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抑素是細胞釋放的能抑制細胞分裂的物質,主要作用于細胞周期的G2期;M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S期時間較長的細胞更適合做“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應,動物細胞一般會停留在細胞周期的G1期C.抑素抑制DNA復制所需蛋白質的合成,阻斷細胞分裂D.M期細胞與G1期細胞融合,有利于G1期細胞中DNA的轉錄2.腫瘤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具備擴散能力的腫瘤就是惡性腫瘤,即癌癥。下列有關癌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腫瘤是基因突變導致細胞異常增殖的結果B.癌細胞表面沒有糖蛋白導致其容易擴散C.癌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可呈多層重疊生長D.可以利用抗體對癌癥進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3.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55%、30%和15%,假設該種群之后是一個遺傳平衡群體,則以下分析錯誤的是()A.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42%B.該種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aa的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改變C.該種群中基因型頻率等于基因頻率的一半D.若該種群A、a控制的顯性和隱性性狀個體數(shù)目相等,則說明該顯隱性基因頻率不等4.研究人員將抗蟲基因導入棉花細胞培育轉基因抗蟲棉。下圖表示兩個抗蟲基因在染色體上隨機整合的三種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有絲分裂后期含四個抗蟲基因的有甲、乙、丙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個抗蟲基因的有甲、乙、丙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個抗蟲基因的有甲、丙D.配子中可能含兩個抗蟲基因的有乙、丙5.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壩林場是我國荒漠化治理的典范。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資源,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砍伐強度對塞罕壩林場落葉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砍伐強度/%生物量/thm2齡組/年24.025.938.61013.2414.7315.642072.5475.0981.0830161.87166.10171.12A.應采用樣方法調查不同齡組各砍伐強度下的生物量B.適當砍伐改變了落葉松種群的水平結構,減少了競爭C.各齡組的林木生物量隨砍伐強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D.適度砍伐可以實現(xiàn)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統(tǒng)一6.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噴發(fā)被火山巖全部覆蓋,之后兩地均發(fā)生了群落演替。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甲地和乙地發(fā)生的演替類型相同B.若沒有外力干擾,甲地可重現(xiàn)森林C.地衣會比苔蘚更早地出現(xiàn)在乙地火山巖上D.甲、乙兩地隨著時間延長生物多樣性逐漸增多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戴口罩、勤洗手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防疫期間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膠。為衡量該凝膠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員檢測了凝膠洗手前后,手部細菌的含量。凝膠洗手前的檢測流程見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進行實驗前需要配置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種培養(yǎng)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____________。如果培養(yǎng)乳酸桿菌,還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________。(2)為統(tǒng)計洗手前手部細菌的數(shù)量,應選擇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劃線法”)。利用該方法統(tǒng)計活菌數(shù)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上圖所示的步驟得出的實驗結果可信度較低,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請給出兩點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4)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根據__________(至少填兩項)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斷培養(yǎng)基上菌種的類型。為了計算洗手前手部單位面積的細菌數(shù)量,除上圖所給的信息外,還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機物的主要途徑。