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記承天寺夜游》歷年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匯編
(截至2021年)
【甲】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譽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龍井?題名記
秦觀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②大師,以書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④,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
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
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
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
(選自張岱《西湖夢尋》)
【注釋】①龍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風(fēng)篁嶺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號元靜,和下文
的參寥,也是蘇軾的朋友。③籃輿:竹轎。④霽:雨過天晴。
16.解釋下列加點詞。
(1)卷無與為樂者(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出郭(4)以不時至,去矣
17.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有曩有霸上、棘門軍(《周亞夫軍細柳》)
B.相與步于中庭刻唐賢今人詩賺于其上(《岳陽樓記》)
C.以書邀余入山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D.從參寥策杖并湖池行由是則生項有不用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衿交橫,蓋竹柏影也。
(2)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
19.兩文都寫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達的情感不一致,請你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6.(1)考慮,想到。(2)只是。(3)等到。(4)離開。17.B
18.(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庭院里
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2)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
19.《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fù)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
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文章表達蘇軾壯志難酬的苦悶,同時表現(xiàn)曠達樂觀的人生
態(tài)度。)《龍井題名記》表達作者對此地美景的喜愛之情,抒寫內(nèi)心的歡愉。
【參考譯文】
【乙】元豐二年,中秋節(jié)第二天,我從吳興去杭州,(然后)在向東趕回會稽。龍井(這
個地方)有位辨才大師,用書信的方式邀請我到(龍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陽已經(jīng)西
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寧,碰到的道人參寥,問(他)龍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傭的竹
轎,(參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轎子)已經(jīng)離開了?!?/p>
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我)便放
棄坐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過了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洗腳,進
入靈石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就沿著它)爬到了風(fēng)篁嶺,在龍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
著山石便喝了起來。從普寧到龍井亭總共經(jīng)過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靜,聽不到人的聲音,
路邊的房屋,燈火若隱若現(xiàn),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發(fā)出悲愴的聲響,這大概不是人間有
的地方。(我們繼續(xù))前行,二更天的時候,才到壽圣院,在朝音堂拜見辨才大師,第二天
便回去了。
(2021甘肅武威)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逐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某①啟:仆居?xùn)|坡③,作陂種稻。有山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
病幾死,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庇闷溲?/p>
而效。勿謂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蘇
軾《與章子厚》)
[注釋]①某:指章子厚,蘇軾友人,北宋大臣,博學(xué)善文,當(dāng)時在京謀官。②仆:對自
己的謙稱。③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瘡:形如豆斑的萍。⑥
黑牡丹:牛的戲稱。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庭下如積水空明()(2)勿謂仆謫居之后()
11.文中劃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D.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dāng)以青蒿粥啖之
1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
13.讀完【甲】【乙】兩文,你認為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
(4分)
【參考答案】
10.(1)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2)貶謫,流放
11、B
12.(1)張懷民也沒有睡覺,(兩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我)有五十畝田,自己耕田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此來生活。
13.蘇軾是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與堅守以及曠達樂觀的人。同是
在貶官境遇中,甲文中蘇軾能與同是貶官的張懷民悠閑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蘇軾
以過著男耕女織的村居生活為樂,甚至把病牛戲稱為“黑牡丹”。
【參考譯文】
【乙】章惇公親啟:我居住在東坡之上,放水種植稻子,有四五十畝稻田,我親自耕種
我的妻子養(yǎng)殖蠶桑姑且以此來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幾乎死去,獸醫(yī)不了解癥狀,可
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癥狀,說“這只牛發(fā)的是痘斑瘡,按照方法應(yīng)當(dāng)用青蒿熬粥喂給他吃?!?/p>
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見效.不說我被貶謫之后的日子,我是總是把自己當(dāng)成田間的老頭.我的妻
子還能解決黑牡丹的疾病,說到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
(2021湖南郴州)
【甲】
記承天寺夜游
[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西湖念語①
[宋]歐陽修
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士。況西湖之勝概,
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②。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
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
⑨若于無人。乃知偶來常勝于特來,前言可信。所有雖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舊闋之辭,
寫以新聲之調(diào)。敢陳薄伎,聊佐清歡。
(注釋)①此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②高會:盛大的宴會。③
傍,同“旁”。
13.下面是“勝”字的文言詞義積累卡。請你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脈絡(luò),填寫義項。
14.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
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
16.(甲)(乙)兩文中的“閑人”有多重內(nèi)涵。請結(jié)合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13.(1)勝過,超過(2)美好,優(yōu)美
14.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
15.(1)哪個晚上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2)雖然良辰美景,本來大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屬于閑人。
16.(1)清閑之人。蘇軾和歐陽修,一個被貶,一個辭官退休,這樣的處境使他們有
時間走進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
(2)恬適之人。蘇軾因心境空靈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賞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歐陽
修“并游”“獨往”“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留戀于山水間,自得其樂。
(3)曠達之人?!暗匍e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顯示了蘇軾在逆境中的
曠達。歐陽修辭官之后,“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觴而一詠”),
心無掛礙,平和曠達。
【分析】
13.
