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專家講座_第1頁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專家講座_第2頁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專家講座_第3頁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專家講座_第4頁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螺旋體浙江大學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嚴杰教授/博導/醫(yī)學博士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頁重點與難點主要致病性螺旋體種類及其相關疾病。

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源、流行特點及標本采集、試驗室診療。梅毒臨床和病理特征及試驗室診療。萊姆病傳輸媒介、臨床特征及試驗室診療。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頁螺旋體種類繁多,部分螺旋體可引發(fā)人類疾病: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螺旋細密規(guī)則,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其中問號鉤端螺旋體等對人和動物致病。

概況:分類及致病性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頁密螺旋體屬(Treponema)螺旋較為細密規(guī)則,兩端尖細,其中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蒼白密螺旋體極細亞種和品他螺旋體對人致病。

疏螺旋體屬(Borrelia)有3~10個稀疏不規(guī)則螺旋,其中伯氏疏螺旋體、回歸熱螺旋體、赫姆疏螺旋體和奮森疏螺旋體對人致病。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4頁菌體纖細有螺旋,內外膜之間有內鞭毛(endoflagella),基因組特點及生物學性狀與革蘭陰性菌相同。概況:形態(tài)及結構特點與螺形菌比較形態(tài)學差異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5頁一、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6頁生物學性狀形狀: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菌體常呈問號狀或C、S形。結構:柱形原生質體、內鞭毛、外膜(由內至外)。動力:慣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呈旋轉式活潑運動。

暗視野顯微鏡下鉤端螺旋體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7頁染色法:慣用鍍銀染色法,菌體呈金黃色或棕褐色。培養(yǎng):8%兔血清柯氏(Korthof)或EMJH培養(yǎng)基,28~30℃培養(yǎng)?;蚪M:有大、小兩個染色體。鍍銀染色法染色鉤端螺旋體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8頁流行步驟與特征血清群型及自然動物宿主眾多,其中野鼠和家畜危害較大。

動物感染后不發(fā)病或病情輕微,但連續(xù)從尿液排出鉤端螺旋體,直接或經土壤間接污染水源(疫水),人接觸疫水感染后均引發(fā)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步驟示意圖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9頁依據流行特征和傳染源差異,可分為稻田型(鼠)、雨水型(家畜)和洪水型(鼠與家畜)。我國以稻田型和洪水型為主,故7~9月為高發(fā)季節(jié)。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0頁我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區(qū)域紅色和粉紅色為高流行區(qū)域綠色為中等程度流行區(qū)域蘭色為無該病流行區(qū)域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1頁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物質致病過程及臨床表現免疫性黏附素、內毒素、溶血素、膠原酶。

皮膚或黏膜→鉤端螺旋體血癥(發(fā)燒、頭痛、肌痛、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等)→侵入各種臟器,因主要受損臟器不一樣,臨床上有各種病型。

主要依賴于特異性體液免疫。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2頁微生物學檢驗及防治標準微生物學檢驗病原學檢驗:發(fā)病7~10天取外周血,兩周后取尿液,離心集菌后暗視野顯微鏡檢驗。血清學檢驗:單份血清顯微鏡凝集試驗(MAT)效價≥1:400、雙份血清MAT效價呈4倍增加為陽性。防治標準預防:各血清群交叉保護作用有限,故采取多價疫苗。治療:首選青霉素,過敏者用慶大霉素或強力霉素。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3頁二、梅毒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4頁致病性密螺旋體(Treponema)分類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T.

pallidumsubsp.

pallidum)即梅毒螺旋體,是人類梅毒病原體。梅毒(syphilis)是危害較為嚴重性傳輸疾病(sexualtransmitteddisease,STD)。蒼白密螺旋體地方亞種(T.

pallidumsubsp.

endemicum)非性傳輸梅毒(又稱地方性梅毒)病原體。

疏螺旋體屬(T.

pallidumsubsp.

pertenue)雅司病病原體。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5頁生物學性狀形狀:兩端尖直。結構:與鉤端螺旋體相同。動力:移行、滾動等方式運動。

染色法:與鉤端螺旋體相同。培養(yǎng):不能在無生命人工培養(yǎng)基上生長繁殖,但可用棉尾兔上皮細胞或接種家兔培養(yǎng)。暗視野顯微鏡下梅毒螺旋體鍍銀染色法染色梅毒螺旋體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6頁致病物質:莢膜樣物質、黏附因子、透明質酸酶致病過程及臨床特征:取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致病性與免疫性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7頁取得性梅毒病程及特征:I期梅毒:外生殖器硬下疳(hardchancre),傳染性強。II期梅毒:皮膚及粘膜梅毒疹(syphilid),傳染性強、組織破壞小。III期梅毒:動脈瘤、脊髓癆或全身麻痹,傳染性小,組織破壞大。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8頁梅毒疹外生殖器硬下疳心內梅毒瘤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19頁先天性梅毒:流產、早產或死胎,新生兒皮膚病變、馬鞍鼻、鋸齒牙、骨軟骨炎、先天性耳聾等體征,俗稱梅毒兒。骨軟骨炎鋸齒牙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0頁免疫性:傳染性免疫,以遲發(fā)型超敏反應為主細胞免疫抗感染作用較大。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1頁微生物學檢驗及防治標準微生物學檢驗病原學檢驗:硬下疳、梅毒疹滲出液,用暗視野顯微鏡、直接免疫熒光法或ELISA檢驗。血清學檢驗:RPR或TRUST初篩,TPHA或TPPA確診。防治標準預防:加強性衛(wèi)生教育和性衛(wèi)生,但當前尚無疫苗。治療:青霉素類藥品長程治療。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2頁三、萊姆螺旋體(Borreliaburgdorferi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3頁伯氏疏螺旋體(B.

