,并隨著空氣鉆進阿娃的鼻孔——溫溫的,像眼淚的引子。

一道閃電忽然晃疼了眼睛,轟隆隆的雷聲震疼了耳膜。阿娃掃了一眼樓牌——××大學職工樓。他迅速跳上電動車,回頭大聲地對男人喊:“老師,我先回了!謝謝您!”

暴雨毫無防備地從空中砸下,阿娃的淚水肆無忌憚地奔出眼眶,在滂沱大雨中肆意流淌。年輕的面龐被雨水和淚水打濕,卻仍高高地揚起,不羈中涌出滿滿的驕傲。

我才二十幾歲,應該還有那不能直接當飯吃的青春。我還能做很多事,人生好好地過,理想的路一步一步地走。阿娃這樣想。

點評:這篇文章用小說的結構,來演義一個叫做阿娃的農村高中畢業(yè)生,在城市送快遞的路途中,在現(xiàn)實生活強烈的挫敗感中,回憶自己暗淡的高中生活與青春歲月。明天與今天,過往與當下,互相穿插,扣人心弦。最后他被一位從前也送過報紙的大學教師的話語所啟發(fā),在眼淚奔涌中警醒,并感悟到原來自己還可以有青春與理想,有可以學習的榜樣。全文生活氣息濃厚,語言流暢樸實,沒有名言,沒有排比,沒有鋪張,沒有做作,沒有所謂的作文技巧,但讀來自然生動,水到渠成。我經常說“用自己的語言,講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精彩的故事,就是優(yōu)秀作文”,這篇文章也證明了這一點。文章的不足之處在于敘述高中生活的故事稍嫌平淡,起伏與縱深感有待加強。(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只恐夜深花睡去姓名:厲佩逾

學校: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指導老師:談薇薇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特等獎第五名

只恐夜深花睡去

“諸凡事物,無不質化?!比绱苏f來,古中國的幾千年倒像是一場浩大的精神野游,“思無邪”的時代明凈姣美的愛欲如芙蕖嫣紅涉江而來,詩三百里沒有一句“我愛你”,卻又沒有一處不是“我愛你”。燕燕于飛,呢喃不盡瞻望弗及的悲哀;不知其期,滿滿盛著人世煙火的思念,卻從無怨懟與悔意;絕望的時候,有阮籍窮途末路的長歌當哭;對于美,是嵇康那積石如玉的風流神姿;我們遙見著月色,想到的是“萬戶搗衣聲”的溫暖。那時候,我們只知“思”不知“質”。我們了解的是本心,對于美有著極敏銳的靈識,也沒有被物欲來蔽,說得出“我醉欲眠卿且去”,做的也是“天子呼來不上船”。

浪漫,曾是中國人的天性;尋美,曾是中國人的本能。

從19世紀第一聲炮響轟開了國門,醉生夢死的人們驚醒,西方工業(yè)文明的華彩開始沖擊著中國傳統(tǒng)的美學??茖W和知識成了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題。我們漸漸了解的是,日月盈虧與天狗無關,銀河里沒有潺潺春水,明亮的星辰不過是一塊崎嶇頑陋的石頭。那些在書頁里散發(fā)出淡薄香氣的神話不再美人如花隔云端,也不會有人幻想蟾宮女娥,原來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美的本“質”索然如斯。漸漸硬冷掉的不僅是棄用的香爐,更是那些溫潤潔軟的人心??茖W帶來了便捷,帶走的是情感。

現(xiàn)在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說:“在舊的時候,如果我想你,我不會給你打電話,不會給你發(fā)MSN,我會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笔?,我們在懷念著,懷念那些不廉價的思念,不是一個電話還未完就冷卻的情感;我們在眷戀著,眷戀書信上雋秀圓轉的字跡,不是一封電郵發(fā)過來的寥寥數語。

也許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常看見報紙上說×××技術有了新的進展,×國元首訪問×國,諸如此類。又或者聽廣播進大段廣告、推銷某樣商品,抑或新聞報道又有人酒后駕車、房價又漲了等等,了無意趣。整個世界把它的“質”展開在我們面前,自然界嚴肅而刻板地運行著,社會是客觀又物質的,節(jié)奏緊湊急切,對于物質的欲望竟成了人心的主宰。

記得表姐去相親,對方是位斯文溫和的中文博士生,上來就談錢鐘書先生與楊絳先生的愛情,又吟詩給姐姐聽,十分文雅的樣子。談著談著最后還是滑向房子、車子、薪水的話題。“聽起來,他對經濟的研究倒比中文還強些?!苯憬慊貋硇χv給我們聽,話里卻充滿失望的意味。一個用知識做外套包裹物欲心的人露出汲汲名利的樣子更令人黯然。

