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代都城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開國君主末代君主夏商西周復習鞏固開始結束開國末代復習鞏固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銅器青銅時代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通讀課文,勾畫并記憶以下知識點1、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產生、發(fā)展、典型代表及其影響。2、甲骨文的概念、記述內容及意義,造字特點自主學習通讀課文,勾畫并記憶以下知識點1、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產生、發(fā)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鑄造業(yè):
(3)青銅器代表:
(4)青銅器的制作工藝
出現(xiàn)青銅器齊家文化銅鏡四羊方尊、司母戊鼎(1)青銅器的發(fā)展:商朝以后:(2)青銅器的功能原始社會后期數(shù)量、種類逐漸增多,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食器禮器泥范鑄造法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鑄造業(yè):(3)青銅器代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當時,鑄造這樣一個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時操作,可見商朝的青銅鑄造業(yè),有多么大的規(guī)模了。這說明了什么?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酒器盥水器樂器銅鏡觥觚爵特點二酒盥水器樂器銅鏡觥觚爵特點二食器兵器農具鼎紋豆鼎鏟斧鑿食器兵器農具鼎紋豆鼎鏟斧鑿蕉葉紋紋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雙角龍頭
四羊方尊的四角,附著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頭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裝飾著蟠龍紋,雙角龍頭點綴在羊頭之間,布局新穎。特點三蕉葉紋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雙角龍頭四羊方尊的甲骨文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羊、牛等獸骨上的文字二、甲骨文記事甲骨文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羊、牛等獸骨上的文字二、甲骨文記事
鼠牛虎龍蛇馬狗豬猴雞兔
羊十二生肖辨識
鼠?;埳唏R狗豬猴雞兔
羊十二生肖辨識七年級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課件1899年,王懿榮二、甲骨文記事(2)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3)內容涉及祭司、戰(zhàn)爭、農牧業(yè)、官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4)意義
1.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1899年,王懿榮二、甲骨文記事(2)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3)內容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1、方法2、意義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甲骨文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1、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甲七年級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課件司母戊鼎上的文字拓片西周毛公鼎司母戊鼎上西周毛公鼎
商、周時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銘文。金文(銘文)商、周時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金文(銘文)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奴隸的高度發(fā)展B、農耕文明出現(xiàn)原始
C、奴隸的命運十分悲慘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2、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是()
A、中國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倫3、在奴隸社會中,從事經濟生產的主要是()
A、奴隸主B、奴隸C、平民D、諸侯4、下列事物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①青銅器②陶器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5、夏商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包括()①農業(yè)②手工業(yè)③畜牧業(yè)④商業(yè)
A、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DABBD課堂練習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DABBD朝代都城開始時間結束時間開國君主末代君主夏商西周復習鞏固開始結束開國末代復習鞏固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時期用的生產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銅器青銅時代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用的生產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通讀課文,勾畫并記憶以下知識點1、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產生、發(fā)展、典型代表及其影響。2、甲骨文的概念、記述內容及意義,造字特點自主學習通讀課文,勾畫并記憶以下知識點1、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產生、發(fā)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鑄造業(yè):
(3)青銅器代表:
(4)青銅器的制作工藝
出現(xiàn)青銅器齊家文化銅鏡四羊方尊、司母戊鼎(1)青銅器的發(fā)展:商朝以后:(2)青銅器的功能原始社會后期數(shù)量、種類逐漸增多,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食器禮器泥范鑄造法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鑄造業(yè):(3)青銅器代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當時,鑄造這樣一個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時操作,可見商朝的青銅鑄造業(yè),有多么大的規(guī)模了。這說明了什么?司母戊鼎1.33米1.1米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酒器盥水器樂器銅鏡觥觚爵特點二酒盥水器樂器銅鏡觥觚爵特點二食器兵器農具鼎紋豆鼎鏟斧鑿食器兵器農具鼎紋豆鼎鏟斧鑿蕉葉紋紋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雙角龍頭
四羊方尊的四角,附著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頭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裝飾著蟠龍紋,雙角龍頭點綴在羊頭之間,布局新穎。特點三蕉葉紋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雙角龍頭四羊方尊的甲骨文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羊、牛等獸骨上的文字二、甲骨文記事甲骨文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羊、牛等獸骨上的文字二、甲骨文記事
鼠牛虎龍蛇馬狗豬猴雞兔
羊十二生肖辨識
鼠?;埳唏R狗豬猴雞兔
羊十二生肖辨識七年級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課件1899年,王懿榮二、甲骨文記事(2)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3)內容涉及祭司、戰(zhàn)爭、農牧業(yè)、官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4)意義
1.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1899年,王懿榮二、甲骨文記事(2)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3)內容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1、方法2、意義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甲骨文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1、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法甲七年級歷史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課件司母戊鼎上的文字拓片西周毛公鼎司母戊鼎上西周毛公鼎
商、周時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銘文。金文(銘文)商、周時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金文(銘文)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奴隸的高度發(fā)展B、農耕文明出現(xiàn)原始
C、奴隸的命運十分悲慘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2、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是()
A、中國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倫3、在奴隸社會中,從事經濟生產的主要是()
A、奴隸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3《美麗的冬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9 生活離不開他們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病毒性肺炎的護理措施
- 8《不做“小拖拉”》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心理健康(1、2年級)粵教版
- 2 我們的班規(guī)我們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三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1 Unit 2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教學設計2 外研版(三起)
- 一年級下美術教學設計-化妝舞會-人教新課標(2014秋)
- 一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課文3 10 大還是小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珍愛生命安全出行教育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3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3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教學設計 人民版必修3
- 2024新教材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上冊1.2表現(xiàn)形式課件
- 2024年度網絡安全技術知識產權保密協(xié)議合同3篇
- 職業(yè)院校“金課”建設方案
- 工業(yè)交換機產品培訓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的護理
- 陵園企業(yè)勞動合同樣本
- 2024年公務員考試廣西(面試)試題及解答參考
- 電動車帶牌過戶免責協(xié)議書
- (完整版)大學英語六級單詞表
- DB11T 1200-2015 超長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跳倉法技術規(guī)程
- 古詩詞吟唱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