burgdorferi)萊姆?。↙ymedisease)主要病原體。萊姆病病原體存在著異質性,其分類也未統(tǒng)一,當前仍以伯氏疏螺旋體作為萊姆病病原體統(tǒng)稱。 回歸熱螺旋體(B.

recurrentis)是回歸熱(relapsingfever)病原體,各種疏螺旋體均可引發(fā)回歸熱。致病性疏螺旋體(Borrelia)分類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4頁伯氏螺旋體生物學性狀熒光抗體染色伯氏疏螺旋體鍍銀染色法染色伯氏疏螺旋體形狀:兩端稍尖。結構:與鉤端螺旋體相同。動力:扭轉、翻滾等方式運動。

染色法:鍍銀染色法、Giemsa或Wright染色法效果很好。培養(yǎng):能用人工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營養(yǎng)要求高。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5頁流行步驟及特征動物宿主:野生和馴養(yǎng)哺乳動物,其中以鼠和鹿較為主要。

傳輸媒介:主要是硬蜱。流行地域和高發(fā)季節(jié):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等林區(qū),5-6。月為高發(fā)季節(jié)。亞洲全溝硬蜱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6頁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物質:伯氏疏螺旋體能粘附并侵入靶細胞,但相關致病因子還未必定。內毒素樣物質(ELS)含有類似細菌內毒素毒性。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7頁致病過程與臨床特征:慢性全身感染疾病,病程分三期。早期局部性感染:疫蜱叮咬處出現移行性紅斑(ECM),伴有發(fā)燒、肌肉和關節(jié)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早期播散性感染:繼發(fā)性紅斑、面神經麻痹、腦膜炎。晚期連續(xù)性感染:慢性關節(jié)炎、神經炎和萎縮性肌皮炎。免疫性:抗感染主要依賴于特異性體液免疫。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8頁Erythemachronicummigrans(ECM)

移行性紅斑ECM初為紅色斑疹或丘疹,繼而擴大為圓形皮損,邊緣鮮紅,中央呈退行性變,多個ECM重合在一起可形成槍靶形。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29頁微生物學檢驗及防治標準微生物學檢驗:病原學檢驗:體內螺旋體數量較少,難以分離培養(yǎng),但可用PCR檢測皮損及血液、關節(jié)液等標本中DNA片段

。血清學檢驗:慣用免疫熒光法和ELISA,但需用免疫印跡法確定其特異性

。防治標準預防:防止蜱叮咬,當前尚無疫苗。治療:強力霉素、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藥品。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0頁回歸熱螺旋體生物學性狀:運動活潑,Giemsa染色呈紫紅色致病性:引發(fā)以重復周期性急起急退高熱為特征急性傳染?。ɑ貧w熱);虱傳回歸熱:病原體為回歸熱疏螺旋體,虱傳輸;蜱傳回歸熱:病原體為杜通疏螺旋體、赫姆斯疏螺旋體等,軟蜱傳輸。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1頁免疫性:主要依賴特異性體液免疫微生物學檢驗:外周血標本涂片、Giemsa染色后鏡檢防治標準:防止虱和蜱叮咬青霉素、四環(huán)素、紅霉素治療有效當前尚無疫苗產品

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2頁復習思考題主要致病性螺旋體種類、結構特點及其所致疾病。

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源、流行特點及標本采集、試驗室診療主要方法。梅毒臨床和病理特征及試驗室初篩、確診主要方法。萊姆病傳輸媒介、臨床特征及試驗室診療主要方法。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3頁中英文關鍵詞

LeptospiraTreponemaBorreliaendoflagellummicroscopicagglutinationtest,MATleptospirosisTreponemapallidumSyphilishardchancresyphilidrapidplasmaregain,RPRtolulizedredunheatedserumtest,TRUSTtreponemalpalli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treponemalpallidumparticleagglutinationassay,TPPABorreliaburgdorferiBorreliarecurrentisLymediseaseerythemachronicummigrans,ECMrelapsingfever鉤端螺旋體屬密螺旋體屬疏螺旋體屬內鞭毛顯微鏡凝集試驗鉤端螺旋體病蒼白密螺旋體梅毒性硬下疳梅毒疹快速血漿反應素甲酚紅非加熱血清試驗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伯氏疏螺旋體回歸熱螺旋體萊姆病移行性紅斑回歸熱螺旋體醫(yī)學知識宣講第34頁課外閱讀資料

[1]ZhangCL,WangH,YanJ.LeptospirosisprevalenceinChinesepopulationsinthelasttwodecades.MicrobesInfect,,14:317-323.

[2]嚴杰,戴保民,于恩庶,主編.鉤端螺旋體病學.第三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3]BrooksGF,ButelJS,Morse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