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課題的階段性總結_第1頁
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課題的階段性總結_第2頁
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課題的階段性總結_第3頁
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課題的階段性總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4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課題的階段性總結《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養(yǎng)成》

課題實驗階段性總結

本課題自開展實驗研究以來,課題組成員根據(jù)課題研究理念、研究目標、研究容,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扎扎實實地開展了大量務實的工作,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進一步推進課外閱讀工作,現(xiàn)將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增強課題意識,提升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

課題如何實施,課題實驗效果如何,成敗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我們通過講座、查閱資料、學習《新課程標準(實驗稿)》等,讓課題組教師深刻認識到:古有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今,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都說是課外看書?!笨梢?,多讀書能提高語文能力是古往今來有識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僅靠單純的課學習這“一條腿走路”顯然是不行的,拓展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知識的積累、心靈的成長、人格的塑造無疑是一條重要的途徑。針對小學生可塑性、模仿性、好奇心極強的特點,課外閱讀極具重要性、緊迫性,不能忽視、不能拖延。有了明確的課題意識,教師從心底里接受了課題研究,愿意、喜歡課題研究。

在此基礎上,我們發(fā)動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倡導教師做“學習型教師”,并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建立教師讀書學習的“四個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學習報刊、雜志1個小時,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每月讀一本

書籍(有時盡量和學生同讀一本書),每學期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教師每年至少訂閱兩份報刊(其中有一份必須是教育教學雜志)。

通過學習,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提高了,知識豐富了,增強了文化底蘊,說話的底氣足了。教師對學生在課外閱讀引導:如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讀物推薦、閱讀方法指導、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應手了。

二、創(chuàng)設讀書氛圍,共建書香校園。

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習慣養(yǎng)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創(chuàng)設了讀書氛圍,使學生沐浴在濃濃的書香中,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書的世界。

1、提供豐富的書源。建立班級圖書角。學期初,老師發(fā)動學生每人拿出兩本書,這樣班級圖書角就有60~100本書了,選擇一個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做好圖書的出借、歸還登記工作,班級之間互相換書看。③鼓勵同學利用零用錢買書、訂閱報刊、雜志,并互相傳閱。

2、保證時間。學校規(guī)定每個班級至少要抽出2個早讀、3個午自習的時間,供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放學后在家看書0.5~1小時。老師布置作業(yè)盡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機械、重復的作業(y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3、創(chuàng)設讀書校園文化。在教室墻壁上、圖書角貼著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格言、對聯(lián)、古詩名句。如:“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冰心”,“立志讀盡人間書,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等。在學校宣傳欄、黑板報上出“課外閱讀”主題專刊。在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欄上有同學們的讀書筆記、手抄報、剪帖本、優(yōu)秀作文。課外時間,同學們也經(jīng)常捧著書,興致勃勃地與老師、同學談論著書中有趣的容。學生置身于高雅的書香氛圍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讀書。

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實效。

得法者如魚得水,無法者如瞎子點燈。好的閱讀方法是打開課外閱讀的綠色通道,能使學生讀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篩選讀物。學生看了不健康的讀物,對身心發(fā)展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老師要教會學生選擇思想健康、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課外讀物。⑴閱讀經(jīng)典名著。如:中國四大名著、唐詩宋詞、《三字經(jīng)》、《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閱讀。如學習了《獄中聯(lián)歡》就讀《紅巖》,學習了《小英雄雨來》的節(jié)選就讀《小英雄雨來》一書,學習了《飛奪瀘定橋》就讀《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閱讀,如《十萬個為什么》、《昆蟲世界》、《鳥類奇觀》、《歇后語大全》、《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中華上下五千年》……

2、方法選用。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法、略讀法、瀏覽法、跳讀法、圈點批注法、邊讀邊想法、摘錄筆記、寫心得體會等。讓學生根據(jù)讀物特點、以及閱讀的需要,靈活地選擇適宜的閱讀方法。這樣既擴大了學生閱讀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充分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冶情操。

