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學基礎
主編:方振邦副主編:李超平胡平胡威張紅霞張秀智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管理學基礎主編:方振邦管理學基礎1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第11章激勵理論及其應用第12章群體和團隊的建設第13章領導第14章溝通及沖突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4篇領導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管理學基礎2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310.1.1個體差異的分類初級分類:年齡性別民族生理狀況核心分類:價值觀人格能力興趣勝任特征次級分類:教育工作經驗收入婚姻狀況地理位置父母狀況對個體行為的影響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1個體差異的分類初級分類:核心分類:次級分類:對410.1.2
傳記特點年齡性別婚姻狀況任職年限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2傳記特點年齡管理學基礎510.1.3
價值觀價值觀的定義
價值觀(value)是指超越具體情況,引導個體對行為與事件進行選擇與評價,指向希望達到的狀態(tài)與行為的,一些重要性程度不同的觀念與信仰。價值觀的影響因素遺傳父母行為社會文化背景組織影響其他相似環(huán)境價值觀的重要性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3價值觀價值觀的定義管理學基礎610.1.3
價值觀價值觀的分類奧爾波特等人的分類
理論型、經濟型、審美型、社會型、政治型、宗教型
羅克奇價值觀調查
工具價值觀和中級價值觀施瓦茲價值觀分類的四個維度
自我超越、對變化的而開放性態(tài)度、自我提高、保守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3價值觀價值觀的分類管理學基礎710.1.4
人格人格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是個體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與之相對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具有獨特性、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人格的影響因素遺傳環(huán)境情景
人格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16PF)大五模型邁爾斯-布瑞格斯人格特質(MBTI)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4人格人格的定義管理學基礎810.1.4
人格人格與工作的匹配
約翰·霍蘭德的人格——工作匹配理論現(xiàn)實型偏好規(guī)范、有序清楚明確的活動。順從、高效、實際、缺乏想象力。會計、出納、檔案管理員偏好需要思考組織和理解的活動。分析、創(chuàng)造、好奇、獨立。生物學家、經濟學家、數(shù)學家、新聞記者偏好那些影響他人和獲得權力的活動。自信、進取、精力充沛。法官、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小企業(yè)主偏好能夠幫助和提高別人的活動。友好、合作、理解、樂群。社會工作者、教師、臨床心理家偏好創(chuàng)造性且無規(guī)則可循的活動。理想、情緒化、富于想象力、無序。畫家、音樂家、作家、室內裝飾家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協(xié)調性的體力活動。害羞、真誠、持久、穩(wěn)定、順從、實際。機械師、鉆井操作工、裝配線工人IARCSE研究型企業(yè)型社會型傳統(tǒng)型藝術型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4人格人格與工作的匹配約翰·霍蘭德的人格——工作910.1.5
能力能力的定義
能力(ability)指的是個體能夠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項任務的可能性。能力的分類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特殊能力能力的個體差異能力與工作的匹配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5能力能力的定義管理學基礎1010.1.6
情緒智力情緒智力的定義
情緒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是指監(jiān)控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與情緒,辨別不同情緒并用這些信息來指導自己的思維與行動的能力。情緒智力的結構及其測量工具心理能力模型:沙洛維和梅耶的智力結構模型
四個維度:情緒覺察、情緒鑒別、情緒理解和情緒控制
綜合模型:戈爾曼的情緒智力結構模型
五個維度:認識自身情緒、妥善管理情緒、自我激勵、共情和人際關系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6情緒智力情緒智力的定義管理學基礎11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12知覺的基本概念
知覺(perception)是指個體為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賦予意義而解釋感覺印象的過程,可以分為:物知覺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影響因素知覺者知覺對象知覺環(huán)境10.2.1
知覺與社會知覺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態(tài)度;動機;興趣;經驗知覺的基本概念10.2.1知覺與社會知覺管理學基礎1310.2.1
知覺與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規(guī)律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規(guī)律選擇性知覺近因效應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10.2.1知覺與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規(guī)律管理學基礎14歸因的內涵
