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_第1頁
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_第2頁
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_第3頁
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_第4頁
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建筑施工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三寶”、“四口”防護檢查評分表是對平安帽、平安網(wǎng)、平安帶、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坑井口、通道口及陽臺、樓板、屋面等臨邊使用及防護狀況的評價。

平安帽

(1)在發(fā)生物體打擊的事故分析中,因為不戴平安帽而造成損害者占事故總數(shù)的90%,無論工地有多少人員,只要有一人不戴平安帽,就存在著被落物打擊而造成傷亡的隱患。

(2)關于平安帽標準:

1)平安帽是防沖擊的主要用品,它是采納具有一定強度的帽殼和帽襯緩沖結構組成,可以承受和簇擁落物的沖擊力,并庇護或減輕因為高處墜落頭部先著地面的撞擊損害;

2)人體頸椎沖擊承受能力是有一限度的,國標規(guī)定:用5kg鋼錘自1m高度落下舉行沖擊實驗,頭模板受沖擊力的最大值不應超過500kg;耐穿透性能用3kg鋼錐自1m高度落下舉行實驗,鋼錐不應與頭模接觸;

3)帽殼采納半球形,表面光潔,易于落物滑落。前部的帽舌尺寸為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沿尺寸為10~35mm;

4)帽襯頂端至帽殼頂內(nèi)面的垂直間距為20~25mm,帽襯至帽殼內(nèi)側面的水平間距為5~20mm;

5)平安帽在保證承受沖擊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輕越好,分量不應超過400g;

6)每頂平安帽上應有:創(chuàng)造廠名稱,商標,型號,創(chuàng)造年、月,許可證編號。每頂平安帽出廠時,必需有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

(3)佩戴平安帽時,必需系緊下顎系帶,防止平安帽墜落失去防護作用。不同頭型或冬季佩戴在防寒帽外時,應隨頭型大小調整緊牢帽箍,保留帽襯與帽殼之間緩沖作用的空間。

平安網(wǎng)

(1)工程施工過程中,為防止落物和削減污染,必需采納密目式平安網(wǎng)對建造物舉行全封閉。

1)外腳手架施工時,在落地式單排或雙排腳手架的外排桿,隨腳手架的上升用密目網(wǎng)封閉;

2)里腳手架施工時,在建造物外側距離10cm搭設單排腳手架,隨建造物上升(上升作業(yè)面1.5m)用密目網(wǎng)封閉。當防護架距離建造物尺寸較大時,應同時做好腳手架與建造物每層之間的水平防護;

3)當采納升降腳手架或懸挑腳手架施工時,除用密目網(wǎng)將升降腳手架或懸挑腳手架舉行封閉外,還應對下部裸露出的建造物的門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間的臨邊,按臨邊防護的標準舉行防護。

(2)關于密目式平安立網(wǎng):

1)密目式平安網(wǎng)用于立網(wǎng),其構造為:網(wǎng)自密度不應低于2000目/10cm2;

2)耐貫通性實驗。用長6m,寬1.8m的密目網(wǎng),緊綁在與地面傾斜30。的實驗框架上,網(wǎng)面繃緊。將直徑48~50mm、重5kg的腳手管,距框架中心3m高度自由落下,鋼管不貫通為合格標準;

3)沖擊實驗。用長6m,寬1.8m的密目網(wǎng),緊繃在剛性實驗水平架上。將長100cm,底面積2800cm2,重100kg的人形砂包一個,平行于密目網(wǎng)的長邊,距網(wǎng)中心度高1.5m,自由落下,網(wǎng)繩不斷裂;

4)每張平安網(wǎng)出廠前,必需有國家指定的監(jiān)督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

(3)因為目前平安網(wǎng)廠家多,有的廠家不能保障產(chǎn)品質量,以致給平安生產(chǎn)帶來隱患。為此,強調各地建造平安監(jiān)督部門應加強管理。

平安帶

平安帶是防止人體墜落的防護用品,它同平安帽一樣是適用于個人的防護用品,無論工地內(nèi)自立懸空作業(yè)的有多少人員,只要有一個不按規(guī)定佩戴平安帶,就存在著墜落的隱患。

1.使用平安帶應正確懸掛

(1)架子工使用的平安帶繩長限定在1.5~2m。

(2)應做垂直懸掛,高掛低用較為平安;當作水平位置懸掛使用時,要注重擺動碰撞;不宜低掛高用;不應將繩打結使用,以免繩結受力剪斷,不應將鉤直接掛在不牢固物和直接掛在非金屬繩上,防止繩被割斷。

