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和免疫陳_第1頁
傳染病和免疫陳_第2頁
傳染病和免疫陳_第3頁
傳染病和免疫陳_第4頁
傳染病和免疫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和免疫陳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頁傳染病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頁患禽流感死去鳥類大家為何談禽色變呢?

一、傳染病概念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頁

能引發(fā)傳染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稱為病原體結核桿菌HIV病毒蛔蟲蛔蟲卵傳染病和免疫陳第4頁傳染?。河刹≡w(細菌,病毒,寄生蟲)引發(fā),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輸疾病傳染病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和免疫陳第5頁二、傳染病流行三個步驟傳染源、傳輸路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病原體寄生生物體傳輸路徑是飛沫、空氣、水、食物、身體等,易感人群是未感染病原體健康人。傳染病和免疫陳第6頁三、傳染病預防辦法預防傳染病普通辦法:控制傳染源切斷傳輸路徑保護易感人群“四早”—早發(fā)覺、早匯報早隔離、早治療(依據步驟)傳染病和免疫陳第7頁四、傳染病類型傳染病和免疫陳第8頁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原始寄生部位:肺及呼吸道粘膜

傳輸路徑:主要是經過飛沫和空氣傳輸種類:流感、白喉、百日咳、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多發(fā)時間:冬、春兩季傳染源:病人和攜帶者(注意帶菌者即使本人不發(fā)病,沒有癥狀,但也是傳染源。)傳染病和免疫陳第9頁消化道傳染病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從屬器官傳輸路徑:主要經過飲用水和食物種類: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蛔蟲病、蟯蟲病主要預防辦法: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0頁血液傳染病原始寄生部位:血液和淋巴傳輸路徑:經過吸血節(jié)肢動物傳輸主要預防辦法: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1頁主要預防辦法:體表傳染病原始寄生部位:體表皮膚或黏膜種類:狂犬病、破傷風、血吸蟲病、沙眼和體癬等傳輸路徑:主要經過接觸傳輸隔離病人,搞好個人衛(wèi)生,不與帶有病原體人或動物等接觸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2頁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3頁免疫2、種類:1、概念:

免疫是肌體一個特殊保護性生理功效,經過免疫,機體能夠識別“自己”,排除“非己”,以維持內環(huán)境平衡和穩(wěn)定。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3、功效:防衛(wèi)功效監(jiān)控和去除功效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4頁抗原和抗體抗原1、概念:2、特點異物性:大分子性:特異性:能夠引發(fā)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物質。普通是進入人體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異體組織細胞、癌變細胞等。通常相對分子質量大于一萬,如蛋白質。一個抗原只能與對應抗體或效應T細胞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5頁機體受抗原刺激后,由漿細胞產生含有免疫功效球蛋白。抗原和抗體抗體1、概念:2、化學本質:主要在血清球蛋白3、分布:個別在組織液和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兒在一定時間內可因為取得母體乳汁內抗體而取得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6頁免疫系統(tǒng)組成免疫系統(tǒng)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骨髓、胸腺、脾、淋巴結、扁桃體等(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場所)吞噬細胞淋巴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細胞或其它細胞產生發(fā)揮免疫作用物質)(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7頁中樞免疫器官又稱一級淋巴器官,是免疫細胞發(fā)生、分化和成熟場所。1.骨髓2.胸腺3.法氏囊或類囊器官法氏囊為鳥類所特有些人和哺乳動物均無法氏囊,當前認為骨髓可能起著類似功效。由中樞免疫器官產生T、B淋巴細胞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臟和淋巴結等處定居,在遇抗原刺激后,它們就開始增殖,并深入分化為致敏淋巴細胞或產生抗體漿細胞,以執(zhí)行其免疫功效。(二)外周免疫器官

1.淋巴結2.脾臟脾臟是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最大免疫器官,3.其它淋巴組織:扁桃體、闌尾、腸集合淋巴結等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8頁傳染病和免疫陳第19頁免疫系統(tǒng)防衛(wèi)功效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非特異性免疫人體三道防線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特異性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0頁皮膚保護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纖毛清掃作用人體防衛(wèi)機制(第一道防線)

人體皮膚和黏膜等組成人體第一道防線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1頁溶菌酶作用吞噬細胞作用人體防衛(wèi)機制(第二道防線)

體液中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人體第二道防線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2頁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特點:人人生來就有,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各種病原體都有一定防御作用。第二道防線:體液中殺菌物質(如溶菌酶等)和吞噬細胞(白細胞一個)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3頁人體防衛(wèi)機制(第三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4頁

是個體在生命過程中接收抗原性異物刺激后取得防御機制。所以,是出生后才產生,通常只能對某一特定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特異性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5頁抗原吞噬細胞(攝取處理)傳遞T細胞傳遞B細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分化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反應發(fā)揮免疫效應)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體液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6頁抗原吞噬細胞(攝取處理)傳遞T細胞增殖分化分化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與靶細胞結合靶細胞裂解死亡抗原外露細胞免疫產生淋巴因子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7頁免疫作用過程1、體液免疫:在體液中抗體和對應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過程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2、細胞免疫:免疫細胞毀滅宿主細胞內抗原過程感應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

抗原進入人體后,有被體液中抗體毀滅,有則被對應免疫細胞毀滅。前者稱為體液免疫,后者稱為細胞免疫。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8頁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關系:

體液免疫還是細胞免疫都能夠分為三個階段,二者之間既各自有其獨特作用,又能夠相互配合,共同發(fā)揮免疫效應。免疫作用過程免疫是不是越強大越好呢?免疫系統(tǒng)受損會引發(fā)什么問題?輕易受到病菌入侵,可能會引發(fā)癌癥。傳染病和免疫陳第29頁免疫異常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如皮膚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反應特點:本身免疫病過敏反應①發(fā)作快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②普通不會損傷組織細胞;③有顯著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過敏原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0頁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是一個累及多系統(tǒng)、多器官本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除皮疹外,還有腎、肝、心等器官損害,且常伴有發(fā)燒、關節(jié)竣痛等全身癥狀。

本病以青年女性為多見,發(fā)病年紀10至39歲者占73.3%,男女之比為1:7至9,我國患病率高于西方國家,且在美國等地華裔人群中患病率亦高,這可能與機體遺傳素質相關。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1頁免疫缺點病

概念及特點:機體免疫功效不足或缺乏時引發(fā)疾病?;颊邔Ω鞣N病原體易感性增加,出現重復、連續(xù)、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點病種類:

先天性免疫缺點??;取得性免疫缺點病。艾滋病(ADIS)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2頁介紹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點病毒,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引發(fā)傳染病。艾滋病病毒嚴重破壞人體免疫功效,病人因抵抗疾病能力極度下降而重復感染各種疾病,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3頁主要傳染路徑

1、性傳輸2、血液傳輸3、母嬰傳輸

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4頁艾滋病淋巴瘤艾滋病皮膚病變艾滋病病征傳染病和免疫陳第35頁免疫系統(tǒng)功效

對外,防衛(wèi)功效;對內,監(jiān)控和去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