歸因(attribution),是社會心理學范疇上的一個名詞,是指人們利用信息對自己及他人行為的原因加以推斷的過程。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海德的樸素歸因理論內部歸因外部歸因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歸因的內涵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15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凱因的歸因理論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低高個體的行為區(qū)別性一貫性一致性外部內部內部外部外部內部高高低低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16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是人們解釋失敗或成功的四種主要原因,這四種因素可以按原因源、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劃分。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原因源穩(wěn)定性控制性能力內因穩(wěn)定不可控制努力內因不穩(wěn)定可控制任務難度外因穩(wěn)定不可控制運氣外因不穩(wěn)定不可控制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17歸因中的偏差1.基本歸因錯誤:指人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往往忽視情境的巨大影響,將其他人的行為歸因為個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動機、態(tài)度或人格),即使這個人的行為方式很明顯地受情境的影響時也如此;然而,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人們則傾向于強調情境的作用,往往做出情境歸因(如任務難度、其他人的作用、運氣等)。2.自我服務偏見:指人們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歸因。當人們被告知成功時,往往會做出內部歸因,而當被告知失敗時,則會做出外部歸因。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歸因中的偏差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18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19態(tài)度的概念
態(tài)度(attitude)是人們關于人和事物較為穩(wěn)定的評價性陳述。這種評價可以是贊同的也可以是反對的,它反映一個人對某一具體事物的心理傾向。態(tài)度是行為的前提,是一種反應的準備狀態(tài)。態(tài)度的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成分10.3.1
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態(tài)度的概念10.3.1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20認知失調理論
1.認知失調是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的,指任何的不和諧,包括個體可能感受到的兩個或多個態(tài)度之間或者他的行為與態(tài)度之間的不一致。
2.人們消除認知失調的愿望的強烈程度取決于三個因素:造成失調的要素的重要性;個體認為自己影響、應付失調的能力有多大;個體卷入失調而可能獲得的收益有多大。
3.減少認知失調的三種方法:改變態(tài)度增加認知改變行為10.3.2
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認知失調理論10.3.2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21認知平衡模型
1.認知平衡模型(P-O-X模型)是由海德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普遍地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一旦人們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諧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的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向平衡和諧的方向轉化。10.3.2
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OPX+++OPX+--OPX++-OPX---OPX-+-OPX--+OPX+-+OPX-++P—知覺主體O—其他人X—某一現(xiàn)象或事件認知平衡模型10.3.2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22123服從認同內化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3.3
態(tài)度的形成與改變態(tài)度形成和態(tài)度轉變過程經過的三個階段:123服從認同內化管理學基礎2310.3.4
組織中的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工作滿意度
1.工作滿意度的內涵對于工作情境的一種情緒反應。取決于結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超出期望。代表了幾種相關的態(tài)度,多年來人們確定了工作的五個維度來代表一個員工對工作的最重要特征。這些維度是:工作本身、薪水、晉升、上級的管理、同事。
2.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
工作本身、報酬、晉升機會、工作環(huán)境和融洽的同事關系
3.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結果:生產率缺勤率流動率10.3.4組織中的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2410.3.4
組織中的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組織承諾
1.組織承諾的定義對組織價值觀和目標的認同程度;愿意為組織付出努力的承諾以及繼續(xù)留在組織中保持成員身份的期望。承諾的三種成分:情感承諾,持續(xù)承諾和規(guī)范承諾
2.組織承諾的影響因素:員工對組織的投入工作本身的特性組織因素宏觀環(huán)境因素
3.組織承諾的結果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員工的離職傾向和離職行為10.3.4組織中的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25關鍵詞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價值觀人格16種人格因素測驗大五模型邁爾斯-布瑞格斯人格特質問卷霍蘭德人格-工作適應理論韋克斯勒智力量表情緒智力社會知覺選擇性知覺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投射作用歸因態(tài)度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平衡模型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關鍵詞管理學基礎26復習思考題哪些傳記特點能夠最好地預測生產率、流動率、缺勤率以及工作滿意度?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有什么影響?什么是大五模型?其中哪一項對績效的影響最大?為了保證個體有恰當?shù)哪芰τ行У貜氖陆o定的工作,管理者應該做哪些工作?什么是情緒智力?你是否認為一名管理者的EQ比IQ更重要?為什么?我們在判斷他人時,常常會走哪些捷徑?請列舉你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說明。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復習思考題哪些傳記特點能夠最好地預測生產率、流動率、缺勤率以27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復習思考題7.人們在對事情進行歸因時存在哪些偏差?請分別舉例說明。8.假設你有一個員工不認真對待工作,并且影響了工作團隊中的其他人,你應該如何說服他改變這種態(tài)度呢?9.你同意“快樂的工人是高生產率的工人”的說法還是“高生產率的工人是快樂的工人”的說法?為什么?10.組織承諾的影響因素是什么?如何解釋當前組織承諾下降的狀況?管理學基礎28管理學基礎
