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_第1頁
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_第2頁
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_第3頁
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_第4頁
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2022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完整版)胃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胃癌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的第5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的第 4位,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胃癌的基礎研究、預防篩查及診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較大提升,但不同地區(qū)間的診療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異。2012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導成立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推行腫瘤診療質量控制,規(guī)范腫瘤診療行為,促進全國范圍內腫瘤診療規(guī)范化、同質化、標準化,最終提升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為進一步推動胃癌規(guī)范化診療質控工作,國家癌癥中胃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胃癌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的第5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的第 4位,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胃癌的基礎研究、預防篩查及診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較大提升,但不同地區(qū)間的診療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異。2012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導成立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推行腫瘤診療質量控制,規(guī)范腫瘤診療行為,促進全國范圍內腫瘤診療規(guī)范化、同質化、標準化,最終提升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為進一步推動胃癌規(guī)范化診療質控工作,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委托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胃癌質控專家委員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 2022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CSCO胃癌診療指南2021臨床經(jīng)驗,在符合科學性、普適性、規(guī)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導原則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2022版)》,具體如下。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評估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TNM分期診斷率1.指標代碼:1.指標代碼:GC-01-01。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診斷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臨床TNM分期診斷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診斷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臨床TNM分期診斷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診斷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臨床 TNM分期診斷的病例數(shù)/∑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治療前全面評估病情,是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療后的復發(fā)或轉移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國際抗癌聯(lián)盟(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UICC)/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 )胃癌TNM分期標準第8版。(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TNM分期檢查評估率1.指標代碼:GC-01-02。2.(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TNM分期檢查評估率1.指標代碼:GC-01-02。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檢查評估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臨床TNM分期檢查評估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臨床 TNM分期檢查評估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臨床TNM分期檢查評估的病例數(shù)/∑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治療前全面評估病情,是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颊呤状沃委熐巴瓿膳R床TNM分期檢查評估的病例數(shù)/∑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治療前全面評估病情,是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療后的復發(fā)或轉移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UICC/AJCC胃癌TNM分期標準第8版。11.說明:臨床TNM分期檢查包括腹部增強 CT或MRI+胸部平掃CT+盆腔增強CT或MRI。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病理學診斷率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病理學診斷率1.指標代碼:GC-02。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病理學診斷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病理學診斷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1.指標代碼:GC-02。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病理學診斷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病理學診斷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病理學診斷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完成病理學診斷的病例數(shù) /∑首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 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6.設置理由:反映胃癌診治規(guī)范程度,指導首次治療策略選擇。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療后的復發(fā)或轉移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三、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1.指標代碼:GC-03。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3.定義: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的病例數(shù)占胃癌術后有病理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 =∑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的病例數(shù)/∑胃癌術后有病理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三、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1.指標代碼:GC-03。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3.定義: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的病例數(shù)占胃癌術后有病理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率 =∑胃癌患者術后病理報告完整的病例數(shù)/∑胃癌術后有病理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病理診斷報告規(guī)范,指導胃癌術后輔助治療。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無。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11.說明:完整的術后病理報告需要記錄以下內容。(1)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標本: ①大體檢查:標本類型、腫瘤部位、大體分型、大?。ㄗ畲髲健磷钚健梁穸龋┘皵?shù)目、有無潰瘍病灶或潰瘍瘢痕,以及病變距各切緣的距離;②鏡下檢查:有無潰瘍病灶或潰瘍瘢痕,以及病變距各切緣的距離;②鏡下檢查:組織學類型及分級、Laurén()、浸潤深度(對于黏膜下層浸潤癌,應測量黏膜下層浸潤深度)、切緣(包括側切緣和基底切緣)、淋巴管或血管浸潤。