一百年前的魯迅先生已然對此失望至極,到如今,我們失去了更多美好的事物以用此換取物質的完滿豐盛??杀氖牵蠖鄶等苏J為這理所當然,若是倒過來,反而令人生疑欷歔。

在我就讀的這所重點高中,文科班一共只有兩個,若別人問起,我自我介紹說是文科生,你便可看到對方臉上浮現(xiàn)出細微的憐憫與輕視,“文科生=數學差=沒有競爭力=沒有前途”,他們的思維代換便是這樣的。若我說我是真正熱愛文學的美,他們會說:“哦,這大抵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傻子?!闭媸橇钊吮У亩x。

那日在圖書室自習,黃昏時下起雨,陳舊的木地板散著潮濕的熱氣,藤架上開著大朵細白的荼蘼,香氣悵惘幽婉,我獨自倚窗而坐,看天光從烏木窗格中透進來。臺上擱著一只描花纏枝蓮的青瓷瓶,里面盛著清水插一枝潔白帶露的馬蹄蓮。圖書室管理員是位白發(fā)蒼然的退休老教師,她熱愛文學與書籍,便回校接管圖書室,這里的一瓶一畫都是她精心布置,書用牛皮紙細整包好,再用粗黑筆以繁體在封脊上寫下名字,字跡秀麗端嚴。時而點一只帶銅綠的精致香爐,十分雅致。閑來無事,她也會翻出《全宋詞》教我。在這里時光似是靜滯了,隔卻外界的紛擾,那些沉入淤垢中的古典美似粉白圓潤的荷花招招而放,帶著潔凈柔軟的氣息,令人直欲落下淚來。

那日看見蘇軾的一首小詩,一字一句抄在雪浪箋上: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是了,在這物欲橫流、人心硬堅的時代,那些涌動在中國人骨血里的千年風雅,怕是要像深夜的海棠一般沉沉睡去了,誰來燒一支明光紅燭,照它絲垂縷翠,容色灼灼,重回那“思無邪”的美好時光?

點評:這篇文章結合“題目二”中魯迅的話語來論述中國人天性的浪漫與美感。在19世紀西方文化伴隨洋槍大炮侵入中國之后,科學與知識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變化與異化,物質的欲望主宰了人們的心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風雅,只恐夜深花睡去,作者期待有高燭明照,使我們重歸“思無邪”的美好時期。這篇文章是五篇特等獎作文中最富于才情的,全文清新可喜,感情真摯,婉轉流麗,字如珠璣,不枝不蔓,再加上一筆工整秀麗的書法,令人愛不釋手。這也告訴我們,寫一筆好字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高考中,都會使你獲得優(yōu)厚的報酬;相反,如果寫一筆涂鴉的文字,甚至滿篇錯別字,則會得到最糟糕的結果。文章的不足之處是說理稍涉淺近,略顯稚嫩。(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誠摯與真實姓名:姜偉臣

學校: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指導老師:

陳玉潔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特等獎第一名誠摯與真實

自20世紀初理性之光以降,人類如同剛剛睜開睡眼的嬰孩開始瘋狂地打量這個已被祛魅的世界。人類中的杰出者力圖用物理公式、數學模型、分子結構表達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他們認為經過一系列嚴格推導就可以得到一個正確的世界。然而,他們遇到了困難。

他們的困境恰恰是人類理性的困境,是理性期望的真實世界與情感期望的誠摯世界的矛盾。理性一詞源于古希臘語“l(fā)ogos”,原意為理念。從詞意發(fā)展來看,最早的“邏各斯”兼有理性的“理”與感性的“念”兩重含義,即表示人們對客觀真理的主觀感受。隨著理性的發(fā)展,主觀的東西被慢慢去除,“邏各斯”更多地成為一種絕對真實的代名詞。這一轉變,標志著人類理念異化的開始。

20世紀的西方文論史,就是一部理性異化史。左派批評家與右派批評家的爭論長達一個世紀,貫穿了現(xiàn)代主義到后現(xiàn)代主義的轉變,其間各種文藝流派競相出現(xiàn):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以及其衍生的存在主義、接受美學;四五十年代索緒爾的語言學轉向;60年代終結于法國五月風暴的西馬以及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這是一個需要大師的時代,并且也產生了諸如盧卡奇、巴特、德里達、福柯之類的大師。而他們所爭辯與討論的焦點,就在“理性”二字。

如魯迅所說,近代理性異化最突出的兩點,一是知識崇拜——“舉世惟知識之崇”;二是文化地位下降——“物欲來蔽,社會憔悴”。而這兩點,都代表了真實世界對誠摯世界的壓制。人的情感被忽視,全社會只在乎那些可以被在乎的東西。

