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證據搜集固定與法律運用_第1頁
毒品案件證據搜集固定與法律運用_第2頁
毒品案件證據搜集固定與法律運用_第3頁
毒品案件證據搜集固定與法律運用_第4頁
毒品案件證據搜集固定與法律運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要點一、毒品案件與普通刑事案件的區(qū)別二、毒品案件證據與普通刑事案件證據的區(qū)別三、增強證據意識妥善收集與運用證據四、以販養(yǎng)吸毒品數量認定及為吸毒者居間購買毒品行為定性五、形成證據鏈,客觀、全面、確實、充分的收集證據第一頁,共23頁。一、毒品案件與普通刑事案件的區(qū)別

(一)沒有通常意義上的被害人也就沒有特定的報案人毒品案件的偵查,不可能得到被害人或知情人的協(xié)助與配合,調查取證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二)沒有通常意義上的發(fā)案現場刑事案件發(fā)生后,從現場勘查中收集證據,通常是偵查破案的主要方法。毒品交易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很難通過現場勘查提取到作案時遺留的痕跡、物證。第二頁,共23頁。

(三)與一般刑事案件的表現形式不同

普通刑事案件,通常是某種犯罪行為侵犯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權益,導致發(fā)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毒品案件的表現形式卻不同,表現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交易,通常也不會立即產生危害結果,這就使得偵查機關很難順著直接因果關系的線索去偵查破案。

(四)對毒品案件的偵破方式不同普通刑事案件主要是通過現場勘查和向被害人、知情人等調查來收集各種證據。而偵破毒品案件,主要是依靠情報或特情提供線索破案,這就決定了偵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策略運用都不同,偵查的方向或順序也不同。第三頁,共23頁。(五)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具有極強的對抗性

證據更難獲取

毒品犯罪通常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謀的故意犯罪,而且往往是職業(yè)性犯罪,犯罪嫌疑人具有極強的對抗性,這就加大了緝毒工作的危險性,這更給緝毒民警獲取證據設置了重重障礙。由于證據難取或者難以互相印證,往往造成最后定案的困難。第四頁,共23頁。二、毒品案件證據與普通刑事案件

證據的區(qū)別

(一)毒品案件證據具有相對的單一性證實毒品犯罪,必須“人贓(毒品)俱獲”。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繳獲毒品。偵破一起毒品案件,首先要明確有沒有繳獲毒品?是什么毒品?重量究竟是多少?解決“有沒有”、“是什么”、“有多少”的問題。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時,毒品幾乎是具有“唯一真實證明力”的證據。如果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卻沒有查獲毒品,那么即使他承認有罪,仍然不能對其起訴和判刑。第五頁,共23頁。

(二)毒品案件證據的即時性刑事案件偵查,通常是證明“已經過去了的”犯罪行為,許多證據有時還可以“滯后固定”。而毒品案件的偵查,是證實“正在實施”或者“將要實施”的犯罪行為,其對證據的“現實性”和“及時性”就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沒有獲取到“現在進行時”的證據,其證明作用便會減弱直至失效。這些特性也使得毒品案件的證據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普通刑事案件,出現證據不足時,也許事后還可以補救,但毒品案件的證據時過境遷便再也無法彌補。第六頁,共23頁。

(三)毒品案件證據的特殊性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證據,許多是使用特情、臥底或采用技術偵查等秘密手段獲取的。有些不能直接用作定案的根據。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一方面要授權偵查機關使用特情、臥底、跟蹤監(jiān)控以及“誘惑偵查”等手段,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防止此類手段被濫用。第七頁,共23頁。毒品犯罪證據與其它普通刑事

犯罪證據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沒有被害人陳述2、缺少證人證言3、犯罪現場勘查不完全4、物證種類單一第八頁,共23頁。三、增強證據意識,妥善收集與運用證據

(一)查處毒品案件運用證據應當注意的問題

1.毒品的提取、稱量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提取、扣押、稱量、取樣和送檢程序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公禁毒[2016]511號,2016年7月1日施行。

毒品是直接反映被告人行為危害大小的特定物品,它不僅是物證,而且對其屬性所做的鑒定意見也是印證毒品犯罪事實的證據之一。目前,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都能夠依照法定程序對查獲毒品作出定性鑒定或者含量分析意見。但是,有的辦案人員仍然不嚴格執(zhí)行刑事技術鑒定規(guī)則,提取、稱量毒品的方法嚴重違背客觀規(guī)律,導致證據出現嚴重瑕疵。

第九頁,共23頁。

毒品的扣押應當在有犯罪嫌疑人在場并有見證人的情況下,由兩名以上偵查人員執(zhí)行。毒品的提取、扣押情況應當制作筆錄,并當場開具扣押清單。筆錄和扣押清單應當由偵查人員、犯罪嫌疑人和見證人簽名。犯罪嫌疑人拒絕簽名的,應當在筆錄和扣押清單中注明。對同一組內兩個以上包裝的毒品,應當從單個包裝中選取或者隨機抽取檢材:

