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31平肺湯_普濟方卷二十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平肺湯_普濟方卷二十六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33111133功效:肺虛有熱。 33來源:《普濟方》卷二十六。 33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33相似度100%:黃耆補肺湯 3311113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3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33功效:肺虛有熱。 33來源:《雞峰》卷十一。 33相似度80%:人參實衛(wèi)湯 33組成:黃耆(蜜、酒炙)3631兩,甘草(炙)1兩,白術(shù),芍藥。 3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33.3. 加:白術(shù) 333.4. 減:半夏 33功效:瘧疾,自汗不止。 33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334. 相似度80%:桂心湯 34組成:桂(去粗皮)3分,黃耆(去蘆頭,銼,炒)3分,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44.3. 加:桂 344.4. 減:半夏 34功效:虛勞體痛,手足疼,心熱腹?jié)M,胸中少氣,客熱,頭痛欲吐,恍惚多忘,小便赤澀,或多余瀝,臥不安席。 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九。 345. 相似度67%:人參湯 3411111兩,甘草(炙)1兩。 3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4加:干姜、細(xì)辛 345.4. 減:半夏 345.5. 來源:《千金翼》卷十九。 34相似度67%:半夏飲子 34組成: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黃耆1兩,人參1兩(去蘆頭),黃芩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4加:黃芩、麥門冬 356.4. 減:芍藥 357-8.35來源:《圣惠》卷七十六。 35相似度67%:柴胡栝樓湯 35組成:柴胡(去苗,洗)8錢,芍藥2錢,人參2錢,半夏(湯洗7遍)2錢半,甘草(炙)2錢,栝樓2錢。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5加:柴胡、栝樓 357.4. 減:黃耆 35功效: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其氣內(nèi)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間,而致癉瘧,間日發(fā)熱,發(fā)必數(shù)欠,頭痛拘倦,消爍脫肉其脈弦大而數(shù)。 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二。 358. 相似度67%:清脾湯 35組成:黃耆、香白芷、升麻、人參、甘草(炙)、半夏(湯去滑)各分。 3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5加:香白芷、升麻 358.4. 減:芍藥 35功效:意思過度,蘊熱于脾,口干唇燥,瀋裂無色。煩渴飲水,小便赤。35來源:《三因》卷十六。 369. 相似度67%:震澤湯 36組成:人參、黃耆、芍藥、生地黃、防風(fēng)、甘草。 3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6加:生地黃、防風(fēng) 369.4. 減:半夏 36功效:痘癥癢塌。 36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六。 3610. 相似度67%:平補湯 36組成:黃耆(銼)2兩,芍藥2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2兩,當(dāng)歸(銼,炒)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6加:桂、當(dāng)歸 3610.4. 減:半夏 36功效:虛勞,胸中客熱,目視(目巟)(目巟),恍惚發(fā)熱,臥不得安,少腹拘急,小便余瀝,臨事陽弱,陰下濕癢,小便白濁。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36相似度67%:當(dāng)歸黃耆湯 36組成:黃耆(銼)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人參1兩,桔梗(銼,炒)1兩,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7加:當(dāng)歸、桔梗 3711.4. 減:半夏 37功效:骨蒸,肺痿。 37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37相似度67%:黃耆甘草湯 371兩半,甘草(炙)1兩半,桂(去粗皮)1兩,芍藥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 3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7加:桂、赤茯苓 3712.4. 減:半夏 37功效:咽喉似有物噎,胸中滿,脅下氣上沖,飲食減少。 37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四。 37相似度67%:黃耆姜苓湯 37組成:黃耆3錢,人參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生姜3錢,甘草錢。 3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8加:茯苓、生姜 3813.4. 減:芍藥 38功效:血虛中風(fēng),右半偏枯者。 38來源:《醫(yī)學(xué)金針》卷二。 38相似度67%:黃耆解肌湯 38組成:人參5錢,黃耆5錢,當(dāng)歸5錢,川芎5錢,甘草5錢,芍藥錢。 3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8加:當(dāng)歸、川芎 3814.4. 減:半夏 38功效:妊?傷風(fēng)自汗。 38來源:《袖珍》卷四引《圣惠》。 3815. 相似度67%:黃耆湯 38組成:黃耆(切,焙)1兩半,人參1兩半,芍藥1兩半,當(dāng)歸(切,焙)1兩,甘草(炙)1兩,芎?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8加:當(dāng)歸、芎? 3815.4. 減:半夏 39功效:小兒胎寒,腹中疼痛。 39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 3916. 相似度62%:黃耆湯 39組成:黃耆3兩,半夏1升(洗),大棗20枚(擘),生姜4兩,桂心4兩,芍藥4兩,人參2兩,甘草2兩(炙)。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9加:大棗、生姜、桂心 39功效:大虛不足,少腹里急,勞寒拘引,臍氣上沖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傷寒后臟氣不足,虛乏。 來源:《外臺》卷十七引《深師方》。 39相似度62%:加減大建中湯 39442錢,當(dāng)歸(切,焙)2錢,甘草(炙)26錢,半夏(7次)1錢(2半)。3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39加:當(dāng)歸、桂、熟附子 39功效:內(nèi)虛極冷,手足厥逆,小腹攣痛,不堪勞苦,食減喘乏,夢寐泄。 39來源:《施圓端效方》引《局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 40相似度62%:大黃耆湯 40組成:黃耆3兩,芍藥3兩,桂心3兩,甘草1兩,人參1兩,大棗20枚,生姜8兩,半夏8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0加:桂心、大棗、生姜 40功效:五臟內(nèi)傷。 40來源:《千金》卷十九引胡洽方。 4019. 相似度60%:厚樸湯 402兩(去皮,涂姜汁,炙數(shù)遍令香),21兩,甘草1兩(炙)。 4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019.3. 加:厚樸 40減:黃耆、芍藥 40功效:太陽病,發(fā)汗后,腹脹滿。 40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 40相似度60%:升陽調(diào)元湯 40組成:人參1錢5分,黃耆(炙)1錢5分,甘草(炙)1錢5分,升麻1錢5分,益智子(去殼,炒)1錢5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1加:升麻、益智子 41減:芍藥、半夏 41功效:產(chǎn)后小便頻數(shù),及遺尿不禁。 41來源:《萬氏女科》卷三。 41相似度60%:團參黃耆散 41組成:人參、黃耆各等分,甘草減半。 4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1減:芍藥、半夏 41功效:肺虛熱,咳嗽氣急,胸中煩悸,肢體倦疼,口燥咽干,情思不樂,多唾涎沫,或有惡物,肢瘦發(fā)熱,盜汗,減食嗜臥。 來源:《雞峰》卷十一。 4122. 相似度60%:衛(wèi)生湯 41組成:白芍藥2兩,當(dāng)歸2兩,黃耆3兩,甘草1兩,人參1兩。 