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訓之疏散與逃生_第1頁
技能培訓之疏散與逃生_第2頁
技能培訓之疏散與逃生_第3頁
技能培訓之疏散與逃生_第4頁
技能培訓之疏散與逃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火災時的人員疏散

出口鎖閉、逃生無門、通道不暢,火災時必出悲劇。據(jù)統(tǒng)計:近十年來,在全國發(fā)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近100起特大火災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堵,阻塞或鎖閉的問題造成的。面對死神的威脅,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白白的葬送生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占用疏散通道。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全樓梯間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在營業(yè)、生產(chǎn)、教學、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將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遮擋、覆蓋,是我國消防法律、法規(guī)中明令禁止的重要內(nèi)容。是我們的管理者和每一位公民必須重視的逃生之門。因此要關(guān)注生命通道,讓生命通道和出口永遠暢通。

(一)、安全疏散設施

1、疏散樓梯

樓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通道。

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敞開樓梯間:是指建筑物室內(nèi)由墻

體等圍護構(gòu)件構(gòu)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且與

其它使用空間直接相通的樓梯間。它既有

人員疏散的功能也是煙火蔓延

的通道。廣泛應用于低層、多層建筑

中。高層和地下建筑中禁止采用。

(2)、封閉樓梯間:是指設有阻擋煙氣的

乙級防火門(雙向彈簧門及外開門)的

樓梯間。

(3)、防煙樓梯間:指在樓梯間出口處設

有前室,面積不小于規(guī)定數(shù)值并設有防

煙設施或設專供防煙用的陽臺、凹廊

等,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乙級防

火門的樓梯間。(4)、室外疏散樓梯:主要用于應急疏

散,作為輔助防煙樓梯使用,設在建筑

物疏散走道的端部,不易受到煙火威脅

的部位。

2、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人員從房間內(nèi)至房間門、

從房間至疏散樓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

口的室內(nèi)走道。疏散走道的設計涉及到

長度、時間和人數(shù)的諸多因素。高層民

用建筑允許疏散時間通常只有5—7分鐘。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筑只許6分鐘;

三、四級耐火等級建筑只許2—4分鐘。3、安全出口

指符合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shù)標準的疏散樓梯或直通室外的門。

4、安全疏散指示標志

用于表達火災時疏散途徑的標志;(所謂途徑包括方向、路線)。一般按裝在疏散走道內(nèi)距地1M以下的墻面上,其間距不應大于20米;袋形走道的間距不應大于10米;走道轉(zhuǎn)角區(qū)不大于1米。另外有五個場所的地面要增設標志或蓄光標志。

5、應急照明(事故照明)

指在火災時仍能繼續(xù)供電,提供亮度的

設施。(疏散走道最低亮度不小于0.5LX,

人員密集場所1.00勒克斯,樓梯間5.00勒克

斯。采用直流電時,連續(xù)供電時間不少于

30min;建筑高度超過100m以上的也為

30min)。

(二)、安全疏散設施設置的原則

據(jù)測定:當人流密集度為4人/㎡時,人

流幾乎難以行進;人流密度為2人/㎡時,人

的步行速度為0.25m/s;如果疏散路線不暢、

走道內(nèi)有門檻、死角等障礙物時更會影響速

度。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行走速度為1m/s—

2m/s;當人流密集超過1.5人/㎡時速度

顯著下降;當人在黑暗中行走,如對路線

和周圍環(huán)境熟悉,其行走速度約0.7m/s,

反之約為0.3m/s;

正常情況下,人上下樓梯時,受樓梯自

身條件限制。以單位時間內(nèi)上下樓梯的步

數(shù)為準。約為110步/分—120步/分;樓梯

的踏步高度為0.15—0.20m,即1M垂直高

度約有6個踏步。據(jù)測定,當人流密度為

1.5人/㎡時,水平步行速度約為1m/s當人

流密度為3m/s時,約為0.5m/s左右。

通常情況下,人的步行速度慢走時小

于1.m/s,快走時小于2.0m/s,小跑時小

于3.0m/s,快跑時小于5.0m/s。用膝和手爬

時約小于0.4m/s,用腳和手爬時約

0.5m/s,標準的行走速度為1.3m/s。因此

要求:

1、安全疏散路線應簡捷明了

一般為四段。一是室內(nèi)任何一點到門

口;二是從房間門口至進入樓梯間,即走

廊內(nèi);三是樓梯間內(nèi);四是樓梯間進入安

全區(qū)。這四段必須步步走向安全,盡可能

不設置袋形走道。2、建筑物內(nèi)應設兩個或兩個以上安全出

口,就是說一個方向不能通行,還有另外一

個方向可以進行疏散。

3、在安全疏散路線上,應保證有事故照明

和疏散指示標志。

4、設置室內(nèi)安全區(qū)。在房間內(nèi)的外墻上設

置陽臺,在建筑中設置室外疏散樓梯和屋

頂避難所。

5、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保持

自動關(guān)閉狀態(tài)。(三)、安全疏散通道與安全出口的要求

1、地下建筑樓梯寬度不小于1.4m,走道不

小于1.5m。

2、高層建筑樓梯寬度不小于1.2m,走道不

小于1.3m。

3、單層和多層建筑一般不小于1.1m。

4、安全出口,首層疏散外門凈寬不小于

1.4m。

5、安全出口處不應設門檻、臺階及遮擋

物,疏散門處1.4范圍內(nèi)不應設踏步,門

向疏散方向。(四)、火災中的心理反應

1、趨光性(向光性)

在火災中,由于煙霧的遮擋、停電等因素,使得受困人員看不清方向。只能通過肉眼觀察有光的亮點,但是在火災中亮點有多種:火光、應急照明燈光、自然光線、外面照射進來的光等。只要冷靜的辨別就可能逃離危險境地。但是一旦辨別錯誤,就失去逃生的機會。因為有光的地點,不是門、就是窗,而窗的開口面積較多,透入的光照比出口強,易造成人們的視覺誤判。只認準有亮點,有光的方向逃生、疏散,特別是窗戶

有柵欄阻擋或高度問題,就無法逃生。

例如:

1985年4月18日哈爾濱天鵝飯店15

層因入住的美國商人酒后臥床吸煙引起

火災。面對火災,許多人呆若木雞、不

知所措,有的被濃煙熏死,有的則從樓

上往下跳,摔的粉身碎骨。其中有一日

本客人在通知大家疏散后自己卻無法下

樓,就朝有亮光的地方跑去,誰知是陽

臺,是外面的路燈照射光。只得冒著摔

下去的危險,一層一層從陽臺上翻下來

雖然全身磨破受傷,但無生命危險。1993年河北唐山市西林商場火災。很多人無法下樓,份份逃到二樓的一個窗臺口。因為那兒有亮光,都以為是出口。就在這個窗臺口的平臺處有50個遇難者躺著。

還有2000年1月29日我市后宰門富貴歌舞廳火災。兩名小姐從睡夢中驚醒逃生,一位對大門處跑,因門無光線,到了門邊都不知是出口,往桌椅底下鉆被熏死;另一位對有亮光的地方跑,誰知是二層窗戶,但已安裝了防盜網(wǎng),光是相鄰居民樓的照明燈,最后也被燒死。2、回反性

在建筑物內(nèi),當人們遇到危險時,不由自主的會從原來已走過的路線返回,覺得已走后過的路線較熟悉,能記住哪兒是門、哪兒是走道。而沒走過的地點,卻不敢貿(mào)然進入,但返回路上的情況如何卻不了解,也不愿去想,很多情況下回返路上卻是危險重重。應該確認一下,哪個方向是安全的。

