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規(guī)范標準詳_第1頁
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規(guī)范標準詳_第2頁
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規(guī)范標準詳_第3頁
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規(guī)范標準詳_第4頁
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規(guī)范標準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施工腳手安全術統(tǒng)一規(guī)范目

次1總則………………2術語和符號………………………2.12.2

術語………………………符號………………………3基本規(guī)定…………3.13.23.3

種類劃分…………………9基本要求…………………9安全等級和安全系數(shù)……………………104材料、構配件的性能及幾何參數(shù)………………4.14.2

材料、構配件……………幾何參數(shù)…………………5荷載………………5.1

荷載的分類及標準值……………………5.2荷載組合…………………6設計………………6.16.26.3

一般規(guī)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7結構分析和試驗…………………7.17.27.3

一般規(guī)定…………………節(jié)點分析與試驗…………架體分析與試驗…………8構造………………8.1

一般規(guī)定…………………..8.28.38.4

作業(yè)腳手架………………承重支架…………………高處作業(yè)吊籃……………9安裝、使用與拆除………………10質量控制…………11安全管理…………附錄A附錄B附錄CC.1C.2C.3

計算用表…………………腳手架用索具吊具………腳手架力學性能試驗……………………一般規(guī)定…………………構配件力學性能試驗……………………架體結構力學性能試驗…………………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引用標準名錄………………………附文說明…………60..1總則1.0.1

為統(tǒng)一建筑施工腳手架設計、施工、使用及管理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jīng)濟合理制定本標準。1.0.21.0.3

本標準適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金屬類腳手架的設計、施工、使用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金屬類腳手架技術標準和其他相關標準應遵守本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準則。1.0.4

建筑施工腳手架的設計、施工、使用及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和符號2.1

術語2.1.1

腳手架由桿件構配件通過相關連接構成具有防護支撐功能.并為建筑施工作業(yè)提供操作平臺的固定或活動式架體。2.1.2

作業(yè)腳手架由單排或雙排立桿或門架與構配件組成著于建筑結構.為建筑施工提供具有防護和操作平臺功能的架體。2.1.3

承重支架縱橫向由多排多列立桿或門架與水平桿、構配件組.斜桿或剪刀撐等桿件加固.可承受建筑結構和各種施工荷載的支撐架。2.1.4

高處作業(yè)吊籃懸掛機構架設于建筑物或構筑物上.依靠提升機鋼絲繩遷引的沿建筑物外立面上下運行的懸吊籃式操作平臺。2.1.5

懸挑腳手架搭設在水平懸挑結構上由水平懸挑結構將架體豎向荷載傳遞給建筑主體結構的作業(yè)腳手架。2.1.6

全封閉腳手架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wǎng)絲網(wǎng)等材料沿架體外側立面全高度封閉的作業(yè)腳手架。2.1.7

局部封閉腳手架采用密目安全立網(wǎng)、鋼絲網(wǎng)等材.架體外側立面每層局部封.封閉面..積小于外立面面積30%的作業(yè)腳手架。2.1.8

半封閉腳手架采用安全立網(wǎng)絲網(wǎng)等材料.將架體外側立面每層不低于的高度封閉.封閉面積占外立面面積30%~70%的作業(yè)腳手架。2.1.9

敞開式腳手架沿腳手架外側立面無封閉遮擋的作業(yè)腳手架。2.1.10

綜合安全系數(shù)腳手架架體結構或構配件總的安全系數(shù)。2.1.11

穩(wěn)定結構單元由桿件、構配件組成的腳手架的最小幾何不可變單元體。一般情況.作業(yè)腳手架為水平和上下相臨連墻件間的單元體重支架為縱豎向剪刀撐與上、下水平剪刀撐間的單元體。2.1.12

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設計規(guī)定的幾何參數(shù)公稱值.或根據(jù)實測結果經(jīng)統(tǒng)計概率分布確定的某一分位值。2.1.13

腳手架的整體穩(wěn)固性架體結構整體能保持穩(wěn)固.且不出現(xiàn)與起因不相稱的破壞后果的能力。2.1.14

架體構造腳手架架體桿件的組成形式方法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形狀及相互連接方式的總稱。2.1.15

架體結構分析確定架體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效應的過程。..2.1.16

架體結構試驗通過施加荷載評定架體結構或架體構件的性能或預測其承載力的試驗。2.1.17

架體原形試驗采用與實際使用架體相同的材料和構配件.相同的架體構造和搭設方法.而搭設的試驗單元架體所進行的架體結構試驗。2.1.18

設計計算模型反映架體結構或架體結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效.說明各變量相互關聯(lián)關系的計算公式。2.2.1

K

2.2符號荷載、荷載效應——吊籃及鋼絲繩等自重標準值;M

FWK

——風荷載作用在作業(yè)腳手架立桿中產(chǎn)生的力偶矩;

——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M

K

——水平桿件彎矩標準值;

——可變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M——受彎構件彎矩設計值;SM

SW

——風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設計值;

WSK

——風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N——荷載設計值;

N

FWKJGKJQK

——作業(yè)腳手架由風荷載產(chǎn)生的架體立桿軸向力標準值;——架體結構件及附件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承重支架除施工荷載以外的可變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N——架體立桿的軸向力標準值;KN——風荷載及其他作用對連墻件產(chǎn)生的軸向力設計值;lN——風荷載產(chǎn)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lwN——連墻件約束架體平面外變形所產(chǎn)生的軸向力設計值;0

QjK

——第j個可變荷載標準值;N——荷載的標準值;rN——計算單元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

——承重支架上除結構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

SQK

和;——施工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

——架體作業(yè)層施工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N

SWK

——承重支架計算單元立門架荷載作用的最大附加軸力標準值;N——連墻件與腳手架、連墻件與建筑結構連接的抗拉(壓)承載力設計值;P

——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動力鋼絲繩所受拉力設計值;D——吊籃施工荷載標準值;KQ——吊籃懸掛機構后支架配重自重標準值;WK

——吊籃所承受的風荷載標準值;R——作用于連接節(jié)點的彎矩、扭矩、拉(壓)力、剪切力、滑移力設計值;R——腳手架連接節(jié)點的抗彎、抗扭、抗拉(壓剪切、抗滑移承載力設c計值;..——架體結構或架體結構件的抗力設計值;d函數(shù);

dd

——架體的傾覆力矩設計值;——架體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架體原型試驗或架體構配件力學性能試驗承載力極限值;S

——鋼絲繩破斷拉力總和;

——試件強度標準差;——折減后的鋼絲繩破斷力;Pw

K

——風荷載標準值;w——基本風壓值;0

——應力值;

——由風荷載產(chǎn)生的應力值。v

ax

——永久荷載標準組合作用下架體結構或構配件的最大變形值;2.2.2

材料、構件物理性能和抗力f——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af——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

cu

——試件的強度實測值;f

cu

——試件的最小強度值;f——材料強度的設計值;df——材料強度的標準值;f

——試件的強度平均值;——鋼絲繩允許拉力;L..值。2.2.3

幾何參數(shù)A

——毛截面面積;A——凈面積;A——立桿底座底面積;dA——擋風面積;nA——迎風面積;——幾何參數(shù)的設計值;d——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幾何參數(shù)的附加量值;b——作業(yè)腳手架立桿橫向間距或門式架寬度;H——架體高度;H——連墻件豎向間距;L——連墻件水平間距;l——受彎構件跨度或懸挑構件懸挑段長度;l——吊籃懸掛機構前支架橫梁長度;l——吊籃懸掛機構后支架橫梁長度;l——作業(yè)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n——試件組數(shù);