4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1加:白芍藥、當(dāng)歸 41減:芍藥、半夏 41功效:婦人、女子虛弱,月事不來。 42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五引《徐氏胎產(chǎn)方》。 4223. 相似度60%:還神散 42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附子1片,黃耆2錢,甘草1錢。 4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2加:麥冬、附子 42減:芍藥、半夏 42功效:痘疹內(nèi)虛寒,外灰白陷伏者。 42來源:《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4224. 相似度60%:黃耆湯 42組成:黃耆1兩,人參2錢半,地骨皮5錢,桑白皮2錢,甘草2半。 4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2加:地骨皮、桑白皮 42減:芍藥、半夏 4242來源:《潔古家珍》。 42相似度60%:黃耆建中湯 42組成:黃耆、人參、桔梗、白芍藥、甘草各等分。 4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3加:桔梗、白芍藥 43減:芍藥、半夏 43功效:里虛,腹中痛。 43來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43相似度60%:大保元湯 43組成:黃耆3錢,人參1錢半,甘草1錢,川芎1錢,官桂1分。 4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3加:川芎、官桂 43減:芍藥、半夏 43功效:痘瘡頂陷,根窠雖紅而皮軟薄,血有余而氣不足。 43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4327. 相似度60%:厚樸飲 432兩(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1兩,半夏(姜汁炙)1兩,人參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4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3加:厚樸、陳橘皮 44減:黃耆、芍藥 44功效:傷寒發(fā)汗后,氣虛心煩,腹?jié)M痰逆,不思飲食。 4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4428. 相似度60%:黃耆散 44組成:黃耆、柴胡、干葛、甘草、人參各等分(一方無人參,用薄荷葉3葉煎)。 4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4加:柴胡、干葛 44減:芍藥、半夏 44功效:小兒瘡疹,壯熱煩渴。 44來源:《普濟方》卷四○三。 44相似度60%: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44組成:厚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甘草2兩(炙),人參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4加:厚樸、生姜 44減:黃耆、芍藥 44功效:中虛氣滯,腹脹滿,嘔逆。傷寒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傷寒心腹脹滿。胃虛嘔逆,痞滿不食。妊?腹脹后重,赤白相兼之痢。 來源:《傷寒論》。 45相似度60%:桂枝合補血湯 45組成:桂枝、芍藥、甘草(炙)、當(dāng)歸、黃耆。 4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5加:桂枝、當(dāng)歸 45減:半夏、人參 45功效:產(chǎn)后傷血病痙。男子患金瘡,傷血過多而成痙證者。 45來源:《醫(yī)鈔類編》卷十七引《金鑒》。 4531. 相似度60%:芍藥湯 45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4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531.3. 加:附子 45減:黃耆、半夏 45功效:傷寒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腹痛兼嘔。 45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45相似度60%:桂枝參苓湯 46組成:桂枝3錢,芍藥3錢,人參2錢,茯苓2錢,甘草1錢。 4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6加:桂枝、茯苓 46減:黃耆、半夏 46功效:汗、吐、下后,胃虛而噦,怫郁面赤。 46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46相似度60%:桂枝白芍湯 46組成:桂枝、白芍、甘草、人參、黃耆。 4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6加:桂枝、白芍 46減:芍藥、半夏 46功效:出疹因麻黃藥太多,或暑月服表藥,汗出過多亡陽,表氣空虛,人事。46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4634. 相似度60%:固元湯 46組成:人參5錢,五味子5錢,黃耆2錢,甘草2錢,棗仁2錢。 4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7加:五味子、棗仁 47減:芍藥、半夏 47功效:元氣不足,以致血汗。 47來源:《玉案》卷四。 47相似度60%:甘遂半夏湯 47組成: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以水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5枚,甘草如指大1枚(炙)。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735.3. 加:甘遂 47減:黃耆、人參 47功效:痰飲,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飲家心下滿痛,欲嘔吐,或胸腹攣痛者。 來源:《金匱》卷中。 47相似度60%:黃耆建中湯 47組成:黃耆2錢,白芍2錢,肉桂7分,人參1錢,甘草5分。 4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7加:白芍、肉桂 47減:芍藥、半夏 48功效:陽明病汗多或反無汗,如蟲行皮中狀者。痘瘡遍身起發(fā),惟四肢不起者;痘瘡發(fā)熱腹痛,大便自利者。 來源:《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4837. 相似度60%:芍藥丸 48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芎?33分,甘草(炙)1兩。 4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8加:當(dāng)歸、芎? 48減:黃耆、半夏 48功效:小兒胎寒,大便青,不欲食。 48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 48相似度60%:加味黃耆湯 48組成:黃耆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白術(shù)5分,肉桂5分。 4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8加:白術(shù)、肉桂 48減:芍藥、半夏 48功效:陽虛背惡寒。 48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49相似度60%:加味參夏湯 49組成:人參1兩半,半夏1兩半,肉桂1兩,甘草(炙)5錢,乳香錢。 4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9加:肉桂、乳香 49減:黃耆、芍藥 49功效:七情相干,眩暈欲倒;又治七情之氣郁于心腹,不可忍,脈沉者。 49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六。 49相似度60%:加減小柴胡湯 49組成:人參(去蘆),北柴胡(去蘆)4兩,黃芩(去心)1兩半,甘草(炙)1兩半,半夏(泡7次,切)1兩1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49加:北柴胡、黃芩 49減:黃耆、芍藥 49功效:傷寒3-4日,傳少陽膽經(jīng),胸脅痛,耳聾,口苦,舌干,往來寒熱而嘔者。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六引《管見大全良方》。 49相似度60%:加減小柴胡湯 50組成:凈柴胡1兩(去蘆),人參3錢(去蘆),半夏(湯洗7次切作片子)2錢半,甘草(炙)2錢半,防風(fēng)(去蘆)3錢。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0加:凈柴胡、防風(fēng) 50減:黃耆、芍藥 50功效:小兒傷風(fēng)傷寒,瘡疹陰陽不和,寒熱往來,口苦舌干,及氣喘嗽。 50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九。 50相似度60%:加減四君子湯 50組成: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肉豆蔻半兩,黃耆半兩,甘草(炙錢。 5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0加:白茯苓、肉豆蔻 50減:芍藥、半夏 50功效:瘡疹不渴,臟寒下利。 50來源:《醫(yī)部全錄》卷四九四。 50相似度60%:加減建中湯 5031兩半(炙),1半兩。