主編:方振邦副主編:李超平胡平胡威張紅霞張秀智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管理學基礎主編:方振邦管理學基礎29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第11章激勵理論及其應用第12章群體和團隊的建設第13章領導第14章溝通及沖突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4篇領導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管理學基礎30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3110.1.1個體差異的分類初級分類:年齡性別民族生理狀況核心分類:價值觀人格能力興趣勝任特征次級分類:教育工作經驗收入婚姻狀況地理位置父母狀況對個體行為的影響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1個體差異的分類初級分類:核心分類:次級分類:對3210.1.2
傳記特點年齡性別婚姻狀況任職年限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2傳記特點年齡管理學基礎3310.1.3
價值觀價值觀的定義
價值觀(value)是指超越具體情況,引導個體對行為與事件進行選擇與評價,指向希望達到的狀態(tài)與行為的,一些重要性程度不同的觀念與信仰。價值觀的影響因素遺傳父母行為社會文化背景組織影響其他相似環(huán)境價值觀的重要性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3價值觀價值觀的定義管理學基礎3410.1.3
價值觀價值觀的分類奧爾波特等人的分類
理論型、經濟型、審美型、社會型、政治型、宗教型
羅克奇價值觀調查
工具價值觀和中級價值觀施瓦茲價值觀分類的四個維度
自我超越、對變化的而開放性態(tài)度、自我提高、保守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3價值觀價值觀的分類管理學基礎3510.1.4
人格人格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是個體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與之相對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具有獨特性、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人格的影響因素遺傳環(huán)境情景
人格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16PF)大五模型邁爾斯-布瑞格斯人格特質(MBTI)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4人格人格的定義管理學基礎3610.1.4
人格人格與工作的匹配
約翰·霍蘭德的人格——工作匹配理論現(xiàn)實型偏好規(guī)范、有序清楚明確的活動。順從、高效、實際、缺乏想象力。會計、出納、檔案管理員偏好需要思考組織和理解的活動。分析、創(chuàng)造、好奇、獨立。生物學家、經濟學家、數(shù)學家、新聞記者偏好那些影響他人和獲得權力的活動。自信、進取、精力充沛。法官、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小企業(yè)主偏好能夠幫助和提高別人的活動。友好、合作、理解、樂群。社會工作者、教師、臨床心理家偏好創(chuàng)造性且無規(guī)則可循的活動。理想、情緒化、富于想象力、無序。畫家、音樂家、作家、室內裝飾家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協(xié)調性的體力活動。害羞、真誠、持久、穩(wěn)定、順從、實際。機械師、鉆井操作工、裝配線工人IARCSE研究型企業(yè)型社會型傳統(tǒng)型藝術型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4人格人格與工作的匹配約翰·霍蘭德的人格——工作3710.1.5
能力能力的定義
能力(ability)指的是個體能夠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項任務的可能性。能力的分類心理能力生理能力特殊能力能力的個體差異能力與工作的匹配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5能力能力的定義管理學基礎3810.1.6
情緒智力情緒智力的定義
情緒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是指監(jiān)控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與情緒,辨別不同情緒并用這些信息來指導自己的思維與行動的能力。情緒智力的結構及其測量工具心理能力模型:沙洛維和梅耶的智力結構模型
四個維度:情緒覺察、情緒鑒別、情緒理解和情緒控制
綜合模型:戈爾曼的情緒智力結構模型
五個維度:認識自身情緒、妥善管理情緒、自我激勵、共情和人際關系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1.6情緒智力情緒智力的定義管理學基礎39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40知覺的基本概念
知覺(perception)是指個體為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賦予意義而解釋感覺印象的過程,可以分為:物知覺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影響因素知覺者知覺對象知覺環(huán)境10.2.1
知覺與社會知覺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態(tài)度;動機;興趣;經驗知覺的基本概念10.2.1知覺與社會知覺管理學基礎4110.2.1
知覺與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規(guī)律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規(guī)律選擇性知覺近因效應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印象10.2.1知覺與社會知覺社會知覺的規(guī)律管理學基礎42歸因的內涵