尼采說:“人類對世界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表現(xiàn)于對知識的渴望?!苯詠?,人們這種征服的欲望愈發(fā)強烈。工業(yè)革命后,機器成為人類延長的雙臂,改造世界的能力愈加強大,人類還缺少什么?顯然就是一個絕對聰明、最有邏輯的大腦。如何獲得?去尋找知識。于是,人類對于知識有了一種額外的渴求——這種渴求并不是知識帶來的愉悅引起的,而是出于知識“有用”。一句名言恰能很好地體現(xiàn)這種對知識的畸形崇拜——“知識改變命運”。

正是因為知識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現(xiàn)在這個位置,才會出現(xiàn)人們對專業(yè)人士的病態(tài)服從,才會出現(xiàn)一“證”行天下、一“證”萬事通的現(xiàn)象。伴隨著這個過程,我們與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又遠了一步——因為我們不僅要服從所屬政權的統(tǒng)治,還要屈服于一大批“話語權威”(羅蘭·巴特語)。

知識崇拜使我們不再去體會知識帶來的愉快感受,相反,我們疲于奔命,為獲得(或者說占有)話語權威手中的知識,不惜被其“綁架”,成為另一個“規(guī)訓主體”。而這個結果,是魯迅先生在百年前就預見到的:“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背酥R崇拜,理性異化的另一個表現(xiàn)是文化日益成為經濟的附庸。西方批評家對這一部分分析較多,最重要的是阿爾都塞和阿爾諾的“文化生產論”。

作為相對獨立的政治、經濟、文化本應處于互不干擾的狀態(tài),因為政治的首要法則是平等,經濟的首要法則是效率,文化的首要法則是自我表達。每個領域的首要法則不同,決定了它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然而每個國家不可能同時擁有三個合作的政權,所以只能有所取舍。而理性泛濫的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得利益——這最符合理性的要求。對于理性來講,自我表達有何用?

于是,人們放棄內心精神世界,“惟客觀之物質世界是趨”。文化歸于經濟,文化活動也以經濟利益為主。就算一些人渴望純凈的文化生活,舉辦一些作文比賽,渴求一些真知灼見,也難免被用來為某些商家做廣告,否則哪來這么多經費。這就是文化生產,即使想要追求一些風花雪月,也不得不落得個滿身銅臭。管他什么自我表達,收益減成本,總之不能虧本!

只是這樣,所追求的“風花雪月”還是風花雪月嗎?真的能抵擋“物欲來蔽”,尋自由之思想嗎?還是如魯迅先生所說:“使性靈之光,愈益就于黯淡?!?/p>

我這篇文章的題目來自20世紀初批評大師屈瑞林在哈佛作的長達一個多月的系列演講,雖然題目一樣,但先人的思想卻已尋不見了。何為誠摯?何為真實?我們于漫漫長路上追尋的那個真實的世界,是否是最好的?如果理性帶領我們走向的是烏托邦,那這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我們無須思考,只要向著機器進化就可以了。

可是,屈瑞林說不是,魯迅說不是,漢娜·阿倫特說不是。哈耶克說,我們只是在通向奴役之路。最終的真實只是像《尤利西斯》中食動物下水的布魯姆,在瑣碎的日常小事中衰老,即使自己與神話中的偉大英雄有相似的經歷,卻也難現(xiàn)英雄的形象。我們對理性病態(tài)的追求,只會讓我們親眼目睹烏托邦的覆滅。

但我們也并非無路可走,即使我們只是布魯姆,我們在理性中的掙扎也只是他在大街上的漫游——這并不是結束,我們終會等來我們的斯蒂芬,帶我們一同對付敵手,一同回家。

畢竟,我們是奧德修斯的后代,是英雄子嗣。去吧,人類!去出發(fā),去漂泊,去回歸!

向屈瑞林大師致敬!

點評:文章討論的是理性與知識和文化的關系。作者認為,人類近代以來理性異化所導致的后果,或者說矛盾,就是知識崇拜的興起與文化地位的下降。全文緊扣“題目二”中魯迅的兩段話來展開自己的論述,舉證恰切,論說有理,尤其讓我們感到驚奇與欣慰的是作者對西方文藝理論史、文藝理論家及其思想有著廣泛的了解,對他們的理論與觀點的運用,信手拈來,安排得當,形神兼?zhèn)?,大氣淋漓,開合起落,收放自如,已非一般的議論文可比,而是一篇頗具功力的雜文。全文散發(fā)出濃郁的書卷氣息與縝密的理性思維以及邏輯能力,在“高考體”大行其道的今日更屬難得,可謂鳳毛麟角,非??少F。文章的不足之處是,引用的學者與理論稍多了一些,有些段落有堆砌之嫌;全文的最末一句,有蛇足之感。(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柴火樂姓名:項婧怡