(2)胃切除標本:①大體檢查:標本類型、腫瘤部位、大體分型、大小(最大徑×最小徑×厚度;新輔助治療后標本,測量瘤床的大?。粌如R下黏膜切除術后標本,描述潰瘍、黏膜缺損區(qū)、瘢痕的大小以及有無腫瘤的殘余)及數(shù)目、病變距各切緣的距離;②鏡下檢查:組織學組織學類型及分級、Laurén()、浸潤深度(對于黏膜下層浸潤癌,應測量黏膜下層浸潤深度)、切緣(包括側切緣和基底切緣)、淋巴管或血管浸潤。(2)胃切除標本:①大體檢查:標本類型、腫瘤部位、大體分型、大?。ㄗ畲髲健磷钚健梁穸?;新輔助治療后標本,測量瘤床的大??;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后標本,描述潰瘍、黏膜缺損區(qū)、瘢痕的大小以及有無腫瘤的殘余)及數(shù)目、病變距各切緣的距離;②鏡下檢查:組織學Laurén(腸型、彌漫型、混合型或不確定型)、浸潤深度(包括黏膜固有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淺肌層、深肌層、漿膜下層、漿膜層及周圍組織或器官)、切緣(包括口側、肛側切緣及環(huán)周切緣)、淋巴管或血管浸潤、神經(jīng)侵犯、轉移淋巴結數(shù)或淋巴結總數(shù)、治療反應(術前治療后的患者)、pTNM分期以及其他病理所見免疫組化染色、特殊染色或基因檢測內容包括 HER-2CD340或p185免疫組化檢測或熒光原位雜交檢測,錯配基因修復蛋白(MLH1PMS2MSH2MSH6(或)MSI檢測,EBV原位雜交EBER檢測,PD-L1免疫組化染色檢測。四、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pTNM四、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pTNM分期率1.指標代碼:GC-04。1.指標代碼:GC-04。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pTNM分期率。3.3.定義: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完成明確 pT(腫瘤分期)、pN(淋巴結分期)、遠處轉移)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pTNM分期率=∑結分期)、遠處轉移)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pTNM分期率=∑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完成 pTNM分期的病例數(shù)/∑接受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準確的病理分期是指導后續(xù)治療、判斷預后的重要依據(jù)。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內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UICC/AJCC胃癌分期標準第8版。五、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比例1.指標代碼:GC-05。2.指標名稱: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比例。3.定義: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病理提示切緣陽性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五、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比例1.指標代碼:GC-05。2.指標名稱: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比例。3.定義: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病理提示切緣陽性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切緣陽性比例=∑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術后病理提示切緣陽性的病例數(shù)/∑接受內鏡治療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切緣是評價內鏡治療根治性的關鍵指標,是衡量胃癌內鏡治療規(guī)范程度的重要依據(jù)。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6.設置理由:切緣是評價內鏡治療根治性的關鍵指標,是衡量胃癌內鏡治療規(guī)范程度的重要依據(jù)。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降低。9.除外患者:無。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六、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六、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比例1.指標代碼:GC-06。2.指標名稱: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比例。3.定義: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手術治療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指標代碼:GC-06。2.指標名稱: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比例。3.定義: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手術治療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比例=∑Ⅰ~Ⅲ期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術中淋巴結清掃總數(shù)≥16枚的病例數(shù)/∑接受手術治療的Ⅰ~Ⅲ期胃癌患者的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淋巴結清掃是胃癌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術后準確病理分期和達到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保證,是衡量胃癌手術規(guī)范程度的重要指標。7.指標類型: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穩(wěn)定。9.除外患者:8.表達方式:比例穩(wěn)定。9.除外患者:內鏡手術治療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七、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七、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1.指標代碼:GC-07。2.指標名稱: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3.定義: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首次治療的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病例數(shù)/∑接受首次治療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1.指標代碼:GC-07。2.指標名稱: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3.定義: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首次治療的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比例=∑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首次治療行手術治療的病例數(shù)/∑接受首次治療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轉移性胃癌治療決策合理性、治療規(guī)范性的重要過程性指標。7.指標類型:過程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降低。9.除外患者:合并腫瘤并發(fā)癥的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八、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八、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1.指標代碼:GC-08。2.指標名稱: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3.定義: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病例數(shù)占胃癌手術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病例數(shù)/∑胃癌手術患者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患者。1.指標代碼:GC-08。2.指標名稱: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3.定義: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病例數(shù)占胃癌手術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比例=∑胃癌手術患者術前完成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的病例數(shù)/∑胃癌手術患者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患者。6.設置理由:胃癌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率為 65%~85%在所有腫瘤類型中比例最高。營養(yǎng)風險篩查及評估是指導營養(yǎng)支持治療的重要依據(jù),也是保障胃癌患者手術安全的重要措施。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無。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11.說明:營養(yǎng)風險篩查與評估參照主觀整體營養(yǎng)狀況評估量表(PG-SGA)或營養(yǎng)風險篩查(NRS-2002)標準。九、胃癌患者放療記錄規(guī)范率九、胃癌患者放療記錄規(guī)范率1.指標代碼:GC-09。2.指標名稱: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放療記錄規(guī)范率。3.定義:記錄了放療技術、靶區(qū)定義及放療劑量的胃癌人次數(shù)占接受放療的胃癌人次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放療記錄規(guī)范率 =∑記錄了放療技術、靶區(qū)定義及放療劑量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3.