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_第1頁
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_第2頁
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_第3頁
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_第4頁
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8中國經典詩詞朗誦比賽漢族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xiàn)代一般統(tǒng)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韻律的要求,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小編在此整理了經典詩詞朗誦比賽,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經典詩詞朗誦比賽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代〕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難著一作: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此詩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時期。此時,他很受安西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數(shù)邊塞詩成于這一時期。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xiàn)離愁和鄉(xiāng)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制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間,急緩相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2、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宋代〕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一詞開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竭力渲染邊塞秋季風景的獨異,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從視覺聽覺等方面表現(xiàn)了邊塞地區(qū)的蕭條寂寥。這首邊塞詞既表現(xiàn)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思鄉(xiāng)卻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經典詩詞朗誦比賽21、使至塞上王維〔唐代〕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這是詩人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首聯(lián)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lián)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lián)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lián)兩句寫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長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shù)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lián),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里說的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2、涼州詞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是一首曾經打動過無數(shù)熱血男兒心靈深處最柔弱局部的千古絕唱。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jié)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沖動和向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fā)的是反戰(zhàn)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zhàn)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xiàn)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3、出塞王昌齡〔唐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扒貢r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叭宋催€〞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xiàn)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zhàn)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平安的需要,發(fā)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經典詩詞朗誦比賽31、雁門太守行李賀〔唐代〕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一作:向月)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中唐時期藩鎮(zhèn)之間和討伐藩鎮(zhèn)的戰(zhàn)火此起彼伏,從未終止。戰(zhàn)爭中的種種傳聞,從烽火漫天的戰(zhàn)場不斷地傳來,其中有失敗的消息,也有勝利的凱歌;有怯懦的敗將,也有奮戰(zhàn)衛(wèi)國的英雄。關心著國家命運的詩人李賀,自然關心各地的戰(zhàn)事,當他離開了京城,離開了風光秀麗的家鄉(xiāng),到忻州一帶,到了雁門時,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著名詩篇。2、月夜憶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一作:秋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土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xiàn)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3、涼州詞二首·其一王之渙〔唐代〕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人初到涼州,面對黃河、邊城的遼闊景象,又耳聽著《折楊柳》曲,有感而發(fā),寫成了這首表現(xiàn)戍守邊疆的士兵思念家鄉(xiāng)情懷的詩作。本首詩調蒼涼悲壯,雖寫滿抱怨但卻并不消極頹廢,表現(xiàn)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比照手法的運用使詩意的表現(xiàn)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經典詩詞朗誦比賽41、塞下曲盧綸〔唐代〕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度虑窞闈h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zhàn)。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選其四首。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擬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本詩雖區(qū)區(qū)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劇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氣氛。2、潼關吏杜甫〔唐代〕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此詩開頭四句可以說是對筑城的士兵和潼關關防的總寫。漫漫潼關道上,無數(shù)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安莶莰?,勞苦的樣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詩人無限贊嘆的心情。放眼四望,沿著起伏的山勢而筑的大小城墻,既高峻又牢固,顯示出一種威武的雄姿。這里大城小城應作互文來理解。一開篇杜甫就用簡括的詩筆寫出唐軍加緊修筑潼關所給予他的總印象。與“三別〞通篇作人物獨白不同,“三吏〞是夾帶問答的。而此篇的對話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在對話的安排上,緩急有致,表現(xiàn)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tài)?!靶揸P還備胡〞,是詩人的問話,然而關吏卻不急答,這一“緩〞,使人可以感覺到關吏胸有成竹。關吏的話一結束,詩人馬上表示了心中的憂慮,這一“急〞,更顯示出對歷史教訓的痛心。其次,對話中神情畢現(xiàn),形象鮮明。關吏的答話并無刻意造奇之感,而守關的唐軍卻給讀者留下一種堅韌不拔、英勇沉著的印象。其中“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兩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猶如戰(zhàn)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經典詩詞朗誦比賽51、關山月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一作:望邊色)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關山月》是漢代樂府歌曲之一,屬于“鼓角橫吹曲〞,是當時守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的。李白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筆法獨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創(chuàng)新。詩人抒寫了古代邊防戰(zhàn)士的艱難困苦,譴責非正義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統(tǒng)治階級的窮兵黷武,表現(xiàn)了反對侵略戰(zhàn)爭的主題。這首詩描寫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寫都是為后面的做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離人思婦之情,在一班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與過于愁苦,與之相適應,境界也往往狹窄。但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里邊塞圖引發(fā)這種感情。這只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綜觀全詩,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抒發(fā)戍人思鄉(xiāng)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如果說李白的詩大多用“月〞“旅〞“酒〞來排泄個人的憤懣的話,那么,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xiàn)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凄涼而又雄渾悲壯。2、逢入京使岑參〔唐代〕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是一首傳誦很廣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寫得自然、本色。岑參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過這樣的說明:“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因此從道理上講,他是自愿的,情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