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蔣家升課件_第1頁
低鉀血癥蔣家升課件_第2頁
低鉀血癥蔣家升課件_第3頁
低鉀血癥蔣家升課件_第4頁
低鉀血癥蔣家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鉀血癥

2016.5案例2015年7月我院急診室收治一位患者,張XX,男性,28歲,因四肢乏力4小時就診,急查急診生化,提示血清鉀2.85mmol/L,雙上肢肌力3級,雙下肢肌力2級,立即予以心電監(jiān)護,靜脈補鉀6g,口服補鉀5g,經(jīng)積極治療,患者肌力回恢復4級,復查血清鉀4.33mmol/L.概述

血清鉀濃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鉀<3.5mmol/L時稱低血鉀。但是,血清鉀降低,并不一定表示體內(nèi)缺鉀,只能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而全身缺鉀時,血清鉀不一定降低。故臨床上應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分析判斷。診斷

主要根據(jù)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血清鉀測定血K+<3.5mmol/L時,出現(xiàn)癥狀即可作出診斷。但在缺水或酸中毒時,血清K+可不顯示降低。此外可根據(jù)心電圖檢查,多能較敏感地反映出低血鉀情況,心電圖的主要表現(xiàn)為Q-T間期延長,S-T段下降,T波低平、增寬、雙相、倒置或出現(xiàn)U波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1.鉀攝入減少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后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nèi)輸入營養(yǎng)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癥。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2.鉀排出過多⑴經(jīng)胃腸道失鉀: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腹瀉時糞便中K+的濃度可達30~50mmol/L。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糞鉀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也可使結腸分泌鉀的作用加強。由于胃液含鉀量只有5~10mmol/L,故劇烈嘔吐時,胃液的喪失并非失鉀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鉀是經(jīng)腎隨尿喪失的,因為嘔吐所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可使腎排鉀增多,嘔吐引起的血容量減少也可通過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而促進腎排鉀。

(3)經(jīng)皮膚失鉀:汗液含鉀只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癥。但在高溫環(huán)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病因和發(fā)病機制3.細胞外鉀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⑴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發(fā)作時細胞外鉀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是一種家族性疾病。

⑵堿中毒:細胞內(nèi)H+移至細胞外以起代償作用,同時細胞外K+進入細胞。⑶過量胰島素: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發(fā)生低鉀血癥機制有二:①胰島素促進細胞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需要鉀,血漿鉀乃隨葡萄糖進入細胞以合成糖原。②胰島素有可能直接剌激骨骼肌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從而使肌細胞內(nèi)Na+排出增多而細胞外K+進入肌細胞增多。臨床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和細胞內(nèi)、外鉀缺乏的嚴重程度相關,更主要的是取決于低血鉀發(fā)生的速度。血清K+<2.5mmol/L時,癥狀較嚴重。短時期內(nèi)發(fā)生缺鉀,癥狀出現(xiàn)迅速,甚至引起猝死。臨床表現(xiàn)(1)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肌肉應激性減退。當血清K+<3.0mmol/L時,可出現(xiàn)四肢肌肉軟弱無力,肌無力常由雙下肢開始,后延及雙上肢,雙側(cè)對稱,以近端較重,低于2.5mmol/L時,可出現(xiàn)軟癱,以四肢肌肉最為突出,腱反射遲鈍或消失。當呼吸肌受累時則可引起呼吸困難。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癥狀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臨床表現(xiàn)(2)消化系統(tǒng)缺鉀可引起腸蠕動減弱,輕者有食欲不振、惡心、便秘,嚴重低血鉀可引起腹脹、麻痹性腸便阻。臨床表現(xiàn)(4)泌尿系統(tǒng)長期低鉀可引起缺鉀性腎病和腎功能障礙,腎濃縮功能下降,出現(xiàn)多尿且比重低,尤其是夜尿增多。這可能與遠曲腎小管細胞受損,對抗利尿激素反應降低,水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缺鉀后膀胱平滑肌張力減退,可出現(xiàn)尿潴留,病人常易合并腎盂腎炎。并發(fā)癥1低鉀血癥并發(fā)有低鈣,低鎂,低鈣時常表現(xiàn)為手足搐搦,它們的癥狀也可以相互混淆,應注意在補充鉀的同時補充適當?shù)拟}、鎂。2低鉀血癥可以引起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

并發(fā)癥

3高鉀血癥:對于低鉀血癥的病人,由于治療時過度地補鉀,有可能因為治療不當,反而引起高鉀血癥,故為了預防高鉀血癥,可將氯化鉀加入5%~10%的葡萄糖液中。4低鉀血癥還可以引起腎功能的病變,故治療時應嚴格觀察尿量。治療措施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g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g或更多。

補鉀注意點尿量必須在30ml/h以上時,方考慮補鉀,否則可引起血鉀過高靜脈滴注的氯化鉀濃度太高可刺激靜脈引起疼痛,甚至靜脈痙攣和血栓形成,氯化鉀的濃度一般不超過0.3%切忌滴注過快,血清鉀濃度突然增高可導致心搏驟停

補鉀注意點K+進入細胞內(nèi)的速度很慢,約15h才達到細胞內(nèi)、外平衡,而在細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況下,鉀的平衡時間更長,約需1周或更長,所以糾正缺鉀需歷時數(shù)日,勿操之過急或中途停止補給,成人靜脈點滴的速度一般為60滴/分預防重在于預防。一是及時去除病因,二是對可能發(fā)生缺鉀,如長時間禁食,體液丟失較多的傷病員,應及時補充鉀。低鉀血癥發(fā)生率較高,其癥狀常被原發(fā)病所掩蓋,易誤診。所以,對于長期少食,禁食,利尿或大量嘔吐,腹瀉患者,應及時補充鉀鹽。另外,在代謝酸中毒時,血清鉀可能不低,當糾正酸中毒后,可出現(xiàn)低鉀血癥,低鉀血癥常伴有低鈣,低鎂,它們的癥狀相互混淆,應注意在補充鉀的同時補充適當?shù)拟}、鎂。富含鉀的食物一、糧食中,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含鉀元素較高。二、水果中,以香蕉含鉀元素最豐富,其次是橘子、檸檬、杏、梅、油桃

三、蔬菜中,以菠菜、莧菜、香菜、油菜、芹菜、大蔥、青蒜、萵筍、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等含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