——受彎構件截面模量;——長細比。2.2.4

計算系數(shù)..k——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K

——鋼絲繩破斷拉力折減系數(shù);Φ——檔風系數(shù);

m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綜合安全系數(shù)指標;——材料抗力分項系數(shù);r

——材料強度附加系數(shù);

n0

——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

——按桁架確定的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33.1

基本規(guī)定種類劃分3.1.1

建筑施工腳手架根據(jù)其用途和使用功能可劃分為作業(yè)腳手架、承重支架和高處作業(yè)吊籃三大類。3.1.2

作業(yè)腳手架應根據(jù)搭設材料、搭設方法和節(jié)點連接方式劃分種類.包括:落地腳手架、懸挑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防護架。3.1.3

承重支架應根據(jù)搭設材料節(jié)點連接方式和用途劃分種類.包括結構安裝承重支架、混凝土澆筑施工模板支架、滿堂腳手架。3.1.4

高處作業(yè)吊籃應根據(jù)所用材料、規(guī)格、懸掛方式劃分種類。3.2

基本要求3.2.1

腳手架的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應使架體結構在使用期內以適當?shù)目煽啃郧医?jīng)濟的方式滿足架體的功能要求。3.2.2

腳手架的架體結構應滿足下列功能要求:能承受在施工和使用期內的設計荷載;架體穩(wěn)固.不發(fā)生影響正常使用的變形;滿足施工要求;具有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護功能;在正常使用條件.架體結構性能應保持穩(wěn)定.不應隨工程施工周期延長和施工荷載反復作用而使性能明顯降低。3.2.3

在腳手架設計時.應根據(jù)下列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架體結構不出現(xiàn)可能的損壞:1應辨識危險源并制定預案.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預防危險的侵害;..2架體應由多個穩(wěn)定結構單元組成.當單個構件或架體局部意受損時架體結構的其他部分仍能保持完整.不出現(xiàn)連續(xù)性坍塌或整體破壞。3.2.4

搭設腳手架所使用的材料、構配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要求。腳手架的構配件應拆裝方便.連接可靠.具有良好的互換性且可重復使用。3.2.5

腳手架的架體結構應是空間幾何不可變的穩(wěn)定結構體系;架體的構造應滿足設計計算模型基本假定條件的要求。3.2.6

腳手架的結構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應由具有相應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3.3

安全等級和安全系數(shù)3.3.1

腳手架結構設計時.根據(jù)架體結構破壞的危險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架體結構安全等級的劃分應符合表3.3.1規(guī)定。表安全等級ⅠⅡⅢ

腳手架安全等級危險性很大較大一般3.3.2

腳手架安全等級劃分應在各專業(yè)規(guī)范中具體規(guī)定應符合下列要求:作業(yè)腳手架應按落地腳手架懸挑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防護架的架體種類、搭設高度、荷載劃分安全等級;承重支架應根據(jù)架體種類搭設高度、荷載劃分安全等級;吊籃應根據(jù)種類、使用高度、荷載劃分安全等級;新型腳手架的安全等級劃分應按同類腳手架的安全等級提高一級。3.3.3

在腳手架結構或構配件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綜合安全系數(shù)指標應滿足下列要求:..強度:β≥1.5(3.3.3-1)穩(wěn)定:β≥2.0(3.3.3-2)2當采用新型腳手架體系且無使用經(jīng)驗.其綜合安全系數(shù)應足下式要求:穩(wěn)定:β≥2.5(3.3.3-3)3應將β以抗力調整系數(shù)的形式計入專業(yè)規(guī)范的相應計算公式中。3.3.4

腳手架架體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o

.可按表3.3.4的規(guī)定取值。表

腳手架體結構重要系數(shù)

o架體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安全等級ⅠⅡⅢ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

o

1.11.00.9

1.0..4材料、構配件的性能及幾何參數(shù)4.1

材料、構配件4.1.1

腳手架所用的鋼管宜采用現(xiàn)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中規(guī)定的普通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中Q345級鋼的規(guī)定。4.1.2

腳手架所使用的型鋼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級鋼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中Q345級鋼的規(guī)定。4.1.3

架體結構的連接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手工焊接所采用的焊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碳鋼焊條GB/T5117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guī)定.焊條型號應與所焊接金屬物理性能相適應。2自動焊接或半自動焊接采用的焊絲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熔化焊用鋼絲》GB/T14957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8110碳鋼藥芯焊絲》GB/T10045合金鋼藥芯焊絲》GB/T17493的要求.焊絲應與被焊金屬物理性能相適應。3普通螺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級》GB/T5780規(guī)定。4.1.4

鋼筋吊環(huán)或預埋錨固螺栓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4.1.5

用鑄鐵或鑄鋼制作的構配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可鍛鑄鐵件》GB/T9440中KTH-330-08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EG230-450的規(guī)定。..4.1.6

腳手板可采用鋼、木、竹等材料制作其材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腳手板材質宜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Q235鋼的規(guī)定.所用鋼板厚度不應小于1.5mm.板面沖孔內切圓直徑應小于25mm。木腳手板應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中Ⅱa級的規(guī)定。竹腳手板應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竹齡應為年~4年。4.1.74.1.8

高處作業(yè)吊籃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高處作業(yè)吊籃GB/T19155的規(guī)定。腳手架所用鋼絲繩、索具等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一般用途鋼絲繩》GB/T20118要用途鋼絲繩GB8918絲繩用普通套環(huán)GB/T5974.1絲繩夾》GB/T5976的規(guī)定。4.1.9

材料的強度、彈性模量等物理力學性能應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確定;自制的定型構配件的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指標確定應經(jīng)過設計計.必要時應根據(jù)有關的試驗方法標準經(jīng)試驗確定。4.1.10

腳手架應在相應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所用材料和構配件的品種格、型號、物理性能、質量要求、檢驗方法等技術參數(shù)及要.對節(jié)點連接件尚應有承載能力、連接技術要求、檢驗方法的規(guī)定。4.2

幾何參數(shù)4.2.1

腳手架架體結構的幾何參數(shù)a可按正常搭設情況下架體結構幾何尺寸的實測平均值確定。4.2.2

架體構配件的幾何參數(shù)標準值.可按正常生產(chǎn)情況下幾何尺寸的實測平均值確定;或可以幾何尺寸的實測數(shù)據(jù)為基礎運用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確定。4.2.3

材料、構配件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也可采用設計規(guī)定的公稱值。..5.1

5荷載荷載的分類及標準值5.1.15.1.2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應分為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腳手架的永久荷載應包含下列內容:架體結構件自重;架體上腳手板、安全網(wǎng)、欄桿等附件的自重;承重支架上的模板支承體系自重止設備結構件及堆放物的自重;4架體上其他可按永久荷載計算的荷載。5.1.3

腳手架的可變荷載應包含下列內容:施工荷載;架體上移動的設備、機具的作用;模板支架上混凝土振搗、混凝土傾倒等作用;模板支架由于施工原因產(chǎn)生的水平力作用;5架體上其他可按可變荷載計算的荷載;6風荷載。5.1.4