學校:浙江省瑞安中學

指導老師:林海霞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特等獎第四名

柴火樂

我曾以為我的高中會很平凡地度過,揮霍掉高一高二,咬牙拼下高三,考所過得去的大學。讀完了大學找個工作后再相親,結婚,相夫教子。之后,我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這是多么普遍而平凡的中國生命模式。

但開學沒幾天,我這個卑微的理想破滅了。

那是節(jié)令人昏昏欲睡的政治課,政治老太在講臺上干巴巴地講著價值規(guī)律,磨盡了我心里所有對高中生活的好奇與新鮮感。我枕著書,目光迷離,稍有些涼的涎水流下也刺激不了我麻木的神經。這時我模模糊糊地聽見身邊傳來“哧”的一聲,然后一股濃郁的硫黃味灌入鼻腔。

我瞬間清醒,驚恐地看向我的同桌,任嘴角的透明液體暴露在空氣中風干。開學以來我還沒真正打量過我的同桌,原來他長得還算俊俏,濃眉大眼,只是皮膚略黑鼻子略扁,臉頰上還帶著幾粒嫩紅的痤瘡芽。只見他的手上拿著一根不合時宜的火柴,小小的火苗竟映得他整張臉容光煥發(fā)。還沒等我開口,他的后排就開始踹他的凳子了:“臭死了!”我的同桌只得將火苗吹滅,直起背來。他手里一股青煙升起,留下滿室余“香”。

后來我和他熟識起來,我竟愈發(fā)對這個上課玩火柴的人感興趣。他姓柴名爍,他的行為真是不枉了他的名字。他告訴我,他滿周歲的時候,他家弄了個“封建”活動,擺了一堆東西在他面前?!白スP我就要當作家,抓口紅我就是大色魔。”柴爍嘴里念著長輩告訴他的故事,“可我偏偏什么都不抓,我直奔茶幾,開始玩起火柴來!”他開始樂不可支,像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惡作劇,眼里滿是戲謔得意的光芒。

其實高中過得很快,那天政治課柴爍玩第一根火柴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而如今他已經燒完十幾盒火柴了?;鸩窈腥荚谒n桌的抽屜里,擺放得整整齊齊。我覺得柴爍從來不學習,幾乎每一堂課都在玩火柴,看著火苗燃起,最后熄滅,留下一根焦黑扭曲的木梗。同學們受不了硫黃味,老師終于決定把他一個人換到角落,并沒收了他所有沒燒的火柴。那天是我第一次看見柴爍一天都直著背上課,只是眼神迷離,不知其心之所向。

第二天早自習,我踏入教室驚訝地發(fā)現(xiàn)柴爍一個人在角落里,又開始弓著背玩火柴。曾有人把他那樣子比作吸大麻,弓著背蜷著身,目光貪婪而瘋狂,一副沉醉其中,靈魂出竅,不能自拔的樣子。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搖曳著的火苗,直到火柴燒完,才發(fā)現(xiàn)坐在前面的我。

“哦,早啊?!彼卮蛄藗€招呼。

“怎么這么早?”我打算將心里所有的疑問全部拋出來。

“趁人少,多玩會兒。家里也不讓玩?!彼麖幕鸩窈欣镉帜贸鲆桓鸩瘛_@幾盒火柴是昨天上化學課的時候他從實驗室里偷偷帶出來的,出實驗室的時候他還揚揚得意地將火柴在我面前晃了晃。

我看著他又弓了下去的背,開口問道:“你……為什么天天玩火柴?有那么好玩嗎?”

“那你為什么天天寫作業(yè)、做練習,不累嗎?”

“因為高考不考火柴啊?!蔽曳磽羲闹S刺。

過了一會兒,或許是那根火柴燒完了,他終于抬起頭來。他的臉被熏得更黑了,顯得眼白更白,眼珠子更黑。他盯了我很久,然后突然笑了:“你一定可以考上好大學的。”

畢業(yè)后很久,我才明白自己那時有多蠢。只是那時柴爍的笑讓我感到莫名其妙,始終無法參透其奧妙。那不是假笑,他的祝福也不含任何虛情假意。后來,當我讀到《史記》里項羽在烏江邊笑并淡然道“天之亡我”時,我竟想起了柴爍。但柴爍沒有絕望啊,誰看了他玩火柴時的眼神,都不會想起“絕望”二字。但玩火柴能做什么呢?誰現(xiàn)在還在用火柴呢?我那時覺得柴爍的前途和烏江一樣冰冷,像江東一樣遙遠。而前途,像一根刺一樣卡在柴爍的家人和老師的喉嚨里,讓他們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柴爍的爸爸曾把家里藏著的所有火柴扔到空地上全燒了,可柴爍向我說起這事時,眼睛里卻閃閃發(fā)光:“那么大的火焰……太漂亮了……”

