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基本原理_第1頁
建筑結構基本原理_第2頁
建筑結構基本原理_第3頁
建筑結構基本原理_第4頁
建筑結構基本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建筑結構欣賞建筑結構基本分類嘉庚學院土木工程系許云燕21.1建筑結構定義——由若干構件連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載和其他間接作用的體系。板:提供活動面,直接承受并傳遞荷載;梁:板的支撐構件,承受板傳來的荷載并傳遞;柱:承受樓面體系(梁、板)傳來的荷載并傳遞;墻:承受樓面體系(梁、板)傳來的荷載并傳遞;基礎:將柱及墻等傳來的上部結構荷載傳給地基;索:懸掛構件或結構體系的主要傳力單元;桿:組成空間構件,如屋架等。1.2基本(單元)構件3板梁柱墻4地震5建筑結構的基本要求平衡:結構或結構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發(fā)生運動。穩(wěn)定:整體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整體不允許發(fā)生危險的運動,如傾覆和滑移等。強度:結構或結構的任何一部分在預計的荷載作用下必須安全可靠。適用:使用期間不發(fā)生過大的變形、裂縫和損壞等。經濟:造價、施工及使用維護等。美觀:精神需要(民族風格、時代風貌等)。

平衡穩(wěn)定強度適用經濟美觀6建筑結構的分類按材料分按結構體系分按建筑物層數分7建筑結構的類型劃分按用途工業(yè)建筑民用建筑按層數單層多層1-9高層20-40<100米超高層40層>100米按結構材料木結構砌體結構砼結構(混凝土)鋼結構組合結構按結構形式排架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其他:框架—剪力墻結構小高層10-18<50mi混合結構按材料的不同分為:ConcreteStructureBlockStructureTimberStructureSteelStructure*混凝土結構

*砌體結構

*鋼結構

*木結構*組合結構CompositeStructure混凝土結構(concretestructure),以混凝土為主制作的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磚墻承重的混合結構多層學生宿舍/v_show/id_XMTk3MTc3NTky.html

流水別墅木結構優(yōu)點:強度重量比大,適合作大跨度結構或構件,在通風干燥無蟲害條件下有良好的耐久性,彈性韌性好,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質,易加工,質感具裝飾性。缺點:易燃,各向異性,受外界溫濕度影響大,抵御蟲害及微生物侵蝕能力差。14古代木結構:現代木結構:膠合木結構(1)概念:由塊體(磚、石材、砌塊)和砂漿砌筑而成的墻、柱作為建筑物主要受力構件的結構稱為砌體結構。砌體結構