定義:記錄了放療技術、靶區(qū)定義及放療劑量的胃癌人次數(shù)占接受放療的胃癌人次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放療記錄規(guī)范率 =∑記錄了放療技術、靶區(qū)定義及放療劑量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接受放療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體現(xiàn)放療規(guī)范化,也是評估患者再放療可能性及放療并發(fā)癥的重要參考指標。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無。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十、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1.指標代碼:GC-10。2.指標名稱: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3.十、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1.指標代碼:GC-10。2.指標名稱: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3.定義: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病例數(shù)占接受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4.計算公式: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病例數(shù)/∑接受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胃癌患者抗腫瘤藥物治療方案選擇的規(guī)范性。7.指標類型: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比例=∑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采用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的病例數(shù)/∑接受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胃癌患者抗腫瘤藥物治療方案選擇的規(guī)范性。7.指標類型:過程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療后復發(fā)或轉移的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癌診療指南202111.說明指南規(guī)范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為奧沙利鉑 +氟尿嘧啶類(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或替吉奧)、順鉑+氟尿嘧啶類(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或替吉奧)、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類(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濱或替吉奧)、多西他賽+順鉑或奧沙利鉑+氟尿嘧啶或替吉奧、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上述化療方案、納武利尤單抗聯(lián)合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或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帕博利珠單抗單藥。十一、胃癌患者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比例十一、胃癌患者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比例1.指標代碼:1.指標代碼:GC-11。2.指標名稱: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比例。3.定義:胃癌患者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后完成療效評價的人次數(shù)占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比例=∑胃癌患者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完成療效評價的人次數(shù)/∑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 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3.定義:胃癌患者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后完成療效評價的人次數(shù)占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胃癌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療效評價比例=∑胃癌患者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后完成療效評價的人次數(shù)/∑接受放療或抗腫瘤藥物治療的胃癌患者人次數(shù)× 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醫(yī)院評估治療的規(guī)范性,是評價放療和藥物治療療效及預后的重要指標,有助于指導后續(xù)治療方案的制定。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無。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11.說明:療效評價參照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1.1版。十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率十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率1.指標代碼:GC-12。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率。1.指標代碼:GC-12。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率。3.定義: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治療前有影像學評估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4.計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率=∑胃癌患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的病例數(shù)/∑首次治療前有影像學評估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影像診斷報告規(guī)范,指導胃癌分期,是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者首次治療前影像學評估報告規(guī)范的病例數(shù)/∑首次治療前有影像學評估報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影像診斷報告規(guī)范,指導胃癌分期,是腫瘤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已手術切除病灶患者、治療后復發(fā)或轉移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11.說明:規(guī)范的影像檢查報告需要記錄的內容:(1)原發(fā)胃癌部位、厚度或范圍及侵犯深度;(2)淋巴結及遠處轉移情況。十三、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率十三、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率1.指標代碼:GC-13。2.指標名稱: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率。3.1.指標代碼:GC-13。2.指標名稱: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率。3.定義: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完成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的病例數(shù)占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B期)患者病例數(shù)的比例。4.計算公式:4.計算公式:晚期轉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率=∑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完成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的病例數(shù)/∑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志物診斷率=∑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前完成病理生物標志物診斷的病例數(shù)/∑首次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晚期轉移性胃癌(臨床分期為Ⅳ B期)患者病例數(shù)×100%。5.患者就醫(yī)類型:住院和門診患者。6.設置理由:反映胃癌診治規(guī)范程度,指導首次治療策略選擇。7.指標類型:結果質控。8.表達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療后復發(fā)或轉移的患者。10.指標參考依據(jù):《胃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癌診療指南2021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管理指標胃癌規(guī)范診療質量管理指標一、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30d內重返手術室率1.指標代碼:GC-QC-01。2.指標名稱:一、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30d內重返手術室率1.指標代碼:GC-QC-01。2.指標名稱: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30d內重返手術室率。3.定義:胃癌患者手術治療后 30d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