考查詞語含義。根據(jù)詞義積累卡提示,結(jié)合所學(xué),推測詞義演進脈絡(luò)。(1)“乃知偶
來常勝于特來”意思是:于是我明白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的。推測“勝”是“超
過”意思;(2)“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币馑际牵汉螞r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
潁一帶獨自享有好名聲。推測“勝”意思是“美好,優(yōu)美”。
14.
考查斷句。此句的意思是: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
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同時,“安”疑問詞,一般用在句首,“曲水”
名詞,一般在句首。據(jù)此斷句為: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
15.
考查翻譯。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
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
(1)何……無?:哪里沒有……?但,只。閑:清閑。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
吾:我們;耳:罷了;
(2)雖:雖然;固:本來;高會:盛大的宴會。而:但是;幸:幸好;屬:屬于。
16.
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結(jié)合【甲】【乙】兩文中的“閑人”理解其多重含義。
其一,有“清閑之人”的意思、。甲文寫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
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jīng)四年了。乙文寫于歐陽修辭官退休流連潁州西湖山水之時,
正是有時間走進自然,親近清風(fēng)明月閑暇之時。
其二,有"悠閑自適之人”的意思。甲文蘇軾看到“月色入戶”“庭下如積水空明,水
中藻、谷交橫”的美景時“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乙文中歐陽修”鳴蛙暫
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傍若于無人。”寫出
了詩人留戀于西湖山水間,自得其樂之感。
其三,有“曠達之人”的意思。甲文作者雖遭遇貶謫,“但”字顯示了作者不汲汲于名
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表現(xiàn)了從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乙文歐陽修辭官之后,“獨
往”“至歡”“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表現(xiàn)出的也是
曠達平和,心無雜念的開闊胸襟。
【參考譯文】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
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nèi),(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
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
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
存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
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
【乙】從前王子猷喜愛竹子,到了人家門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淵明的躺車,遇到了酒
就在路上逗留。何況西湖這樣的美景,在東潁一帶獨自享有好名聲。雖然美景良辰,本來大
多見于盛大的宴會。但是清風(fēng)明月,幸好也屬于清閑之人。一起交游或許會結(jié)成好友,趁著
興致有時也會獨自去游玩。聽一聽蛙鳴,何必問它屬于官家還是屬于私人。面對彎彎曲曲的
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詠一首詩。到了高興而領(lǐng)會了意旨時,也好像旁邊沒有別人一樣
縱情盡興。于是我明白了,偶然來一次往往勝過專程來游玩。前人過說過的話是值得相信的。
這一切雖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獲卻已經(jīng)很多。于是就翻看I日有的詩詞,寫出新的詞
調(diào),冒昧地陳述一番薄技,姑且表達清新歡快之意。
(2021浙江寧波)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
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大師,以苦邀余入
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②,則曰:“以不時至,
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力度
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
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
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遢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不還。
(秦觀《龍井題名記》
[注釋J①辨才: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講經(jīng),與下文的參寥都是蘇軾的朋友。
②籃輿(yU):竹轎。③天字開霽: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風(fēng)景區(qū)南
岸夕照山上。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月色入廣(2)但少閑人
(3)以至邀余(4)遢辨才于朝音堂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濯足于惠因澗嘗射于家圃
B.得支徑上風(fēng)篁嶺橫柯上蔽
C.殆非人間之境馬之千里者
D.明日乃還乃不知有漢
7.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2分)
8.甲、乙兩文都寫了月夜之景,但寫景觀察的曲度不同,請作昂便分析。(2分)
【參考答案】
5.[答案](1)n(2)只/只是(3)信/書信(4)拜見/拜訪
[評分標準]①每小題1分,共4分。②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
6.[答案]A(2分)