5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1加:熟地黃、白芍藥 51減:芍藥、半夏 51功效:傷寒,發(fā)熱自汗,虛煩。 51來源:《醫(yī)方大成》引湯氏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三)。 51相似度60%:加減建中湯 51236225兩。5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1加:白芍藥、桂 51減:芍藥、人參 51功效:虛勞咳嗽,痰盛,漸成勞疾。 51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引《衛(wèi)生家寶》 5145. 相似度60%:神安散 51組成:黃耆(捶碎,蜜水炙,銼)半兩,甘草(炙,銼)2錢,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去蘆)1兩,石蓮肉(去心,炒)1兩。 5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1加:白茯苓、石蓮肉 52減:芍藥、半夏 52功效:小兒疳痢,煩渴,肌體羸瘦。 52來源:《普濟方》卷三九八。 5246. 相似度60%:黃耆飲 52組成:黃耆4兩,芍藥4兩,芎?4兩,甘草4兩,生姜1斤。 5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2加:芎?、生姜 52減:半夏、人參 52功效:虛勞崩中,吐血上氣,短氣欲絕,面黑如漆。 52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 52相似度60%:黃耆六一湯 52組成:黃耆(半生,半蜜水炒)6錢,甘草(半生,半炙)1錢5分,人參1錢。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2減:芍藥、半夏 52功效:流注潰后,膿水出多,口干作渴,煩躁不寧。 52來源:《外科正宗》卷三。 5248. 相似度60%:黃耆湯 53組成:黃耆(銼)2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3加:桂、赤茯苓 53減:芍藥、半夏 53功效:咽喉中腫癢,微嗽聲不出。 53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三。 5349. 相似度60%:麝香湯 53組成:半夏(湯洗10遍,生姜汁炙)1兩,黃耆1兩,甘草(炒)半兩,干姜(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3加:干姜、桂 53減:芍藥、人參 53功效:小兒客忤卒痛,及氣滿常腹痛。 53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 5350. 相似度60%:黃耆湯 53組成:人參、黃耆、甘草、黃連、桂枝。 5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4加:黃連、桂枝 54減:芍藥、半夏 54功效:痘收之后,衛(wèi)弱自汗出者。 54來源:《痘疹全書》卷下。 5451. 相似度60%:黃耆湯 54116463錢。5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4加:五味子、當(dāng)歸 54減:芍藥、半夏 54功效:風(fēng)寒濕初發(fā),發(fā)熱及熱退后外汗內(nèi)悶,因熱血傷,氣失管攝,百脈動搖,有如蟲行,自踝骨有氣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煩悸頭重腦悶。 來源:《臞仙活人方_附錄》。 5452. 相似度60%:黃耆散 54組成:黃耆1兩,薏苡仁半兩,人參1分,甘草2錢。 5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4加:薏苡仁 54減:芍藥、半夏 55功效:久嗽痰多,虛煩食少。 55來源:《雞峰》卷十八。 5553. 相似度60%:黃耆散 55組成:黃耆1兩(細(xì)銼),桑根白皮1兩(細(xì)銼,炒),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3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5加:桑根白皮、白茯苓 55減:芍藥、半夏 55功效:大腸咳。 55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5554. 相似度60%:甘草湯 55組成:甘草(炙,銼)2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2兩,人參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5加:陳橘皮 55減:黃耆、芍藥 55功效:霍亂,煩躁不得安。 55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 5655. 相似度60%:芍藥湯 56組成:芍藥4兩,茯苓3兩,人參2兩,干地黃2兩,甘草2兩。 5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6加:茯苓、干地黃 56減:黃耆、半夏 56功效:產(chǎn)后腹痛。 56來源:《千金翼》卷六。 56相似度60%:小七氣湯 56組成:人參2錢,半夏2錢5分,甘草(炙)5分,肉桂5分。 5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656.3. 加:肉桂 56減:黃耆、芍藥 56功效:七情郁結(jié),心腹絞痛。 56來源:《杏苑》卷四。 5657. 相似度60%:甘草丸 56組成:甘草6分(炙),人參6分,半夏6分(洗),烏悔肉6分,棗膏10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7加:烏悔肉、棗膏 57減:黃耆、芍藥 57功效:口熱干燥。 57來源:《外臺》卷二十二引《刪繁方》。 57相似度60%:補元快斑湯 57組成:人參、白術(shù)、黃耆(炙)、甘草(炙)、歸身。 5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7加:白術(shù)、歸身 57減:芍藥、半夏 57功效:痘瘡灰白色,當(dāng)起不起,其頂平陷;痘兒素快,元氣不足,吐者。 57來源:《片玉痘疹》卷八。 5759. 相似度60%:補氣湯 57組成:黃耆3兩(去蘆,蜜水炙),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冬1兩(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1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7加:麥門冬、苦桔梗 57減:芍藥、半夏 58功效:肺虛少氣自汗。 58來源:《瑞竹堂方》卷一。 5860. 相似度60%:保元湯 58組成:人參1錢,黃耆3錢,甘草1錢,肉桂5分至7分。 5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860.3. 加:肉桂 58減:芍藥、半夏 58功效:元氣虛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飲食少進(jìn),面青(白光)白,睡臥寧靜,痘頂不起,漿不足,及有雜證。氣血不足,嬰兒怯弱,痘毒內(nèi)陷,色蒼白,氣陷久瀉,肢體無力,肺脾虛弱,惡寒自汗。 來源:《博愛心鑒》卷上。 5861. 相似度60%:保元湯 58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白術(shù)1錢,甘草3分。 5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861.3. 加:白術(shù) 58減:芍藥、半夏 58功效:痘癰出膿之后,脾胃虛弱,膿清不斂者。氣血虛弱,痘癰留經(jīng)絡(luò)中,發(fā)無定處腫不紅。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59相似度60%:保元固氣湯 59組成:黃耆(炙)3錢,人參1錢,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分。 5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9加:肉桂、丁香 59減:芍藥、半夏 59功效:痘癥虛寒,腠理不密,衛(wèi)氣虛,起脹時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訌痘者。 來源:《醫(yī)林纂要》卷九。 59相似度60%:小柴胡湯 59277錢半,甘草(炙)7錢半,半夏(制)6錢1分。 5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59加:柴胡、黃芩 59減:黃耆、芍藥 59功效:男女諸熱出血,血熱蘊隆。 59來源:《直指》卷二十六。 59相似度60%:參歸芍藥湯 59組成:人參1錢,甘草2錢,當(dāng)歸3錢,芍藥(醋炒)2錢。 6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064.3. 加:當(dāng)歸 60減:黃耆、半夏 60功效:小兒痘瘡根散者。 60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6065. 相似度60%:半夏湯 603分(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1兩(去蘆頭),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6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065.3. 加:厚樸 60減:黃耆、芍藥 60功效:脾胃痰滯,傷寒4日嘔噦頻煩,頭疼大渴。 60來源:《圣惠》卷九。 