沒人能真正地懂他,或許他以為會有。

后來我看《凡·高傳》,看到凡·高忘乎所以地在阿爾金黃的烈日下瘋狂地釋放自己壓抑許久的喧囂的靈魂,那明亮張揚的色彩和奇異的筆觸充滿了靈魂和自然的碰撞,激烈得像虛空里瞬間燃起在火柴頭上的火苗……這種碰撞沒有盡頭,沒有休止,不受別人思想的束縛,脫離社會,陷入自我。我想,柴爍或許會真的懂凡·高。

高中畢業(yè)后,沒人知道柴爍去了哪里。他從來沒有告訴別人他的理想、他的愿望。即使說出來,諸如火柴大王、振興火柴業(yè)之類的,也會遭人唾棄,在如今的社會價值觀面前一文不值。

柴爍那看似比我還卑微的理想讓我在高中三年作了無數思想斗爭。我常常會想起他火苗映照下炯亮的眼珠子里有著無法用言語訴說的復雜情感。我不相信殘酷的社會和現(xiàn)實會埋沒那樣的力量。他弓著背的樣子,他手中火柴梗升起的縷縷青煙,角落里飄來的硫黃味,充斥著、豐富著、斑斕著我的高中三年。

或許別人會覺得他是一個沒有理想的失敗者,沒有理想的青春白過,沒有理想的人生白活。而我更愿意告訴別人,柴爍是個傳奇,永遠都是。

點評: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奇人奇事。作者高中的同桌名叫柴爍,是一個火柴迷,而且是一個上課甚至任何時間都不斷地擦亮火柴來取樂的奇人,他無時無刻不專注于此,火柴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寄托。作者沒有用世俗的目光認為柴爍是一個失敗者,而是認為他是一個能讀懂凡·高的奇人,是個傳奇,而且永遠都是。文章中的奇人奇事,有極強的故事性與吸引力,筆觸富于感情,描寫細膩生動,反映出作者敏銳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如果常加錘煉,作者將來一定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這篇文章也告訴我們,寫作文的故事題材,可以奇思妙想,出奇制勝,但需要一顆細膩的心靈與一雙具有觀察力的眼睛。文章的不足是對柴爍“柴火樂”極其復雜感情的剖析,顯得薄弱了一些。(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樸散姓名:伏琰

學校:山東省青島九中

指導老師:黃向君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特等獎第三名

樸散

吾師:夏安蟬鳴。你已學成了,歸罷。

樸散:師父還未教我寫作。

吾師:百無一用是書生,你學來做什么?

樸散:我看那韓寒與方舟子罵戰(zhàn)甚好,總有用處。師父不就酷愛古龍嗎?

吾師:小心!小心!有關部門認可的是金庸。

樸散:何懼?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沒有人知道我從哪里來又往何處去,沒有人知道我說過什么,因為聽到的人都已死了。

吾師:咳咳……

樸散:師父自然例外。

吾師:已五六分像了,只是他并不算是大家。

樸散:莫不是大明湖畔的金庸?俠之大者,為家怕老婆,算得上什么大師呢?

樸散一頓,頭頂被師父狠敲了一下。

吾師:他自然也不能及。姑且不論他喜歡介紹主角的祖宗三代①這冗長的壞毛病,他也太往規(guī)則里走。形是好的江湖,可魂卻固步于市井朝廷。你不可學。

樸散:是了,還是拯救失足婦女②的古龍好些。

吾師:他也不能學。

樸散:師父嫉妒徒兒?莫忘記他是男人③。

吾師:非也。他魂是好的,可形太孤苦。

樸散:難道要我去學那個穿CK內褲的郭四娘④嗎?莫忘記我是男人啊!

吾師:他未必不可取。身高不是差距,他一邊賺錢一邊傳播文化,簡直如同買鞋子送鞋墊令人奇爽無比。你要記得,寫作是開始,傳播才是目的,弘揚方為宗旨。

樸散:可怎么辦,我喜歡的是韓寒。

吾師:咳咳。莫忘記你是男人。

樸散:還不只是“你我”的差別。

吾師:錯。是“你我他”的差別⑤。

樸散:而且我也不是釋然那個和尚⑥。

吾師:所以文化也因人而異。你寫作的派別風格以及中心內容都與人不同,不可照搬,不可仿寫。你寫不出余秋雨的苦旅,也遇不上曹文軒草房子里的大病,故而不要去想喬布斯的現(xiàn)實扭曲力場和方舟子的賴上誰誰倒霉。你就是想學羅永浩砸冰箱,也要有那個經濟實力嘛。

樸散:師父說得這樣難,莫不是要我找個天使替我去學習吧?完了,天使一定是坐校車和高鐵來的,我等不到了……

吾師:經你一提,我又想到了頂要緊的一點,那真真是極重要的。

樸散:師父您在cos⑦《甄嬛傳》嗎?那想必沒有東阿阿膠⑧是行不通的。

吾師:話到此處,為師問你,《甄嬛傳》和二人轉有何區(qū)別呢?