7.[答案](我們)在龍井亭休息,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頭上喝(舀泉水/斟泉
水/取泉水靠在石頭上然后喝水)。
[評分標準]①共2分。②句子通順,前半句譯出倒裝句得1分。后半句譯對“酌”“居
得1分。③錯一字扣1分,直到扣完為止。
8.[答題角度一]甲文運用定點觀察,寫出月色空明/空靈澄澈,疏影搖曳的美妙境界(1
分)。乙文采用移步換景,交代行蹤游蹤,寫從普寧到壽圣院沿途的景色(1分)。
[答題角度二]甲文從視覺角度寫出月色空明/空靈澄澈,疏影搖曳的美妙境界(1分)。
乙文從聽覺角度寫出夜晚環(huán)境的幽寂/幽靜(1分)。
[評分標準]①共2分,意思對即可。②從一個角度作答即可。③兩個角度不可雜糅答
題。④出現(xiàn)錯別字扣1分。
【參考譯文】
【乙】元豐二年,中秋節(jié)第二天,我從吳興去杭州,(然后)在向東趕回會稽。龍井(這
個地方)有位辨才大師,用書信的方式邀請我到(龍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陽已經(jīng)西
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寧,碰到的道人參寥,問(他)龍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傭的竹
轎,(參寥)說,“(你)來的不是時候,(轎子)己經(jīng)離開了?!?/p>
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甚至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于是(我)便放
棄坐船,跟著參寥拄著拐杖沿著湖邊慢走。過/雷峰塔,渡過南屏一帶,在惠因澗洗腳,進
入靈石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就沿著它)爬到了風(fēng)篁嶺,在龍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
著山石便喝了起來。從普寧到龍井亭總共經(jīng)過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靜,聽不到人的聲音,
路邊的房屋,燈火若隱若現(xiàn),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發(fā)出悲愴的聲響,這大概不是人間有
的地方。(我們繼續(xù))前行,二更天的時候,才到壽圣院,在朝音堂拜見辨才大師,第二天
便回去了。
(2020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連至承天
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行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①南遷②,相遇于梧、藤③間。道旁有鬻④湯餅者,共買食之。犒⑤惡
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日:“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姨'而已?!?/p>
(選自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東坡食湯餅》)
[注釋]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
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賣。⑤犒(cu):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
5.解釋加點的詞語。(4分)
①欣然起行②念無與為樂者
③共買食之④飲酒但飲濕
6.翻譯句子。(4分)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
②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7.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乂2分)
A.【甲】文中''亦”和“相與”點出兩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寫了被貶后的艱難生活?!按笮Α笨此茖憳?,實則寫人物的苦悶。
C.【甲】文以第一人稱寫尋友賞月的悠閑?!疽摇课囊缘谌朔Q敘述故事,“徐”和
“大笑”準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的風(fēng)采。
D.【甲】【乙】兩文都采用記敘和描寫的方式來寫被貶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議論結(jié)尾。
8.如果你是東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會對九三郎說什么?(2分)
【參考答案】
5.①高興的樣子②考慮,想到③吃④只,僅
說明:本題4分。
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存交錯其中。
②蘇轍放下筷子嘆氣,蘇軾已經(jīng)吃完湯餅了。
說明:本題4分。
7.B
說明:本題2分。
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難再所難免。與其哀聲嘆氣,不如樂觀面對。
說明:本題2分。只要體現(xiàn)出勸慰弟弟樂觀面對挫折,符合語境,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譯文】
【乙】蘇軾與弟弟蘇轍貶謫到南方時曾經(jīng)在梧州、藤州之間相遇,路邊有賣面條的人,
于是兄弟二人買了面條吃,(面條)粗陋得難以下咽.蘇轍放下筷子嘆氣,但是蘇軾已經(jīng)很
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對蘇轍說:“九三郎,你還想細細咀嚼嗎?”說完大笑著站起來.秦少
游聽說這件事后,說:“這是東坡先生'只管飲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風(fēng)格)罷了
(2020山東聊城)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醛①,皆可?/p>
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節(jié)選自蘇軾《超然臺記》)
【注釋】①哺糟啜酶(chudII):吃酒糟,喝薄酒。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念無與為樂者念:()(2)相與步于中庭相與:()
(3)蓋竹柏影也蓋:()(4)皆可以飽飽:()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茍有可觀,皆有可樂。
17.請自選一個角度,對下面的句子進行賞析。(3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薦交橫,蓋竹柏影也。
18.乙文中說“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而不樂”。甲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印證這兩句話?
