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校賽得獎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校賽得獎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校賽得獎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校賽得獎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經濟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校賽得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要知識點梳理、擴展】1.一五計劃(1)一化——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發(fā)展生產力)(2)三改造(變革生產關系)A、概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國家采取了加工訂貨、經銷代銷、公私合營等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政策:贖買。實質:使資本家私有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創(chuàng)造了從互助組、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到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國家通過手工業(yè)小組、手工業(yè)供銷合作社、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這三種由低級到高級的合作形式,引導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B、結果:到1956年底,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存在問題:后期存在急躁冒進等問題。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失誤:失誤:正確:《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1956“大躍進”1958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國民經濟的調整“八字方針”1960三年經濟困難1959-61十年建設成就階級斗爭擴大化反右及反右傾文革經濟浩劫原因表現(xiàn)一彈二鋼三油一橋二路黨領導,人民的努力背景:“文革”結束,迫切需要糾正“左”傾錯誤工作重點的轉移標志:十一屆三中全會基本內容:歷史意義:原因: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過程:3.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從農村到城市意義:標志: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原因:基礎和前提:中心環(huán)節(jié):根本目的:原則: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形成過程:特點:4.建國后我國經濟體制的變化(1)1949—1956年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體制(2)1956—1978年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3)1978—1992年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經濟體制(4)1992十四大后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建國以來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及教訓土地改革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教訓:(1)必須實事求是(2)合乎經濟規(guī)律(3)把握住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必須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2)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原則具體化。(3)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確立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基礎上,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xiàn)形式等問題做出進一步的闡述。7.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并沒有改變土地公有制,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和經營權,二沒有所有權,經營方式改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但并不適用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使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而是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非農產業(yè)。8.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一對對應的經濟范疇,兩者主要區(qū)別是資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行政手段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調節(jié)作用;后者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調節(jié)作用。選擇題年實行的三大改造,其實質是A.引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B.個體手工業(yè)者互相合作C.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剝削加以限制D.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2.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農村要求實現(xiàn)合作化B.小農經濟必然導致兩極分化C.小農經濟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D.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3.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開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年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jù)是A.中共八大的召開B.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確立C.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完成D.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年,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期間,某資本家擔任某廠的副廠長。一時間,工人議論紛紛。以下四種意見,唯一正確的是A.他是資本家,怎么可以擔任我們的副廠長B.資本家是要剝削的,我們一起把他拉下馬C.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他說的話我們不聽D.他懂業(yè)務,他說得對,我們還是要聽的6.上海曾有個資本家說:“現(xiàn)在搞廠容易了,過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現(xiàn)在不同了,銷售有百貨公司,配料有輕工業(yè)部,貸款有人民銀行,還有黨、團、工會搞增產節(jié)約,我們好做事了?!边@反映當時①資本家的經營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②資本家已被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③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在加強④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尚未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年底,三大改造的實現(xiàn)標志著我國①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提前完成②已經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③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④國內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中共八大關于國內主要矛盾的論斷是正確的,因為這一論斷A.反映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基本解決的客觀實際B.明確了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C.強調了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D.借鑒了蘇聯(lián)的經驗教訓9.“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钡臎Q議應出自A.七屆二次會議的決議B.八大的決議C.八大二次會議的決定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議10.中共八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實際上就是A.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B.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C.先進的社會制度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D.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11.新中國開始有計劃經濟建設的必要條件是A.國民經濟的恢復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指定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D.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2.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最主要的貢獻表現(xiàn)在A.提出經濟建設方針B.正確指出了國內的主要矛盾C.提出新時期的革命路線D.提出了正確處理“民族關系”13.中共八大提出的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A.集中力量恢復國民經濟 B.繼續(xù)同資產階級進行經濟斗爭C.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 D.反對黨內的修正主義14.中共八大決議指出“我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基本上解決?!边@一結論的主要依據(jù)是當時我國A.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完成B.一五計劃完成C.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提前完成D.已加入社會主義陣營15.下面這幅宣傳漫畫最先出現(xiàn)在建國后的哪個時期