圖一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A、B、C代表物質;圖二表示某植株在不同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變化情況;圖三表示植株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氧氣釋放情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一可知,為三碳酸還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葉綠體中的Pi來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圖二是利用密閉大棚進行實驗所得結果,這一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3)根據圖二和圖三判斷,當大氣CO2濃度升高到飽和CO2濃度時(其他條件適宜),圖一中物質C的合成速率將會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減小”或“不變”),圖三中光飽和點會_____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左下方移動”或“右上方移動”)。(4)葉綠體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們都是含鎂的有機分子,這種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而幾乎不吸收綠光,所以呈綠色。9.(10分)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由三位科學家分享,他們揭示了黑腹果蠅羽化(由蛹發(fā)育為成蟲)時間的分子機制。黑腹果蠅的羽化時間受位于X染色體非同源區(qū)段上的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有控制羽化時間為29h、24h、19h和無節(jié)律四種等位基因,其中24h的為野生型,其余三者由基因突變產生。請回答下列問題:(1)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控制羽化時間的一組復等位基因之間的顯隱性關系,首先探究了控制羽化時間為29h、24h、19h這三種等位基因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用一只羽化時間29h的雌果蠅和一只羽化時間24h的雄果蠅雜交,產生的在19h時觀察到有果蠅個體羽化出來。若所有基因型的個體均能正常存活,該研究小組假設:該性狀受一組復等位基因、T、t控制,其中對T、t為完全顯性,T對t為完全顯性,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該研究小組統(tǒng)計了所有的羽化時間及比例,若____________則該假設正確,其中,羽化時間為19h和24h的果蠅分別為____________(雌、雄)性。(2)研究小組需要再確定無節(jié)律基因與、T、t之間的顯隱性關系(假設它們之間都是完全顯性關系),若(1)的假設正確,現(xiàn)有一只羽化時間無節(jié)律的雄果蠅和以上三種羽化時間均為純合子的雌果蠅各若干只,可能只需一次雜交實驗就能確定無節(jié)律基因與其他三種等位基因之間顯隱性關系的方法是:用該無節(jié)律的雄果蠅與羽化時間為____________的雌果蠅雜交,觀察果蠅的表現(xiàn)型。如果表現(xiàn)型______________,則無節(jié)律基因相對于該節(jié)律基因為顯性;如果表現(xiàn)型______________,則無節(jié)律基因相對于該節(jié)律基因為隱性。10.(10分)小麥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研究環(huán)境條件變化對其產量的影響對農業(yè)生產有重要意義。(1)科研人員測定小麥一晝夜凈光合速率(Pn)的變化,發(fā)現(xiàn)小麥與其他植物一樣出現(xiàn)了“午睡”現(xiàn)象。一般認為,午后溫度較高,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使葉片降溫,同時,植物體也會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葉片氣孔開度來避免過度失水對細胞造成的損傷。這一變化會引起葉肉細胞間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麥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員推測,午間強光照可能會導致由色素和蛋白質組成的光系統(tǒng)Ⅱ發(fā)生損傷,導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進而抑制葉片的光合作用。D1是對光系統(tǒng)Ⅱ活性起調節(jié)作用的關鍵蛋白,科研人員使用蛋白質凝膠電泳技術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的D1蛋白含量,結果如圖1所示,分析可知午間較強光照使細胞中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午睡”現(xiàn)象。(3)水楊酸(SA)是一種與植物抗熱性有關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員用適宜濃度的SA噴灑小麥葉片后,測定兩種光照條件下的D1蛋白含量,結果如圖2所示,可推測,SA能__________(填“減弱”或“增強”)較強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統(tǒng)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緩解”或“加劇”)小麥的“午睡”現(xiàn)象。11.(15分)某雌雄異體的二倍體植物,花色由常染色體上三個復等位基因(A、a1、a2)控制,A相對于a1、a2為顯性。只有a1和a2在一起時,才會表現(xiàn)為藍色,其它情況均為紅色。而決定色素合成的基因由B、b控制。兩株基因型不同的紅花個體雜交,所得子一代結果如下:子一代紅色藍色白色雌性602株197株0株雄性303株100株406株(1)該種植物紅花基因型共________________種,其中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為________________(注明基因種類和位置)。(2)親本紅花中母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若不含等位基因的個體視為純合子,則子一代白花個體中純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3)若讓子一代藍花雌雄個體之間隨機授粉,子二代中藍花個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4)請寫出利用子一代中藍花個體快速培育純合紅花雌個體的遺傳圖解__________。(不含B或b基因的個體不能成活)
2023學年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答案解析】