腳手架永久荷載標準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一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規(guī)定.取材料和構配件的自重為其荷載標準值;應按材料、構配件和機具的產(chǎn)品通用的理論重量及本標準附錄的規(guī)定取其荷載標準值;采取有代表性的抽樣實測應以其平均值加上2倍的均方差作為標準值。5.1.5

腳手架可變荷載標準值的確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作業(yè)層上的施工荷載標準.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不應低于表5.1.5的規(guī)定。序號

表腳手架用途結構裝修

施工荷標準值施工荷載標準值(kN/㎡)3.02.0注:斜梯施工荷載標準值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應低于2.0kN/㎡2作業(yè)腳手架上同時存在2個及以上操作層作業(yè).操作層的施工荷載標準值總和不得超過5.0㎡;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各作業(yè)層上的施工荷載標準值總和不得超過6.0kN/㎡。高處作業(yè)吊籃等吊掛腳手架施工荷載標準值應按設計值取用.不得低于1.0kN/㎡。架體上移動的設備機具應按其可能情況由自重值計算可變荷載標準值。5.1.6

由于泵送混凝土、水平運輸、卸料不均等未預見的施工原因產(chǎn)生的模板支架水平荷載標準值.可取桿垂直荷載的2%.荷載以水平力作用在架體立桿頂部。5.1.7

架體上振動擊物體的可變荷載設計值應按物體自重值乘以動力系數(shù)取值.動力系數(shù)取值為1.5~2.0。5.1.8

作用于腳手架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w

o

(5.1.8)式中w——風荷載標準值;w——基本風壓值.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的o規(guī)定取重現(xiàn)期n=10對應的風壓值;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規(guī)定采用;——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應按表的規(guī)定取用。表

腳手架荷載體型系

背靠建筑物的狀況全封閉、半封閉腳手架敞開式腳手架注:1為擋風系數(shù)Φ=1.2

A

Aw

全封閉墻敞開、框架和開洞墻1.0Φ1.3Φ.其中:A為風面.A為風面積。敞開式腳手n架和承重支架的擋風系數(shù)可按附錄表A.0.3?。?

當采用密目式安全網(wǎng)全封閉.宜

Φ=0.8.最值取1.03

為按桁架確定的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7.3.1第32和36項規(guī)定計算。5.2

荷載組合5.2.1

在腳手架設計.根據(jù)正常搭設和使用過程中在架體上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組合.并應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載組合進行設計。5.2.2

對于腳手架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應按荷載的基本組合進行荷載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設計作業(yè)腳手架時荷載的基本組合應按表5.2.2-1采用:表計算項目

作業(yè)腳架荷載的基組合荷載的基本組合水平桿強度升降腳手架的水平支承桁架及固定吊拉桿強度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升降腳手架豎向主框架及附墻支座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懸挑腳手架懸挑支承結構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立桿地基承載力

永久荷載+施工荷載永久荷載+施工荷載永久荷載+0.9(施工荷載風荷載)連墻件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

風荷載+N

02設計承重支架時.荷載的基本組合宜按表采用。表5.2.2-2

承重支荷載的基本合計算項目水平桿強度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支架結構的傾覆

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附加水平荷載組合風荷載組合

荷載的基本組合永久荷載+0.7可變荷載永久荷載+可變荷載永久荷載+0.7可變荷載+0.6荷載永久荷載+可變荷載永久荷載+0.9(可變荷載風荷載)永久荷載+施工荷載+附加水平荷載永久荷載+施工荷載+風荷載立桿地基承載力

永久荷載+可變荷載+0.6風荷載3當設計高處作業(yè)吊籃時荷載的基本組合宜按表5.2.2-3采用。表計算項目

高處作吊籃荷載的本組合荷載的基本組合鋼絲繩強度、支架強度及穩(wěn)定

永久荷載+可變荷載+風荷載5.2.3

注:表中的“+”僅表示各項荷參與組.而不表示代數(shù)相加。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荷載的標準組合進行荷載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設計作業(yè)腳手架時.荷載的標準組合宜按表采用。表5.2.3-1計算項目水平桿件撓度懸挑腳手架型鋼懸挑梁的撓度

作業(yè)腳架荷載標準合荷載標準組合永久荷載永久荷載永久荷載+施工荷載2當設計承重支架時.荷載的標準組合宜按表5.2.3-2采用。表5.2.3-2計算項目水平桿件撓度

承載支荷載標準組荷載標準組合永久荷載..6

設計6.1

一般規(guī)定6.1.1

腳手架設計應采用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以分項系數(shù)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6.1.2

腳手架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可分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架體或結構件出現(xiàn)下列狀態(tài)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結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或因連接節(jié)點產(chǎn)生滑移而失效或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xù)承載;整個架體結構或架體結構的一部分失去平衡;剪刀撐、斜撐桿、連墻件等桿件破壞或失效使架體結構體系破壞;4)結構整體或局部桿件喪失穩(wěn)定。5)地基喪失承載能力。2當架體或結構件出現(xiàn)下列狀態(tài)之一時應認為超過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1)影響正常使用的變形;影響正常運行的變形;影響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狀態(tài)。6.1.3

腳手架設計應按架體結構正常搭設和正常使用情況進行可不考慮短暫、偶然、地震設計狀況;應對不同的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計算或驗算。6.1.4

在腳手架設計.應首先對架體結構進行受力分析.確荷載傳遞路徑.選擇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桿件或構配件作為計算單元算單元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選擇受力最大的桿件、構配件;選擇跨距、間距增大部位的桿件、構配件;選擇架體構造變化處或薄弱處的桿件、構配件;當架體上有集中荷載作用時.應計算集中荷載作用范圍內受力最大的桿件、構配件。6.1.5

腳手架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要求;應根據(jù)架體構造、搭設部位、使用功能、荷載等因素確定腳手架的設計計算內容.并應在專業(yè)規(guī)范中給出具體的計算方法。腳手架的設計計算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1落地作業(yè)腳手架水平桿件的抗彎強度、撓度;節(jié)點連接強度;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地基承載力;連墻件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連接強度。2懸挑腳手架架體水平桿件的抗彎強度、撓度;節(jié)點連接強度;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連墻件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連接強度;懸挑支承結構的強度、穩(wěn)定承載力、撓度、錨固連接強度、吊拉桿強度;5)支承懸挑結構的建筑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3升降腳手架1)豎向主框架構件強度、受壓桿件穩(wěn)定承載力;..水平支承桁架構件強度、受壓桿件穩(wěn)定承載力;支座結構件強度.錨固連接強度;挑梁強度、吊拉桿強度、提升索具、吊具強度、提升動力;作業(yè)腳手架架體結構件強度、受壓桿件穩(wěn)定承載力、撓度;6)節(jié)點連接強度。7)支座錨固處主體結構強度。4高處作業(yè)吊籃索具、吊具強度;懸掛支承機構抗傾覆;懸掛支承機構支座下的建筑主體結構承載能力。5承重支架水平桿件抗彎強度、撓度;節(jié)點連接強度;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架體抗傾覆能力;地基承載力;6當架體搭設在建筑結構上時.應對建筑結構承載能力進行驗算。6.1.6

