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課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課件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課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課件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課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課件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課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課件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課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然而,僅僅在36年后,西晉便走向滅亡。西晉末年的動亂,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實1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第17課2一、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1、三國歸晉——西晉的建立炎興元年(263年),后主“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三國志》卷33《蜀書·后主傳》“景元四年(263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續(xù)漢書·郡國志一》《三國志》卷48《吳書·孫皓傳》注引《晉陽秋》:天紀四年孫皓投降時,吳國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魏蜀吳1).背景:一、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1、三國歸晉——西晉的建立炎興元年(2633

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三國實力比較表戶數(shù)人口兵力魏103萬443萬60萬蜀28萬94萬10.2萬吳52.3萬230萬23萬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4諸葛亮,積勞成疾,234年病逝。蜀漢開始衰落,劉禪昏庸,263年,司馬昭派兵滅蜀漢。劉禪被送至洛陽,封安樂公。樂不思蜀223年,劉備駕崩。太子劉禪繼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諸葛亮扶助朝政。

司馬懿出身于世族豪門,他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馬師、司馬師之弟司馬昭掌權。諸葛亮,積勞成疾,234年病逝。蜀漢開始衰落,劉禪昏5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旱鄄荀炙抉R昭之心,6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7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盡歸司馬氏。吳末代皇帝孫皓被押送洛陽,封為歸命侯,284年病亡。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盡歸司馬氏。吳末代皇帝孫皓被8西晉的建立1).背景: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日益衰落。263年魏滅蜀。此后,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專權,魏國皇帝形同傀儡。2).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晉武帝司馬炎3).西晉的統(tǒng)一: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了全國。西晉的建立1).背景: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日益衰落。9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頃。

——《晉書·食貨志》材料二:西晉建立以后,官僚職權世襲制又從制度上得以確定并得到整個統(tǒng)治集團的認同。

——趙昆生《官僚職權世襲制與西晉政治》(官員內(nèi)部有等級,等級高則權益越大

)。(政治權利世襲)1)統(tǒng)治政策:缺乏雄才大略,處處維護自家權勢2、短暫統(tǒng)一——西晉的社會狀況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10我家白蠟當柴燒。我家步障紫絲40里。我家步障錦緞50里。砸掉!賠你三尺高一株如何?!此乃二尺高珊瑚樹一株。我家麥糖洗鍋。(石崇王愷斗富圖)2)統(tǒng)治階層:腐敗,追求享樂成語:石崇斗奢(形容奢侈浪費)由來:大臣石崇和國舅王愷斗富,王愷用麥糖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色的絲綢作布障40里長,石崇就用錦作障50里長;王愷用花椒香料涂墻,石崇就用紅色大理石砌屋……我家白蠟當柴燒。我家步障紫絲40里。我家步障錦緞50里。砸掉11

材料研讀:“錢之為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凡今之人,惟錢而已!”還說錢“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錢神論》3)社會氛圍:“唯錢是圖”,道德淪喪3)社會氛圍:“唯錢是圖”,道德淪喪12西晉的社會狀況統(tǒng)治階層:統(tǒng)治政策:社會氛圍:昏庸腐朽,以豪華奢侈為榮“唯錢是圖”,道德淪喪缺乏雄才大略,多維護自己家族權勢西晉的社會狀況統(tǒng)治階層:統(tǒng)治政策:社會氛圍:昏庸腐朽,以豪華13西晉分封3、西晉衰亡——八王之亂1)、背景晉武帝(司馬炎)時期,為鞏固統(tǒng)治,大封皇族為王,又陸續(xù)派遣諸王據(jù)守州郡重鎮(zhèn)。這些宗室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勢力日益強大。(1)諸王手握重兵,掌握實權。(2)西晉統(tǒng)治腐朽。(3)殘酷壓迫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起兵反晉。西晉分封3、西晉衰亡——八王之亂1)、背景晉武帝(司馬炎)14

在我們之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朝代也實行過類似的制度?結果怎樣?憶一憶:西周,西漢初年諸侯王勢力增大,威脅中央政權在我們之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朝代也實行過類似15譯文:大臣:啟稟陛下,近幾年鬧饑荒,各地都報告說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晉惠帝: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肉粥呢?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晉書·惠帝紀》