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間期包括G1期、S期、G2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題干信息可知,抑素主要作用于細胞周期的G2期,導致細胞停留在該時期而不能進入分裂期;M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绢}目詳解】A、M期(分裂期)時間較長的細胞更適合做“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A錯誤;B、G1期主要進行RNA和蛋白質的合成,而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因此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應,動物細胞一般會停留在細胞周期的G1期,B正確;C、DNA復制發(fā)生在S期,其所需的蛋白質應該是G1期合成的,而抑素主要作用于細胞周期的G2期,C錯誤;D、M期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促進染色質凝集為染色體的物質,若將M期細胞與G1期細胞融合,會導致G1期細胞染色質凝集,不利于G1期細胞中DNA的轉錄,D錯誤。故選B。2、B【答案解析】
細胞癌變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绢}目詳解】A、腫瘤是體內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后導致細胞異常增殖的結果,A正確;B、癌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并非沒有糖蛋白)導致其容易擴散,B錯誤;C、正常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可能出現(xiàn)接觸抑制而只能呈現(xiàn)單層,但癌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可呈多層重疊生長,C正確;D、可以利用抗體靶向治療癌癥,即讓藥物進入患者體內,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發(fā)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從而達到治療效果,D正確。故選B?!敬鸢更c睛】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觸抑制,能無限增殖;(2)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導致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3、B【答案解析】
1、遺傳平衡定律:遺傳平衡定律也稱哈代——溫伯格定律,其主要內容是指:在理想狀態(tài)下,各等位基因的頻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頻率在遺傳中是穩(wěn)定不變的,即保持著基因平衡。該理想狀態(tài)要滿足5個條件:①種群足夠大;②種群中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③沒有突變發(fā)生;④沒有新基因加入;⑤沒有自然選擇。此時各基因頻率和各基因型頻率存在如下等式關系并且保持不變:設A=p,a=q,則A+a=p+q=1,AA+Aa+aa=p2+2pq+q2=1。2、由題意知,該種群中,AA=55%、Aa=30%、aa=15%,該種群中基因頻率A=AA+Aa=0.55+×0.3=0.7,a=1-0.7=0.3。【題目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種群中,AA=55%、Aa=30%、aa=15%,該種群中基因頻率A=AA+Aa=0.55+×0.3=0.7,a=1-0.7=0.3,所以,由哈代——溫伯格平衡定律得,該種群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A×a=2×0.7×0.3=0.42即42%,A正確;B、由于該種群之后是一個遺傳平衡群體,所以該種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aa的基因型頻率也不會發(fā)生改變,B錯誤;C、按照遺傳平衡定律計算,由于雄性只有一條X性染色體,則雄性的X基因頻率就是基因型頻率,但雄性占總數(shù)的,則XbY的頻率為Xb基因頻率的一半,C正確;D、若該種群A、a控制的顯性和隱性性狀個體數(shù)目相等,即aa=50%,由遺傳平衡定律得,a=即基因頻率A<a,D正確。故選B?!敬鸢更c睛】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遺傳平衡定律的含義和使用條件,并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應用遺傳平衡定律進行相關計算。4、C【答案解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植株相當于是抗蟲基因純合子,其產生的配子均含有抗蟲基因;乙植株相當于是抗蟲基因雜合子,其產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抗蟲基因;丙植株相當于是抗蟲基因雜合子,其產生的配子中有3/4含有抗蟲基因,據此答題?!绢}目詳解】A、有絲分裂間期,細胞中進行了DNA的復制,因此有絲分裂后期,甲、乙、丙細胞中都含有4個抗蟲基因,A正確;
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細胞中進行了DNA的復制,因此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丙細胞中都含有4個抗蟲基因,B正確;
C、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到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個抗蟲基因的有乙、丙,C錯誤;
D、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兩個抗蟲基因的是乙、丙,D正確.
故選C。5、B【答案解析】
據圖中數(shù)據分析,在相同年齡組中,隨著砍伐強度的提高,林木生物量也呈增長趨勢,各不同齡組中生物量隨砍伐強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因此,合理的砍伐有利于提高林木的生物量,同時實現(xiàn)更大的經濟價值。【題目詳解】A、調查不同齡組各砍伐強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樣方法,A正確;B、適當砍伐改變的是群落的水平結構,種群無水平結構,B錯誤;C、據圖所示,各齡組的林木生物量隨砍伐強度的增加而增加,變化趨勢基本一致,C正確;D.適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實現(xiàn)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統(tǒng)一,D正確。故選B?!敬鸢更c睛】本題以不同砍伐強度對塞罕壩林場落葉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響為背景,考查分析數(shù)據圖表的能力,意在考查根據數(shù)據分析結果,結合生物學原理解答相關問題的能力。6、A【答案解析】