(3分)
【參考答案】
15.(2分)⑴念:考慮,想到(2)相與:共同,一起
(3)蓋:大概是(4)飽:吃飽(便……飽,讓……飽)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解釋。三個課內(nèi),一個課外。課內(nèi)的平時練習(xí)比較多,容易填寫。
課外的要結(jié)合該詞所在語境,“果蔬草木,皆可以飽”可知應(yīng)為“吃飽”。
16.(4分乂1)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2分)
(1)如果有可以觀賞(觀看)的地方,都可以獲得快樂。(2分)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句子翻譯按照“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將關(guān)鍵詞
語翻譯準確,大意流暢。采用“留、冊k調(diào)、補、替”等方法,準確翻譯。⑴要留意“但”
“者耳”的翻譯。(1)要注意“茍”“皆”的翻譯。
17.(3分)
示例':景物特點鮮明(1分),“積水空明”等句傳神地寫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
表達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1分)。
示例二: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側(cè)面寫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
表達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也分)。
示例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作院中積水,將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存(1
分),生動形象地寫出月色的澄澈明凈(1分),表達作者對月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
寧靜、喜悅”分)。
示例四:“交橫"(“空明”),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月光的皎潔明澈(2分),表達作者對月
色的喜愛(表現(xiàn)出作者心境的寧靜、喜悅乂1分)。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賞析。句子賞析可以從修辭、描寫、詞語等角度進行分析。從“如”
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寫水其實是寫月光,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然后分析寫出了什么,
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
18.(3分)①在蘇軾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觀(美好)的(1分乂如學(xué)生引用“月色
入戶”或“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可給1分)。②蘇軾受到
貶謫,(在承天寺中)與友人一起漫步閑庭(欣賞月下美景加分),愁緒得到排遣(感受到快樂)(1
分乂學(xué)生如引用“欣然起行”“相與步于中庭”等句,不作解說,給1分)。
【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題干要求概括甲文印證“凡物皆有可觀”“吾安往
而不樂”的內(nèi)容,要注意把握住“可觀”和“樂”兩點,從甲文中尋找答案??捎^為“月色”,
“樂”為通過觀賞月色,獲得快樂。
【參考譯文】
【乙】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
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
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2020云南)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
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
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fù)
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
守猶不避涂潦巴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率其徒持畚鋪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
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釋】①涂潦:②錨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①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②便知徐州
(2)下面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D
A.簟竹柏影也
B.蒼顏白發(fā),頒顰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C.吾在層,水決不能敗城
D.朝暉夕陰,氣象不干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4)從甲乙兩文中,你能感受到蘇軾怎樣的情感或者是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請分別加以
概述。
【參考答案】
(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
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
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但:只
②句意:蘇軾調(diào)任徐州.徙:調(diào)任
(2)此題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要結(jié)合句子意思來解釋.
A句意: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蓋:原來是;今義:覆蓋
B句意:面容蒼老,滿頭白發(fā),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頹然:醉醺
醺地;今義:衰老的樣子
C句意: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是:這;今義:判斷動詞
D句意: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景色千變?nèi)f化.氣象萬千:景色千變?nèi)f化;今
義: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故選:D
(3)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
是“增、冊h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
重點詞有:相與:一起
句意: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②重點詞有:卒:最終
句意: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
(4)此題考查的是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概括人
物性格從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對人物評價的詞語,也可以自己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語句進行概括,
解答時,需要結(jié)合人物的事跡、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進行思考分析.甲
文主要參考語句: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文主要看蘇軾在面對
即將到來的洪水時的行為表現(xiàn).
答案:(1)①但:只②徙:調(diào)任
(2)D
(3)①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②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
(4)甲文:表達了被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更有豁達的情懷.乙文:
臨危不懼、以身作則、善于指揮、足智多謀、公而忘私、親民愛民等.
【參考譯文】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
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和
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
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存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
和柏樹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
清閑的人罷了.