腳手架宜根據(jù)規(guī)定的安全等級.采用由荷載的標準值、材料強度的標準值、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和各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構成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咀兞康脑O計值可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荷載的設計值N可按下式確定:N

d

rNn

r

(6.1.6-1)式中:N——荷載設計值;..N

r

——荷載的標準值;r——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n2材料強度的設計值f可按下式確定:d式中:f——材料強度的設計值;df——材料強度的標準值;

krm

(6.1.6-2)r——材料抗力分項系數(shù).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mGB50017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規(guī)定取值。3幾何參數(shù)的設計值可采用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當幾何參數(shù)的變異性d對結構性能有明顯影響時.幾何參數(shù)的設計值可按下式確定:ad式中——幾何參數(shù)的設計值;d——幾何參數(shù)的標準值;——幾參數(shù)的附加量值。4結構抗力的設計值可按下式確定:dfrr'dkm

(6.1.6-3)(6.1.6-4)式中:Rd

——架體結構或架體結構件的抗力設計值;R

——結構或構件的函數(shù);r—

材料強度附加系數(shù)。6.1.7計算。6.1.8

架體結構件的強度應按構件凈截面計算;穩(wěn)定性和變形應按構件毛截面鋼材的強度設計值等技術參數(shù).應根據(jù)下列規(guī)定采用:..型鋼、一般的鋼構件.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的規(guī)定采用。焊接鋼管、經(jīng)冷彎成型的厚度小于6mm的鋼構件.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GB50018的規(guī)定采用。不應采用考慮鋼材冷加工效應的強度設計.也不應采用鋼材的塑性強度值。6.1.9

腳手架桿件的容許長細比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

桿件容長細比構件類型雙排腳手架、承重支架受壓桿件單排腳手架受壓立桿其他受壓桿件

桿件長細比210230250受拉桿件

3506.1.10

構件的變形容許值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6.1.10構件類別受彎構件懸挑構件

構件的形容許值容許值撓度l、≤10mm撓度l承重支架、立桿

側向撓度軸向壓縮

H‰注:l為彎構件跨度或懸挑構件懸挑段長度;H為重支架高度。6.1.11

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取值應符合表6.1.11規(guī)定..架體類別作業(yè)腳手架承重支架腳手架

永久荷載可變荷載永久荷載可變荷載

表6.1.11荷載分系數(shù)荷載類別永久荷載可變荷載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結構傾覆驗算一般情況下標準值大于4kN/㎡的可變荷載變形、地基承載力計算懸挑腳手架型鋼懸挑梁撓度地基承載力計算風荷載

分項系數(shù)1.21.41.21.350.91.41.31.01.46.1.12

承重支架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不進行風荷載組合計算:架體按本標準規(guī)定設置了連墻件或斜拉鋼絲繩采取了防傾覆措施;基本風壓值w≤體高度小于10m.架體高寬比不大于2.0.0架體上豎向封閉欄桿的高度小于1.2m或豎向模板的高度小于1.0m。6.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6.2.1

腳手架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滿足下列要求:1架體結構或架體構配件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應符合下式要求:rN≤R0d式中r——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其值按本標準第條采用;

()2整個架體結構或其一部分失去靜力平衡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應符合下式要求:rS0

d

d

()式中

dd

——架體的傾覆力矩設計值按荷載的基本組合計算;——架體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按荷載基本組合計算.其中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取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取0。..3地基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應采用分項系數(shù)法進.地基承載力值應取特征值.應按下式計算:P≤f

a式中:—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6.2.2

腳手架桿件連接節(jié)點承載力應滿足下式要求:rR≤0

(6.2.2)式中:R——作用于連接節(jié)點的彎矩、扭矩、拉(壓)力、剪切力、滑移力設計值;——腳手架連接節(jié)點的抗彎、抗扭、抗拉(壓剪、抗滑移承載力設計值。6.2.3

作業(yè)腳手架受彎構件的強度應按下式計算:r0

≤f

d

()式中r——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M——作業(yè)腳手架受彎構件彎矩設計值;

——受彎構件截面模量;f——受彎構件抗彎強度設計值。d作業(yè)腳手架受彎構件彎矩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MM

()式中

——作業(yè)腳手架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

——作業(yè)腳手架可變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6.2.4

作業(yè)腳手架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

N0

≤f

d

()組合風荷載時:N0s≤0wd

()式中:N——作業(yè)腳手架計算單元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

A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應根據(jù)立桿長細按本標準附A第A.0.4條的規(guī)定取用;——長細比;——立桿的毛截面面積;——作業(yè)腳手架立桿由風荷載產(chǎn)生的應力值.對于桿件式作業(yè)腳手架w

MswW

;對于門式作業(yè)腳手w

2Msw

;M——作業(yè)腳手架風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設計值應按式(6.2.4-5)計算;swf——受壓立桿(門架)的抗壓強度設計值;db——門式架寬度。1作業(yè)腳手架計算單元立桿(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并應取較大值:不組合風荷載時:S

JGK

N

()組合風荷載時:S

JGK

()式中:

JGK

——作業(yè)腳手架結構件及附件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合;..

N

——作業(yè)層施工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SQK2作業(yè)腳手架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0.9

SWK

()式中:M

swk

——作業(yè)腳手架風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應按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計算。6.2.5

作業(yè)腳手架連墻件桿件的強度及穩(wěn)定應滿足下列公式的要求:強度:

lc

0.85f

d

()穩(wěn)定:Nl

0.85f

d

()NNl

0

()Nlw1

1

()式中——連墻件應力值;A——連墻件的凈面積帶螺紋的連墻件應取有效截面積;A

——連墻件的毛截面面積;N——風荷載及其他作用對連墻件產(chǎn)生的軸向力設計值;lN——風荷載產(chǎn)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lwLH

——連墻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應根據(jù)連墻件桿件長細按本標準附錄A第A.0.4條的規(guī)定取用;——連墻件水平間距;——連墻件豎向間距;N——連墻件約束架體平面外變形所產(chǎn)生的軸向力設計.單排作業(yè)腳手0..6.2.6

架取2;雙排作業(yè)腳手架取3;作業(yè)腳手架連墻件與架體、連墻件與建筑結構連接的連接強度應符合下式要求:N≤Nl

(6.2.6)式中:N——連墻件與作業(yè)腳手架、連墻件與建筑結構連接的抗拉(壓)承載力設計值.應根據(jù)相應規(guī)范規(guī)定計算。6.2.7

承重支架受彎構件的強度應按標準式6.2.2-1計算.但彎矩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并應取較大值: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MS

()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M1.2MS

M

()式中M——承重支架受彎構件彎矩設計值;S

MM

——承重支架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承重支架可變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6.2.8

承重支架的立桿穩(wěn)定承載力應按本標準式6.2.3-1)計算.但軸向力設計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并應取較大值:由可變荷載控制的組合:S

JGK

N

JQK

()S

JGK

JQK

N

SWK

()由永久荷載控制的組合:S

JGK

JQK..式中:N——承重支架計算單元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S

JGK

——承重支架結構件及附件的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

N

——承重支架上除結構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

總和;——承重支架施工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SQK

N

JQKSWK

——承重支架除施工荷載以外的可變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承重支架計算單元立(門架風荷載作用的最大附加軸向力標6.2.9