樸散:這問題和您給我起這名字一樣的千意百解。莫不是《甄嬛傳》里人多?

吾師一頓,樸散的頭上又挨了一記狠敲。

吾師:《甄嬛傳》只是娛樂介質,可二人轉呢?那是文化傳承。并且是和老東北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寫作既然是反映文化,便要與人民與社會相輔相成。校車、高鐵雖有不足,但卻為社會敲響警鐘,如此題材也是為國為民。

樸散:審查能過嗎?

吾師:這便是郭敬明的拿手戲了。《小時代》⑨也批判,可人家三本書五年內暢銷無阻,這也是本領。

樸散:謝師父教誨,徒兒已悟了⑩。

吾師:還不夠。

樸散:還差什么?

吾師:還差魯迅。

樸散:為何?

吾師:至此,為師已交給你三點:一是形魂都要佳妙,不艱澀,又近人情,不為組織寫文,不唱古典頌歌;二是創(chuàng)新當首,不走舊路,不比他人,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心;三便是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用文字撫平創(chuàng)傷,用文字改造世界,用文字將社會人民發(fā)展永昌。而魯迅棄醫(yī)從文則要告訴你最后一點。如此,你便能做到你名字那二字了。

樸散:哪點?

吾師:擔當。他擔當救國大任,你卻要復興文化。匹夫有責的事情,舉泰山若茶幾。要擔得起,才能樸散則為器?輥?輯?訛。爾后,將《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的前兩句背給我聽。

樸散:惟德動天,無遠弗屆?輥?輰?訛。

注釋:

①指金庸書中主角多家世詳細,如張無忌。

②指古龍書中女主角多為妓女,如周婷等。

③指古龍書中葉開的一句臺詞。

④《小時代》里郭敬明習慣這樣形容人。

⑤指前文“莫忘記他/我/你是男人”的差別。

⑥指韓寒的《長安亂》中釋然與師父的對話。

⑦cosplay的縮寫。

⑧指電視劇《甄嬛傳》里東阿阿膠廣告太多。

⑨《小時代》暗寫上海繁華又蒼涼的景象。

⑩指電影《英雄》中秦王的“寡人悟了”臺詞。

老子《道德經》言:樸散則為器。意指美好德行傳播開去,這里指傳揚文化。

意思為:德行圓滿的人沒有什么地方到達不了,故“無遠弗屆”。

點評:這是一篇戲劇對話體的作文,文章中的樸散和他的老師,通過對話的方式來表達作者的文章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皹闵ⅰ闭Z出《老子》,本謂純真之道的分離與變異,引申謂淳樸之風消散。作者借用“樸散”為人名,語意雙關,渾然天成,題目的選擇可謂既古典又新穎。一個好的題目可以惹人眼目,作者在此方面無疑是成功的。作者是一個武俠迷,他將自己熟悉的武俠小說中的人物與故事,與方舟子、韓寒、郭敬明、魯迅等巧妙融合,用師徒二人“大話西游”體的消解話語,引出對一系列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揭露與諷刺,以及對未來世界與人生的體悟與思索。讀來既感辛辣,又讓人忍俊不禁,輕松愉悅的同時,又頗感沉重與憂慮。文章的缺點是過于追求對話的幽默與諷刺,個別語句有濃厚的說教味,甚至有些痞子氣,過猶不及,值得作者注意。(點評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把蒼煙踏破姓名:姬瀟依

學校:遼寧省大連市24中

指導老師:王丹

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高中組一等獎

把蒼煙踏破

那是一個大師的時代,知識之光照亮黑暗迷途,學術之風吹散蒙昧迷障。靜默鴻蒙,蔡元培先生的一句“思想自由”今猶鏗鏘在耳;參透塵世,胡適新文化的吶喊搖撼天地。如今的社會,利益與無知如同疊嶂蒼煙,唯有撥云見日,踏破如許蒼煙,才能還學術清凈,還學問單純。

從前,德之教化如清流蕩滌靈魂,猶記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紀念碑碑文》有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蔡元培先生以“學界泰斗,人世楷?!钡牡滦懈腥玖艘淮忠淮那嗄陮W子。人格之高尚,德育之先鋒,大師提供著學術坐標,更樹立了風骨之碑。