甲地因森林火災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甲地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噴發(fā)被火山巖全部覆蓋,植被徹底消失,乙地發(fā)生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绢}目詳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乙地發(fā)生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A錯誤;
B、無論是初生演替,還是次生演替,若沒有外力干擾,都可演替到森林階段,B正確;
C、初生演替要依次經歷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C正確;
D、演替的最終結果使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增加,D正確。
故選: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不同,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yǎng)基質無機鹽維生素稀釋涂布平板法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就可以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①同一稀釋度下涂布三個平板,取三個平板上菌落數(shù)的平均值②設置一組未接種的空白培養(yǎng)基,排除雜菌污染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干擾菌落的大小、形狀(隆起程度和顏色)稀釋倍數(shù)和涂布平板時所取的稀釋液體積【答案解析】
1、各種培養(yǎng)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無機鹽、碳源、氮源;另外,培養(yǎng)基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氧氣的要求。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方法(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計數(shù)):
①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shù)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
②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绢}目詳解】(1)培養(yǎng)基指人們按照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不同,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營養(yǎng)基質。一般培養(yǎng)基中均含有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在培養(yǎng)乳酸桿菌時還需要額外添加維生素。(2)平板劃線無法得知稀釋倍數(shù),因此不能用于活菌計數(shù)。稀釋涂布平板法用于活菌計數(shù)的原理是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就可以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3)實驗設計需要遵循對照原則和平行重復原則,因此需要的改進措施有:①同一種稀釋度下涂布三個平板,取三個平板上菌落數(shù)的平均值;②設置一組未接種的空白培養(yǎng)基,排除雜菌污染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干擾。(4)菌落的特征包含菌落的大小、性狀、顏色和隆起程度。洗手前手部單位面積的細菌數(shù)量=(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涂布時取樣的體積×稀釋倍數(shù)×10ml)÷取樣的面積,因此,除圖中所給信息外,還需要知道稀釋倍數(shù)和涂布平板時所取的稀釋液體積?!敬鸢更c睛】本題的知識點是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計數(shù),意在強化學生對微生物培養(yǎng)過程的理解與運用。8、A葉綠體內磷酸丙糖轉化為淀粉過程中釋放的Pi磷酸轉運器從細胞溶膠中轉入溫度CO2濃度增加右移葉綠素a葉綠素b紅光、藍紫光【答案解析】
1.據圖分析:圖一中,A表示ATP和還原氫,B表示三碳化合物,C表示五碳化合物;圖二表示不同溫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2.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提高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變?yōu)閮Υ婺芰康挠袡C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绢}目詳解】(1)由圖一可知,A表示ATP和還原氫,可為三碳酸還原提供能量;磷酸轉運器作用是同時向葉綠體基質內轉運Pi,并同時向細胞質基質轉運磷酸丙糖,無機磷酸大量運入葉綠體,抑制磷酸丙糖的外運,導致淀粉的合成量增加并釋放Pi,所以葉綠體中的Pi來自葉綠體內磷酸丙糖轉化為淀粉過程中釋放的Pi和磷酸轉運器從細胞溶膠中轉入。(2)圖二中橫坐標為溫度,兩條曲線在不同二氧化碳濃度下測得,因此這一實驗過程中的自變量有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3)當大氣CO2濃度升高到飽和CO2濃度時(其他條件適宜),會導致CO2濃度二氧化碳固定增加,光合作用增強,物質C(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將會增加;需要更強的光照合成更多有機物,故圖三中光飽和點會向右移動。(4)葉綠體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它們都是含鎂的有機分子,這種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而幾乎不吸收綠光,所以呈綠色?!敬鸢更c睛】易錯點:分離色素原理為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濾紙條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最窄)、葉黃素、葉綠素a(最寬)、葉綠素b(第2寬),色素帶的寬窄與色素含量相關。9、羽化時間29h:24h:19h=2:1:1雄和雌29h或19h有兩種(或出現(xiàn)無節(jié)律或雌性都為無節(jié)律,雄性都表現(xiàn)為該節(jié)律或雌雄表現(xiàn)不同)只有一種(或全表現(xiàn)為該節(jié)律或雌雄表現(xiàn)相同)【答案解析】