例:2002年大年初二,哈爾濱天潭大酒

店因服務員誤將汽油當作取暖爐煤油,加油時引起燃燒、爆炸。樓上在吃年夜飯的客人無法逃生紛紛跳樓逃生(因是二層),

但是其中一個婦女抱著小孩從二樓沖向一

樓(一樓大廳是起火處)大廳時失去生命。

2001年4月22日,山東青島市青州分公

司肉雞加工廠,車間主任為了抓勞動紀

律,防止員工亂跑,上班后就將車間門

上了鎖,失火后很多員工不知門被鎖死,

都往出口處跑,但出不去,燒死38名員工。

2002年12月,河南鄭州一茶社起火,

3名(工作人員)小姐就死在疏散門口。

原來她們每天上下班都是從這里進出,誰

知上班后門被鎖死,起火時無法逃出。3、向群性

在一個危險的環(huán)境中,由于各人的心理

承受能力不同,心理素質(zhì)不一樣。在恐懼狀態(tài)下,一般自己單獨行動較少,和大家在一起,人多膽壯,安全感強。因此,在人流多的時候,易形成擁擠,造成人流堵塞,不利于迅速疏散。但它也有好處,就是人多力量大,只要大家齊心、冷靜,可能尋找出逃生的出路。

例: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火災。相鄰的倉庫起火,濃煙從一樓門向大廈蔓延,但幾百人一齊往樓上跑,到了四樓無處可逃,聚集在一起。濃煙烈火上來后,紛紛從窗口往下跳,不死即傷。死亡53人,傷71人。08年深圳舞王舞廳800人朝一個門跑。

4、意向性

就是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支配自己的行為,如在火災中不夠沉著冷靜、情緒激動,看到亮光就認為是出口,被高溫,煙霧烤、熏受不了。盲目跳樓,認為下面是安全的,對著火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缺乏觀察,對眼見的情況不加分析和思考,什么路線安全?什么方向危險?自己憑想當然,不全面分析實際狀態(tài),有時想的和做的相差甚遠、選擇的逃生路線不正確。例:2005年10月26日下午3點03分福州世紀新華都酒店由于施工裝修時引起火災(高層建筑),死亡3人,傷2人。當住在該層的客人發(fā)現(xiàn)起火冒煙,沒有報警,也不立即逃生,而是想當然的認為火不會燒到自己所住的房間,只是將門關(guān)上。結(jié)果火燒大,想逃生時卻無法離開,只好跳樓。

5、隨從性(隨大流)

就是隨大流,自己沒有主張,看見大家都朝一個方向跑,自己也跟著感覺走,看見大家變了方向也跟著變。這種狀態(tài)大多數(shù)人都有。因為他想,如果哪兒不安全,怎么大家都不知道,都朝哪兒跑干什么。我為什么要單獨走呢。因此遇到災難性場所,特別是人多的場所,不能盲目的隨從,有時大量人流都往一個出口跑,反而出不去。加之年齡的因素、體力的因素,弄不好會帶來次災害。如: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火災,8個門鎖了7個,只有1個門數(shù)百人都從這兒出去,反兒出不去,延誤了時間。而外面搶救人員也要從這個門進。結(jié)果形成人為堵塞。就是這起火災,其中有一個9歲男孩和他的表妹,卻安全逃生。當時起火后現(xiàn)場很亂,別人都往門口跑,但此小孩卻拉著他的表妹往廁所跑,沒有受傷。事后詢問得知:當時他就想到因年紀小,力氣也不大,擠不過大人。另外他認為廁所處較安全,一是靠外墻;二是無可燃裝修;三是有水潮濕;四是外面人容易發(fā)現(xiàn)。

6、混亂性(恐怖性)

在生與死的關(guān)鍵時刻,面臨危險,心中不慌是不可能的。但經(jīng)過短暫的緊張后,應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特別是在突然斷電,眼前一片黑暗,濃煙嗆人、高溫烤人,逃生無望時更易造成人群的混亂。特別是哭聲,救命的喊叫聲,現(xiàn)場內(nèi)物品的爆炸聲等。更易激發(fā)人們的混亂情緒的增長,一旦場面混亂,危險也就增長,混亂的局面還有感染性。所以當人們混亂時,這時只要有人站出來制止,穩(wěn)定局面,大家想主意,找出口?;ハ喙膭?、幫助就能增強眾人的信心。2001年美國世貿(mào)大廈事件時,沒有一個人說,面對災難沒有人驚叫、哭喊或其他任何混亂,踩傷,沒有人奪路搶別人生路。