少于十個包裝的,應當選取所有的包裝;十個以上包裝且少于一百個包裝的,應當隨機抽取其中的十個包裝;一百個以上包裝的,應當隨機抽取與包裝總數的平方根數值最接近的整數個包裝。第十頁,共23頁。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委托鑒定機構對查獲的毒品進行含量鑒定:(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二)查獲的毒品系液態(tài)、固液混合物或者系毒品半成品的;(三)查獲的毒品可能大量摻假的;(四)查獲的毒品系成分復雜的新類型毒品,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五)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認為含量鑒定對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而書面要求進行含量鑒定的。第十一頁,共23頁。

2.法律文書的制作要規(guī)范、準確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制作的法律文書包括搜查筆錄、稱量筆錄、扣押物品清單、現場勘查筆錄、辨認筆錄等。常見的錯誤有填寫時間、在場人員不完整或者前后矛盾,描述提取物品的狀態(tài)、數量的材料與實際有差異,同一名偵查人員在同一時間段出現在不同的場合,缺少見證人簽名等等。造成錯誤的原因有的是筆誤,有的是事后補錄,有的是工作疏忽。

3.重視辨認工作的程序規(guī)范偵查機關為查清案件,應當依照法定程序交由犯罪嫌疑人、證人對與犯罪有關的物品、文件、場所進行辨別、作出判斷,以印證犯罪嫌疑人供述、證人證言。

常見問題:對應該辨認的沒有進行辨認(人員、物品)。辨認照片不符合要求(物品特性)。

第十二頁,共23頁。

(二)運用推定規(guī)則認定行為人是否“明知”

“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運輸或攜帶的是毒品的心理狀態(tài)。在審判實踐中,運輸毒品特別是用箱包運輸毒品的被告人,往往以“為他人攜帶和運輸,并不知道裝有毒品”進行辯解。如何認定毒品犯罪中的主觀“明知”,就成為一個關系罪與非罪的難題。實務界普遍認為,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中應當允許推定明知。這里的推定,是指事實推定,即從已知的事實推論未知的事實,從而得出結論;這也是一種證明方法,即以一定事實證據為依據,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和常識,從而推出另一情況的方法。第十三頁,共23頁。

認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主觀上具有“明知”

對查獲的毒品,只要有證據證明以下事實的存在,結合查獲的基本事實再加上一些環(huán)境因素可推定其明知。⑴行為人明顯逃避檢查,或在檢查中將其所攜帶的物品丟棄或故意用特殊偽裝方式或不講真實姓名;⑵行為人以高度詭秘的交、接方式將毒品放在人跡罕至的地方;⑶行為人有毒品犯罪前科,對毒品的認知能力較常人更強,在其身邊、住處查獲毒品,可推定其主觀上的明知;⑷行為人采用體內攜毒,或隱匿于衣服鞋子的夾層、水果及各種器皿等高度隱蔽的方式;⑸行為人雖稱毒品系他人所有,不知是毒品而代其保管,但領取了高額的報酬。

第十四頁,共23頁。

四、以販養(yǎng)吸毒品數量認定及為吸毒者居間購買毒品行為定性應注意的問題

(一)以販養(yǎng)吸毒品數量認定最高法院出臺過兩個解釋:1995年《關于辦理毒品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幾個問題的答復》第2條規(guī)定“對被告人購買了一定數量的毒品,但只查明其販賣了一部分,其余部分已由被告人吸食的,應當按已查明的銷售數額確定販毒的數量”。《南寧會議紀要》規(guī)定“對于以販養(yǎng)吸的被告人,被查獲的毒品數量應認定為其犯罪的數量,但量刑時應考慮被告人吸食毒品的情節(jié)”。第十五頁,共23頁。

(二)為吸毒者居間購買毒品行為定性《全國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規(guī)定:如果為販賣等毒品犯罪同時介紹買賣毒品的上家和下家的,構成販毒共犯;如果為賣方推銷毒品、介紹買主的,不論是否牟利,均構成販毒罪共犯。成立該罪共犯必須是作為賣方販毒的居間人為買方介紹必須基于販賣的目的第十六頁,共23頁。五、形成證據鏈,客觀、全面、確實、充分的收集證據

(一)牢固樹立證據要用來訴訟的意識在辦案過程中不注重證據的收集,盲目破案往往導致前功盡棄,不但案件辦不下去,還會帶來惡劣影響。辦案人員要克服安于現狀的思想,不能滿足于現有辦案水平,不思進取,要適應日益提高的執(zhí)法要求,要克服被動應付的思想,不能為完成任務而辦案,要有辦精品案件的打算,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為片面追求工作效率,滿足于最低限度的證據標準,并且辦案程序不規(guī)范,要防止有只辦大案,少辦小案的思想。