6066. 相似度60%:參歸湯 60組成:黃耆、人參、當(dāng)歸、牛蒡子、甘草。 6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0加:當(dāng)歸、牛蒡子 61減:芍藥、半夏 61功效:痘疹虛弱不靨。 61來源:《萬氏家抄方》卷六。 6167. 相似度60%:半夏湯 61組成:半夏(7遍,焙)2兩,甘草(炙)11兩,前胡(去蘆頭)1兩,桂(去粗皮)1兩。 6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1加:前胡、桂 61減:黃耆、芍藥 61功效:霍亂氣厥,嘔噦不得息。 61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 6168. 相似度60%:半夏散 61組成: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兩,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1加:吳茱萸、桂心 61減:黃耆、芍藥 61功效:膈氣,心胸中積冷氣痛,心中滿悶,不能下食,或時嘔吐。 62來源:《圣惠》卷五十。 62相似度60%:白術(shù)半夏丸 62組成:半夏半兩(湯泡7次,洗去滑),白術(shù)(炒)2錢半,人參(去蘆)2錢半,甘草(炙)2錢半,干姜(泡洗)2錢半。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2加:白術(shù)、干姜 62減:黃耆、芍藥 62功效:小兒咳逆。 62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十。 6270. 相似度60%:安神散 62組成:黃耆(捶碎,蜜水炙,銼)半兩,甘草(炙,銼)2錢,白茯苓(去黑皮)1分,人參1分,石蓮肉(去心,炒)1分。 6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2加:白茯苓、石蓮肉 62減:芍藥、半夏 62功效:小兒疳痢煩渴,肌體羸瘦。 62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62相似度60%:竹茹飲子 6311兩(去蘆頭),11兩(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 6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3加:竹茹、白茯苓 63減:芍藥、半夏 63功效:產(chǎn)后內(nèi)虛,煩悶短氣。 63來源:《圣惠》卷七十九。 63相似度60%:芎歸保元湯 63組成:人參、甘草(炙)、黃耆(蜜炙)、當(dāng)歸(酒洗)、川芎。 6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3加:當(dāng)歸、川芎 63減:芍藥、半夏 63功效:痘疹氣血虛弱,當(dāng)灌漿時,頂雖圓滿,但根下全無紅暈者。 63來源:《金鑒》卷五十七。 63相似度60%:養(yǎng)衛(wèi)化毒湯 63組成:人參、黃耆(炙)、當(dāng)歸、甘草。 6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473.3. 加:當(dāng)歸 64減:芍藥、半夏 64功效:痘瘡已成漿,或寒戰(zhàn),或咬牙,單見一癥者可治。 64來源:《片玉痘疹》卷九。 6474. 相似度60%:半夏湯 648個,棘刺(西者)1兩,甘草(炙)1兩。 6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4加:棘刺、麥門冬 64減:黃耆、芍藥 64功效:咽喉不利乳。 64來源:《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嬰孺方》。 6475. 相似度60%:犀角飲 64組成:半夏(湯泡7次,切片)半兩,犀角1分(鎊),人參1分(去蘆,切片),白茯苓3錢(切片),甘草1錢(炙)。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4加:犀角、白茯苓 64減:黃耆、芍藥 6565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十。 6576. 相似度60%:玉露散 6511錢,桔梗(炒)11錢,甘草(炙)6分。 6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5加:白茯苓、桔梗 65減:黃耆、半夏 65功效: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昏痛,大便澀滯。 65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三。 6577. 相似度60%:防風(fēng)散 652兩(去叉,炙令黃),黃耆(炙,銼)2兩,甘草半兩(炙,銼),人參半兩。 6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577.3. 加:防風(fēng) 65減:芍藥、半夏 65功效:腸風(fēng)。 65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6678. 相似度60%:調(diào)元湯 66組成:人參、黃耆、麥冬、甘草、當(dāng)歸。 6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6加:麥冬、當(dāng)歸 66減:芍藥、半夏 66功效:痘疹表虛者。 66來源:《痘疹仁端錄》卷七。 66相似度60%:調(diào)元固表湯 66組成:人參、黃耆、當(dāng)歸、甘草、蟬退。 6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6加:當(dāng)歸、蟬退 66減:芍藥、半夏 66功效:痘瘡表虛,收靨痂殼粘著皮肉不落者。 66來源:《片玉痘疹》卷十一。 66相似度60%:地骨皮散 66組成:地骨皮、黃耆、人參、鱉甲(酒浸,炙)、甘草各等分。 6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7加:地骨皮、鱉甲 67減:芍藥、半夏 67功效:骨蒸 67來源:《普濟方》卷二三六引《仁存方》。 6781. 相似度60%:當(dāng)歸丸 67組成:當(dāng)歸3分,人參3分,芍藥3分,芎3分,甘草4分。 6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7加:當(dāng)歸、芎 67減:黃耆、半夏 67功效:小兒胎寒,大便青,不能食。 67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嬰孺方》。 6782. 相似度60%:建中湯 6722兩,桂(去粗皮)1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 6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7加:桂、當(dāng)歸 67減:半夏、甘草 68功效:虛勞,下焦虛冷不渴,小便自利。 68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68相似度60%:參甘苓夏湯 68組成:人參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 6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883.3. 加:茯苓 68減:黃耆、芍藥 68功效:痘抱鼻環(huán)唇者。 68來源:《醫(yī)學(xué)金針》卷八。 68相似度60%:五獸飲子 68組成:人參半分,草果10枚,半夏1兩(湯泡7次),橘皮(去瓤)半兩,甘草(炙)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8加:草果、橘皮 68減:黃耆、芍藥 68功效:瘧疾寒熱。 68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6885. 相似度60%:烏頭湯 69333兩,甘草(炙)35枚([口父]咀,以蜜2升,煎取1升,即出烏頭)。 6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9加:麻黃、川烏 69減:半夏、人參 69功效:歷節(jié),痛痹,腳氣,雷頭風(fēng)。歷節(jié)不可屈伸,疼痛,及腳氣疼痛,不可屈伸。少陰寒濕病。 來源:《金匱》卷上。 6986. 相似度60%:沖和湯 69組成:甘草2錢半(炙),黃芩1錢半,柴胡(去梗)半兩,人參(去蘆)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69加:黃芩、柴胡 69減:黃耆、芍藥 69功效:暑瘧,寒熱多痰。 69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69相似度60%:柴胡芍藥湯 69組成:柴胡2兩,赤芍藥2分,人參2分,甘草2分,半夏6錢。 6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0加:柴胡、赤芍藥 70減:黃耆、芍藥 70功效:傷寒溫疫,身體壯熱,頭痛項強,腰背四肢煩疼,脅下牢滿,干嘔噦逆,不能飲食;及婦人經(jīng)水方來適斷,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譫言妄語。陽寒熱腹痛。 來源:《雞峰》卷五。 70相似度60%:柴胡人參湯 70組成:柴胡、人參、芍藥、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7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0加:柴胡、茯苓 70減:黃耆、半夏 70功效:小兒脾熱生風(fēng),往來寒熱。 70來源:《幼幼新書》卷十七引《王氏手集》。 70相似度60%:小柴胡湯 70組成:柴胡1錢,黃連1錢半,半夏1錢,人參1錢,甘草(炙分。 