例:2005年6月10日廣東汕頭市華南賓館火災。有個從火災中逃出的小姐,跑出火場后在朋友家里連續(xù)哭了兩個多小時,直至昏迷。那種恐怖的情景始終揮之不去。7、暫避性

有的時候,當人們身處險境中,會心存僥幸,認為危險很快過去,不相信危險會落到自己身上。因此暫避一下就沒事了。特別是只聽報警聲,未見煙和火光,更使人易產(chǎn)生沒必要的緊張,火燒不起來或者說會有人來救我們的,因而錯誤的等待救援,找個自己認為安全的地點避一下,從而喪失了逃生的有利時機。避難和逃生是兩會事,首先應是想法逃,無路可逃時可選擇臨時避難處,而這個避難處必須要有安全保護措施才行。

例:2005年6月10日廣東汕頭市華南賓館火災。死亡31人,其中有一大部分在起火后沒有立即逃生,有一個房間門緊閉,窗戶也緊閉,沒有一點自救跡象。地上卻橫七豎八地躺著很多女孩,都是被煙熏死的。有個小姐躺在床上用被子蒙著頭,結(jié)果被憋死。還有的小姐到處亂鉆,最后也失去了生命。

2005年12月25日吉林遼源醫(yī)院火災,5個病友在四樓被火圍住,無法下樓。他們在濃煙、火焰中相持了一個小時,后來實在受不了,一念之下都縱身跳樓。一個小時可以想出很多逃生方法,白白延誤了時間,這就叫做只求生、不逃生。(五)、影響逃生的主要因素

建筑物發(fā)生火災,不論是搶救人員還是內(nèi)部逃生人員,要弄清內(nèi)部情況和逃到安全地點,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

1、煙霧

建筑物起火后,由于建筑材料和內(nèi)裝修材料、室內(nèi)家具等,(如:木材、紡織物品等)燃燒后產(chǎn)生大量煙霧。產(chǎn)生煙霧后可以遮光,影響人們的視距,同時隨著空氣和風向的影響而加速流動,又會使火災蔓延,形成大面積火災。

煙氣的擴散速度在水平方向較小,起火初期一般為0.1—0.3m/s;中期為0.5—0.8m/s;(旺盛階段);在樓梯間內(nèi)3—4m/s,在較高的樓梯間或豎井內(nèi),由于煙囪效應,流速為6—8m/s,特別是高層建筑,煙氣流動速度更快。

據(jù)測試:一棟高100米的建筑,其管道井等豎向井道在無阻擋的情況下,從底層至100米處,只需30秒煙氣就迅速串至頂部,而高層建筑根據(jù)不同高度,所產(chǎn)生的高樓,其風速也不同,流速變化也非常復雜。因此逃生人員首先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煙霧。2、有毒、窒息性氣體

建筑材料、內(nèi)裝修的各種材料,以纖維素為主要成份的材料燃燒后,生成的煙氣主要是CO、CO2,在溫度較低或空氣不足時會產(chǎn)生少量的醛類和酸類物質(zhì);而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等含有氯元素的材料,在燃燒300℃時開始大量產(chǎn)生氯化氫劇毒氣體;羊毛、絲綢等含有氮元素的材料,燃燒時在400—500℃時產(chǎn)生氰化氫劇毒氣體。這些有毒物質(zhì)混合在煙霧中,到處擴散致人中毒。