準值.應按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計算。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要求:K≤fd

a式中:P——腳手架立桿(門架)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N

K

——作用于腳手架立桿的軸向力標準值按本標準第6.2.10的規(guī)定采用;6.2.10

A——立桿底座底面積;df——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按本標準第6.2.9條的規(guī)定采用。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由荷載試驗或其他原位測試式計算并結合工程實踐經(jīng)驗等方法綜合確定。在腳手架地基驗算.應結合地基土的類別、狀態(tài)等因素對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按下式計算:fac

(6.2.10)式中:——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af——地基承載力特征值;ak..k——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應按表的規(guī)定采用。地基土類別多年填積土碎石、砂土粉土、粘土巖石、混凝土

表6.2.10原狀土0.70.90.81.0

地基承力修正系數(shù)分層回填夯實土-0.40.5-6.2.11

在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計算.作用在腳手架立桿的軸向力標準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1作業(yè)腳手架立桿的軸向力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K

JG

K

()組合風荷載時:K

K

SQ

FWK

()

FWK

2FWKb

()M

K

lHK10

21

()式中:N——作業(yè)腳手架計算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標準值;K

JGKSQK

——架體結構件及附件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架體作業(yè)層施工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N

K

——作業(yè)腳手架由風荷載產(chǎn)生的架體立桿軸向力標準值;M

K

——風荷載作用在作業(yè)腳手架立桿中產(chǎn)生的力偶矩;w

K

——風荷載標準值;b——作業(yè)腳手架立桿橫向間距門架寬度;..nnl

——作業(yè)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

——作業(yè)腳手架連墻件豎向間距。2承重支架立桿的軸向力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K

JGK

K

QJK

N

SWK

()式中:N

j——承重支架上第j個可變荷載標準值。QjK6.2.12

高處作業(yè)吊籃設計時應滿足下列條件:1高處作業(yè)吊籃動力鋼絲繩所承受的拉力應符合下式要求:D

K2

K

K

2

()式中Q——動力鋼絲繩所受拉力設計值;D——高處作業(yè)吊籃及鋼絲繩等自重標準值;K——高處作業(yè)吊籃施工荷載標準值;KWK

——高處作業(yè)吊籃所承受的風荷載標準值;——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2高處作業(yè)吊籃平衡穩(wěn)定應符合下式要求:

T

≥1.4K

K

2WK

l

l

()式中Q——高處作業(yè)吊籃懸掛機構后支架配重自重標準值;l——高處作業(yè)吊籃懸掛機構前支架橫梁長度;l——高處作業(yè)吊籃懸掛機構后支架橫梁長度。6.2.13

腳手架所使用的索具、吊.根據(jù)荷載標準值按允許應力法進行設計計算.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規(guī)定。..6.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6.3.1

腳手架結構或構配件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符合下式要求:v

m

(6.3.1)式中:v

ax

——永久荷載標準組合作用下的架體結構或構配件的最大變形值應按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計算;用。6.3.2

.應按本標準第6.1.10條和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荷載的標準組合應符合下列要求:1水平受彎構件彎矩作用的標準組合應按下式計算:MK

()式中:

K

——水平桿件彎矩標準值;M

——腳手架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總和。2作業(yè)腳手架立桿荷載作用的標準組合應按下式計算:K

JGK

()式中:N——作業(yè)腳手架計算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標準值;

JGK

——作業(yè)腳手架結構件及附件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3承重支架立桿(門架)荷載作用的標準組合應按下式計算:K

JGK

()式中:N——承重支架計算立桿段(門架)的軸向力標準值;K

JGK

——結構件及附件的自重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

——除結構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載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總和。6.3.3

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料性能的分項系數(shù)r.除各專業(yè)規(guī)范有專門規(guī)定m..外.應取為1.0。..7結構分析和試驗7.1

一般規(guī)定7.1.1

腳手架的設計計算模(公式應在結構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設計計算所采用的技術參數(shù)應有試驗或工程實踐依據(jù)。新型腳手架應在架體原型試驗的基礎上建立設計計算模.并應根據(jù)試驗結果確定架體設計計算參數(shù)。7.1.2容:

腳手架的結構分析應包括架體分析和節(jié)點分析結分析應包括下列內荷載作用效應的分析以確定架體結構架體結構件及節(jié)點的荷載作用效應;架體結構抗力架體節(jié)點抗力及其他性能的分析以確定架體結構和節(jié)點的抗力及其他物理性能。7.1.3

腳手架的結構分析可采用模擬計算分析、模型試驗分析和原型試驗分析等方法進行。當采用試驗方法確定架體結構和節(jié)點的抗力時應符合附錄C的規(guī)定。7.1.4

結構分析的精度.應能滿足設計和計算模型建立的要求.必要時宜進行試驗驗證。7.1.5

對與時間無關的或不計累積效應的靜力分析可考慮荷載作用的最大值或最小值。7.1.6

在不能準確確定荷載作用參數(shù)時.對荷載作用給出上下限范圍.并進行比較.以確定最不利的荷載作用效應。7.1.7

當架體結構或連接節(jié)點承受自由荷載作用時應據(jù)每一自由荷載作用..可能出現(xiàn)的空間位置、大小和方向.分析確定對架體結構最不利的荷載布置。7.1.8

當動荷載作用可被認為是擬靜荷載作用時.可通過把動荷載作用分析結果包括在靜荷載作用中或對靜荷載作用乘以等效動力放大系數(shù)的方.來考慮動荷載作用效應。7.1.9

試驗結果的分析評估應符合下列原則:可將試驗架體的性能和失效模式與理論預測值進行對.相互驗證;當偏離預測值過大時.應分析原因.必要時應補充試驗。應根據(jù)已取得的分布類型及參數(shù)信息.以統(tǒng)計方法為基礎對試驗結果進行評估。試驗的評估結果僅對所考慮的試驗條件有效不宜將其外推應用。7.2

節(jié)點分析與試驗7.2.1

在架體節(jié)點允許承載力確定時.應以試驗為依據(jù)架體節(jié)點及節(jié)點連接件分析時.應充分考慮節(jié)點在工作狀態(tài)下所承受荷載的性質。7.2.2

在進行節(jié)點分析.應充分慮架體結構可能存在的彈性變形對節(jié)點承載力的影響.必要時應通過試驗或理論分析進行修正。7.3

架體分析與試驗7.3.1

腳手架結構分析所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計算模型應具有理論和試驗依據(jù).應經(jīng)過工程實踐驗證可行;可僅考慮架體結構處于線彈性狀.應能真實反應架體的實際結構和構造.并應能合理描述所考慮極限狀態(tài)下結構的反應。7.3.2

腳手架結構分析應考慮下列因素:架體結構類型及用途;材料性能、規(guī)格、幾何缺陷、力學缺陷;..受力特點及傳力路徑;節(jié)點和桿端約束.桿件或構件連接方式;5架體的構造形式;6架體的側向穩(wěn)定和側向支撐。7.3.3條件。7.3.4

