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考_第1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考_第2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考_第3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考_第4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運用與滿足”理論在網絡傳播中的思索書目1234“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變更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對網絡環(huán)境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反思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20世紀40年頭,美國收音機家庭普及率達到80%以上,很多人認為廣播媒介為眾多不識字的受眾供應了學習學問和接受教化的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教化水準。但初期一些聽眾調查數據顯示,那些以啟蒙、教化和修養(yǎng)為目的的“好”節(jié)目并不擁有很多聽眾,反而是“格調低俗”的輕喜劇、肥皂劇以及猜謎游戲等消遣節(jié)目的收聽率高得稀奇。這種現象,使一些學者對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及其背后的心理動機產生了深厚的探討愛好。1、提出背景: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案例一:對廣播媒介的“運用與滿足”探討1944年,哥倫比亞高校廣播探討室的H?赫卓格,對一個名為“專家學問競賽”的廣播節(jié)目11位愛好者進行具體訪談,發(fā)覺盡管是同一個節(jié)目,人們的收聽動機、欣賞側面以及獲得的滿足是不同的。(1)競爭心理的需求:通過搶先揣測答案使自己與出場嘉賓或收聽伙伴處于一種競賽狀態(tài),享受由此帶來的競爭樂趣;(2)獲得新知的需求:從節(jié)目中獲得新的學問,以充溢自己;(3)自我評價的需求:通過揣測答案來推斷自己的只是程度,確認自己的實力。2、經典案例: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案例二:對印刷媒介的“運用與滿足”探討1945年6月30日,紐約八大報紙發(fā)送員工大罷工,貝雷爾森在此背景下,通過對紐約受眾的調查探討,發(fā)覺了人們對報紙的六種利用形態(tài):(1)獲得外界消息的信息來源,了解外部的變更;(2)日常生活的工具,了解廣播節(jié)目、天氣、交通、購物等信息;(3)休憩的手段,在讀報中獲得安靜和休息;(4)獲得社會威信的手段,因為了解新聞或新學問獲得他人敬重;(5)社交的手段,讀報可以供應豐富的話題,活躍社交生活;(6)讀報本身的目的化,成為每天的習慣性行為。2、經典案例: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案例三:對電視媒介的“運用與滿足”探討1969年D?麥奎爾等人從包括新聞、學問競賽、家庭連續(xù)劇、青年冒險電視劇六種節(jié)目形態(tài)中,通過調查提出了受眾觀看電視的四種基本類型效用:(1)心緒轉換:供應消遣與消遣,幫助人們“躲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2)人際關系效用:一方面為擬態(tài)人際關系,對節(jié)目中人物產生摯友或熟人的感覺;一方面為現實人際關系,通過談論節(jié)目內容,融洽家庭關系、建立社交圈等。(3)自我確認效用:電視節(jié)目中的人物、事務、狀況、沖突沖突的解決方法等,可為觀眾供應自我評價的參考框架,通過這種比較,觀眾能夠引起對自身行為的反省,并在此基礎上協(xié)調自己的觀念和行為。(4)環(huán)境監(jiān)測效用:通過觀看節(jié)目,可以獲得與自己的生活干脆相關或間接相關的各種信息,剛好把握環(huán)境的變更。2、經典案例: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1974年,著名傳播學家卡茨在前人和自己的探討前提下,總結出“運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學者竹內郁郎對該模式做了若干補充,如下圖示:

3、基本模式: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接觸媒介是為了滿足需求:來自社會和個人的心理起源;實際接觸行為需滿足兩個條件:媒介接觸可能性和媒介印象;依據媒介印象,人們選擇特定媒介或內容起先具體接觸行為;接觸的結果有兩種:需求得到滿足或沒有得到滿足;無論滿足與否,這一結果將影響以后的媒介接觸行為,人們會依據滿足的結果來修正既有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變更對媒介的期盼。4、基本論點:一、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一、訂正大眾社會論中的“受眾確定被動”的觀點,受眾的媒介接觸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對媒介內容進行選擇的活動,是一種具有某種“能動性”的活動;二、否定了早期“子彈論”或“皮下注射論”的效果觀,揭示了受眾媒介運用形態(tài)的多樣性,強調了受眾需求對傳播效果的制約作用;三、指出了大眾傳播對受眾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對過分強調大眾傳播無力性的“有限效果論”是一種有益的矯正。5、理論意義:書目1234“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變更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對網絡環(huán)境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反思二、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變更———與傳統(tǒng)媒介相比受眾角色和地位發(fā)生轉變,由被動接受者到主動掌控網絡傳媒的用戶。受眾分化程度加大,變得更微小,受眾選擇更為特性化受眾對媒介運用方式的進步,從單調的運用媒介信息到運用媒介本身的相結合。1231、受眾角色和地位發(fā)生轉變,