可燃物質(zhì)燃燒時需要氧氣,而人們生存也需要呼吸氧氣。在火災中大量的氧氣被燃燒耗去,而燃燒后產(chǎn)生的煙霧中不僅有毒,同時還會產(chǎn)生窒息性氣體CO2。當然起火建筑物的房間產(chǎn)生的CO2濃度因物質(zhì)的種類、數(shù)量及堆放情況和房間通風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著火房間的CO2濃度可達4—5%,最高可達10%左右,人員接觸一小時CO2的安全濃度為0.04—0.05%。對火災中人員疏散而言,該濃度不應超過0.2%。

當建筑物內(nèi)火災燃燒猛烈旺盛時,CO2濃度可達15—23%。一般情況下人員接觸10%的濃度便會頭暈,嚴重者會發(fā)生昏迷、呼吸困難、甚至處于休克狀態(tài),失去知覺。接觸20%濃度時,人體神經(jīng)中樞系統(tǒng)出現(xiàn)麻痹,導致死亡。

在空氣中,氧濃度低于11%時,人就會失去理智、痙攣、臉色發(fā)青,氧濃度低于6%時,人在短時間內(nèi)就會死亡。

有資料介紹,一個健康的人,七天不吃飯餓不死,三天不喝水渴不死,然而三分鐘不呼吸就會窒息死亡。如果你在吸入一定數(shù)量的毒氣,死亡僅僅需要一分鐘。

因此在火災中80%的傷亡人員多為中毒、窒息,失去逃生能力,導致受傷或死亡。所以在火災中逃生的人員首要的是防煙、防中毒,保持自己的體能和思維,最終逃離危險現(xiàn)場。05年中山市一酒吧火5分鐘死亡26人。

3、高溫

任何可燃物質(zhì)燃燒不僅需要溫度的作用,而且燃燒后又產(chǎn)生熱能。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溫度達到轟燃點后,室內(nèi)溫度可達500度以上,燃燒猛烈時,溫度可達1000度以上。火災中當人們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由于高溫的作用,先是口干舌燥、軟弱無力、痛苦難熬,同時思維活動受到強烈干擾,進而出現(xiàn)眩暈、心亂,直至昏迷休克倒下。

一般旅館房間火災,從起火到蔓延的時間間隔只有7分鐘。在6分鐘時火災現(xiàn)場實測溫度已達到300—400度,當火災燃燒猛烈旺盛時,通?;饒鰷囟染^1000度以上。在火災中,人對溫度熱效應的感度。一般人在65度的環(huán)境中能忍受一個有限的時間,接著就是使人的心率加快,人體大量出汗,很快出現(xiàn)疲勞和脫水現(xiàn)象,產(chǎn)生昏迷、休克;在120度的環(huán)境中,人大約能忍受15分鐘;在175度時,人所能忍受的時間不足1分鐘。所以在火災中,逃生人員易出現(xiàn)驚慌不安、懼怕、茫然失措、沖動僥幸、判斷失誤等情緒,是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誘發(fā)的。

另外,在火災中,隨著溫度的升高,人體表面也會發(fā)生變化。如:衣服烤著、表面皮膚灼傷等,都會加重心理的變化,從而做出非理智的舉動。如只知推門,而不只拉門。

4、能見度

在火災中由于大量的煙霧產(chǎn)生,在建筑物內(nèi)煙霧一時不易散開,因此大量積聚,室外人員要進入現(xiàn)場搜救看不清,而在火場中的逃生人員也看不清出口。

2005年6月10日,廣東汕頭華南賓館火災發(fā)生在上午11點45分,但消防人員進入建筑時,煙霧太濃,強光電筒只能照射到1米以內(nèi)的距離。

有個資料說,人類逃離現(xiàn)場的能見度是5米。在濃煙中,人的視線只能看到3米以內(nèi)的物體時,那么逃離現(xiàn)場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因此,我們要了解和認識逃生中不利因素,做到知己知彼,一旦遇有不測,能“臨危能應”,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火災時人員的逃生

當火災發(fā)生時,除了采取有效的撲救措施外,應及時組織、引導人員疏散和逃生,以避免和減少人員的傷亡,這是每個單位的領導和管理人員乃至普通員工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逃生的原則