7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0加:柴胡、黃連 70減:黃耆、芍藥 71功效:肝膽經(jīng)風(fēng)熱侮脾土,唇口腫痛,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發(fā)熱,或熱身熱,或怒而發(fā)熱脅痛,甚者轉(zhuǎn)側(cè)不便,兩脅痞滿,或瀉利咳嗽,或吐酸苦水。 71來源:《口齒類要》。 71相似度60%:參耆桂麻湯 71組成:人參2錢,甘草1錢,黃耆1錢,桂枝1錢,升麻1錢。 7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1加:桂枝、升麻 71減:芍藥、半夏 71功效:痘頂平者。 71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71相似度60%:參耆附子湯 71組成:人參,黃耆(蜜炙)2錢,附子(制)1錢半,甘草(炙)1錢,白術(shù)1錢5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1加:附子、白術(shù) 71減:芍藥、半夏 71功效:面白鼻冷,陽氣大虛。虛汗。 71來源:《會約》卷六。 72相似度60%:參耆保元湯 72125分(初熱生用,出定炙用),官桂3分。 7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292.3. 加:官桂 72減:芍藥、半夏 72功效:氣虛痘疹。 72來源:《明醫(yī)指掌》卷十。 7293. 相似度60%:五寶飲 72組成:金銀2錢,黃耆2錢,甘草2錢,歸身2錢,人參2錢。 7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2加:金銀、歸身 72減:芍藥、半夏 72功效:發(fā)背不肯收口,作疼作癢。 72來源:《玉案》卷六。 72相似度60%:苓桂參甘黃耆湯 72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茯苓3錢,桂枝1錢,黃耆3錢。 7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3加:茯苓、桂枝 73減:芍藥、半夏 73功效:痘瘡潰爛無痂者。 73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7395. 相似度60%:七星散 73組成:黃耆2錢,芍藥2錢,人參1錢,桂心1錢,黑魚1個。 7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3加:桂心、黑魚 73減:半夏、甘草 73功效:小兒豆瘡身癢。 73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六。 7396. 相似度60%:柔脾湯 73組成:干地黃3兩,黃耆1兩,芍藥1兩,甘草(炙)1兩。 7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3加:干地黃 73減:半夏、人參 73功效:脾氣不足,下焦虛冷,胸中滿塞,汗出,脅下支滿,或吐血、血。 74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74相似度60%:人參竹茹湯 7411兩(去白),1兩(湯洗),甘草半兩(炙),新竹茹1兩(青者)。 7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4加:橘皮、新竹茹 74減:黃耆、芍藥 74功效:一切嘔逆,及傷寒、中暑等嘔吐不止。 74來源:《普濟方》卷二○六引《衛(wèi)生家寶》。 7498. 相似度60%:人參散 74組成:人參2兩,阿膠(炙蜜)1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耆(銼細(xì))1兩半。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498.3. 加:阿膠 74減:芍藥、半夏 74功效:吐血后虛熱,胸中痞,口干。 74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7499. 相似度60%:前胡湯 75組成:前胡(去蘆頭)11兩半(7遍,炒干),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銼)3分,人參1兩。 7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5加:前胡、黃芩 75減:黃耆、芍藥 75功效:傷寒不發(fā)汗成孤惑,6-7日不解,寒熱未去,胸脅滿痛,默默欲睡臥,不欲食,心煩善嘔,腹痛。 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九。 75100. 相似度60%:款肺湯 75組成:人參半兩,半夏(5遍去滑,炒干)半兩,甘草(炙,銼)1兩,陳橘皮(去白,焙)2兩。 7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5加:陳橘皮 75減:黃耆、芍藥 75功效:咳逆短氣。 75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75101. 相似度60%:潤神散 75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炙)、桔梗、麥冬各等分。 7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6加:桔梗、麥冬 76減:芍藥、半夏 76功效:勞瘵憎寒,發(fā)熱口干,咽燥,自汗,疲劇煩躁。 76來源:《三因》卷十。 76102. 相似度60%:桔梗湯 76組成:桔梗(炒)2兩,半夏(湯洗7遍,切,焙)1兩,人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6102.3. 加:桔梗 76減:黃耆、芍藥 76功效:咽喉中如有物妨悶,咽喉疼痛。 76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四。 76103. 相似度60%:理氣湯 76組成:半夏5兩,橘皮4兩,官桂3兩,人參2兩,甘草1兩。 7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6加:橘皮、官桂 76減:黃耆、芍藥 77功效:身體疼痛。 77來源:《普濟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77104. 相似度60%:人參散 771錢,貝母(去心,炒)11錢,半夏(水煮透,干為末,用姜汁作餅子,焙干)1錢,甘草(炙黃)1錢。 77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7加:貝母、款冬花 77減:黃耆、芍藥 77功效:小兒虛熱,生涎咳嗽。 77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張氏家傳》。 77105. 相似度60%:金花散 77組成:黃連半兩(炒令稍焦赤色,如年少,即加1分許),人參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半夏半兩(以姜汁浸1宿,濾出焙干)。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7加:黃連、枳殼 77減:黃耆、芍藥 77功效:心腹壅熱,熏蒸上焦,致口氣生瘡,連年不愈。 77來源:《博濟》卷二。 78相似度60%:橘皮竹茹湯 78212兩(炙),1兩(湯洗)。 7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8加:橘皮、竹茹 78減:黃耆、芍藥 78功效:噦逆,呃逆,妊?惡阻。 78來源:《活人書》卷十六。 78107. 相似度60%:人參丸 78組成:人參1錢,芍藥1錢,甘草(炙)1錢,大黃2錢(蒸)。 7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8107.3. 加:大黃 78減:黃耆、半夏 78功效:心驚。 78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引《吉氏家傳》。 78108. 相似度60%:人參湯 78組成:人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白術(shù)半兩,半夏(湯浸過,生姜汁炒干)半兩,甘草(炙)1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9加:赤茯苓、白術(shù) 79減:黃耆、芍藥 79功效:小兒胃虛,宿食不消,吐利。 79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五。 79相似度60%:排膿補肺散 79組成:黃耆、生地、人參、白芷、甘草(1方有5味)。 7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9加:生地、白芷 79減:芍藥、半夏 79功效:肺癰。在上乳間痛,口吐膿血,氣腥。 79來源:《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五。 79110. 相似度60%:全身飲 79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巴戟天1兩,半夏3錢,附子1片。 7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79加:巴戟天、附子 80減:芍藥、甘草 80功效:猝倒之后致半身不遂。 80來源:《辨證錄》卷二。 80111. 相似度60%:人參湯 80組成:人參半兩,石膏2兩,柴胡1兩,芍藥3分,甘草3分。 8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0加:石膏、柴胡 80減:黃耆、半夏 80功效:傷寒,陽盛陰虛,邪氣在表,陽氣獨有余,身熱冒悶,口燥咽前者。80來源:《傷寒微旨》卷上。 80112. 