根據題目信息,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親本羽化時間29h的雌果蠅和一只羽化時間24h的雄果蠅雜交,產生的F1在19h時有果蠅個體羽化出來,從而確定29h的性狀由T+基因控制,19h性狀由t基因控制,再利用相關雜交關系推測子代基因型及表現(xiàn)型;在證明無節(jié)律與有節(jié)律基因的顯隱關系時,利用假說——演繹法,對要證明的問題提出相關假設,進行演繹推理,找出兩種假設的區(qū)別進而加以證明。【題目詳解】(1)按照該研究小組假設,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根據題中信息,“用一只羽化時間29h的雌果蠅和一只羽化時間24h的雄果蠅雜交,產生的F1在19h時觀察到有果蠅個體羽化出來。”可以推定29h的性狀由T+基因控制,19h性狀由t基因控制。如果該觀點正確,則羽化時間24h的黑身雄蠅基因型是XTY,而羽化時間29h的灰身雌蠅基因型是XT+X—,由于子代出現(xiàn)了羽化時間為19h的個體,所以親代的基因型為XTY和XT+Xt,子代XT+Y∶XtY∶XT+XT∶XTXt=1∶1∶1∶1,表現(xiàn)型為F1的羽化時間29h∶24h∶19h=2∶1∶1,羽化時間為19h和24h的基因型為XtY和XTXt,分別為雄性和雌性。(2)若(1)的假設正確,控制該性狀的復等位基因對T、t為完全顯性,T對t為完全顯性。所以,若要確定無節(jié)律的性狀與這三種等位基因之間的顯隱性關系,需用該無節(jié)律的雄果蠅與羽化時間為29h或19h的雌果蠅雜交,根據伴X染色體遺傳的特點——交叉遺傳的特性,若F1的雌性均表現(xiàn)為無節(jié)律,雄性均表現(xiàn)為有節(jié)律,則無節(jié)律基因相對于該節(jié)律基因為顯性(或有兩種表現(xiàn)型);若F1無論雌雄均表現(xiàn)為該節(jié)律性狀(或只有一種表現(xiàn)型),則無節(jié)律基因相對于該節(jié)律基因為隱性。【答案點睛】解答本題需著重掌握伴X遺傳的特點,不同性狀的遺傳不親子代之間的遺傳規(guī)律,并應用此規(guī)律進行分析、解決問題;能夠根據相關假設,利用交叉遺傳的特性進行設計相關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10、降低CO2光反應D1蛋白的含量降低光系統(tǒng)Ⅱ減弱緩解【答案解析】
植物蒸騰作用旺盛會導致葉片氣孔開度下降,氣孔開度下降又引起細胞吸收的CO2減少,導致葉肉細胞間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麥光合速率降低。圖1顯示,較強光照會導致D1蛋白含量下降,圖2說明噴灑適宜濃度的SA會減弱較強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對小麥的“午睡”現(xiàn)象起到緩解作用,據此,若要減少“午睡”現(xiàn)象提高小麥產量,從外源因素考慮,可噴灑適宜濃度的水楊酸,從分子水平考慮,可通過提高D1蛋白的含量來實現(xiàn),據此作答。【題目詳解】(1)午后溫度較高,植物蒸騰作用旺盛,植物會降低葉片氣孔開度來避免過度失水,這會導致葉肉細胞間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麥光合速率降低。(2)強光照引起光系統(tǒng)Ⅱ發(fā)生損傷,會導致光反應的速率下降;圖1中數(shù)據顯示,強光照會導致D1含量下降,因此“午睡”原因可能是午間較強光照使細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從而導致光系統(tǒng)Ⅱ活性降低。(3)根據圖2中D1蛋白含量所示,可推測經SA處理后,能減弱較強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統(tǒng)Ⅱ活性降低程度,緩解小麥的“午睡”現(xiàn)象。【答案點睛】本題以“環(huán)境條件變化對小麥產量的影響”為背景,結合反映實驗處理和結果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開學第一課安全主題班會教案范例
- 2025年玻璃花盆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猴頭菇多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牛皮紙繩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石家莊財經職業(yè)學院《時尚健美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淮北市2025年三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青浦區(qū)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5月份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三亞城市職業(yè)學院《醫(yī)學實驗基本技術與設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交通學院《大數(shù)據基礎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遂寧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畢業(yè)班聯(lián)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年重慶中考押題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含答案)
- 東北三省三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合模擬考試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東魯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駐陜西煤礦企業(yè)招聘(1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MOOC】航空燃氣渦輪發(fā)動機結構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工程變更通知單ECN模板-20220213
- 深基坑邊坡噴錨防護施工方案
- 動火安全作業(yè)票填寫模板2022年更新
- 捷達離合器設計畢業(yè)設計)
- 邁瑞-呼吸模式的應用及參數(shù)設置-V1.0-20160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