晉惠帝昏庸無能。其在位間,手握重兵的八個封王為了爭奪中央政權,先后起兵,相互混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2).爆發(fā):譯文: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16魏晉以來積蓄,掃地無遺。

——《資治通鑒》3)、影響①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從此衰落。②形成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物價飛漲,中原人口大量死亡,社會動蕩)實質(zhì):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為了爭奪中央政權的戰(zhàn)爭魏晉以來積蓄,掃地無遺。3)、影響①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17匈奴鮮卑羌匈奴鮮卑羌

地域變遷:不斷內(nèi)遷二、北方游牧民族的內(nèi)遷匈奴鮮卑羌匈奴鮮卑羌地域變遷:不斷內(nèi)遷二、北方游牧民族的18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歷史上稱為“五胡”。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19A.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B.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遷到山西一帶;C.鮮卑族有一部分遷到遼寧,有一部分遷到陜西及河套地區(qū)。東漢、魏、晉時期,開始內(nèi)遷,西晉時,規(guī)模增大。A.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東漢、魏、晉時期20生活變遷:從游牧轉入農(nóng)耕生活崇尚武力,文化落后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蔽覈狈接文撩褡宓纳顚懻铡I钭冞w:從游牧轉入崇尚武力,文化落后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天蒼211、內(nèi)遷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內(nèi)遷路線①西北的羌族和氐族,

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②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

由北向南遷到山西一帶。③鮮卑族有一部分遷到遼寧,

有一部分遷到陜西及河套地區(qū)。1、內(nèi)遷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內(nèi)遷路線①西北的羌族和22各族內(nèi)遷以后,與漢人雜處,晉統(tǒng)治者強迫各族人民納租稅,服勞役,還掠賣少數(shù)民族人為奴婢。因而各少數(shù)民族對西晉統(tǒng)治者“怨恨之氣,毒于骨髓”,反抗不斷地發(fā)生。《徙戎論》

(西晉)江統(tǒng)“胡夷獸心,不與華同……”

—(西晉)傅玄“戎狄強獷,歷古為患……”—(西晉)郭欽各族內(nèi)遷以后,與漢人雜處,晉統(tǒng)治者強迫各族人民233、

“十六國”的出現(xiàn)316年,內(nèi)遷的匈奴滅掉西晉。

歷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3、“十六國”的出現(xiàn)316年,內(nèi)遷的匈奴滅掉西晉。24西晉統(tǒng)一280年316年

學習與探究西晉的統(tǒng)一短暫的原因:①統(tǒng)治集團奢侈腐化。③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起兵反晉。②八王之亂,耗竭國力。西晉統(tǒng)一280年316年學習與探究西晉的25

苻堅任用王猛為相,進行改革。政治: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經(jīng)濟:招撫流民,減賦禁奢;文化: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公元4世紀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盛,并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4、前秦統(tǒng)一北方影響:使得前秦境內(nèi)的胡漢矛盾有所緩和。苻堅任用王猛為相,進行改革。公元4世紀后期,氐族苻26西魏北周534年,高歡建立東魏政權,定都鄴(yè今河南安陽北)。535年,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權,定都長安。550年,高歡之子高洋廢東魏,建立北齊。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西魏,建立北周。北周滅北齊,統(tǒng)一北方。東魏北齊北魏(534~550年)(557~581年)(386年.439~534年)十六國北朝的政權更替北朝:十六國(439年--581年)(535~557年)(550~577年)(316年—382年)西魏北周534年,高歡建立東魏政權,定都鄴(yè27西晉的建立: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時間:晉惠帝在位期間背景:封王掌握實權,皇帝昏庸,朝政腐敗影響:西晉衰落;帶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內(nèi)遷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遷移時期:東漢末年、魏、晉時期生活狀況:西晉向其收取重稅,

征兵派役,掠買人口西晉統(tǒng)一全國: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西晉短暫統(tǒng)一八王之亂北方游牧民族內(nèi)遷課堂小結結果:部分內(nèi)遷民族起兵反晉;