嵩岳寺磚塔建于北魏,是我國現存大型古塔實物中年代最早的一座,高39.8米,共15層,底層直徑10.6米,內徑5米,壁厚2.5米。全塔除塔剎和基石外,均以磚砌筑,磚呈灰黃色,以粘土砌縫。西安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余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采用磨磚對縫。我國古代砌體結構:18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于隋大業(yè)(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萬里長城的砌筑方法包括:1.版筑夯土墻;2.土坯壘砌墻;3.青磚砌墻;4.石砌墻;5.磚石混合砌筑;6.條石;7.泥土連接磚。國外古代砌體結構:胡夫金字塔位于尼羅河三角洲,是精確的正方錐體,塔高146.6米,底邊長230.60米,約用230萬塊重2.5噸的石塊建成。公元70~82年建造的羅馬大斗獸場平面為橢圓形,長軸189米,短軸156.4米,高48.5米,分四層,可以容納5~8萬觀眾,也用塊石砌成。比薩斜塔始建于1173年,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墻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目前的傾斜約10%。20公元532~537年在君士坦丁堡建造的圣索菲亞教堂,東西長77米,南北長71.7米,正中是直徑32.6米,高15米的穹頂,墻和穹頂都是磚砌。概念:以鋼材為主要承重骨架而制成的結構。鋼結構國家大劇院屋架安裝鋼結構住宅網架結構拱結構橋梁單層廠房多層工業(yè)廠房2.工業(yè)廠房金陵石化總廠3.承受動力荷載及地震作用的結構4.高層建筑與高聳結構金茂大廈央視大樓馬來西亞雙塔北京財富中心26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WorldTradeCenterTowers)1972年建造,110層,高402m,鋼結構。27撞機28倒塌瞬間295.道路、橋梁結構6.水利、水工結構海上石油平臺(1).波紋拱殼結構7.輕型房屋鋼結構(2)門式剛架結構(3)多層輕型房屋建筑活動車庫8.可拆卸、移動房屋及移動結構9.構筑物10.建筑小品3738鋼管混凝土結構工程實例美國西雅圖雙聯廣場大廈58層四根大鋼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抗壓強度133Mpa直徑3.05m管壁厚30mm承受60%豎向荷載第一幢運用鋼管中填充混凝土作為支承構件的高層建筑。(1)概念由兩種及兩種以上材料作為主要承重結構的房屋稱為混合結構。(2)鋼骨混凝土特點不僅具有鋼結構建筑自重輕、截面尺寸小、施工進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特點,還兼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剛度大、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優(yōu)點。組合結構40(1)鋼-混凝土組合樓板下部用鋼梁,上部用混凝土。鋼梁和混凝土板之間用剪力連接件連接。主要用于高層樓蓋、吊車梁和橋梁結構。優(yōu)點:鋼-混凝土組合梁截面中混凝土主要受壓,鋼梁受拉,充分利用材料?;炷涟鍏⑴c組合梁工作,提高鋼梁的豎向和側向剛度。缺點:鋼材易腐蝕,耐火性差。截面形式(2)鋼骨混凝土結構(又稱勁性混凝土結構):以型鋼為骨架外包鋼筋混凝土組成的結構。與鋼結構相比外包混凝土可以防止鋼構件的局部屈曲提高鋼構件整體剛度,顯著改善鋼構件出平面扭轉屈曲性能使鋼材的強度得以充分發(fā)揮比純鋼結構具有更大的剛度和阻尼,有利于控制結構的變形外包混凝土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最初,歐美國家發(fā)展鋼骨混凝土結構主要就是出于對鋼結構的防火和耐久性方面的考慮一般可比純鋼結構節(jié)約鋼材達50%以上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使構件的承載力大為提高實腹式鋼骨的鋼骨混凝土構件,受剪承載力有很大提高,大大改善了結構的抗震性能。正是由于這一點,鋼骨混凝土結構在日本得到廣泛的應用。鋼骨架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載力,可以利用它承受施工階段的荷載,并可將模板懸掛在鋼骨架上,省去支撐,這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縮短施工周期,如在多高層結構的施工中不必等待混凝土達到強度就可以繼續(xù)進行上層施工。45

深圳帝王大廈81層,高325米。建成時是我國目前最高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58層以下采用鋼骨混凝土柱。/v_show/id_XNTg4NDAxOTI4.html1.混合結構2.排架結構(桁架)3.框架結構4.剪力墻結構5.框架—剪力墻結構6.筒體結構7.其他結構:如膜結構、桅式結構、懸索、懸吊結構、殼體結構、網架結構等按結構體系分類高層作用結構木結構砌體結構砼結構(混凝土)鋼結構組合結構按結構材料按結構形式作業(yè)1.混合結構2.排架結構(桁架)3.框架結構4.剪力墻結構5.框架—剪力墻結構6.筒體結構7.其他結構:如膜結構、桅式結構、懸索、懸吊結構、殼體結構、網架結構等/show/PZ2RD1xdwwFk4ko.html?&rcc_src=B3

悉尼歌劇院/programs/view/CW2NKFRD3os美國雙塔倒塌漫游世界建筑群系里http://v.pps.tv/play_35RL4B.html

漫游世界建筑1美麗http://v.pps.tv/play_35RL46.html

漫游世界建筑2死亡http://v.pps.tv/play_35RL45.html

漫游世界建筑3天堂http://v.pps.tv/play_35RL4F.html

漫游世界建筑4災難http://v.pps.tv/play_31MI4V.html

漫游世界建筑5共存http://v.pps.tv/play_35RL48.html

漫游世界建筑6權利http://v.pps.tv/play_35RL4A.html

漫游世界建筑7夢想http://v.pps.tv/play_35RL49.html

漫游世界建筑8歡樂/jilupian/20100719/n25690.html

卡拉特拉瓦飛翔的建筑/programs/view/qGPdKnK3uzM卡拉特拉瓦打造如詩的燈光百名現代建筑師作品/show/QpBLebvXQe0ercPzP4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