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導論_第1頁
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導論_第2頁
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導論_第3頁
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導論_第4頁
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導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講導論一、引言二、什么是國際政治三、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四、什么是國際政治學五、國際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六、國際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七、學習國際政治學的意義八、其他一、引言“國際關系理論是一門關于人類生存的藝術和科學。如果人類文明在未來30年橫遭厄運的話,那么,兇手不是饑荒,也不是瘟疫,而將是對外政策和國際關系。我們能夠戰(zhàn)勝饑荒和瘟疫,卻無法對付我們自己鑄造的武器威力和我們作為民族國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國際關系太重要了,以致不能疏忽他;然而,國際關系又太復雜了,以致難以一下子掌握它?!保枴ざ嘁疗妫┤蚧褔H政治、國際關系與我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了。面對全球化的國際政治、國際關系,我們是要僅僅做觀眾還是充當參與者?二、什么是國際政治1、漢斯·摩根索國際政治就像一切政治一樣,是追逐權力的斗爭。2、昆西·賴特國際政治是“一門藝術,它影響、操縱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團體。促進某些團體目的的實現(xiàn),反對其他團體的相反目的的實現(xiàn)。3、梁守德(1996—2000北大國關院院長)國際政治,指的是行為體間圍繞權利、權力和利益實施外向決策的活動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機整體,是全球范圍內戰(zhàn)爭與和平、沖突與合作、強權與民主、人權與主權、剝削與發(fā)展、結盟與不結盟、動亂與秩序等現(xiàn)象的關系的統(tǒng)稱。4、王逸舟國際政治是相對于國內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意:一種是指國家之間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amongnations”,通常是指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間的政治,如外交、國家貿易、實力均衡、相互宣戰(zhàn)等。另一種是指存在于國際社會并且作用于這個特殊社會的各個國家的政治,英文為“internationalpolitics”,這種政治的參與者較多,不止有國家、民族、政府,更有眾多的非國家行為主體,如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生態(tài)組織、恐怖組織等,它的重點不在國家層面,而在世界共同體(國際社會)層面,我們不妨將前一種稱作狹義的國際政治(又叫“國家間政治”),后一種則為廣義的國際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三、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國際關系一般包括國際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軍事關系、文化關系等。不僅指國家間的關系,還包括國家與非國家行為體之間以及非國家行為體之間的關系;既包括傳統(tǒng)政治,也包括非傳統(tǒng)政治。這與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的內容相一致。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所指的國際關系就是國際政治的內容。因此,從理論的角度講,國際關系理論即指國際政治理論,在這一點上沒有差別。

(劉勝湘:《國際政治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由于“國際關系”一詞起源于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也起源于西方,因此,把國際關系含義鎖定在國際政治層面,應當算是一個前提。

王逸舟:《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09年12月開始擔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四、什么是國際政治學1、含義——國際政治學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是揭示國際社會中各種國際政治行為主體之間的政治關系及其發(fā)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的一門新興學科。2、與相關學科的關系(1)國際政治學與政治學(2)國際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3)國際政治學與外交學3、國際政治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國際政治問題4、學科特點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五、國際政治學的研究對象1、國際社會——大的系統(tǒng)和總體環(huán)境2、行為主體——邏輯起點3、政治關系——主要內容4、一般規(guī)律——主要目的六、國際政治學的研究方法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國際政治學研究中的指導地位(1)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2)尤其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正確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二是正確運用經濟分析的方法。(3)運用系統(tǒng)論的方法,包括整體性、相互聯(lián)系性、有序性、動態(tài)性和定量化原則。2、國際政治學的基本研究方法(1)政治與經濟相結合的方法(2)歷史分析方法(3)比較分析方法(4)定性/定量分析法3、西方學者國際政治研究的三種視角(1)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2)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3)后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4、西方國際政治學研究的四種具體路徑(1)系統(tǒng)論莫頓·卡普蘭、喬治·莫德爾斯基等人國際政治系統(tǒng)的兩種觀點:其一,認為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相互關系的集合體;其二,認為它是一種分析方法系統(tǒng)論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經典范例——莫頓·卡普蘭的國際系統(tǒng)六模型理論——均勢系統(tǒng)、松散的兩極系統(tǒng)、緊密的兩極系統(tǒng)、普世的國際系統(tǒng)、等級制國際系統(tǒng)、單位否決的國際系統(tǒng)。(2)博弈論(又稱對策論)——四個知識點經典模型:小雞游戲、囚犯的困境、針對不平等的威脅對策、協(xié)調博弈一套分析國家間安全和經濟問題的理論方法,前兩種模型主要分析國家間的雙邊安全和經濟關系,后兩種模型應用于研究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以及發(fā)達國家間的多邊政治經濟關系問題。傳統(tǒng)博弈論強調國家間沖突的本質,以零和博弈為基本研究模式,新現(xiàn)實主義者則強調非零和博弈,強調多層面、多輪次的博弈對國家交易行為的影響。國際合作問題上的應用研究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假設基礎上:即國家是統(tǒng)一而理性的行為主體,國際間的博弈是國家居主導地位的。(3)公共選擇理論(被稱為“新政治經濟學方法)含義三個主要特征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問題時的常用概念:公共物品、搭便車、政治商業(yè)周期、相互依賴等。長處和短處(4)新制度經濟學理論沿革及代表人物羅伯特基歐漢率先引入交易成本概念,發(fā)展出一套國際機制的功能理論運用該學派主要理論解釋超國家組織的建立、國際組織中的委托——代理關系、貿易自由化的形式、殖民主義與國際投資、安全關系和安全合作安排等問題七、學習國際政治學的意義1、專業(yè)學習的需要2、知識拓展的需要3、開闊視野的需要4、增強能力的需要八、其他(一)國際政治大師1、漢斯·摩根索(1904-1980)2、肯尼思·沃爾茲(1924-)3、羅伯特·吉爾平(1930-)4、羅伯特·基歐漢(1937-)和約瑟夫·奈(1941-)5、莫頓·卡普蘭(1921-)6、伊曼紐爾·沃勒斯坦(1930-)7、亞歷山大·溫特(1958-)8、卡爾·多伊奇(1912-)9、亨利·基辛格(1923-)10、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1928-)(二)國際政治學者1、王逸舟2、王緝思3、時殷弘4、倪世雄5、陳岳6、蔡拓7、俞正樑8、秦亞青9、閻學通10、蘇長和(三)國際政治專業(yè)1、北京大學2、復旦大學3、中國人民大學4、外交學院5、國際關系學院6、南大、南開、吉大、武大、華師大、廈大等7、云大2008年綜合排名15位,在北師大、華師大、中國政法、山東大學前面(四)國際政治研究期刊1、ForeignAffairs2、InternationalSecurity3、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4、WorldPolitics5、WashingtonQuarterly6、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7、NationalIntere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