2.關于平安帶標準

(1)沖擊力的大小主要由人體體重和墜落距離而定,墜落距離與平安掛繩長度有關。使用3m以上長繩應加緩沖器,單腰帶式平安帶沖擊實驗荷載不超過9.0kN。

(2)做沖擊負荷實驗。對架子工平安帶,抬高1m實驗,以100kg分量拴掛,自由墜落不破斷為合格。

(3)腰帶和吊繩破斷力不應低于1.5kN。

(4)平安帶的帶體上應縫有永遠字樣的商標、合格證和檢驗證。合格證上應注明:產(chǎn)品名稱、生產(chǎn)年代、拉力實驗、沖擊實驗、創(chuàng)造廠名、檢驗員姓名。

(5)平安帶普通使用五年應報廢。使用兩年后,按批量抽驗,以80kg分量,自由墜落實驗,不破斷為合格。

3.關于速差式自控器

(1)速差式自控器是裝有一定繩長的盒子,作業(yè)時可任意拉出繩索使用,墜落時憑速度的變化引起自控。

(2)速差式自控器固定懸掛在作業(yè)點上方,操可將自控器內(nèi)的繩索系在平安帶上,自由拉出繩索使用,在一定位置上作業(yè),工作完畢向上移動,繩索自行縮入自控器內(nèi)。發(fā)生墜落時自控器受速度影響自控對墜落者舉行庇護。

(3)速差式自控器在1.5m距離以內(nèi)自控為合格。

樓梯口、電梯井口防護

(1)《建造施工高處作業(yè)平安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舉行洞口作業(yè)以及因工程工序需要而產(chǎn)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急或危及人身平安的其他洞口舉行高處作業(yè)時,必需按規(guī)定設置防護設施。

(2)梯口應設置防護欄桿。電梯井口除設置固定柵門外(門柵網(wǎng)格的間距不應大于15m),還應在電梯井內(nèi)每隔兩層(不大于10m)設置一道平安平網(wǎng)。平網(wǎng)內(nèi)無雜物,網(wǎng)與井壁間隙不大于10cm。當防護高度超過一個標準層時,不得采納腳手板等硬質材料做水平防護。

(3)防護欄桿、防護柵門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整齊牢固,與現(xiàn)場規(guī)范化管理相適應。防護設施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有設計、有圖紙,并閱歷收形成工具化、定型化的防護用具,平安牢靠、整齊美觀,周轉使用。

預留洞口、坑、井防護

(1)根據(jù)《建造施工高處作業(yè)平安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對孔洞口都要舉行防護。

(2)各類洞口的防護詳細做法,應針對洞口大小及作業(yè)條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分離舉行設計規(guī)定,并在一個單位或在一個施工現(xiàn)場形成定型化,不允許由作業(yè)人員任意找材料蓋上的暫時做法,防止因為不嚴密不牢固而存在事故隱患。

(3)較小的洞口可暫時砌死或用定型蓋板蓋嚴;較大的洞口可采納貫通于混凝土板內(nèi)的鋼筋構成防護網(wǎng),上面滿鋪竹笆或腳手板;邊長在1.5m以上的洞口,張掛平安平網(wǎng)并在四面設防護欄桿或按作業(yè)條件設計更合理的防護措施。

通道口防護

(1)在建工程地面入口處和施工現(xiàn)場在施工人員流淌密集的通道上方,應設置防護棚,防止因落物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

(2)防護棚頂部材料可采納5cm厚木板或相當于5cm厚木板強度的其他材料,兩側應沿欄桿架用密目式平安網(wǎng)封嚴。出入口處防護棚的長度應視建造物的高度而定,符合墜落半徑的尺寸要求。

建造物高度:h=2~5m時,墜落半徑R為2m

5~15m3m

15~30m4m

30m5m

(3)當使用竹笆等強度較低材料時,應采納雙層防護棚,以使落物達到緩沖。

(4)防護棚上部嚴禁堆放材料,若因場地狹小,防護棚兼作物料堆放架時,必需經(jīng)計算確定,按設計圖紙驗收。

陽臺、樓板、屋面等臨邊防護

(1)臨邊防護欄搭設要求:

1)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需加設欄桿柱;

2)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銜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處,能經(jīng)歷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