應對腳手架組成結構進行機動分析.確保架體結構具備空間幾何不變在進行架體結構分析時.應過適當?shù)膿Q算系數(shù)或修正系數(shù)考慮試驗條件與架體結構實際使用條件的不同算系數(shù)η通過試驗或經(jīng)驗分析來確定。影響換算系數(shù)η的主要因素可包括尺寸效應、時間效應、試件的邊界條件、環(huán)境條件、施工工藝條件、試驗加載條件等。7.3.5

按試驗結果確定架體結構抗力設計值及確定或驗證計算方法時.應考慮試驗數(shù)量和精度的影響。..88.1

構造一般規(guī)定8.1.1腳手架應具有完整的架體組架方法和構造體系.應能滿足各種復雜施工工況的需求.并應保證架體牢固、穩(wěn)定及傳力路徑清晰合理。8.1.2腳手架架體的連接節(jié)點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應確保架體結構連接的安全可靠。腳手架桿件連接的節(jié)點應能承受規(guī)定的抗破壞承載力、抗滑移承載力和水平拉(壓)力作用.應具有規(guī)定的抗扭轉剛度應符合表8.1.2的規(guī)定。表

腳手架件連接力學能節(jié)點名稱

性能名稱抗破壞承載力

性能要求當節(jié)點承受豎向力P=25kN時.點連接件各部位不破壞

檢驗方法本標準C.2.3條定桿件交叉節(jié)點

當節(jié)點承受豎向力P=10kN時.節(jié)抗滑移承載力點接件相接的水平桿端位移△值不大于0.5mm水平桿軸向拉力(壓力)P≥1.5kN水平桿軸向拉壓)時節(jié)點接件無變形滑移破壞。

本標準C.2.3條定本標準C.2.3條定桿件對接節(jié)點

抗扭轉剛度抗拉力作用節(jié)點抗拉力抗壓力作用節(jié)點抗壓力抗拉(壓)力作用節(jié)點抗拉(壓)力

扭力矩為時1m長平端位移值f≤70.0mm。拉力P≥時節(jié)對接桿件無位移壓力P≥倍件抗壓強度.節(jié)點連接件無破壞拉(壓)力P≥30kN時節(jié)點連件無破壞節(jié)對接桿件無位移

本標準C.2.3條定本標準C.2.4條定本標準C.2.4條定本標準C.2.4條定8.1.3

腳手架所用桿件、節(jié)點連接件、索具、安全裝置等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能配套使用.應能滿足各種工況下架體搭設的組架方法和構造要求。8.1.4

腳手架的搭設場地應平整堅實.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回填土應分層回填逐層夯實;場地排水應順暢.不應有積水。..8.2

作業(yè)腳手架8.2.1

作業(yè)腳手架的寬度不應小于也不宜大于1.2m。作業(yè)層高度不應小于1.7m.也不宜大于2.0m。8.2.28.2.3

作業(yè)腳手架頂層防護欄桿應超過建筑物或構筑物邊沿高度1.8m。作業(yè)腳手架必須按設計和構造要求設置連墻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壓力和拉力的構.應與建筑主體結構和架體連接牢固;連墻點應均勻分布.架體搭設高度在40m及以下時.點覆蓋面積不得大于40㎡;當架體搭設高度超過40m時.每點覆蓋面積不得大于27㎡;連墻點豎向間距不得超過3步.應按2步2跨、2步3跨、3步3跨設置;在架體的轉角處或開口型作業(yè)腳手架端部須增設連墻.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層高.且不應大于4.0m8.2.4要求:

在作業(yè)腳手架的外側立面上應按規(guī)定設置剪刀撐或斜桿.并應符合下列在作業(yè)腳手架的轉角處、端部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懸挑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防護架應連續(xù)設置。8.2.58.2.68.2.7

作業(yè)腳手架底層立桿上應設置掃地桿。作業(yè)腳手架連墻件以上架體的懸臂高度不應超過兩步。懸挑腳手架的懸挑支承結構應經(jīng)過計算設置當用型鋼梁做懸挑支承結構.型鋼懸挑梁外端應設置鋼絲繩或鋼拉桿與上一層建筑結構斜拉結.鋼絲繩不宜參與受力計算。8.2.8

懸挑腳手架的搭設除應符合落地作業(yè)腳手架的一般規(guī)定外.應符合下..列要求:懸挑支承結構應與建筑結構固定牢固嚴禁懸挑支承結構晃動;底層立桿應與懸挑支承結構可靠連接不得滑動或竄動;應在底層立桿上設置縱向掃地桿;應在架體的轉角處端部突出外墻面結構處的底層立桿上各設置一道單跨距水平剪刀撐。8.2.9

升降腳手架應由豎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支座結構構成的主要承力結構.并應設有防傾防墜、同步升降和超載失載控制裝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豎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應采用桁架或剛架結.件連接應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應滿足可靠承載要求;防傾覆裝置和防墜落裝置必須安全可靠。在豎向主框架所覆蓋的每個樓層處均應設置一道附墻支座個附墻支座應能承擔該機位的所有荷載;在使用工況時.必須將豎向主框架與支座固定連接;作業(yè)腳手架在轉角處、端部、通道口處等部位或當搭設高度超過時.應采取加固措施。8.3重支架8.3.18.3.2

承重支架架體的立桿間距不宜大于步距不應大于1.8m。承重支架的高寬比不應大于當架體高寬比為2.0~3.0時應對架體采取增強整體穩(wěn)固性的防傾覆措施;可在架體的周邊及內側水平間距、豎向間距不大于6m設置一道連墻件不能設置連墻件時應在架體周邊相同部位設置纜風繩。..8.3.38.3.4

承重支架的水平桿必須按步縱橫向通長滿布設置不得缺失。承重支架的豎向和水平剪刀撐或斜桿應連續(xù)設置應立桿底部設置縱橫向掃地桿。8.3.5

承重支架宜在立桿頂部插入頂托.采用立桿中心傳力的方式傳遞荷載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不應大于。8.3.6求:

高大承重支架的搭設.應符合本標準的一般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立桿間距不應大于1.2m.步距不應大于1.5m;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間隔不大于6m連續(xù)設置一道豎向剪刀撐或斜桿;沿架體高度方向間距不應大于6m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或水平斜.并應在架體頂部設置;架體立桿的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且不應大100mm;宜在架體周邊、內部設置連墻件與建筑結構拉結。8.4高處作業(yè)吊籃8.4.1

高處作業(yè)吊籃必須設有防墜落裝置和安全繩;安全繩不應與吊籃連接.應單獨與建筑物固定連接;防墜落鋼絲繩應同動力鋼絲繩同級別配置。8.4.2

高處作業(yè)吊籃的懸掛機構前支架嚴禁支撐在女兒墻上.嚴禁支撐在建筑物懸挑結構的邊緣。8.4.3

配重件應穩(wěn)定可靠地安放在配重架上并應有防止隨意移動的措施禁使用破損的配重件或其他替代物。配重件的重量應符合設計要求。8.4.4

高處作業(yè)吊籃懸掛機構支架支撐點處結構承載力應滿足吊籃在設計..工況下的承載能力要求。..9

安裝、使用與拆除9.0.1

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拆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對材料、構配件質量應進行檢驗.并應向作業(yè)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9.0.2

腳手架的搭設或拆除應按順序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剪刀撐、斜桿、連墻件等架體加固件應隨架體同步搭設或拆.嚴禁滯后安裝或先行拆除。架體的安裝應符合構造要求;升降腳手架的升降作業(yè)應實行統(tǒng)一指揮.嚴密監(jiān)視其運行情況。9.0.39.0.4使用:

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應經(jīng)常進行檢查.并進行必要的維護。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xù)1遇有8級以上大風或大雨過后腳手架遇有6級以上大風或雨過后;2凍結的地基土解凍后;停用超過1個月;架體遭受外力撞擊等作用后;架體部分拆除;其他特殊情況。9.0.5

腳手架在搭設或拆除過程中如遇停歇應將浮擱的桿件配件固定或運走.防止墜落傷人。..10

質量控制10.0.1

對腳手架應實施為保證架體安全所必須的質量控制應包括下列內容:1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的質量控制;2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架體構造的質量控制;架體搭設與拆除施工的質量控制;5使用與維護的質量控制。10.0.2

架體的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的質量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工程概況、設計依據(jù)、搭設條件、使用條件清晰;設計方案、基本假定合理計算和技術參數(shù)選擇準確;3架體搭設及拆除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正確;安全、季節(jié)性施工等技術措施齊全;搭設施工圖及重要節(jié)點構造圖能夠指導施工;應有應急預案.且能滿足指導緊急搶險的要求。10.0.3

所采用的材料、構配件的品種、規(guī)格、型號、技術性能等質量特.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應與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相符。10.0.4

周轉使用的架體材料、構配件應制定維修檢驗標.在每使用一個安裝拆除周期后.應進行檢驗、分類、維修保養(yǎng)。10.0.5

材料、構配件的現(xiàn)場檢驗可采用外觀檢驗的方法檢.外觀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材料、構配件按其品種、規(guī)格抽檢比例為1%~3%;..2安全鎖扣、防墜裝置等保證安全的重要構件全數(shù)檢驗;3經(jīng)修復處理的材料、構配件抽檢比例應增加一倍。10.0.6

架體構造的質量控制應根據(jù)架體的種類用途載等在專業(yè)規(guī)范中作出具體規(guī)定.應包括下列內容:架體組架安裝方法及要求;節(jié)點連接方法、技術性能及檢驗方法;架體連墻件、剪刀撐等加固桿件的設置要求;架體轉角、通道口、斜坡道等特殊部位的搭設方法;5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及技術要求。10.0.7

架體搭設的施工質量應在施工過程中階段使用前搭設完工后按單位工程或施工段分批抽樣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作業(yè)腳手架每搭設2樓層高度重支架每搭設高度為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抽樣檢驗數(shù)量不少于5%;升降腳手架每次升降作業(yè)前應對防傾防墜同步升降控制等安全裝置應全數(shù)檢驗;懸挑腳手架的懸挑支承結構籃的懸掛機構腳手架的豎向主框架、水平桁架及支座應全數(shù)檢驗。10.0.8

腳手架搭設質量驗收時應具備下列文件:1專項施工方案、設計計算書等技術文件;2材料、構配件合格證及檢驗記錄;3安全技術交底及搭設過程質量檢驗記錄。10.0.9

腳手架搭設質量合格判定應符合下列要求:..驗收文件齊全有效;所使用的材料、構配件質量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和專項施工方案設計要求;場地平整堅實.無積水滿足承載力要求設在建筑結構上的架體經(jīng)對建筑結構驗算滿足承載力要求或經(jīng)驗算采取了加固措施;架體的構造符合專業(yè)規(guī)范和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的要求;架體的加固件齊全.位置正確.連接固定可靠;升降腳手架的防傾覆、防墜落、同步升降和超載失載控制裝置齊全;測試和檢驗項目經(jīng)測試或檢驗合格;安全防護設施齊全、可靠。..11安全管理11.0.111.0.2

腳手架的搭拆作業(yè)和使用應有保證安全的安全措施。腳手架的搭拆作業(yè)應由專業(yè)操作工擔.并應按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特種作業(yè)人員考核管理規(guī)定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凡不適合登高作業(yè)者.不得上架操作。11.0.311.0.4

腳手架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規(guī)定的條件使用作業(yè)層上嚴禁超載。嚴禁將承重支架纜風繩混凝土輸送泵管卸料平臺及大型設備的支承件等固定在作業(yè)腳手架上。11.0.5

六級及以上風天應停止架上作業(yè)雨雪霧天應停止腳手架的搭拆作業(yè);雨、雪、霜后上架作業(yè)應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遇有5級以上風和雨雪天氣.不得進行升降腳手架的升降作業(yè)。11.0.6

腳手架在使用期間.當預見可能有強風天氣所產(chǎn)生的風壓值超出設計的基本風壓值時.對架體應采取臨時加固或防風措施。11.0.7

架體結構的主要承力桿件、加固件在施工期間不宜拆除;如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應有相應可靠的加固措施。11.0.8

作業(yè)腳手架外側和承重支架作業(yè)層欄桿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網(wǎng)或其它措施封閉防護.防止墜物傷人。密目式安全網(wǎng)應為阻燃產(chǎn)品.網(wǎng)目密度不應低于2000目/100cm

。11.0.9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護。搭拆腳手架作業(yè)時.須設置警戒線、警戒標志并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作業(yè)人員入內。..承重支架在施加施工荷載的過程中.體下嚴禁有人。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腳手架出現(xiàn)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當出現(xiàn)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安全隱患時.應停止架上作.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整改并經(jīng)檢查驗收.確認隱患排除后方可繼續(xù)使用。..AA附錄

計算用表A.0.1

鋼管截面幾何特征見表表

腳手架鋼管截面幾特性鋼管外徑(mm)605148.348.048.048.042.742.442.442.034.033.027.226.926.926.826.8

壁厚(mm)3.23.03.63.53.22.52.42.62.42.52.22.3962.42.52.2

截面積()5.7152064.894.503.573.043.253.023.102.202.221.511.981.831.911.70

截面慣性矩I(cm)23.1013.0812.7112.1911.369.286.196.406.056.082.792.631.221.481.401.421.30

截面模量W(cm)7.705.135.265.084.733.8690052.862.831.641.590.891.101.041.060.97

截面回轉半徑i2.011.671.591.581.591.611.431.411.421.401.131.090.900.860.870.860.87

每米長重量(標準值)(N/m)47.7835.4839.7038.4035.3328.0423.8625.52683417.2520.1611.8515.5814.5014.9913.35A.0.2

常用材料、構配件、人員的自重.可按表名稱

常用材、構配件、員的自單位自重

備注沖壓鋼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木腳手板竹笆腳手板

kN/mkN/mkN/mkN/m

0.300.350.350.10

————欄桿、沖壓鋼板檔腳板欄桿、竹串片腳手板檔板欄桿、木腳手板擋板

kN/mkN/mkN/m

0.160.170.17

———密目式安全網(wǎng)

kN/m

0.01

2000目/100cm扣件: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人

N/個N

2618.4800~850

——灰漿車、磚車

kN/m

2.04~2.50

—..普通磚240mm×115mm×53mm灰砂磚

kN/mkN/m

18~1918

864塊m.濕砂:石灰92:8瓷面磚150mm×150mm×8mm

kN/m

17.8

5556塊/

陶瓷馬賽克δ=5mm石灰砂漿、混合砂漿水泥砂漿素混凝土

kN/mkN/mkN/mkN/m

0.12172022~24

————加氣混凝土

kN/塊

5.5~7.5

—泡沫混凝土

kN/m

4~6

—A.0.3

敞開式單雙排鋼管腳手架、鋼管承重支架的擋風系數(shù)