相似度60%:人參湯 80組成:人參3分,川芎3分,茯苓3分,半夏(制)3分,甘草(炒分。 8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0加:川芎、茯苓 80減:黃耆、芍藥 80功效:吐血,咯血,血汗,大小便下血。 81來源:《直指》卷二十六。 81113. 相似度60%:芍藥湯 81組成: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甘草5錢,茯苓5錢,黃耆2兩。 8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1加:白術(shù)、茯苓 81減:半夏、人參 8181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81114. 相似度60%:人參散 81組成:人參1兩,芍藥(銼)1兩,甘草(炙)1兩,龍骨1兩。 81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1114.3. 加:龍骨 81減:黃耆、半夏 81功效:產(chǎn)后虛汗不止,煩熱體痛,渴燥引飲。 81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四。 81115. 相似度60%:人參散 81111分,黃耆(蜜炙)半兩,甘草(炙)2錢。 8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2加:蓮肉、茯苓 82減:芍藥、半夏 82功效:小兒夾食傷寒取后。脾胃不和,吐瀉不進(jìn)乳食。 82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四引漢東王先生方。 82相似度60%:芍藥黃耆湯 82組成:芍藥3錢,黃耆1兩,甘草(炙)1兩,青蒿(陰干)1兩。 8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2116.3. 加:青蒿 82減:半夏、人參 82功效:陰虛發(fā)熱,陰氣虧少,少水不能制盛火,發(fā)熱從背,或從手足漸漸遍身,或晝發(fā)而夜寧,或夜發(fā)而至旦即消,口舌干燥,欲飲水而不能,其脈疾而小。 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二。 82相似度60%:人參甘草湯 82組成:甘草1兩(去皮),桔梗5錢,人參2錢半,黃耆2錢。 8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3117.3. 加:桔梗 83減:芍藥、半夏 83功效:咽喉腫痛。 83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引《經(jīng)驗秘方》。 83118. 相似度60%:人參散 83組成:人參、白茯苓、黃耆(蜜炙)、甘草、五味子各等分。 8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3加:白茯苓、五味子 83減:芍藥、半夏 83功效:腸風(fēng)臟毒。 83來源:《普濟方》卷三十八引《家藏經(jīng)驗方》。 83相似度60%:人參固肌湯 83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當(dāng)歸、蟬蛻各等分。 83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3加:當(dāng)歸、蟬蛻 83減:芍藥、半夏 83功效:痘瘡表發(fā)大過,致肌肉不密,痘痂粘肉,久不落者。 84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84120. 相似度60%:建中湯 84組成:黃耆(銼)1兩,遠(yuǎn)志(去心)1兩,芍藥1兩,龍骨1兩,甘草(炙,銼)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4加:遠(yuǎn)志、龍骨 84減:半夏、人參 84功效:五勞七傷,小腹拘急,臍下膨脹,兩脅脹滿,腰脊引痛,鼻口干燥,目視(目巟目巟),忽忽不樂,胸中氣逆,不下飲食,莖中痛,小便赤黃有余瀝,夜夢失精,驚恐虛乏。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一。 84121. 相似度60%:七氣湯 84組成:半夏1升,人參1兩,生姜1兩,桂心1兩,甘草1兩。 84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4加:生姜、桂心 84減:黃耆、芍藥 84功效:虛冷上氣、勞氣、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內(nèi)結(jié)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fā)時止,發(fā)則欲死。 來源:《千金》卷十七。 85相似度57%:黃耆芍藥湯 85組成:黃耆1兩(銼),人參1兩,芍藥3分,桂3分(去粗皮),五味子3分,白術(shù)半兩,甘草(炙,銼)1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5加:桂、五味子、白術(shù) 85122.4. 減:半夏 85功效:傷寒后,氣血不復(fù),虛羸。 85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85相似度57%:延年斷汗湯 85組成:黃耆(蜜炙)、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芍藥(白者)、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甘草(炙)、牡蠣粉各等分。 85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5加:白茯苓、肉桂、牡蠣粉 85123.4. 減:半夏 85功效:自汗。 85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四。 85相似度57%:黃耆當(dāng)歸湯 8511115分,陳皮5分,甘草(炙)少許。 8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6加:歸身尾、白術(shù)、陳皮 86124.4. 減:半夏 86功效:婦人產(chǎn)后尿不禁,面微浮,略發(fā)熱于午后,此膀胱為坐婆所傷。86來源:《濟陰綱目》卷十四。 86相似度57%:柴胡雙解飲 86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甘草、人參、陳皮、芍藥。 86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6加:柴胡、黃芩、陳皮 86125.4. 減:黃耆 86功效:足少陽膽經(jīng)受證,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脈來弦數(shù)。 86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86相似度57%:參茯五味芍藥湯 86組成: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人參3錢,橘皮3錢,五味1錢,芍藥3錢。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6加:茯苓、橘皮、五味 87126.4. 減:黃耆 87功效:耳漸重聽。 87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87127. 相似度57%:甘草丸 87組成:甘草4兩(炙),人參2兩,白術(shù)2兩,芍藥2兩,黃耆2兩,遠(yuǎn)志2兩(去心),大麥糵2兩(熬令黃)。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7加:白術(shù)、遠(yuǎn)志、大麥糵 87127.4. 減:半夏 87127.5. 來源:《外臺》卷十七引《延年秘錄》。 87128. 相似度57%:黃耆湯 87組成:黃耆4兩,甘草2兩(炙),桂心3兩,芍藥8兩,半夏8兩,生姜8兩,飴1斤。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7加:桂心、生姜、飴 87128.4. 減:人參 87功效:癰未潰。 87來源:《鬼遺》卷四。 88129. 相似度57%:黃耆湯 88組成:黃耆(銼,炒)3分,桂(去粗皮)33分,甘草(炙,銼)半兩,當(dāng)歸(炙)半兩,人參半兩,干姜(炮)1兩。 8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8加:桂、當(dāng)歸、干姜 88129.4. 減:半夏 88功效:虛勞不得眠。 88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 88130. 相似度57%:黃耆湯 8833分,當(dāng)歸(切,焙)半兩,芍藥半兩,甘草(炙,銼)半兩,芎?半兩,細(xì)辛(去苗葉)1分。 88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8加:當(dāng)歸、芎?、細(xì)辛 88130.4. 減:半夏 88功效:小兒吐(口見),胸中冷氣停結(jié)。 88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六。 88131. 相似度57%:芍藥湯 88組成:芍藥1兩,當(dāng)歸1兩,黃耆(銼)1兩半,生干地黃(焙)1兩半,赤茯苓(去黑心)1兩半,人參3分,甘草(炙)3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9加:當(dāng)歸、生干地黃、赤茯苓 89131.4. 減:半夏 89功效:緩疽。 89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九。 89相似度57%:小柴胡去黃芩加芍藥湯 89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芍藥3兩。 