由被動接受者到主動掌控網絡傳媒的用戶。

1在傳統(tǒng)的大眾傳播中,受眾雖然可以自由地選擇這樣或那樣的信息,滿足自己獲得新知、心緒轉換等各種各樣的需求,但他們自身作為個人的獨立選擇是極其有限的,他們只能在媒介供應的框架范圍內選擇,即在傳媒設置的議程下進行選擇,而無法同大眾傳媒進行同等溝通,更別說主動、便利地通過大眾傳媒制造或發(fā)布信息。此外,私有媒介的傳播內容在營利動機的驅使下,越來越淺薄化、煽情化傾向。所以,很多時候,受眾就會處于這樣的尷尬境地,媒介內容遮天蔽日,卻獲得不到有價值的信息。KEYWORD:「議程設置」1、受眾角色和地位發(fā)生轉變,

由被動接受者到主動掌控網絡傳媒的用戶。

1受眾在網絡媒介的運用過程中不單單只是接受媒體傳遞的信息信息,而且漸漸傳達信息給媒體,如受眾對網絡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組合,形成了一種交互性的雙向傳播模式?!羰鼙娍梢园醋约旱南埠?、需求在各種搜尋引擎和論壇上上查尋、搜尋信息◆個人可以創(chuàng)辦一個自己的傳播平臺【微博、博客等】制作和發(fā)布消息2、受眾分化程度加大,變得更微小,

受眾選擇更為特性化1◆已有確定的分化程度,但每個群體照舊擁有確定數量的受眾,而且這個受眾群體的數量照舊很大?!艨赏ㄟ^信息檢索等媒體技術選擇自己感愛好的信息,網站推出網上訂閱、視頻點播以及信息推送等技術正使大眾傳播變得個人化。3、受眾對媒介運用方式的進步,從單調的運用媒介

信息到運用媒介本身相結合。

1傳統(tǒng)媒介時代,受眾通過閱讀報紙、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等,從這些媒介當中獲得信息,但并未擁有運用這些媒介本身的機會。然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受眾供應了更加多樣的媒介運用機會。運用對象從媒介供應的信息擴展到媒介本身。受眾可以利用網絡媒介,與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親人順暢交談,也可以借助網絡媒介本身,進行信息發(fā)布、思想宣揚、活動策劃等。美國傳播學者尼葛洛龐帝所言:“在網絡上,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沒有執(zhí)照的電視臺?!倍⒉└亲尅叭巳擞浾摺钡臅r代加速到來,越來越多的網友可以通過論壇、貼吧、微博等途徑,曝光貪官腐敗、商業(yè)黑幕、明星丑聞等,參與到公共事務的探討中。書目1234“運用與滿足”理論的提出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變更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對網絡環(huán)境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反思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娛樂消遣維護和拓展人際關系自我暴露獲得認同獲得信息窺探他人商業(yè)營銷危機公關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獲得信息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消遣消遣◆比如粉絲們在微博上關注自己寵愛的明星,追隨他們每日最新動態(tài),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微博可以讓我們看到明星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有種近距離接觸名人的快感。明明是最一般不過的一張自拍,一段關于今日做了什么的碎碎念,但是在粉絲的眼里,卻成了藥效強大的心情調試劑。◆搞笑段子,心靈雞湯,美食誘惑,影視欣賞,微博上無奇不有,都可成為受眾釋放壓力,獲得快樂的途徑。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維護和拓展人際關系◆見到第一次見面的人,現在可能不再只是問對方的QQ號、手機號作為聯系方式了,還會留下微博賬號,甚至微信賬號。毫無疑問,微博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擴展社交的工具。一方面,可以加四周相識的同學、老師、摯友們關注,了解對方動態(tài),維護和熟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在微博上找到愛好相投,三觀相像的志同道合好友們,創(chuàng)建一個私人專屬的虛擬社交圈,擴展與生疏人之間的人際交往。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自我暴露獲得認同◆今日的天氣是晴是雨、早餐吃的是面包還是饅頭,中午是在食堂還是飯館吃的,新上映的電影拍得對不對味,發(fā)覺了什么新的好玩的玩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越來越多的人們寵愛在微博上對這些進行記錄,想要了解一個人,去他的微博主頁把最近發(fā)的一百條微博看個遍或許就八九不離十了。人們一邊利用微博進行生活軌跡的描繪,一邊在微博上對各種熱點事務表達觀點抒發(fā)看法,評論各種社會現象批閱各種奏章。通過微博表達,從別人的反饋當中獲得對自我的認知,然后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完成自我認同的建構。庫利:“鏡中我”理論三、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窺探他人女神今日干嘛了?他怎么能回別的女生那么曖昧的話?!什么?!她盡然生娃了?。」?jié)奏太快了吧?。。√靺?,王菲和李亞鵬離婚了,再也不信任愛情了!!原來男神已經有男友了!TT【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咳?、網絡媒介中“運用與滿足”理論的體現———以微博為例商業(yè)營銷危機公關個人炒作產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