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_第1頁
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_第2頁
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_第3頁
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_第4頁
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上品德教案-各具特色民族生活首師大版第一頁,共22頁。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第二頁,共22頁。中國民族分布圖第三頁,共22頁。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許多民族都有多姿多彩的服飾、形態(tài)各異的住所以及獨具特色的飲食,這些是中華民族燦爛多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頁,共22頁。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第五頁,共22頁。苗族服飾苗族服飾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第六頁,共22頁。藏族服飾——長袖、寬腰、大襟牧區(qū)服飾以皮袍為主,皮袍肥大,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夜里解帶寬衣,如同背囊。白天脫去一袖或二袖,束在腰間,適應高原牧區(qū)的氣候特點和游牧生活方式。農區(qū)的婦女多穿一件色彩艷麗的內衫,外罩寬大的長坎肩,腰間束帶。內衫袖子特長,勞動時卷起,歌舞時舞動雙袖,飄灑自如,平添魅力;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腰下的花圍裙,厚重而色彩鮮艷。第七頁,共22頁。他們的穿著為什么脫去一條袖子?藏族人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經常有風雨雪晴的變化。藏區(qū)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氣候變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袍袖寬敞,在氣溫升高時,可以方便地脫去一只袖子調節(jié)體溫,同時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肥襟大,白天當衣穿,保溫防寒,晚上當鋪蓋,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勞動生產。藏民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氣多變,需要調溫時,脫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脫下系在腰間,彎腰干活也十分方便。這樣就形成了習慣,所以即使在氣溫正常時,藏族人穿藏袍也只穿一只袖子。第八頁,共22頁。形態(tài)各異的民族住所第九頁,共22頁。維吾爾族的冬室和夏室(我國西北地區(qū))第十頁,共22頁。赫哲族“故如布”(地窖子)我國東北,冬季漫長寒冷。第十一頁,共22頁。傣族竹樓因為傣族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qū),那里潮濕多雨。因此傣家竹樓的房頂呈“人”字型,易于排水;竹樓為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高腳是為了防止地面的潮氣;竹樓寬敞、空間大,利于通風。第十二頁,共22頁。黎族船型屋因為海南天氣熱,人們都喜戶外活動,所以在房屋前后愛建廊子。它既是副業(yè)生產場所,又可作為晚間乘涼的地方。采用人字頂,茅屋升高。船型屋利于抵抗臺風的侵襲;架空的結構還具有防濕、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較好的防潮、隔熱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正是由于具有這些優(yōu)點,才得以世代流傳下來。第十三頁,共22頁。蒙古包因為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可拆卸,隨住隨搭,適于牧業(yè)生產和游牧生活。第十四頁,共22頁。鄂倫春族——斜仁柱它是用30多根木桿搭成圓錐形的架子。柱頂端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時通風出煙,又可采光。第十五頁,共22頁。布依族——吊腳樓第十六頁,共22頁。羌族——碉樓第十七頁,共22頁。朝鮮族茅屋第十八頁,共22頁。彝族土掌房第十九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