西晉滅亡,北方政權十六國并立西晉的建立: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時間:28課堂練習1.標志著西晉實現(xiàn)南北統(tǒng)一的歷史事件是

A.滅蜀B.西晉定都洛陽

C.滅吳D.西晉遷都長安2.標志著西晉走向衰落的歷史事件是

A.晉武帝封王B.“八王之亂”

C.“五胡”內(nèi)遷D.匈奴起兵攻晉CB課堂練習1.標志著西晉實現(xiàn)南北統(tǒng)一的歷史事件是CB293.三國結束的先后順序是(

)A.魏蜀吳B.蜀魏吳

C.吳蜀魏D.蜀吳魏4.我國古代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出現(xiàn)在(

)A.東漢末年B.三國時期

C.西晉末年D.東晉南朝BC3.三國結束的先后順序是()BC305.歷史上把北方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總稱為“十六國”(

)A.成漢B.南涼

C.南燕D.后秦A5.歷史上把北方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A31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然而,僅僅在36年后,西晉便走向滅亡。西晉末年的動亂,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實32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nèi)遷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第17課33一、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1、三國歸晉——西晉的建立炎興元年(263年),后主“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三國志》卷33《蜀書·后主傳》“景元四年(263年),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續(xù)漢書·郡國志一》《三國志》卷48《吳書·孫皓傳》注引《晉陽秋》:天紀四年孫皓投降時,吳國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魏蜀吳1).背景:一、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1、三國歸晉——西晉的建立炎興元年(26334

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三國實力比較表戶數(shù)人口兵力魏103萬443萬60萬蜀28萬94萬10.2萬吳52.3萬230萬23萬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兩國日益衰落。35諸葛亮,積勞成疾,234年病逝。蜀漢開始衰落,劉禪昏庸,263年,司馬昭派兵滅蜀漢。劉禪被送至洛陽,封安樂公。樂不思蜀223年,劉備駕崩。太子劉禪繼位,由托孤大臣—丞相諸葛亮扶助朝政。

司馬懿出身于世族豪門,他死后,先后由其子司馬師、司馬師之弟司馬昭掌權。諸葛亮,積勞成疾,234年病逝。蜀漢開始衰落,劉禪昏36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司馬昭之心,37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266年,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38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盡歸司馬氏。吳末代皇帝孫皓被押送洛陽,封為歸命侯,284年病亡。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盡歸司馬氏。吳末代皇帝孫皓被39西晉的建立1).背景: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日益衰落。263年魏滅蜀。此后,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相繼專權,魏國皇帝形同傀儡。2).建立: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晉武帝司馬炎3).西晉的統(tǒng)一: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了全國。西晉的建立1).背景: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吳蜀日益衰落。40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頃。

——《晉書·食貨志》材料二:西晉建立以后,官僚職權世襲制又從制度上得以確定并得到整個統(tǒng)治集團的認同。

——趙昆生《官僚職權世襲制與西晉政治》(官員內(nèi)部有等級,等級高則權益越大

)。(政治權利世襲)1)統(tǒng)治政策:缺乏雄才大略,處處維護自家權勢2、短暫統(tǒng)一——西晉的社會狀況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41我家白蠟當柴燒。我家步障紫絲40里。我家步障錦緞50里。砸掉!賠你三尺高一株如何?!此乃二尺高珊瑚樹一株。我家麥糖洗鍋。(石崇王愷斗富圖)2)統(tǒng)治階層:腐敗,追求享樂成語:石崇斗奢(形容奢侈浪費)由來:大臣石崇和國舅王愷斗富,王愷用麥糖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色的絲綢作布障40里長,石崇就用錦作障50里長;王愷用花椒香料涂墻,石崇就用紅色大理石砌屋……我家白蠟當柴燒。我家步障紫絲40里。我家步障錦緞50里。砸掉42

