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2射線檢測-在實際工作中應用_第1頁
JB47302射線檢測-在實際工作中應用_第2頁
JB47302射線檢測-在實際工作中應用_第3頁
JB47302射線檢測-在實際工作中應用_第4頁
JB47302射線檢測-在實際工作中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B47302射線檢測__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第一頁,共30頁。第一部分通用要求3、術語和定義3.1公稱厚度T;受檢工件名義厚度,不考慮材料的制造偏差和加工減薄。(1)理解;一般由設計圖紙?zhí)峁┑暮穸?,不考慮焊縫余高和墊板厚度。(2)應用;在單壁透照時為透照厚度,在透照厚度范圍選擇像質(zhì)計靈敏度值(單壁透照)以及評級時均采用公稱厚度。(3)注意;在用設備和管線測厚后,應填寫公稱厚度第二頁,共30頁。3.2透照厚度W;射線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稱厚度,多層透照時,透照厚度為通過的各層材料公稱厚度之和。(1)理解;所謂射線照射方向上即與主射線垂直。(2)應用;一般在雙壁雙影或雙壁單影以及帶夾套工件透照時采用透照厚度如?57×3.5mm,透照厚度是7mm,?219×7mm,透照厚度為14mm,夾套厚度10mm,焊接頭厚度是12mm,透照厚度22mm(以透照厚度確定靈敏度,評級仍采用單壁公稱厚度)(3)注意;當壁厚不等時已薄工件為準,但選擇射線能量時要考慮厚的一面以及焊縫的余高和墊板的厚度。第三頁,共30頁。3.3工件至膠片的距離b;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工件受檢部位射線源側(cè)表面與膠片之間的距離。(1)理解;b等于L2(2)應用;計算幾何不清晰度(3)注意;計算b厚度時要考慮焊縫余高,雙壁雙影時為管子的外徑+2余高,雙壁單影時為管子公稱厚度的+1余高,第四頁,共30頁。3.4射線源至工件的距離f;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工件受檢部位射線源與受檢工件近源側(cè)表面之間的距離。(1)理解;f等于L1(2)應用;計算幾何不清晰度,環(huán)焊縫透照次數(shù)(單壁外透)(3)注意;只有采當用內(nèi)透法時f值可以減小。中心50﹪,偏心20﹪而且與技術級別無關第五頁,共30頁。3.5焦距F;沿射線束中心測定的射線源與膠片之間的距離。(1)理解;F=f+b(2)應用;計算曝光量,采用其它方式透照環(huán)向?qū)咏宇^(3)注意當用X射線機時要考慮窗口到焦點的距離。第六頁,共30頁。3.6射線源尺寸d;射線源的有效焦點尺寸(1)理解;X光機所提供的焦點尺寸是有效焦點尺寸(2)應用;計算幾何不清晰度(3)注意;采用γ射線兩個以上源疊加時以長軸計算第七頁,共30頁。3.7管子直徑D0;管子的外徑(1)理解;一般給出的管子規(guī)格均指外徑,如?57×3.5mm(2)應用;計算小徑管透照次數(shù),環(huán)向焊接接頭透照次數(shù),雙壁雙影計算幾何不清晰度,計算橢圓開口間隙。(3)注意;容器一般給出的D0系指內(nèi)徑第八頁,共30頁。3.8圓形缺陷;長寬比不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1)理解;小于和等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均屬于圓形缺陷(2)應用;在檢測報告缺陷性質(zhì)一欄中,凡長寬比小于和等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均應稱作圓形缺陷(3)注意;當圓形缺陷的長徑大于1/2板厚時應注明其尺寸第九頁,共30頁。3.9條形缺陷;長寬比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1)理解;凡長寬比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均屬于條形缺陷(2)應用;在檢測報告缺陷性質(zhì)一欄中,凡長寬比大于3的氣孔、夾渣和夾鎢等缺陷均應稱作條形缺陷(3)注意;在管對接接頭評級中,內(nèi)凹、咬邊不屬于條形缺陷第十頁,共30頁。3.10透照厚度比K;一次透照長度范圍內(nèi),射線束穿過母材的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之比(1)理解;透照厚度比K值即橫向裂紋撿出角(2)應用;計算縱向焊接接頭一次透照長度和環(huán)向焊接接頭的透照次數(shù)(3)注意;對100mm<D0≤400mm的環(huán)向焊接接頭可放寬≤1.2與技術級別有關(僅限A級和AB級)第十一頁,共30頁。3.11小徑管;外直徑D0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1)理解;小徑管外直徑的上限為100mm,下限無規(guī)定但壁厚≥2mm。(6.1.1)(2)應用;計算小徑管的透照次數(shù)。(3)注意;由于結構原因不能進行多次透照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擴大缺陷的檢出范圍第十二頁,共30頁。3.12底片評定范圍;本部分規(guī)定底片上必須觀測和評定的范圍(1)理解;以兩搭接標記之間的距離為長,焊縫加焊縫兩側(cè)熱影響區(qū)為寬的范圍。對小徑管而言應是黑度大于1.5(AB級)或黑度大于大于2.0(B級)部分(2)應用;評片時評定范圍以外的缺陷不作為該片的評定依據(jù),但要在備注欄中注明。當缺陷延伸到評定范圍以外時也應計算其尺寸和數(shù)量。(3)注意;丁字焊口的縱、環(huán)部分焊縫也應進行評定。第十三頁,共30頁。3.13缺陷評定區(qū);在質(zhì)量分級評定時,為評價缺陷數(shù)量和密集程度而設置的一定尺寸區(qū)域??梢允钦叫位蜷L方形。缺陷評定區(qū)應選在缺陷最嚴重的部位。(1)理解;缺陷系指條形缺陷和圓形缺陷。評定區(qū)尺寸選取只與母材的公稱厚度有關,與技術級別無關。(2)應用;按不同性質(zhì)的缺陷和母材的公稱厚度擇評定區(qū),測量時評定區(qū)應與焊縫平行,(5.1.5.1)在圓形缺陷評定區(qū)內(nèi)存在條形缺陷時要綜合評級(3)對小徑管圓形缺陷評定區(qū)按10mm×10mm第十四頁,共30頁。透照方式的選擇:(1)、應根據(jù)工件特點和技術條件的要求選擇適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實施的情況下應選用單壁透照方式,在單壁透照不能實施時才允許采用雙壁透照方式。(2)、在源在內(nèi)單壁透照和源在外單壁透照之間選擇時,盡可能多采用源在內(nèi)單壁透照方式(3)、典型透照方式的b值如表3。