89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9加:柴胡、生姜、大棗 89132.4. 減:黃耆 89功效:傷寒下后,陰弱生熱,脈微惡寒。 89來源:《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四。 89相似度57%:托里黃耆散 89組成:人參半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芍藥1兩,桔梗1兩,黃耆2兩,甘草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89加:白術(shù)、茯苓、桔梗 90133.4. 減:半夏 90功效:口干微熱。 90來源:《御藥院方》卷十。 90相似度57%:加減小柴胡湯 90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芍藥。 90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0加:柴胡、生姜、大棗 90134.4. 減:黃耆 90功效:小柴胡湯證見腹中痛者。 90來源:方出《傷寒論》,名見《玉機微義》卷三十二。 90135. 相似度57%:參苓散 90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川芎1兩,甘草(炙)半兩,芍藥半兩,黃耆半兩,青皮(去白)1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0加:茯苓、川芎、青皮 90135.4. 減:半夏 90功效:小兒因積成疳,久致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90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莊氏家傳》。 91相似度57%:加味小柴胡湯 91組成:柴胡2錢,黃芩(炒)1錢,人參7分,半夏7分,甘草(炙)5分,ft梔(炒)3分,甘草3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1加:柴胡、黃芩、ft梔 91減:黃耆、芍藥 91功效:肝膽風(fēng)熱,耳邊腫痛,結(jié)核寒熱。 91來源:《誠書》卷十五。 91相似度57%:參耆丹桂紅藍(lán)湯 91組成:人參2錢,黃耆2錢,桂枝2錢,芍藥1錢,甘草1錢,丹皮2錢,紅花1錢。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1加:桂枝、丹皮、紅花 91137.4. 減:半夏 91功效:痘色紅,過經(jīng)不退者。 91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91138. 相似度50%:柴平散 91組成:柴胡3錢,白術(shù)3錢,人參3錢,半夏3錢,甘草1錢,蒼術(shù)錢。 9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2加:柴胡、白術(shù)、蒼術(shù) 92減:黃耆、芍藥 92功效:瘧疾。 92來源:《扶壽精方》。 92相似度50%:柴胡地黃湯 92組成:柴胡8兩,人參3兩,黃芩3兩,甘草3兩,地黃3兩,半夏兩。 9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2加:柴胡、黃芩、地黃 92減:黃耆、芍藥 92功效:產(chǎn)后惡露方下,忽爾斷絕,熱入血室,晝?nèi)彰髁?,暮則譫語,寒熱往來,如見鬼狀。 來源:《雞峰》卷五。 92140. 相似度50%:人參散 9221111錢,甘草1錢。 92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3加:麻黃、荊芥、白茯苓 93減:黃耆、半夏 93功效:疹痘。 93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93相似度50%:柴胡姜桂湯 93組成:柴胡1錢5分,半夏2錢,人參1錢,黃芩1錢,桂枝2錢,甘草5分。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3加:柴胡、黃芩、桂枝 93減:黃耆、芍藥 93功效:瘧痢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93來源:《慈航集》卷下。 93相似度50%:柴胡木香湯 93組成:柴胡(去苗)10兩,木香1兩,半夏(湯選7遍,去滑)2兩,人參2兩,黃芩(去黑心)3兩,甘草(炙)3兩。 原方對照: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兩。 93加:柴胡、木香、黃芩 93減:黃耆、芍藥 94功效:小兒風(fēng)熱潮作,不思飲食,肌體消瘦。 9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六八。 9432PAGEPAGE94原方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功效:肺虛有熱。來源:《普濟方》卷二十六。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100%:黃耆補肺湯1111分,人參半兩,甘草半兩。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功效:肺虛有熱。來源:《雞峰》卷十一。組成:黃耆(蜜、酒炙)3631兩,甘草(炙)1白術(shù),芍藥。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白術(shù)減:半夏功效:瘧疾,自汗不止。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六。組成:桂(去粗皮)3分,黃耆(去蘆頭,銼,炒)31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桂減:半夏忘,小便赤澀,或多余瀝,臥不安席。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九。11111兩,甘草(炙)兩。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干姜、細(xì)辛減:半夏來源:《千金翼》卷十九。1兩(7遍去滑),11兩(去蘆頭),1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黃芩、麥門冬減:芍藥7-8月,或因驚恐,或是傷寒煩熱,腹肚滿脹,氣促腰重。來源:《圣惠》卷七十六。組成:柴胡(去苗,洗)822錢,半夏(7遍錢半,甘草(炙)22錢。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柴胡、栝樓減:黃耆功效: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其氣內(nèi)藏于心,弦大而數(shù)。來源:《全生指迷方》卷二。組成:黃耆、香白芷、升麻、人參、甘草(炙)、半夏(湯去滑)各等分。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香白芷、升麻減:芍藥功效:意思過度,蘊熱于脾,口干唇燥,瀋裂無色。煩渴飲水,小便赤。來源:《三因》卷十六。組成:人參、黃耆、芍藥、生地黃、防風(fēng)、甘草。111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加:生地黃、防風(fēng)減:半夏功效:痘癥癢塌。來源:《準(zhǔn)繩_幼科》卷六。組成:黃耆(銼)22兩,甘草(炙,銼)11兩,桂(去粗皮)2兩,當(dāng)歸(銼,炒)1兩。1111兩。加:桂、當(dāng)歸減:半夏功效:虛勞,胸中客熱,目視(目巟)(目巟),少腹拘急,小便余瀝,臨事陽弱,陰下濕癢,小便白濁。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二。組成:黃耆(銼)1兩,當(dāng)歸(切,焙)11兩,桔梗(炒)11兩,甘草(炙,銼)1兩。1111兩。加:當(dāng)歸、桔梗減:半夏功效:骨蒸,肺痿。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三。1兩半,甘草(炙)1兩半,桂(去粗皮)1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1111兩。加:桂、赤茯苓減:半夏功效:咽喉似有物噎,胸中滿,脅下氣上沖,飲食減少。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四。333332錢。1111兩。加:茯苓、生姜減:芍藥功效:血虛中風(fēng),右半偏枯者。來源:《醫(yī)學(xué)金針》卷二。555556錢。1111兩。加:當(dāng)歸、川芎減:半夏功效:妊?傷風(fēng)自汗。來源:《袖珍》卷四引《圣惠》。組成:黃耆(切,焙)111兩半,當(dāng)歸(焙)1兩,甘草(炙)1兩,芎?1兩。1111兩。加:當(dāng)歸、芎?減:半夏功效:小兒胎寒,腹中疼痛。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31升(洗),20枚(擘),44兩,芍藥4兩,人參2兩,甘草2兩(炙)。1111兩。加:大棗、生姜、桂心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傷寒后臟氣不足,虛乏。來源:《外臺》卷十七引《深師方》。442錢,當(dāng)歸(切,焙)2錢,甘草(炙)26錢,半夏(7次)1錢(2半)。1111兩。加:當(dāng)歸、桂、熟附子泄。來源:《施圓端效方》引《局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3331120枚,生姜8兩,半夏8兩。1111兩。加:桂心、大棗、生姜功效:五臟內(nèi)傷。來源:《千金》卷十九引胡洽方。2兩(去皮,涂姜汁,炙數(shù)遍令香),211兩(炙)。1111兩。加:厚樸減:黃耆、芍藥功效:太陽病,發(fā)汗后,腹脹滿。