歸因(attribution),是社會心理學范疇上的一個名詞,是指人們利用信息對自己及他人行為的原因加以推斷的過程。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海德的樸素歸因理論內部歸因外部歸因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歸因的內涵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43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凱因的歸因理論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低高個體的行為區(qū)別性一貫性一致性外部內部內部外部外部內部高高低低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44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是人們解釋失敗或成功的四種主要原因,這四種因素可以按原因源、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劃分。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原因源穩(wěn)定性控制性能力內因穩(wěn)定不可控制努力內因不穩(wěn)定可控制任務難度外因穩(wěn)定不可控制運氣外因不穩(wěn)定不可控制歸因理論的內容和發(fā)展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45歸因中的偏差1.基本歸因錯誤:指人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往往忽視情境的巨大影響,將其他人的行為歸因為個人因素(如智力、能力、動機、態(tài)度或人格),即使這個人的行為方式很明顯地受情境的影響時也如此;然而,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人們則傾向于強調情境的作用,往往做出情境歸因(如任務難度、其他人的作用、運氣等)。2.自我服務偏見:指人們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歸因。當人們被告知成功時,往往會做出內部歸因,而當被告知失敗時,則會做出外部歸因。
10.2.2
歸因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歸因中的偏差10.2.2歸因管理學基礎46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10.2知覺與個體行為10.3態(tài)度與態(tài)度管理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第10章個體行為的基礎10.1個體差異與個體行為管理學基礎47態(tài)度的概念
態(tài)度(attitude)是人們關于人和事物較為穩(wěn)定的評價性陳述。這種評價可以是贊同的也可以是反對的,它反映一個人對某一具體事物的心理傾向。態(tài)度是行為的前提,是一種反應的準備狀態(tài)。態(tài)度的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成分10.3.1
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態(tài)度的概念10.3.1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48認知失調理論
1.認知失調是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的,指任何的不和諧,包括個體可能感受到的兩個或多個態(tài)度之間或者他的行為與態(tài)度之間的不一致。
2.人們消除認知失調的愿望的強烈程度取決于三個因素:造成失調的要素的重要性;個體認為自己影響、應付失調的能力有多大;個體卷入失調而可能獲得的收益有多大。
3.減少認知失調的三種方法:改變態(tài)度增加認知改變行為10.3.2
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認知失調理論10.3.2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49認知平衡模型
1.認知平衡模型(P-O-X模型)是由海德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普遍地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一旦人們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諧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的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向平衡和諧的方向轉化。10.3.2
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OPX+++OPX+--OPX++-OPX---OPX-+-OPX--+OPX+-+OPX-++P—知覺主體O—其他人X—某一現(xiàn)象或事件認知平衡模型10.3.2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管理學基礎50123服從認同內化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10.3.3
態(tài)度的形成與改變態(tài)度形成和態(tài)度轉變過程經過的三個階段:123服從認同內化管理學基礎5110.3.4
組織中的態(tài)度管理學基礎公共管理核心課程系列教材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家具購買合同書
- 消防器材維修合同
- 養(yǎng)殖場轉讓協(xié)議
- 汽車后市場汽車配件供應鏈管理方案
- 有機肥購買合同書
- 婚慶策劃服務合同及免責條款
- 西北農業(yè)大學合作協(xié)議
- 工會興趣小組活動方案
- 調研報告委托協(xié)議
- 建設工程施工總價合同
- 2023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創(chuàng)新大賽試題庫
- 醫(yī)療器械專業(yè)知識培訓課件
- 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學
- 鋰離子電池簡介課件
- DB4401∕T 33-2019 電梯托管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
- 醫(yī)院物業(yè)(保潔)技術服務投標方案
- 射線數(shù)字成像(DR)技術課件
- 松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松原市招商引資服務公司組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全介質自承式架空光纜(ADSS)-設計和制造專題研討教學課件
- 義工財務管理制度范文
- 西安旅游景點介紹PPT模板(推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