材料研讀:“錢之為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墒拱?,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凡今之人,惟錢而已!”還說錢“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錢神論》3)社會氛圍:“唯錢是圖”,道德淪喪3)社會氛圍:“唯錢是圖”,道德淪喪43西晉的社會狀況統(tǒng)治階層:統(tǒng)治政策:社會氛圍:昏庸腐朽,以豪華奢侈為榮“唯錢是圖”,道德淪喪缺乏雄才大略,多維護自己家族權勢西晉的社會狀況統(tǒng)治階層:統(tǒng)治政策:社會氛圍:昏庸腐朽,以豪華44西晉分封3、西晉衰亡——八王之亂1)、背景晉武帝(司馬炎)時期,為鞏固統(tǒng)治,大封皇族為王,又陸續(xù)派遣諸王據(jù)守州郡重鎮(zhèn)。這些宗室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勢力日益強大。(1)諸王手握重兵,掌握實權。(2)西晉統(tǒng)治腐朽。(3)殘酷壓迫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起兵反晉。西晉分封3、西晉衰亡——八王之亂1)、背景晉武帝(司馬炎)45

在我們之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朝代也實行過類似的制度?結果怎樣?憶一憶:西周,西漢初年諸侯王勢力增大,威脅中央政權在我們之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朝代也實行過類似46譯文:大臣:啟稟陛下,近幾年鬧饑荒,各地都報告說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晉惠帝: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肉粥呢?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晉書·惠帝紀》

晉惠帝昏庸無能。其在位間,手握重兵的八個封王為了爭奪中央政權,先后起兵,相互混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2).爆發(fā):譯文: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47魏晉以來積蓄,掃地無遺。

——《資治通鑒》3)、影響①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從此衰落。②形成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高潮。(物價飛漲,中原人口大量死亡,社會動蕩)實質(zhì):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為了爭奪中央政權的戰(zhàn)爭魏晉以來積蓄,掃地無遺。3)、影響①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48匈奴鮮卑羌匈奴鮮卑羌

地域變遷:不斷內(nèi)遷二、北方游牧民族的內(nèi)遷匈奴鮮卑羌匈奴鮮卑羌地域變遷:不斷內(nèi)遷二、北方游牧民族的49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歷史上稱為“五胡”。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0A.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B.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遷到山西一帶;C.鮮卑族有一部分遷到遼寧,有一部分遷到陜西及河套地區(qū)。東漢、魏、晉時期,開始內(nèi)遷,西晉時,規(guī)模增大。A.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東漢、魏、晉時期51生活變遷:從游牧轉入農(nóng)耕生活崇尚武力,文化落后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蔽覈狈接文撩褡宓纳顚懻铡I钭冞w:從游牧轉入崇尚武力,文化落后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天蒼521、內(nèi)遷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內(nèi)遷路線①西北的羌族和氐族,

由西向東遷入陜西關中。②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

由北向南遷到山西一帶。③鮮卑族有一部分遷到遼寧,

有一部分遷到陜西及河套地區(qū)。1、內(nèi)遷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內(nèi)遷路線①西北的羌族和53各族內(nèi)遷以后,與漢人雜處,晉統(tǒng)治者強迫各族人民納租稅,服勞役,還掠賣少數(shù)民族人為奴婢。因而各少數(shù)民族對西晉統(tǒng)治者“怨恨之氣,毒于骨髓”,反抗不斷地發(fā)生?!夺闳终摗?/p>

(西晉)江統(tǒng)“胡夷獸心,不與華同……”

—(西晉)傅玄“戎狄強獷,歷古為患……”—(西晉)郭欽各族內(nèi)遷以后,與漢人雜處,晉統(tǒng)治者強迫各族人民543、

“十六國”的出現(xiàn)316年,內(nèi)遷的匈奴滅掉西晉。

歷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3、“十六國”的出現(xiàn)316年,內(nèi)遷的匈奴滅掉西晉。55西晉統(tǒng)一280年316年

學習與探究西晉的統(tǒng)一短暫的原因:①統(tǒng)治集團奢侈腐化。③內(nèi)遷的少數(shù)民族起兵反晉。②八王之亂,耗竭國力。西晉統(tǒng)一280年316年學習與探究西晉的56

苻堅任用王猛為相,進行改革。政治: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經(jīng)濟:招撫流民,減賦禁奢;文化: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公元4世紀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盛,并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4、前秦統(tǒng)一北方影響:使得前秦境內(nèi)的胡漢矛盾有所緩和。苻堅任用王猛為相,進行改革。公元4世紀后期,氐族苻57西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