如今,德卻退化成那華麗飛檐上最不起眼的筆畫。從何時開始,次道德變得理所當然?偽道德變得肆虐猖狂?狷介之人縱然力挽狂瀾,卻無法在社會的一潭死水中激起波浪。德的教化,一點點被唯利是圖的觀念蠶食鯨吞。這其中,網絡之力不可忽視。網絡媒體宣揚著偉大的美德,卻只會收到子貢贖人的負面效果。郭明義、陳樹菊固然值得尊敬,但普通人的道德之舉同樣值得稱頌。對于不可為的道德過分贊頌,網絡無形之中提高了社會的道德底線,將其升至無人匹及的高度。當道德不再是行為準則,而變得曲高和寡,全社會都會消極避讓,又談何川流、敦化?唯有踏破眼前對德的畸形視角,一個大國方能精神富有。

從前,責之宣揚浸染學術氣息。黃炎培先生有言:“利居眾后,責在人先?!彼辣M了一位知識分子的做人之法。蔡元培先生亦是奉命于危難之間,先義后利,承擔起一校之長的重任。也正是蔡先生奉行著責任,學術之風才吹遍大江南北,學問之術才傳至東西。

如今,責在利的面前變得無足輕重。古人有言:“正其誼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笨墒沁@種道德理想已然消逝,隨之而來的是冰封的社會奉獻精神、烈炙的人際交往關系。歸真堂放棄生命責任,在熊膽之利面前頷首,這難道不是利之戕害嗎?媒體鼓吹著社會責任感,然而唯利是圖的物質環(huán)境又如何不會導致唯利是圖的精神底色?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足可見得物化資本對國民的誘惑力,在精神逐漸喪失的社會,責任才是王道。物質追求,便是那封在眼前的裊裊炊煙,不,是滾滾濃煙,荼毒著人們的身心。這道煙屏,已然擋住了無數人,他們迷失在自我構筑的紙醉金迷的世界里,無法自拔。而責任,則是如注的雨水,洗刷整個世界,沖走物欲之煙。從利在人先向利居眾后的轉化,是公民意識的覺醒;從責居眾后向責在人先的變革,則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重生。

從前,真乃學術之要義。蔡元培先生一句“兼容并包”開啟了追求真理的大門,開學術之風氣,領萬古之先鋒。古人夜觀星象,欲從星座遞嬗中找尋自然的真理;近人納古今東西之精粹,亦想從中找出社會的真理。做學問,正如朱光潛先生之言,要用出世之精神。何謂出世?尋真理也。

如今,真知成為名譽的附庸,成為虛偽的階下囚?!洞髮W》之中所謂先“格物致知”獲得真理,才能“修身齊家治國”,終能“平天下”。猶記前一陣子的方韓之戰(zhàn),一方堅定不移地緊握證據,一方竭力捍衛(wèi)清白之名。然而方舟子的真理之辯終于抵住了流言,亦開啟了信息時代的新一輪真理大討論。如今的媒體亦是走向浮夸,拋卻真理。斷章取義,散布謠言,借助網絡之力蒙蔽大眾之眼。這置真理于何處?聳人聽聞的內容不過是賺人眼球的噱頭,夸張尖銳的語言也不堪一擊。名譽、聲望不過是過眼云煙,真理卻是腳下頑石,經得起千錘百煉。

不如把學問比作沙灘上的一次漫步吧。海是鋼藍的涼,日是螢紅的溫,沙是亮白的軟。你聽著濤聲,在沙灘上畫下思緒,一浪傾覆;你望著遠方,在風中喊出內心的愁怨,又一浪吞噬。篝火的煙塵彌漫,眼前如雪中觀鶴的一片白,倏忽間前路迷散,不見天日。向前走,還是留?篝火中芳香的燒烤蘊在煙中誘惑著你,然而前路的風景尚未領悟。貝殼劃破了腳,濃煙嗆出眼淚,可是蒼煙之后,竟是最美的日落。云譎波詭,氣象萬千,紅日煉金,天海一色。

踏破蒼煙,追尋大師的足跡,在那崢嶸歲月中重溫元培的胸襟、適之的眼光;踏破蒼煙,更是對現(xiàn)代社會種種詬病的真知灼見,認清本質從而堅守理想。

在當今社會,若想內圣而外王,須得撥云見日,于內心不為外物所動,于外在不因主觀而枉。這個世界煙霧重重,如攀高山,但只有不斷地踏破蒼煙,才有可能達到頂峰。

蒼煙踏破,方可避“削足適履”“飲鴆止渴”,立天地之心,化萬物于無形,用德行引領行動,用責任樹立人格,用真理指導風尚。

心如明鏡臺,又憚蒼煙于何處?