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15分,黃耆(炙)15分,甘草(炙)1515分,益智子(去殼,炒)15分。1111兩。加:升麻、益智子減:芍藥、半夏功效:產(chǎn)后小便頻數(shù),及遺尿不禁。來源:《萬氏女科》卷三。組成:人參、黃耆各等分,甘草減半。1111兩。減:芍藥、半夏多唾涎沫,或有惡物,肢瘦發(fā)熱,盜汗,減食嗜臥。來源:《雞峰》卷十一。22311兩。1111兩。加:白芍藥、當(dāng)歸減:芍藥、半夏功效:婦人、女子虛弱,月事不來。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五引《徐氏胎產(chǎn)方》。22121錢。1111兩。加:麥冬、附子減:芍藥、半夏功效:痘疹內(nèi)虛寒,外灰白陷伏者。來源:《痘疹仁端錄》卷十四。12522錢半。1111兩。加:地骨皮、桑白皮減:芍藥、半夏功效:小兒熱入經(jīng)為客熱,咳嗽喘逆,身熱,鼻干燥,呷呀有聲者。來源:《潔古家珍》。組成:黃耆、人參、桔梗、白芍藥、甘草各等分。1111兩。加:桔梗、白芍藥減:芍藥、半夏功效:里虛,腹中痛。來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31111分。1111兩。加:川芎、官桂減:芍藥、半夏功效:痘瘡頂陷,根窠雖紅而皮軟薄,血有余而氣不足。來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2兩(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1兩,半夏(姜汁炙)1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1111兩。加:厚樸、陳橘皮減:黃耆、芍藥功效:傷寒發(fā)汗后,氣虛心煩,腹?jié)M痰逆,不思飲食。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一。組成:黃耆、柴胡、干葛、甘草、人參各等分(3葉煎)。1111兩。加:柴胡、干葛減:芍藥、半夏功效:小兒瘡疹,壯熱煩渴。來源:《普濟方》卷四○三。組成:厚樸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甘草兩(炙),1兩。1111兩。加:厚樸、生姜減:黃耆、芍藥滿。胃虛嘔逆,痞滿不食。妊?腹脹后重,赤白相兼之痢。來源:《傷寒論》。組成:桂枝、芍藥、甘草(炙)、當(dāng)歸、黃耆。1111兩。加:桂枝、當(dāng)歸減:半夏、人參功效:產(chǎn)后傷血病痙。男子患金瘡,傷血過多而成痙證者。來源:《醫(yī)鈔類編》卷十七引《金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人參半兩,甘草(炙)兩。1111兩。加:附子減:黃耆、半夏功效:傷寒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腹痛兼嘔。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33221錢。1111兩。加:桂枝、茯苓減:黃耆、半夏功效:汗、吐、下后,胃虛而噦,怫郁面赤。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組成:桂枝、白芍、甘草、人參、黃耆。1111兩。加:桂枝、白芍減:芍藥、半夏功效:出疹因麻黃藥太多,或暑月服表藥,汗出過多亡陽,表氣空虛,邪事。來源:《治疹全書》卷下。55222錢。1111兩。加:五味子、棗仁減:芍藥、半夏功效:元氣不足,以致血汗。來源:《玉案》卷四。組成:甘遂(大者)312枚(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51枚(炙)。1111兩。加:甘遂減:黃耆、人參飲欲去故也;飲家心下滿痛,欲嘔吐,或胸腹攣痛者。來源:《金匱》卷中。22715分。1111兩。加:白芍、肉桂減:芍藥、半夏起者;痘瘡發(fā)熱腹痛,大便自利者。來源:《證治要訣類方》卷一。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芎?33分,甘草(炙)1兩。1111兩。加:當(dāng)歸、芎?減:黃耆、半夏功效:小兒胎寒,大便青,不欲食。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11155分。1111兩。加:白術(shù)、肉桂減:芍藥、半夏功效:陽虛背惡寒。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111兩,甘草(炙)53錢。1111兩。加:肉桂、乳香減:黃耆、芍藥者。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六。組成:人參(去蘆),北柴胡(去蘆)4兩,黃芩(去心)1兩半,甘草(炙)1兩半,半夏(7次,切)11分。1111兩。加:北柴胡、黃芩減:黃耆、芍藥3-4而嘔者。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六引《管見大全良方》。1兩(去蘆),3錢(去蘆),半夏(7子)2錢半,甘草(炙)2錢半,防風(fēng)(去蘆)3錢。1111兩。加:凈柴胡、防風(fēng)減:黃耆、芍藥嗽。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九。組成: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肉豆蔻半兩,黃耆半兩,甘草(炙)錢。1111兩。加:白茯苓、肉豆蔻減:芍藥、半夏功效:瘡疹不渴,臟寒下利。來源:《醫(yī)部全錄》卷四九四。31兩半(炙),1兩。1111兩。加:熟地黃、白芍藥減:芍藥、半夏功效:傷寒,發(fā)熱自汗,虛煩。來源:《醫(yī)方大成》引湯氏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三)。236225兩。1111兩。加:白芍藥、桂減:芍藥、人參功效:虛勞咳嗽,痰盛,漸成勞疾。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引《衛(wèi)生家寶》組成:黃耆(捶碎,蜜水炙,銼)半兩,甘草(炙,銼)2錢,白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去蘆)1兩,石蓮肉(去心,炒)1兩。1111兩。加:白茯苓、石蓮肉減:芍藥、半夏功效:小兒疳痢,煩渴,肌體羸瘦。來源:《普濟方》卷三九八。44兩,芎?441斤。1111兩。加:芎?、生姜減:半夏、人參功效:虛勞崩中,吐血上氣,短氣欲絕,面黑如漆。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組成:黃耆(半生,半蜜水炒)6錢,甘草(半生,半炙)151錢。1111兩。減:芍藥、半夏功效:流注潰后,膿水出多,口干作渴,煩躁不寧。來源:《外科正宗》卷三。組成:黃耆(銼)2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1111兩。加:桂、赤茯苓減:芍藥、半夏功效:咽喉中腫癢,微嗽聲不出。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三。組成:半夏(10遍,生姜汁炙)11兩,甘草(炒)半兩,干姜(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1111兩。加:干姜、桂減:芍藥、人參功效:小兒客忤卒痛,及氣滿常腹痛。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七。組成:人參、黃耆、甘草、黃連、桂枝。1111兩。加:黃連、桂枝減:芍藥、半夏功效:痘收之后,衛(wèi)弱自汗出者。來源:《痘疹全書》卷下。116463錢。1111兩。加:五味子、當(dāng)歸減:芍藥、半夏動搖,有如蟲行,自踝骨有氣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煩悸頭重腦悶。來源:《臞仙活人方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美食連鎖店股權(quán)合作協(xié)議3篇
- 專業(yè)二手裝載機買賣協(xié)議:2024年版范例版B版
- 傳染病知識技能培訓(xùn)課件
- 2025年度廠房設(shè)備租賃及配套服務(wù)合同樣本4篇
- 2025年城市排水管道清淤及廢棄物處理承包合同4篇
- 個人房產(chǎn)交易協(xié)議模板2024版A版
- 2025年度綠色節(jié)能廠房鋼結(jié)構(gòu)供貨與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專用消防施工協(xié)議條款(2024版)
- 2024物聯(lián)網(wǎng)農(nóng)業(yè)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開發(fā)合同
- 兩人合伙入股合同協(xié)議書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合同免責(zé)協(xié)議書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常用口服藥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 2025年湖北華中科技大學(xué)招聘實驗技術(shù)人員52名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鉆探工程勞務(wù)協(xié)作協(xié)議樣式版B版
- 2023中華護理學(xué)會團體標(biāo)準(zhǔn)-注射相關(guān)感染預(yù)防與控制
- 畢業(yè)設(shè)計小型液壓機主機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與計算
- 19XR開機運行維護說明書
- 全國非煤礦山分布
- 臨床研究技術(shù)路線圖模板
- GB∕T 2099.1-2021 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