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資料_第1頁
與朱元思資料_第2頁
與朱元思資料_第3頁
與朱元思資料_第4頁
與朱元思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朱元思書

吳均第1頁/共29頁第一頁,共30頁。

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寫山水景物見長,文體清拔,時人或仿效之,人稱“吳均體”。

關于作者:第2頁/共29頁第二頁,共30頁。

南朝時,我國文壇上盛行著一種講求辭藻、聲律、對偶的駢體文,這種文體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但這些駢體文中也不乏優(yōu)秀作品,《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文。關于體裁——駢體文:

駢體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的文章,本文是駢體文。第3頁/共29頁第三頁,共30頁。

本文是作者吳均寫給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nèi)富春江的秋景,與南朝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可稱雙璧,同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關于本文:第4頁/共29頁第四頁,共30頁。試讀課文,讀準讀順第5頁/共29頁第五頁,共30頁。再讀課文,讀通讀懂第6頁/共29頁第六頁,共30頁。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疏通文意:同樣的顏色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左右”。獨一無二(乘船)隨著江流飄蕩。從,順、隨全,都名詞活用為動詞,向東向西第7頁/共29頁第七頁,共30頁。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白色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動詞活用為名詞,飛奔的馬厲害湍急的江流。湍,急流。第8頁/共29頁第八頁,共30頁。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形容水聲的清越互相和鳴停止,消失濃密碧綠,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美麗“轉(zhuǎn)”通“囀”,鳥鳴聲虛指,成千上百,形容很多。名詞活用為動詞,向上。爭著憑借第9頁/共29頁第九頁,共30頁。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至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籌劃,治理流連忘返;“反”同“返”名詞活用為狀語,在上面。好像,如同互相掩映樹木的枝干看第10頁/共29頁第十頁,共30頁。

總敘了從富陽至桐廬的奇山異水之美。

第一段理解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段內(nèi)容?富陽至桐廬一百來里的風景,作者是怎樣概括的?(用原文回答)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第11頁/共29頁第十一頁,共30頁。

第二自然段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______態(tài)和_____態(tài)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________。水清水急靜動異水第12頁/共29頁第十二頁,共30頁。與朱元思書吳均

第三自然段以細膩的筆觸,分別從____覺和____覺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______,并抒發(fā)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含蓄地流露出對_____________的蔑視,愛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潔志趣。視聽奇山追求利祿之徒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隱第13頁/共29頁第十三頁,共30頁。第2段:描寫異水。第3段:描寫奇山。分

全文是什么結構關系?第1段: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

靜景、動景山之貌(視覺)山之響(聽覺)山之思(聯(lián)想)山之林(補寫)泉響、鳥鳴蟬叫、猿啼總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清、水急鄙棄功名利祿,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第14頁/共29頁第十四頁,共30頁。

小結:

本文通過描寫沿途所見的奇山異水,既表現(xiàn)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現(xiàn)了作者鄙棄功名利祿,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思想。與朱元思書吳均第15頁/共29頁第十五頁,共30頁。習題檢測第16頁/共29頁第十六頁,共30頁。積累詞匯1、通假字(1)窺谷忘反(2)蟬則千轉(zhuǎn)不窮通“返”,返回通“囀”,鳥鳴聲第17頁/共29頁第十七頁,共30頁。2、一詞多義(1)直:爭高直指直視無礙(2)絕:天下獨絕猿則百叫無絕(3)上:負勢競上橫柯上蔽筆直一直絕妙停止、斷向上在上面第18頁/共29頁第十八頁,共30頁。3、古今異義(1)戾:鳶飛戾天者(2)許:一百許里(3)經(jīng)綸:經(jīng)綸世務者古義:至;今義:罪過、乖張古義:左右、上下;今義:允許、許可古義:籌劃;今義:比喻規(guī)劃、管理整治的才能第19頁/共29頁第十九頁,共30頁。4、詞類的活用(1)上:負勢競上(2)東西:任意東西(3)奔:猛浪若奔名詞用作動詞,向上名詞用作動詞,往東往西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第20頁/共29頁第二十頁,共30頁。(4)軒邈:互相軒邈(5)上:橫柯上蔽(6)凈:風煙俱凈形容詞用作動詞,往高處和遠處伸展名詞用作狀語,在上面形容詞用作動詞,消散第21頁/共29頁第二十一頁,共30頁。5、常用虛詞(1)自:自富陽至桐廬(2)俱:風煙俱凈(3)皆:水皆縹碧(4)甚:急湍甚箭(5)則:蟬則千轉(zhuǎn)不窮(6)者:鳶飛戾天者從都都超過、勝過就……的人第22頁/共29頁第二十二頁,共30頁。1、第一段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先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遠景著筆,作靜態(tài)描寫;其次“從流漂蕩,任意東西”不僅寫出了江流宛轉(zhuǎn),隨山形而變,更表現(xiàn)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感,是動態(tài)描寫;最后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個字概括了一百余里游覽途中所見之美,領起全篇。第23頁/共29頁第二十三頁,共30頁。2、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字來寫水和山的?異水奇山水色——山勢——山聲——山色——水態(tài)——縹碧靜(清)動(急)高山寒樹軒邈成峰水激鳥鳴蟬轉(zhuǎn)猿叫橫柯上蔽疏條交映夸張、側面描寫比喻、夸張比擬(秀麗、高峻)(幽靜)以聲襯靜以動寫靜(林茂蔭濃)對偶意境美第24頁/共29頁第二十四頁,共30頁。3、作者用“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這樣寫好在哪里?

以動寫靜,使靜止的景物富有動感,更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兩岸山勢的陡峭與壯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25頁/共29頁第二十五頁,共30頁。4、“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表面似乎是寫猿鳥等的聲音,實質(zhì)上是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寂靜。

第26頁/共29頁第二十六頁,共30頁。5.“鳶飛戾天者”和“經(jīng)綸世務者”分別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熱衷于官場的人。第27頁/共29頁第二十七頁,共30頁。6.作者抒寫了“鳶飛戾天者”和“經(jīng)綸世務者”看到富春江奇異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窺谷忘反”的感受,他寫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寓情于景,進行議論性的抒情。這種感受是一種設想,以有雄心壯志的游者也要產(chǎn)生隱居思想來襯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透露出作者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以及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志趣美第28頁/共29頁第二十八頁,共30頁。感謝您的觀看。第29頁/共29頁第二十九頁,共30頁。內(nèi)容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