點評:在“題目一”中選擇蔡元培、胡適為關鍵詞進行寫作,對一個高中生而言是需要極大勇氣的,畢竟如今的很多高中生對這兩位大師的了解程度遠遠不及韓寒、郭敬明,甚至史蒂夫·喬布斯。與此同時,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淀,這樣一篇文章寫起來也是會異常吃力的。然而本文作者卻給了所有評委一個驚喜,不但對兩位大師的思想了如指掌,而且運用起來舉重若輕,名言警句更是信手拈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行文過程中不忘觀照現(xiàn)實,“歸真堂”事件、“方韓之爭”等在增強文章現(xiàn)實針對性的同時,也將作者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的獨到見解與深入思考很好地融入了文中,為文章在厚重的文化氛圍中增添了思辨的深度與廣度。文章的不足之處在于某些觀點不夠嚴謹,例如第三段對“網絡之力”的論述就稍顯絕對。(點評人:課堂內外雜志社副總編、《課堂內外·創(chuàng)新作文》主編

赫學穎)華林中的微光姓名:陸靜雨

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指導老師:錢

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高中組一等獎

華林中的微光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再沒有比狄更斯的開場白更沉凝,更厚重,更籠統(tǒng),更難以駕馭的了,如同那遍被煙云塵囂的大幕緩緩拉起,而你不知所措地淹沒在紛繁壯闊的全境之中。物欲是人心的外化,是五光十色的陰霾,是海妖塞壬的歌聲,是凡夫俗子眼中亂花迷眼的華林。可曾有誰捕捉到那林中的一縷微光,點染出困惑中的一絲清醒、浮沉中的一絲淡然,使人生真諦、生命本源,并未完全迷失于大幕拉起后的世界。

魯迅先生曾經用過這個形容,“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意指的是曹公筆下于峨冠博帶、仕途經濟間掙扎著透氣的寶玉。哪個時代沒有這么一片蒙蔽人的華林,架構精巧秩序井然,是一類嚴絲合縫輪軸傳動的體系。每個人都受著這框架的包庇,自然,義務是遵循它,不脫出常軌。

知識不等于智慧,不經主觀消化的知識甚至能扼殺智慧,“所謂科學,亦同趨于無有矣?!比缡茄灾O肫稹镀D難時世》開場那段近似咆哮體的振聾發(fā)聵的臺詞,“理性!只需要理性!”不錯,可以用鋼條抽打,用戒尺丈量的理性。老牧師教出來的孩子,能夠用界門綱目一類生物專用詞和極度細致的動物學口吻來流利地描述何謂“馬”,理性到了極點,對知識的發(fā)揮也到了極點。究其根本,知識成了武器來給大腦裝載彈藥,成了工具來給社會培養(yǎng)具備專業(yè)才能卻不懂領悟思考的字典、工具箱。當知識淪為同一基準線下的功利性儲備,它就永遠只能具有暫時價值,一旦時效過去,便被打包清理束之高閣,絲毫不曾加諸我們的頭腦,成為我們智慧的靈光乍現(xiàn)。

性靈之光之所以“微”,除了物欲外,或許還有其他條件,只容許它在它們的夾縫中舉步維艱?!哆_洛維夫人》中的賽普第默斯,約莫是作者弗吉尼亞·伍爾芙敏感寂寞性靈的直接映射。歷經一戰(zhàn)硝煙,頓感世事虛空蒼白,內心左沖右突,在形而上的哲學中找尋出路,卻被其主治大夫的“平穩(wěn)”哲學擊得粉碎。平穩(wěn),即四平八穩(wěn)左右逢源,接納凡塵俗世一切規(guī)則,并視之如至高無上的常態(tài)。物欲只是樹林枝丫上鮮艷的骨朵,而規(guī)則才是樹干,是撐起整片華林的支柱。賽普第默斯是所謂“畸零人”的代表,拋棄了世界而世界也不再理解他,任他湮滅在最縱橫恣肆又最超凡脫俗的純精神世界里,展示他精湛的意識流。但致力于將他納入“平穩(wěn)”軌道的世俗哲學,終究把他逼上了絕路。我們的時代呢?龐大的社會體系,成才抑或實現(xiàn)價值,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相似的人生道路,因為這樣風險最小,因為這樣足夠謹慎穩(wěn)健,亦因為其他途徑太渺茫太單薄。然而,單一趨同的社會價值取向,只會一點點磨蝕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

然而即便微弱,我們說“要有光”,我們在尋找光。物質與精神是一對永恒辯證的矛盾,但它們一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