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fù)習微專題: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_第1頁
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fù)習微專題: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_第2頁
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fù)習微專題: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_第3頁
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fù)習微專題: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_第4頁
中考數(shù)學二輪復(fù)習微專題: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閱讀情境問題—新定義問題【相關(guān)內(nèi)容】“新定義”問題主要是指在問題中定義了初中數(shù)學中沒有學過的一些新概念、新運算、新符號,要求我們讀懂題意并結(jié)合已有知識與能力理解“新定義”,然后根據(jù)“新定義”的性質(zhì)與判定進行運算、推理、遷移的一種題型.“新定義”問題近年來已成為一些大型考試中的新亮點,這類試題能考查我們對“新定義”的理解和認識,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時需要將“新定義”的知識與已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綜合解決問題.【典型例題】例1當a、b都是實數(shù),且滿足2a﹣b=6,就稱點P(a﹣1,

+1)為“完美點”.

(1)判斷點A(2,3)是否為“完美點”?(1)解:由a﹣1=2,+1=3,

得到

a=3,b=4.

而2a﹣b=2≠6,

所以點A(2,3)不是完美點;【典型例題】例1當a、b都是實數(shù),且滿足2a﹣b=6,就稱點P(a﹣1,

+1)為“完美點”.

(1)判斷點A(2,3)是否為“完美點”?

(2)“完美點”一定不在哪個象限?為什么?(2)解法一:由2a﹣b=6,可得b=2a﹣6,∴

+1=a﹣2.

故“完美點”坐標為(a﹣1,a﹣2).

若a﹣1>0,則a﹣2>0或a﹣2<0,即在第一或第四象限;

若a﹣1<0,即a<1,則a﹣2<0,此時在第三象限.

所以“完美點”一定不在第二象限;【典型例題】例1當a、b都是實數(shù),且滿足2a﹣b=6,就稱點P(a﹣1,

+1)為“完美點”.

(1)判斷點A(2,3)是否為“完美點”?

(2)“完美點”一定不在哪個象限?為什么?(2)解法二:由2a﹣b=6,可得b=2a﹣6,∴

+1=a﹣2.

故“完美點”坐標為(a﹣1,a﹣2).

∵點(a﹣1,a﹣2)在一次函數(shù)

y=x﹣1的圖像上,

而直線

y=x﹣1不經(jīng)過第二象限,

所以“完美點”不在第二象限;

【典型例題】例1當a、b都是實數(shù),且滿足2a﹣b=6,就稱點P(a﹣1,

+1)為“完美點”.

(1)判斷點A(2,3)是否為“完美點”?

(2)“完美點”一定不在哪個象限?為什么?

(3)已知關(guān)于m、n的方程組

,當

t為何值時?點B(m,n)是“完美點”.(3)解法一:由

,解得

∵點B(2+t,2﹣t)是完美點,

∴a﹣1=2+t,+1=2﹣t,解得a=3+t,b=2﹣2t.

代入2a﹣b=6中,得2(3+t)﹣(2﹣2t)=6,解得t=.【典型例題】例1當a、b都是實數(shù),且滿足2a﹣b=6,就稱點P(a﹣1,

+1)為“完美點”.

(1)判斷點A(2,3)是否為“完美點”?

(2)“完美點”一定不在哪個象限?為什么?

(3)已知關(guān)于m、n的方程組

,當

t為何值時?點B(m,n)是“完美點”.(3)解法二:由

,解得

∵點B(2+t,2﹣t)是完美點,

由(2)知:“完美點”在直線

y=x﹣1上,

∴2﹣t=2+t﹣1,解得

t=.

t為

時,點B(m,n)是“完美點”.【典型例題】例2新定義:有一組對角互余的四邊形稱為對余四邊形.(1)如圖,在對余四邊形ABCD中,∠D=30°,連接AC,若∠ACD=105°,AC=AB,求∠BAD的度數(shù);解:(1)∵四邊形ABCD是對余四邊形,∠D=30°,∴∠B=90°﹣∠D=60°.∵AB=AC,∴△ABC是等邊三角形,∴∠ACB=60°.∵∠ACD=105°,∴∠BCD=∠ACB+∠ACD=165°.∴∠BAD=360°﹣∠B﹣∠BCD﹣∠D=105°;【典型例題】例2新定義:有一組對角互余的四邊形稱為對余四邊形.(2)如圖,在對余四邊形ABCD中,BC=6,CD=4,連接AC,若AC=AB=5,求sin∠CAD的值;∵AC=AB=5,BC=6,∴BE=CE=3.∴AE=4.∵CF⊥AD,∴∠D+∠FCD=90°.∵四邊形ABCD是對余四邊形,∴∠B+∠D=90°,∴∠B=∠DCF.∵∠AEB=∠CFD=90°,∴△AEB∽△DFC.∴

,∴CF=.∴sin∠CAD=.解:(2)作AE⊥BC于E,作CF⊥AD于F,如圖.【典型例題】例2新定義:有一組對角互余的四邊形稱為對余四邊形.(3)如圖,在對余四邊形ABCD中,BC=4,∠A=45°.連接BD,若∠ABD+∠BDC=180°,求AB+CD的長.解:(3)延長CD至E,使DE=AB,連接BE,如圖.∵∠ABD+∠BDC=180°,∠BDE+∠BDC=180°,∴∠ABD=∠EDB.在△ABD和△EDB中,

,∴△ABD≌△EDB(SAS).∴∠A=∠E.