【乙】蘇軾調(diào)任徐州.黃河在曹村附近決堤,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
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城里,城墻即將被沖毀,城里的富人爭著逃出城去避難.蘇
軾說:“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會動搖,誰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
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于是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wèi)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
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您尚且
不逃避洪水,我們這些小人應(yīng)該為您效力.”于是率領(lǐng)他的士兵拿著畚錨出營,修筑東南方
向的長堤,堤壩從戲馬臺起,末尾與城墻相連.雨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墻只有三版.蘇
軾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經(jīng)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
(2017湖南湘西)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予在僧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
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⑦
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脩州:蘇軾被貶之地,現(xiàn)屬海南。③民:指漢族。
夷:指當(dāng)?shù)厣贁?shù)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過:蘇軾的
小兒子。⑦韓退之釣魚: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
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承至承天寺遂:于是,就
B.懷民亦未磔寢:睡覺
C.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過:經(jīng)過
D.歸舍己三鼓矣鼓:動詞,擊鼓
13、【答案】C
【解析】題考查文言實詞。C項“過”是一個多義詞,可解釋為“經(jīng)過”“訪問”“錯
誤”“超出”等,而這一句的意思是“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所以“過”應(yīng)是“拜訪”的
意思。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欣然起行您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
B.放杖加笑強飲三大白加別
C.予欣然從之山間之朝暮也
D.相與步干中庭皆以美于徐公
1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A項中的“然”分別是“……的樣子”和“然而”;B項
中的“而”都“表修飾’’;C項中的“之”分別是“代詞,他們”和“結(jié)構(gòu)助詞”的”:
D項中“于”分別是“在”和“比”。
15.下列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八個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難得的喜悅與興
奮。
B.乙文中“笑韓退之”是笑韓愈被貶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隨遇而安。
C.甲、乙兩文分別用凝練的筆墨描寫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華景象、祥和淳
樸的民風(fēng)。
I).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被貶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
1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D項中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被貶后抑郁不能排遣,
追求解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不正確,從甲文最后一句、乙文“放杖而笑,孰為得失?”一
句可知,作者的心情是達觀的。
【參考譯文】
【乙】己卯年元宵節(jié),我當(dāng)時在脩耳。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我,說:''這么好的月夜,
先生能一起出去嗎?"我高興地答應(yīng)了。走到了城西,進入了和尚的住所,經(jīng)過了小巷,只
見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住在一起,殺豬的,賣酒的,市井里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經(jīng)三更了。
家里的人閉門熟睡,鼾聲響起,一覺醒來又睡去。(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
什么是失呢?蘇過問我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韓愈釣魚沒有釣到,還
想要到更遠的地方釣魚,卻不知道在海邊的人也未必能釣到大魚。
(2017山東日照)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尸,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
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修,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至叫水中藻、薦交橫,竄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一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羅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
勒①,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周望②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③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④故物也,
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公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柳,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小午、未、申三時。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bng)⑤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
尤為清絕,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⑥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
注釋:①勒:壓抑。②周望:袁宏道的朋友。③傅金吾:姓傅的宮廷侍衛(wèi)?④玉照堂:張功
甫的園林名。⑤夕舂:夕陽的代稱。⑥游客:袁宏道在本文中的自稱。
15.給加點字注音。(2分)
(1)水中藻、存交橫()⑵周望裂為余言()
1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6分)
⑴月色入廣()⑵懷民亦未程()
⑶庭下如積水申明()⑷量竹柏影也()
⑸今與春雪甚盛()
(6)然杭人游湖,小午、未、申三時()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
18.甲乙兩文中都各有一個“樂”字,請比較其含義上的異同。(3分)
15.(2分,每空1分)(I)(2)出必
16.(6分.每空1分)(I)戶:n(2)寢:瞳覺
(3)空明:清澈(4)港:大概
(5)歲1年(6)止:只
17.(4分)(1)想到?jīng)]有與我一起享受(月景)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
(2)我當(dāng)時被桃花所迷戀,竟然不忍心肉開。
18.(3分)相同之處,都是以賞月為樂。(1分)不同的是,甲文的“樂”是蘇軾表達
與朋友同慶之樂(I分).乙文是袁宏道追求異于俗人的獨特雅趣(1分)。
【參考譯文】
【乙】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最美時候,是煙霧彌漫的早晨,是山嵐
繚繞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這還是難得一見的
奇觀。吾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東西,應(yīng)
該要趕緊去欣賞欣賞??!」我當(dāng)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草如煙、紅花似霧,彌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聲音恍若微風(fēng)
陣陣吹來,仕女的粉汗有似紛紛的細雨飄落,穿羅衫、著紈褲,游客之多,還多過堤畔的小
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
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
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
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夠和凡夫俗子
去說呢!