(二)牢固樹立依法取證的意識在毒品案件偵辦過程中,取證措施與手段雖具特殊性,但其程序必須合法,包括收集證據主體,證據表現形式和取證方法,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等程序進行,這是最基本要求。嚴禁通過刑訊逼供等違法手段獲取證據,同時,要防止因手續(xù)不完備,程序不合法等問題導致證據失效,否則,收集的證據再多,也是失真或無效的證據,不被訴訟采信。

第十七頁,共23頁。

(三)牢固樹立策略取證的意識緝毒偵查民警要學會各種取證方法,善于取證。偵辦毒品案件時必須有行動計劃,不可盲目從事,務必腳踏實地。在辦理每一起毒品案件中的整個取證過程中,哪怕是“零包”販毒案件都應該認真對待。偵查民警要從經營案件開始時就去思考取證問題,制定取證計劃,給后續(xù)辦案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實現偵辦有機結合,這樣還可以指導辦案民警有針對性的進行審訊,有效地解決取證策略問題。(四)牢固樹立證據保全的意識證據保全就是為了使已經發(fā)現和收集到的證據材料,不致由于自然的或者人為的原因而發(fā)生變形、變質、混合、調換或者滅失,而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固定并妥為保管的訴訟活動。它是取證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收集證據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發(fā)現證據后,應及時提取固定,妥善保管。否則證據一旦被毀壞、滅失,就達不到收集證據的目的(五)牢固樹立證據互相印證的意識通常情況下,對于某一案件事實的認定,僅憑審查某一個證據是否具有真實性、可靠性,無法達到確認案件事實的目的。任何一個證據都無法借助自身來證明其真實、可靠性,只有與其他證據結合起來,加以綜合分析、判斷,才能確認其真?zhèn)?。只有通過綜合考察所有證據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這些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關系,才能對案件事實作出正確的認定。第十八頁,共23頁。

謝謝!

第十九頁,共23頁。

毒品犯罪證據與其它普通刑事犯罪證據相比的特點1、沒有被害人陳述

在普通刑事犯罪中,大多有被告人和被害人。被害人基于對被告人的憎恨,通常會主動向司法機關舉報犯罪。在普通刑事犯罪中,被害人陳述是一項重要證據。被害人陳述能準確地指明犯罪是否發(fā)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誰,無論是在偵查、起訴、還是審判中,都有其獨特作用和價值。而在毒品犯罪中,犯罪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買賣毒品賺取巨額的利潤,其它種植、制造、販運毒品等犯罪都是為買賣毒品犯罪服務的。買賣毒品犯罪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商品買賣活動,一個愿買,一個愿賣,毒品交易即成功。盡管毒品買賣有巨大的社會危害性,但對于毒品買賣雙方來說都能給其帶來巨額的非法利潤,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毒品買賣雙方通常不會相互舉報犯罪。因而,在毒品犯罪中缺少普通犯罪意義上的被害人。缺少被害人陳述,是毒品犯罪案件證據中的一個重要特點。

第二十頁,共23頁。

2、缺少證人證言

在普通刑事犯罪中,通常都會有證人證言。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證人是當事人之外知道案情的第三人,證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沒有直接利害關系,在通常情況下證人證言的客觀性較強,對查明案件事實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毒品犯罪中,販賣毒品能夠為犯罪分子帶來暴利,也能把犯罪分子送上斷頭臺?;谔颖苄塘P懲罰的目的,毒品犯罪分子對犯罪時間與地點的選擇通常會深思熟慮。毒品交易多采取單線聯(lián)系,大多發(fā)生在相對封閉,不為人們覺察的環(huán)境中,且大老板通常隱藏于幕后,遙控指揮,由各自的下線具體實施毒品買賣。毒品犯罪的隱秘性,決定了在毒品犯罪中證人證言相對較少,基本上只有買受毒品人證言的情況。而買受毒品人多數情況下,同時也是向下線販賣毒品的販賣毒品人,他們在證實被查明的毒品犯罪時,往往會避重就輕,交待不完整,且其證言具極大的可變性,給公安、司法機關偵查、起訴、審判毒品犯罪造成巨大困難。第二十一頁,共23頁。

3、犯罪現場勘查不完全

普通犯罪中的犯罪行為在偵查人員開始偵查前大多結束,犯罪現場已經固定化和靜止化,偵查人員勘查犯罪現場能夠獲得豐富的證據。犯罪現場勘查在普通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毒品犯罪中,除了制造毒品和種植毒品原植物外,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犯罪的點多,線長,面廣,流動性強,幾乎沒有固定的犯罪現場。即使是零星販賣毒品,毒品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也不斷地變換犯罪地點,毒品犯罪的交易過程非常短暫,可以在擦肩而過的瞬間完成毒品交易。毒品交易的快捷性,使得毒品犯罪現場很少留下痕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