表3第十五頁,共30頁。6、小徑管環(huán)縫透照的要求(表4)第十六頁,共30頁。三、根據(jù)已知的條件(如壁厚)和已確定的條件(如源種類、透照方式、像質(zhì)計的放置位置),確定符合標準要求的工藝參數(shù)和技術要求(如透照厚度W、增感屏的種類和前后增感屏的厚度、應識別絲號和像質(zhì)計型號、底片黑度范圍等)(1)、透照厚度W的確定單壁透照時,透照厚度W取材料公稱厚度T,此處T只計算母材,不考慮焊縫余高,透照帶墊板單面焊縫時,不考慮墊板厚度。雙壁透照(雙壁單影和雙壁雙影透照)時,透照厚度W取射線通過的各層材料公稱厚度之和(T1+T2+T3……),此處T只計算母材,不考慮焊縫余高,透照帶墊板單面焊縫時,不考慮墊板厚度。第十七頁,共30頁。(2)、公稱厚度、透照厚度與標準中相關規(guī)定的對應關系(表5)(3)、增感屏材料及前后增感屏厚度

射線檢測一般應使用金屬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增感屏的選用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第十八頁,共30頁。(4)、像質(zhì)計的選擇和像質(zhì)計靈敏度①像質(zhì)計選用依據(jù)有4個,

a.透照厚度;

b.透照方式;

c.像質(zhì)計放置位置(源側(cè)或膠片側(cè));

d.射線照相技術等級②單壁透照、像質(zhì)計置于源側(cè)時,像質(zhì)計靈敏度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雙壁雙影透照、像質(zhì)計置于源側(cè)時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雙壁單影或雙壁雙影透照、像質(zhì)計置于膠片側(cè)時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第十九頁,共30頁。第二十頁,共30頁。第二十一頁,共30頁。第二十二頁,共30頁。第二十三頁,共30頁。②(縱縫)雙壁透照:同上。③橢圓形封頭拼接縫透照(縱縫單壁內(nèi)透照):三次周向曝光N=L’eff/250+2L”eff/250L’eff=2(0.42Di+0.47T)L”eff=0.19Di+1.1T+H說明:N—透照片數(shù);T—母材厚度;H—直邊高度f1min=0.57Di,f1max=0.9Dif2min=0.17Dif2min=0.31Di+0.79T,Di—封頭齊邊處焊縫內(nèi)側(cè)間的弦長,當拼縫經(jīng)過封頭的頂點時,為該封頭的公稱直徑。第二十四頁,共30頁。第二十五頁,共30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