Φ.可按表

敞開式排、雙排作腳手架承重支架的風系數(shù)

Φ步距

縱距()(m)0.600.750.901.051.201.351.501.608000

0.40.2600.2410.2280.2190.2120.2070.2020.2000.19590.1927

0.60.2120.1920.1800.1710.1640.1580.1540.1520.1480.144

0.750.1930.1730.1610.1510.1440.1390.1350.1320.1280.125

0.90.1800.1610.1480.1380.1320.1260.1220.1190.1150.112

1.00.1730.1540.1410.1320.1250.1200.1150.1130.1090.106

1.20.1640.1440.1320.1220.1150.1100.1060.1030.0990.096

1.30.1600.1410.1280.1190.1120.1060.1020.1000.0960.092

1.350.1580.1390.1260.1170.1100.1050.1000.0980.0940.091

1.50.1540.1350.1220.1130.1060.1000.0960.0940.0900.086

1.80.1480.1280.1150.1060.0990.0940.0900.0870.0830.080

2.00.1440.1250.1120.1030.0960.0910.0860.0840.0800.077注:本表數(shù)據(jù)適用于直徑為ф48mm~48.3mm管。A.0.4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

可根據(jù)鋼材的牌號按表表

軸心受構件的穩(wěn)定數(shù)(Q235)λ0

0123567891.0000.9970.9950.9920.9890.9870.9840.9810.9790.976..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

0.9740.9710.9680.9660.9630.9600.9580.9550.9520.9490.9470.9440.9410.9380.9360.9330.9300.9270.9240.9210.9180.9150.9120.9090.9060.9030.8990.8960.8930.8890.8860.8820.8790.8750.8720.8680.8640.8610.8580.8550.8520.8490.8460.8430.8390.8360.8320.8290.8250.8220.8180.8140.8100.8060.8020.7970.7930.7890.7840.7790.7750.7700.7650.7600.7550.7500.7440.7390.7330.7280.7220.7160.7100.7040.6980.6920.6860.6800.6730.6670.6610.6540.6480.6410.6340.6260.6180.6110.6030.5950.5880.5800.5730.5660.5580.5510.5440.5370.5300.5230.5160.5090.5020.4960.4890.4830.4760.4700.4640.4580.4520.4460.4400.4340.4280.4230.4170.4120.4060.4010.3960.3910.3860.3810.3760.3710.3670.3620.3570.3530.3490.3440.3400.3360.3320.3280.3240.3200.3160.3120.3080.3050.3010.2980.2940.2910.2870.2840.2810.2770.2740.2710.2680.2650.2620.2590.2560.2530.2510.2480.2450.2430.2400.2370.2350.2320.2300.2270.2250.2230.2200.2180.2160.2140.2110.2090.2070.2050.2030.2010.1990.1970.1950.1930.1910.1890.1880.1860.1840.1820.1800.1790.1770.1750.1740.1720.1710.1690.1670.1660.1640.1630.1610.1600.1590.1570.1560.1540.1530.1520.1500.1490.1480.1460.1450.1440.1430.1410.1400.1390.1380.1370.1360.1350.1330.1320.1310.1300.1290.1280.1270.1260.1250.1240.1230.1220.1210.1200.1190.1180.117—————————表

軸心受構件的穩(wěn)定數(shù)(鋼λ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

0123567891.0000.9970.9940.9910.9880.9850.9820.9790.9760.9730.9710.9680.9650.9620.9590.9560.9520.9490.9460.9430.9400.9370.9340.9300.9270.9240.9200.9170.9130.9090.9060.9020.8980.8940.8900.8860.8820.8780.8740.8700.8670.8640.8600.8570.8530.8490.8450.8410.8370.8330.8290.8240.8190.8150.8100.8050.8000.7940.7890.7830.7770.7710.7650.7590.7520.7460.7390.7320.7250.7180.7100.7030.6950.6880.6800.6720.6640.6560.6480.6400.6320.6230.6150.6070.5990.5910.5830.5740.5660.5580.5500.5420.5350.5270.5190.5120.5040.4970.4890.4820.4750.4670.4600.4520.4450.4380.4310.4240.4180.4110.4050.3980.3920.3860.3800.3750.3690.3630.3580.3520.3470.3420.3370.3320.3270.3220.3180.3130.3090.3040.3000.2960.2920.2880.2840.2800.2760.2720.2690.2650.2610.2580.2550.2510.2480.2450.2420.2380.2350.232..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

0.2290.2270.2240.2210.2180.2160.2130.2100.2080.2050.2030.2010.1980.1960.1940.1910.1890.1870.1850.1830.1810.1790.1770.1750.1730.1710.1690.1670.1650.1630.1620.1600.1580.1570.1550.1530.1520.1500.1490.1470.1460.1440.1430.1410.1400.1380.1370.1360.1340.1330.1320.1300.1290.1280.1270.1260.1240.1230.1220.1210.1200.1190.1180.1160.1150.1140.1130.1120.1110.1100.1090.1080.1070.1060.1060.1050.1040.1030.1010.1010.1000.0990.0980.0980.0970.0960.0950.0940.0940.0930.0920.0910.0910.0900.0890.0880.0880.0870.0860.0860.085—————————..附錄

腳手架用具、吊具.應滿足鋼絲繩承載能力具有足夠的安全儲備要求。B.0.2倍。B.0.3B.0.4

腳手架所用提升設備的額定起重力宜大于提升物體重力的1.2~1.35吊具、鋼絲繩綁扎點處的環(huán)形吊筋安全系數(shù)應=5。S鋼絲繩、索具的安全系數(shù)K取值.應符合表S表

鋼絲繩全系數(shù)K值表S鋼絲繩用途安系數(shù)纜風繩3

鋼絲繩用途安系數(shù)K物料平臺承重繩10

機動起重設備6~8

懸挑腳手架安全保護繩

6手動起重設備6吊籃10

用作吊索受彎曲時6~用作捆綁吊索8~10B.0.5

鋼絲繩的允許拉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S

(SL

(式中'——鋼絲繩拉力標準值;

L

——鋼絲繩允許拉力;K——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S——折減后的鋼絲繩破斷力;

——鋼絲繩破斷拉力總和;K——鋼絲繩破斷拉力折減系數(shù)應符合表表

鋼絲繩斷力折減系鋼絲繩種類折減系數(shù)K6×19+10.85

φ6×37+10.826×61+10.80..dd附錄

腳手架力性能試驗C.1

一般規(guī)定C.1.1

腳手架結構力學性能試驗和構配件力學性能試驗應試驗前制訂試驗方案。試驗方案應包括試驗目的、試驗架體所用材料、構配件的規(guī)格、型號及選取方法、試驗設備、試驗實施方法、試驗結果的分析及采用等內容。為制訂試驗方.應預先進行定性分.確定試驗架體或構配件性能的可能臨界區(qū)域和相應極限狀態(tài)標志。C.1.2

腳手架原型試驗所用的材料、構配件及試驗架體的結構和構造應與實際架體相同。C.1.3試驗。C.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