“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A.過渡時期B.一五期間C.大躍進時期D.文革時期16.“我們的方向應該是有秩序地把工、農、商、學、兵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們社會的基層單位?!边@段話反映出當時A.忽視客觀規(guī)律、經濟建設急于求成B.急于求成,片面強調全面公有制形式C.加快改造步伐,適應社會主義制度D.為適應生產力發(fā)展而調整生產關系17.《人民日報》連續(xù)發(fā)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和小麥畝產“12萬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于年 年 年 年18.造成1959~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多種因素中,主要是A.空前嚴重的自然災害 B.帝國主義的封鎖C.中蘇關系的破裂 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右圖片所示的運動A.使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情況得到改善B.是切合實際的做法C.過分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D.取得了預期效果“挖禿青山大煉鋼鐵”20.“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鋼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詩中反映的20世紀50年代末的社會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象主要由于A.經濟建設缺乏經驗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C.“左”傾錯誤嚴重泛濫D.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21.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在本質上是A.片面強調公有制B.脫離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水平C.追求農業(yè)發(fā)展的高速度D.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主要教訓是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B.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水平C.人民群眾具有無限創(chuàng)造性D.經濟指導方針要符合客觀經濟規(guī)律23.右圖為“大躍進”時的一幅漫畫,它反映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A.浮夸風B.高指標C.瞎指揮D.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24.“對發(fā)展經濟來講,中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和蘇俄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沒有把經濟建設放在首位

B.嚴重超越了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C.過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D.遠遠落后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25.據(jù)資料統(tǒng)計,四川在20世紀50年代森林覆蓋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蓋率只剩9%,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急劇增長B.“大躍進”運動中毀林煉鋼C.盲目墾荒及商業(yè)性采伐D.長江流域洪災頻繁,造成水土流失年中共中央提出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目的是:A.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B.加快落實“大躍進”的方針C.解決社會主義改造的遺留問題D.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問題27.我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要調整的是A.國民經濟失衡的比例關系B.中央與地方的關系C.沿海工業(yè)與內地工業(yè)的關系D.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28.右邊“摘棉花”的漫畫反映歷史事件是A.“大躍進”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開放29.下列為“文革”期間部分年份工農業(yè)總產值的情況,這些數(shù)字表明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長--①“文革”初期,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②“九一三”事件后,經濟開始回升③“文革”雖是政治運動,但仍促進了經濟發(fā)展④在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間,經濟迅速回升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④年的國民經濟狀況(部分)工業(yè)總產值比上年國家財政總收入比上年1966年2534億元+%億元+%1967年億元-近10%億元-25%1968年億元%億元%造成上述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指導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實行D.“文革”動亂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31.到1973年,國民經濟出現(xiàn)了復蘇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周恩來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B.鄧小平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C.極左思潮開始遭到徹底批判D.“文化大革命”動亂接近尾聲年,鄧小平主持全面整頓的實質是A.把國民經濟搞上去B.系統(tǒng)地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C.實現(xiàn)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D.以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為全黨工作大局33.“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教訓是A.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B.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C.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D.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年和1973年,我國的國民經濟都呈現(xiàn)恢復性發(fā)展的狀態(tài),其相同原因在于A.中共八大提出正確方針B.國內動亂局面基本結束C.黨內反革命集團被粉碎D.黨采取了糾正“左”傾的錯誤的措施年和1975年我國工農業(yè)生產比上一年分別增長%和%。出現(xiàn)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世紀70年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B.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促使經濟狀況好轉C.“文革”期間我國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D.“文革”期間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6.下列事實違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總路線②“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③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④“文革”擴展到經濟領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其根本之處在于A.重新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B.果斷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C.解決黨政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等長期存在的問題D.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年鄧小平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質含義是()A.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B.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C.改變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D.