人們在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特別是身處險境,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有時也會失去理智。因此處于險境中的人,情緒特別重要。

1、樹立堅定的逃生信念,要頭腦清醒、臨

危不亂,保持冷靜。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

例:2005年12月25日吉林遼源醫(yī)院火災,

一位護士在火災發(fā)生后,果斷的將自己病

區(qū)的9位患者推進一間病室,并用手電光

引導消防隊員前來將患者救出。

2、爭取時間、當機立斷、判明方向、迅速

撤離,千萬不能猶豫。

例: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廈火災時,

有個37歲的男士(舞廳樂手)在無法下樓

時,他迅速打碎窗戶玻璃,扒著窗格一層

一層往下挪,快到一樓時摔傷。很多人都

是采用自救繩逃生。

3、對逃生路線的選擇要心中有數(shù),看清疏

散標志。要熟悉和了解建筑的安全環(huán)境。4、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靈活處理逃生、報警和

滅火的關(guān)系。

5、不要隨大流,避免形成聚堆、擁擠和踩

踏的局面。要相互攙扶,防止摔倒。

6、不要滯留在沒有消防設施和任何保護設施的場所。

7、發(fā)揚團結(jié)友愛,相互鼓勵,樂于救人的精神。特別是幫助弱勢群體,有序疏散。

例:2005年12月25日吉林遼源醫(yī)院火災時,

有位張女士等6人在病房里,大家見起火

后都很慌張,不知怎么辦。當火勢步步逼

近時,幾個人就把床單連接在一起,結(jié)成

一個長布繩,大家自覺讓病情重的人先

下,5人順著三樓窗戶一個個下到地面,

當張女士最后一個下來時,剛到二樓,

布繩被從二樓竄出的火燒斷,她重重地

摔在地上,但得以生還。

8、善用通道、莫入電梯,不要乘座普通電

梯、不要向角落里躲避。注意保護防煙。

9、不要為尋找貴重物品或穿衣服而延誤逃

生時間,要快速撤離、不貪財物。

例:2004年5月20日凌晨,蘇州市一居

民住宅起火,一家人在睡夢中被煙嗆醒

后都相繼逃到安全地帶,但有一位王女

士突然想到家中櫥柜里還有數(shù)千元錢未

帶出來。不顧眾人勸阻,返身沖入火中,

結(jié)果錢未拿到,反而被燒傷。

10、不要重返火場、不能誤入袋形走廊(這

些走廊盡頭有窗或光,容易被誤導)。

11、不要盲目跳樓,應借助器材。在萬不得

已的情況下,特別是樓層不高的建筑物

(一般3層以下)可采用跳樓,但必須有

保護措施。如:被子護身、將席夢思床墊

沙發(fā)墊等拋下做緩沖物。

12、暫時避難。在有水的房間,創(chuàng)造避難間。(二)、逃生的途徑

1、探明火勢

火災的發(fā)生、發(fā)展、蔓延有個過程。

雖然這段時間很短暫,但仍有一定的時

間來觀察、判斷火災的燃燒情況。

(1)、利用窗戶、陽臺等進行觀察

(2)、利用電話等通訊工具與外界聯(lián)系、

報警、報告現(xiàn)場火情。

(3)、迅速到關(guān)閉的房門邊,用手背試探

門外是否發(fā)熱,如果發(fā)熱千萬不要

打開門,應立即回房內(nèi)尋找其它逃

生途徑。如門較涼,可打開門觀察走道

內(nèi)情況,可沿平時熟悉的出入口逃生。

2、正確選擇逃生途徑

探明火勢后,要選擇好正確的逃生

路線,方向不能錯,否則不是逃生而是

走向地獄之門。

(1)、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設施(樓

梯、室外梯、救生滑梯、安全出口)

(2)、利用建筑物內(nèi)的安全樓梯、防煙樓

梯間。

(3)、利用建筑物內(nèi)配備的逃生設施(緩

降器、救生袋等)(4)、利用自然條件(陽臺、窗戶、屋

面、落水管道、牢固的避雷引下線等)

(5)、利用相鄰建筑物。

(6)、利用建筑物本身設置的避難層(間)

(三)、逃生的方法

當建筑物被火封住出口或樓梯等垂直通

道,無法逃離時要想盡一切辦法逃離現(xiàn)場.