(2017四川德陽)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1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芍交橫,蓋竹柏影
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將敗,富民爭出
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fù)入。軾詣
武衛(wèi)營,呼卒長,日:“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
①,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甭势渫匠舟五^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軾
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復(fù)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
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鋪,箕畚鐵鍬。③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
堵。
9、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⑴相與當(dāng)于中庭▲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⑶軾遍武衛(wèi)營▲⑷卒全其城▲
10、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
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⑴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橫,蓋竹柏影也。
⑵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
⑶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
12、【甲】文表現(xiàn)了蘇軾安閑自適的心境,還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乙】文記述了
蘇軾率領(lǐng)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4分)
【參考答案】
9、答:⑴散步,漫步(2)只,只是⑶到……去⑷最終,終于
10、答: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⑴譯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積滿了水一樣清澈透明,水里(好像)還有水藻存菜
交相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而己)。
⑵譯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我和誰守城呢?
⑶譯句:蘇軾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去。
12、答:⑴宦途失意的苦悶。⑵勤于政事,愛護百姓。
【參考譯文】
調(diào)任徐州知州。黃河在曹村決口,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城墻
將要被浸壞,富裕的百姓爭著出城躲避水災(zāi)。蘇軾說:“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動不安,
我和誰守城?我在這里,洪水決不會浸壞城墻?!庇职迅蝗酥匦纶s進城去。蘇軾到武衛(wèi)營,
喊來卒長,說:“河水將要沖壞城墻,事情緊急,你們雖是禁軍,姑且替我出力?!弊溟L說:
“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應(yīng)當(dāng)效命。”就率領(lǐng)兵卒拿著畚箕鐵鍬出去,筑起東南
長堤,從戲馬臺開始,一直連接到城墻。蘇軾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過家門也不進去,派
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這座城。他又請求調(diào)發(fā)第二年的役人來增筑舊城墻,用樹木筑起
防護堤,以防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2016江蘇鹽城)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
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②之妙,皆在朝
日始出,夕舂(chdng)?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
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
【注】①染:染成。②設(shè)色:涂色,這里可譯為“籠上暮色”。③夕舂:夕陽。
10.下列加點字與“止午未申三時”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A.小惠未緬,民弗從也B.便攀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C.皆被綺繡D.人但過然后能改
11.翻譯下列語句。(4分)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品析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特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的妙處。(2
分)
13.同是借月抒情,蘇軾和袁宏道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們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你
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啟發(fā)?(3分)
【參考答案】
IO.D評分說明;(2分)選擇正確得2分.
11.(1)譯文: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2)譯文:湖水被染成綠色之美,山嵐被籠上暮色之妙,都出現(xiàn)在朝日初升,夕陽
還未落山之際。(或湖水掛染成綠色之美,暮煙凝聚在山間之妙,都出現(xiàn)在朝日初升,夕陽
還未落山之際。)評分說明:(4分)每小題各2分,重點字詞譯對即可.
12.①用比喻的修辭.把“月光”比喻成“積水”把“竹柏的影子”比喻成“藻谷”。
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評分說明:(2分)答出①得1分;答出②得1分.
13.①蘇軾借月抒發(fā)了自己仕途失意的寂寞、自我排遣的曠達。(或賞月的欣喜、漫步
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
②袁宏道借月表達了獨到的審美情趣,從而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臺污、獨以自然
山水為樂的情感。
③示例:生活中遇到困難、失意時要做一個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
評分說明:(3分)以上三點.第①點中答出“失落”、“曠達”之意即可得1分;第②
點中答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得0.5分,欣賞山水之樂得0、5分.第③點意對即可得1分。
【乙參考譯文】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賣公雞廣告合同范本
- 中醫(yī)門診合同范本
- 2025中國冶金地質(zhì)總局所屬在京單位高校畢業(yè)生招聘2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修車廠勞務(wù)合同范本
- 個體服裝購銷合同范本6
- 產(chǎn)品合伙合同范本
- 代購分期購車合同范本
- Starter Unit 3 Section B project 教學(xué)設(shè)計-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
- 企業(yè)食堂用工合同范本
- 勞務(wù)搬家合同范本
- 信訪維穩(wěn)工作培訓(xùn)
- 品牌社群視角下顧客參與價值共創(chuàng)的影響研究-基于小米社群運營案例分析
- 《銀行保險理財沙龍》課件
- 像科學(xué)家一樣思考-怎么做-怎么教-
- 酒店公共區(qū)域清潔培訓(xùn)
- Lesson-1.-spring-festival(雙語課件-春節(jié))
- 客服呼叫質(zhì)檢述職報告
- PEP小學(xué)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3Look-at-me說課比賽課件
- 高級持續(xù)威脅檢測方法
- 2024年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xué)/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學(xué)校食堂建設(shè)與設(shè)備配置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