四、展示閱讀成果,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愉悅。

小學生好表現(xiàn)自己,課外閱讀的收獲渴望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同。在實踐中,我們讓學生定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滿足感,從而鞏固閱讀成果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講。在課外閱讀匯報課中,開展“古詩詞朗誦會”、“講故事比賽”、“好書推介會”、“主題閱讀匯報會”、“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課上同學們踴躍發(fā)言,氣氛活躍。它既反映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進行課外閱讀。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設置“手抄報園地”、“課外閱讀成果展示臺”。展出學生制作的手抄報,剪貼本,摘錄的讀書筆記,寫下的感想體會。學生時常抬頭仰望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賞自己辛勤閱讀的收獲。

3、評。通過學生評、自評、家長評、老師評等綜合評價推選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書迷”等,這些桂冠對學生有很大的魅力,它們猶如一顆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吸引學生去摘取,使學生保持旺盛、積極向上的課外閱讀激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課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了,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知識面拓寬了,教育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大面積的提升。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一如既往,深入、持久地開展課外閱讀工作,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里徜徉,快樂成長。

《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養(yǎng)成》

課題的經(jīng)驗成果總結及分析

課題實施容:

開展“讀書會”活動,激發(fā)讀的興趣。召開“讀書會”,在教室里設一個讀書角,開展"奉獻一本書,閱讀百本書"的活動,做到摘錄好詞佳句,體會優(yōu)美生動的文章,把自己閱讀到的最動聽的故事、最有趣的知識介紹給全班同學聽。一一登臺向大家介紹本周所讀書的名稱、容或體會、收獲。不僅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書籍,與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質(zhì)。這樣由讀到講,既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讀說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從書本中尋找樂趣,去體會閱讀中得到的愉悅感,體驗閱讀帶來的成功。

以課文為例,大量閱讀課外書。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不能走馬觀花,更不能不動筆墨,高年級許多課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從名著中節(jié)選或改編的文章,講課時把這些片斷的前后容給學生作個簡要

介紹,激發(fā)起學生欲了解整個故事的興趣,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筆記,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容。對重要詞語和容分別用圈、點、鉤、劃作記號及用旁注、批語作評論,還要把精彩的詞句、段落摘抄在筆記本上。這些都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記憶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思考揣摩文章容,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并加深對課文容的進一步理解。久而久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就不難養(yǎng)成。這樣,學生不僅加強了對課文容的理解,還能掌握精彩語句片斷,將來為已所用。

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使用工具書是讀書、寫作和尋求新知的需要,學生閱讀教材、課外書更是離不開工具書。試想,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示,通過預習,認真查閱工具書,解決了閱讀中的疑難問題,不是最典型的主動求知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借助工具書理解了疑難問題,了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嗎?

周周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冶情操。古詩是祖國古文化的精髓。小學生記憶力強,利用這一時期經(jīng)常背古詩,不僅可以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古文化,豐富語言積累,還可以冶情操,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抽一定時間互相檢查。舉行古詩文朗誦比賽,看誰上臺背得最多。

加強方法訓練,養(yǎng)成閱讀“四步”和“五動”的習慣。閱讀是有方法的,把這些方法變成習慣,課堂教學的效率就高了。這里我們所說的兩大習慣是:“四步”讀書的習慣(“四步”是指“一粗、二細、三精、四記”?!耙淮帧敝搁喿x的第一個步驟是粗讀全文,了解大意?!岸殹敝傅诙€步驟是細讀理清脈絡,搞懂詞句?!叭敝傅谌齻€步驟是精讀圈點,領會含義?!八挠洝敝赴炎x完一篇文章的點滴體會記錄下來,成為以

后寫作的素材。)和“五動”的習慣(“五動”的習慣就是培養(yǎng)學生動眼、動口、動耳、動手、動腦的習慣,就是培養(yǎng)學生“眼看、口讀、耳聽、手寫、腦想”有機結合的習慣。)。

多方實施,為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基礎。

重視語感培養(yǎng),奠定閱讀基礎。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就是要讓學生能領會含義,識別優(yōu)劣,并能引起各種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學生有了較強的語感,對語言的反應就比較敏捷,領悟它的含義就比較準確。

培養(yǎng)語感有下面一些做法:

①在閱讀中養(yǎng)成揣摩詞句的習慣;

②在積累詞匯中增強語感;

③重視朗讀對促進語感的作用;

④在寫作中養(yǎng)成錘煉詞句的習慣;

⑤組織各種有利于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