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方法:

1、結(jié)繩外懸法

當所處房間內(nèi)充滿煙霧,逃離濃煙區(qū)已

無可能時。首先應立即采取個人防護措施

接著用窗簾、床單、沙發(fā)套布、自身衣服

等,撕成條,結(jié)成能承載自己體重的繩。

一頭捆住腰部、一頭固定牢,且在室內(nèi)火

焰不能侵襲處,將自己懸掛在窗外等待救

助。

2、結(jié)繩下滑法

當所處危險場所的建筑高度較低時(6

層以下)應尋找能連結(jié)成繩索的物品。一

頭固定在窗口安全處、另一頭拋向地面或

下面未著火層,順繩滑落到安全處,逃離

危險區(qū)。

例:2006年8月2日,福建廈門維達斯服飾公司三樓發(fā)生火災,火先從樣品展示廳燒起來,最先發(fā)現(xiàn)起火的幾名男員工迅速拿起身旁滅火器滅火。200多名員工迅速從疏散樓梯逃離火災現(xiàn)場。然后濃煙堵塞了三樓通往地面的通道,27名員工被困在辦公室。危急時刻,有人砸碎窗戶玻璃,把消防水帶和連接好的布條緊綁在辦公桌和空調(diào)架上。一名女經(jīng)理鼓勵大家滑繩自救,待一名員工率先滑下,此時濃煙已完全逼近辦公室,女經(jīng)理繼續(xù)鼓勵、督促大家滑繩自救。3分鐘后16名被困員工安全逃生,消防隊員到現(xiàn)場后,用梯子將來不及逃生的11名被困員工救到地面。

3、騎坐窗外空調(diào)機法

但建筑內(nèi)充滿濃煙,沒有時間或條件進行結(jié)繩時,首先用自身衣物包扎好口、鼻然后沿窗口攀向窗外有空調(diào)機的地方,騎坐在空調(diào)外機上等待救援。

4、衛(wèi)生間避難法

當建筑物著火后逃離煙火區(qū)已無可能時,又沒有其它條件可利用,應逃向靠建筑外墻的有水的衛(wèi)生間,關(guān)閉門,堵嚴縫隙,接水不斷潑在門上,延緩火和煙進入室內(nèi)的時間(其中應不斷向外報警)等待救援。如沒有衛(wèi)生間,也可選擇靠外墻有窗有水的房間進行避難。

例:2006年4月8日上午,煙臺市一居民樓發(fā)

生火災,大火將居民家的財物全部燒毀。

但令人稱奇的是,一獨自在家的8歲男孩

在火海中毫發(fā)未損。原來起火后,小孩無

法逃出門外,就跑到衛(wèi)生間關(guān)上門,趴在

地上,并將淋浴噴頭打開,始終噴著水,

一直等到消防人員進入將其救出。5、拋物跳樓法

當著火樓層較低(一般四層以下),逃生之路被煙火封鎖,所處危險區(qū)又無其它條件可利用時,時間又來不及,只有跳樓。但必須先往樓下地面上拋一些棉被、彈簧床墊、沙發(fā)墊等較厚并松軟的物品,增加緩沖。必須提醒的是,站在窗臺上往下跳時,可用手拉住窗臺往下滑,確保雙腳先著地,而且要看準目標,準確的跳在所拋之物上,既能降低高度、又能減少摔傷,千萬不能縱身跳下。6、樓梯天臺轉(zhuǎn)移法

當建筑物某單元樓梯間無法逃下時,可逃往建筑物的天臺(屋面平臺),通過屋面向另一單元(未著火)樓梯間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