∵四邊形ABCD為對余四邊形,∠A=45°,∴∠E=∠A=45°=∠C.∴EB=BC=4.在Rt△EBC中,CE=.即AB+CD=.【典型例題】例2新定義:有一組對角互余的四邊形稱為對余四邊形.(4)如圖,四邊形ABCD中,AD=BD,AD⊥BD,當2CD2+CB2=CA2時,求證:四邊形ABCD是對余四邊形.∵AD=BD,AD⊥BD,∴∠DAB=∠DBA=45°.∵DM⊥DC,AD⊥BD,∴∠ADC=∠BDM.∵AD=DB,CD=DM,∴△ADC≌△BDM(SAS).∴AC=BM.證明:作DM⊥DC,使得DM=DC,連接CM、BM,如圖.∵2CD2+CB2=CA2,CM2=DM2+CD2=2CD2,∴CM2+CB2=BM2.∴∠BCM=90°.∴∠DCB=45°.∴∠DAB+∠DCB=90°.∴四邊形ABCD是對余四邊形.【典型例題】例2新定義:有一組對角互余的四邊形稱為對余四邊形.(5)如圖,在對余四邊形ABCD中,∠ABC+∠ADC=90°,若AB=BC,BD=13,AD=8,CD=6,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解:(5)將△BAD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到△BCE,連接DE,作BH⊥DE于H,如圖.則BE=BD=13,∠CBE=∠ABD,∠CEB=∠ADB,CE=AD=8.∵∠ABC+∠ADC=90°,∴∠DBC+∠CBE+∠BDC+∠CEB=90°.∴∠CDE+∠CED=90°,∴∠DCE=90°.在Rt△CDE中,DE=10.∵BD=BE,BH⊥DE,∴EH=DH=5.∴BH=12.∴S△BED=DE?BH=×10×12=60,S△CED=CD?CE=×6×8=24.

∴S四邊形ABCD=S△BCD+S△BCE=S△BED﹣S△CED=60﹣24=36.例3定義:三角形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和與另一個內(nèi)角相鄰的外角平分線相交所成的銳角稱為該三角形第三個內(nèi)角的遙望角.【典型例題】(1)如圖1,∠E是△ABC中∠A的遙望角,若∠A=α,請用含α的代數(shù)式表示∠E;解:(1)∵BE平分∠ABC,CE平分∠ACD,

∴∠E=∠ECD﹣∠EBC=(∠ACD﹣∠ABC)

=∠A=α;

例3定義:三角形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和與另一個內(nèi)角相鄰的外角平分線相交所成的銳角稱為該三角形第三個內(nèi)角的遙望角.(1)如圖1,∠E是△ABC中∠A的遙望角,若∠A=α,請用含α的代數(shù)式表示∠E;(2)如圖2,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AD=BD,四邊形ABCD的外角平分線DF交⊙O于點F,連接BF并延長交CD的延長線于點E.求證:∠E是△ABC中∠BAC的遙望角.

證明:(2)延長BC到點T,如圖.∵四邊形FBCD內(nèi)接于⊙O,

∴∠FDE=∠FBC,∠DCT=∠BFD.

∵DF平分∠ADE,∴∠ADF=∠FDE.

∵∠ADF=∠ABF,∴∠ABF=∠FBC,即BE是∠ABC的平分線.

∵AD=BD,∴∠ACD=∠BFD.

∴∠ACD=∠DCT,即CE是△ABC的外角平分線.

∴∠E是△ABC中∠BAC的遙望角;

【典型例題】例3定義:三角形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和與另一個內(nèi)角相鄰的外角平分線相交所成的銳角稱為該三角形第三個內(nèi)角的遙望角.(2)如圖2,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AD=BD,四邊形ABCD的外角平分線DF交⊙O于點F,連接BF并延長交CD的延長線于點E.求證:∠E是△ABC中∠BAC的遙望角.

(3)如圖,在(2)的條件下,連接AE、AF,若AC是⊙O的直徑.

①求∠AED的度數(shù);②若AB=8,CD=5,求⊙O的半徑.解:(3)①連接CF,如圖.

∵∠BEC是△ABC中∠BAC的遙望角,∴∠BAC=2∠BEC.∵∠BFC=∠BAC,∴∠BFC=2∠BE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