改革不適應經濟發(fā)展的管理體制39.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后,安徽鳳陽的糧食產量三年跨了三大步,這從根本上表明()A.這種責任制是中國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唯一途徑B.這種責任制符合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要求C.這種責任制與當時生產力發(fā)展的狀況相適應D.調動農民積極性就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計劃和設想年開始的我國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都是A.為了調整生產關系以發(fā)展生產力B.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C.性質相反的兩種經濟政策D.為糾正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41.我國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qū)所屬的省份是①廣東②江蘇③福建④浙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42.右圖為我國經濟發(fā)展中“單位GDP能耗”年度變化示意圖。(單位:噸標準煤/萬元)圖中“單位GDP能耗”出現(xiàn)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實行“二五”計劃B.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C.建立人民公社D.開展大躍進運動43.右圖8是四川寧江機床廠的一則廣告,發(fā)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該報首次刊登推銷產品的廣告。這一現(xiàn)象的積極作用包括①促進企業(yè)技術革新,提高企業(yè)產品質量②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實現(xiàn)中外合作生產③鼓勵企業(yè)大膽探索,變革企業(yè)經營模式④突破計劃經濟體制,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4.在江蘇常熟,時人傳唱著一首山歌:“小農經濟獨木橋,合作社是康莊道,人民公社辦起來,天堂哪有人間好!”此山歌A.最早傳唱于上世紀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體化完全是農民自覺、自發(fā)的行為D.反映了農村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1956年我國出現(xiàn)如下表所示經濟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農業(yè)總產值461510535575610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yè)合作化運動C.“大躍進”運動D.人民公社化運動世紀9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其標志是A.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召開B.中共十四大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C.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D.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五大47.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C.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8.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xiàn)形式等問題提出重要論斷的會議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五大49.規(guī)定了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基本方向的會議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五大50.鄧小平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有①強調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②提出判斷改革開放的標準③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④批準上海浦東地區(qū)的開發(f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在A.瓦窯堡會議、十三屆四中全會B.八大二次會議、七千人大會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52.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B.逐步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加強國營大中型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C.鞏固和完善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D.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fā)展53.下列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①發(fā)表南方談話②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③設立經濟特區(qū)④明確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4.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B.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了生產力的發(fā)展C.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D.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停滯不前55.“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提出是在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報告中 B.中共十二大報告中C.中共十四大報告中 D.中共十五大報告中56.下列組合不正確的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B.中共十四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中共十五大——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D.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57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評述正確的是①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②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③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④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發(fā)展⑤中國的壓力和挑戰(zhàn)消失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非選擇題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鴉片戰(zhàn)爭后短短幾年,英國輸華商品比戰(zhàn)前增加了倍,其中棉紡織品占總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蘇松江、太倉一帶原本是中國手工棉紡織業(yè)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鴉片戰(zhàn)爭以后,由于洋布暢銷,“松太布市,銷減大半”,東南沿海一些專以紡織為業(yè)鄉(xiāng)村,受到很大沖擊。洋紗、洋布進口單位:千海關兩年份洋紗洋布18671,45011,67118772,84111,959188712,59024,457189222,05930,554材料二中國境內近代工業(yè)統(tǒng)計資料(基本單位:10萬元)時間商辦官辦和官商合辦外國人辦合計廠數(shù)資本比重%廠數(shù)資本比重%廠數(shù)資本比重%廠數(shù)資本1872~189453479.61916233.110328057.31754891895~19134639084186295131361031466852334注:外國人所辦工業(yè)為1843~1894年的合計材料三“七·七”事變爆發(fā),為了保存國家建設力量,國民政府決定大規(guī)模地將工廠內遷,得到民族資產階級的支持和配合。至1940年底,經政府協(xié)助內遷的廠礦有448家,機器設備70991噸,技工12164人。此外,自動遷移之工廠亦有百多家,合計共達600余家。社會主義工業(yè)45%社會主義工業(yè)45%1950年18%37%圖例說明:57%1953年29%14%67%1956年33%國家資本主義工業(yè)民族資本主義(自產自銷)材料五1996年我國工業(yè)總產值中各種經濟成分的比重集體經濟國有經濟混合經濟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經濟40%29%7%24%——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國歷史課程網回答:(1)依據(jù)材料一、二,概述近代前期我國經濟結構發(fā)生了怎么的變動?(2)依據(jù)材料三指出抗戰(zhàn)開始后,我國工業(yè)分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動?有何意義?(3)依據(jù)材料四、五,概述建國后我國工業(yè)中經濟成分變化情況,并分析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2.閱讀下列材料村料一《人民日報》發(fā)表《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材料二全國幾千萬人上陣,大搞?。ㄐ「郀t)、土(土法煉鋼)、群(群眾運動)。這是小土群在煉鋼。材料三大躍進時的壁畫:“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材料四:三年困難時期的糧食生產狀況時間糧食產量(萬噸)比上年減少(萬噸)1958年200001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